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快速路设计规程-第九章(严俊彪)
城市快速路规划设计分析
![城市快速路规划设计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2093bcd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f6.png)
城市快速路规划设计分析[摘要]伴随城市规划建设持续推进,各城市地区均纷纷开展快速路的规划设计工作。
这种快速路,它属于城市当中重要构成,通过科学合理化地开展城市当中快速路的规划设计,能够充分满足于城市交通层面需求。
故本文主要探讨城市当中快速路总体规划设计,仅供参考。
[关键词]快速路;城市;规划设计;前言:伴随各城市地区交通拥堵问题现状日益严峻化,为更为充分地扭转这一局面,便需高度重视快速路的合理规划设计,不仅解决城市交通现存拥堵问题,且为城市更好地建设发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因而,对城市当中快速路总体规划设计开展综合分析较为必要。
1、何为快速路快速路,即道路中央位置设分隔带,实现双向多个车道通行,促使车辆总体加载量增强,促使其运力得以全面提升[1]。
针对出入口,借助电子设备予以控制及指挥,确保道路交通能够具备连续性。
城市道路配置交通安全及其管理设施,经科学调配,可确保车辆达到专用通行这一效果,快速干道属于城市当中重要构成。
快速路,通常以主路及辅路为主。
主路,为车辆的通行区域,确保车辆能够快速通过;而辅路设于主路两侧为主,可满足慢速车流及区间交通实际需其余,快速道路能够积极推进着城市的进步发展。
2、规划设计基本特点及其要点2.1 基本特点2.1.1 在车辆专用层面受城市道路基本属性所影响,禁止摩托车、拖拉机等低速车辆、还有重型货车、持车等从专用行车道当中通过,维持车辆行驶良好秩序,避免交通堵塞各种不良现象发生,为行车提供安全保障。
各城市均依照着当地交通结构基本特征,对于不同车道当中车种使用、限制情况等做好相应分类,如在快速车道上面主要包含着小型及客车道,而辅道部位所设进出口道需结合交通顺畅或拥堵情况,灵活选定关闭或开启,维持区域范围交通顺畅、车辆稳定及安全运行[2]。
2.1.2 在容量较大层面城市当中快速道路所规划的红线设计往往相对较宽,一般设为50~100m(包含着两侧的绿化带)。
主路上面双向地段车行道设置6~10 条,辅路上面双向路段车行道设4~6条。
快速路设计规程(征求意见稿)
![快速路设计规程(征求意见稿)](https://img.taocdn.com/s3/m/9d4af1fbbd64783e08122bbe.png)
快速路设计规程(征求意见稿)目次1. 总则2. 术语3. 一般规定4. 通行能力4.1 分类4.2 基本路段4.3 匝道及匝道出入口5. 横断面设计5.1 一般规定5.2 行车道5.3 分车带5.4 路肩5.5 横断面布置5.6 路面横坡5.7 侧缘石6. 线形设计6.1 一般规定6.2 平面设计6.3 纵断面设计7. 出入口设计7.1 一般规定7.2 出入口位置7.3 出入口间距7.4 辅助车道8. 高架道路8.1 一般规定8.2 横断面设计8.3 平面设计8.4 纵断面设计8.5 变速车道8.6 匝道9. 交通安全与管理设施9.1 交通标志9.2 交通标高9.3 防护设施9.4 监控设施10. 景观与环境10.1 设计原则与规定10.2 景观距离10.3 绿化种植的要求与标准10.4 绿化照明、交通设施的关系11. 排水设计11.1 一般规定11.2 道路地面水的排除11.3 立体立交道路排水11.4 道路地下水的排除12. 照明设计12.1 设计原则与规定12.2 照明标准12.3 照明设施12.4 特殊地点照明12.5 供电2. 术语·快速路--是指在城市内修建的,具有单向双车道或以上的多车道的城市道路,中央分隔全部控制出入,控制出入口间距及型式,连续流的交通设施,是城市中大运量快速交通干道,并设有配套的交通安全与管理设施。
·高架快速路--通过高架设施修建道路,主路高架行驶,高架设施下面或两侧修建辅路,上下通过匝道联接,高架道路技术指标符合快速路标准的为高架快速路,是快速路的一种型式。
·路堑快速路――在地面下开挖路堑修建的城市道路,一般主路在地面以下(局部或全部),地面两侧或一侧修建辅路,主、辅路通过上下匝道联系,主路技术指标符合快速路标准的道路为路堑快速路。
·出入口--是指驶出或进入快速路单向交通设施,设置于快速路右侧,一般通过互通式立交匝道、高架路匝道、辅路匝道连接。
城市快速路设计之景观与环境设计(详细)
![城市快速路设计之景观与环境设计(详细)](https://img.taocdn.com/s3/m/5a47bf5c4afe04a1b071deb9.png)
• 10.4.5 快速路中央分隔带与两侧带上的树枝叶不得侵入道 路的限界.弯道内侧及交叉口视距三角形的范围内宜种植矮 树,保证行车视距.弯道外侧可适当加密种植.城市快速路的中 间分隔带上不宜种植乔木.
• 《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征求意见稿 • 7.1.2 防护设施不得进入车道的限界,且不应进入停车视距范围内.
环保的、与环境协调的隔声墙
形式多样的隔声墙
声屏障设计程序
1 确定噪声防护对象,一个区域、一个或一群建筑物.
2 位置的确定
靠近声源、受声点,可利用土坡、堤坝等障碍物,力求以较少的工程量 达到设计目标所需的声衰减.
3 几何尺寸的确定
4 声屏障绕射声衰减△Ld 的计算
5 声屏障的隔声要求
基于现有噪声的被动设计 新建路设置范围?
分享结束,多谢各位~~~~
噪声声级dB
104.0 102.0 100.0
98.0 96.0 94.0 92.0 90.0 88.0
0
20
40
60
80
100
车速km/h
不同轮胎类型(A、B、C型)的轮胎/路面噪音声级测定
A B C
120
103.5 103.0 102.5 102.0 101.5 101.0 100.5
• 北京二环外环 车速80km/h
不破坏
环境友好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 强调生产和消费活动对于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 强调将生产和生活强度规范在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范围之内, 强调综合运用技术、经济等多种措施降低对社会的环境影响.
道路对环境的影响:
景观影响 视觉影响 环境污染 生态破坏
• 快速路自规划和选线开始,就依照国家环境政策法规进行环境的规划和研究,确定景观 及环境设计原则,并贯穿设计、施工、运营和维护等全过程.
城市快速路项目施工设计方案
![城市快速路项目施工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7769184f524ccbff1218494.png)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第一节工程简介第二节工程建设条件一、地形地貌二、地质构造、地震三、水文气象四、交通、水、电及通讯条件第三节本工程特点,重、难点分析及对策一、工程特点二、工程重、难点分析及对策第二章施工总体部署第一节施工管理目标一、工期目标二、质量目标三、安全目标四、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目标第二节施工组织机构第三节施工任务划分第四节施工进度计划一、总工期安排二、主要分项工程工期安排三、施工进度指标四、施工进度计划第五节施工总平面布置一、临时驻地二、施工便道三、搅拌站及预制场四、环保设施五、安全及消防设施六、弃土场七、施工总平面布置图第三章设备、人员动员周期和设备、人员、材料进场方法第一节设备、人员动员周期一、设备动员周期二、人员动员周期第二节设备、人员、材料进场方法一、施工机具设备运到现场的方法二、施工人员到达现场的方法三、材料运到现场的方法第三节劳、材、机配置计划一、劳动力投入计划二、材料进场计划三、施工机械设备配置第四章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法第一节路基工程施工方案及方法一、路基工程施工方案二、路基工程施工方法第二节排水工程施工方案及方法一、排水管道施工方案二、排水管道施工方法第三节下穿道施工方案及方法一、下穿道施工方案二、下穿道施工方法第四节衡重式挡墙施工方案及方法一、挡墙施工方案二、挡墙施工方法第五章各分项工程的施工顺序一、路基工程二、管道工程三、下穿道工程四、挡墙工程第六章重难点工程的施工方案、方法及其措施第一节路基不均匀沉降的施工过程控制措施一、加强质量管理二、加强试验控制,严把材料关三、防治路基不均匀沉降的具体措施四、强化质量自检的作用第二节施工协调配合措施一、综合协调组织机构二、协调保证措施第三节土石方爆破施工控制措施一、施工技术要求二、爆破方案选择三、爆破设计四、爆破安全设计及安全措施第七章工期的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一、工期保证体系二、工期保证措施三、工期调整及追赶措施第八章质量的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第一节工程质量保证体系第二节工程质量保证措施一、建立健全专职机构,强化质检测试工作二、做好方案优化三、加强全过程的质量监控,严把操作质量关四、保证工程质量的技术措施第九章安全的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一、安全保证体系二、安全生产保证措施第十章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第一节组织机构及保证体系第二节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措施一、自然及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二、水环境保护措施三、大气环境保护措施四、噪音及粉尘的防治措施五、固体废弃物处理第十一章文明施工、文物保护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第一节组织机构及保证体系第二节保证措施第十二章冬季和雨季施工安排第一节冬季施工安排一、冬季施工安排二、冬季施工措施第二节雨季施工安排一、雨季施工安排二、雨季施工措施第十三章项目风险预测与防范,事故应急预案第一节项目风险预测一、投标报价承担的风险二、工期延误风险第二节防范措施第三节事故应急预案一、应急准备和响应工作程序二、应急处理领导小组三、突发性事件的预防措施四、突发事件处理第十四章其它应说明事项第一节人员、设备保证措施第二节廉政建设措施第三节交通顺畅保证措施第四节农民工工资、材料等款项的支付保障措施一、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措施二、材料款的支付保障措施第五节缺陷责任期内对工程的维护方案第一章工程概况第一节工程简介根据重庆市主城区“多中心、组团式”城市空间布局,《重庆市主城区综合交通规划》(2005~2020)在主城区范围内规划了“六横、七纵、一环、七联络”快速路系统,以满足城市中大量、长距离、快速交通的需求。
城市快速路设计 ppt课件
![城市快速路设计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8d666b3ddccda38366bafcd.png)
10
4 快速路设计
4.1 通行能力及服务水平
ppt课件
快速路服务水平分级标准
服务
水平
交通运行特征
等级
100
A 自由流,行车自由度大
0.30
B 自由流,行车自由度适中
0.50
C 接近自由流,车速可维持设计车速 0.70
D 行车自由度受限,车速有所下降 0.84
E 饱和车流,行车没有自由度
1.00
F 拥塞状态,强制车流
快速路最大纵坡
计算行车速度(km/h) 100
80
60
一般最大纵坡(%)
3
4
5
极限最大纵坡(%)
4
5
6
注:积雪、冰冻地区最大纵坡<=4% 高原城市最大纵坡为表列数值减1%
24
4.4 纵断面设计
二、坡长
ppt课件
快速路坡长(m)
计算行车速度(km/h) 100
80
60
最小坡长
470
290
170
3%
1000
3. 变速车道:
4.紧急停车带:
5.辅路:
14
ppt课件
15
ppt课件
4.2 横断面设计
三、分车带 1.中间带:快速路上、下行快速机动车道之间必须设中 间带予以分隔。快速路的中间分隔带由中央分隔带及行车 方向两侧路缘带组成。为保证快速路机动车的速度及行车 安全,中间带宜大于3m.即中央分隔带大于2m,两侧路 缘带各为0.5m。中央分隔带两侧一般埋设混凝土站石,中 间为绿化带。快速路上中央分隔带—般每1km设断口一道。
40
ppt课件
4.6 高架路设计
三、匝道设计
CJJ城市快速路设计规范
![CJJ城市快速路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c850b14b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f9.png)
CJJ城市快速路设计规范篇一: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 CJJ194-2013去时陌上一、编制背景及意义《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2012》2012年年5月1日颁布实施体现了20年来我国城市道路建设新的技术、经验和成果。
但只是一个通用规范路基设计方面缺少全面具体的规定需制定专用规范。
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基本规定4一般路基5路基排水6路基防护与支挡7特殊路基8路基改建与扩建。
基础标准1 道路工程术语标准 GBJ/T 124-88 在修订2 道路工程制图标准 GB/T 50162-92 1993-05-013 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建质[2004]16号2004-04-01通用标准4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 CJJ37-2012 2012-05-015 城镇道路项目安全评价规范待编6 城市道路环境控制标准待编7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CJJ 1-2008 2008-09-018 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 CJJ36-2006 2006-10-019 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技术标准 CJJ/T 141-2010 2010-09-01专用标准10 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程部标在编11 城市快速路设计规程 CJJ 129-2009 2009-10-0112 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 CJJ 152-2010 2011-03-0113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 JGJ 50-2001 2001-08-0114 城市客运交通枢纽设计规范部标在编15 快速公共汽车交通系统设计规范 CJJ 136-2010 2010-09-0116 城市道路公共交通站、场、厂工程设计规范 CJJ/T 15-2011 2012-06-0117 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程部标在编18 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程 CJJ 169-2011 2012-07-0119 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规范 CJJ/T 135-2009 2010-07-0120 城市地下道路工程设计规范部标在编21 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 GB 50688-2011 2012-05-0122 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与安装规范 GB 14886-2006 2006-12-0123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GB 5768.1,2,3-2009 2009-07-0124 城市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国标在编25 热拌再生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及验收规程 CJJ 43-91 1992-02-0126 路面稀浆罩面技术规程 CJJ/ 66-2011 2012-03-01 城镇道路技术标准体系表《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宣贯及技术研讨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 SHANGHAI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INSTITUTE (GROUP) CO.,LTD. 2.与其他规范的关系序号标准名称标准编号实施日期基础标准1 道路工程术语标准 GBJ/T 124-88 在修订2 道路工程制图标准 GB/T 50162-92 1993-05-013 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建质[2004]16号2004-04-01通用标准4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 CJJ37-2012 2012-05-015 城镇道路项目安全评价规范待编6 城市道路环境控制标准待编7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CJJ 1-2008 2008-09-018 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 CJJ36-2006 2006-10-019 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技术标准 CJJ/T 141-2010 2010-09-01专用标准10 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程部标在编11 城市快速路设计规程 CJJ 129-2009 2009-10-0112 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 CJJ 152-2010 2011-03-0113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 JGJ 50-2001 2001-08-0114 城市客运交通枢纽设计规范部标在编15 快速公共汽车交通系统设计规范 CJJ 136-2010 2010-09-0116 城市道路公共交通站、场、厂工程设计规范 CJJ/T 15-2011 2012-06-0117 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程部标在编18 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程 CJJ 169-2011 2012-07-0119 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规范 CJJ/T 135-2009 2010-07-0120 城市地下道路工程设计规范部标在编21 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 GB 50688-2011 2012-05-0122 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与安装规范 GB 14886-2006 2006-12-0123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GB 5768.1,2,3-2009 2009-07-0124 城市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国标在编25 热拌再生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及验收规程 CJJ 43-91 1992-02-0126 路面稀浆罩面技术规程 CJJ/ 66-2011 2012-03-01 城镇道路技术标准体系表《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宣贯及技术研讨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 SHANGHAI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INSTITUTE (GROUP) CO.,LTD. 三、强制性条文说明《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宣贯及技术研讨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 SHANGHAI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INSTITUTE (GROUP) CO.,LTD. 3.0.7 快速路的机动车道内严禁设置管道检查井。
关于城市道路设计中快速路设计的要点分析
![关于城市道路设计中快速路设计的要点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766584f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f8.png)
关于城市道路设计中快速路设计的要点分析【摘要】快速路设计在城市道路设计中具有重要性,能够有效提高道路通行效率和交通安全性。
本文旨在分析快速路设计的基本原则、要素以及在交通规划、安全和环保方面的考虑。
在快速路设计中,必须考虑交通规划的连贯性和效率性,同时要注重交通流量的合理分配和管理,以确保道路安全。
在设计过程中也要考虑环保因素,尽量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掌握快速路设计的关键影响因素是确保路网畅通和安全的关键,未来快速路设计的发展趋势将更加注重智能化和可持续发展。
通过本文的分析,希望能够为城市道路设计中快速路设计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快速路设计,道路设计,交通规划,安全考虑,环保考虑,影响因素,发展趋势1. 引言1.1 快速路设计的重要性快速路设计在城市道路设计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是城市交通系统中的主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城市间交通和区域交通的主要运输任务。
快速路设计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城市的发展与居民生活质量,所以其重要性不可忽视。
通过合理设计快速路,可以有效提高城市道路通行效率和交通运输能力,减少交通拥堵和事故发生率,改善交通环境,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快速路设计还关系到城市道路网络的完善和连通性,是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
良好的快速路设计可以提升城市形象,吸引更多人才和资金投入,推动城市的繁荣与进步。
加强快速路设计研究,探索更科学、更高效的设计理念和方法,对于城市交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快速路设计的重要性在于其直接关系到城市交通运输系统的发展和城市居民的出行质量,对城市经济、社会和环境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加强快速路设计的研究和实践,提高设计水平和质量,是当前城市交通规划和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分析城市道路设计中快速路设计的要点,探讨快速路设计对城市交通发展的重要性和影响,从而为城市道路规划和建设提供参考和指导。
通过对快速路设计的基本原则、要素、交通规划考虑、安全考虑和环保考虑等方面进行梳理和分析,旨在明确快速路设计中的关键问题和亟待解决的挑战,为未来快速路设计的持续改进和发展提供思路和建议。
城市快速路设计规程
![城市快速路设计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ee732ff15901020206409c86.png)
8.3.2 高架与相邻建筑物的最小间距
尚无一个合理的数值; 上海市提出为12m宽。
8.3.3 直线、平曲线的连接
高架路系连续车流,车速容易提高,也曾有车辆翻到地面 的记录,故线形标准应较地面的为高。
8.4 纵断面设计
6.匝道布置形式应因地制宜,减少拆迁,充分利用现有路 幅宽度;
7.根据实际情况、道路路网及交通的需求,布置匝道位置及形式; 匝道布置形式见规范,图8.5.1。
8.5.2 匝道间的最小间距
应符合本规程第7.2.2条规定,如不符合应加设集散车道。
8.5.3 上、下匝道的起、终坡点至交叉口的距离
城市快速路设计规程
第8章 高架快速路
8.1 一般规定
8.1.1 城市高架快速路适用于下列地区:
1.用地受限制的市区; 2.地下水位高的地区; 3.地下设有大量公用管线设施的地区; 4.横向道路密集,交通较为繁忙的地区; 5.其他必须设置高架快速路的地区。
8.1.2 按道路用地范围和交通运行特征,分别选择:
1.整体式高架
2.分离式高架 (1)双层式; (2)左右分离,上下行在同一个平面上; (3)座椅式,上下左右均分离; (4)混合式,与其他交通方式合用。
8.1.3 充分考虑地面交通和桥下空间的利用
要根据周边环境及需要,可以辟为: 1.绿地; 2.休闲地; 3.停车场; 4.市政设施管理用房; 5.车行道; 6.满铺,不作他用。
出入口部分在高架快速路中是较为复杂的地方,该处有交织、车 道增减、分合流、标志标线、车速变化、纵坡、弯道,有时车辆走错 道而停车、倒车,突然变化车道等,故是最容易出事故的地方;
GB50220-95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
![GB50220-95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4d73e28bccbff121dc368381.png)
3.3 公共交通车站 3.3.1 公共交通的站距应符合表 3.3.1 的规定。
公共交通站距
表 3.3.1
公共交通方式
市区线(m)
郊区线(m)
公共汽车与电车
500—800
800—1000
公共汽车大站快车
1500—2000
1500—2500
中运量快速轨道交通
800—1000
1000—1500
大运量快速轨道交通
按其不同的车身长度,分别乘以相应的换算系数,折算成标准车数。换算系数宜 按附录 A.0.3 取值。 2.0.11 公共停车场
为社会公众存放车辆而设置的免费或收费的停车场地,也称社会停车场。 2.0.12 货物流通中心
将城市货物的储存、批发、运输组合在一起的机构。 2.0.13 货物周转量
在某一时间(年或日)内,各种货物重量与该货物从出发地到目的地的距离乘 积之和,单位为 t•km。 2.0.14 交通方式
平方米计算。
4 自行车交通
4.1 一 般 规 定
4.1.1 计算自行车交通出行时耗时,自行车行程速度宜按 11~14km/h 计算。交
通拥挤地区和路况较差的地区,其行程速度宜取低限值。
4.1.2 自行车最远的出行距离,在大、中城市应按 6km 计算,小城市应按 10km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77cdaaea4afe04a1b071de8d.png)
3.1 道路分类、分级-我国台湾
公路和城市道路的衔接
道路功能定义:
一、快速道路 (快速路) 供穿越城市之通過性交通及供都會區內通過性交通使用之道路。 二、主要道路(主干路) 供交通繁忙地區與外圍重要市鄉鎮間連絡之道路,並兼供穿越 城市交通使用;或連絡都市內各分區間之幹線道路。 三、次要道路(次干路) 提供與鄰近社區或鄉鎮或村里聚落間之連絡道路,具連絡主要 道路與服務道路之功能。 四、服務道路(支路) 提供各社區或鄰里單元至次要道路之通道,包括集散道路(供 地區性活動使用及連接次要道路與巷道)及巷道(供道路兩旁建 築物人車直接出入之道路)。
相关《标准》《规范》《指南》简史
94 97 注 重 道 路 本 身、 路 内 2000 03 04 05 06 注 重 人、 车、 路、 环 境
年份
《新理念公路设计指南》 Highway Design Guidelines under Flexibility
• 新理念-灵活性(Flexibility)、宽容性 (Forgiving)、综合敏感性(ContextSensitive); • 新理论-运行速度(Operating Speed)理 论;
3.1 道路分类、分级-德国
3.1 道路分类、分级-德国
• 德国按道路功能分为:高速公路、快速 干线、主干线、干线道路、集散道路、 小区道路。后面4 种主要在城市内部。
3.1 道路分类、分级-日本
• 在《道路构造令的说明和运用》(2004)中, 道路的划分是根据道路种类、规划交通量、道 路所在地区及地形状况来确定的。共分为两类 四种,各类下再分级。
道路横断面分为单幅式双幅式三幅式及四幅式四类断面型式531机动车车道与路面宽度cjj3790分车带最小宽度cjj3790531各类道路一条机动车车道宽度新街道类别级别设计速度kmh车道宽度m备注大型客货车或混行小汽车快速路主路60801003753540303535325主干道5060353753540503537535304032535325次干道405035325304035325203032535325支路30403253532520303253252032530recentdevelopmentsroadgeometricdesignjapan2005分车带最小宽度分车带类别中间带m两侧带m设计速度kmh1008060504010080605040分隔带最小宽度m2020151515151515路缘带宽度机动车道0750505025050505025非机动车025025025侧向净宽机动车道125100750507507505非机动车050505安全带宽机动车道0505025025025025025非机动车025025025分车带最小宽度m353025202522522520532非机动车宽度54道路横断面适用条件快速路a城市主干道b城市次干道c城市支路d环线联络线重要一般重要一般一般中心区zaz1az2bz1bz2cz1cz2dz城区类cac1ac2bc1bc2cc1cc2郊区类jaj1bj1bj2cj1cj2独立开发区kbk1bk2ck1ck2dk景观类gag1ag2bg1bg2cg1cg2dg文保类waw2bw1bw2cw1cw2dz商业类sbs1bs2cs1cs2公共交通类tat1at2bt1bt2ct1ct2城市道路系统分类表横断面布置中心区类道路az1az2ac1ac2其交通特性较强主要解决中长距离交通与区域交通的关系宜采用四幅式断面布臵
矿产
![矿产](https://img.taocdn.com/s3/m/829bb502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9b.png)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3交通防护设施
(9.3.4)当快速路主线整体式断面的中央带宽度小于12m时, 必须在中间带两侧设置防撞护栏或防撞墩。 (中央分隔带为防止车辆闯入对向车道,一旦发生横越就可 能产生严重后果,参照现行标准由《94版规范》宽度10m调 整为12m) ► (9.3.5)主线采用分离式断面时,中央分隔带一侧按路侧护 栏设置。当上下行路面高差大于2m时,可只在路侧较高一 侧设置。(中央分隔带护栏非对称设置情况)
交通监控案例
9.4监控设施
► (9.4.6)交通监控设施的技术性能应满足模块化的
硬件与软件构成,操作简便的人员界面,并留有扩 展接口。交通监控系统主要技术指标应满足下表。
系统采样周期
≤30s
信息传输误码率
≤10-6
主控机显示刷新周期 ≤3s 控制命令延时 ≤30s
系统平均无故障时间 ≥30000h 故障修复时间 ≤2h
► (9.2.2)城市快速路交通标识设置规定:
车道分界线及车道边缘线
出入口标线与导向箭头
路边线轮廓标
出入口突起路标
9.2交通标识
► (9.2.3)城市快速路根据道路的几何状况选
择相应的交通标识。
车道分界线 车道边缘线 出入口标线 标记(文字、图形,如导向箭头等) 视线诱导器(弯道轮廓标、出入口突起路标等)
9.1交通标志
► (9.1.6)交通标志设置的净空高度和安全距离:
不得侵入道路建筑限界内。并留20~50cm富裕高度, 以满足车辆跳车或路面加罩的需要高度。 标志内缘与车行道边缘留有一定的安全距离。
城市道路管理行 车速度(km/h) 安全距离(cm) 50
≥80
<80
中央分隔带 两侧分隔带
25 25
网络速率
10Mbps
连续工作时间
24h不间断
9.4监控设施
►
►
(9.4.7)设置收费站的城市快速路的监控设施是应具有收费 功能,并配置相应的收费站设施。收费站设施应根据收费方 式来选择,收费方式可分为人工收费、半自动收费和自动收 费。 (9.4.8)收费站应以自动收费或半自动收费为主,人工收费 为辅。对于近期尚无条件实施自动收费情况,可考虑将来扩 建。
9.交通安全与管理设施 介绍内容
9.1 交通标志
9.2 交通标识
9.3 防护设施
9.4 监控设施
9.1交通标志
警告标志
禁令标志
主标志 指示标志 交通标志内容分类 (9.1.1)
指路标志
辅助标志
直杆式 悬臂式
交通标志结构分类
(9.1.2) 门式(龙门架) 附着式
9.1交通标志
► (9.1.3)交通标志内容选择原则:
300
14 1500 31
400
16 1600 32
500
18 1700 33
600
20 1800 34
700
21 1900 35
800
23 2000 36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900
24
1000
26 2500 40
1200
28 3000 40
诱导器设置间距(m)10 平曲线半径(m) 诱导器设置间距(m)
1300 29
表9.3.2
边坡高度
路堤高度h (m)
1:1
1.5 ≤h<2
1:1.5
2 ≤h<3
1:2
3 ≤h<4
1:2.5
4 ≤h<5
1:3
5 ≤h<6
1:3.5
6 ≤h<7
1:4
7 ≤h<8
9.3交通防护设施
(9.3.3)符合下列情况之一者,可设置路侧护栏。 (1)机动车道边线外侧1m范围内,有重要标志柱、信号灯 柱、照明灯柱、隔音墙等设施,以及高出路面30cm以上的 混凝土基础、挡土墙等构造物的立交主线路段; (2)主线或匝道纵坡大于4%的下坡路段; (3)路面结冰、积雪严重或多雾地区的立交路段。
►
9.3交通防护设施
►
(9.3.6)波形梁护栏设置规定: 小半径弯道:能较好与立交道路线型相协调,并具有较强的吸收碰撞能量, 施工便利; 立柱埋入混凝土中:采用抽换式护栏立柱,损坏时容易更换; 严重后果路段:采用加强型波形护栏(双层波形栏); 较窄的中央带或导流岛端部:组合式波形梁护栏。
►
城市地面快速路出口标识:
城市地面快速路入口标识:
9.3交通防护设施
► 交通防护设施主要有防撞护栏、防撞墩、防撞桶等
设施。城市快速路中常见的主要是防撞护栏。
波形梁护栏 路基护栏 防撞护栏结构分类 混凝土护栏
桥梁护栏
路侧护栏
防撞护栏设置形式
中央分隔带护栏
9.3交通防护设施
(9.3.1)符合下列情况之一者,必须设置路侧防撞栏。 (1)城市道路边坡坡度i和路堤高度h在表9.3.1所列值的。 (2)上跨的立交主线或匝道路段两侧; (3)距城市道路边线或路基坡脚1m范围内有江、河、湖、 海、沼泽等水域,车辆掉入会有极大危险的路段; (4)立交进、出匝道的三角地带及匝道小半径弯道外侧。 (如不能满足设置护栏的长度时,可采用防撞桶或防撞墩代 替)
9.2交通标识
► (9.2.4)诱导器宜设在车行道两侧,与视线
的垂线成7°夹角。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规定0 ~25 °。
9.2交通标识
► (9.2.5)诱导器在曲线路段设置间距,当平曲线
一与竖曲线重叠时,设置间距取两者中小值。
表9.2.5-1
平曲线半径(m)
150
200
11 1400 30
9.1交通标志 ► (9.1.5)交通标志安装的规定: 路侧式标志应向道路内侧倾斜; 道路上方标志应向道路下方倾斜。
有些国家规范认为,只有当标志板与路边缘9m以上时才向内侧倾斜,当 小于9m时,为防止板面眩光,反而将标志板向外倾斜3°; 国标规定路侧指路及警告标志0°≤θ≤10°;路侧禁令和指示标志 0°≤θ≤45°
9.3交通防护设施
(9.3.9)所有交通防护设施不得进入道路建筑限界内。 (9.3.10)防撞栏设置时应根据设置的地点确定所需的防撞 等级的结构形式,具体情况可参照《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 规范》及《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JTG/T D81-
► ►
2006)执行。
基础及附属设施
光缆及电缆系统
►
表9.3.1
边坡高度
1:1
1:1.5 ≥3
1:2 ≥4
1:2.5 1:3 ≥5 ≥6
1:3.5 1:4 ≥7 ≥8
路堤高度h(m)≥2.5
9.3交通防护设施
►
(9.3.2)符合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设置路侧防撞栏。 (1)城市道路边坡坡度i和路堤高度h在表9.3.2所列数值。 (2)机动车道边线外侧1m范围内,有门架结构、紧急电话、 上跨桥的桥墩或桥台等构造物立交主线路段; (3)与铁路、道路平行、车辆有可能闯入相邻铁路或其它 道路的路段; (4)上跨桥梁或高架道路上下匝道与地面道路接坡处挡土 墙路段;
2300 39
注:当立交匝道平曲线半径小于150m时,间距取5~9m。
表9.2.5-2 竖曲线半径(m) 诱导器设置间距(m)
150 5 200 9 300 10 400 11 500 12 800 16 1000 17 2000 24 3000 29 4000 33 5000 37 6000 40 7000 40
9.1交通标志
►
(9.1.7)交通标志设置的合适位置:车辆行进前方最易看见 的地方(无遮挡物),一般设在道路右侧,分隔带或车行道 上方。 禁令标志应设置在需禁止某种交通行为的地点; 警告标志应设置在分叉口或危险地点,或应当注意的地点之 前适当位置,警告标志应有前置距离; 指示标志和指路标志应设在道路特征点位置,或出入口之前 适当位置(前置距离)。 驾驶员从看到标志到做出反应,通常经过察觉、识别、 判断、决断共四个阶段。根据标志的复杂程度不同,完成这 个过程一般需要3~10秒的时间,在此段时间内车辆已运行 一段距离。因此,为使标志内容起到应有的作用,标志设置 应有一段前置距离。 不同车速情况下前置距离参照现行的交通标志标线规范。
完整、简洁; 避免矛盾、重复。
(在选择标志时要考虑“柔和”,如禁令标志与指示标志能优先采用指示 标志)
9.1交通标志
►
(9.1.4) 交通标志布置原则: 同一地点、同一方向主标志 不超4种。但对于主线入口、 匝道入口处门式标志上的数 量可适当放宽数量限制。 同一根立柱上应按警告、禁 令、指示的顺序,先上后下、 先左后右地排列。 解除禁令标志应单独设置。
9.1交通标志
► 城市快速路出入口标志:
考虑到城市快速路出入 口布置较近,出口标志 布置与高速公路出口标 志不同处理。
300m
500m
1000m
9.2交通标识
纵向标线 标线
组合标线 横向标线
平面标记
交通标识的分类 (9.2.1)
标记
立面标记
反光道钉与分道体
诱导器
(突起路标)
路边线轮廓标
9.2交通标识
9.3交通防护设施
►
(9.3.7)混凝土护栏设置规定: 可设在需防止车辆越出路(桥)外的路段外侧,或适用于较窄的中央分 隔带。(适用于双向行驶的单幅桥梁中央分隔带) 分离型混凝土护栏适用于中央分隔带内布设管线的路段。 路侧混凝土护栏适用于路侧十分危险必须防止车辆越出的路段。
9.3交通防护设施
►
(9.3.8)桥梁护栏设置要求: (1)当桥梁护栏,需要和周围景观协调配合时,宜采用梁柱式或组合式; (2)当桥梁跨越大片水域,桥下净空较高(一般大于等于10m),宜采 用组合式钢筋混凝土墙式护栏; (3)钢桥应采用金属制(钢、铝合金)护栏; (4)积雪严重地区,宜采用钢索型以及梁柱式或组合式桥梁护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