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长清仙人台墓地五号墓国别与年代考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 登封市告成镇长葛岭春秋墓(M1)所出春秋早期
综合以上所论,特别是对两组墓葬出土器物
的鲁侯壶(图十二:2)[20]相比,虽形制、纹饰在整体 文化特征的具体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与该墓地其
上存在明显差别,但在局部也颇多相似之处。
余五座邿国墓葬呈现鲁文化特征不同,仙人台墓
地 M5 随葬器物具有显著的齐文化特征,这是毫
近似。
匜 M6:B23(图十四:1),
器口椭圆形,流高起前出,浅
腹,半环形把手,四蹄形扁足,
流和腹部饰窃曲纹。四蹄形扁
图九// 鲁文化特征的铜簋 1.仙人台 M6 出土簋(M6:B37) 2.鲁伯大父簋 3.仙人台 M6 出土簋(M6:B24)
足,饰窃曲纹是鲁国铜匜的典 型 特 征 ,亦 见 于 清 道 光 十 年
88
山东长清仙人台墓地五号墓国别与年代考
图十二// 鲁文化特征的铜壶 1.仙人台 M6 出土方壶(M6:B31) 2.鲁侯壶
米;入葬时使用大量的席子,用以铺底、包裹棺木 和铺盖棺盖板;随葬陶器皆成双成对” 等 [23] 。这显 然是由于 M5 一方面代表了邿国故地所置齐国邿 邑之墓葬文化,另一方面又吸收了其余五座邿国
N 时指出“ :鲁南文化区的分布北界迫于齐文化的压
力在逐渐南移,即春秋早期以前位于泰沂山脉北
D 麓一线,春秋中晚期汶水以北(即《左传》所载‘汶
图十四// 鲁文化特征的铜匜 1.仙人台 M6 出土匜(M6:B23) 2.鲁伯愈父匜 3.鲁司徒仲齐匜
阳之地’)逐渐为齐文化区蚕食,其北界退至泰沂 山脉南麓至汶水上游一线,战国时期进一步推到 汶水中下游一线。”[24]也就是说,地处泰沂山脉北
N 其一,就仙人台墓地墓葬布局而言,在六座
墓葬中,除 M5 稍偏西北外,其余五座墓葬集中分
布在墓地的中部(图一)[3]。
其 二 ,就 墓 地 各 墓 葬 的 年 代 而 言 ,任 相 宏 先
D 生依据随葬品的形制特点判断,整个墓地 6 座墓
葬的年代从早到晚为 M3→M1→M2→M4→M6→
M5,其中,从 M3 到 M6 年代衔接紧密,而 M6 和 M5
时,当排除鲁襄公十三年(公元前 560 年)鲁灭邿国之事的干扰。
关键词:长清仙人台墓地五号墓 齐国邿邑 春秋晚期
中图分类号:K871.3
文献标识码:A
1995 年 3—5 月发掘的山东济南长清仙人台 为年代最早的 M3 为春秋早期偏早,M6 为春秋早
墓地中共有六座周代墓葬,其中的 M3、M2、M5 三 期偏晚至中期初,M5 为春秋晚期初[5]。综合整个
簠 M3:9(图十:1),与 1982 年 10 月山东泰安 市岱岳区化马湾乡城前村残墓出土春秋早期的 鲁侯簠[18]、2002 年 6 月山东枣庄市山亭区东江春 秋小邾国墓地 2 号墓出土春秋早期的鲁酉子安母 簠(图十:2)[19]形制相同,唯纹饰有别。
盖豆 M6:B8(图十一:1),直口,浅盘,平底, 圈足,半球形盖,盖上有莲花瓣形捉手,盖的捉手 和圈足镂空,与 1932 年山东曲阜林前村出土春秋
座墓葬均出土铭文中带有“邿”字的有铭铜器,共 墓地考古资料来看,M5 为春秋晚期,其余五座墓
有 4 件,因而被学者认为是周代邿国贵族墓地[1]。 葬贯穿春秋早期,应该是切近实际的。
H 以已经公布的仙人台墓地考古资料为基础,结合
其三,就墓葬葬俗而言,M5 不设边箱,有壁
相 关 金 文 及 传 世 文 献 资 料 进 行 分 析 ,我 们 发 现 ,
出土邿公典盘的仙人台墓地 M5,与该墓地其余五
座邿国墓葬有着相当大的差异,应属齐国邿邑墓
W 葬。此外,学者在推断仙人台墓地 M5 的年代时,
多与鲁襄公十三年(公元前 560 年)邿灭于鲁相联
系[2],笔者对此也有不同看法。
关 于 仙 人 台 墓 地 M5 为 齐 国 邿 邑 墓 葬 的 问
题,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
《地东域南文文明化》2016 年第 1 期总第 249 期
83
山东长清仙人台墓地五号墓国别与年代考
张志鹏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 湖北武汉 430072)
内容提要:长清仙人台墓地五号墓应是春秋晚期齐国邿邑大夫邿公典之女姜首的墓葬。姜首由
于“被出”,死后葬在母家。长清仙人台之邿并非灭于鲁之邿,在判断仙人台墓地五号墓的下葬年代
状捉手,圈足下连铸三个兽面扁足,兽首圈耳,下
有垂珥,盖缘和口沿下饰窃曲纹和乳丁纹,盖顶和
器 腹 饰 瓦 沟 纹 ,圈 足 饰 垂 鳞 纹 ,形 制 、纹 饰 均 与
1970 年山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仲宫镇北草
来自百度文库沟墓葬出土春秋早期的鲁伯大父簋(图九:2)[17]一
致。M6:B24(图九:3)除耳内有向上卷曲的须、圈足
NWH 图五// 齐文化特征的铜敦 D1.仙人台M5出土II型敦(M5:79) 2.齐侯敦
齐 侯 四 器 之 一 的 春 秋 晚 期 的 齐 侯 敦(图 五 :2)近 似,盖隆起,上有四个竖环钮,卷沿,侈口束颈,下 腹微收,两侧有一对竖环耳,平底。发掘简报直接 指出该墓“出土的 II 型敦与早年河北易县发现的 齐侯敦形制完全相同”[11]。鼎 M5:72(图六:1)与齐 侯四器之一的春秋晚期的齐侯鼎(图六:2)近似, 盖 顶 部 近 平 ,上 有 三 矩 形 钮 ,子 母 口 内 敛 ,浅 腹 , 腹 壁 外 鼓 ,附 耳 ,底 近 平 ,三 蹄 形 足 ,不 同 的 是 齐 侯鼎有底座。该鼎形制也与齐国鲍氏春秋晚期的 鲍子鼎(图六:3)[12]一致。壶 M5:48(图七:1),与 1963 年山东临朐县杨善公社出土春秋晚期的公 子土斧壶[13] (图七:2,现藏山东省博物馆)几乎完 全一样。
八年(1892 年)河北易县出土的齐侯四器(齐侯鼎、
敦、盘、匜)为代表的齐文化圈内的诸多青铜媵器铭
文中[10]。该盘(图四:1)的形制与齐侯四器之一的齐
侯盘(图四:2)一致,均为窄沿,方唇,直口,浅腹圜
收,半环耳,平底圈足,足沿有凸棱一周。
除邿公典盘之外,II 型敦 M5:79(图五:1)与
图四// 齐文化特征的铜盘 1.邿公典盘 2.齐侯盘
铭来看,字体已显瘦长”“ ,尤其接近于 20 世纪 50 年 代河南洛阳中州大渠出土的齐侯鉴,如盘铭中的 子、姜、其、眉寿、永保等与后者的字形字体完全相 同”[7]。方辉先生指出,邿公典盘“铭文字体和行文用 语颇近似齐侯鉴和齐侯敦”[8]。陈剑先生也指出“ :公 典盘虽出于邿国墓地,但作器者公典当是齐国人。 其全铭文字字体修长,笔画曲折,与春秋时期齐国 的볍镈、齐侯作孟姜敦又盘、匜、齐侯盂、叔弓钟、镈 等都非常接近,是典型的春秋齐国铜器铭文的作 风,而与前引邿子中簠等长清出土的邿国金文和传
葬,在文化面貌上存在较大差异。具体来说,M5 随 葬器物呈现显著的齐文化特征。M5 出土的最富有
W 齐文化特征的铜器当属邿公典盘 M5:46。该器铭文
(图三:1)字体,多位学者已经进行了探讨,指出其 与春秋晚期齐国典型器物齐侯鉴(图三:2)、齐侯敦
DN (图三:3)诸器一致。如M5发掘简报说“从邿公典盘
圈足,二对称附耳,腹饰窃曲
纹,与 1977 年山东曲阜鲁国
故 城 春 秋 墓 葬(M202)出 土
春 秋 早 期 的 鲁 伯 者 父 盘(图
十三:2)[21]、传世春秋早期的
鲁 伯 厚 父 盘(图 十 三 :3)、
1830 年 山 东 滕 县(今 滕 州
市)东 北 凤 凰 岭 出 土 春 秋 早
期的鲁伯愈父盘(图十三:4)
1 图六// 齐文化特征的铜鼎
1.仙人台 M5 出土鼎(M5:72) 2.齐侯鼎 3.鲍子鼎
86
山东长清仙人台墓地五号墓国别与年代考
土 春 秋 早 期 的 鲁 仲 齐 鼎(图 八 :5)[16]相 近。M2:2
(图八:6)的形制、纹饰特征,亦与鲁仲齐鼎近似,
不同的是其为附耳。
簋 M6:B37(图九:1),弇口鼓腹,隆盖上有圈
M5 共出土陶器 17 件,有鼎、鬲、豆、罐等器类, “组合和器物特征也与同时期齐国墓葬相似”[14]。
而 M3、M1、M2、M4、M6 五 座 墓 葬 的 随 葬 器 物 ,则 呈 现 鲁 文 化 特 征 。铜 鼎 M3:1(图 八 :1)、 M1CB:01(图八:2)与 1982 年 10 月泰安市岱岳区 化马湾乡城前村残墓出土春秋早期的鲁侯鼎(图 八:3)[15]近似,均为立耳外侈,浅腹圜底,三蹄足, 颈部饰窃曲纹,其下有一周凸棱纹。M6 出土的 15 件 鼎 中 亦 多 具 有 此 种 形 制 、纹 饰 特 征 。M3:2(图
图三// 齐文化特征的铜器铭文 1.邿公典盘铭文 2.齐侯鉴铭文 3.齐侯敦铭文
《东南文化》2016 年第 1 期总第 249 期
85
世春秋邿国金文明显不同。”[9]将邿公典盘铭文字体
与学者所提诸器进行比对,不难发现诸论甚确。盘
铭中的“眉寿难老”“ 、它它熙熙,男女无期”之语为
齐文化圈内媵器铭文中常见祝福语,见于以光绪十
1
2
图七// 齐文化特征的铜壶 1.仙人台 M5 出土壶(M5:48) 2.公子土斧壶
H 八:4),立耳外侈,浅腹圜底,三蹄足,口沿下饰大
小相间的重环纹,腹饰垂鳞纹,与 1977 年山东曲
DNW 阜县(今曲阜市)鲁国故城望父台春秋墓(M48)出
饰窃曲纹和乳丁纹之外,其余与鲁伯大父簋无别。 M1CB:02(图九:4)除盖缘、口沿下及圈足饰重环 纹外,其余与鲁伯大父簋无别。
H 4.仙人台M1出土簋(M1CB:02)
(1830 年)山东滕县(今滕州
市)东北凤凰岭沟涧中出土的
中期的鲁大司徒厚氏元豆(图十一:2)形制相似, 春秋早期的鲁伯愈父匜(图十四:2)、1977 年山东曲
但时代要早。
阜鲁国故城望父台春秋墓葬(M48)出土的春秋早期
方壶 M6:B31(图十二:1),与 1995 年 4 月河南 的鲁司徒仲齐匜(图十四:3)[22]。
84
山东长清仙人台墓地五号墓国别与年代考
图二// 长清仙人台墓地墓葬平面图 1.M5 平面图 2.M3 平面图 3.M6 平面图
龛,随葬品主要放置于二层台、壁龛、棺椁之间和
H 棺内尸体附近;而其余的五座墓葬则设有一个或
两个边箱,随葬品置于边箱内(图二)[6]。 其四,就随葬器物特征而言,M5 与其他五座墓
无疑问的。
N需要说明的是,仙人台墓地 M5 与该墓地其
余五座邿国墓葬也存在共性,比如“墓向、头向一
致,均为 315°左右;墓底设腰坑,内殉一犬,犬的
D 头向与墓主相反;棺底铺撒朱砂,有的厚度达2厘
图十// 鲁文化特征的铜簠 1.仙人台 M3 出土簠(M3:9) 2.鲁酉子安母簠
图十一// 鲁文化特征的铜豆 1.仙人台 M6 出土豆(M6:B8) 2.鲁大司徒厚氏元豆
之间则存在较大时间差距。具体来说,M3 年代为
西周晚期,M1、M2 为两周之际,M4、M6 为春秋早
期偏晚,M5 为春秋晚期偏早[4]。而朱凤瀚先生认
图一// 长清仙人台墓地墓葬分布图
收稿日期 2015-03-23 作者简介 张志鹏(1978-),男,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博士后,河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商周考 古、历史与地理。 基金项目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商周金文字词集注与释译”(13&ZD130)、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周代汉淮地区列国青铜 器 和 历 史 、地 理 综 合 整 理 与 研 究 ”(15ZDB032)、河 南 省 哲 学 社 会 科 学 规 划 项 目“ 淮 河 流 域 商 周 古 国 有 铭 铜 器 整 理 与 研 究 ” (2015BLS012)阶段性成果。
图八// 鲁文化特征的青铜鼎 1.仙人台 M3 出土鼎(M3:1) 2.仙人台 M1 出土鼎(M1CB:01) 3.鲁侯鼎 4.仙人台 M3 出土鼎(M3:2) 5.鲁仲齐鼎
6.仙人台 M2 出土鼎(M2:2)
《东南文化》2016 年第 1 期总第 249 期
87
盘 M6:B18(图十三:1),
窄折沿,口稍敞,浅腹,斜壁,
H 墓葬为代表的当地故邿国墓葬文化的缘故。 其五,在仙人台墓地 M5 下葬的春秋晚期之 前,其所处的今济南长清一带早已为齐国疆域,并 一直持续到战国时期。王青先生曾广泛收集海岱
W 地区(以今山东省境为中心)周代墓葬资料,通过
详细分析将海岱地区周代文化划分为鲁北文化 区、鲁南文化区、鲁东南文化区、胶东文化区共四 个文化区,并大致勾勒出了各文化区在不同时期 的分布范围,在谈及鲁北、鲁南两个文化区的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