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新型污染物生态毒理效应与控制
负载儿茶素的聚乙烯醇
方超逸,肖菲菲,陈宇桦,等. 负载儿茶素的聚乙烯醇/壳聚糖电纺膜的构建及性能分析[J]. 食品工业科技,2024,45(4):10−23.doi: 10.13386/j.issn1002-0306.2023070207FANG Chaoyi, XIAO Feifei, CHEN Yuhua, et al. Construction and Properties of Polyvinyl Alcohol/Chitosan Electrospun Film Loaded with Catechins[J].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Food Industry, 2024, 45(4): 10−23.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doi:10.13386/j.issn1002-0306.2023070207· 特邀主编专栏—生物基材料在食品包装领域的应用(客座主编:任海伟、徐丹、王建国) ·负载儿茶素的聚乙烯醇/壳聚糖电纺膜的构建及性能分析方超逸1,2,3,肖菲菲1,陈宇桦1,邓仕彬1,2,3,*(1.莆田学院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福建莆田 351100;2.福建省新型污染物生态毒理效应与控制重点实验室,福建莆田 351100;3.生态环境及其信息图谱福建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福建莆田 351100)摘 要:为开发新型生物基食品包装材料,提高天然酚类化合物的生物利用度,本文以儿茶素(Catechin ,CT )、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 ,PVA )和壳聚糖(Chitosan ,CS )为基材,通过静电纺丝法制备负载儿茶素的电纺膜。
利用扫描电镜分析电纺膜的微观形貌与直径分布;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X 射线衍射、热分析等表征技术探讨CT 与成膜基材之间的相互作用;以电纺膜的机械性能、气体透过率及抗氧化活性为参数,考察CT 的添加量对电纺膜理化性能的影响;最后将电纺膜应用于草莓保鲜研究,通过感官评价并结合失水率、可滴定酸含量等指标分析电纺膜的保鲜效果。
高氯酸盐的生态毒理学效应与污染去除方法探究
高氯酸盐的生态毒理学效应与污染去除方法探究摘要:高氯酸盐是一种新型持久性无机污染物,其特点是扩散速度快、稳定性高、难降解,较低浓度的高氯酸盐可干扰甲状腺的正常功能,从而影响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阻碍人体正常的生长和发育,其毒理作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特性、降解处理和修复已成为近年环境科学和医学的研究热点。
文章在介绍高氯酸盐的理化性质与用途,毒理效应及其环境行为,最后就高氯酸盐在生态环境中的检测方法和生物降解等研究前沿进行了展望,为今后高氯酸盐的使用、污染预防及治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氯酸盐、生态毒理学、污染去除1 高氯酸盐的理化性质和来源1.1 高氯酸盐的理化性质高氯酸盐每分子含有4个氧,ClO4-离子具有动力学稳定性,其中心原子氯原子从+7价态被还原到其它价态需要外部能量或催化剂的存在,其强氧化性只能在高浓度的强酸条件下才能表现出来。
有学者认为这是由于高氯酸盐自身四方体的结构造成的,即氯原子被4个氧原子包围,这种特殊的几何结构也使得高氯酸根-1价的能量被均匀分配,该特性也被认为是其不易与其它成分反应以及在水环境下的溶解度极高的直接原因。
由于高氯酸根的物理化学性质极其稳定,水溶性高,多数土壤矿物质对其吸附作用小,所以它在地表水或地下水系中流动性很强,会在自然水系中持续迁移,扩散到排放点以外的区域,从而大范围地对饮用水造成污染,其降解过程往往要用几十年甚至更长时间。
因此,高氯酸盐是一种持久性污染物质。
1.2 高氯酸盐的来源环境中自然存在的高氯酸盐比例较少,大部分存在于富含硝酸盐的土壤矿藏中,并被用作化肥原料,如智利北部阿塔卡马沙漠的智利硝石;此外,Dasgupta 等的大气模拟实验研究发现,在放电条件下,氯化钠气溶胶中的氯离子能与高浓度的O3反应形成高氯酸盐。
这说明在某些环境条件下,大气中可能产生一定量的高氯酸盐。
高氯酸盐的人为污染主要来源于大量生产和使用的高氯酸铵和高氯酸钾,可作为强氧化剂用于火箭、导弹或者烟花的固体推进器中,还可作为爆破剂在采矿和建造中使用;其他种类的高氯酸盐(如钠盐、镁盐、钾盐)可作为添加剂用于核反应器、电子管、皮革制造中的润滑油,或者用于织物固定剂、电镀、橡胶制品、染料涂料、冶炼铝和镁电池等产品的生产过程,另外,还能用于机动车辆中安全气囊的充气器。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枇杷叶抗肺纤维化机制研究
第40卷第5期2021年5月中国野生植物资源Chinese Wild Plant ResourcesVol. 40 No. 5May. 2021doi :10.3969/j. issn. 1006 - 9690.2021.05.001基于网络药理学的枇杷叶抗肺纤维化机制研究黄靖I,杨磊1,林大河J 林素英I,林海燕2,包君丽"(1.莆田学院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福建省新型污染物生态毒理效应与控制重点实验室,福建莆田351100;2.青海大学医学院,青海西宁810016)摘要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方法,分析枇杷叶治疗肺纤维化机理和分子靶点。
方法:本研究通过对TCMSP 数据库.Uniprot 数据库、Stitch 数据库以及GeneGaids 等多个数据库的数据挖掘,筛选枇杷叶主要活■性成分及其靶点并获得肺纤维化相关交集靶标基因,利用Cytoscape 3. 7. 2软件构建靶蛋白互作网络图和药物-化合物-疾病-靶点-通路网络图,并使用Clusterprofile 程序包对枇杷叶治疗肺纤维化潜在作用靶标进行GO 分类和KEGG 通路富集分析。
结果:枇杷叶治疗肺纤维化有18个候选活性成分、103个潜在作用靶标及138条通路,分子对接表明MOL012556与3个关键候选靶蛋白有较好结合性。
结论: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和分子对接挖掘枇杷叶治疗肺纤维化的治疗靶点和信号通路,为研究枇杷叶治疗肺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
关键词 枇杷叶;肺纤维化;痰热内蕴;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中图分类号:R28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 - 9690(2021)05 - 0001 -08Study on the Mechanism of Eriobotrya japonica in theTreatment of Pulmonary Fibrosis Based on Network PharmacologyHuang Jing 1, Yang Lei 1, Lin Dahe 1, Lin Suying 1, Lin Haiyan 2, Bao Junli 2 **收稿日期:2020-08 -19,录用日期:2021 -04-12基金项目:福建科技厅高校产学合作重大项目(2015H601刀;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子课题(201902323030815,总课题201902323030);福建省科技创新联合资金项目(2018C0010);福建省教育厅中青年教师项目(JAT190584;JAT170501);莆田 市区域重点项目(2020GJQ005);莆田市科技局项目(2018NP2001 ;2017G2012;2017R4001);莆田学院科研创新专项项目(2018ZP03;2018ZP08;2018ZP07;2016080;PY16012)o作者简介:黄靖(1989 -),男,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植物资源产业化研究。
几种自来水中消毒副产物的光催化处理研究
2019年第19期广东化工第46卷总第405期·31·几种自来水中消毒副产物的光催化处理研究雷佳瑶1,薛文兴2,黄丽婷1,谢丽燕3*,黄加理4,黄磊4 (1.莆田学院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福建莆田351100;2.福州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福建福州350002;3.福建省新型污染物生态毒理效应与控制重点实验室,福建莆田351100;4.莆田市水务集团,福建莆田351100)Studies on Photocatalytic Treatment of Several Disinfection By-products in TapWaterLei Jiayao1,Xue Wenxing2,Huang Liting1,Xie Liyan3*,Huang Jiali4,Huang Lei4(1.College of Environmental and Biological Engineering,Putian University,Putian351100;2.College of 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Fuzhou University,Fuzhou350002;3.Fujian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of Ecology-toxicological Effects&Control for Emerging Contaminants,Putian University,Putian351100;4.Putian Water Group Co.Ltd.,Putian351100,China)Abstract:With the increasing pollution of drinking water sourc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analytical technology,more and more halogenated disinfection by-products,such as dichloromethane and acetonitrile,are frequently detected in drinking water.In this paper,a photocatalytic water purification device was designed and made by ourselves.The titanium dioxide film of photocatalyst supported by porous ceramic foam was used to remove disinfection by-products in drinking water by means of multiphase photocatalytic technology.The optimal operating conditions of photocatalytic water purification device were obtained by comparing the removal rate of disinfection by-products under different flow rate,illumination condition,catalyst and carrier aperture.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highest photocatalytic removal efficiency of both dichloromethane and monobromodichloromethane was120L/h.The higher the intensity of light, the higher the degradation efficiency.The degradation of disinfection by-products was also related to the carrier of titanium dioxide photocatalyst.The carrier effect of foam ceramics with pore diameter of20ppi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foam ceramics with pore diameter of10ppi and30ppi.Total organic carbon(TOC)test results show that disinfection by-products in drinking water can be mineralized and decomposed by photocatalytic reaction devices to a large extent.Keywords:photocatalysis;disinfection by-products;dichloromethane水污染使人类健康面临严峻威胁,一些国家和地区饮用水检出的“三致”物质(致癌、致畸、致突变)逐年递增[1]。
环境污染物的生态毒理学效应和监测方法
环境污染物的生态毒理学效应和监测方法环境污染物是现代社会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
它们来自于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业活动,通过不同方式进入自然环境中。
这些污染物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他们的毒性机制已经得到了足够的研究,在环境污染控制和监测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一、环境污染物的生态毒理学效应环境污染物包括了许多有机化学物和无机污染物。
它们通过直接或间接的途径进入各种生物体中,产生毒性效应。
这些毒性机制包括了细胞毒性、基因毒性、免疫毒性等。
有些污染物可以通过内分泌干扰素的机制检测到。
这些效应不仅可以在分子和细胞水平上发现,也可以看到它们在生态系统和生态组织中的表现。
二、环境污染物的监测方法监测环境污染物可以帮助了解环境污染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监测有两种基本方法。
一种是被动的方法,另一种是主动的方法。
被动方法通常使用生物标志物来检测环境污染物的存在。
生物标志物是生物体内或生物体表面的化学或生物学变化,与出现在环境中的特定化学物或生物物质的存在相关。
这些标志物的形成是污染物影响的个体反应。
生物标志物将本来很难测量的环境污染物拓宽到了检测的范围内。
主动方法是直接检测环境污染物存在的方法。
这种方法涉及到高吞吐量的分析,如气相色谱、液相色谱、电化学测量和光谱学等技术。
它们在现场和实验室检测中都广泛应用。
三、总结环境污染是全球性问题,产生的影响范围很广。
生态毒理学是研究环境污染物的影响范围和机制的重要领域之一。
选择什么样的方法来监测环境污染也是至关重要的。
不管使用哪种监测方法,都需要适当的技术和检测标准来保证监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未来,环境污染监控领域将会有更多更先进的技术被开发出来。
这将有助于有效地监测和控制环境污染,确保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
中国鲎几丁质酶的酶学性质研究
中国鲎几丁质酶的酶学性质研究林建城;王丽英;林娟娟【摘要】以中国鲎为材料,自内脏中提取几丁质酶(EC3.2.1.14),研究其酶学性质.结果表明,中国鲎几丁质酶的最适pH为5.4,最适温度为55℃;酶在pH4.6~6.0区域较为稳定,在20~60℃内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以胶体几丁质为底物测得中国鲎几丁质酶的米氏常数为2.175 m g/m L,最大反应速度为1.456μmol/(mL·min).金属离子Li+、Na+、K+、Mg2+和Fe2+对几丁质酶活力无影响;Ca2+和Ba2+对酶有微弱的激活作用;Co2+、Cu2+和Fe3+在低浓度时对酶有激活作用,随浓度增大则表现为抑制作用;Ni2+、Mn2+、Al3+、Cd2+、Pb2+、Zn2+和Hg2+对酶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以Hg2+的抑制作用最显著,10 mmol/L Hg2+会使几丁质酶失活83.0%.甲醇、乙醇、异丙醇和正丙醇对几丁质酶的抑制作用均呈浓度效应,甲醇对酶的抑制作用较强;丙酮对酶有激活作用,而二氧六环和二甲亚砜在低浓度下对酶有微弱的激活作用,随浓度升高则表现为抑制作用.说明中国鲎几丁质酶活力易受环境中酸碱度、金属离子和有机溶剂的调控.【期刊名称】《水产科学》【年(卷),期】2019(038)005【总页数】8页(P702-709)【关键词】中国鲎;几丁质酶;酶学性质;金属离子;有机溶剂【作者】林建城;王丽英;林娟娟【作者单位】莆田学院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 ,福建省新型污染物生态毒理效应与控制重点实验室 ,福建莆田351100;莆田学院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 ,福建省新型污染物生态毒理效应与控制重点实验室 ,福建莆田351100;莆田学院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 ,福建省新型污染物生态毒理效应与控制重点实验室 ,福建莆田351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917Broadway等[1]根据几丁质酶作用机理不同,认为其至少包含内切几丁质酶(EC3.2.1.14)、外切几丁质酶和具外切酶性质的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EC3.2.1.52,NAGase)等3种组分。
环境污染物的生物效应和毒理学机制
环境污染物的生物效应和毒理学机制当我们开车行驶在城市的马路上时,我们时常被那浓厚的尾气所包围,感到呼吸困难。
这是全球范围内环境污染的一个例子。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已经成为人类社会所面对的最大挑战之一。
环境污染物对人类和生态系统的健康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污染物的毒性可通过多种方式影响生物。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讨论环境污染物的生物效应和毒理学机制。
污染物来源环境污染物可以来自多个来源。
例如,空气污染物包括汽车尾气、工厂排放和燃烧柴油等。
水污染物包括工业废水、农业和人类排放的废水。
土壤污染物包括工业废弃物和有害废弃物等。
污染物可以在空气、水和土壤中相互传播和转化,对生态系统和人的健康产生影响。
污染物对生物的生物效应当生物暴露在环境污染物中时,会受到许多不同的生物效应,这取决于暴露时间、剂量和毒性。
暴露于污染物的生物可能会遭受短期或长期健康影响,这些影响包括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水平的生理和生化改变。
例如,长期暴露于大气细颗粒物和二氧化硫等空气污染物可导致呼吸系统疾病,并加重心血管和代谢问题。
水中常见的多环芳烃类污染物和硝基苯类污染物可影响水生生物和人类的生殖系统。
土壤中的重金属和化学物质可以在食物链中积累,对动物和人类产生危险。
机体对污染物的反应机体对环境污染物的反应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是由于毒性和修复能力不同。
这些反应可以分为3种类型:生物化学、细胞和组织、器官和系统级别。
暴露于污染物的生物可能会出现一系列的生化反应,包括生物转化、代谢和解毒。
此外,污染物还可以导致细胞和组织水平的损害,同时也可能产生多种器官和系统性影响。
这种复杂的生物反应导致了多种疾病的发生,从轻微的过敏症状和呼吸问题到严重的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等。
污染物的毒理学机制了解环境污染物的毒理学机制在预测它们的生物效应方面至关重要。
毒理学是研究毒物与生物体相互作用的学科,旨在预测和描述毒性。
污染物的毒理学机制可由以下几个层面来考虑:1.分子与信号级别毒理学在分子和信号级别上研究毒理学是研究化学物质与生物体互动的关键。
抑藻细菌HSY-03的分离、鉴定及对赤潮异弯藻生长的影响
抑藻细菌HSY-03的分离、鉴定及对赤潮异弯藻生长的影响傅丽君;林天城;余晓琪;郑天凌【摘要】从福建云霄红树林区分离筛选出一株对赤潮异弯藻(Heterosigma akashiwo)具有较强抑藻作用的细菌,命名为HSY-03。
结合16S rDNA序列分析,该菌与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同源性高达99.0%。
通过抑藻方式研究发现菌株是通过分泌胞外活性物质抑藻,属于间接杀藻;胞外活性物质为非多糖、非脂肪、非蛋白类化合物,具有较好的光、热和酸碱稳定性;对供试13株赤潮藻未表现出溶藻效果,表明该菌株抑藻具有一定的种属特异性。
菌株 HSY-03抑藻效果具有浓度效应,初始终浓度高于5.0%抑藻效果较好。
不同生长时期菌株 HSY-03对赤潮异弯藻均表现出较好的抑藻效果,但菌株处于稳定期和衰亡期时抑藻效果最好。
%The bacterial strain HSY-03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genusBacillus sp. and capable of inhibiting the toxic dinoflagellateHeterosigma akashiwo. It was isolated from the mangrove area in Yunxiao, Fujian Province, China. Based on 16S rRNA gene sequences and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the strain HSY-03 was determined to beBacillus sp. on the basis of 99.0% similarity with reference strain sequences from the NCBI. HSY-03 indirectly attackedHeterosigma akashiwo by secreting extracellular substances. The algicidal compounds could not be proteinaceous, nucleate and polysaccharide, which showed heat tolerant and being stable in UV as well as acidic and alkaline conditions. The bacterial strain was species-specific among the 13 algae tested. There was a close interaction between initial bacterial and algae cell densities. Bacterial HSY-03 showed strong algicidal activity when the initial concentration was above 5.0%. HSY-03 showedcertain algicidal effects on Heterosigma akashiwoduring different growth periods, especially during its stable and decline phases. These findings provided a novel viewpoint on biological control of harmful algal bloom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bacteria and algae.【期刊名称】《热带海洋学报》【年(卷),期】2016(035)003【总页数】7页(P87-93)【关键词】抑藻细菌;赤潮;异弯藻;胞外活性物质【作者】傅丽君;林天城;余晓琪;郑天凌【作者单位】莆田学院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福建省新型污染物生态毒理效应与控制重点实验室,福建莆田 351100;莆田学院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福建省新型污染物生态毒理效应与控制重点实验室,福建莆田351100;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福建厦门361005;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福建厦门 36100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735.53;S944.3+49Received date: 2015-07-28; Revised date: 2015-11-05. Editor: YIN Bo Author:FULijun.E-mail:*****************有害赤潮已成为当今全球性的海洋灾害, 与沙尘暴并列为由于人类活动而造成的两大自然灾害之一, 严重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 破坏海洋生态环境并威胁到人类健康。
水中微塑料来源、生态毒理效应及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水中微塑料来源、生态毒理效应及处理技术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随着人类对塑料产品的依赖度不断提升,塑料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尤其是微塑料污染,已经成为全球生态环境面临的一大挑战。
微塑料,指的是粒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颗粒,其来源广泛,包括塑料制品的破碎、轮胎等磨损产生的微粒,以及个人护理产品中的塑料微珠等。
这些微塑料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入水体,如雨水冲刷、污水排放等,进而对水生生态系统产生深远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水中微塑料的来源、生态毒理效应以及处理技术研究进展,以期为解决微塑料污染问题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参考。
我们将对微塑料的来源进行详细分析,阐述其对水生生态系统的潜在风险,还将综述当前针对微塑料的处理技术及其优缺点,为未来的研究和实际应用提供借鉴和启示。
二、水中微塑料的来源水中微塑料的来源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初级来源和次级来源。
初级来源指的是在生产过程中直接排放到环境中的微塑料,如塑料生产中的微粒、个人护理产品中的塑料微珠等。
这些微塑料颗粒尺寸小,容易通过污水处理厂或直接排放进入水体。
次级来源则是由大型塑料在环境中的降解和破碎形成的,包括塑料垃圾在河流、海洋等自然环境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降解过程。
轮胎、合成纺织品、船舶涂料等磨损也会产生微塑料,这些微塑料通过地表径流、大气沉降等方式进入水体。
值得注意的是,城市污水处理厂是微塑料进入水体的一个重要途径。
污水中的微塑料来自于家庭、工业和城市环境中的洗涤、排放等过程。
尽管污水处理厂可以去除部分微塑料,但由于其尺寸小、难以沉降等特点,大部分微塑料仍然会随出水进入自然水体。
农业活动也是水中微塑料的一个重要来源。
农药、肥料和土壤改良剂等农业投入品中常含有微塑料,这些微塑料通过农田径流和渗滤进入水体。
农业塑料废弃物,如塑料薄膜、渔网等,在环境中的降解也会释放微塑料。
总体来说,水中微塑料的来源十分广泛,包括工业生产、个人消费、城市污水、农业活动等多个方面。
随着人们对微塑料问题的认识加深,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减少微塑料排放和降低其环境风险的有效措施。
新型污染物及其生态和环境健康效应
新型污染物及其生态和环境健康效应一、概述新型污染物,作为近年来环境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正逐渐引起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关注。
这些污染物通常指那些近期被发现或合成的、在环境中难以降解、具有生物积累性并对生物体有毒害作用的有机化合物。
随着现代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新型污染物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其来源也日趋多样化,包括新型农药、工业化学品、药物及个人护理产品的代谢产物等。
新型污染物的环境行为复杂,它们在环境中的持久性、生物积累性以及长距离迁移能力等特点,使得这些污染物能够在土壤、水体和大气中长期存在,并通过食物链不断富集,对生态系统造成深远影响。
新型污染物对生物体的毒性作用也不容忽视,它们可以干扰生物体的内分泌系统,影响生殖和发育过程,甚至导致生物体的死亡。
更为严重的是,新型污染物对人体健康也存在潜在风险。
这些污染物可以通过食物、水和空气等途径进入人体,对细胞造成损伤,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同时,它们还可能影响人体的内分泌系统,干扰正常的生理过程,导致一系列健康问题。
对于儿童和孕妇等特殊人群,由于他们的生理特点和生活习惯等原因,对新型污染物的暴露风险相对较高,因此更需引起我们的关注。
研究新型污染物的来源、环境行为、生态效应以及健康风险,对于制定有效的环境管理政策和措施、保护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将对新型污染物的生态和环境健康效应进行详细论述,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1. 新型污染物的定义与分类新型污染物,又被称为“新兴污染物”,是指那些近期被发现或合成的,对生态环境或人体健康存在潜在风险,但尚未纳入常规管理监测或者现有管理措施不足以有效防控其风险的化学物质或物质组合。
这类污染物的“新”并非指其化学结构的新颖性,而是指其环境风险的新认知以及现有管理策略对其应对的不足。
新型污染物的种类繁多,来源广泛,可根据其来源、性质及环境影响等多种方式进行分类。
根据其来源,新型污染物可以分为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农药及化肥残留、城市生活中产生的废弃物以及医疗废物等。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闽江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措施》的通知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闽江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措施》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4.04.17•【字号】闽政办〔2024〕12号•【施行日期】2024.04.1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自然生态保护正文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闽江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措施》的通知闽政办〔2024〕12号各设区市人民政府、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省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关于深化闽江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工作措施》已经省委和省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24年4月17日关于深化闽江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工作措施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第三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问题整改,对标生态省和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要求,推动闽江流域水质持续改善,生态文明建设成效进一步巩固提升,群众对生态环境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
到2025年,闽江流域国省控断面Ⅰ~Ⅲ类水质比例达到100%,Ⅰ~Ⅱ类水质比例保持在86%以上,闽江干流国控断面Ⅰ~Ⅱ类水质比例达到100%。
河湖生态流量有效保障,市域与县域交界断面、入海河口断面总氮污染物浓度持续下降,总磷污染物浓度比2022年削减5%以上。
一、主要任务(一)持续优化产业结构1.严格环境准入。
严格落实国土空间规划和生态环境分区管控。
其中,水口库区坝址以上流域范围严控现有化工园区规模,原则上不再新增化工园区,新建化工项目应进入化工园区;开展现有化工园区复核,现有园区应结合产业特色,做专做优做精做强化工产业中下游,不得引进产业链上游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化工项目;园区外现有化工企业可进行有利于改善环境和保障安全的技改提升,并引导其逐步搬迁入园;禁止新建、扩建制革项目,严控制浆造纸、原料药、印染、电镀、农药、铅锌采(选)矿、化工、氟化工项目。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桶装水及水桶中双酚A含量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桶装水及水桶中双酚A含量刘涛;黄子晏【摘要】该文建立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桶装水及水桶中双酚A含量的方法.桶装水样品经C18固相萃取柱富集,水桶用二氯甲烷溶解甲醇提取双酚A;采用C18色谱柱,以乙腈-水(V/V,60:4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24 nm,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双酚A含量.在最优检测条件下,双酚A在0.4~10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8),方法的检出限为0.069μg/mL,定量限为0.23μg/mL,平均回收率为98.3%.该方法简便、灵敏、重现性好,所抽取桶装水中并未检测到双酚A的存在,水桶材质中检测出双酚A的含量为37.1μg/g.【期刊名称】《中国测试》【年(卷),期】2018(044)011【总页数】5页(P152-156)【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固相萃取;桶装水;双酚A【作者】刘涛;黄子晏【作者单位】莆田学院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福建莆田 351100;福建省新型污染物生态毒理效应与控制重点实验室,福建莆田 351100;莆田学院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福建莆田 351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56;O6570 引言双酚A(BPA)是聚碳酸酯的生产单体,生产聚氯乙烯的稳定材料,环氧树脂的主要组成部分,由俄国科学家Alexander P.Dianin在1891年利用两分子苯酚和一分子丙酮在氯化氢催化下第一次合成出来[1]。
由于双酚A制品的良好机械性能、低吸水性及热稳定性,因此被大量用于制作水管、水杯、奶瓶、玩具以及其他食品容器。
然而双酚A是一种环境类激素,能够干扰人体内分泌系统[2],不仅能够导致肥胖问题同时还有增加癌变[3]、畸形的可能。
市场所售桶装水,绝大部分水桶材均质为聚碳酸酯,双酚A作为聚碳酸酯的合成单体,水桶中残留的双酚A有可能会从水桶迁移至饮用水中,进而进入人体内。
目前,双酚A的残留可通过液-液萃取[4]、固相萃取[5]进行富集,而后利用高效液相-荧光法[6]、液相色谱-质谱联用[7]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8]进行检测,此外电化学[9-10]也是一种高灵敏检测BPA的方法。
化学品的生态毒理学效应及其防护策略
化学品的生态毒理学效应及其防护策略化学品是现代工业和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存在。
它们可以提高生活品质和生产效率,但同时也有可能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危害。
其中,生态毒理学效应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它指的是化学品对生物系统的毒性和生态影响。
化学品的生态毒理学效应与生态平衡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密切相关,引起生态灾难甚至全球性生态问题。
因此,对化学品的生态毒理学效应加以研究和防护是十分必要的。
生态毒理学效应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直接影响、间接影响和概念性影响。
直接影响是指化学品直接对生物体的毒性作用,如鱼类在受到毒性污染的水体中,会出现生长缓慢、生殖能力降低等直接损害。
而间接影响是指化学品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和破坏后的影响,如水体中污染物排放会导致水体酸化甚至死亡,鱼类的死亡也会引起其他动物的饮食和生存问题。
概念性影响是指化学品对生态系统基础结构的破坏,可能会导致生态系统崩溃,甚至很难彻底修复。
化学品的生态毒理学效应不仅局限于独立的物质,还会随着生态环境的不同而表现出多样化的特征。
例如,在城市和大气污染的环境下,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尤为明显。
汽车尾气中含有大量的化学品,它们与大气中的氧气反应产生二氧化氮、臭氧等空气污染物,对人类和动植物的健康和生存造成威胁。
化学品的生态毒理学效应不仅对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危害,还会对人类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由于物质在食物链中的积累作用,人类通过食物、饮水等途径摄入毒性物质的可能性很大。
研究表明,人类摄入含有镉、砷、铅等重金属的食物后,可能引起肾脏、肝脏、神经系统等严重疾病,并有致癌风险。
如何有效地对化学品的生态毒理学效应进行防护,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化学品的制造过程中,需要遵循环保和安全生产等原则,选用环保型材料,规范企业减少废弃物的排放。
对于已经造成环境污染的区域,应该及时排除化学物质以防止其蔓延。
此外,化学品的生态毒理学效应防护还需要强有力的管理体系和科学化的研究方法,如制定研究毒性效应的标准和检测方法,建立环境标准等。
青黛治疗带状疱疹的网络药理学机制探讨
㊀收稿日期:2022-08-07基金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2022J01132911ꎬ2022J01132905)ꎻ福建省科技创新联合资金项目(2018C0010)ꎻ福建省教育厅中青年教师项目(JAT220303)ꎻ莆田市区域重点项目(2020GJQ005)ꎻ莆田市科技局项目(2020NP001)作者简介:黄靖(1989-)ꎬ男ꎬ福建莆田人ꎬ博士ꎬ讲师ꎬ研究方向:植物资源产业化.㊀∗通讯作者:包君丽ꎬE-mail:woshikongzhxiang@163.com.㊀㊀辽宁大学学报㊀㊀㊀自然科学版第50卷㊀第3期㊀2023年JOURNALOFLIAONINGUNIVERSITYNaturalSciencesEditionVol.50㊀No.3㊀2023青黛治疗带状疱疹的网络药理学机制探讨黄㊀靖1ꎬ2ꎬ杨㊀磊1ꎬ2ꎬ林艺真1ꎬ颜焱煌1ꎬ李㊀伟3ꎬ包君丽3∗(1.莆田学院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福建省新型污染物生态毒理效应与控制重点实验室ꎬ福建莆田351100ꎻ2.生态环境及其信息图谱福建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ꎬ福建莆田351100ꎻ3.青海大学医学院ꎬ青海西宁810016)摘㊀要:青黛是治疗疱疹㊁腮腺炎以及银屑病等的主要中药材之一.本文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ꎬ分析青黛治疗带状疱疹机理和分子靶点.通过多个数据库的数据挖掘筛选青黛主要化合物及其靶点并获得带状疱疹相关交集靶标基因ꎬ利用Cytoscape3.7.2软件构建靶蛋白互作网络图和青黛-带状疱疹-靶点-通路网络图ꎬ并对青黛治疗带状疱疹潜在作用靶标进行GO分类和KEGG(Kyotoencyclopediaofgenesandgenomes)通路富集分析.数据挖掘结果表明:青黛治疗带状疱疹有27个候选活性成分㊁233个潜在作用靶标及176条通路ꎬ为后续研究青黛治疗带状疱疹的作用机制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关键词:青黛ꎻ带状疱疹ꎻ网络药理学ꎻ机制中图分类号:R285㊀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㊀文章编号:1000-5846(2023)03-0208-09NetworkPharmacologicalMechanismofIndigoNaturalisintheTreatmentofHerpesZosterHUANGJing1ꎬ2ꎬYANGLei1ꎬ2ꎬLINYi ̄zhen1ꎬYANYan ̄huang1ꎬLIWei3ꎬBAOJun ̄li3∗(1.FujianProvincialKeyLaboratoryofEcology ̄ToxicologicalEffects&ControlforEmergingContaminantsꎬCollegeofEnvironmentalandBiologicalEngineeringꎬPutianUniversityꎬPutian351100ꎬChinaꎻ2.KeyLaboratoryofEcologicalEnvironmentandInformationAtlasFujianProvincialUniversityꎬPutian351100ꎬChinaꎻ3.MedicalSchoolꎬQinghaiUniversityꎬXining810016ꎬChina)Abstract:㊀IndigonaturaliswasthemainChinesemedicineinthetreatmentofherpeszosterꎬmumpsandpsoriasisꎬetc.Inthisstudyꎬweanalyzedthemechanismandmoleculartargetsofindigonaturalisinthetreatmentofherpeszosterbasedonnetworkpharmacology.Themaincompoundsandtargetsofindigonaturaliswerescreenedthroughdataminingofmultipledatabasesꎬandtheherpeszosterrelatedintersectiontargetgeneswereobtained.ThetargetproteininteractionnetworkdiagramandindigonaturalisherpeszostertargetpathwaynetworkdiagramwereconstructedbyusingCytoscape3 7 2software.GOclassificationandKEGG(Kyotoencyclopediaofgenesandgenornes)pathwayenrichmentwereperformedonpotentialtargetsofindigonaturalisforherpeszostertreatment.Asaresultꎬtherewere27candidateactiveingredientsꎬ233potentialtargetsand176pathwaysinthetreatmentofherpeszoster.Miningthetherapeutictargetsandsignalpathwaysofindigonaturalisinthetreatmentofherpeszosterbasedonnetworkpharmacologyprovidesanewresearchmethodforstudyingthemechanismofindigonaturalisinthetreatmentofherpeszoster.Keywords:㊀indigonaturalisꎻherpeszosterꎻnetworkpharmacologyꎻmechanism0㊀引言带状疱疹(HerpeszosterꎬHZ)是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后导致的急性感染性皮肤病[1].其早期多见乏力㊁纳差㊁低热等类似感冒的临床症状ꎬ随后会出现皮肤灼热㊁瘙痒㊁疼痛等症状ꎬ一般持续13d左右ꎬ后期会出现皮肤红斑ꎬ有簇集样分布的疱疹ꎬ呈粟米至黄豆左右大小ꎬ一般沿神经走向单侧分布ꎬ并伴有阵发性刺痛ꎬ触碰更甚ꎬ不同的患者疼痛时间不一致ꎬ短则几个月ꎬ长则十几年ꎬ甚至伴随终身ꎬ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2-5].流行病学研究显示ꎬ带状疱疹的发病率为3ɢ~5ɢꎬ与年龄呈正相关[6-7].目前带状疱疹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抗病毒㊁止痛㊁营养神经㊁提高免疫力㊁局部外用药㊁物理治疗㊁类固醇皮质激素等ꎬ然而这些方法对带状疱疹神经痛治疗并不理想[8-10].根据临床病症相关性ꎬ我国古代医书典籍所记载 缠腰火丹 和 蛇串疮 均属于带状疱疹的范畴[11-13].中医上ꎬ带状疱疹的病机为血分郁热ꎬ治疗原则为清热凉血ꎬ消肿止痛.青黛性味苦㊁寒ꎬ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ꎬ入肝经ꎬ功能清肝凉血㊁解毒止痛[14].很多临床研究表明青黛治疗带状疱疹疗效尤为显著[15].然而到目前为止ꎬ青黛中药抗带状疱疹病症主要为临床上的研究ꎬ关于其药理上的探究较少报道.故本文采用生物大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的方法ꎬ探索和预测青黛抗带状疱疹疾病的药理过程ꎬ挖掘其中潜在作用靶点和信号通路ꎬ为后期中药的研发与临床应用给予思路.1㊀资料和方法1.1㊀资料库及研究流程本文所运用的数据库见表1.研究流程图见图1.表1㊀青黛治疗带状疱疹作用靶点筛选所用数据库基本信息数据库类型数据库名称中药数据库TCMSP数据库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Uniprot蛋白质数据库文献数据库CNKI数据库WanFang数据库VIP数据库PubMed数据库基因靶点数据库OMIM数据库DisGeNET数据库GeneCards数据库STRING数据库蛋白质数据库PDB数据库图1㊀青黛治疗带状疱疹的关键分子机制研究流程图902㊀第3期㊀㊀㊀㊀㊀㊀黄㊀靖ꎬ等:青黛治疗带状疱疹的网络药理学机制探讨㊀㊀㊀㊀1.2㊀青黛活性成分收集首先以 青黛 为关键词在TCMSP数据库里进行检索ꎬ并筛选口服生物利用度(OB)大于等于30%㊁类药性(DL)大于等于0.18的记录ꎬ确定青黛的有效化合物成分.为了更全面地获得青黛化合物成分ꎬ以 青黛 化合物 成分 药理 为主题词在知网(CNKI)㊁万方(WanFang)和维普(VIP)数据库进行检索ꎬ获得青黛有效化合物成分.1.3㊀青黛活性化合物对应靶点收集首先将在TCMSP数据库和文献收集的化合物ꎬ先通过TCMSP数据库获取靶点蛋白信息ꎬ再利用Uniprot数据库获取靶点对应基因名称及UniprotKB.为了更全面地获取青黛化合物对应的靶点ꎬ本文还利用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去搜索青黛化合物对应的靶点.1.4㊀带状疱疹的疾病靶点收集首先在PubMed数据库里MeSHTerm栏输入 Herpeszoster ꎬ以获取 Herpeszoster 的主题词表ꎬ见表2.以(Zona)OR(Zoster)OR(Shingles)OR(HerpesviridaeANDInfections)OR(VaricellaANDZosterANDVirusANDInfection)OR(HerpesANDZoster)OR(HerpesANDZosterANDOphthalmicus)OR(HerpesANDZosterANDOticus)OR(ZosterANDSineANDHerpete)为搜索式在GeneCards数据库里检索带状疱疹相关靶标基因ꎬ并设定相关性分数>20ꎬ获得带状疱疹相关基因.再以同样的检索式在OMIM㊁DisGeNET数据库检索并去重ꎬ再利用R程序 VennDiagram 包绘制带状疱疹所对应靶点和青黛所对应作用靶点的韦恩图ꎬ获得青黛治疗带状疱疹的潜在作用靶标.1.5㊀蛋白互作(PPI)网络图构建将上一节获得的靶标输入STRING数据库ꎬ限制物种为 Homosapiens ꎬ设置minimumrequiredinteractionscore>0.9ꎬ得到了蛋白相互作用的关系.利用Cytoscape3.7.2和NetworkAnalyzer工具分析包绘制蛋白互作网络图.1.6㊀GO富集分析与KEGG(Kyotoencyclopediaofgenesandgenomes)通路分析在R软件中安装Bioconductor软件包 org.Hs.eg.db ꎬ将青黛治疗带状疱疹的靶标转换成entrezID.再安装 clusterProfiler 和 pathview 包ꎬ将已转换的entrezIDꎬ以P<0.05ꎬQ<0.05对青黛治疗带状疱疹的靶标进行GO与KEGG功能富集分析ꎬ并将结果以气泡图形式输出ꎬ并绘制出主要通路图.1.7㊀青黛-带状疱疹-靶点-通路网络图构建对青黛治疗带状疱疹的靶点和通路名称制作network.xlsx和type.xlsx文件ꎬ再将其导入Cytoscape3.7.2软件ꎬ利用NetworkAnalyzer工具包计算degree值ꎬ设置药物㊁靶点和通路标志大小ꎬ构建青黛-带状疱疹-靶点-通路网络图.2㊀结果2.1㊀青黛化合物和靶点的收集与筛选通过TCMSP数据库检索得到青黛化合物共29个ꎬ再根据药物动力学特点设定阈值OBȡ30%ꎬDLȡ0.18后ꎬ筛选出青黛化合物9个ꎬ通过文献检索获得青黛化合物18个ꎬ共27个ꎬ见表2.再在该平台里检索这些化合物的靶标ꎬ共72个.由SwissTargetPrediotion获取的靶标共有638个.将两个数据库搜索得到的靶标汇总去重后共有靶标636个.012㊀㊀㊀辽宁大学学报㊀㊀自然科学版2023年㊀㊀㊀㊀表2㊀青黛有效化合物成分数据库中分子ID号化合物成分名称MOL011100bisindigotinMOL011105indicanMOL01133210h-indoloꎬ[3ꎬ2-b]ꎬquinolineMOL011335IsoindigoMOL001781IndigoMOL0018106-(3-oxoindolin-2-ylidene)indolo[2ꎬ1-b]quinazolin-12-oneMOL002309indirubinMOL000358beta-sitosterolMOL002322isovitexinNeophytadiene6ꎬ10ꎬ14-trimethyl-2-PentadecanoneMOL001442PhytolMOL001394Octadecane(E)-SqualeneMOL000868EicosaneMOL009622FucosterolMOL000441LupenoneMOL004085TaraxasterolMOL001507Stigmast-4-en-3-oneTridentochinonMOL000570N-phenyl-2-naphthylaminelaccerolMOL001619nonadecaneMOL001808TryptanthrinMOL001785IsatinqingdainoneMOL001394N-octadecane2.2㊀带状疱疹的疾病靶点收集通过搜索GeneCards㊁OMIM㊁DisGeNET㊁TTD㊁DrugBank数据库合并去重后共获得带状疱疹疾病相关靶点2175个.利用R程序包绘制带状疱疹疾病靶点和青黛预测靶点的韦恩图ꎬ得到233个共同靶点ꎬ此为青黛对带状疱疹的作用靶点ꎬ见图2.图2㊀青黛药物-带状疱疹疾病相关靶点韦恩图112㊀第3期㊀㊀㊀㊀㊀㊀黄㊀靖ꎬ等:青黛治疗带状疱疹的网络药理学机制探讨㊀㊀2.3㊀构建蛋白质互作网络图和拓扑学分析将上述青黛对带状疱疹的作用靶点输入STRING数据库ꎬ获得PPI互作网络图ꎬ将结果保存成TSV文件ꎬ借助Cytoscape3.7.2软件构建PPI网络ꎬ配置节点大小和灰度以跟随degree进行连续性变化ꎬ再配置边的灰度和粗细跟随combine_score进行连续性变化ꎬ最后根据节点度数将靶基因布局为6个同心圆ꎬ最外围的节点度数小于20ꎬ第5层的靶基因节点度数介于20~29ꎬ第4层的靶基因节点度数介于30~39ꎬ第3层的靶基因节点度数介于40~59ꎬ第2层的靶基因节点度数介于60~100ꎬ最里层的节点度数大于100.如图3所示ꎬ相互作用网络包含233个节点和3884条边.选取节点度数大于100的靶点(共计11个)作为重点研究ꎬ如GAPDH(Glyceraldehyde ̄3 ̄phosphatedehydrogenase)㊁AKT1(RecombinanthumanRAC ̄alphaserine/threonine ̄proteinkinase)㊁TP53(Tumorprotein53)㊁SRC(Roussarcomaoncogenecellularhomolog)等ꎬ可以认为这些靶标与青黛治疗带状疱疹相关性较大.图3㊀青黛药物-疾病共同靶点的PPI网络(图中节点尺寸越大ꎬ灰度越深表示相应节点的degree越大)212㊀㊀㊀辽宁大学学报㊀㊀自然科学版2023年㊀㊀㊀㊀2.4㊀GO富集分析与KEGG通路分析结果将233个共同靶点经R软件运行后进行GO分析与KEGG分析ꎬ分别得到269条生物学上的进程和176条KEGG信号通路ꎬ见图4和图5ꎬ气泡大小表示该条目下差异基因个数ꎬ气泡点越大说明相关基因数量越多.图中灰度从黑到白表示调整后的P值ꎬ气泡点灰度越浅ꎬ说明P值越大ꎬ富集结构越差.图4㊀青黛药物-带状疱疹疾病共同靶点的GO分析结果图5㊀青黛药物-带状疱疹疾病共同靶点KEGG通路分析结果2.5㊀青黛-带状疱疹-靶点-通路网络图构建青黛药物-活性化合物-带状疱疹疾病-靶标-通路网络图如图6所示.该图中一共有260个节点ꎬ包括27个活性成分节点ꎬ233个作用靶标节点ꎬ176个信号通路节点以及3210条边线.312㊀第3期㊀㊀㊀㊀㊀㊀黄㊀靖ꎬ等:青黛治疗带状疱疹的网络药理学机制探讨㊀㊀图6㊀青黛药物-活性化合物-带状疱疹疾病-靶标-通路网络图412㊀㊀㊀辽宁大学学报㊀㊀自然科学版2023年㊀㊀㊀㊀3㊀讨论带状疱疹作为一种常见急性感染性皮肤病ꎬ发病率较高ꎬ严重影响人类的健康.目前西医治疗带状疱疹的方法并不理想.带状疱疹属于中医 缠腰火丹 蛇串疮 等范畴.青黛功能清肝凉血㊁解毒止痛ꎬ已被证实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显著.然而现有研究关于青黛治疗带状疱疹的靶点和通路有限ꎬ本文结果显示ꎬ青黛作用于带状疱疹的有效活性成分27个ꎬ潜在作用靶标节点233个.青黛27个活性成分主要包括靛玉红㊁异维他嗪㊁6-(3-氧代吲哚-2-亚甲基)吲哚[2.1-b]喹唑啉-12-酮等ꎬ这些成分即为青黛治疗带状疱疹时发挥药效的物质基础.由靶点通路分析可知ꎬ青黛抗带状疱疹疾病可能通过作用IL-6(Interleukin ̄6)㊁TNF-α(Tumornecrosisfactoralpha)㊁IL-2(Interleukin2)㊁JAK2(Januskinase2)㊁STAT3(Signaltransducerandactivatoroftranscription3)等4个靶标来发挥作用.陈金芳等[16]纳入80例带状疱疹患者作为研究组ꎬ分为轻度组㊁中度组和重度组.同时选取8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ꎬ采用ELISA(Enzyme ̄linkedimmunosorbentassay)法检测血清IL-6㊁TNF-α水平ꎬ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血清IL-6㊁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ꎬ并且IL-6㊁TNF-α水平与带状疱疹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ꎬ这表明了IL-6㊁TNF-α可能是带状疱疹的治疗靶点.郜亮等[17]收集了135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ꎬ随机分为泼尼松组㊁普瑞巴林组和普瑞巴林联合泼尼松治疗组ꎬ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2㊁IL-6㊁TNF-α㊁JAK2㊁STAT3水平ꎬ结果显示3组在治疗后IL-6㊁TNF-α㊁JAK2㊁STAT3水平显著降低ꎬIL-2水平显著降低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ꎬ这提示IL-6㊁TNF-α㊁JAK2㊁STAT3可能是带状疱疹的治疗靶点.由生物信息分析㊁文献检索以及KEGG通路分析可知ꎬ青黛抗带状疱疹主要涉及NO/iNOS(Nitrousoxide/induciblenitricoxidesynthase)㊁PKA/TRPV1(Proteinkinase/transientreceptorpotentialvanilloid1)㊁EphrinBs/EphBs等信号通路.姜开洋等[18]制备带状疱疹大鼠模型ꎬ随机分为模型组㊁阳性药物组㊁电针组㊁假电针组ꎬ另设对照组ꎬ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ꎬ电针组㊁阳性药物组大鼠脑组织NO(Nitrousoxide)含量及iNOS(Induciblenitricoxidesynthase)活性减小ꎬiNOS信使RNA及iNOS蛋白表达均较低(P<0.001)ꎬ提示NO/iNOS信号通路可能是治疗带状疱疹有效通路.王鑫栋等[19]采用树脂毒素腹腔注射制备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模型大鼠ꎬ设置正常组㊁模型组㊁溶剂组㊁火针组和阳性对照组ꎬ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ꎬ模型组的PKA(Proteinkinase)㊁TRPV1(Transientreceptorpotentialvanilloid1)㊁pTRPV1(Phospho ̄transientreceptorpotentialvanilloid1)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ꎬ火针组的各蛋白水平较模型组明显升高(P<0.01)ꎬ提示PKA/TRPV1信号通路可能是治疗带状疱疹有效通路.徐俊涛等[20]建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大鼠模型ꎬ予以桃红四物汤灌胃ꎬ结果显示模型大鼠脊髓中IL-1β㊁TNF-α水平以及EphrinB2㊁EphB2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ꎻ治疗组大鼠脊髓中IL-1β㊁TNF-α水平ꎬ以及EphrinB2㊁EphB2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ꎬ表明桃红四物汤可能通过抑制EphrinBs/EphBs通路减少炎性因子的释放和脊髓神经细胞凋亡ꎬ对带状疱疹大鼠发挥镇痛作用ꎬ这提示EphrinBs/EphBs信号通路可能是治疗带状疱疹的有效通路.4㊀结论本文研究表明青黛中药抗带状疱疹疾病的活性成分有27个ꎬ主要包括靛玉红㊁异维他嗪㊁6-512㊀第3期㊀㊀㊀㊀㊀㊀黄㊀靖ꎬ等:青黛治疗带状疱疹的网络药理学机制探讨612㊀㊀㊀辽宁大学学报㊀㊀自然科学版2023年㊀㊀(3-氧代吲哚-2-亚甲基)吲哚[2.1-b]喹唑啉-12-酮等化合物.这些活性成分通过作用于IL-6㊁TNF-α㊁IL-2㊁JAK2㊁STAT3等靶标以及调节NO/iNOS信号通路㊁PKA/TRPV1信号通路㊁EphrinBs/EphBs信号通路等对带状疱疹产生治疗作用.本文对已有数据的挖掘分析ꎬ虽然没有更多地在动物实验上进行科学验证ꎬ但对青黛中药抗带状疱疹进行了详细的药理分析ꎬ为后续的研究提供理论上的依据.参考文献:[1]㊀陈娓ꎬ刘军连.带状疱疹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ꎬ2017ꎬ34(1):33-38ꎬ5. [2]㊀谢泽初ꎬ张瑞芳.异型水疱性带状疱疹16例临床分析[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ꎬ2019ꎬ33(8):913-914. [3]㊀任圣ꎬ鲍春龄ꎬ李申ꎬ等.麦粒灸联合微针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随机对照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ꎬ2019ꎬ39(10):1204-1208.[4]㊀韩松洁ꎬ钟长鸣ꎬ商洪才ꎬ等.针刺治疗带状疱疹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ꎬ2020ꎬ22(9):3374-3383.[5]㊀杨慧兰.带状疱疹中国专家共识解读[J].中华皮肤科杂志ꎬ2018ꎬ51(9):699-701.[6]㊀王官清ꎬ李晓霞.带状疱疹的临床流行病学及预防[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ꎬ2018ꎬ32(11):1325-1330. [7]㊀李娟ꎬ吴疆.带状疱疹的流行病学和疫苗免疫策略[J].慢性病学杂志ꎬ2021ꎬ22(8):1145-1151. [8]㊀陈曦ꎬ黄卓英ꎬ赵淮波ꎬ等.带状疱疹治疗及预防[J].中华医学杂志ꎬ2021ꎬ101(7):515-519.[9]㊀王超ꎬ狄正鸿ꎬ翁田田ꎬ等.儿童带状疱疹临床特点及治疗分析[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ꎬ2019ꎬ33(7):796-799. [10]㊀张万云ꎬ贺纯静.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治疗进展[J].临床皮肤科杂志ꎬ2019ꎬ48(11):710-713.[11]㊀陈海明.带状疱疹的中医治疗探讨[J].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ꎬ2007ꎬ21(3):285-287.[12]㊀李元文ꎬ王京军ꎬ孙占学ꎬ等.从 络 探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中医治疗[J].中医杂志ꎬ2019ꎬ60(8):653-655. [13]㊀陈媛媛ꎬ李乃芳ꎬ崔诚ꎬ等.中医综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50例临床观察[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ꎬ2014ꎬ28(10):1065-1066.[14]㊀吴菊生.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中医辨证探析[J].上海中医药杂志ꎬ2005ꎬ39(9):36-37.[15]㊀洪冰.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86例疗效观察[J].新中医ꎬ2011ꎬ43(6):81-82.[16]㊀陈金芳ꎬ雷静ꎬ林能兴.带状疱疹患者血清PGE2㊁IL-6㊁TNF-α水平及病毒载量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ꎬ2021ꎬ33(2):201-204.[17]㊀郜亮ꎬ贾振宇.普瑞巴林联合泼尼松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J].长治医学院学报ꎬ2019ꎬ33(5):367-372.[18]㊀姜开洋ꎬ董莉丽ꎬ王艳荣ꎬ等.电针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大鼠星形胶质细胞及NO/iNOS转导通路的影响[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ꎬ2021ꎬ45(4):533-539.[19]㊀王鑫栋ꎬ包颖晨ꎬ韦永政ꎬ等.岭南火针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大鼠背根神经节PKA/TRPV1通路的影响[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ꎬ2021ꎬ35(6):684-690.[20]㊀徐俊涛ꎬ王丽ꎬ王莹ꎬ等.基于EphrinBs/EphBs通路探讨桃红四物汤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大鼠模型的作用机制[J].天津医药ꎬ2021ꎬ49(2):147-152.(责任编辑㊀郭兴华)㊀㊀。
茶多酚的生物功效及其在水产品保鲜中的研究与应用
2021年第17期广东化工第48卷总第451期 · 93 ·茶多酚的生物功效及其在水产品保鲜中的研究与应用吕田星,林建城*,张锦珠,陈晓敏,杨钦炯,王鹏强(莆田学院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福建省新型污染物生态毒理效应与控制重点实验室,福建莆田351100)Biological Functions of Tea Polyphenols and their Application inPreservation of Aquatic ProductsLv Tianxing, Lin Jiancheng*, Zhang Jinzhu, Chen Xiaomin, Yang Qinjiong, Wang Pengqiang(College of Environmental and Biological Engineering, Fujian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ofEcology-toxicological Effects & Control for Emerging Contaminants, Putian University, Putian 351100, China)Abstract: Aquatic products was prone to corruption during storage, and had a short shelf life.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quality of aquatic food, improve the economic benefit, and ensure food safety, the natural biological preservation technology was often used in aquatic food production, including tea polyphenols biological preservatives had been widely used in aquatic food preservation. In this paper, the biological functions of tea polyphenols, the studies and the application of tea polyphenols and their compound biological preservatives in the fresh-keeping of aquatic products and their products were reviewed, and the main problems in the use of tea polyphenols were pointed out, aiming to further expand the application of tea polyphenols in the production, transportation and marketing of aquatic products.Keywords: tea polyphenols;biological functions;aquatic products;biopreservation;application research水产品保鲜是当前倍受重视的社会生活问题,是保证水产品贮藏期间品质稳定、实施远距离或反季节贸易的关键。
福建晋江龙湖“以鱼控藻”生物操纵改善水质的机制
增加绿藻等有益藻类
生物操纵技术还可以增加绿藻等有益藻类的数量,这些藻类可以吸收营养盐,有助于水 质改善。
促进水质自然净化
鱼类对水体中悬浮物的去除
鱼类活动有助于将水体中的悬浮物聚集并沉降,从而减少悬 浮物对水质的污染。
04
技术实施效果及影响因素
技术实施后的水质改善效果
水体透明度提高
通过以鱼控藻的生物操纵技术,水体中的藻类得到有 效控制,水体透明度显著提高。
藻类数量减少
技术实施后,藻类数量明显减少,有助于改善水生态 环境。
水质稳定
通过保持水体中藻类数量的稳定,有助于维持水质的 稳定。
影响技术效果的因素与挑战
气候条件
生物操纵技术
利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法,通过控制水生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来达到改善水质的 目的。
以鱼控藻
利用鱼类对藻类的捕食作用,通过投放适当数量的鱼类来控制藻类的生长,从 而改善水质。
02
“以鱼控藻”生物操纵技术
生物操纵技术的原理
生物多样性原则
通过增加水生生物的多样性,形 成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食物链
鱼类对水体中有机物的分解
鱼类可以以水体中的有机物为食,有助于减少有机物含量, 提高水质。
提升水生生物多样性
增加水生生物种类
通过引入不同种类的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可以增加水生生物多样性,有助于维持水生态系统的稳定 。
促进生态系统自我修复
水生生物多样性的提高有助于增强水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从而更好地应对环境变化和污染。
选择适生鱼类
合理搭配鱼类品种
根据水生态系统的特点和水质改善需 求,合理搭配不同品种的鱼类,形成 完善的食物链,以实现更好的控制效 果。
环境毒物生态毒理学效应研究
环境毒物生态毒理学效应研究引言:环境毒物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环境毒物的存在危害着许多生物体,从微生物到高等动物,进而对整个生态系统产生重要的影响。
因此,了解环境毒物的生态毒理学效应是至关重要的,以便采取有效的保护和修复措施。
本文将探讨环境毒物生态毒理学效应的研究,旨在揭示环境毒物对生态系统的危害和潜在的应对策略。
1. 环境毒物的来源与特征环境毒物是指存在于环境中的化学物质,具有对生物体产生有害影响的特性。
它们可以来自于工业排放物、农药、重金属污染以及废弃物等,通过空气、水、土壤等途径进入生态系统。
环境毒物的特征包括稳定性、生物积累性和生物活性。
这些特征决定了环境毒物的迁移途径和潜在的危害效应。
2. 环境毒物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环境毒物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生物多样性损失、种群结构改变、生态服务功能丧失等方面。
(1)生物多样性损失:环境毒物可以对生态系统中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群落造成严重损害,导致物种灭绝、退化和失去生态位。
(2)种群结构改变:环境毒物的暴露导致个体生存和繁殖能力的下降,从而影响种群数量和结构。
这可能导致生态系统中的生态过程和物质循环被打乱。
(3)生态服务功能丧失:环境毒物的影响还会导致生态系统中的生态服务功能丧失,如水源保护、空气净化和土壤养分循环等。
这将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和福祉。
3. 环境毒物生态毒理学的研究方法环境毒物生态毒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验室和田间试验、生物学监测和生态模型等。
(1)实验室和田间试验:通过在受控条件下暴露生物体于不同浓度的环境毒物,可以评估其对生物体的毒性效应和潜在的机制。
这些试验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环境毒物的暴露剂量-效应关系以及作用机制。
(2)生物学监测:通过采集环境样本中的生物体,分析其组织或体液中环境毒物的存在和累积情况,可以评估环境毒物对生物体的影响程度。
这对监测环境毒物的暴露水平和生态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3)生态模型:生态模型是基于生态学原理和生物学过程建立的数学模型,可以模拟环境毒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传输和转化过程,预测其潜在的影响范围。
Co3O4@C异相催化过硫酸氢钾降解罗丹明6G
Heterogeneous Activation of Peroxymonosulfate by Co3 O4 @ C for the Degradation of Rhodamine 6G HUANG Xiao - dan1ꎬ2 ꎻ LIN Xiu - chun1ꎬ2 ꎻ XUE Mei - xiang1ꎬ2 ꎻ ZHAO Dong - zhen1 ꎻ CHEN Chun - ru1
黄晓丹1ꎬ2 ꎬ 林秀春1ꎬ2 ꎬ 薛美香1ꎬ2 ꎬ 赵东振1 ꎬ 陈春如1 (1������ 莆田学院 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ꎻ
2������ 福建省新型污染物生态毒理效应与控制重点实验室ꎬ 福建 莆田 351100)
摘 要: 采用氯化钴和多壁碳纳米管 ( CNTs) 制备了 Co3 O4 @ Cꎬ 并利用其催化过硫酸氢钾 ( PMS) 降 解 染 料 罗 丹 明 6Gꎮ 采 用 扫 描 电 镜 ( SEM) 、 红 外 光 谱 ( FTIR) 和 X 射 线 衍 射 仪 ( XRD) 对 Co3 O4 @ C 的结构进行表征ꎮ 实验结果表明: 当溶液初始 pH 为 6������ 5ꎬ Co3 O4 @ C 投加量 为 0������ 1 g / Lꎬ PMS 浓 度 为 0������ 5 mmol / L 时ꎬ 反 应 120 分 钟 后 5mg / L 罗 丹 明 6G 的 降 解 率 可 达 96������ 1% ꎮ 自由基猝灭实验结果表明硫酸根自由基 ( SO4- ������) 和单线态氧 (1 O2 ) 是 Co3 O4 @ C / PMS 体系中的主要氧化物种ꎮ Co3 O4 @ C 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循环利用效能ꎮ
新型有机污染物研究进展
新型有机污染物研究进展一、概述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新型有机污染物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多,给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
这些污染物具有来源广泛、性质复杂、难以降解等特点,传统的污染治理方法往往难以有效应对。
开展新型有机污染物的研究,探索其产生机理、迁移转化规律及治理技术,对于保障生态环境安全和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针对新型有机污染物开展了大量研究。
这些研究不仅关注污染物的来源和分布,还深入探讨了其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行为以及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的潜在风险。
同时,针对新型有机污染物的治理技术也取得了显著进展,包括生物降解、高级氧化、吸附分离等多种方法。
尽管新型有机污染物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
例如,污染物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使得治理难度加大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影响了治理效果现有治理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一些限制和不足之处。
本文旨在综述新型有机污染物的研究进展,包括其来源、性质、迁移转化规律以及治理技术等方面的最新成果。
通过深入分析当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以期为新型有机污染物的有效治理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1. 新型有机污染物的定义与分类新型有机污染物,也被称为新兴污染物或新污染物,是指那些新近被关注并对生态环境或人体健康存在风险的有机化合物。
这些污染物通常源于工业、农业、医疗和日常生活等多个领域,包括药品、个人护理产品、塑料添加剂、橡胶制品等。
这些化学物质在环境中的排放和积累对人类健康及生态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新型有机污染物的分类可以根据其来源、性质和生态效应等多个方面进行。
根据其来源,可以分为工业有机污染物、农业有机污染物、生活有机污染物等。
根据化学性质,可以分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内分泌干扰物(EDCs)、抗生素、微塑料等。
这些分类方式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新型有机污染物的特性,并制定相应的防治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