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氏数学认识多边形

蒙氏数学认识多边形
蒙氏数学认识多边形

汉沽实验幼儿园教师教育教学观摩活动方案设计

执教教师:王梦迪时间:2014年10月20日班级:大班

活动内容:大班蒙氏数学《认识多边形》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和比较正五边形、正八边形和正十边形,感知其主要特征。

2.通过动手操作,激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3.培养幼儿观察、辨别的能力。

活动重点:观察和比较正五边形、正八边形和正十边形,感知其主要特征。

活动难点:观察和比较正五边形、正八边形和正十边形,感知其主要特征。

活动形式:集中

活动准备:

1. 教具准备:挂图“美丽的窗户”

2. 学具准备::“多边形”、彩色笔、用彩纸剪成五边形至十边形卡片(做成伞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正八边形和正十边形纸样。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森林里设计师笨笨熊给小动物们设计了好多房子,这些房子快装修好了,只有窗户还没有刷上彩色油漆,我们来帮帮他吧。

二、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观察。

笨笨熊设计了几间房子啊?小动物们房子的窗户一样吗?谁能说一说怎么不一样?

三、教师引导幼儿点数窗户的边数,边数边涂色。

师:那我们一起来给这些窗户装修一下吧。分别是正五边形、正六边形、正八边形和正十边形。

四、操作活动。

教师引导幼儿触摸多边形,感知多边形的基本特征。进行多边形相关游戏活动,加深地多边形的认识。

1.集体活动

师:今天王老师把这些漂亮的窗户都带到了我们大二班,小朋友想不想看一看呢?哎呀,真可惜,老师只把窗框带来了却忘记带玻璃了。那请咱们班上的小朋友帮老师把这些窗户根据它的形状装上玻璃好不好?

教师先做示范。请能力强的幼儿走到前面做示范。然后请全体幼儿进行操作活动。教师个别指导。

师:王老师为每个小朋友都装备了小窗户,现在请小朋友给他们装上玻璃吧。(分发材料)

2.分组活动

师:多边形不仅是小动物们的窗户,多边形还能玩很多有游戏,大家想不想玩呀?

(1)第1、2、3桌幼儿,玩“种花”游戏。在不同的多边形纸样里面画上数量与边数相同的花,如五边形是5朵小花;

(2)第4、5、6桌幼儿,玩“做花伞”游戏,在不同的多边形的伞面上装饰上漂亮的图案,做成小花伞。

教师小结。请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

5、活动延伸。今天我们帮笨笨熊装好了窗户,也认识了正五边形、正六边形、正八边形和正十边形。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多边形的物品,那么请小朋友回家找一找生活中的多边形,并且把它画下来,明天带到幼儿园和我们大家一起分享。

8和9加减法练习题

8和9加减法练习题 姓名: 一、填空。 1、 2、 的前面是8, 的后面是8。5的后面是 ,4的前面是 。 3、7和9的中间是 ,与6相邻的两个数是 和 。 4、比10小的数有 。 二、填数 6 1 2 3 1 4 7 6 4 2 3 1 8 3 6 7 5 4 1 2 三、看图计算 3 +□=□ 6-□= □ □+□=□ □-□=□ 四、在○里填>或< 6○7 5○6 7○3 4+ 3○ 6 7+2○ 8 9-3○3 9-3○7 5+4 ○5 3+4○ 9-2 6-6 ○0 1+6○7 8-3 ○6 五、 1、把右边的4个圈起来。 2、给从左边数起第4个涂上颜色。 3、从右边数起,第7个是( )。 4、 一共有( )个,( )和( )同样多。 3 5 1 3 8 5 9 3 4 5 2 5 7 8 1

六、计算。 5+4= 6+2= 7-3= 8-5= 9-6= 5+3= 4-4= 2+5= 6-4= 8-6= 9-7= 4+5= 9-3= 4+5= 8-7= 6+3= 3+3+2= 1+0+8= 9-3-2= 8-0-5= 1+6-4= 5-3+6= 七、看图列算式。 1、 2、 □○□=□( ) □○□=□( ) 3、看图列出四道不同的算式。 □ ○□=□ □○□=□ □○□=□ □○□=□ 八、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6=10 □—2=4 10+□ =10 3+□ =7 5— □ =2 □+8=9 4+□ =8 □+□=9 10 □ □ □ □ 2 □ □ □ □ +5 —1 —9 +8 —7 +3 +2 —6

小班数学教案完整版

小班数学教案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小班数学教案(粗与细)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初步感知物体的粗与细。 2.学习比较生活中粗细不同的物体。 活动准备 1.粗细不同的两根木棒,户外事先选择两颗粗细不同的树。 2.每人一根计算棍和一支铅笔。 3.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教师引导幼儿在户外观察两棵粗细不同的树。 1、问:那棵树粗?那棵树细? 2、引导幼儿亲自体验,比较两棵树的粗细。 请三个幼儿手拉手围住粗的树,一个幼儿围住细的树。引导幼儿感知三人围得树粗,一人围得树细。 一.学习比较粗细。 1.教师出示一根木棍,请幼儿观察后说出是细还是粗?如果幼儿说粗,教师就出 示一根更粗的木棍进行比较;如果幼儿说细,就出示一根更细的木棍进行比较。 2.教师小结:一个物体是无法进行比较的,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才能进行 比较粗细。 二、幼儿操作 1.幼儿取出铅笔和计算棍,比较谁粗谁细。 2.幼儿相互比较各自的铅笔和计算棍,谁的粗、谁的细? 四、找一找活动室里,什么粗?什么细? 五、完成幼儿用书中的“粗与细”。 翻开幼儿用书,指导幼儿观察画面。分别比一比三组物体,那个粗?哪个细?并按要求涂色。 小班数学教案(比高矮)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比较高矮的方法。 2、寻找生活中高矮不同的物体。 活动准备 1、墙面上粘贴画有大象和老鼠、长颈鹿各山羊的两组画画。 2、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用目测的方法比较物体的高矮。 引导幼儿观察活动室墙上布置的动物画面,引导幼儿进行比较。 师问:谁的个子高?谁的个子矮? 二、游戏:比一比,比较同伴的高矮。 1、教师请一位高个子的幼儿,再请一位矮个子的幼儿,两个幼儿分开站在前面, 引导幼儿目测比较它们的高矮。 2、引导幼儿思考:还有什么办法能更清楚的看到他们的高矮。 3、请两个幼儿背靠背站好同,引导其他幼儿通过观察他们的头部感知个子的高 矮。 三、完成幼儿用书中的“比高矮”。 翻开幼儿用书,指导幼儿观察画面。分别比一比三组动物,哪个动物高?哪具动物矮?并按要求涂色。 重点提示:比高矮时,引导幼儿要底端对齐。 活动延伸 请幼儿回家后,和爸爸妈妈比高矮。 小班数学教案(分类) 活动目标 1、知道玩具的名称、玩法,并能建立玩具的概念。 2、学习将玩具分类 活动准备 汽车类、飞机类、皮球类玩具,分类筐3个。 活动过程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89的加减法]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8、9的加减法]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感受加减法之间的联系,会计算8、9的加减法。 2.通过课堂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索意识、评价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内容: 第56、57页的内容,练习八的第7、8、9题。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圆片(7个红的、2个白的);7个红色圆片、3个白色圆片。 教学设计: 创设情境,尝试计算8的加减法 [教学目标的确定,立足双基,注重发展,力求创新。创设情境,让学生尝试计算,有效地发掘了学生已有的计算经验。为学习8、9的加减法计算做好了铺垫。] 1.看图说话。 (课件:出示恐龙图画) 师:漂亮吗?图上画着什么?谁还想说,并且和他说的不一样? (让学生充分说自己的看法,不阻止学生联想一些童话情节。) [“看图说话”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搜集数据的能力和想象能力。并为下一步“尝试计算”提供了丰富的数学情境。] 2.让学生看图写算式。 要求:小组分工合作。 3人写算式,1人记录。 [这里要求小组合作活动,旨在通过合作学习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评价意识。同时,学生对8的加减法的尝试计算,有利于学生再现已有的计算经验,为下一步的学习做好铺垫。] 3.汇报交流,相互评价。

操作悟理,感受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1.小组合作,进行操作活动(1人记录算式) A、摆9个红圆片,2个白圆片 (老师领着学生整齐地摆出来) 师:摆一摆你们的圆片,计算以下题目: (老师边写算式边叙述) 7个添上2个是几个?(7+2) 2个添上7个是几个?(2+7) 从9个里面去掉2个剩几个?(9-2) 从9个里面去掉7个剩几个?(9-7) (板书:7+2=9-2= 2+7=9-7=) [操作学具对学生的计算很有启发,但初入学的学生独立操作学具还有一定难度,故适当进行操作性指导是必要的。] B、摆6个红圆片,2个白圆片。 计算:6+2=8-2= 2+6=8-6= C、小组汇报计算结果(说明:以上计算都不要求学生说算法)。 [创造空间,将学生充分感受数学知识和恰当运用数学知识相结合。这种梯形教学环节的设计有助于帮助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构建新的知识体系。] 2.发掘计算的方法。 想一想: 5+3=()8-3=() 3+5=()8-5=() 师:说说你是怎么想出来的? (学生的方法很多,可能会用数数的方法,也可能想到组成,可能用到调换加数位置和

8、9的加减法教案

一年级数学8、9的加减法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用8、9的组成,正确计算得数是8和9的加减法算式与8减几和9减几的算式。 2、通过看一幅图列四道算式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能够正确计算得数是8、9的加减法,掌握计算方法。 2、难点与关键: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能用8、9的加减法解决问题。教具准备:主题图、口算卡片、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8、9的组成以及7以内加减法口算题。 二、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刚刚认识8和9,现在我们就进一步来学习8和9的加减法。 三、探索新知: 1、有关8的加减法教学。 (1)、想一想,这幅图可以求什么?该怎样列式? 6 +2 = 8 (为什么) 还有没有不同的列式? 2 +6 = 8 为什么可以这样列式? 因为观察的方向不同,所以就写出了两个不同的算式。 (2)、用书遮住左边的6个苹果,现在这幅图表示什么意思?怎样列式? 8 -6 = 2 老师遮住右边的2个苹果,又该怎样列式?8 -2 = 6 (3)、这一幅图表示6个苹果和2个苹果合并,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得到2道加法算式;也可以从8个苹果里去掉6个或2个,也得到2道不同的减法算式。这样看一幅图可以得到4道算式。

(4)、 你们想一想,这一幅图是什么意思? 你们能列出两道减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吗? 6 +3 = 9 3 +6 = 9 9 -6 = 3 9 -3 = 6 (5)、观察这四道算式都用了哪些数?都用了8的哪一个组成? 2、有关9的加减法教学。 (1)、让学生拿出小棒摆一摆: 7 +2 = 9 9 -7 = 2 2 +7 = 9 9 -2 = 7 (2)、老师拿走左边的,谁来说一下,怎样列式? 9 -7 = 2 (3)、如果拿走右边的,哪位同学来说一下,怎样列式? 9 -2 = 7 (4)、让学生观察这四个算式都用了哪些数。这四道题都用了9的哪一个组成? 3、小结: 同学们,我们发现无论是苹果图还是摆小棒,我们都能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它们同用一个组成算得数,这四个算式实际上是有联系的。四、巩固练习: P61. 7、8 五、P57.生活中的数。 六、全课小结。 七、布置作业。

小班数学教案:蒙氏数学《1和许多》

1、学会区别1和许多 2、在操作活动中体验1和许多的关系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超市游戏” 2、学具准备:“超市游戏”:所有玩具堆放在一个盆里,幼儿毛巾一条条挂好;铅笔苹果若干 3、操作册第一册17——18。 活动过程: 1.热身活动。 教师幼儿互相问候。 走线,进行线上游戏:小鱼游。幼儿在线上站好,一边念儿歌一边游戏念到“一条鱼,水里游”时就请一个小朋友到圆圈中做鱼游的动作;念到“许多小鱼水里游”时,就请全体幼儿到圆圈中做鱼游的动作2.集体活动 区别1和许多 创设情境超市里有好多东西啊,一个一个许多个,小朋友快快来,看看认识哪几个,教师出示教具“超市游戏”将物体摆放在货柜上,让幼儿感知一个货柜和许多物品 了解1和许多的关系 引导幼儿玩“超市游戏”让幼儿感知许多货品卖出时都是一个一个的,

一个一个的货品放在货柜里就成了许多的货品了 3.分组活动 第一组:放玩具和收毛巾 放玩具:一个盆里有多少玩具?请每个小朋友帮忙,把玩具摆到玩具架上去,应该怎么做?幼儿每人拿1个玩具,要求幼儿说出1个 收毛巾:每个钩子挂着一条毛巾,请小朋友帮老师收在一个盆子里。幼儿每人取一条并说出“我拿了一条”盆里现在又许多条毛巾,幼儿再次感知:一个一个合起来是许多 第二组:收铅笔。每人有若干支铅笔。请幼儿一支一支地收起来放在铅笔盒里,感知许多可以分成一个一个,一个一个合起来是许多 第三组:取、放苹果。出示一筐苹果,请全体幼儿边取苹果边说:“筐子里许多苹果,我拿了一个一个地拿出苹果,把苹果洗净,说:“现在我们要把苹果吃掉。” 4.游戏活动 游戏“蚂蚁搬豆”幼儿随歌曲内容有序表演,音乐开始时,教师请出一名幼儿演蚂蚁,在室内自由走动,随着歌词内容,进行表演搬豆的模仿动作,可以夸大搬不动的着急情绪,如摇头、跺脚等,然后跑回来,向许多小朋友招手,大家一起去搬豆,高兴的扛着大豆回家,体验人多力量大 5.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教师引导幼儿将学具收拾好 完成《操作册》17到18页

《89的加减法》教学设计

《8、9的加减法》教学设计 沿滩第二小学胡燕 【教学内容】 西师版教材一年级上册第35--36页中例1、例2及练习六的第1题。 【教材分析】 有关8、9的加减法,与6、7的加减法相比较,在编排上有较大的区别:首先,从根据一幅图写出两个加法算式或两个减法算式过渡到根据一幅图写出四个算式。教材提供一幅小棒图,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写出不同的算式,这样安排由学生自己去发现2、6、8三个数之间的关系,不仅让学生写出了四个算式,更重要的是让他们亲身经历了根据一幅图写出四个算式的探索过程,使学生感受到“一图四式”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关于9的加、减法是在8的加减法基础上进行的,让学生通过摆一摆进一步强化一种摆法列出四个算式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学情分析】 学生已学习了8、9的认识。学生在学习6、7的加减法时就会根据一副图列两个加法算式或两个减法算式,为本课的一图四式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得数是8和9的加法及8减几、9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口算。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观察、交流、自主探究,实践操作等活动,在根据一幅图写出四道算式并算出得数的探索过程中,感受调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得数一样的客观事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同桌合作学习的形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得数是8和9的加法及8减几、9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口算。 2、教学难点: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一图四式)。 【教学准备】 挂图、小红花、圆片等。

一、复习铺垫,导入新课。 1、师谈话激趣:孩子们,在前面的数学旅途中老师带着大家去数学王国学习了好多的数学知识,今天我们就要用学到的知识去闯关,有没有信心挑战? 2、闯关练习: (1)第一关:算一算,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出示卡片: 6+1 4+2 7-1 6-4 3+2 2+2 4+3 6-3 (2)第二关:填一填。(8、9的组成练习) 3、揭示并板书课题:8、9的加减法 小朋友们可真聪明,学会了这么多本领,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能不能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计算8、9的加减法。 设计意图: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出示小棒图,师提问:这里一共有几根小棒?小手举起来,一起数一数。(8根)(2)师提问:如果把8根小棒分成2堆,可以怎么分?(1,7)、(2,6)、(3,5)、(4,4)。 (3)师:选择你喜欢的分法来说一说怎样列算式?(指名汇报,师板书。) 1+7=8 2+6=8 3+5=8 4+4=8 7+1=8 6+2=8 5+3=8 8-4=4 8-1=7 8-6=2 8-3=5 8-7=1 8-2=6 8-5=3 (4)引导学生观察算式,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 (5)师小结一图4式的方法:一种分法可以列出四个算式,两个加法算式,两个减法算式。列减法算的时候用加起来的得数减去相加的其中一个数,就得到另一个数。 设计意图:

小班蒙氏数学《1和许多》

教育活动设计方案 活动名称小班蒙氏数学《1和许多》组织形式 小组活动活动目标 区分“1”个物体和“许多”个物体。 活动准备袋子、两个装满豆子的瓶子、毛巾架子、环境布置有一和许多科学:蒙氏《“1”和许多(一)》 活动过程: (一)预备活动。 师幼互相问好,组织幼儿听着音乐走线。 (二)集体活动。 1、区别1和许多 出示2个神秘袋: 师:猜一猜袋子里装的什么?你们知道这两个袋子里分别装了多少块花片吗?”(教师晃一晃袋子,幼儿听听积木碰撞的声音、摸一摸袋子,感知不同的数量;将积木倒出来,用眼睛看不同的数量)。 教师小结:刚刚我们的装一个花片的神秘袋子的“1”片花片摸起来很少,摇摇没什么声音;“许多”摸起来满满的,摇一摇有声音。 2、出示2个摇摇瓶:教师拿瓶子摇,请幼儿听豆子在瓶中摇晃发出的声音。 师:刚才你听到豆子在瓶子中发出的声音,哪个瓶子里装了1粒豆子?哪个瓶子里装了”许多“粒豆子?” 教师揭掉包在瓶子外的布,请幼儿观察“1”和许多粒豆子。同时摇晃瓶子,辨别“1”和许多。 小结:装“1”粒豆子的瓶子,摇晃是发出的声音很脆,“许多”粒豆子发出的声音很响,“哗啦哗啦……” (三)出示毛巾架,幼儿挂毛巾,感知1和许多 1、出示毛巾架,激发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们,这是什么啊?上面的毛巾去哪了? 2、出示毛巾,分毛巾,挂毛巾,感知“1”和许多。 师:瞧!在老师这儿呢。我这里有几条毛巾,你们知道吗? 师:请小朋友把自己手上的毛巾挂在这个毛巾架上,我们一组一组地将自己的毛巾挂在自己的号数上。 师:你们的毛巾都在哪?现在毛巾架上有几条毛巾? 师小结:你们每个人手上的毛巾,一个人只有一条,挂在毛巾架上,就变成了许多条毛巾,一条一条毛巾,放在一起就变成了许多。 (四)教师小结,活动自然结束。 师:我们教师有些东西是一个的,我些东西是许多的,等一下请小朋友去找一找。

89加减法口算练习题400题

8、 9加减法练习题( 2) 6+2= 9- 6= 9- 7= 2+ 6= ( )+5=9 ( )+4=8 ( )-3=6 ( )-5=4 9-( )=2 3+( )=8 8-( )=2 ( )-4=4 ( )+2=9 6+( )=8 ( )-2=6 8-( )=2 4+( )=9 9-( )=6 ( )-3=5 ( )+7=9 9-( )=2 ( )-5=3 ( )+6=9 2+( )=8 8-( )=7 6+( )=9 ( )+2=8 ( )-3=5 3+( )=8 3+ 5= 8- 7= 5+ 2= 5+ 4 = 3+ 6= 6+ 2= 5+ 3= 9- 3= 8- 3= 8-4= 8- 2= 2+ 6= 3+ 5= 6+ 3 = 4+ 4= 8- 2= 9- 2= 8-4= 7- 2 = 8-6= 5+ 4= 6 + 2= 9 - 7= 5+ 8、 9加减法练习题( 1) 姓名: 时间: 做对了 共 50 题) 题 3 姓名: 时间: 做对了 题(共 50题) 6+ 3 4+ 2= 8- 3= 2+ 6 5+ 4= 8- 5= 5+ 3= 9-8 6+ 2= 8- 6= 3+ 5

7- 5 = 3 + 4= 8- 4=8- 6= 3+6= 5 + 1 = 3+4= 7- 3= 8- 3 2+5= 8- 7= 5+2= 3+4 = 4+4= 8-( )=0 ( )+6=9 4+( )=8 ( )-5=4 ( )-3=5 ( )+2=6 ( )-4=3 ( )+2=6 7-( )=4 ( )-5=8 4+( )=6 ( )+5=7 ( )-2=8 6-( )=2 ( )-3=4 ( )-4=5 9- ( )=2 6-( )=3 ( )+3=8 5+( )=7 8、 9加减法练习题( 3) 姓名: 时间: 做对了 共 50 题) 题 = 9-4= ( )+3=8 2+( )=9 ( )-5=4 ( )-3=3 8-( )=2 7-( )=2 6-( )=4 ( )-1=6 7+( )=7 ( )+3=7 5+( )=9 ( )+5=8 7-( )=3 ( )-2=4 8-( )=5 ( )+3=8 4+( )=7 ( )-6=3 ( )-3=5 6-( )=2 8- 2= 5 + 3 = 8- 3= 2+6 3+4= 3+3= 4+3= 8-3= 3= 6- 2= 8- 4= 9 -6 5+3= 5+2= 9- 4= 6+2 4+3= 2+5= 8- 5= 4+3

《89的加减法计算》教学案

三、走进花果山 第五课时《8、9的加、减法计算》教学案 教学内容: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走进花果山45-48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运用减法的意义。 2.进一步巩固加法的意义,能正确列出加法算式和计算得数是10以内的加法 3.结合具体情境,能正确列出加、减法算式和计算被减数是8、9的减法,初步体会0的减法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 体会加、减法的意义,理解并掌握关于零的减法。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小木棒,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口算卡片 5+0= 3+2= 3+6= 2+4= 6-5= 5-3= 4-1= 3-2= 6+1= 2+3= 4+4= 1+6= 4-2= 1-1= 8-6= 5-5= 2、复习7、8的组成 二、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故事导入:猴子在花果山上玩耍,他们走着走着发现了水帘洞。2.发现问题 课件出示信息窗5,

提问:仔细观察,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 引导学生找出相应的数学信息。提问:根据我们发现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题目?引导学生提出题目:山上还剩几只猴子?(板书题目) 提问:你还能提出什么题目?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信息图提出更多题目。 三、自主尝试,合作探究 1.师问:一共有多少只猴子?学生独立解答:5+3=8(只) 全班交流算法,教师适时补充和归纳。 A一个一个地加。 B可以想8的组成。 C可以想3+5=8。 2.还剩几只猴子? (2)小组合作,操纵学具,动手摆一摆,理解减法的意义。 B可以想8的组成。 C可以想3+5=8。用加法来计算减法。 3.拓展练习,联系实际 一共有多少朵花? 学生交流说出自己的想法。 四、清理过关,挑战自我: 1.计算 9-1= 4-4= 4-2= 1-1= 8-0= 5-5=

以内的加减法练习题89

100以内的加减法练习题 86-54= 54+28= 27+36= 65-36= 54-45= 35+27= 84-48= 40-29= 48+48= 60+25= 72-45= 46-38= 56-28= 78-69= 72-37= 53+28= 96-59= 75+17= 54+37= 59+19= 55-47= 73+29= 56-27= 92-59= 98-56= 35+17= 60-38= 36-25= 86-58= 42-16= 42-19= 75-59= 24+38= 42-23= 52+23= 63-37= 44+39= 70+19= 16+23= 57-16= 35+17= 50+22= 62+12= 22+55= 46-28= 48-26= 86-45= 70-42= 72-54= 16+27= 43-27= 63+25= 40-12= 83-56= 76-37= 54-29= 79-64= 98-48= 64+24= 75-55= 56-36= 67-60= 85-50= 42-32= 55+38= 15+56= 69-31= 93-56= 23+32= 42-19= 71-15= 62-56= 37-25= 50+22= 62-48= 22+55= 46-28= 48-26= 86-45= 70-42= 72-54= 16+27= 43-27= 75-33= 40-12= 83-56= 76-37= 54-29= 79-64= 48+35= 64+36= 71-55= 56-36= 67-60= 85-50= 38+46= 55+38= 15+57= 39+38= 93-56= 23+32= 42-19= 12+29-19= 69+10-36= 27+12-28= 67+27-37= 33-17+15= 75-36+10= 72-54+12= 65-39-15= 62-18+24= 54+21+18= 53-29+19= 35+12-28= 86-12-15= 57-33+31= 36-27+9= 77-19-16=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玩具分类小班数学—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一、活动目标 1.学习按物体的形状、颜色、大小分类,并能说明分类标准。 2.发展初步的概括能力。 二、重点与难点分类后说明分类标准。 三、材料及环境创设 1.各种结构玩具一,如雪花片、大小串连……。 2.分类盒、标记卡。 四、设计思路对幼儿来说分类运算包含两个层次。一个是求同,即把有共同属性的物体挑出来,如在一堆积木中桃出所有红色积木。第二个层次是分类一,分类是将一组物体分成各有共同属性的几组,如将一堆积木按颜色分为红、黄、绿三组。求同是分类的基础,因为求同时标准是现成的,而分类时要幼儿自己产生标准。两种活动对幼儿概括能力的要求不同,所以设计时应先让幼儿进行求同活动,提高他们掌握标准的能力,为产生标准作准备。分类后说明分类标准是中班幼儿进行分类活动的难点、幼儿还没有达到能用语言描述某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的水平,或者是他们还不知道该如何表达出分类时头脑中显现的标准,因此设计时可以先让幼儿分类后选择标记卡来表示分类标准,然后逐步过渡到用语言描述。五、活动流程操作探索—求同,分类—分组讨论—说出标准,转换标准—巩固操作 1.通过操作探索让幼儿积累有关物体共同特征的感性经验。说明操作探索阶段教师要为幼儿提供不同层次的求同、分类材料,每一层次要提供多种材料,便于幼儿通过反复操作达到对各种材料共同特征的抽象。例如:分类的材料,其“不同层次”,可体现在有实物分类,有图形分类,也有数量分类。也可以有按物体的一种特征分类(大小),有按物件的两种特征分类(大小、颜色),还有按物体的三种特征分类(大小、颜色、形状)。 2.通过分组讨论提高幼儿抽象分类标准的能力。说明分组讨论可按两种水平设计,能力中下的幼儿着重说出标准的讨论。能力中上者重点故在转换标准的讨论。3.巩固操作时要提供新材料,提高幼儿操作的兴趣。

三位数加减法竖式大全 (89)

392 639 873 + 186 - 121 - 135 ————————— 180 944 534 + 743 - 449 + 400 ————————— 323 628 664 + 109 - 242 + 235 ————————— 653 587 557 + 148 - 314 - 257 ————————— 101 667 799 + 678 - 524 - 242 ————————— 288 838 789 + 572 - 522 - 135 —————————

710 980 568 + 910 - 122 + 296 ————————— 578 609 691 + 475 - 348 - 447 ————————— 309 709 780 + 301 - 226 + 230 ————————— 474 745 684 + 191 - 392 + 299 ————————— 910 720 779 + 247 - 116 - 368 ————————— 171 764 874 + 447 - 538 - 121 —————————

895 659 722 + 533 - 335 + 199 ————————— 477 806 778 + 149 - 346 - 266 ————————— 503 756 620 + 662 - 155 + 325 ————————— 671 832 509 + 411 - 495 - 319 ————————— 944 942 637 + 693 - 393 + 118 ————————— 874 919 840 + 286 - 399 + 193 —————————

小班蒙氏数学

小班蒙氏数学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小班蒙氏数学《对应》课教案 小班蒙氏数学《对应》课教案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物体之间的一一对应的关系; 2、在操作及游戏活动中,感受对应的关系; 3、乐于参与集体游戏活动。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小兔吃萝卜”,三把椅子,三个水杯; 2、学具准备:“小兔吃萝卜”;方向盘(大、小)每人一个;大小呼拉圈各1个。 活动过程: 1、预备活动 教师:今天呀,有三只小兔子要到我们班来做客,小朋友们高兴吗?现在,我们就去把它们请来好不好?去小兔子家要经过一座小桥,下面就请小朋友们轻轻地走到桥上。 2、集体活动 老师出示教具“小兔”,示范将小兔子按从大到小的排列。 客人来我们家,我们首先要请客人坐下,老师这里准备了大大小小的椅子,那么哪只兔子坐哪把椅子最合适呢?最大的兔子身体大,就坐大椅子;比较大的兔子身体小一点,就坐小一点的椅子;最小的兔子身体最小,就坐最小的椅子。 小兔子们一路走来口渴了,我们是不是还要倒水给它们喝呀?(是),老师变出三杯大小不同的水杯中,依次提问幼儿最大的兔子、比较大的兔子、最小的兔子喝哪个水杯最合适。请幼儿到前面来提出,表扬表现好的幼儿,并贴上一朵小红花。 现在,小兔子们要开饭了,大大小小的萝卜可真好吃呀!可是哪只兔子吃哪个萝卜最合适呢? 下面,就请小朋友们帮忙,最大的兔子吃最大的萝卜,比较大的兔子吃比较大的萝卜,最小的兔子吃最小的萝卜。 小结:刚才,小朋友们表现的都很好棒! 3、游戏活动 下面我们来玩一个“小司机”的游戏,好不好? 老师这里有大小不同的方向盘,还有大小不同的停车场,老师发给每人一个方向盘,音乐响,你们就把自己的汽车向前开;音乐停,就找对应的停车场停下,大方向盘停在大停车场,小方向盘停在小停车场。 4、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8和9的加减法

《8、9的加减法》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有关8、9的加减法,与6、7的加减法相比较,在编排上有较大的区别:首先,从根据一幅图写出两个加法算式或两个减法算式过渡到根据一幅图写出四个算式。教材提供一幅画有8条恐龙的图,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写出不同的算式,最后由五个小朋友合作共同写出“6+2=8”、“2+6=8”、“8-2=6”、“8-6=2”四个算式。这样安排由学生自己去发现2、6、8三个数之间的关系,不仅让学生写出了四个算式,更重要的是让他们亲身经历了根据一幅图写出四个算式的探索过程,使学生感受到“一图四式”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其次,有关8、9的加减法计算教材分两个层次安排,一是通过摆学具计算两道加法算式和相应的两道减法算式;二是直接用“想一想”的办法计算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其要求明显高于6、7的加减法。 学情分析 学生已学习了8、9的认识。学生在学习6、7的加减法时就会根据一副图列两个加法算式或两个减法算式,为本课的一图四式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得数是8和9的加法及8减几、9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口算。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观察、交流、自主探究,实践操作等活动,在根据一幅图写出四道算式并算出得数的探索过程中,感受调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得数一样的客观事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得数是8和9的加法及8减几、9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口算。 2、教学难点: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一图四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猜一猜,水果后面藏着几(复习8、9的分与合) 导入:我们已经学会了8、9的分与合,这节课我们来利用8、9的分与合来学习8、9的加减法(板书课题) 二新授环节 1 出示笑脸图 问:你看到了什么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 学生每提一个问题,让学生根据问题说出相应的算式。 根据学生回答师依次板书: 5+4=9 9-4=5

蒙氏数学小班下教案

第1周下午 活动内容:配对(数学) 活动目标: 1、学习将两个相同或相关的物体放在一起 2、萌发初步的逻辑意识 3、体验集体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小熊的一家”。4种颜色的彩笔:与彩笔同色的4个篓子 2、学具准备:“小熊的一家”中的鞋子、袜子和手套,4种颜色的彩笔及相应颜色的笔篓,幼儿打击乐器;大小不一的按扣若干,大小不同的锁和钥匙,螺钉与螺帽,锤子和钉子若干; 活动过程: 1、预备活动 走线,线上游戏:动一动。幼儿一边按节奏《动一动》(儿歌附后)一边走线,并做相应动作,走、跑、跳等交替进行。 2、集体活动 创设情境“彩笔对对碰”。 (1)请幼儿看一看桌子上的彩笔,教师问:“小朋友,这些彩笔的笔帽哪里去了?我们把它找回来吧!” (2)教师示范:给红色的彩笔戴上红色的笔帽。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红色的笔就找红色的笔帽,然后放在红色的篓子里。 (3)幼儿操作彩笔。教师观察幼儿活动,及时指导。 引导幼儿找与彩笔相同颜色的笔帽。完成后,让幼儿按颜色将彩笔放入相应颜色的篓子里。 3、游戏活动:“对对碰” 4、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5、完成《操作册》第2册第1-2页的活动 第2周 活动内容:按一种特征分类(数学)

活动目标: 1、能给物体按一种特征进行分类,并尝试说出同类物体的共同特征 2、了解标记的含义,对符号有一定的敏感性 3、喜爱操作探究,能积极主动地思考并尝试提出自己的分类标准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小熊的一家” 2、学具准备:“小熊的一家”中的衣、裤、鞋、袜;分类盒、分类标记(颜色、大小、季节等),摸箱;各色塑料雪花片及彩色一珠子 3、《操作册》第2册第3-4页 活动过程: 1、预备活动 线上游戏:幼儿一边念儿歌《小小手》,一边做相应的动作。 2、集体活动 (1)按颜色特征分类 出示“小熊的一家”中的衣、裤、鞋、袜,请幼儿观察后说出分别有些什么物品,有什么不同,引导幼儿从颜色大小来说。 幼儿每说出一种不同特征,教师就出示个就的特征标记,如幼儿说有红色、黄色……教师就出示相应的颜色标记,并小结:它们的颜色不同,按颜色来分就可以分成红色的、黄色的……。 (2)幼儿自主探索分类标准。 提出活动要求:给小熊一家的用品分类。分类的特征可以自己来设计,想好后按这种特征将所有的物品分完。 幼儿探索:教师指导。 3、交流小结。 4、完成《操作册》第2册第3-4页的活动。 第3周 活动内容:变得一样多(数学) 活动目标: 1、尝试用添上的方法使5个以内的两组物体变得一样多 2、在操作中进一步体验两组物体数量之间的多少关系 3、乐于探索,相办法解决问题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小青蛙头饰一个;布置一个娃娃家(里面有4个小板凳,其它根据情况设置)

8和9的加减法教案_0

---------------------------------------------------------------最新资料推荐------------------------------------------------------ 8和9的加减法教案 8和9的加减法教学要求: 1.根据一幅图写出四道算式并算出得数的探索过程,感受调 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得数一样的客观事实。 2.掌握得数是8和9的加法及8减几、 9减几的减法的计算 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口算。 3.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 神。 教学重、难点: 利用一图四式掌握8和9的加减法,并能正确的口算。 教具准备: 1.第53页情景图课件。 2.学生准备7个红圆片; 2个白圆片画的白色小猫。 教学过程: 一、复习口算、夺红花 1.教师电脑出示口算题。 2+4= 1+5= 6-1= 2+2= 3+2= 4+3= 6-3= 7-2= 师: 这里有几道口算题,你们想抢答吗?(给对的小朋友奖一朵红 花。 )二、教学例题(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激发兴趣 师: 1 / 8

小朋友,你们想见机器猫吗?今天啊,机器猫要来到我们的课堂,但他给小朋友设了三关,我们来认识一下。 评: 教师利用学生喜爱的卡通形象机器猫设置的三关为切入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起学生的参与意识。 2.采访学生师: 老师想采访小朋友,你最喜欢什么动物?(猫、狗、小白兔等)你们喜欢恐龙吗?(教师走到小学生中进行采访)(二)教学例1、例2 1.闯第一关(电脑出示)(1)师:我们来闯第一关,请小朋友说一说,你在图中都看到了什么?请讲给你的同桌。 (电脑出示: 在大森林里来了6只蓝恐龙, 2只红恐龙。 )学生汇报(2)提问题师: 你们认识?是什么符号吗?(电脑出示?)有问号在说明小恐龙有问题了,你们回答出问题就能和小恐龙成为好朋友,愿意吗?①、请看第1题: 看恐龙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能列式解决吗?●学生提出: 6只蓝恐龙和, 2只红恐龙,合起来是多少?●师:谁来列式帮她解决?●汇报(6+2=8只 2+6=8只)师: 为什么要用加法算?(小组交流、汇报)学生提出:

8和9的加减法练习题0001

8和9的加减法练习题 1、口算 9-5= 2+8= 2+6= 5+3= 7+3= 4+6= 10-7= 8-4= 6+3= 4+5= 9-7= 10-8= 8-0= 10-5= 9-6= 2.在□里填上合适的数乜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 )+4=9 2+( )=9 5*( )=5 3+( )=10 9-( □ ( )-6=1 6-C )=3 ( )-2=6 10-( )=3 4、比较大小 706 B Q S 6-2 5+0 06 80^ ■ 3O& 8+1 07 7 O9-2 6Q5 10Q9 7-2Q3 2+&Os 3 □ □ 5 9 □ 6 8 □

5、排一排 (1) 在从左数笫4个下面画△,在从右数第6个下面画O 。 (2) 把右边 5令圈起来。 (3)—共有( )个杯子° □。□二口 - ao&n QO □=□ □。□兰口 □ 00口 - 口0口<] □。口=口 口0口=口 6、你能用4、5、9三个数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吗? □ O □" 口 □on=n □ OEM □co 口 6、看图列四个算式:

从3、4、5、8四个数中选3个数,写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o □工口 ■ r~iQn=n □oa=n EICO 口 □o&n CP CP CP CP ③y J ------------------------- p ---------------------- 1 □on=n non=n □ 0口=口 7、看图应用题: ?抵 9粮

4 丿 □OD = D □OD=D □OD = D

小班蒙氏数学

小班蒙氏数学《对应》课教案 小班蒙氏数学《对应》课教案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物体之间的一一对应的关系; 2、在操作及游戏活动中,感受对应的关系; 3、乐于参与集体游戏活动。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小兔吃萝卜”,三把椅子,三个水杯; 2、学具准备:“小兔吃萝卜”;方向盘(大、小)每人一个;大小呼拉圈各1个。 活动过程: 1、预备活动 教师:今天呀,有三只小兔子要到我们班来做客,小朋友们高兴吗?现在,我们就去把它们请来好不好?去小兔子家要经过一座小桥,下面就请小朋友们轻轻地走到桥上。 2、集体活动 老师出示教具“小兔”,示范将小兔子按从大到小的排列。 客人来我们家,我们首先要请客人坐下,老师这里准备了大大小小的椅子,那么哪只兔子坐哪把椅子最合适呢?最大的兔子身体大,就坐大椅子;比较大的兔子身体小一点,就坐小一点的椅子;最小的兔子身体最小,就坐最小的椅子。 小兔子们一路走来口渴了,我们是不是还要倒水给它们喝呀?(是),老师变出三杯大小不同的水杯中,依次提问幼儿最大的兔子、比较大的兔子、最小的兔子喝哪个水杯最合适。请幼儿到前面来提出,表扬表现好的幼儿,并贴上一朵小红花。 现在,小兔子们要开饭了,大大小小的萝卜可真好吃呀!可是哪只兔子吃哪个萝卜最合适呢? 下面,就请小朋友们帮忙,最大的兔子吃最大的萝卜,比较大的兔子吃比较大的萝卜,最小的兔子吃最小的萝卜。 小结:刚才,小朋友们表现的都很好棒! 3、游戏活动 下面我们来玩一个“小司机”的游戏,好不好? 老师这里有大小不同的方向盘,还有大小不同的停车场,老师发给每人一个方向盘,音乐响,你们就把自己的汽车向前开;音乐停,就找对应的停车场停下,大方向盘停在大停车场,小方向盘停在小停车场。 4、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8和9加减法教学设计

8和9加减法教学设计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8和9的加减法》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二、1、知识与技能:掌握得数是8和9的加法及8减几、9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口算。 三、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观察、交流、自主探究,实践操作等活动,在根据一幅图写出四道算式并算出得数的探索过程中,感受调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得数一样的客观事实。 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五、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六、1、教学重点:掌握得数是8和9的加法及8减几、9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口算。 七、2、教学难点: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一图四式)。 八、三、教学过程: 九、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 十、一、创设情境,复习引入。 十一、1、复习口算:(口算卡片出示) 十二、2、复习8、9的组成。 十三、3、导入。学生正确口算并汇报答案。 十四、学生和教师做数的组成游戏。学生说“你的朋友在这里,我是1,7和1可以组成8.” 十五、学生听教师导入新课,感受没有见过的动物,说出看到得动物“恐龙”复习旧知,为新知学习做好铺垫。 十六、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一)示图观察,根据一幅图写出两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式。 (二) 1、看图说话。 (三)①出示“恐龙图”,创境激趣。 (四)②指导观察,激励汇报 (五)师:漂亮吗你从图上知道了些什么 (六) 2、看图写算式。 (七)同桌合作:看恐龙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同桌能帮忙列式解决吗(同桌2人一人提出问题,一人列算式。) (八)3.汇报交流,相互评价 (九)(二)操作悟理,感受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十) 1、操作感悟。 (十一)(1)摆一摆:左边摆7个,右边摆2个。 (十二)(2)说一说:你是怎样摆的。 (十三)(3)写一写:根据你摆的学具,你能写出几道算式? (十四)2、汇报评定。 (三)思考交流,发掘计算方法。 1、看一看,算一算:

幼儿园小小班数学教案

幼儿园小小班数学教案 【篇一: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玩具分类小班数学—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一、活动目标 1.学习按物体的形状、颜色、大小分类,并能说明分类标准。 2.发展初步的概括能力。 二、重点与难点分类后说明分类标准。三、材料及环境创设 1.各种结构玩具一,如雪花片、大小串连??。 2.分类盒、标记卡。 四、设计思路对幼儿来说分类运算包含两个层次。一个是求同,即 把有共同属性的物体挑出来,如在一堆积木中桃出所有红色积木。 第二个层次是分类一,分类是将一组物体分成各有共同属性的几组,如将一堆积木按颜色分为红、黄、绿三组。求同是分类的基础,因 为求同时标准是现成的,而分类时要幼儿自己产生标准。两种活动 对幼儿概括能力的要求不同,所以设计时应先让幼儿进行求同活动,提高他们掌握标准的能力,为产生标准作准备。分类后说明分类标 准是中班幼儿进行分类活动的难点、幼儿还没有达到能用语言描述 某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的水平,或者是他们还不知道该如何表达出 分类时头脑中显现的标准,因此设计时可以先让幼儿分类后选择标 记卡来表示分类标准,然后逐步过渡到用语言描述。五、活动流程 操作探索—求同,分类—分组讨论—说出标准,转换标准—巩固操 作 1.通过操作探索让幼儿积累有关物体共同特征的感性经验。说明操 作探索阶段教师要为幼儿提供不同层次的求同、分类材料,每一层 次要提供多种材料,便于幼儿通过反复操作达到对各种材料共同特 征的抽象。例如:分类的材料,其“不同层次”,可体现在有实物分类,有图形分类,也有数量分类。也可以有按物体的一种特征分类(大小),有按物件的两种特征分类(大小、颜色),还有按物体 的三种特征分类(大小、颜色、形状)。 2.通过分组讨论提高幼儿抽象分类标准的能力。说明分组讨论可按 两种水平设计,能力中下的幼儿着重说出标准的讨论。能力中上者 重点故在转换标准的讨论。3.巩固操作时要提供新材料,提高幼儿 操作的兴趣。 按物体的颜色分类(小班数学活动) 按物体的颜色分类(小班数学活动)一、活动目标。

小班数学教案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初步感知物体的粗与细。 2.学习比较生活中粗细不同的物体。 活动准备 1.粗细不同的两根木棒,户外事先选择两颗粗细不同的树。 2.每人一根计算棍和一支铅笔。 3.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教师引导幼儿在户外观察两棵粗细不同的树。 1、问:那棵树粗?那棵树细? 2、引导幼儿亲自体验,比较两棵树的粗细。 请三个幼儿手拉手围住粗的树,一个幼儿围住细的树。引导幼儿感知三人围得树粗,一人围得树细。 一.学习比较粗细。 1.教师出示一根木棍,请幼儿观察后说出是细还是粗?如果幼儿说粗,教师就 出示一根更粗的木棍进行比较;如果幼儿说细,就出示一根更细的木棍进行比较。 2.教师小结:一个物体是无法进行比较的,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才能进 行比较粗细。 二、幼儿操作 1.幼儿取出铅笔和计算棍,比较谁粗谁细。 2.幼儿相互比较各自的铅笔和计算棍,谁的粗、谁的细? 四、找一找活动室里,什么粗?什么细? 五、完成幼儿用书中的“粗与细”。 翻开幼儿用书,指导幼儿观察画面。分别比一比三组物体,那个粗?哪个细?并按要求涂色。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比较高矮的方法。 2、寻找生活中高矮不同的物体。 活动准备 1、墙面上粘贴画有大象和老鼠、长颈鹿各山羊的两组画画。 2、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用目测的方法比较物体的高矮。 引导幼儿观察活动室墙上布置的动物画面,引导幼儿进行比较。 师问:谁的个子高?谁的个子矮? 二、游戏:比一比,比较同伴的高矮。 1、教师请一位高个子的幼儿,再请一位矮个子的幼儿,两个幼儿分开站在前面, 引导幼儿目测比较它们的高矮。 2、引导幼儿思考:还有什么办法能更清楚的看到他们的高矮。 3、请两个幼儿背靠背站好同,引导其他幼儿通过观察他们的头部感知个子的高 矮。 三、完成幼儿用书中的“比高矮”。 翻开幼儿用书,指导幼儿观察画面。分别比一比三组动物,哪个动物高?哪具动物矮?并按要求涂色。 重点提示:比高矮时,引导幼儿要底端对齐。 活动延伸 请幼儿回家后,和爸爸妈妈比高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