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滨江带状峡谷城市总体城市设计
城市带状公园设计方法的探讨
城市带状公园设计方法的探讨城市带状公园是现代城市规划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与传统的城市公园相比,带状公园具有更高的空间利用率和更好的环境适应性,能够满足市民日常休闲健身的需求,还能够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整体形象。
带状公园的设计方法原则包括以下几点:1. 合理利用空间。
带状公园的场地通常是沿着城市的主干道或者交通枢纽布置的,因此设计师需要合理利用有限的空间资源,尽可能地将公园的功能最大化,同时也要考虑场地的自然特点和周边环境,将公园融入城市生活中。
2. 注重公园的景观特色。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文化底蕴和自然景观,设计师需要注重体现带状公园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通过景观设计打造一个有特色、有吸引力的公园。
3. 设计绿化系统。
绿化是带状公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设计师需要考虑公园的绿化体系,包括树木、花草、草坪等植被。
同时,为了提高公园的生态效益,还需要考虑公园的水系、湖泊、雕塑等装饰景观,打造一个生态型、现代化的城市带状公园。
4. 注重公园活动空间的设计。
城市带状公园是市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设计师需要注重公园活动空间的设计,考虑多种活动的需求。
例如,公共广场、啦啦队表演区、游泳池、滑冰场等,实现公园的多功能化。
5. 考虑公园的安全性。
城市带状公园通常是公共场所,需要考虑游客的安全问题。
因此,设计师需要在公园内设置可见的安全设施,如摄像头、消防设备、紧急呼叫按钮等,以确保游客的安全。
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设计师需要细致入微地考虑每个细节,利用多种设计手段打造一个充满活力的城市带状公园。
同时,设计师还需要在规划过程中注重带状公园的可持续性,考虑公园的后期运营、维护等问题,实现公园的长期发展。
城市总体规划案例城市总体规划经典案例
城市总体规划案例城市总体规划经典案例一、潮州市城市总体规划〔调整〕潮州,位于广东省东部,韩江中下游,东与饶平接壤,西与揭阳毗邻,南临汕头、澄海,北与丰顺交界。
1、城市性质潮州的行政、经济、文化中心;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旅游业兴旺的以轻型、高效、外向和具有地方特色的工业门类为重点的现代化滨江城市。
2、城市规模潮州市区现状城市〔常住〕人口35.21万人〔1999年末〕,其中非农人口28.90万人。
规划远期〔20__年〕,规划城市常住人口为55万人,流动与暂住人口为14万人。
潮州市现状〔1999年末〕城市建立用地面积为25.65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立用地72.84平方米。
规划远期〔20__年〕,潮州市市区城市建立用地应控制在44平方公里左右,人均建立用地确定为人均80平方米。
3、城市开展方向 1、规划保持原规划确定的城市总体向西开展,适当向桥东地区开展的大方向。
2、在城市的近中期开展中,以开展充实潮州大道两侧〔枫溪区和湘桥区之间〕地区为主,重点完善该地区的城市形态和城市功能。
改变城市现状两大区片〔枫溪区、湘桥区〕的松散格局,使城市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3、城市中远期的开展以城市的西向外延扩展和沿滨江开展为主,火车站站区亦会有较大规模的开发建立。
同时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向韩江东岸开展。
4、远景城市开展以西南、西北向为主。
主要开展形态由圈层式拓展向轴带状开展演进,并根本形成具有滨江特征的城市景观与环境。
4、规划布局和分区 1、名副其实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旅游城市,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及其生存环境,将古城区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功能分区和居住分区,重点控制在城区东、北、西三面的自然景观环境。
将古城区和自然景观环境作为潮州市最重要的旅游资加以保护。
2、建立山水园林城市。
保存自然地形地貌和河渠水系,并将东、北、西侧的自然山林组合入城市的形态构造中,形成城中有山水,山水绕城区的城市总体布局形态。
3、充分利用城市南面滨江、北部靠山的自然环境优势,以及东古西新的城市开展格局,形成“北居、南商、东游、中贸、西产”的城市布局构造。
三峡库区城市滨江绿地生态规划设计
2012.No4决策咨询三峡库区城市大多为山区河谷型城市,沿长江而建,随着三峡水库的蓄水运行,水面加宽,地处水陆边际的滨河地区往往是一个城市景色最优美的地区,滨江绿地以其优越的亲水性和舒适性满足着现代人的生活、娱乐、休闲等需要,在提升城市品位、提高城市环境质量、丰富地域风貌等方面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
1 三峡库区城市滨水绿地生态规划设计的主要原则1.1 坚持规划设计的系统性在进行滨水景观规划设计时,应把滨水绿地作为一个系统来考虑,以系统的观点进行全方位的规划。
在满足基本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合理考虑景观、生态等需求,增加滨水绿地的游憩机会和景观效果,建设多功能兼顾的复合城市公共空间,满足现代城市生活多样化的需求。
1.2 遵从原生态环境特征系统分析原有的气候、水文、地形地貌、植被以及野生动物等生态要素的特征,并在规划设计过程中遵从这些生态环境特征,依据景观生态学原理,模拟自然江河岸线的自然生态群落结构,兼顾植物群落的生物多样性,尽量减少人为干扰与破坏,保持生态系统的恢复能力,实现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1.3 突出地方文化特色城市滨水绿地建设应与人文景观相结合,体现城市历史文化底蕴,突出滨水绿地文化内涵和地方特色景观。
库区一些具有深厚历史文化的名城,应充分挖掘城市历史文化特色,利用园林景观表现手法加以表达,保持城市历史文脉的延续性。
2 三峡库区城市滨水绿地生态规划设计的思路和方法对三峡库区城市滨水绿地的规划设计,应在传统设计方法的基础上以生态学设计原则和方法为指导,重新分析、评价、整理和改良常规设计,将滨水绿地纳入城市生态系统保护规划中去,挖掘城市滨河地区大的生态功能和游憩功能,以人的需求为前提,以功能性、艺术性以及社会文化性为原则,把市民的活动引向水边,保证滨河区的开敞性、可接近性,满足当代人的生理、安全、社交和自尊的需求,并更多地考虑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完善城市滨河景观的生态体系建设。
3 三峡库区城市滨江绿地生态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库区城市滨水绿地是一个包含水域和陆域,富含丰富的景观和生态信息的复合区域。
城市带状公园设计方法的探讨
城市带状公园设计方法的探讨
一、城市带状公园的概念和特点
城市带状公园是一种以城市景观带为基础,以自然和人文景观为依托,利用城市本身
的地形、水系、建筑、交通等资源,强调景观与社会经济之间的关系,将不同功能的公园、绿地、步行道、自行车道、道路、水域等景观元素有机组合在一起,形成一种独特的城市
绿地系统。
城市带状公园以其与城市环境和社区相结合的特点,成为了城市绿地发展的热
点之一。
城市带状公园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城市带状公园的布局呈线性状,通常沿
着城市的主干道、河流、铁路等交通线路展开,形成一条长而狭窄的绿地带。
城市带状公
园的设计注重景观的连续性和变化性,通过巧妙地设计和布局,使公园内的景观元素相互
衔接,形成丰富的景观过渡和转换。
城市带状公园的功能多样化,不仅仅是一个场所供市
民休闲娱乐和健身运动,更是一个面向社区、教育和文化的综合性绿地空间。
二、城市带状公园的设计原则
城市带状公园的设计需要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以确保其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发挥更
好的作用。
要体现综合性和完整性,即城市带状公园的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城市的整体规划
和发展需求,将带状公园与城市的其他绿地系统和景观空间相结合。
要注重连续性和通达性,即城市带状公园的布局和设计应该强调景观的连续性和连接性,使市民能够方便地享
受到城市带状公园的丰富景观。
要注重生态性和可持续性,即城市带状公园的设计应该结
合当地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特点,推动生态保护和环境改善。
要注重多功能性和社区性,即城市带状公园的设计应该充分考虑社区的需求和特点,提供多样化的公共服务和文化活动。
城市带状公园设计方法的探讨
城市带状公园设计方法的探讨【摘要】城市带状公园设计在城市规划和景观设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旨在提供人们休闲娱乐的空间并丰富城市生活。
本文首先探讨了城市带状公园设计的意义,包括改善城市环境和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作用。
其次分析了设计带状公园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如地形、环境、人文等。
然后介绍了设计带状公园的步骤,包括规划、设计和建设等。
接着以实际案例进行了深入分析,总结了成功案例的设计特点和创新之处。
最后展望了城市带状公园设计的未来发展方向,强调了创新设计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在结论中,总结了城市带状公园设计方法的关键点,并强调了其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性和未来展望。
通过本文的探讨,希望能够为城市规划和景观设计领域的专业人士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发。
【关键词】城市带状公园、设计方法、意义、考虑因素、步骤、案例分析、未来发展、总结、重要性、展望1. 引言1.1 城市带状公园设计方法的探讨城市带状公园是城市规划和景观设计中常见的形式之一,它通常位于城市的边缘或穿越城市的主要道路或绿化带中。
城市带状公园设计方法的探讨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种城市公园形式,以提升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和居民的生活品质。
在城市带状公园设计中,设计者需要充分考虑公园的功能定位、自然环境、城市规划以及居民需求等因素。
通过合理的布局和设计,城市带状公园可以成为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提供休闲娱乐、生态保护、交通连通和社区活动等多种功能。
本文将就城市带状公园设计的意义、设计的考虑因素、设计的步骤、设计的案例分析以及未来发展进行深入探讨,旨在为城市规划和景观设计领域的专业人士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通过系统地总结和分析城市带状公园设计的经验和实践,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城市景观发展的方向,实现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将是本文的重点内容,希望读者能从中获得启发和收获。
2. 正文2.1 城市带状公园设计的意义城市带状公园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多重意义。
浅谈城市滨水带状公园景观节点设计
第13卷第03期 南方农业 2019年1月Vol.13 No.03 South China Agriculture Jan. 2019城市公园建设过程中,点、线、面都是基本的景观设计思路。
滨水带状公园在城市中具备线型空间的基本特征,可以和不同的景观进行有机融合,进而发挥出城市公园自身的文化和生态价值。
实际上,城市带状公园的历史悠久,我国也在2002年以行业标准的形式认定了滨水带状公园是城市绿地的分支。
1 景观节点在城市滨水带状公园中的设计和观赏价值节点是一个使用非常广泛的概念,可以简单理解为重要的点。
对景观节点的运用,可以将其认为是观察者在城市滨水带状公园的进入点。
这个点产生的影响会逐渐波及到区域内,进而成为整个区域的象征。
在城市滨水带状公园的设计过程中,景观节点可以当做公园内部重要的活动空间或者文化空间。
城市滨水带状公园很好地隔绝了城市喧嚣,以绿色生态走廊的形式出现在民众视线中。
它承载着当地丰富的民俗历史、文化元素和城市风貌,经过设计师在空间、时间上的提炼,逐渐转化为具象的存在。
这些景观要素不仅是城市滨水带状公园的连接点,也是整个城市的魅力体现。
设计师为民众带来了连续性视觉景观,这种动态特征随着时间和空间在不断发生变化。
景观节点本身并不存在真实的动态性能,但是在类似于视觉走廊的形式下,呈现出非常有趣的体验。
可以总结为两个层面[1]。
1)行走在公园内部的人员对景观节点的认识随着距离和角度发生变化,出现了动态的视觉效果。
2)对于公园之外的人员,城市滨水带状公园成为连续的景观画面,消减了行程单调感,增强了对于城市的归属感。
2 城市滨水带状公园景观特征的研究2.1 景观节点造成的线性空间结构特征从空间形态上看,城市带状公园具有明显的线性空间特征,区别于传统点状街头绿地景观和大面积的公园绿地。
线性景观空间具有连续性特点,可以运用景观节点特征将其进行重新组合,实现空间和时间的融合,促进精神和物质的共鸣,最终让民众更加热爱城市的文化和历史。
城市带状绿地规划设计带状公园设计资料
参考行业内的规划设计导则,如《城市绿地分类标准》、《城市绿 地规划与设计规范》等。
案例研究
借鉴国内外优秀的带状公园设计案例,分析其设计理念、方法和技 术手段,为本次设计提供启示和参考。
04
带状公园设计理念与方案构 思
设计理念阐述
生态优先
01
强调生态保护与恢复,注重绿地与周边环境的融合,构建生态
城市带状绿地规划设计作为城市规划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成功实践将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
提升行业水平
通过不断探索和创新,城市带状绿地规划设计将不断提升行业的设计水平和服务质量,满足城市居民 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
拓展行业领域
随着城市带状绿地规划设计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其将逐渐拓展到更广泛的领域,如乡村绿化、生态修 复、景观设计等,为行业的多元化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施,方便市民使用。
技术创新点总结
生态修复技术的创新应用
运用先进的生态修复技术,如土壤生物修复 、植被快速恢复等,提高生态修复效果和质 量。
智能化管理技术的应用
引入智能化管理技术,如物联网、大数据等,实现 绿地养护管理的智能化和精细化。
多功能复合设计理念的实 践
将带状绿地规划与城市规划、交通规划等相 结合,实现绿地多功能复合利用,提高城市 整体效益。
03
带状公园设计资料收集与整 理
现场调研与资料收集
01
02
03
现场踏勘
对规划设计的带状绿地进 行实地踏勘,了解地形地 貌、植被状况、周边环境 等。
测量数据收集
通过测量获取带状绿地的 高程、坡度、坡向等基础 数据。
气象资料收集
收集当地的气象资料,包 括温度、降水、风向等, 为植物配置和设施设计提 供依据。
城市带状公园设计方法的探讨
城市带状公园设计方法的探讨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城市绿化成为城市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带状公园作为城市绿化的重要形式之一已经广泛应用。
城市带状公园可以把城市绿化与交通道路结合起来,不仅满足市民绿化休闲的需求,也有利于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那么,如何设计合适的城市带状公园呢?一、定位合适的位置城市带状公园的位置应该是位于沿路交通道路和城市居民区之间的地带,其面积和长度应该考虑到周边居民的休闲需求和交通疏解效果。
同时,在选择位置的时候,要考虑到道路通行的情况,不能影响交通,更不能影响市民的安全出行。
二、确定合适的宽度城市带状公园的宽度一般应该在20--30米左右,宽度过窄会影响到市民的休闲活动,过宽会影响到道路通行的效率。
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在城市带状公园中花费一些精力进行景观规划,增加市民的休闲娱乐功能。
三、选择合适的景观城市带状公园的景观应该与周边环境相协调,设计以取其自然之趣为主,要求设计过程中保护自然景观,建设自然区域,同时应将自然景观与市民活动相结合,有利于市民的身心健康。
同时,需要根据城市在各季节的气候特点等因素,选择适合该地区的植被进行种植,建设不同层次的景观,以丰富市民的视觉享受。
四、考虑安全问题在设计城市带状公园时,要考虑到市民的安全问题。
可以建立防护措施,包括安全栏杆、信号灯等。
同时要设置各种标识,并建立规范的管理与维护体系,保证市民的安全。
五、加强管理好的城市带状公园需要加强管理,不能让其变成垃圾堆、违法建筑和破损过多的区域。
应该在城市带状公园内设置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日常管理维护,并通过宣传、普及环保知识等形式,营造爱护公园环境的氛围。
六、有机结合交通规划城市带状公园作为城市绿化的一种形式,需要与交通规划结合起来。
可以通过道路隔离带来营造绿化效果,也可以设置步行、自行车道,方便市民通行。
这样既能解决城市绿化问题,又能加强城市交通规划。
综上所述,城市带状公园在城市绿化规划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在满足市民休闲需求的同时,也有利于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国内经典滨水景观规划设计案例集锦
✓ 在设计中,挖掘地道的“金凤栖水、塞上奇观”文化,通过抽象的手法引申出“折线”与“水波” 形式作为场地造型的基调,创造生态的退台空间,结合城市生态立市,塞上湖城的城市定位,利 用场地空间的落差,打造出一个有序列层次的空间体验界面,形成大气、连贯、视觉冲击力强的 城市景观新形象。
案例3:遂宁联盟河观音文化园
案例3:遂宁联盟河观音文化园
案例3:遂宁联盟河观音文化园
案例3:遂宁联盟河观音文化园
案例3:遂宁联盟河观音文化园
案例4:阆中市李家坝、杨家坝、凌家坝地块概念规划设计
✓ 设计范围 :概念规划设计 ✓8公顷 ✓ 项目性质 :城市规划 ✓ 项目位置 :四川 阆中 ✓ 设计时间 :2012 ✓ 竣工时间 :在建
案例8:成都金堂码头文化公园
案例8:成都金堂码头文化公园
案例8:成都金堂码头文化公园
案例9:泸州两江四岸城市设计
✓ 设计范围 :规划 ✓ 建设单位 :泸州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 ✓ 设计面积 :76.7平方公里 ✓ 项目性质 :城市规划 ✓ 项目位置 :四川 泸州 ✓ 设计时间 :2012
✓ 中国,离不开长江;四川,离不开沱江;泸州,离不开这两江。正是这两江交汇,成就了泸州的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肘江负山,枕带双流”,山、水、城、林相因相借,风光秀丽是泸州的 真实显照。然而,由于在城市化进程中缺乏战略统筹,城市滨水空间正被滨江快速交通、单调的 水利工程、蔓延的住宅开发所割裂和破坏,公共活力和城市风貌形象渐失。
滨水城市中心区城市设计案例介绍
滨水城市中心区城市设计案例介绍
2010.04.01
21世纪未来港,横滨
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21世纪未来港 地理位置:横滨 工程性质:濒海中心商贸区 业主和开发商:21世纪未来港
公司 主要规划设计者:以大高正人
为首的规划委员会 规划设计时间:1983年至今 建设时间:1984年至今 用地面积:186公顷 总建筑面积:约3700万平方米 规划人口:190000人的就业
滨水城市中心区城市设计案例介绍
发展策略与规划框架
沿海滨地带作为城市公园设计,它和区内的步行绿地共同形成绿带, 把商务区包围在中间。
滨水城市中心区城市设计案例介绍
发展策略与规划框架
三道轴线为骨架——皇帝轴线(King Axis)、皇后轴线(Queen Axis)和 大摩尔轴线(Grand Mall Axis)
滨水城市中心区城市设计案例介绍
城市设计准则
天际线 海景——城市 城市色彩
滨水城市中心区城市设计案例介绍
浙江省温岭市城市中心区城市设计
滨水城市中心区城市设计案例介绍
基地——城市分析
从城市空间结构角度 以中华路为南北向发展主轴的带状组团式城市结构。
滨水城市中心区城市设计案例介绍
基地——城市分析
土地。 滨水城市中心区城市设计案例介绍
发展策略与规划框架
一个全球性的国际化文化中心 一个21世纪的信息城市 一个有水有树有历史的人文城市
滨水城市中心区城市设计案例介绍
发展策略与规划框架
把关内区和横滨站区连成一体,并完善了横滨的城市结构。
滨水城市中心区城市设计案例介绍
发展策略与规划框架
把关内区和横滨站区连成一体,并完善了横滨的城市结构。
线性城市滨江地带公共空间设计
线性城市滨江地带公共空间设计作者:龚子路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27期中图分类号: S611 文献标识码: A宇航员从宇宙飞船上观察到的地球是一颗蔚蓝的“水球”,水在地球表面总面积中占到了7/10强。
雨露滋润禾苗壮,万物生长离不开水。
水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是生命发生、发育和繁衍的基本条件,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人类的文明伴随生命的起源,犹如一条河流川流不息从过去到未来。
一、线性滨江空间地带公共空间的概念“线性”是一种水体存在的形式,区别于以网状、面状形式存在的水体。
在城市中,线性水体一般是以江河的形态出现,江河宽窄不一,依据江河自身不同的宽度,由此所呈现出的城市个性和城市肌理也不相同,因此也对应不同的规划设计方法。
本文所指的城市线性滨江空间地带公共空间,主要是指依托于宽阔的江面(宽度在2000—3000米)两侧的滨江公共空间,从而不同于建构在“带状”水面、狭窄的河道两岸的滨河公共空间,“线性”江岸的滨水公共空间特色是狭长、封闭、有的明显方向性和内聚性,由带状绿化带或延续的建筑群体形成较封闭的、连续的侧界面,建筑物在风格、形式上较为统一并富有特色,沿江两岸具有各式各样,因地制宜的步道、平台、阶地等园林景观,整体上给人一种流畅、平稳、亲切的感觉。
二、项目概况2.1、“北外滩”区位南昌市红谷滩新区由三部分组成:红谷滩CBD(红谷滩中心区)、凤凰洲、红角洲。
规划区位于凤凰洲,东起赣江北大道、西至红谷北大道;南起八一大桥、北至英雄大桥,规划面积约为146公顷(2190亩)。
基地东临赣江,北靠城市外环,景观资源和交通条件优越。
2.2、规划前期分析本节提出针对线性滨江空间地带,在规划前期阶段的几个重要工作方法。
1)区域优势分析:从全市的角度分析“北外滩”地区的优势资源、独特条件,为后面项目定位提供有利依据。
(1)滨江优势东临赣江,与南昌老城区隔江相望,具有稀缺的临江景观优势。
(2)交通优势凤凰洲距离红谷滩中心区2公里,距离机场15公里,距离火车站8公里,距离快速路出口0.5公里。
承启人文生态 重塑山城水岸——重庆主城两江四岸滨江地带城市设计
73
l
展 滨 江地 区整 体 规 划 策 划 和 功 能 组 织 优 化 设 计 , 突 出对 重要 滨 水 景观 资 源 的合 理 利 用 , 掘 山 城 、 挖
பைடு நூலகம்
江城 特 色 , 倡导 城 市 滨 江 空 间 公共 性 和 可达 性 , 促 进城 市 功 能 与社 会 、生 态 、文化 、景观 建 设 协 调 发 展 ,探 索构 筑 高 品 质人 居 环 境 、 塑 造 国 际 山 水都 市 形 象并 重 的城 市 设 计 策 略 。 【 关键 词 】 两 江 四岸 ;城 市 设 计 ;功 能优 化 ;形 象
1 生山体 。 ( )三 峡 大 坝 蓄 水 后 长 江 嘉 陵 江 江 水季 3
ti ou iy ofCho qi a n sc t ng ng, h sp pe i g co o — t i a rusn e l gy ba e s ,hu a — i ntd n s s ana e de l m n ore e a d u t i bl veopm e nt ie l gym a e ec m p e n i ep a n f c i a d o o k st o r he sv l na d h un ton l o tm i ai n ew ae fon r a. p i z to oft trr ta e Thepln sr s e h a te s s r to ly utlz ng k y ba a ds a e, c va i ai na l iii e ur n l n c p ex a tng d si g s ngf au e f“ o nti o iy ’ nd‘i — itn uihi e tr so m u a n usct ’a 'v r e sd iy” a vo tngpu i e t ea c esi i— r i ec t , d cai blcf aur nd a c sb l iy ofur n s c pr o i g c or na e v l — t ba pa e, om tn o di t d de e op m e t unc i n s i t ec ogy, ulu e ntofciy f ton a d oc e y, ol c tr a l n c pec nd a ds a onsr to s st xp o e p a ni tuci n o a o e l r l n ng sr t geso id n gh q lt m a n io tae i fbul i ghi — uaiyhu n e v r nm e t n n d veop n ntr t na un ano nd wae — a d e l i g i e na o l o t i usa tr i m r n iy i g fo tc t m a e.
“山水相映”山地滨水景观带规划探索
“山水相映”山地滨水景观带规划探索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山地城市滨水景观带的特点,以遵义市新火车片区湘江河景观规划为例,就自然要素的保护利用、特色人文景观塑造和创建活力滨水带三个方面阐述了山地滨水景观带规划设计的策略,提出山地滨水景观带的设计应强调山地城市的“自然”和“人文”山水特征。
关键字:山地滨水景观带;空间共享性;可达性;地域性;山水特征abstract: this articl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mountain city waterfront landscape with features, with zunyi city new the train kilometer xiangjiang river landscape planning as an example, the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natural elements, characteristic landscape shaping and create a dynamic waterfront on three aspects of mountainous waterfront landscape belt planning strategy, put forward mountain waterfront landscape the design should emphasize the mountain city of the “ natural “ and “ the humanities “ landscape characteristics.key words: mountainous waterfront landscape belt; shared space; accessibility; region; landscape features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码:1.前言山地滨水景观带是山地滨水城市的公共开放空间,山地滨水景观带规划设计的科学合理与否对构建山地滨水景观生态安全格局、优化滨水空间布局结构、提升城市滨水空间土地利用价值、塑造富有地域山水特色的滨水风貌和建设人地和谐的城市人居环境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巴南区长江沿岸滨江城市设计
8
融汇半岛前沿公共空间设计建议 Suggested Scheme for the Ronghui Area
02 40平方公里城市架构梳理 Rethinking the Planning Framework of the 40 sq.km Area
9
巴南新天地远景 A Vibrant New Riverfront at Yangtze River
巴南江滨:通过景观道路与活 动的串联,使得巴南的东山 (铜锣山)西水(长江)连成 一气
01 巴南滨江路重点回顾 Review on Banan Waterfront Road Alignment
21
景观开放空间框架
Conceptual Landscape Framework
1 4
3
2
02.3
5
6
1. 首长码头及国宾会馆
Urban Activity Concentration Area
03.4
融汇半岛商业与居住混合 李家沱旅游休闲码头与配套商业 重庆金融服务产业预留地
巴南新天地生态居住休闲商业区
沙湾码头至鱼洞滨水生态居住
城市活动集中区
01 巴南滨江路重点回顾 Review on Banan Waterfront Road Alignment
公交策略:
设置行驶滨江景观路的公车回线
远期建议延伸轻轨线至李家沱-花溪 河谷地区,搭配公交转运疏解滨江道 路因旅游人口产生的交通压力
01 巴南滨江路重点回顾 Review on Banan Waterfront Road Alignment
17
典型道路断面建议
Typical Road Sections
3
整体框架发展概念 Overall Concept
城市带状绿地规划设计带状公园设计
(二)社会功能
(1)提供休闲消遣场所。城市带状公园的线性带状、高连接性、良好的 可达性使之成为广大市民休闲游憩的理想场所。同时,人们在休闲娱 乐中增进彼此交流,增强了人际交往,从而有助于改善邻里关系,满 足人们的社会需求、被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
(2)增强城市景观美感。城市带状公园往往是沿着小溪、河流两岸而建, 能优化城市景观格局,增强景观美感。人们通过良好的视觉感受进一 步强化城市意象,解读、感知城市。
但它不能完全脱离本地原有的文化与当地人文历史沉 淀下来的审美情趣,不能割裂传统。在处理这个问题 时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保留传统园林的内容或文 化精神,整体上仍沿用传统布局,在材料及节点处理 上呈现一定的现代感和现代工艺、手法,这是20世纪 30年代园林师们逐渐从古典园林设计中走出来时采用 的一种谨慎小心的做法,即“旧瓶装新酒”。另一种 是目前国际景观设计界流行的做法即在设计中汲取 “只言片语”的传统园林形式移植人现代景观设计中, 使人在其中隐隐约约地感受历史的信息与痕迹。
(三)经济功能
(1)防灾、减灾功能。城市带状公园具有大面积的公共开放空间,不仅 是广大市民休闲游憩的活动场所,同时在城市的防火、防灾、避难等 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它可以作为地震发生时的避难地、火灾时的隔火 带。
(2)绿地产业带来的经济效益。通过在城市带状公园中融入适量经济林, 或者将绿地建设和游憩设施相结合的绿地产业化方式,适量开发一些 以生态为主题的休闲游憩项目,一定能带来不可低估的经济效益。
三滨水景观绿地设计的原则一超大尺度空间原则由功能决定尺度原则古典园林只为少数社会特殊阶层服务其一个设计原则就是小中见大咫尺山水即人在画外以观画而现代景观设计的成果是供城市内所有居民和外来游客共同休闲欣赏使用的因而这决定了它要以超常规的大尺度概念来规划设计
基于城市双修理论的滨江景观带的分析与改造--以绵阳市涪江滨江景观带为例
四川省绵阳市,自古以来水系发达,并有三江汇流之称。
在现代社会飞速发展中,作为城市建设的黄金地段、城市中心独特空间的滨水地带,其承载了太多责任与建设城市的重要意义。
而本文立足于“城市双修”理论,不断挖掘绵阳市独特的地域性文化,并以其为先导,遵循保护优先,绿色发展的规划思路,在原有景观带的基础上提出改造建议,营造属于绵阳市的独特的滨江景观带的城市名片,以及集休闲、娱乐、商业等为一体的滨江空间。
一、概况(一)区域位置绵阳市为四川省第二大城市,素有“中国科技城”之称。
绵阳市境内地理区位条件良好,交通便捷,且涪江流域内地势平缓,经济潜力大,区位条件突出。
涪江流经的主城区住宅密集,人口众多;东方红大桥、涪江三桥、涪江二桥等多条干线经过,交通密集且便利。
这就为滨江景观带提供了良好的人流量基础,这样一来,涪江景观带就的建设就更有必要了。
从城市发展范畴来讲,涪江沿岸的建设是城市发展进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有助于城市形象的提升,可以成为城市重要的滨水地标。
(二)自然条件绵阳市区的大部分气候特点为:热量丰富,光照条件好,雨量充沛,夏季东部易旱,西部易涝;绵阳市降水年均量826~1417mm,导致涪江水位四季变化明显,且汛期每年都有洪水期,洪水泛滥。
因此,建设应更加注重防洪功能,真正从景观美感度、基础设施、社会人文、自然生态等方面全面综合进行考虑。
二、“城市双修”视角下的涪江两岸现状剖析(一)城市双修理论随着近年来我国城市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因发展而藏匿的一系列问题以及城市化进程带来的“后遗症”也随之出现。
“城市双修”即“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生态修复”即利用再生态的理念,修护在城市化进程中被不断破坏的自然环境(土地、地形地貌、生物链等)。
(二)绵阳市“三江六岸”的总体规划布局绵阳市以涪江、安昌江、芙蓉溪三条河流为骨架的滨水空间资源的利用成为制约城市整体形态打造的核心因素,将“三江六岸”地区打造为绵阳市的城市精品区域,留住城市的山水情怀是目前绵阳市发展规划的迫切需求。
城市滨水带状公园设计
城市滨水带状公园设计之景观节点[摘要]:城市滨水带状公园是城市重要绿地形式,景观节点成为其设计关键,从城市滨水带状公园的三个重要景观特征出发,并对此类公园的规划和设计进行思考,进一步从五个方面探讨了景观节点主导下的城市滨水带状公园景观设计方法一一园林文化的景观化设计、园路的线形空间组织、景观节点设计、植物景观设计和水体景观设计。
[关键词]:风景园林;城市带状公园;景观节点1 城市滨水带状公园概念的演变点、线、面是构成的基本形式,也是景观规划中空间的基本形态。
带状绿地作为一种重要的绿地形式。
它具备线形空间的基本特点,可以产生与其他点状、块状绿地不同的景观、文化和生态作用,因此带状绿地的设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公元前10 世纪,在喜马拉雅山麓连接印度加尔各答和阿富汗的主干道的中央与左右,栽种了3 行树.这是城市带状绿地最原始的雏形。
随着若干年的演变,这种线形绿地经历了许多模糊的概念,如greenway 、green corridor 都是这种形式绿地的不同解释。
1866 年,第一条“公园道”由奥姆斯特德和沃克斯合作设计,随后,城市带状公园的概念逐渐盛行。
2002 年。
我国第一次以行业标准的形式认定“城市带状公园绿地”作为城市公园绿地的一种类型。
那么,近年来城市河流的大规模整治和开发,又拓展了城市公园绿地的种类,即城市滨水绿地公园。
2、景观节点在城市滨水带状公园中的作用“节点” 是一个抽象且应用较广泛的概念,《城市意象》(The Image of the City)中将“node”解释为“重要的点“是观察者借此进入城市的战略点”它的影响波及整个区域,成为这个区域的象征。
由此,在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专用名词“景观节点”可以看作进入该园林景观区域中的重要空间及象征性空间,除此,还可以延伸为园林景观中的重要景观点。
城市滨水带状公园隔离于城市喧闹,成为城市中的绿色廊道和休闲去处,承载了时间、空间、文化和历史等内容,这些内容通过设计师的转化形成一系列景观,并以景观节点为重要承载单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部高低起伏山岭
多咀
中部东西凹陷沟壑
1.0 特色风貌要素认知
山水风貌要素识别——山体
一峰七岭多咀
多咀
一峰
七岭
一主
南北向怒江水系
多支
东西向城市支流
登埂河 阿亚洛河
珂布河 赖茂河
老窝河
南坝河
怒江
蛮蚌河
湾桥河
邦瓦河
1.0 特色风貌要素认知
山水风貌要素识别——水系
一主多支水系
怒江主水系
城市内部支水系
泸水具有丰富的民俗文化生活,也是城市的一大特色。
空间狭小、东西向廊道缺乏
1.0 特色风貌要素认知
建设风貌要素评价
通山达水步道尚缺
空间无序、廊道稀有、缺乏生态安全网络格局
上下城联系空间 内部水系空间
城市台地间缺乏步行通廊 内部水系两侧缺乏步行体验空间
城市廊道
19
1.0 特色风貌要素认知
总体特征问题评价
1
城2
市
特3
征
问 题
4
梳
理5
6
以城市特征与问题为基础导向 描绘出泸水作为旅游城市所应独具的特质与功能!
能,城区基本无为城区提供民俗风情展示的 场所。
老城现状基本无广场用地,缺 少民俗活动场所
新城现状有一处政务广场 以及滨水广场用地,但基 本不用于民俗活动
13
1.0 特色风貌要素认知
建设风貌要素识别——全貌
城市傈僳建筑风貌特征不显
泸水城市建筑风貌与非少数民族城市建筑风貌无异,缺少城市的风貌特定性。
江东老城 江西老城 江西新城
泸水市总体城市设计专题
Preliminary ideas filter water city, the overall urban design projects
二〇一六年十月
目标体系
• 梳理泸水城市风貌的特色元素 • 明确泸水城市风貌的总体定位 • 建立泸水城市风貌的骨架控制 • 优化泸水城市风貌的重点地区
特征识别
问题评价
城市带型风景独特优美 怒江水脉城市岸线绵长 山地立体城市特征凸显 傈僳地方建筑风格原生 傈僳民俗生活丰富多彩 傈僳民族文化极具魅力
城市观景平台薄弱 滨水岸线匀质单调 通山达水步道尚缺 建筑风貌特征不凸 城市开敞空间欠缺 民族风情展示乏力
20
总体功能目标
overall function goal
老城桥头观景点
老城滨江步道观景点
17
1.0 特色风貌要素认知
建设风貌要素评价
滨水岸线利用不足
立面平庸、风貌不显、缺乏滨江步行体验的丰富性
城市滨江步行空间单调、狭小、拥挤,城市空间连续性不够,同时首层立面风貌平庸,滨江立体性步行方式弱。
18
开放空间功能类型单一、缺乏,上下联系较弱,不成体系。
外部滨水空间
1.0 特色风貌要素认知
文化风貌要素识别——民俗
民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城市民族文化特色明显,傈僳特有的文化活动具有展示傈僳、宣传傈僳的强有力行为。
10
1.0 特色风貌要素认知
文化风貌要素识别——聚落
傈僳特色建筑营造方式
傈僳原生的城市建筑风貌,具有井干式与干栏式建筑的建筑特征,以及千脚楼的建筑形式,要素如何反映到城 市建筑风貌中是一大特色。
1.0 特色风貌要素认知
建设风貌要素评价
城市建设密度大、空间小
1.0 特色风貌要素认知
建设风貌要素评价
公共视觉中心尚未建立
城内景点丰富、平台稀有、缺乏具有俯瞰城市各区域的观景平台
城市整体景观良好,滨江步道沿线形成城市仅有的城市观景平台,可俯瞰整个城市的观景平台稀有,城景的可利用率低。
新城政务轴线观景点
城市发展构架 城市设计策略
中部核心
“1+3”大功能分区
一核:10K㎡中部紧凑旅游生活服务发展区 三区:3.5K㎡南部综合旅游片区
0.5㎡北部滨水旅游片区 1K㎡东部高山旅游片区
北部片区
东部片区
南部片区
2.0 总体功能目标
城市发展构架
北 部 片 区
中
部
东
核
部
心
片 区
南 部 片 区
22
2.0 总体功能目标
城市开敞空间欠缺
空间无序、缺乏城市可供市民民俗娱乐舞台空间
泸水城市文化类项目稀有,城市以生活性功能为主,兼 顾旅游等相关功能基本无布置。
区位:江西新城 体育馆 用地规模:17433㎡ 文化馆 用地规模:15625㎡
城市可为民族文化活动提供平台的场所较少,主要以江 西新城的体育馆以及文化馆予以弥补城市的民俗文化功
1.0 特色风貌要素认知
多维风貌认知框架
识别-保护-串联-激活
• 貌要素的识别 • 风貌要素的评价
北部大地峡景 中部城融峡景
1.0 特色风貌要素认知
山水风貌要素识别——峡景
三段峡景,景观多样
南部田园峡景
泸水城区线状发展,以怒江为纽 带,串联各大组团发展,城市组 团错落有致,单边发展,呈现半 城山水的形态,总体呈现依山临 水面山的总体山水格局。
城市特征
CITY FEATURE
城市发展构架
分区城市设计意向
城市问题
QUESTION
A 城景与江水 B 民俗与文化
C 立体与风貌
+长远可视形象总体目标
+山、水资源利用方面 +城市建设方面 +文化旅游提档方面
江东老城全貌
江西老城全貌
江西新城全貌
14
1.0 特色风貌要素认知
建设风貌要素识别——格局
“山水” 城市特征格局
立体城
泸水城区是纯碎的山地城市,依山傍水,天然的自然条件也预示着城市具有立体山地城市的特征。
滨水城
城市南北向贯穿的怒江水,绵延流长约30几公里,城市临江而立,滨江岸线类型多样。
泸水城区密度大,建设密集,开放空间少,城市枯燥乏味。
研究路线
泸水风貌规划路线研究 泸水核心风貌特色与构建研究
峡谷之城
泸水风貌的目标定位
宜游之城
魅傈之城
生态之城
特色风貌要素认知
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cognition
多维风貌认知框架 山水风貌要素识别 文化风貌要素识别 社会风貌要素识别 建设风貌要素识别 总体特征问题评价
古民居村落
地形依山就势
1.0 特色风貌要素认知
文化风貌要素识别——遗存与符号
傈僳民族符号遗存多样
泸水城市植入并延续傈僳民族风貌元素,形成具有傈僳文化特征的民族城市,民族识别性依稀存在。
泸水文化符号
傈僳文字符号
傈僳服饰符号
六库土司衙门
民族符号体育馆
1.0 特色风貌要素认知
社会风貌要素识别——活力节点
江东老城
山
水 城
山
怒
A—A意象图
江西老城
山
城
水
江西新城
山
城
江
水
山
B—B意象图
山
C—C意象图
1.0 特色风貌要素认知
山水风貌要素识别——峡景
两翼屏山、峡谷坡城
A
城市眺望塔
A
江东老城
对外高速
B
江西老城
B
城外山
城外山
江西新城
C
C
行政服务中心
丙腮坝组团
对外缆车 大南茂组团 对外公路
西东向坡
东西向坡
7
一峰
东部高山机场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