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贺氏菌属实验活动风险评估报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志贺氏菌属

实验活动风险评估报告

一、生物学特性

(一)种类和细菌分型

志贺氏菌属细菌的形态与一般肠道杆菌无明显区别,志贺氏菌属(Shigella)是人类细菌性痢疾最为常见的病原菌,通称痢疾杆菌(Dysenterybaci11us)。

志贺氏菌属细菌的抗原结构由菌体抗原(O)及表面抗原(K)组成。O抗原是分类的依据,分为型特异性抗原和群特异性抗原2种。根据抗原构造的不同,将本属细菌分为4个群、40余个血清型(包括亚型)。

1.A群又称痢疾志贺氏菌群,有10个血清型。不分解甘露醇,无鸟氨酸脱羧酶,与其他各群细菌无血清学联系。

2.B群也称福氏菌群,已有13个血清型(包括亚型和变种)。分解甘露醇,无鸟氨酸脱羧酶。抗原结构较复杂,各型间有交叉凝集。

3.C群也称鲍氏菌群,有18个血清型。分解甘露醇,无鸟氨酸脱羧酶。各型内无交叉凝集。

4.D群也称宋内氏菌群,仅有一个血清型。分解甘露醇,有鸟氨酸脱羧酶,迟缓发酵乳糖。有I、Ⅱ相之分。

(二)来源

痢疾是一种古老的疾病。远在2600多年以前的《内经至真要大论》中说:“民病,泻泄赤白。”秦汉(公元前2世纪)以后,记载渐多。国外有关痢疾的记述始于古希腊希波克拉底时代(公元前5世纪)。19世纪曾出现全世界痢疾的大流行。1897年,日本人志贺洁首先发现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为纪念志贺氏的发现,把痢疾杆菌称为志贺氏菌痢坎杆菌。

(三)传染性

志贺氏菌引起细菌性痢疾。传染源是病人和带菌者。非典型患者、慢性菌痢患者及无症状带菌者由于症状不典型而容易被误诊或漏诊,因此,在流行病学中具有重要葸义(四)传播途径

志贺氏菌主要通过粪—口途径直接传播,污染的食物或物体可间接传播,苍蝇可作为机械性传播媒介。志贺氏菌病常为食物暴发型或经水传播。和志贺氏菌病相关的食品包括色拉(土豆、金枪鱼、虾、通心粉、鸡),生的蔬菜,奶和乳制品,禽,水果,面包制品,汉堡包和有鳍鱼类。志贺氏菌在拥挤和不卫生条件下能迅速传播,经常被发现于人员大量集中的地方,如餐厅、食堂。食源性志贺氏菌流行的最主要原因是从事食品加工行业人员患菌痢或带菌者污染食品、食品接触人员的个人卫生差、存放已污染的食品、温度不适当等。

(五)易感性

人群普遍易感,人和灵长类动物是志贺氏菌的适宜宿主,营养不良的幼儿、老年人及免疫缺陷者更为易感。病后可获得一定的抵抗力,但持续时间短,不同菌群及血清型间无交叉保护性免疫,易反复感染。

(六)潜伏期

志贺氏菌发生的感染,常经过1~3d的潜伏期,病情急性发作。腹泻先是水样便,以后可转为黏液脓血便,还常伴有发热、恶心、呕吐、腹绞痛、里急后重症状,有些还可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甚至危及生命。

(七)剂量—效应关系

志贺氏菌感染剂量与不同型别志贺氏菌致病性的强弱密切相关,志贺氏菌引起的细菌性痢疾,主要通过消化道途径传播。根据宿主的健康状况和年龄,只需少量病菌(至少为10个细胞)进入,就有可能致病,一般10~150个菌就可引起典型的细菌性痢疾感染。

(八)致病性

1.致病因素主要是侵袭力和内毒素,有的菌株尚产生外毒素。

⑴侵袭力志贺氏菌有菌毛,能黏附于回肠末端和结肠黏膜的上皮细胞,继而穿入上皮细胞内生长繁殖,一般在黏膜固有层内繁殖形成感染灶,引起炎症反应。细菌侵入血流较为罕见。志贺氏菌只有侵入肠黏膜后才能致病,否则,即使菌量再大,也不会引起疾病。

⑵内毒素各群志贺氏菌都能形成强烈的内毒素,其作用机制包括破坏肠黏膜上皮,造成黏膜下层炎症,并有毛细血管血栓形成,以致坏死、脱落,进而形成溃疡,出现黏液脓血便;使肠壁通透性增高,促进毒素吸收,引起一系列毒血症的症状,如发热、神志障碍,甚至中毒性休克;作用于肠壁自主神经,使肠蠕动失调并发生痉挛,尤以直肠括约肌受累明显,因而发生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等症状。

⑶外毒素A群志贺氏菌I型和Ⅱ型能产生志贺外毒素(Shigatoxin,ST),ST能引起Vero细胞病变,故也称Vero毒素(Verotoxin,VT)。ST的组成是由1个A亚单位及5个B亚单位组成:B亚单位是毒素与靶细胞表面糖脂受体结合的单位;A亚单位链为毒性部分,能抑制蛋白质的合成。ST具有细胞毒素、肠毒素和神经毒素3种生物学活性:肠毒素素有类似E.coli和霍乱肠毒素的作用,能引起腹泻与呕吐;细胞毒素可以阻止小肠上皮细胞对糖和氨基酸的吸收;神经毒素在痢疾志贺氏菌引起的重症感染者中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造成昏迷或脑膜炎。ST在体外还可加重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ST和内毒素的持续存在的联合作用可能与志贺氏菌感染的溶血性尿毒综合征等并发症有关。

2.所致疾病志贺氏菌引起细菌性痢疾。痢疾志贺氏菌感染患者的病情较重;宋内氏志贺氏菌多引起轻型感染;福氏志贺氏菌感染易转变为慢性,病程迁延。志贺氏菌感染有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病程在两个月以上者属慢性。

⑴急性细菌性痢疾又分急性典型、急性非典型和急性中毒性菌痢三型。急性典型菌痢

症状典型,有腹痛腹泻、脓血粘便、里急后重、发热等症状,均可由各型菌引起。痢疾志贺氏菌引起的较重,宋内氏菌引起的较轻。经治疗,预后良好。如果治疗不彻底,可转为慢性。急性非典型菌痢症状不典型,易诊断错误而导致延误治疗,常引起带菌或慢性发展。急性中毒性菌痢多见于小儿,均可由各型菌引起。急怀中毒性菌痢一系列的病理生理变化,如内脏瘀血、周围循环衰竭(休克),主要功能器官灌注不足,发生心力衰竭,脑水肿、急性肾功能衰竭,主要是内毒素造成机体微循环障碍的结果。

⑵慢性细菌性痢疾又分慢性迁延型、慢性隐伏型、急性发作型三型。慢性迁延型,通常由急性菌痢治疗不彻底等引起。病程超过2个月,时愈时发,大便培养阳性率低。在有临床症状时为急性发作型,该型往往在半年内有急性菌痢病史。慢性隐伏型菌痢,是在一年内有过菌痢病史,临床症状早已消失,但直肠镜镜检可发现病变或大便培养阳性。

⑶带菌状态带菌者分为三种类型:健康带菌者、恢复期带菌者和慢性带菌者。

①健康带菌者,即临床上无肠道症状而又能排菌者。这种带菌者是主要传染源,特别是饮食业人员和保育员中的带菌者,潜在的危险性更大。

②恢复期带菌者,即临床症状已治愈、但仍继续排菌达2周之久者。

③慢性带菌者,即临床症状已治愈、但长期排菌者。

(九)变异性

志贺氏菌存在毒力变异与其他变异。1963年,南斯拉夫Mel氏首先创用依赖链霉素的志贺氏菌株(依链Sd株),口服预防痢疾。Sd株是一株必须有链霉素存在下才能生长的菌株,其毒力减弱,但仍保持免疫原性。美国以天然变异无毒株与大肠杆菌杂交而获得的MH株制成疫苗,其免疫效果和稳定性均较Sd株差。我国利用变异方法通过动物和药物处理等寻找安全有效的可供口服的痢疾杆菌活菌苗,并已取得初步成效。

(十)环境中的稳定性

志贺氏菌属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较其他肠杆菌弱,在外界环境中的抵抗力以宋内氏菌为最强,福氏次之,志贺氏菌最弱。

(十一)药物敏感性

自从广泛使用抗生素以来,志贺氏菌的耐药菌株不断增加,给防治工作带来许多困难。国内部分地区报导(1972~1974),志贺氏菌对四环素、氯霉素、链霉素、红霉素和磺胺类的耐药率分别达74%、73.6%~97%、84%~98%、75%~100%和97%~100%,由此可见,在国内,志贺氏菌对常用几种抗生素的耐药率相当高。

(十二)消毒剂敏感性

志贺氏菌属对化学消毒剂很敏感,在1%石炭酸15~30min即被杀死,对酸和一般消毒剂敏感。

(十三)物理灭活

日光直接照射30min,56~60℃l0min即被杀死,对高温很敏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