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连接作用形成DNA分子。在本实验前中学生物学中与本实验相关的理论知识主要 有“基因在染色体上”、“DNA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DNA勺分子结构内 容”等内容。即学生在本实验前已经对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制作有了一定的理 论基础。
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对本实验相关内容的要求主要有:1、通过制作DNA分子
双螺旋结构模型,深入理解DNA双螺旋结构的特点;2、通过本实验锻炼学生的 动手操作能力;3、培养学生对生物的兴趣爱好;4、激发学生的探究能力;5、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本实验现代生物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现代生物科学研究中,模型 方法被广泛运用,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成功就是一个范例。DNA分子双螺 旋结构模型是以形象化的具体模型, 能使研究对象直观化,既可以促进研究,又 可以简略地描述研究成果,又便于理解和传播。在中学生物学教材中,制作DNA
制作
一、实验背景资料
本实验的来源是人教版高中生物第二册中的实验十二—— 《制作DNA双螺旋 结构模型》,旧人教必修高中生物实验十《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在上课 之前同学们学习了DNA的发现历程,了解到DNA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且它由 四种脱氧核苷酸(腺嘌呤脱氧核苷酸、鸟嘌呤脱氧核苷酸、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胞嘧啶脱氧核苷酸)组成,它的排列顺序以及数量多少决定了其储存遗传信息的 多样性,同时明确组成DNA的化学元素是C、H、O N、P,由它们组成磷酸、脱 氧核糖和含氮碱基,再由1分子磷酸、1分子脱氧核糖和1分子的含氮碱基组成 基本单位一一脱氧核苷酸;再通过一定的化学键(氢键、3‘-5'磷酸二酯键)
③同一种生物所有体细胞DNA勺碱基组成相同,可作为该物种的特征。
3、Pauli ng和Corey发现A与T生成2个氢键、C与G生成3个氢键。
酸标记上32P,蛋白质外壳标记上35S。先用标记了的T2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 然后加以分离,结果噬菌体将带35S标记的空壳留在大肠杆菌外面,只有噬菌体 内部带有32P标记的核酸全部注人大肠杆菌,并在大肠杆菌内成功地进行噬菌体 的繁殖。这个实验证明DNA有传递遗传信息的功能,而蛋白质则是由DNA的指 令合成的。
菌,并发现使无荚菌长出蛋白质荚的就是已死的有荚菌壳中遗留的核酸(因为在
加热中,荚中的核酸并没有被破坏)。格里菲斯称该核酸为"转化因子"。
1944年,美国细菌学家艾弗里(1877--1955)从有美菌中分离得到活性的"转化因子",并对这种物质做了检验蛋白质是否存在的试验,结果为阴性,并证 明"转化因子"是DNA但这个发现没有得到广泛的承认,人们怀疑当时的技术不 能除净蛋白质,残留的蛋白质起到转化的作用。
1889年Altwenku.baidu.coman制备了不含蛋白质的核酸制品,命名为核酸•以后四五十年 中,Kossel和Levene等在确定核酸组分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逐步明确核酸可分 为两大类: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
(2)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发现历程
1928年,美国科学家格里菲斯(1877--1941)用一种有荚膜、毒性强的和 一种无荚膜、毒性弱的肺炎双球菌对老鼠做实验。他把有荚病菌用高温杀死后与 无荚的活病菌一起注人老鼠体内,结果他发现老鼠很快发病死亡,同时他从老鼠 的血液中分离出了活的有荚病菌。这说明无荚菌竟从死的有荚菌中获得了什么物 质,使无荚菌转化为有荚菌。这种假设是否正确呢?格里菲斯又在试管中做实验, 发现把死了的有荚菌与活的无荚菌同时放在试管中培养,无荚菌全部变成了有荚
美籍德国科学家德尔布吕克(1906--1981)的噬菌体小组对艾弗里的发现坚 信不移。因为他们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了噬菌体的形态和进入大肠杆菌的生长 过程。噬菌体是以细菌细胞为寄主的一种病毒,个体微小,只有用电子显微镜才
能看到它。它像一个小蝌蚪,外部是由蛋白质组成的头膜和尾鞘, 头的内部含有DNA尾鞘上有尾丝、基片和小钩。当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先把尾部末端扎 在细菌的细胞膜上,然后将它体内的DNA全部注人到细菌细胞中去,蛋白质空壳 仍留在细菌细胞外面,再没有起什么作用了。进入细菌细胞后的噬菌体DNA就
(一)核酸的发现历程
1868年,瑞士的内科医生F. Miescher从脓细胞核中提取到一种富含磷元 素的酸性化合物,将其称为核素(n uclei n);后来他又从鲑鱼精子中分离出类似 的物质,并指出它是由一种碱性蛋白质与一种酸性物质组成的,此酸性物质即是 现在所知的核酸(nucleic acid)。
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作为生物技术性设计和制作的第一案例,对学生的学习有很
大的帮助。
常见的难题和疑问:1、如何选取更好的实验材料便于更好地制作DNA双螺旋结 构模型;2、如何确保模型构建的成功,即构建的关键步骤有哪些;3如何将模 型和理论知识结合使学生更好、更全面的弄懂DNA勺双螺旋结构;4、怎么通过 平面结构使学生对DNA的空间立体结构有更深的了解;5、如何通过本实验开发 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他们对生物学的兴趣。6实验的拓展(替代实验)
利用细菌内的物质迅速合成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从而复制出许多与原噬菌体
大小形状一模一样的新噬菌体,直到细菌被彻底解体,这些噬菌体才离开死了的 细菌,再去侵染其他的细菌。
1952年,噬菌体小组主要成员赫尔希(1908一)和他的学生蔡斯用先进的 同位素标记技术,做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他把大肠杆菌T2噬菌体的核
(三)DAN双螺旋结构发现历程:
1、X射线衍射数据――Wilk ins和Franklin发现不同来源的DNA纤维具有相似 的X射线衍射图谱。
2、1950〜1953碱基成对证据――Chargaff研究小组对DNA勺化学组成进行了研 究,发现:①所有DNA中腺嘌呤与胸腺嘧啶的摩尔含量相等,(即A=T;鸟嘌 呤与胞嘌呤的摩尔含量相等,(即G=C。碱基当量定律:嘌呤碱总量 二嘧啶碱 总量。(即A+G=T+C②不同生物DNA勺碱基组成有很大差异,可用不对称比率:A+T/G+C表示。亲缘相近的生物,其DNA勺碱基组成相近,即不对称比率相近。
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对本实验相关内容的要求主要有:1、通过制作DNA分子
双螺旋结构模型,深入理解DNA双螺旋结构的特点;2、通过本实验锻炼学生的 动手操作能力;3、培养学生对生物的兴趣爱好;4、激发学生的探究能力;5、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本实验现代生物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现代生物科学研究中,模型 方法被广泛运用,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成功就是一个范例。DNA分子双螺 旋结构模型是以形象化的具体模型, 能使研究对象直观化,既可以促进研究,又 可以简略地描述研究成果,又便于理解和传播。在中学生物学教材中,制作DNA
制作
一、实验背景资料
本实验的来源是人教版高中生物第二册中的实验十二—— 《制作DNA双螺旋 结构模型》,旧人教必修高中生物实验十《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在上课 之前同学们学习了DNA的发现历程,了解到DNA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且它由 四种脱氧核苷酸(腺嘌呤脱氧核苷酸、鸟嘌呤脱氧核苷酸、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胞嘧啶脱氧核苷酸)组成,它的排列顺序以及数量多少决定了其储存遗传信息的 多样性,同时明确组成DNA的化学元素是C、H、O N、P,由它们组成磷酸、脱 氧核糖和含氮碱基,再由1分子磷酸、1分子脱氧核糖和1分子的含氮碱基组成 基本单位一一脱氧核苷酸;再通过一定的化学键(氢键、3‘-5'磷酸二酯键)
③同一种生物所有体细胞DNA勺碱基组成相同,可作为该物种的特征。
3、Pauli ng和Corey发现A与T生成2个氢键、C与G生成3个氢键。
酸标记上32P,蛋白质外壳标记上35S。先用标记了的T2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 然后加以分离,结果噬菌体将带35S标记的空壳留在大肠杆菌外面,只有噬菌体 内部带有32P标记的核酸全部注人大肠杆菌,并在大肠杆菌内成功地进行噬菌体 的繁殖。这个实验证明DNA有传递遗传信息的功能,而蛋白质则是由DNA的指 令合成的。
菌,并发现使无荚菌长出蛋白质荚的就是已死的有荚菌壳中遗留的核酸(因为在
加热中,荚中的核酸并没有被破坏)。格里菲斯称该核酸为"转化因子"。
1944年,美国细菌学家艾弗里(1877--1955)从有美菌中分离得到活性的"转化因子",并对这种物质做了检验蛋白质是否存在的试验,结果为阴性,并证 明"转化因子"是DNA但这个发现没有得到广泛的承认,人们怀疑当时的技术不 能除净蛋白质,残留的蛋白质起到转化的作用。
1889年Altwenku.baidu.coman制备了不含蛋白质的核酸制品,命名为核酸•以后四五十年 中,Kossel和Levene等在确定核酸组分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逐步明确核酸可分 为两大类: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
(2)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发现历程
1928年,美国科学家格里菲斯(1877--1941)用一种有荚膜、毒性强的和 一种无荚膜、毒性弱的肺炎双球菌对老鼠做实验。他把有荚病菌用高温杀死后与 无荚的活病菌一起注人老鼠体内,结果他发现老鼠很快发病死亡,同时他从老鼠 的血液中分离出了活的有荚病菌。这说明无荚菌竟从死的有荚菌中获得了什么物 质,使无荚菌转化为有荚菌。这种假设是否正确呢?格里菲斯又在试管中做实验, 发现把死了的有荚菌与活的无荚菌同时放在试管中培养,无荚菌全部变成了有荚
美籍德国科学家德尔布吕克(1906--1981)的噬菌体小组对艾弗里的发现坚 信不移。因为他们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了噬菌体的形态和进入大肠杆菌的生长 过程。噬菌体是以细菌细胞为寄主的一种病毒,个体微小,只有用电子显微镜才
能看到它。它像一个小蝌蚪,外部是由蛋白质组成的头膜和尾鞘, 头的内部含有DNA尾鞘上有尾丝、基片和小钩。当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先把尾部末端扎 在细菌的细胞膜上,然后将它体内的DNA全部注人到细菌细胞中去,蛋白质空壳 仍留在细菌细胞外面,再没有起什么作用了。进入细菌细胞后的噬菌体DNA就
(一)核酸的发现历程
1868年,瑞士的内科医生F. Miescher从脓细胞核中提取到一种富含磷元 素的酸性化合物,将其称为核素(n uclei n);后来他又从鲑鱼精子中分离出类似 的物质,并指出它是由一种碱性蛋白质与一种酸性物质组成的,此酸性物质即是 现在所知的核酸(nucleic acid)。
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作为生物技术性设计和制作的第一案例,对学生的学习有很
大的帮助。
常见的难题和疑问:1、如何选取更好的实验材料便于更好地制作DNA双螺旋结 构模型;2、如何确保模型构建的成功,即构建的关键步骤有哪些;3如何将模 型和理论知识结合使学生更好、更全面的弄懂DNA勺双螺旋结构;4、怎么通过 平面结构使学生对DNA的空间立体结构有更深的了解;5、如何通过本实验开发 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他们对生物学的兴趣。6实验的拓展(替代实验)
利用细菌内的物质迅速合成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从而复制出许多与原噬菌体
大小形状一模一样的新噬菌体,直到细菌被彻底解体,这些噬菌体才离开死了的 细菌,再去侵染其他的细菌。
1952年,噬菌体小组主要成员赫尔希(1908一)和他的学生蔡斯用先进的 同位素标记技术,做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他把大肠杆菌T2噬菌体的核
(三)DAN双螺旋结构发现历程:
1、X射线衍射数据――Wilk ins和Franklin发现不同来源的DNA纤维具有相似 的X射线衍射图谱。
2、1950〜1953碱基成对证据――Chargaff研究小组对DNA勺化学组成进行了研 究,发现:①所有DNA中腺嘌呤与胸腺嘧啶的摩尔含量相等,(即A=T;鸟嘌 呤与胞嘌呤的摩尔含量相等,(即G=C。碱基当量定律:嘌呤碱总量 二嘧啶碱 总量。(即A+G=T+C②不同生物DNA勺碱基组成有很大差异,可用不对称比率:A+T/G+C表示。亲缘相近的生物,其DNA勺碱基组成相近,即不对称比率相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