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教育文集 ppt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他引领我们学习做真人;他,教育我们要有独立自 主的能力;他,指引我们不断前进。陶行知是“五 四”前后中国教育改造的旗手,他坚持从中国国 情出发,办中国人民所需要的教育.
他的平易近人、热爱学生,在书中处处能感受到。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从陶先生的 作品中随处可见他对好教师的殷切期望。
• 第三个,是“钻”字。
• 钻是钻进去的钻,就是深入的意思。钻是 要费很大的力量,才能够钻得进去,深入 到里面去,看得清清楚楚,取得了最宝贵 的宝贝
• 第四个,是“剖”字。
• 剖是“解剖”的剖,就是“分析”的意思。 有些材料钻进去还不够,必须解剖出来看 它的真伪,是有用的还是有毒素的?以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取 舍,消化运用。
他说“儿童是有创造力的,这是千千万万祖先,至少 经过五十万年与环境适应斗争所获得而传下来之才能之精 华。”
只有承认儿童创造力,才能谈得解放儿童的创造力。 所以,教育者要启发培养儿童的创造力,首先真诚地与孩 子生活在一起,了解儿童,发现儿童的创造力,进一步把 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解放儿童的创造力,是为了培养 发挥儿童的创造力。如何培养?陶行知提到了充分的营养、 良好的习惯及因材施教三点:首先要为儿童创造力的发展 提供体力的与心理的充分的营养,包括健康的体魄,清醒 的头脑,渊博的知识,创造的欲望,事业心以及意志、求 知欲、自我批评精神等个性特征,因为创造力是架在个性 与才能之间的桥梁。其次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良好的 习惯有助于学习和思维,以利于发挥创造力。再次要注意 “因材施教”,这犹如“松树和牡丹所需的肥料不同。” 他重视儿童个性的发展,指出“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 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处 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从而使学生可以按自己的兴 趣特长发展。
按照陶行知先生的说法,“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 生活来教育,为生活的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 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 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在实际教学中,应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利用学生原有 的知识能力,调动学生好奇、好动的特点,提供更丰富的 源于生活的各种材料,让其在观察、实验、调查、参观等 实践活动中,亲自参与自主探究。从而,获取新知识,养 成独立思考、仔细观察、认真分析、严谨推理的学习习惯, 掌握学习策略,为后续学习作准备,同时让其探究能力得 到提高。
先生在著作中也想到一些难管的小孩,他谈到了 解决的办法: 1, 难管的孩子多半不是劣童,也不是真正的坏 蛋,这个态度要立定,否则你主观上咬定劣童则 一切措施都错,也就越来越难了。 2,仔细考虑他所以难管的原因,在源头上予以解 决。 3,体力充沛,无法发泄的有时捣乱,可以多给他
。4一,些先机生会也劳得动检或讨干自体己育的劳功动课。教法是否呵护学生的
而且在世界,都有重要的影响。
陶先生认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
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 处。”。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不仅 在中国,而且在世界,都有重要的影响。 20世纪过去了,在新的世纪里,陶行知的 教育思想仍具有现实意义。自从阅读了 《陶行知文集》之后,我便不忍释卷,书 中那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吸引着我,那一句 句动人的名言震撼着我。
另外教师要学会对学生实行爱的教育,这是 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陶行知先生认为 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爱的教育”是陶行知先生追求的教育真 谛,他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教 育,爱学校、爱学生是陶行知的人生格言, 也充分反映了他对教育事业的热心。“为 了孩子,甘为骆驼,于人有益,牛马也 做”。没有爱的教育是不成功的教育。
读完这本书我觉得本书汇集了陶行知先生 平生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精髓,行文深 入浅出、通俗易懂,从“教学合一”、 “学生自治”、“平民教育”、“学校 观”、“创造的儿童教育”、“民主教育” 等各个方面集中体现了陶行知先生的“生 活即教育”及“知行合一”的独特教育思 想,经过八十多年的考验,不仅仍有很高 的学术价值,对今天的中国教育改革具有 很强的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
• 第五个,是“韧”字。
• 韧是坚韧,即是鲁迅先生所主张的“韧性 战斗”的韧。做学问是一种长期的战斗工 作,所以必须有韧性战斗的精神,才能够 在长期战斗中,战胜许许多多困难,化除 种种障碍,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走入新 地境界。
这五个字字字值得我们去琢磨,其实, “集”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不错的学习方 法。我们很少有人能做到“一” “钻” “剖” “韧”,但是我们可以学习别人已 经钻出来的先进经验。在学习中,借鉴其 他同学的学习经验方法,和还可以借助网 络这个平台获得我们需要的知识等,这样 也算是“集”了,只有把各种方法集于一 身,才能应万变。
• 第一个,是“一”字。
• 一是“专一”的一。荀子说:“好一则博” 这句话是很有精义的。因为有了一个专一 问题做中心,从事研究,便可旁搜广引, 自然而然的广博起来了。
• 第二个,是“集”字。
• 集是“搜集”的集。我们有了丰富的材料, 便可以源源本本的彻头彻尾的来研究它一 个明明白白,才能够真正理解这个问题的 症结所在,才能够“迎刃而解”,才能够
一,教育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
* 教育是立国的根本。 * 教育是共和国的保障。 * 教育为立国之命脉,吾人既已三复言之矣。 * 中小学教育为国家根本大计,必须运用科学方法分析研
究,实地实验,方能免入歧路。 * 中国的根本问题,便是中国乡村教育之根本改造。 * 教育是什么?教育就是力的表现,力的变化。实则整个
所谓“教学”即教生学;所谓“学生”意要于学会 生存。因此,归根结底教育的最终目的就在于 “教会学生学会如何生存”。
从这些话中我们可以看出 陶行知先生所说的“教 学做合一”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先生的责任不 在于教,不在教学,而在于教学生学。这一语道 出应该做一个怎样的老师。世界上有两种不合实 际的教学方式:1、只会教书,只会拿一本书要学 生读它、记它。2、不是教书,而是教学生,注意 的中心点是从书本上移到学生身上来。这两种教 学方法学生都是处在被动的地位,知识是无限的, 老师能教给学生的也是有限。
• 发展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根基,在21世 纪的今天,教育水平已经是一个国家是否 强大的最重要依据。知识是第一生产力, 如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我 国想在世界之林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要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二,生活即教育
*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之教育。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 西,不是两个东西。它们是一个现象的两个名称,好比一 个人的小名与学名。生活即教育;是生活便是教育;不是 生活便不是教育。生活教育的生命力特别强,它今天不是 完成的东西,明天也不是完成的东西,它会永远随着历史 和生活的发展而发展。仿我者死,创我者生! * 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的社会是生活的场所, 亦即教育之场所。因此,我们又可以说:“社会即学校”。 * 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 才算毕业。在社会的伟大学校里,人人可以做我们的先生, 人人可以做我们的同学,人人可以做我们的学生。随手抓 来都是活书,都是学问,都是本领。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学会尊重学生、欣赏学生
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地位是平等的,教育要以学 生为本,宽容对待学生。尊重学生还要学会欣赏 学生,特别是对那些学习基础差、纪律松散的学 生更要努力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把这闪光 点放大,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才华的机会, 让每个学生都在成就感中获得自信。当你面对 “恨铁不成钢”的学生时,当你面对家庭和社会 的烦恼时,一定要冷静。如果我们把指责、批评、 抱怨,换成启发、表扬、激励会是另一种情景。 陶老先生四块糖果的故事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个问 题。
需要程度
陶行知先生是我们后人学习的光辉榜样,我 们要做行知路上的后来人,以陶行知求真, 务实的态度和敢于创新精神去切实转变我们 的教学观念,用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来指导我 们的教育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 学习情趣,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挖掘学生 的创造潜能,就一定能够实现陶行知先生所 说的:“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 人人是创造之人”的美好理想。
谢谢!
内容简介: 陶行知是一位集大众诗人、大众教育家 和社会学家于一身的行动 理论家。他随着西学东 渐的大潮。以民主、创造以求共和。进而 为探索、推进中国现代化乃至全球现代化奋斗终生。早在美国留 学期间,他立 志:“余今生之惟一目的在于经由教育而非经 由 军事革命创造一民主国家。”1923年。他在给妹妹陶文渼的信中 讲到他们共同肩负的使命:“这使命就是运用我们全副精神, 来 挽回国家厄运,并创造一个可以安居乐业的社会交与后代。这是 我们对于千万年来祖宗先烈的责任,也是我们对于亿万 年后子子 孙的责任。”他不辱使命,躬亲实践,终生不渝。创立了适合中 国国情又顺应世界现代化潮流的生活教育理论。为适应广大教 育 工作者和受教育者(特别是受教师教育者)的需要,特从四川教育 出版社修订再版的《陶行知全集》( 1—12卷)中精选出207篇编 成这栖《陶行知全集教育文集》。文集的最前面选了两封信,用 以表明陶行知的经历和终生 志愿。其余均以时间为序分段编排。
陶老先生给我们提出四个问题,叫做“每天四问”: • 第一问: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 • 第二问: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 • 第三问: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 • 第四问: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
• 读后,感觉第二个问题感触很深。在这里 陶老先生写到“学问是一切前进的活力的 源泉”。学问怎样能够进步?他给了我们五
从这本书中我觉得真正的好老师要学会和学生共
同学习,在共同学习中,教师必须力求长进。好 的学生在学问和修养上,每每喜欢和教师赛跑。 后生可谓,正是此意,所谓教师都非常乐意学生 能够有一天跑到自己的前头,所以大家也都常说 教师才是世界上最无私的职业,他们不会怕自己 的学生超过自己,反而希望把自己所有的知识都 传授给自己的学生。希望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当 今的社会日新月异,信息量瞬息万变,不断地在 更新。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不能放松,不能懈怠。
宇宙,也就是一个力的表现,力的变化的过程。 * 虽然,教育之功能,就其大者而言,为立国之大本;就
其小者而言,亦为如何导引国民精神生活与实际生活臻 于健全与畅遂之关键。 * 古人说:“民为邦本。”一个共和国的基础稳固不稳固,全看国民有 知识没有。国民如果受过相当的教育,能够和衷共济,努力为国家 负责,国基一定稳固
《陶行知教育文集》
陶行知(1891.10.18--1946.7.25),汉族,徽州 歙县人,中国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民主 主义战士,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爱国者。是中 国人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曾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务主任,继任中华教育 改进社总干事。先后创办晓庄学校、生活教育社、 山海工学团、育才学校和社会大学。提出了“生 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三大主张,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 论核心。著作有:《中国教育改造》、《古庙敲 钟录》、《斋夫自由谈》、《行知书信》、《行 知诗歌集》。
三,教学做合一
教学做合一这个理论包括三方面: 一是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 二是对事说是做,对己说是学,对人说是教; 三是教育不是教人,不是教人学,乃是教人学做事。 无论那方面,“做”成了学的中心,即成了教的中心。 要想教得好,学得好,就须做得好。要想做得好, 就须“在劳力上劳心”,以收手脑相长之效。 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 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为教,学也不成为学。 教学做合一有两种涵义:一是方法;二是生活的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