高中课外文言文阅读二
高中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
高中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篇一《文言文里的“穿越”奇遇》说起高中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我就想起自己那次差点“穿越”的经历。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懒洋洋地翻开一本《古代寓言选》,打算随便瞅瞅,结果一不小心就掉进了一个叫做《愚公移山》的坑里。
故事讲的是愚公带着一家老小去挖两座大山,你说这愚公是不是吃饱了没事干?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非要跟两座大山较劲。
可你知道吗?那细节描述得太逗了,什么“子子孙孙无穷匮也”,搞得我还以为愚公家开了个无限责任公司,世世代代都得上岗挖山。
reads 着reads 着,我突然感觉自己脑门上冒出了一股子汗,好像自己也被绑在了那个挖山的队伍里,挥舞着锄头,嘴里还喊着劳动的号子。
我正想着这穿越得有点猝不及防,突然老妈在外面喊:“儿子,吃水果啦!”一瞬间,我从愚公的世界里被拉回到了现代,手里的文言文书瞬间变成了“时光穿梭机说明书”。
从那以后,我看文言文的眼光都变了,感觉每一句话后面都藏着个穿越时空的大门,随时准备把我拉进古代,体验一把古人的酸甜苦辣。
嘿,谁说文言文枯燥无味的?关键是你得找到那个能让你“穿越”的入口啊!篇二《成果斐然的“文言文侦探”》高中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一度让我觉得自己像极了福尔摩斯,不过,这位“侦探”的主题是:找线索,解谜题,再配上点儿幽默感。
那天,我正在研究一篇《庄周梦蝶》的文章,讲的是庄子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醒来后又不知道到底是庄子做梦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子。
你说这庄子,是不是睡前没关好脑洞的大门啊?我越读越觉得这事不简单,就像是侦探小说里埋下的伏笔。
我开始翻书找线索,想弄清楚这究竟是哲学问题、梦境研究,还是纯粹吃饱了瞎想。
正当我准备给这个“案子”下个定论时,突然发现在文章的角落里,有那么一句话——“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哎呀妈呀,原来这还是个悬而未解的世纪难题!于是,我决定,暂且让这庄子和他的蝴蝶继续纠结吧,我这“文言文侦探”也不能光盯着一个案子不放,毕竟,书海里还有好多谜团等着我去解开呢!篇三《文言文与“损友”的欢乐日常》高中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要是有个朋友陪着读,那感觉可真是不一般。
高中高二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及详细答案
高中高二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及详细答案一、高中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完颜陈和尚,丰州人,系出萧王诸孙。
贞祐中,陈和尚年二十余,为北兵①所掠,大帅甚爱之,置帐下。
时陈和尚母留丰州,从兄斜烈事之甚谨。
陈和尚在北岁余,托以省母,乞还。
大帅以卒监之至丰,乃与斜烈劫杀监卒。
夺马奉其母南奔大兵觉合骑追之由他路得免既而失马母老不能行载以鹿角车兄弟共挽南渡河宣宗②奇之陈和尚天资高明,雅好文史,人以秀才目之。
正大二年,斜烈落帅职,例为总领,屯方城。
陈和尚随以往,凡兄军中事皆预知之。
斜烈时在病,军中李太和者,与方城镇防军葛宜翁相殴,诉于陈和尚,宜翁事不直,即量笞之。
宜翁素凶悍,耻以理屈受杖,竟郁郁以死,留语其妻,必报陈和尚。
妻讼陈和尚以私忿侵官,故杀其夫,诉于台省。
以故陈和尚系狱。
议者疑陈和尚倚兵阃之重,必横恣违法,当以大辟。
奏上,久不能决。
未几,斜烈卒。
上闻,始驰赦陈和尚,曰:“有司奏汝以私忿杀人。
今以汝兄故,曲法赦汝,天下必有议我者。
汝奋发立功名,始以我为不妄赦矣。
”陈和尚且泣且拜,不能出一言为谢。
乃以白衣领紫微军都统,逾年转忠孝军提控。
五年,北兵入大昌原,平章合达问谁可为前锋者,陈和尚出应命。
先已沐浴易衣,若将就木然者,擐甲上马不反顾。
是日,以四百骑破八千众,名动天下。
六年,有卫州之胜。
八年,有倒回谷之胜。
九年正月,三峰山之败,走钧州。
城破,大兵入,即纵军巷战。
陈和尚趋避隐处,杀掠稍定乃出,自言曰:“我金国大将,欲见白事。
”兵士以数骑夹之,诣行帐前。
时欲其降,斫足胫折不为屈,豁口吻至耳,噀血而呼,至死不绝,时年四十一。
是年六月,诏赠镇南军节度使,勒石纪其忠烈。
(摘编自《金史·忠义传》)【注释】①北兵:蒙古兵。
②宣宗:金朝第八位皇帝,1213年至1224年在位。
1234年金朝灭亡。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夺马奉其母/南奔大兵觉/合骑追之/由他路得免/既而失马/母老不能行载/以鹿角车兄弟共挽/南渡河/宣宗奇之/B. 夺马奉其母南奔/大兵觉/合骑追之/由他路得免/既而失马/母老不能行/载以鹿角车/兄弟共挽/南渡河/宣宗奇之/C. 夺马奉其母/南奔大兵觉/合骑追之/由他路得免/既而失马/母老不能行/载以鹿角车/兄弟共挽/南渡河/宣宗奇之/D. 夺马奉其母南奔/大兵觉/合骑追之/由他路得免/既而失马/母老不能行载/以鹿角车兄弟共挽/南渡河/宣宗奇之/(2)下列对文中加下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从兄,指父亲的亲兄弟即自己的伯父、叔父的儿子中比自己年龄大的,也称“从父兄”,现在一般称“堂兄”。
高中文言文阅读及答案(人物传记)
高中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王廷,字子正,南充人。
嘉靖十一年进士。
授户部主事。
历苏州知府,有政声。
累迁右副都御史,总理河道。
三十九年,转南京户部右侍郎,总督粮储。
南京督储,自成化后皆以都御史领之,至嘉靖二十六年,始命户部侍郎兼理。
及振武营军乱,言者请复旧制,遂以副都御史章焕专领,而改廷南京刑部。
未上,复改户部右侍郎兼左佥都御史,总督漕运,巡抚凤阳诸府。
时倭乱未靖,廷建议以江南属镇守总兵官,专驻吴淞,江北属分守副总兵,专驻狼山。
遂为定制。
淮安大饥,与巡按御史朱纲奏留商税饷军,被诏切让。
给事中李邦义因劾廷拘滞,吏部尚书严讷为廷辨,始解。
转左侍郎,还理部事。
以通州御倭功,加俸二级。
迁南京礼部尚书,召为左都御史。
奏行慎选授、重分巡、谨刑狱、端表率、严检束、公举劾六事。
隆庆元年六月,京师雨潦坏庐舍,命廷督御史分行振恤。
会朝觐天下官,廷请严禁馈遗,酌道里费,以儆官邪,苏民力。
给事中张齐者尝行边受贾人金事稍泄阴求徐阶子璠居间璠谢不见齐恨遂摭齐康疏语论阶阶引疾去。
廷因发齐奸利事,言:“齐前奉命赏军宣大,纳盐商杨四和数千金,为言恤边商、革余盐数事,为大学士阶所格。
四和抵齐取贿,踪迹颇露。
齐惧得罪,乃借攻阶冀自掩。
”遂下齐诏狱。
给事中周芸、御史李纯朴讼齐事,谓廷、恺①阿阶意,罗织不辜。
诏夺恺职,廷斥为民。
巡抚四川都御史曾省吾言:“廷守苏州时,人比之赵清献。
直节劲气,始终无改。
宜如毛恺例复官。
”诏以故官致仕。
十六年,给夫廪如制,仍以高年特赐存问。
明年卒,谥恭节。
(节选自《明史·王廷传》,有删改)注:①恺,即毛恺。
1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给事中张齐者/尝行边/受贾人金/事稍泄/阴求徐阶子璠居间/璠谢不见/ 齐恨/遂摭齐康疏语论阶/阶引疾去B.给事中张齐者/尝行边/受贾人金/事稍泄/阴求徐阶子璠/居间璠谢/不见/ 齐恨/遂摭齐康疏语论阶/阶引疾去C.给事中张齐者/尝行边/受贾人/金事稍泄/阴求徐阶子璠/居间璠谢/不见/ 齐恨/遂摭齐康疏语论阶/阶引疾去D.给事中张齐者/尝行边/受贾人/金事稍泄/阴求徐阶子璠居间/璠谢不见/ 齐恨/遂摭齐康疏语论阶/阶引疾去1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漕运”是指利用水道调运粮食(主要是公粮)的一种专业运输。
高中语文课内文言文注解汇总(二)
高中语文课内文言文注解汇总(二)《劝学》1.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君子:这里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2.木直中绳中zhòng :合于,符合【其曲中规】3.輮以为轮輮:通“煣”,使弯曲4.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有:通“又”槁暴:晒干槁:枯暴:晒挺:直5.金就砺则利金:指金属制的刀剑等砺:磨刀石就:动词,接近、靠近6.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参:验、检查省:省察7.须臾之所学须臾:片刻8.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跂:提起脚后跟博见:见得广9.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疾:强,这里指声音宏大彰:清楚10.假舆马者假:借助、利用11.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致:到达12.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绝:横渡13.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生:通“性”,资质,禀赋物:外物,指各种客观条件14.风雨兴焉兴:起焉:指示代词兼语气词,相当于“于此”,可译为“从这里”或“在这里”【蛟龙生焉】15.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16.骐骥一跃驽马十驾骐骥:骏马驽马:劣马17.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锲:刻镂:雕刻18.用心一也一:专一19:用心躁也躁:浮躁,不专心《过秦论》1.过秦论过:这里是动词,指出过失2.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拱手:两手合抱,形容毫不费力3.蒙故业,因遗策蒙:继承因:沿袭4.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举:攻取膏腴:肥沃5.不爱珍惜重宝肥饶之地爱:吝惜6.以致天下之士致:招纳7.约从离衡约:结离:使离散8.……之属为之谋,……之徒通其意,……之伦制其兵制:统领、统帅9.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弊:弱点、毛病北:溃败(的军队)10.流血漂橹橹:盾牌11.奋六世之余烈奋:鼓起劲来,振作12.振长策而御于内振:举起策:马鞭御:驾驭、统治13.履至尊而制六合履至尊:登帝位14.却匈奴七百余里却:击退15.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言:言论,这里指著作黔首:秦朝对百姓的称呼黔:黑色16.隳名城隳:毁坏17.销锋镝:销毁兵器锋:兵刃镝:箭头18.践华为城,因河为池践:踏19.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信臣:可靠的大臣谁何:缉查盘问20.金城千里金城:坚固的城池金:比喻坚固21.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蹑足:插足,参加,这里有“置身于……”的意思倔起:突然兴起22.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揭:举23.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赢:担负景:古“影”字24.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谪戍:因有罪而被贬调去守边抗:匹敌、相当25.非及向时之士也向时:先前26.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絜xié:衡量27.一夫作难而七庙隳作难:起事、首事隳:毁灭28.攻守之势异也:攻和守的形势不同了《师说》1.古之学者必有师学者:求学的人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所以:用来……的、……的凭借受:通“授”,传授3.其闻道也固先乎吾闻:知道、懂得4.从而师之:跟从(他),拜他为老师5.吾师道也:我(是向他)学习道理师:动词6.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庸:岂、哪知:了解、知道年:年龄之:结构助词,无实在意义7.是故无贵无贱是故:因此,所以无:无论,不分8.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道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在的(地方)9.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道:从师的风尚道:这里有风尚的意思10.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出人:超出(一般)人犹且:尚且,还11.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下:低于12.圣益圣,愚益愚益:更加、越发13.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身:自己耻:以……为耻惑:糊涂14.不耻相师相师:拜别人为师15.士大夫之族族:类16.曰师曰弟子云者:称“老师”称“弟子”等等。
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重点字词解析(二)
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重点字词解析(二)11.魏收改武学文魏收①年十五,颇已属文。
及随父赴边,好习骑射,欲以武艺自达。
荥阳②郑伯调③之曰:“魏郎弄戟(jǐ)多少?”收惭,遂折节读书。
夏月④,坐板床,随树阴讽诵⑤,积年,板床为之锐减,而精力不辍。
以文华显。
(选自《北齐书·魏收传》[注释]①魏收:北齐人。
②荥(xíng)阳:古地名,在今河南境内。
③调:嘲笑。
(④夏月:夏季。
⑤讽诵:背诵。
[文化常识]“戟”及其他。
上文郑伯嘲笑魏收说:“魏郎弄戟多少?”其中“戟”泛指所有兵器。
“戟”本是青铜制成的兵器,它将矛与戈结合在一起,既有“矛”直刺的功能,又有“戈”横劈的作用。
杜牧在《赤壁》诗中写道:“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其中说到的“戟”就是这种兵器。
除矛、戈、戟外,古代进攻的武器还有刀、斧、箭、炮等。
[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及__________②辍_________2.翻译:①颇已属文②欲以武艺自达③积年,板床为之锐减④以文华显3.“遂折节读书”有以下理解,哪一项是正确的?_______①就改变志向努力读书;②因此跟随别人读书;③于是埋头读书;④就斩断兵器致力读书。
12.申屠敦之鼎洛阳布衣申屠敦①有汉鼎②一,得于长安深川之下。
云螭斜错③,其文烂如④也。
西邻鲁生见而悦焉,呼金工象而铸之。
淬⑤以奇药,穴地藏之者三年。
土与药交蚀,铜质已化,与敦所有者略类。
一旦,持献权贵人,贵人宝之,飨宾而玩之。
敦偶在坐,心知为鲁生物也,乃曰:“敦亦有鼎,其形酷肖是,第不知孰为真耳。
”权贵人请观之,良久曰:“非真也。
”众宾次第咸曰:“是诚非真也。
”敦不平,辨数⑥不已。
众共折辱⑦之,敦噤不敢言,归而叹曰:“吾今然后知势之足以变易是非也。
”龙门子闻而笑日:“敦何见之晚哉?士之于文亦然。
”(选自明·宋濂《宋学士文集》) [注释]①申屠敦:复姓申屠。
这是作者虚构的人物。
②鼎:古代的炊具,三足两耳。
后演变为工艺品。
课外文言文阅读100篇_高中文言文
《课外文言文阅读100篇_高中文言文》摘要:课外文言文阅读100篇(一)敏慧1、黄琬巧对黄琬幼而慧,2、翻译:①示有恩也②恩过不相补矣3、理解:“死者众矣”前省略了主语4、上文有“不若禁民勿捕”,其中“禁”解释为“禁止”,那么成语“弱不禁风”中“禁”解释为什么呢? 18、邓攸弃儿保侄邓攸,晋人也,有弟早亡,惟有一儿,曰遗民,2、上文有三个“为”,除了“笑为饮食”中的“为”解释为“给”、“与”外,其余两个“为”分别依次解释为:① ② 3、翻译:①活几何人? ②语言异于他时4、理解:①上文“或亡所出”中的“出”指什么? ②隽不疑母亲对儿子的希望是46、徐有功秉公执法皇甫文备,武后时酷吏也,与徐大理论狱,诬徐党逆人,奏成其罪课外文言文阅读100篇课外文言文阅读100篇(一)敏慧1、黄琬巧对黄琬幼而慧。
祖父琼,为魏郡太守。
建和元年正月日食。
京师不见而琼以状闻。
太后诏问所食多少。
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
琬年七岁,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琼大惊,即以其言应诏,而深奇爱之。
1、解释:①诏②奇2、翻译:①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②即以其言应诏3、选择:“琼以状闻”有以下理解,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①黄琼因此听说了这情况;②黄琼把这情况报告皇上;③黄琼把这情况让皇上听到。
4、理解:黄琬说的日食后的样子到底是怎样的? 2、神童庄有恭粤中庄有恭,幼有神童之誉。
家邻镇粤将军署,时为放风筝之戏,适落于将军署之内宅,庄直入索取。
诸役以其神格非凡,遽诘之曰:“童子何来?”庄以实对。
将军曰:“汝曾读书否?曾属对否?”庄曰:“对,小事耳,何难之有!”将军曰:“能对几字?”庄曰:“一字能字,一百字亦能之。
”将军以其方之大而夸也,因指厅事所张画幅而命之对曰“旧画一堂,龙不吟,虎不啸,花不闻香鸟不叫,见此小子可笑可笑。
”庄曰:“即此间一局棋,便可对矣。
”应声云:“残棋半局,车无轮,马无鞍,炮无烟火卒无粮,喝声将军提防提防。
” 1、解释:①署②适③弈④对⑤夸2、翻译:①诸役以其幼而忽之;②遽诘之曰;③庄以实对;④何难之有! 3、曹植聪慧曹植年十余岁,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善属文。
2020-2021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含答案)
2020-2021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含答案)一、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定州阅古堂记(北宋)韩琦①庆历八年,天子以河朔地大兵雄而节制不专,非择帅分治而并抚其民不可,始诏魏、瀛、镇、定四路,悉用儒帅。
而定以不肖辱其选。
既让不获命,至则竭愚修职,尚惧不能称上所以付与之意,退而思迹古名臣之轨躅以自策励,□患其汩于多务而志之弗虔。
会郡圃有坏亭,岁久不葺,于是广之为堂。
既成,乃摭前代良守将之事实,可载诸图而为人法者,凡六十条,绘于堂之左右壁,而以“阅古”为堂名。
②夫古犹今也,古之人能成异政、立奇功,而今或不能者,何也?盖其待己也,必贤而足;其报䘵也,必利而安,持是以望政成而功立,不其难哉?如曰,古人能之,予反不能之,日夜以勉焉,又安有不至者耶?今予之所为也,诚以己之道未充,而君之禄殊厚,任重途远,惟仆踣之是虞。
故在燕处之间,必将监古以自勉。
③其未至也,则虽纷肴觞,竞笳吹,四时之景交见于前,予方仰而愧,俯而忧,孰知夫乐之为乐哉!其少进也,则虽吏文之扰怀,边责之在己,予固得其道而处之,至于幅巾坐啸,恬然终日,予之所乐,恶有既乎?若其宾客之于斯,僚属之于斯,不离几席,如阅旧史,俾人人知为治者莫先于教化,用兵者莫贵于权谋,而俱本之于忠义。
功名一立,不独身享富贵,而庆流家宗,其余风遗烈,可以传于简策,邈千万世而凛然如存,咸有耸慕之意,不以酣歌优笑之为乐,而以是为乐。
而予也岂徒己之为益,是将有益于人。
知我者,其以我为喜爽垲,遂娱赏而已乎?④后来之贤,与我同志,必爱尚而增葺之,宜免夫毁圮污墁之患矣。
(1)可填入第①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A.因B.则C.以D.且(2)下列对第②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今人已经不能像古人一样成异政、立奇功了。
B.我接受朝廷的俸禄就必须担起重任不断前行。
C.我担心自己在进取的道路上跌倒不前而停滞。
D.在公务之余闲居之时我也借鉴古人勉励自己。
(3)第③段画线的“纷肴觞,竞笳吹,四时之景交见于前”一语很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
高中高二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含答案
高中高二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含答案一、高中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舜禹之事(唐)柳宗元魏公子丕,由其父得汉禅。
还自南郊,谓共人曰:“舜、禹之事,吾知之矣。
”由丕以来皆笑之。
柳先生曰:丕之言若是可也。
吾见笑者之不知言,未见丕之可笑者也。
凡易姓授位,公与私,仁与强,其道不同;而前者忘,后者系①,其事同。
使以尧之圣一日得舜而与之天下能乎吾见小争于朝大争于野共为乱尧无以已之。
何也?尧未忘于人,舜未系于人也。
尧知其道不可,退而自忘;舜知尧之忘己而系舜于人也,进而自系。
舜举十六族,去四凶族,使天下咸得其人:命二十二人,兴五教,立礼刑,使天下咸得其理;合时月,正历数,齐律、度、量、权衡,使天下咸得其用。
积十余年,人曰:“明我者舜也,齐我者舜也,资我者舜也。
”天下之在位者,皆舜之人也。
而尧隤然,聋其聪,昏其明,愚其圣。
人曰:“往之所谓尧者果乌在哉?”或曰“耄矣”,曰“匿矣”。
又十余年,其思而问者加少矣。
至于尧死,天下曰:“久矣,舜之君我也。
”夫然后能楫让受终于文祖。
舜之与禹也亦然,禹旁行天下,功系于人者多,而自忘也晚。
益之自系亦犹是也,而启贤闻于人,故不能。
夫其始系于人也厚,则其忘之也迟。
不然,反是。
汉之失德久矣,其不系而忘也甚矣。
宦、董、袁、陶之贼生人盈矣,丕之父攘祸以立强,积三十余年,天下之主,曹氏而已,无汉之思也。
丕嗣而禅,天下得之以为晚,何以异夫舜、禹之事耶?然则汉非能自忘也,其事自忘也;曾氏非能自系也,其事自系也。
公与私,仁与强,其道不同,其忘而系者,无以异也。
尧、舜之忘,不使如汉,不能授舜、禹;舜、禹之系,不使如曹氏,不能受之尧、舜。
然而世徒探其情而笑之,故曰:笑其言者非也。
问者曰:“尧崩,天下若丧考妣,四海遏密八音三载。
子之言忘若甚然,是可不可欤?”曰:是舜归德于尧,史尊尧之德之辞者也。
尧之老更一世矣,德乎尧者,盖已死矣,幼而存者,尧不使之思也。
不若是,不能与人天下。
【注释】①忘:遗忘:系:拥护。
高中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60篇参考答案
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参考答案1、班昭续《汉书》1.①终②总是2. ①汉和帝下令班昭到东观藏书阁继续完成《汉书》(就,到;踵,继续);②像跟老师一样向她学习。
2、蔡文姬求情1.①拜见②赤足③马棚④勇敢的士卒2. ①表露的思想极悲哀,听的人都因此改变了脸色;②确实同情你(相, 你);③救助将要被处死的人。
3. 被动词。
3、炳烛而学1. ①迟、晚②怎么敢③好2. ①哪有做臣子的跟国君开玩笑的呢?②点燃蜡烛明行走跟在黑暗中摸索而行哪个好呢?3. 下面一段话。
4. 活到老学到老;学习总比不学习好。
4、薛奎识范镇1. ①使②更加③退让④到、前往⑤超过2. ①薛奎在蜀地做郡太守;②等到薛奎回京城,便带着他一同走;③必然凭文学出名。
5、芮伯献马贾祸1. ①同“率”②抛弃③满足④最终⑤赶走2. ①以[之]献于王;②使[人]求焉。
3. ①你没什么用来应付他们;②这会招致灾难的;③就在周厉王前诬陷他;④你明知周厉王贪财却开了口,这是芮伯的过错。
6、及之而后知1. ①哪②翻阅2. 泰山、华山、恒山、衡山、嵩山3. ①走了之后才知道艰难;②通晓各种佳肴的菜谱,还不如厨师的尝一口。
4. 实践第一。
7、管仲破厚葬1. ①没有什么用⋯⋯②回答③作为、行动2. ①齐桓公为这事而担忧;②用什么办法禁止?③不是为了名誉就是为了有利可图。
3. ①句首语气词,无义;②那些4. 非名之则利之也。
8、董叔攀附权贵1. ①往后的某一天②抓起来2.①范氏是富贵人家,何不放弃(这门亲事)!②你为什么不替我(这门亲事)!③(你)想要的都得到了,又为什么要我替你求情呢?9、王昭君出汉宫1. ①画②只是③中途2. 想要召哪个宫女, 就翻看容貌图召唤她。
3. 容貌平常;画工4. 报出。
10、商於子驾豕1. ①小牛②责备③错④回答⑤近于⑥回头⑦大概2.①好不容易套上了,可又挣脱了,整天不能耕一块地;②我同情你才告诉你;③你为什么不把责备我的话去责备那些统治百姓的人呢?3.抨击统治者不用贤人。
高中高二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含详细答案
高中高二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含详细答案一、高中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
”(《论语·雍也》)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注],不可以长处乐。
仁者安仁,智者利仁。
”(《论语·里仁》)知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
仁者,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迁,有似于山,故乐山。
(朱熹《论语集注》)【注释】约:贫困。
(1)按照朱熹的解读,孔子用“水”“山”来说“知者”“仁者”,使用的是________手法。
孔子弟子中“处约”“安仁”的代表人物是________。
(2)综合上述材料,从环境影响角度谈谈“仁德”修养对个人的作用。
【答案】(1)比喻;颜渊(2)①孔子认为具备“仁德”的人容易克服外部环境的影响,而没有“仁德”的人容易受环境影响,会变得胡作非为。
②因为具有“仁德”修养的人“安于仁”“安于义理”,天性就接近仁,能如同山一样沉稳,安于穷困,不受环境影响。
【解析】【分析】(1)首句翻译为“聪明人喜爱水,有仁德者喜爱山;聪明人活动,仁德者沉静。
聪明人快乐,有仁德者长寿”,故在千变万化的大自然中,山是稳定的,可信赖的,它始终矗立不变,包容万物,是最可靠的支持;水则是多变的,具有不同的面貌,它没有像山那样固定、执着的形象,它柔和而又锋利,可以为善,也可以为恶;难于追随,深不可测,不可逾越。
聪明人和水一样随机应变,常常能够明察事物的发展,“明事物之万化,亦与之万化”,而不固守一成不变的某种标准或规则,因此能破除愚昧和困危,取得成功,即便不能成功,也能随遇而安,寻求另外的发展,所以,他们总是活跃的、乐观的。
仁爱之人则和山一样平静,一样稳定,不为外在的事物所动摇,他们以爱待人、待物,像群山一样向万物张开双臂,站得高,看得远,宽容仁厚,不役于物,也不伤于物,不忧不惧,所以能够长寿。
所以孔子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用“水”“山”来说“知者”“仁者”。
高中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60篇参考译文
1.【参考译文】扶风曹世叔妻子是同郡班彪的女儿名叫昭字惠班班昭学识广博才华很高曹世叔死得早班昭洁身自爱符合当时社会对妇会的要求。
她的哥哥班固撰写《汉书》其中的八表及《天文志》还没写完就去世了汉和帝下诏令班昭到东观藏书阁继续编纂《汉书》。
皇帝还常常把班昭诏进皇宫去要皇后和众贵人把她当作老师称她为“大家”。
每当有人贡献稀奇的东西来皇帝就下诏命班昭作赋写颂。
当时《汉书》刚问世有很多人不大读得懂班昭的同乡马融就住在藏书阁下向她学习《汉书》2. 【参考译文】董祀做屯田都尉触犯法律将判死罪蔡文姬为这件事面见曹操请求赦免。
这时朝堂上坐满高官名士和远方来的使者宾客曹操对众人说"蔡伯喈的女儿就在外面今天让她来拜见诸君。
"等到文姬进了朝堂只见她蓬头散发赤足而行又俯身叩头请罪说话时口才出众而充满悲伤之意众人都因此而动容。
曹操说"我确实很同情你和董祀但判决的文卷已经送出去了又怎么办呢"文姬说"您的马厩里有成千上万匹好马手下有数不清的勇士为什么要吝惜派出一匹快马而不去救助一个将死的人呢"曹操被她话所感动就追回成命宽宥赦免了董祀之罪。
3【参考译文】晋平公问师旷,说:“我已经七十岁了,想要学习主,但是恐怕已经晚了。
”师旷回答说:“为什么不点上蜡烛呢?”平公说:“哪有做臣子的和君主开玩笑的呢?”师旷说:“我是一个双目失明的人,怎敢戏弄君主。
我曾听说:少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象初升的太阳一样;中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象正午的太阳一样;晚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象点蜡烛一样明亮,点上蜡烛和暗中走路哪个好呢?”平公说:“讲得好啊!”4. 【参考译文】范镇字景仁,成都华阳人。
薛奎镇守四川,一见面就爱重他,让他住在自己的府中,使他和子弟们讲论学问。
范镇自己更为谦逊退让,常步行到薛奎的府门,过了一年,人们不知道他是帅府的宾客。
薛奎还朝时,带他一起进京。
有人问薛奎进蜀得到了什么,回答说:“得到一个伟人,将会以学问闻名于世。
高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
高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高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的那些事儿篇一《文言文里的“奇遇记”》记得高中那会儿,咱们班语文老师是个特爱挠头的“老夫子”,一提到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他的眼睛就发亮,仿佛能从古朴的文字中挖出金子。
我呢,本是个对历史文化半懂不懂的“愣头青”,偏偏受到了他的“青睐”,被拉进了“文言文阅读小分队”。
有一回,我们遇到了一篇讲古代勇士比武的文章。
说实话,光是那些生僻字就让我头大,什么“戟”“胄”“弩”的,看得我快睡着了。
这时候,“老夫子”却乐悠悠地在黑板上画图,把勇士们比武的场景画得活灵活现。
他一边说,一边演,好像自己就是那个手持长剑、英姿勃发的勇士。
我们看得一愣一愣的,连平时最调皮捣蛋的同学也安静下来,生怕错过了什么精彩情节。
就在这时,我突然发现了一个“重大发现”——文中的一个勇士,他的武器竟然不是我们常见的刀剑,而是两根长达三丈的铁棍。
我惊讶得合不拢嘴,心想:这家伙是练举重出身的吧?于是我悄悄找了根树枝试了试,结果不出所料,差点没把腰给闪了。
这个氨基酸满满的“奇遇”,让我对文言文阅读的兴趣一下子涨了好几倍。
篇二《文言文,你到底想和我说啥》后来啊,每次做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我都好像是在和古人开一场“一盘棋”的对话。
他们来一个“之乎者也”,我就回一个“答曰如此”。
渐渐地,我发现原来文言文没那么枯燥无味。
有一次,我们小组合力攻克了一篇关于古代书生赶考路上遇到神仙考验的小短文。
说实话,那文段里的对话,简直可以用“智商大挑战”来形容。
什么“君子固穷”“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之类的,说得那叫一个绕口又深奥。
最后,我们把那神仙lantian88888 想得跟个严格的面试官似的,每个问题都要考验考生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
而那些书生呢,个个都像参加真人秀节目的高手,不仅要文采飞扬,还得思维敏捷。
现在回想起来,那些文言文阅读训练,就像是和古人的一场场“密室逃脱”,虽然挑战重重,却在无形中把我们的表达能力和思维方式修炼得更加灵活。
语文高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60篇(附答案+翻译)
语文高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60篇(附答案+翻译)1.班昭续《汉书》扶风①曹世叔妻者,同郡班彪②之女也,名昭,字惠班。
博学高才。
世叔早卒,有节行法度。
兄固著《汉书》,其八表及天文志未及竟而卒。
和帝诏昭就东观藏书阁③踵而成之。
帝数召入宫,令皇后诸贵人师事焉,号日“大家”。
每有贡献异物,辄诏大家作赋颂。
时《汉书》始出,多未能通者,同郡马融伏于阁下,从昭受读。
(选自《后汉书·曹世叔妻传》)[注释]①扶风:古地名,今陕西境内。
②班彪:当时著名学者。
③东观藏书阁:皇家藏书楼。
[文化常识]女文史家。
班昭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文史家。
她帮助哥哥班固完成了未竟的事业,而且对阐述《汉书》起到了重要作用,她的诗赋在当时也很著名。
女性精通文史的在中国历史上不多,另一个是汉末的蔡文姬(蔡琰,见后文),还有一个是宋朝的李清照,她是杰出的女词人,她早年还同丈夫一起研究金石书画。
[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竞_________②辄_________2.翻译:①和帝诏昭就东观藏书阁踵而成之②师事焉2.蔡文姬求情董祀为屯田都尉①,犯法当②死。
文姬③诣曹操请之。
时公卿、名士及远方使驿④坐者满堂。
操谓宾客日:“蔡伯喈女在外,今为诸君见之。
”及文姬进,蓬首徒行,叩头请罪,音辞清辩,旨甚酸哀,众皆为改容。
操日:“诚实相矜,然文状⑤已去,奈何?”文姬曰:“明公⑥厩马万匹,虎士成林,何惜疾足一骑,而济垂死之命乎!”操感其言,乃追原⑦祀罪。
(选自《后汉书·董祀妻传》)[注释】①屯田都尉:职官名称。
②当:判决。
③文姬:蔡文姬。
④使驿:使者。
⑤文状:文书。
⑥明公:对曹操的敬称。
⑦原:原谅,此指赦罪。
[文化常识]蔡文姬。
蔡文姬名琰,字文姬,东汉末年的女诗人,其父即蔡邕(字伯喈)。
她博学有才辩,通音律。
初嫁卫仲道。
夫亡后归母家。
遇汉末大乱,为董卓部将所虏,归南匈奴左贤王,居匈奴12年,有子女二人。
曹操平定中原后,念蔡邕无后代,便以重金赎归,再嫁董祀。
高中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附答案)
文言文综合练习(一)危素,字太仆,金溪人,唐抚州刺史全讽之后。
少通《五经》,游吴澄、范梈门。
至正元年用大臣荐授经筵检讨。
修宋、辽、金三史及注《尔雅》成,赐金及宫人,不受。
由国子助教迁翰林编修。
纂后妃等传,事逸无据,素买饧饼馈宦寺,叩之得实,乃笔诸书,卒为全史。
迁太常博士、兵部员外郎、监察御史、工部侍郎,转大司农丞、礼部尚书。
时乱将亟,素每抗论得失。
十八年参中书省事,请专任平章定住总西方兵,毋迎帝师误军事,用普颜不花为参政,经略江南,立兵农宣抚使司以安畿内,任贤守令以抚流窜之民。
且曰:“今日之事,宜卧薪尝胆,力图中兴。
”寻进御史台治书侍御史。
二十年拜参知政事,俄除翰林学士承旨,出为岭北行省左丞,言事不报.,弃官居房山。
素为人侃直,数有建白,敢任事。
上都宫殿火,敕重建大安、睿思二阁,素谏止之。
请亲祀南郊,筑北郊,以斥合祭之失。
因进讲陈民间疾苦,诏为发钱粟振河南、永平民。
淮南兵乱,素往廉问,假便宜发楮币,振维扬、京口饥。
居房山者四年。
明师将抵燕,淮王帖木儿不花监国,起为承旨如故。
素甫至而师入,乃趋所居报恩寺,入井。
寺僧大梓力挽起之,曰:“国史非公莫知。
公死,是死国史也。
”素遂止。
兵迫史库,往告镇抚吴勉辈出之,《元实录》得无失。
洪武二年授翰林侍讲学士,数访.以元兴亡之故,且诏撰《皇陵碑》文,皆称旨。
顷之,坐失朝,被劾罢。
居一岁,复故官,兼弘文馆学士,赐小库,免朝谒。
尝偕诸学士赐宴,屡遣内官劝之酒,御制诗一章,以示恩宠,命各以诗进,素诗最终成,帝独览而善之曰:“素老成,有先忧之意。
”时素已七十余矣。
御史王著等论素亡国之臣,不宜列侍从,诏谪居和州,守余阙庙,岁余卒。
先是,至元间,西僧嗣古妙高欲毁宋会稽诸陵。
夏人杨辇真珈为江南总摄,悉掘徽宗以下诸陵,攫取金宝,裒帝后遗骨,瘗于杭之故宫,筑浮屠其上,名曰镇南,以示厌胜,又截理宗颅骨为饮器。
真珈败,其资皆籍.于官,颅骨亦入宣政院,以赐所谓帝师者。
素在翰林时,宴见,备言始末。
田东高中高三语文文言文整体阅读专题训练二
田东高中2009届文言文整体阅读专题训练二选编者:黄华韵一、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1—4题。
孟业,字敬业,钜鹿安国人也。
家本寒微,少为州吏,性廉谨。
同僚诸人,侵盗官绢,分三十匹与业,拒而不受。
行台郎中郭秀相礼接,方欲荐之,会秀卒。
魏彭城王韶,齐神武之婿也,拜定州刺史,除业为典签。
长史刘仁之谓业曰:“我处其外,君居其内,同心戮力,庶有济乎?”业唯有一马,瘦死。
韶以业贫,令州府官人,同食马肉,欲令厚相酬偿。
业固辞不敢。
韶乃戏业日:“卿邀名人也。
”对日:“业为典签,州中要职,诸人欲相贿赡,止患无方便耳。
今唤食肉,恐致聚敛,有损声名。
”后未旬日,韶左右王四德,董惟金并以马死托肉,为长史裴英起密启。
神武有书与韶,大致诮让。
业寻被谮,出外行县事。
后神武书责韶云:“典签姓孟者,极能用心,何乃令出外也!”及韶代下,业亦随还,赠送一无所受。
仁之后为西兖州,临别谓吏部郎中崔暹曰:“贵州人士,唯有孟业,铨举之次,不可忘也。
”暹问业曰:“君往在定州,有何政,使刘西兖如此钦叹?”业答曰:“唯知自修也。
”齐天保初,清河王岳拜司州牧,召为法曹。
业形貌短小,及谒见,岳心鄙其渺小,笑而不言。
后寻业断决处,谓曰:“卿断决之明,可谓有过躯貌之用。
”补河间王国郎中令。
清贫自守,未曾有失。
河清三年,敕人间养驴,催买甚切。
业曰:“吾既为人父母,岂可坐看此急。
宜权出库钱,贷人取办,后日有罪,吾当当之。
后为宪司所劾。
被摄之日,郡人皆泣而随之,迭相吊慰。
送业度关者,有数百人.至黎阳郡西,方得辞决。
攀援号哭,悲动行路。
诣阙诉冤者非一人,敕乃放还。
武平九年,为太中大夫,加卫将军,寻卒。
(节选自《北史·孟业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庶有济.乎济:成功B.卿邀.名人也邀:邀请C.后寻.业断决处寻:探究D.诣.阙诉冤者非一人诣:剑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韶以.业贫,令州府官人,同食马肉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B.郡人皆泣而.随之项王按剑而.跽曰C.可谓有过躯貌之.用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D.岳心鄙其.渺小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业因马肉一事被长史裴英起秘密告发,于是神武皇帝就写信责备了魏彭城王韶。
[新教材]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期末复习:文言文阅读 试题精选汇编 2套(Word版,含答案)
A. 冠,读guàn时,可以指的是戴帽子;古代男子到成年则举行加冠礼,一般在二十岁。
B. 礼部,隋唐为六部之一,掌管祭祀、学校、科举等事,历代相沿,长官为礼部尚书。
C. 苏轼,字子瞻,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位列唐宋八大家。
D. 《春秋》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完备的编年体史书。对《春秋》所记载的历史进行补充、解释、阐发的书,被称为“传”。代表作品为“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B. 斗牛,星宿名,我国古代天文学家把天空可见的星分成二十八组,叫二十八宿。“斗”“牛”是其中二宿。
C. 既望,指过了望日之后。“望”指农历每月十五,“朔”指农历每月初一,“晦”则是指农历每月三十。
D. 盏,在文中指酒杯。我国古代用作盛酒、温酒、饮酒的酒器还有很多,如:尊、壶、角、卮、觥、杯等。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故选D。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得分点:
(1)“是”,这;“造物者”,自然界;“藏”,宝藏;“适”,享受。
(2)“反”,通“返”,返回;“中流”,江心;“听”,听凭;“休”,停止。
参考译文:
一
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与友人在赤壁下泛舟游玩。清风阵阵拂来,水面波澜不起。举起酒杯向同伴劝酒,吟诵《明月》中“窈窕”这一章。不一会儿,明月从东山后升起,在斗宿与牛宿之间来回移动。白茫茫的水汽横贯江面,水光连着天际。放纵一片苇叶似的小船随意漂浮,越过浩瀚无垠的茫茫江面。浩浩渺渺好像乘风凌空而行,并不知道到哪里才会停栖,飘飘摇摇好像要离开尘世飘飞而起,羽化成仙进入仙境。
我就撩起衣襟上岸,踏着险峻的山岩,拨开纷乱的野草,蹲在虎豹形状的怪石上,又不时拉住形如虬龙的树枝,攀上猛禽做窝的悬崖,下望水神冯夷的深宫。两位客人都不能跟着我到这个极高处。我大声地长啸,草木被震动,高山与我共鸣,大风刮起,波浪汹涌。我也觉得忧愁悲哀,感到恐惧而静默屏息,觉得这里令人畏惧,不可久留。回到船上,把船划到江心,任凭它漂流到哪里就在那里停泊。这时快到半夜,望望四周,觉得冷清寂寞得很。正好有一只鹤,横穿江面从东边飞来,翅膀像车轮一样大小,身上的白羽如同洁白的衣衫,它戛戛地拉长声音叫着,擦过我们的船向西飞去。
【高中文言文阅读】高二高中文言文阅读:《王烈通识达道》阅读答案
【高中文言文阅读】高二高中文言文阅读:《王烈通识达道》阅读答案高二高中文言文阅读:《王烈通识达道》阅读答案王烈通识达道,秉义不回。
以颍川陈太丘为师,二子为友。
时颍川荀慈明、贾伟节、李元礼、韩元长皆就陈君学,见烈器业过人,叹服所履,亦与相亲。
由是英名著于海内。
道成德立,还归旧庐,遂遭父丧,泣泪三年。
遇岁饥馑,路有饿殍,烈乃分釜庾之储,以救邑里之命。
是以宗族称孝,乡党归仁。
以典籍娱心,育人为务,遂建学校,敦崇庠序。
其诱人也,皆因其性气,诲之以道,使之从善远恶。
益者不自觉,而大化隆行,皆成宝器。
门人出入,容止可观,时在市井,行步有异,人皆别之。
州闾成风,咸竞为善。
时国中有盗牛者,牛主得之。
盗者曰:“我邂逅迷惑,从今已后将为改过。
子既已赦宥,幸无使王烈闻之。
”人有以告烈者,烈以布一端遗之。
或问:“此人既为盗,畏君闻之,反与之布,何也?”烈曰:“昔秦穆公,人盗其骏马食之,乃赐之酒。
盗者不爱其死,以救穆公之难。
今此盗人能悔其过,惧吾闻之,是知耻恶。
知耻恶,则善心将生,故与布劝为善也。
”间年之中,行路老父担重,人代担数十里,欲至家,置而去,问姓名,不以告。
顷之,老父复行,失剑于路,有人行而遇之,欲置而去,惧后人得之,剑主于是永失,欲取而购募,或恐差错,遂守之。
至暮,剑主还见之。
前者代担人也。
老父揽其袂,问曰:“子前者代吾担,不得姓名,今子复守吾剑于路,未有若子之仁,请子告吾姓名,吾将以告王烈。
”乃语之而去。
老父以告烈,烈曰:“世有仁人,吾未之见。
”遂使人推之,乃昔时盗牛人也。
遂使国人表其闾而异之。
时人或讼曲直,将质于烈,或至涂而反,或望庐而还,皆相推以直,不敢使烈闻之。
时国主皆亲骖乘适烈私馆,畴谘政令。
察孝廉,三府并辟,皆不就。
会董卓作乱,避地辽东,躬秉农器,编于四民,布衣蔬食,不改其乐。
东域之人,奉之若君。
以建安二十三年寝疾,年七十八而终。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叹服所履,亦与相亲履:经历B.遂建学校,敦崇庠序敦崇:重视C.盗者不爱其死,以救穆公之难爱:爱护D.遂使国人表其闾而异之表:表彰,彰显答案:C根据文意,“爱”在这里应是“吝惜”的意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课外文言文阅读二【益思精析】一、阅读课外文言文的方法?? ?把握大意,由后做起,? ?句子翻译,重点词语。
?? ?实词解释,注意迁移。
??? 若有不会,随它而去。
?第一句是说在阅读一篇课外文言文时,首先要对全文的内容大体上有所了解掌握,而且要尽可能多的掌握文章。
答题时由最后一道题答起。
高考文言考题的最后一道题是结合文意进行判断,此题有助于考生理解文意。
?第二句是说在做句子翻译题时,抓句子中的重点词语。
对文言文翻译的要求是:直、准、补。
“直”是说在翻译句子时尽量要“直译”;“准”是说对重点的词语翻译要“准确”;“补”是因为文言文语言简练,有很多省略的内容,在翻译时要把省略的内容“补充上”。
例如:“人君之欲平治天下而垂荣名者,必尊贤而下士。
”此句应译为“君王要想使天下安定太平,并把光荣的名声流传(后世),一定要尊重贤臣,谦虚地对待士人”。
这首先是直译,重点考察的词语是“垂”“荣名”“下”“而”括号里的内容为补充的。
?第三句是说课外文言文的加点实词解释和虚词的比较判断,来自于平时对课文中的实、虚词的积累。
所以,对课文中的词语、虚词的积累尤为重要。
做此题时,要注意把课内的所学灵活运用到课外。
?第四句“若有不会”是指文中不会或不明大意翻译不准的地方,而考题中也并没有涉及到的部分,不用去管它。
?在准确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总结、运用方法、技巧,考试必将取得好的成绩!二、几个具体的实用方法1.?通过合理的组词来推断举例:殷仲堪云:“三日不读《道德经》,便觉舌本间强。
”2.?通过类似的成语来推断?举例:魏文帝受禅,陈群有戚容,帝问曰:“朕应天受命,卿何以不乐?”群曰:“臣与华歆服膺先朝,今虽欣圣化,犹义形于色。
3.?通过已经读懂的前文或后文来推断举例:太叔广甚辩给,而挚仲治长于翰墨,俱为列卿,每至公坐,广谈,仲治不能对;退着笔难广,广又不能答。
【益思精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雪屋记??(明??杜琼)吴有儒曰徐孟祥氏,读书绩文,志行高洁,家光福山中。
相从而学问者甚夥,其声名隐然于郡国。
缙绅大夫游于西山,必造其庐焉。
孟祥尝结庐数椽,覆以白茅,不事华饰,惟粉垩其中,宛然雪屋也。
既落成,而天适雨雪,遂以“雪屋”名之。
范阳卢舍人为古隶以扁之,缙绅之交于孟祥者,为诗以歌咏之,征予为之记。
夫玄冥司令,草木消歇闭塞,成冬之时,天地积阴之气,湿而为雨,寒而为雪,缓缓而下,一白千里,遍覆于山林大地,万物埋没无所见,其生意不几息乎?熟知生意反愚于其中也。
故冬至之节,居小雪之后,大雪之前,而一阳已生于五阴之下矣。
由是腊中有雪,则来春有收,人亦五疾疹之患。
是雪也,非独以其色之洁白为可尚也,盖有生意弭灾之功在焉。
太古之人,或巢于木,或处于穴,木处而颠,土处而病也。
圣人为屋(??)居,冀免(??)二者(??)患而已矣,初未尝有后世华侈之饰也,孟祥读书学古,结茅为屋,不事华侈,其古者与?今又济之以雪,岂亦表其高洁之志行也欤?宁独是邪?孟祥之匿于深山而不为世用穷而在下如冰雪冱寒之穷冬也及其以善及人而有成物之心其不为果哉者则又如雪之有生物弭灾之功也,以屋名雪,讴不韪欤?至若启斯屋而观夫雪之态度,则见于诸作者之形容,予不暇多记也。
(选自《金兰集》,中华书局2013年版)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缙绅大夫游与西山,必造其庐焉??????????造:建造B.非独以其色之洁白为可尚也????????????尚:推崇C.今又济之以雪??????????????????济:加上D.以屋名雪,讴不韪欤???????????????韪:正确答案:A解题方法:如果一个实词的解释竟然是它最常见(连你都知道)的组词或意思,那么它十之八九是翻译错误。
2:这儿的造,现代常用义便是“建造”,错误率很大很大。
3:回归原文,“孟祥尝结庐数椽,覆以白茅,不事华饰,惟粉垩其中,宛然雪屋也。
”建造房屋的是“孟祥”;而“相从而学问者甚夥”,“缙绅之交于孟祥者”提示我们有很多人前来问孟祥学术上的事,缙绅(古代高官)与孟祥有交往,故而此处“造”应为“拜访”之义。
考点解析:1:古今异义词如:济? 2:实词的不常意义如:尚、造3:熟语:冒天下之大不韪;可知“韪”翻译为“正确”2.将文言虚词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最恰当的一组是(??)圣人为屋(??)居,冀免(??)二者(??)患而已矣A.而??????因???????之B。
则??????为???????所C.以??????乎???????之D.且??????于???????所答案:C解题方法:1:试图结合前后文翻译句子,由前文可知“二者”为“巢于木”“处于穴”,“患”为“危害”,故而翻译为“圣人建造房子来居住,只是希望避免在树上、在洞穴居住的危害而已。
”2:由翻译反推,第一空应填表目的的虚词,排除B、C、D3:“乎”翻译为“于”。
“免于……”为正确,“二者之患”翻译为“二者的危害”,为正确,故而确定答案C。
考点解析:1:虚词用法。
“而”“以”“乎”“则”……,都是我们在新东方课堂上有详细讲解的虚词,比如我们说“而“有“既而”、“然而”、“而且”以及“……地”四种意义与用法,从未提及目的,故而帮助大家排除A。
2:文意理解,这是解题的前提也是关键。
3.下列用“/”给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孟祥之匿于深山而不为世用/穷而在下如冰雪/冱寒之穷冬也/及其以善及人而有成物之心/其不为果哉者/则又如雪之有生物弭灾之功也B.孟祥之匿于深山/而不为世用/穷而在下如冰雪冱寒之穷冬也/及其以善及人/而有成物之心其不为果哉者/则又如雪之有生物弭灾之功也C.孟祥之匿于深山/而不为世用/穷而在下/如冰雪冱寒之穷冬也/及其以善及人而有成/物之心其不为果哉者/则又如雪之有生物弭灾之功也D.孟祥之匿于深山而不为世用/穷而在下/如冰雪冱寒之穷冬也/及其以善及人/而有成物之心/其不为果哉者/则又如雪之有生物弭灾之功也答案:D.解题方法:1:句子对称性,“如”与“又如”相对称呼应,前都应断句,故而排除A 、B;2:(1).“孟祥之匿于深山”中“之”取消句子独立性,其不应与“而不为世用”拆开。
(2).“物之心其不为果哉者”无从翻译。
考点解析:断句1:古文特点,对称八股。
2:虚词用法3:古汉语语法这些都是我们在新东方课堂有详细分专题讲解的知识点。
4.下列各句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雪屋”外覆白茅,内涂白垩,不事奢华,与古人造屋俭朴实用的特点相吻合。
B.大学遍覆山林大地,埋没万物,看似悄无声息,但其中孕育的生机能消除灾祸。
C.徐孟祥志行高洁,推善及人,隐居深山而相从问学着众,不求名利而声名远播。
D.文章由屋及雪,叙写雪之寓意,以雪喻人,凸显人之品格,脉络清晰行文晓畅。
答案:B解题方法:由原文“是雪也,非独以其色之洁白为可尚也,盖有生意弭灾之功在焉。
”“生意弭灾”指雪有焕发生机,避免灾害的功效,而不是“其中孕育的生机能消除灾祸。
”故而选B。
考点解析:文章内容的理解。
考点很细,要求考生在阅读全文时,全面准确,不放过任何细节。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既落成,而天适雨雪,遂以“雪屋”名之。
(4分)译文:(2)缙绅之交于孟祥者,为诗以歌咏之,征予为之记。
(3分)译文:(3)木处而颠,土处而病也。
(3分)答案:(1):(房屋)已经建成,天上正好下起了雪,于是用“雪屋”给它命名。
(2):与徐孟祥交往的士大夫作诗来歌咏它,叫我给它作(一篇)记。
(3):在树上居住会跌落,在洞穴里居住会生病。
考点解析:1:“缙绅之交于孟祥者”考到文言特殊句式,定语后置句,这是新东方语文第一轮复习的重点句式。
2:文言实词:“适”、“既”等。
3:词类活用“以"雪屋"名之”中的“名”参考译文:吴地有个叫徐梦祥的儒生,读书写文章,志向品行高洁,在光福山中安家(居住)。
(因为)互相跟从着(前来向他)学习询问(知识)的人十分多,他的名声悄悄地传遍了国家郡地(之间)。
(所以)士大夫在西山游玩(的时候),一定会去他家拜访。
孟祥之前用很多(简单的)树杆建造房子,用白色的茅草覆盖(作为屋顶),用白色的土粉刷内墙,(房屋的样子就)好像雪屋一样。
房屋建成以后,天上刚好下起雪,于是用“雪屋”给它命名。
范阳的卢舍人用古隶(指秦朝时的隶书)给雪屋作了匾额,与孟祥交往的士大夫,用诗来歌咏它,让我为它作一篇记。
冬神掌管时令,草木消褪凋零,在深冬的时候,天地(之间)积聚冷空气,潮湿就会下雨,再遇寒冷就会下雪,(雪)缓缓地落下,千(万)里(之间的大地)都(变成)一片白色,雪把山林和大地遍地覆盖,万物都被埋没(肉眼再也)看不见,(这样大地之间)的生机不是几乎都停止了(吗)?谁知道生机反而寄寓在(雪的埋没)中。
所以冬至的时节,是在小雪(下下来)之后,大雪(下下来)之前,(在)很多次雨雪天之后天气才放晴一次。
因为这个(原因,如果)腊月中旬有下雪,那么来年春天才会有收成,人们(也就)不会担忧生(疹子之类的小)病。
这(种时候的)雪,不仅仅是因为她的颜色洁白而值得我们推崇,大概(还因为它有)孕育(新的)生机、消除灾祸的功效在。
远古的人们,有的人在树上(筑巢)安家,有的人在洞穴里居住,在树上居住会跌落,在洞穴里居住会生病。
圣明的人(建造)房屋(用来)居住,(是为了)避免(树居和洞居)这两种情况的忧患罢了,(房屋刚)开始(出现)的时候没有后代华丽奢侈的装饰。
孟祥学习古人读书,用白色的茅草建造房屋,不用华丽的装饰,(难道)孟祥(是)古代的人吗?现在又加上下雪,这也是在表扬他高洁的志向品行啊。
难道仅仅是这个(原因)吗?孟祥在深山中隐匿而无法被当朝者所启用,穷苦卑下就像冰雪非常寒冷的冬天,等到他用善行推及旁人并且有成全事物的心性,这不是(之前的事情)的结果,就像是雪有孕育生物消弭灾害的功效(是本身就存在的)。
用屋来给雪命名,歌颂(它)不对吗?至于进入雪屋观雪的态度,(能)在各个作者的诗歌中看到详细的形容、(表述),我来不及详细记录。
帆山子传(清)袁枚??真州有逸人曰帆山子,姓员,名炖,字周南。
帆山子,其别号也。
性逋宕不羁。
读经书悉通晓,卒不为先儒所囿。
尝曰:“汉儒泥器而忘道,宋儒舍情以言性,皆误也。
或下一令曰:途遇被妹,平视者笞,受笞者必多;又下一令曰:归家能殴兄妹者赏,受赏者必少。
何也?一情中所有,一情中所无也。
善为学者,务究大义而顺人情以设教。
”其持论快彻,大率类是。
余每至邗江,必招与俱。
帆山知余之好之也,扼腕而谈,汩汩如倾河。
尤长于说往事,叙先贤遗迹。
凡可喜可愕,可嗢噱①绝倒者,腾其口抑扬而高下之,尽态极妍。
??身短而髯,圆面。
终身布衣,家无担石,气象充充然,不类贫者。
逡巡有耻,遇人无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