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美国电影中的华人形象问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美国电影中的华人形象问题

【摘要】电影作为典型的大众传播媒介和艺术形式,对文化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是美国电影,凭借其华丽的视听效果和高超的制作水平长期主导世界电影市场,赚取高额利润的同时还对外输出美式文化和价值观,是美国彰显国家软实力和推进国际政治传播的重要手段。美国电影中不乏对华人形象的描写,并且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样式的呈现。

【关键词】美国电影;华人形象;文化偏见

一、美国电影中,华人形象的概况

在美国电影中常见很多中国元素和华人形象,中国往往以东方农业古国的姿态出现,它古老而遥远、神秘而落后。华人则更多地表现为丑态和消极形象,男性角色往往是小偷、强盗、地痞、异教徒等,或从事奴仆、苦力、洗衣工、厨子、小贩等卑微的职业。美国电影中最经典的两个华人男性形象要数“傅满洲”和“陈查理”。

傅满洲是英国小说家萨克斯·莫洛虚构的人物,后来被数十次搬上银幕。他外表丑陋,瘦高秃头,倒竖长眉,才智超凡但为人阴险狡诈、无恶不作,是典型的“黄祸”的拟人化形象。与傅满洲齐名的另一位华人角色是美国作家厄尔·德尔·比格斯笔下的陈查理,他是一位美籍华裔侦探,身材肥胖但身手敏捷,性格温顺、彬彬有礼,表面看是一个正面形象,但也表现出华人的刻板、顺从和懦弱,侧面反映了美国白人对华人的某种期望,即华人只有对白人文化妥

协顺从才能获得主流社会的一定认可。

而华人女性形象则相对略好于男性,多表现为可怜、弱小、需要保护、勤劳朴素但有待开化的弱女子形象,它满足了西方白人男性保护弱小女性的心理需求,同时也暗示了东方只有接受西方的保护、帮助并按照西方文化进行自我改造,才能维系自身生存这一政治主题。

近些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国家实力增强,在美华人社会地位逐渐上升,西方国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对中国和华人的看法:从当年李小龙和成龙掀起的功夫热潮,到近些年动画电影中塑造的花木兰、功夫熊猫等积极向上、正义乐观的卡通形象,美国电影不乏从正面描写和称颂华人形象与中国文化。但功夫片在塑造华人正义阳刚、勇敢强壮的形象同时,也给世人一种不良印象:华人严肃刻板、不善表达,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热衷打打杀杀;而像《花木兰》、《功夫熊猫》等充斥着中国元素的电影背后却依然传达的是一种美式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

二、美国电影中华人消极形象产生的原因

1、西方中心主义

任何文化都有以自我为中心、排斥贬低其他文化的倾向。西方社会最早实现了近代化和工业化,在全球扩张和征服非西方文明的过程中,强化了自身的文化优越感和认同感,西方中心主义由此诞生。该主义认为,西方是人类文明的中心,西方文明优越于其他文

明,并且代表了人类历史的前进方向。赛义德认为,西方的文艺界和学界在研究、展示东方时带有藐视和偏见色彩,而建构的“东方”显然并不符合真正的东方历史与现实,这种“东方主义”式的想象从另一个层面显现了西方对东方的控制欲。而包括美国电影在内的西方文艺作品对中国和华人的形象描写正是其具体表现形式之一。

美国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先进的社会制度,再加上基督教文化让美国以上帝的选民自居,使得美国拥有强烈的文化优越感,甚至主动承担起“救赎”和“改造”其他文明的“历史使命”。这就不难解释为何美国电影中的中国和华人形象总是落后、可怜、愚昧的,因为在西方人眼中他们是亟待被拯救和被教化的对象,也只有被白人文明开化后,他们才有可能被美国主流文化勉强接受。

2、文化差异与偏见

跨文化传播过程中常常遇到文化差异与文化偏见问题。不同文化间必然存在差异,一般情况下,人们会本能地、不同程度地认同自身文化而排斥其他文化,从而形成文化冲突。在对待异文化时,人们往往容易进行主观、简单、过度地概括,走向偏离和极端时就形成文化偏见,表现为人们对特定文化进行不成熟的、偏离事实的判断,具有否定性和排斥性,认为其他文化是低下的,对异文化群体持有反感和敌意。偏见还可产生某种优越感以及把问题和危机归咎给遭受偏见的异群体。

受文化中心主义与特定历史和政治因素的影响,加之美国人了解的中国历史和现实极其有限,美国形成对中国和华人的文化偏见不足为奇。可怕的是文化偏见一旦形成,就会在本文化群体中形成一种特定的观念定式和选择性记忆,使得偏见得到进一步巩固,并且代代延续。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美国电影中营造出如此消极、负面的华人形象,并且几十年来占据美国影坛而不得纠正。

3、历史和政治因素

十九世纪中期以前,美国对中国的了解仅源自欧洲传说。清末中美矛盾加剧,义和团等排洋活动发生后,美国对中国的印象逐渐恶化。1882年,美国出台《排华法案》,其敌视华人的态度可见一斑。直到二战后期,中美成为共同抵御法西斯的盟友,美国媒体才有所改观,将华人描绘成勇敢同侵略者作斗争的正面形象。然而新中国诞生、冷战开始以及朝鲜战争爆发,使得中国再次成为美国敌视的对象,中国被贴上了“专制独裁”、“输出革命”、“破坏自由”、“践踏人权”等标签,并且影响至今。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国际地位的提升,在美华人群体力量逐渐壮大,美国社会对中国的印象有所好转,认知较以往也更加客观。但或许是慑于中国崛起对其构成的潜在威胁,美国的媒体和文艺作品中至今仍未放弃丑化和妖魔化中国与华人的意图。

三、如何看待美国电影中的华人形象问题

当今时代,虽然信息传播和交流更加便捷、高效,但不可否认

西方国家对中国和华人的了解仍然十分有限,这主要是基于一个现实情况,即美国等西方国家较大程度地垄断国际话语权,而我国在国际传播领域处于相对弱势的境地。

拟象理论认为:“拟象和仿真的东西因为大规模地类型化而取代了真实和原初的东西,世界因而变得拟象化了。”电影艺术正是对现实世界影像和声音的拟象“再现”,给人以“眼见为实”的错觉,具有迷惑性。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媒介可传递亦可遮蔽信息,例如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它在“反映”真实的同时,或多或少受到创作者的主观影响,因而最终呈现给观众的是一个部分真实的主观映像世界。由此受众无形中误将美国电影中的华人形象(多为负面消极的)当做真实的,造成文化误读。

笔者认为,任何媒介都无法做到全面、真实地反映现实世界。因此不能要求以商业盈利为导向、以娱乐和艺术为形式的美国电影能做到如实、全面、客观地塑造中国和华人的形象,而应以一种宽容又不失警惕的心态面对该问题。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既然我们无法直接改变美国媒体对华人形象塑造的价值立场,就应该从自身做起,努力打造一个更加开放、自由和积极向上的中国,着力改善国人的精神风貌与文化素养;加强社会和制度建设,增强国家实力,提高国际地位,掌控国际话语权;重视公共外交,动员民间和社会力量,打造更多反映中国和华人正面形象的优秀文化作品并向全世界传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