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川方言亲属称谓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黎川方言亲属称谓研究
摘要:黎川地处赣西南,其亲属称谓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方言中大多数的称谓其面称与背称相异,且存在大量的特征词。
而社会的演变使方言亲属称谓也产生了共变,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
亲属称谓是具有血统婚姻连锁关系的亲属之间的称谓。
它可分为血亲和姻亲。
血亲是指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亲属关系,它又分为宗亲和外亲。
宗亲是指同祖同宗,又分为直系宗亲和旁系宗亲;外亲是指女系(包括祖母、外祖母、母、姑、姨,姐妹、女儿、侄女、孙女等)血统的亲属。
姻亲是指原本无血缘由婚姻而结成的亲属关系。
中国自古为礼仪之邦,历来对亲属称谓问题极为重视。
而中国古代又是宗法制社会,所以很注意分辨亲属关系的亲疏远近,因此形成了独特、丰富的亲属称谓语。
但由于各地方言不同,因此亲属称谓语也不尽相同。
黎川方言作为汉语言的方言之一,其亲属称谓语就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一、黎川方言亲属称谓的特点
汉语亲属称谓中,性别、辈份、系属和姓氏的差异是区分亲属差别的基础。
因此汉语亲属称谓的构成具有重秩序、重亲情、重礼仪、分亲疏、别内外等特点。
黎川方言亲属称谓除了具有这些特点外,还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为了分辨亲属关系的亲疏远近,对于一些非直系亲属,称呼时常常在称谓前加上名字。
这种亲属关系的区别主要体现在:
(1)直系与非直系的区别。
如对自己的哥哥和姐姐直接用亲属称谓称呼;而对堂(表)哥、堂(表)姐则分别用“名 + 哥”和“名 +姐”来称呼。
(2)近亲与远亲的区别。
如对自己的伯父、叔叔和舅舅用亲属称谓称呼;而对堂(表)伯 (表)叔和堂(表)舅则在称谓加上名字,称为“某某伯”‘‘某某叔”和“某某舅”。
(3)血亲与姻亲的区别。
如在称呼堂(表)姑、堂(表)姨时,直接在称谓前加上她们自己的名字;而在称呼堂(表)嫂、堂(表)伯母、堂(表)婶母和堂(表)舅母时,则在称谓前加上
她们丈夫的名字。
这也是轻视女性的一种表现。
第二,有些亲属称谓与实际亲属关系不一致,如把侄子和侄女分别称为“孙子”和“孙女”,这种称谓拉大了说话人与被称呼人之间的辈份。
而把外孙和外孙女分别称为“外甥”和“外甥女”,这种称谓则缩小了说话人与被称呼人之间的辈份。
再比如“嫂”原本只用来称谓哥哥的配偶,而黎川方言中,“嫂”还可用来称谓弟弟、侄子、孙子、外甥和外孙的配偶。
如把弟媳称为“弟嫂”把侄媳和孙媳称为“孙嫂”,把外甥和外孙媳称为“外甥嫂”。
“郎”原本是指丈夫,而在黎川方言中却把女婿称为“郎”,把侄婿和孙婿称为“孙郎”,把外甥婿和外孙婿称为“外甥郎”。
“媳妇”原本是指自己的妻子,而黎川方言中却把儿子的配偶称为“媳妇”。
另外,还把岳父母分别称为“契爷”和“契娘”。
第三,对于亲属和辈分都相同的亲属,有些根据年龄而采用不同的称谓,有些则不加以区别,形成了一种不对称性。
我们先来看看血亲称谓语。
父系中对于父亲的兄弟以年龄是否于父亲而区分伯、叔,对于父亲的姐妹以年龄是否大于父亲而区分为贺姑、姑;而母系中论是母亲的哥哥还是弟弟都被称为“母舅”。
如果要区分,不管年龄是否大于母亲,一概冠之于表示顺序的“大”“二”“细”等。
而同样是母亲的血亲,对母亲的姐妹以年龄是否大于母亲而区分为贺姨、小姨。
但另一方,同样是父亲的血亲,对于祖父的兄弟则不加以区分,一律按排行来称呼。
在姻亲称谓语中也存在这种现象。
比如若以女性为己身,对于丈夫的兄弟以年龄是否大于自己的丈夫而区分为霞伯、霞叔:对丈夫的姐妹则不加以区分一律称为“霞姑”。
若以男性为己身,对于妻子的兄弟无论年龄是否大于自己的妻子都被称为“霞口[kb ]”,若要区分,则按排行称“大”“二”“细”等;而对于妻子的姐妹则以年龄是否大于自己的妻子区分为“贺姨娘”“小姨子”。
第四,对长辈和平辈中年长于自己的亲属,面称和背称一般是相同的,都按亲属称谓来称呼;而对晚辈和平辈中年幼于自己的亲属,面称和背称则不相同,面称时常常不用表示属关系的称谓来称呼,而用名字(甚至是名字的昵称)来称呼,而背称则用亲属称谓来称呼。
也就是说,下面这些词语平常是不作面称的:妹、妹夫、弟、弟嫂、崽、媳妇、女、郎、外甥、外甥女、外甥嫂、外甥郎、孙子、孙女、孙嫂、孙郎等。
第五,从“他”亲属称谓。
这是汉语亲属称谓中一种特殊语言现象,它指的是说话人跟着某一亲属去称谓另外亲。
在黎川方言中这一特点也有鲜明体现,
比如:对夫系和系的姻亲亲属,面称采用从夫、从妻称谓来称呼;称岳父母公公、婆婆为“爸”“妈”“姆妈”;对女性来说,背称自己丈夫父母也有采用从儿称谓的。
第六,夫妻之间由于层次和年龄不同,所使用的称谓也同。
在城镇小夫妻中,当面称姓名或名字、小名,也有在丈或妻子的姓前面加一个“小”字的,如“小张”“小李”等,背则是“老公”“老婆”。
而中年夫妻当面则是在丈夫或妻子姓前面加上一个“老”字,如“老张‘老李”等,背称也是“老”“老婆”。
对于上了年纪的老夫妻,他们则不管当面还是后,一律叫“老顽子”“老妈子”。
但在文化层次较低的农,有的小媳妇由于羞以启齿,当面则叫“喂,我说”,背称则“口[a ]那个人”,这是比较含蓄的叫法。
而有些中年夫就叫得比较直白,他们背后往往会叫“口[ ]女客婆”,口[ ]男客”。
而且现在无论是农村还是城镇,都习惯在后称自己的老婆为“老妈子”。
第七,现代汉语普通话亲属称谓中有较多叠音词,如爷、奶奶、爸爸、妈妈、姑姑、舅舅、哥哥、姐姐、妹妹等。
而在川方言亲属称谓语中则较少使用叠音词,一般多使用单音,如公、婆、爷、爸、依、叔、姑、哥、姐、弟、妹、舅等。
二、黎川方言亲属称谓中的特征词
在黎川方言各种形形色色的亲属称谓中,有一些固定的缀用字。
除“堂”“表”外还有“贺”“霞”等。
1.“堂”和“表”
黎川方言中,“堂”和“表”的用法与普通话相同,体现出都是一种宗族观念。
即:伯、叔与姑母都是父系之亲属,但父之子冠以“堂”字,而姑母之子却冠以“表”字,把他们和于母系的舅父、姨母的子女归为同一类,称谓相同。
这是为伯、叔的子女与“我”姓氏相同,同是一宗族,而姑母的子和舅父、姨母的子女与“我”是不同姓氏,都是宗族以外的。
这是一种不对称现象,即伯叔的子女与姑母的子女在称上加以区别,而舅父的子女与姨母的子女在称谓上不加区。
这种不对称性是因为:对“我”而言,伯叔的子女与姑母
的子女具有同宗族与外宗族之别,而舅父和姨母的子女没有种区别,都是外宗族的。
2.“贺”
在汉语普通话亲属称谓中,对父母的姐妹是不加以区分的,只是按排行来称呼。
而在黎川方言亲属称谓中,则用“贺 [ ]”字来区分。
即在称呼父母的姐姐的称谓前,加上“贺”字。
例如,把父亲的姐姐称为“贺姑”或“贺娘”,把母亲的姐姐称为“贺姨”或简称为“贺”而对父亲的妹妹仍称为“姑”,亲的妹妹则称为“小姨”。
另外,还有把姑父称为“贺爷”,把妻子的姐姐称为“贺姨娘”。
由此可见,“贺”通常用于父、母辈和妻辈的亲属,表明年长于父母或妻子。
3,霞
“霞[ ]”在黎川方言的亲属称谓中的使用频率是比较高的,通常用于夫辈和妻辈的亲属。
若以男性为己身,把内兄弟(妻子的哥哥或弟弟)称为“霞口[1【b£ ]”,他们的配偶 (妻子的嫂子或弟媳)则称为“霞妗”。
如果这些亲属称谓语有好几个对象,则通常按长幼分别冠以“大”“二。
三‘细”之类,称为“大霞口”“二霞口”和“大霞妗”“二霞妗”等。
若以女性为己身,把大伯子(丈夫的哥哥)称为“霞伯”,小叔子(丈夫)的弟弟)称为“霞叔”,大(小)姑子 (丈夫的姐姐和妹妹)称为“霞姑”。
由此可见,“霞”的使用有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它一般用于姻亲亲属。
也就是说,一般只有已婚的男性、女性,才会出现以上亲属称谓。
但有一个称谓例外,就是把自己的姐姐称为“霞口[ ]”。
第二,它只用于平辈(妻辈或夫辈)的亲属。
即妻子或丈夫的兄弟姐妹。
但有趣的是,对于妻子的姐妹的称谓则不带有“霞”字,而是称为“贺姨娘”或“小姨子”。
第三,它一般用于背称。
也就是说,以上那些称谓平常是不作面称的。
面称时,若是年长于自己的配偶 (妻子或丈夫的哥哥和姐姐),则以从妻称谓或从夫称谓来称呼;若是年幼于自己的配偶(妻子或丈夫的弟弟和妹妹 ),则用名字称呼。
在黎川方言亲属称谓中还有一些固定的后缀字。
如“嫂”“郎”“夫”“仂”等。
关于“嫂和“郎”在前面己论述,这里就不再探讨。
4.“夫”
“夫”通常用来称谓父母的姐妹的配偶和自己姐妹的配偶。
即在相应的亲属称谓后面加上“夫”字,如姑夫、姨夫、妹夫。
对于父辈的亲属在普通话中也可用“父”字,如姑夫也可称为“姑父”,姨夫也可称为“姨父”。
而在黎川话中则不这样称谓。
由此可见,“夫”是用于父辈或平辈的姻亲亲属,而对于晚辈姻亲亲属中的男性则用“郎”来称谓。
5.“仂”
“仂[i44]”一般用在父辈和母辈的亲属称谓中,它是一个词尾,没有任何实际含义。
如把伯父称为“伯仂”,叔父称为“叔仂”,婶母称为“婶仂”,舅母称为“妗仂”。
还有把丈夫的父亲称为“公仂”。
三、黎川方言亲属称谓语的变化形式
亲属称谓语作为一种基本词汇在民族语言中自成一个严密的系统,具有相对稳定的特点。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生活及人们观念等的变化,亲属称谓语也会产生相应的发
展变化。
在黎川方言亲属语中这种变化形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有些称谓没有延用传统的亲属称谓语,由于某种原因使用了从他性称呼。
过去有的儿媳妇或女婿对自己的公婆或岳父母常常感到难以启齿称他们为“爸”“姆妈”,如果
说话人有了孩子,他们就会用从儿称谓来解决这个难题,把老人称为“公”“口口[硼 ma53],'或“阿公”“阿婆”。
如果说话人没有孩子,他们常常避免作任何称呼。
现在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对夫系和妻的姻亲亲属,面称都用从夫、从妻称谓来称呼,对岳父母或公婆也随妻子或丈夫称为“爸”“妈妈”。
再比如亲家之间的称呼,也总是采用从孙或外孙称谓,互称对方为“公”“口口[ n ]”或“阿公”“阿婆”。
这种称谓并不表示二人之间的确切亲属关系,只不过是一种借他性的称谓。
另外,现在对姐夫也可称“哥”或“名 +哥”,对堂表兄、姐称呼一般也不冠“堂”“表”,而直呼“哥”‘‘姐”,这大概是因为这样称呼更亲密些,更少嫌“外”的缘故。
第二,由于“过继”“入赘”和其他原因改变了原有称谓过去年老无子者,可以兄弟之子为嗣,俗称“承继”“过继”这样就把伯父、伯母或叔父、婶母改称为“爸”“姆妈”。
也有的由于一时改不过来,则仍然延用原来的称呼。
“入
赘”也就是在自己没有儿子也没有兄弟之子可“过继”的情况下,招一个未婚的男性作为自己的女婿,俗称“坐郎”。
这样子女不再延袭父亲的姓,而是延袭母亲的姓,因而把母亲的父母称为“公”“口口[ 曲 ]”,母亲的姐妹则称为“贺姑‘姑”。
在农村还有把自己的父亲称为“叔”或“哥”,把母亲称为“姑”或“嫂”的,这大概是受封建迷信的影响,认为子女生下来与父母的命相克,因此不得不改变原有称谓。
第三,某些称谓语向外扩张,即彼此之间没有亲属关系的人,广泛使用表示亲属关系的称谓来互相称呼,我们把这叫做社会转称法。
它主要运用在关系密切的邻里、同事、同学、近友及其家庭成员之间显得“亲如一家”,创造和谐友好的气氛。
对于邻里之间的称呼,往往在称谓语前加上名字根据对方的年龄来选择一种合适的称呼,如“某某公‘某某伯”“某某叔”“某某哥”。
但是当我们称呼邻居的女主人时则是在称谓语前面加上她丈夫的名字。
这点和汉语普通话里的亲属称谓社会转称不同,在普通话里一般是在称谓语前面加上姓氏,如伯、李叔、卫婶等。
对同事、同学的父母称为“大伯”“大妈”或“叔叔”“阿姨”,其妻子可以称为“嫂子”或“弟嫂”。
采用这种称呼,一般表现了称呼者谦虚、恭敬或亲热,让被称呼者感受到尊重、喜爱和礼遇,因而能够使双方缩小心理距离,密切相互关系。
第四,改革开放后,随着人们文化素质的提高,汉语普通话的进一步推广以及受港台语言的影响,有些亲属称谓语也在悄然发生变化。
总的来说有这样几个趋势:(1)渐渐向普
通话靠拢;(2)农村向城镇靠拢;(3)城镇向城市靠拢。
如今不论是城镇还是农村,许多小孩都称自己的父母为“爸爸”“妈妈”,称祖父母为“爷爷”“奶奶”,称舅父和舅母为“舅舅”“舅妈”。
一些中学生受到港台影视片的影响,也不知不觉地在背后把父母称为“老爸”“老妈”,把哥哥、姐姐称为“老哥”“老姐”。
综上所述,虽然亲属称谓分类复杂而细致,但亲属之间的称谓规则比较简单,称呼方式基本上是对上和对下两种对上辈用亲属称谓语称呼,对下辈称名字或小名。
同辈之间称呼,对长于己者一般用亲属称谓,如“哥”“姐”;对幼于己者多用名字或小名,但也有用“弟”“妹”之类亲属称谓的。
在黎川,对同辈(不
管是年长于自己,还是年幼于自己),使用名字称呼的比例有日益扩大的趋势。
由此可见,影响亲属称谓选择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辈份,另一个是年龄关系。
作者简介:付欣晴(1976一),女,江西黎川人,南昌大学中文系讲师,主要从事汉语方言的教学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