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概论ppt课件
机器人介绍ppt课件
![机器人介绍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14e7dcb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cf.png)
机器人介绍ppt课件•机器人概述•机器人核心技术•机器人应用场景举例•机器人伦理、法律与社会问题探讨目录•未来展望与结论机器人概述定义与发展历程定义机器人是一种能够自动执行任务的机器系统。
它既可以接受人类指挥,又可以运行预先编排的程序,也可以根据以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
发展历程机器人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简单机器人,主要代替人类完成简单、重复性的工作;第二阶段为感知机器人,具有感知能力,可以适应不同的环境;第三阶段为认知机器人,具有学习和推理能力,可以自主完成复杂的任务。
机器人分类及应用领域分类应用领域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国内研究现状国外研究现状机器人核心技术传感器类型感知技术数据处理030201传感器与感知技术控制与执行技术控制算法执行器类型控制精度与稳定性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算法人工智能基本概念01机器学习算法02深度学习在机器人中的应用03机器人应用场景举例工业制造领域应用自动化生产线机器人在工业制造领域广泛应用于自动化生产线,实现高效、精准的生产流程。
焊接、切割与喷涂机器人可完成复杂环境下的焊接、切割和喷涂等任务,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物料搬运与仓储管理机器人可实现物料自动搬运、分类和存储,降低人力成本,提高仓储效率。
医疗健康领域应用手术协助操作机器人在手术中可协助医生进行精细操作,提高手术精度和患者安全性。
康复训练与治疗机器人可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康复训练和治疗方案,促进患者康复。
远程医疗与健康监测机器人可实现远程医疗服务和健康监测,为患者提供便利的医疗服务。
智能家居领域应用智能语音交互家庭服务机器人机器人可通过智能语音交互技术,为用户提供便捷的信息查询、娱乐等服务。
智能家居控制机器人伦理、法律与社会问题探讨机器人与人类关系分析机器人与人类之间的伦理关系,如机器人是否应该尊重人类权利、承担道德责任等。
机器人的道德地位探讨机器人是否具有道德主体地位,以及是否应该为其设定道德准则。
机器人技术概论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2)精选全文
![机器人技术概论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2)精选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4df8d316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42a9d52.png)
二、 机器人的特点
二、 机器人的特点
二、 机器人的特点
单元3机器人分类
搬运机器人
喷涂机器人
焊接机器人
服务机器人、水下机器人
娱乐机器人、军用机器人
农业机器人、机器人化机器等
一、 按应用环境分类
装配机器人
一、 按应用环境分类
一、 按应用环境分类
一、 按应用环境分类
二、 按机械结构分类
一、 机器人的诞生
进入20世纪后,机器人的研究与开发得到了更多人的关心与支持,一些实用的机器人相继问世。
1927年美国西屋公司工程师温兹利制造了第一个机器人“电报箱”,并在纽约举行的世界博览会上展出。它是一个电动机器人,装有无线电发报机,可以回答一些问题,但该机器人不能走动。
一、 机器人的诞生
现代机器人的研究始于20世纪中期,其技术背景是计算机和自动化的发展,以及原子能的开发利用。
1773年,他们连续推出了自动书写玩偶、自动演奏玩偶等,他们发明的自动玩偶是利用齿轮和发条原理制成的。如图1-1所示,它们有的拿着画笔绘画,有的拿着鹅毛蘸墨水写字,结构巧妙,服装华丽,在欧洲风靡一时。
一、 机器人的诞生
由于当时技术条件的限制,这些玩偶都是身高一米的巨型玩具。现在保留下来的最早的机器人是瑞士努萨蒂尔历史博物馆里的少女玩偶,它制作于二百年前,两只手的十个手指可以按动风琴的琴键弹奏音乐,现在还定期演奏供参观者欣赏,展示了古代人的智慧。
二、 现代机器人
20世纪80年代,人们将具有感觉、思考、决策和动作能力的系统称为智能机器人,这是一个概括的、含义广泛的概念。
这一概念不但指导了机器人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而且赋予了机器人技术向深、向广发展的巨大空间,水下机器人、空间机器人、空中机器人、地面机器人、微小型机器人等各种用途的机器人相继问世,许多梦想成为了现实。
机器人课件ppt课件
![机器人课件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389997a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20.png)
团队合作和创新能力培养
团队合作
机器人比赛需要团队成员之间紧密合作,共同解决问题。通过比赛,可以培养 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新能力
机器人比赛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设计出独特的机器人和解决方案。 通过比赛,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未来的科技创新和发明创 造奠定基础。
讨论机器人在通信过程中可能面临的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问题及 其解决方案。
03 典型机器人系统 介绍
工业自动化生产线上的机器人
1 2
工业机器人定义及分类
阐述工业机器人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应用领域。
工业机器人组成及工作原理
详细介绍工业机器人的机械结构、传感器、控制 系统等组成部分,以及工作原理和实现方式。
精心准备
团队协作
在比赛前,团队成员需要充分了解比赛规 则和要求,制定详细的计划和策略,并进 行充分的练习和调试。
在比赛中,团队成员需要紧密协作,分工 明确,各司其职,以确保机器人能够顺利 完成比赛任务。
创新思维
心态调整
在比赛过程中,团队成员需要不断尝试新 的思路和方法,以应对各种突发情况和挑 战。
比赛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挫折和失败,团队成 员需要保持冷静和乐观的心态,及时调整策 略,继续前进。
机器人分类
根据应用领域和功能特点,机器 人可分为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 人、特种机器人等。
发展历程与现状
发展历程
机器人技术经历了从机械手臂到自主 移动机器人的发展历程,涉及计算机 、机械、电子、控制等多个学科领域 。
现状
目前,机器人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工业 生产、医疗卫生、军事安防、教育娱 乐等领域,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 推动力。
第一章《工业机器人的概论》PPT课件
![第一章《工业机器人的概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f97575f4a7302768e9939b6.png)
激光焊缝跟踪机器人
➢ 第三代机器人
第三代工业机器人称为智能机器人,具有发 现问题,并且能自主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尚 处于实验研究阶段。作为发展目标,这类机 器人具有多种传感器,不仅可以感知自身的 状态,比如所处的位置、自身的故障情况等, 而且能够感知外部环境的状态,比如自动发 现路况、测出协作机器的相对位置、相互作 用的力等。更为重要的是,能够根据获得的 信息,进行逻辑推理、判断决策,在变化的 内部状态与变化的外部环境中,自主决定自 身的行为。这类机器人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和 自治能力。尽管经过多年来的不懈研究,人 们研制了很多各具特点的试验装置,提出大 量新思想、新方法,但现有工业机器人的自 适应技术还是十分有限的。
可编程控制器(PLC) 工业机器人 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CAD/CAM) 工业机器人技术需要的是一种跨学科、跨专业的 综合型人才,尤其是横跨工业机器人技术本身和 PLC等技术的人才。
两个层面的人才: (1)操作、编程、使用和维护(中职培养目标) (2)前者+系统集成应用(大专及以上培养目标)
工业机器人的种类
研发机构---多种机器人。制造-重视工 业机器人应用。
机器人之父—熊有伦-机器人技术基础-1995 年出版
应用阶段:1987-2000年
1975-1985,研究的初步阶段。沈阳自动 化、一汽等
初步产业化阶段:2001-2013 广州数控、沈阳新松、奇瑞装备等 -- 工业机器人批量生产阶段
创新研究与人才培养:2014-今后 研发:关键技术---创新-理论-自主产权 - 发展阶段
自己完成
采购与成套设计相结合。本 国国内基本上不生产普通的 工业机器人,企业需要机器 人通常由工程公司进口,再
自行设计、制造配套的 外围设备
机器人课程ppt课件(2024)
![机器人课程ppt课件(2024)](https://img.taocdn.com/s3/m/25405a3f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2d.png)
当前面临挑战分析
01 02
技术瓶颈
机器人技术涉及多个领域,如机械、电子、计算机等,技术集成度高, 目前仍存在许多技术瓶颈,如机器视觉、语音识别等方面的准确性问题 。
法规政策
机器人产业的法规政策尚不完善,涉及安全、隐私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缺 失,给产业发展带来一定的不确定性。
03
市场应用
机器人市场应用广泛,但不同领域的需求差异大,定制化程度高,如何
国外研究现状
日本、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在机器人领域的研究处于领先 地位,拥有众多知名的机器人企业和研究机构。这些国家在 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等领域都有较为成熟 的应用和产业化经验。
发展历程及未来趋势
发展历程
机器人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从第一代示教再现型机器人到第二代感觉型机器人,再到第三 代智能型机器人的演变。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机器人的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
02
03
内部传感器
检测机器人自身状态,如 位置、速度、加速度等。
外部传感器
检测外部环境信息,如距 离、温度、声音、光线等 。
传感器融合技术
将多个传感器的信息进行 融合处理,提高检测精度 和鲁棒性。
控制技术
开环控制
根据预设的指令或程序, 对机器人进行精确控制。
闭环控制
通过反馈机制,实时调整 机器人的行为,以达到预 期目标。
校企合作
与企业合作,引入先进技术和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和就业渠道
社区互动
利用社区资源,开展线上线下交流活动,拓宽学生视野和交际圈
优秀案例展示和评价标准探讨
案例一
学生自主研发智能小车,实现自动寻 迹、避障等功能
案例二
学生利用Python编程实现人脸识别系 统,应用于校园安全管理
机器人ppt课件
![机器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8674ce0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85.png)
算法与模型
控制算法
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模型
用于实现机器人的运动控制,如PID 控制、模糊控制等。
用于提高机器人智能水平,如物体分 类、语义分割等。
感知算法
处理机器人感知数据,如目标检测、 跟踪、辨认等。
05
机器人的未来发展
技术发展趋势
人工智能技术
随着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人工 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机器人将 具备更高级的认知和决策能力, 实现更精准、高效的任务执行。
技术伦理
随着机器人具备更高级的认知能力,技术伦理问题逐渐凸显,需要 关注人权、道德和责任等方面的问题。
06
机器人案例分析
家用服务机器人
家庭清洁机器人
负责家庭地面清洁工作,具备自主导航、避障和 智能控制功能,提高家庭清洁效率。
智能音箱
作为智能家居的控制中心,提供语音助手服务, 实现家电控制、信息查询和娱乐等功能。
交互技术
交互技术
使机器人能够与人或其他智能体进行交流和 互动。
自然语言处理
让机器人能够理解人类自然语言文本指令, 进行文本分析和语义理解。
语音辨认与合成
让机器人能够辨认和理解人类语音指令,并 生成语音反馈。
人机交互
通过触摸屏、手势辨认等技术,实现人机交 互,提高机器人的易用性和用户体验。
03
机器人的硬件结构
机器人ppt课件
汇报人:
xx年xx月xx日
• 机器人概述 • 机器人的关键技术 • 机器人的硬件结构 • 机器人的软件系统 • 机器人的未来发展 • 机器人案例分析
目录
01
机器人概述
机器人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
机器人是一种能够自动执行任务 的机器系统,具有感知、思考、 动作三个基本要素。
机器人概论 第3版 PPT课件第5章 第2节
![机器人概论 第3版 PPT课件第5章 第2节](https://img.taocdn.com/s3/m/14a0b2b9c850ad02de8041f1.png)
其输出电压和转子转速成正比,即 u kn
(5-23)
式中:u为测速发电机的输出电压;n为测速发电机的转速;k为比例
系数。
第5章 工业机器人控制技术
5.2 机器人传感器
5.2.2 内部传感器
当有负载时,电枢绕组流过电 流,由于电枢反应而使输出电压降 低,若负载较大,或测量过程中负 载变化,则破坏了线性特性而产生 误差,故在使用中应使负载尽可能 小而且性质不变。当测速发电机与 驱动电动机同轴连接时,便可得出 驱动电动机的瞬时速度。
要元件构成,所不同的是后者的光源只有一路或两路,光电码盘一般 只刻有一圈或两圈透明和不透明区域。当光透过码盘时,光敏元件导 通,产生低电平信号,代表二进制的“0”;不透明的区域代表二进制 的“1”。因此,这种编码器只能通过计算脉冲个数来得到输入轴所转 过的相对角度。由于相对型光电编码器的码盘加工相对容易,因此其 成本比绝对型编码器低,而分辨率高。然而,只有使机器人首先完成 校准操作以后才能获得绝对位置信息。通常,这不是很大的缺点,因 为这样的操作一般只有加上电源后才能完成。若在操作过程中电源意 外地消失,由于相对型编码器没有“记忆”功能,故必须再次完成校 准。
第5章 工业机器人控制技术
5.2 机器人传感器
5.2.1 机器人传感器概述
内部传感器就是测量机器人自身状态的功能元件,具体检测的 对象有关节的线位移、角位移等几何量,速度,角速度、加速度等 运动量,还有倾斜角和振动等物理量。内部传感器常用于控制系统 中,用于反馈元件,检测机器人自身的状态参数,如关节运动的位 移、速度、加速度、力和力矩等。
N个LED组成的线性阵列发射的光与盘成直角,并有盘反面对 应的光敏晶体管构成的线性阵列接收,如图5-22所示。光电码盘分为 周界通道和径向扇形面(图5-23所示),利用几种可能的编码形式之 一获得绝对角度信息。这种码盘上按一定的编码方式刻有透明的和不 透明的区域,光线透过码盘的透明区域,使光敏元件导通,产生低电 平信号,代表二进制的“0”;不透明的区域代表二进制的“1”。因此 当某一个径向扇形面处于光源和光传感器的位置时,光敏元件即接收 到相应的光信号,相应的得出码盘所处的角度位置。4周界通道16个 扇形面的纯二进制码盘如图5-24b)所示。
机器人介绍(精)课件
![机器人介绍(精)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5d3f756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9f.png)
机器人电源
电池
为机器人提供持续的电力供应。
节能技术
降低能耗,延长工作时间。
充电模块
负责为电池充电,延长使用寿命。
备用电源
在主系统
机器人操作系统(ROS)
ROS是机器人操作系统,为机器人软件开发提供了一套丰富的框架和工具,包 括硬件抽象、设备驱动、库、可视化工具等。
机器人编程技术
编程技术定义
机器人编程技术是指通过编程语 言、开发环境等工具,让开发者 能够编写程序,实现对机器人的
控制和操作。
编程技术的应用
在机器人技术中,编程技术是实 现机器人智能化、自动化等功能
的关键技术之一。
编程技术的挑战
编程技术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如何 提高编程效率、降低开发难度、
实现跨平台兼容等。
02
机器人技术
机器人感知技术
感知技术定义
机器人感知技术是指通过传感器 、摄像头、雷达等设备,让机器 人能够获取周围环境信息,识别 物体、感知距离、判断方向等。
感知技术的应用
在机器人技术中,感知技术是实现 机器人自主导航、物体识别、人机 交互等功能的关键技术之一。
感知技术的挑战
感知技术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如何提 高感知精度、降低误差、处理复杂 环境下的信息等。
感知与控制算法
感知与控制算法用于处理机器人的传感器数据和控制机器人的运动。这 些算法通常涉及到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等领域,用于实现自主导航、 目标识别等功能。
05
未来机器人展望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的融合
人工智能技术为机器人提供更强 大的认知和决策能力,使其能够
更好地适应复杂环境和任务。
机器人作为人工智能技术的载体 ,将加速人工智能技术的普及和 应用,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进一
机器人ppt(共21张PPT)
![机器人ppt(共2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61f38508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9b.png)
明确机器人行为规范和道德 标准,确保其行为符合社会 伦理要求。
提高机器人自主决策技术的 可靠性和安全性,降低伦理 风险。
提高公众对机器人伦理问题 的认识,鼓励公众参与讨论 和制定相关政策。
法律法规现状及完善建议
01
02
03
04
05
当前法律法规概述 法律空白与挑战
制定专门针对机器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 建立机器人法律监
机器人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将大幅提高生产效率和 质量,降低人力成本,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
智能时代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将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涉及研 发、生产、销售、服务等多个环节,为社会提供更 多就业岗位。
THANKS
感谢观看
加强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
政府应加大对机器人产业的扶持力度,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引导社 会资本投入机器人产业。
促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
加强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推动机器人技术的研 发和应用创新。
培养高素质人才队伍
重视机器人领域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 为机器人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人的法…
流
管机制
目前,各国针对机器人的法 律法规尚不完善,主要集中 在机器人安全、隐私保护等 方面。
机器人在许多领域的应用超 明确机器人的法律地位和责 出了现有法律框架的范围, 任,规范其设计、生产、使 如自动驾驶、医疗机器人等, 用和管理等方面的行为。 需要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加 以规范。
各国应加强在机器人法律领 域的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 机器人带来的挑战。
设立专门的监管机构,负责 监督和管理机器人的研发、 生产和使用过程,确保其符 合法律法规要求。
社会影响与公众认知调整
机器人PPT课件
![机器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a72d6b3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85fe94c.png)
家务型
能帮助人们打理生活,做简单的 家务活。
日本研究人员27日推出新型仿人 型机器人“Twendy-On e”。它集安全性、可靠性和灵 巧性于一身,专门为老年人、残 障人等行动不便人士服务。
搜救类
在大型灾难后,能进入人进入不了的废墟中, 用红外线扫描废墟中的景象,把信息传送给在 外面的搜救人员。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内容
Thank you
机器人发展前景
智能化可以说是机器人未来的发展方向,智能机器人是具有感知、 思维和行动功能的机器,
是机构学、自动控制、计算机、人工智能、微电子学、光学、通 讯技术、传感技术、仿生学等多种学科和技术的综合成果。
对于未来意识化智 能机器人很可能的
几大发展趋势
❖语言交流功能越来越完美 ❖各种动作的完美化 ❖外形越来越酷似人类 ❖逻辑分析能力越来越强 ❖具备越来越多样化功能
中国的机器人专家从应用环境出发,将机器人分为两大类: 工业机器人 特种机器人 分类
工业机器人 就是面向工业领域的多关节机械手或多自由度机器人。
特种机器人则是除工业机器人之外的、用于非制造业并服务于 人类的各种先进机器人,包括:服务机器人、水下机器人、娱 乐机器人、军用机器人、农业机器人、机器人化机器等。
仿蛇机器人不仅可以作 为管道检测装置,也可 以作为地震或矿难探索 装置,更可以当作 极 地 探测器来进行科研 活动。
智能
以人工智能决定其行动的机器人。 大阪大学智能机器人研究所所长石黑浩在2014全 球移动互联网大会时,展示了与女性外貌的智能 机器人互动 Kirobo具有面部识别功能,并可与人类对话,用 于在太空中陪伴宇航员。2013年9月,正式登上 太空。
人类的帮手—— 机器人
制作人:
机器人概论 第3版 PPT课件第5章 第3节
![机器人概论 第3版 PPT课件第5章 第3节](https://img.taocdn.com/s3/m/77c796d15901020207409cfd.png)
第5章 工业机器人控制技术
5.3 机器人编程
5.3.4 动作级语言
(4)坐标系(FRAME ) 。 FRAME型坐标系变量用来建立坐标系,以描述作业空间中对象物
体的姿态和位置,变量的值表示物体的固联坐标系与作业空间的参考 坐标系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和姿态关系。作业空间的参考坐标系在AL 语言中已顶先用Station定义。作业空间中任何一坐标系可通过调用 函数FRAME来构成。该函数有两个参数:一个表示姿态的旋转,另 一个表示位置的向量。
第5章 工业机器人控制技术
5.3 机器人编程
5.3.4 动作级语言
(5)变换(TRANS) TRANS型变量用来进行坐标变换,与FRAME一样仅有旋转和向
量两个参数。在执行时,先相对于作业空间的基座坐标系旋转然后对 向量参数相加,进行平移操作。
AL语言中有一个预先说明的变换niltrans,定义为: niltrans←TRANS( nilrot,nilvect);
程序中的变量名以英文字母开头,由字母、数字和横划线“_”组 成的字符串,如Puma_base, BEAR , Bolt,大小写字母具有同等 意义。但变量必须在使用前说明其数据类型。
变量可以用赋位语句进行赋值。变量与数值表达式用“←”符号 来连接。当执行赋值语句时,先计算表达式的值,然后将该值赋值 给左边的变量。
符号“ ”可用在语句中,表示当前位置,如:
MOVE barm TO -2﹡zhat﹡inches; 该指令表示机械手从当前位置向下移动2in。由此可以看出,基本的 MOVE语句具有如下形式: MOVE <机械手> TO <目的地> <修饰子句> ; 例如 MOVE barm TO < destination > VIA f1 f2 f3 表示机械手经过中间 点 f1、 f2、 f3移动到目标坐标系 < destination > 。 MOVE barm TO block WITH APPROCH=3﹡zhat﹡inches表示把机 械手移动到在z轴方向上离block 3in的地方;如果DEPARTURE 代替 APPROACH,则表示离开block。关于接近/退避点可以用设定坐标系的 一个矢量来表示,如: WITH APPROACH = < 表达式 > ; WITH DEPARTURE=< 表达式 > ;
机器人ppt课件
![机器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f953b40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e5.png)
执行部分
机械结构
执行部分是机器人的机械结构,包括关节、轮子、爪子等,用于实现机器人的 移动、抓取等动作。
驱动器
驱动器是一种能够将电信号转化为机械动作的装置,它根据控制信号驱动机械 结构运动,实现机器人的各种动作。
人工智能部分
机器学习算法
人工智能部分包括多种机器学习算法,如深度学习、神经网 络等,用于让机器人能够自主地学习和适应环境变化。
数据处理
传感器采集的数据需要通过算法 进行处理,以识别、解析和利用 这些数据,为机器人的行为提供 指导。
控制部分
控制器
控制部分的核心是控制器,它负责接 收从感知部分获取的信息,并根据预 设的程序或算法,对信息进行处理并 输出控制信号。
执行器
控制部分的执行器负责接收控制信号 ,并将其转化为机械动作或电信号, 以驱动机器人的运动。
01
02
03
04
工业领域
生产线自动化、质量检测、仓 储管理等。
医疗领域
手术辅助、康复训练、护理等 。
服务领域
智能客服、家庭服务、教育等 。
军事领域
侦查、排爆、战斗等。
02
机器人的基本组成
感知部分
传感器
机器人的感知部分包括多种传感 器,如视觉传感器、距离传感器 、速度传感器等,用于感知周围 环境,获取信息。
案例二:Nest公司的智能温控器
总结词
智能家居领域的代表产品,能够学习用户的行为模式并自动调整温度。
详细描述
Nest公司的智能温控器是智能家居领域的代表产品。这个设备能够学习用户的行 为模式,自动调整温度,以实现舒适的室内环境。它还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应用程 序远程控制温度,并提供能源使用数据,帮助用户节省能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多传感器控制系统的研究,离线编程技术、自诊断和安全保护技术等方 面均已取得了突破,掌握了工业机器人所有关键技术。 • 在基础元件制造方面,我国在谐波减速器、高效电机的制造领域也有了 突破。已研制出了交、直流伺服电机及其驱动系统、测速发电机、光电 编码器、液压(气动)元部件、滚珠丝杠、直线滚动导轨、谐波减速器、 RV减速器、十字交叉滚子轴承、薄壁轴承等。
我国机器人新进展—服务 机器人
• • 服务机器人产业将成为继家电和个人电脑之后,全球新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在监控机器人方面,中科院深圳先进院研制的家庭监控机器人可以在家中自如移 动到每个角落,监测家中是否漏水、着火煤气泄露等,一旦发现异常,机器人会 主动地向主人的手机发送报警短信。如果有陌生人闯入时,机器人也会立即将其 拍照并传给主人。 在老人服务机器人方面,中科院深圳先进院研制的管家机器人能够接收用户通过 智能手机发送的指令完成特定目标抓取,为老人提供生活便利。中国科学院自动 化研究所则研制了一种具有视觉和口令导航功能并能与人进行语音交互的机器人 轮椅,不仅能通过语音控制轮椅自由行走,还可以实现简单的人机对话功能,给 行动不变的老人和残疾人提供很大方便。 在仿人机器人方面,2011年11月,由浙江大学研制的仿人机器人“悟”和“空” 成功实现了乒乓球以及与人类对打,能够持续百余回合以上。
• •
日本机器人发展
• 为了解决劳动力不足问题和提高产品质量,着力开发机器人技术。 • 20世纪80年代超过美国成为“机器人王国”。 • 日本在传感器、电机、精密加工、能源以及材料等机器人的关键零部件 和关键基础技术均是世界领先。 • 日本本田公司研制的仿人机器人ASIMO, 高1.3m,行走速度达6km/h, 可 完成“8”字形行走、上下台阶、弯腰等动作, 还可与人握手、挥手、 语音对话, 识别出人和物体等. 日本川田公司的仿人机器人HRP-2 高 1.5m, 可模仿人的舞蹈动作. 索尼公司开发了0.6m高的小型娱乐仿人机 器人QIRO. • 2011年,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爆发,本大力开展了对核事故处理机 器人的研究。同年11月,由千叶工业大学研发的“ROSEMARY”核事故处 理机器人面世,能够在负重50公斤的情况下连续工作5小时,并可进行 遥控 机器人
• 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通过国际合作,成功研制出6000米自主水下机 器人,使我国水下机器人研究与开发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 2006年,我国研制成功世界最大潜深载人潜水器“海极一号”,7000米 的工作潜深,可以达到世界99.8%的海底,比世界上另外5台同类产品深 500米。 • 2011年8月,我国首台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的的“蛟龙号”载人深潜器 成功完成了5000级米下潜,使我国成为第五个具有3500米以上载人深潜 能力的国家,为资源调查和科学研究的实际应用以及更大深度试验奠定 坚实基础。 • 2010年,由中科院研制的机器海豚系统亮相第十二届高交会,它具有模 仿生物海豚的外形和腹背式波动运动,能够安全、快捷地进行水质监测。
•
• •
•
我国机器人新进展—工业机器人
• • • 目前,国内在弧焊、点焊、喷涂、搬运、装配和特种机器人(水下、爬 壁、管道、遥控等机器人)领域,掌握了完整的设计制造技术。 2008年9月,哈工大研制完成国内首台165公斤级点焊机器人,并成功应 用于奇瑞汽车焊接车间。 新松机器人公司开发出RH6弧焊机器人,其焊接质量达到了国外同类产 品的水平。同样由新松公司设计制造的LGV(激光自动导引车)也已达 到国际的一流水平。
我国机器人新进展—工业机器人2
• 机构、驱动和控制 • 方向:智能化、重载、高精度、高速、网络化 • FANUC 公司的并联六轴结构的机器人3iA 具有很高的柔性, 集成 iRVision 视觉系统、Force Sensing力觉系统、Robot Link 通 信系统和Collision Guard碰撞保护系统等多个智能功能, 可对 工件进行快速识别, 利用视觉跟踪系统引导完成作业. • 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自 动化研究所、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天 津大学、南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湖南大学、上海大学等。 • 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公司、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实公司、广州数 控设备有限公司、上海沃迪公司、奇瑞公司等企业。
欧洲机器人新发展
• 在欧洲,英国的机器人产业起步最早。英国不仅大力研制和广泛应用工业机器人, 其在服务机器人领域也颇有建树,例如,赫特福德大学设计出一款管家机器人 “Greta”,能够从主人那里接收命令,然后向下级机器人安排任务,并回答主 人相关的问题。 德国是拥有工业机器人最多的欧洲国家,其机器人数量在世界范围内也仅次于日 本。德国KUKA公司开发的轻型机械臂,不仅高效灵活,而且具有模块化结构,具 有广阔的工业和服务应用前景。 德国在航天机器人领域也颇有建树,其航空航天局研制的Rollin’Justin机器人, 不仅能够进行精准的遥操作,而且能泡咖啡能接棒球[12]。 另外,在服务机器人领域,德国的Care-0-BotⅡ移动家庭看护机器人能够帮助老 年人独立生活的系统,功能十分丰富实用。 法国在机器人拥有量以及机器人应用上也居于世界前列。目前,法国Aldebaran 公司生产的 “Nao”已成为世界上销售量最大的小型类人机器人。Nao高0.57m, 仿人机器人, 集成了视觉、听觉、压力、红外、声纳、接触等传感器, 可用于控 制、人工智能等研究.
机器人概论
机器人分类
军用机器人
飞行机器人 爆破机器人 侦查机器人 战车
工业机器人
民用机器人
服务机器人 类人机器人 农业机器人 娱乐机器人
美国机器人发展
• • • • • 上世纪60年代,美国诞生第一台工业机器人 BigDog四腿军用机器人,能够在负重100kg的情况下以5km的时速在各种地形上 行走。 2011年,美国Petman仿人军用机器人,时速7公里的步行,即使侧面受到大力冲 击也不会摔倒。 2011年2月,美国Robonaut 2机器人乘坐航天飞机进入太空,进行行星探索。 在无人车船以及无人飞行器方面,2011年10月,美国研制的“纳米蜂鸟”无人 驾驶侦察机已经成功完成精准试飞,翼展只有16cm宽,能像小鸟一样拍打翅膀 前后飞行。 2011年11月,美国的四艘Wave Glider无人驾驶船开始了自主跨太平洋之旅。 在机器人相关传感器方面也引领了世界的潮流。美国微软公司的Kinect体感游 戏外设通过红外测距和模式识别技术实现了高性价比的人体动作识别,引起一 股新的人机“自然交互”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