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导论---音乐与生活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乐是人们精神的营养品之一。缺少它,就会无形中影响人的精神健康,或者会使人心理健康不全面,甚至会无形中影响人的寿命。音乐是表达或寄托人们感情的“艺术语言”,它比一般的语言更直接地传达情感。音乐是通过人的感官刺激,才使人感知到美。并产生了生活联想及艺术想象,从而又发展了美感。音乐不以说理方式来传播,而是更多地通过熏陶及感染的途径,潜移默化地来影响人的心灵,使更多地得到美的享受。音乐是人们抒发感情、表现感情、寄托感情的艺术,它与人的生活情趣、审美情趣、言语、行为、人际关系等等,有一定的关联。故高尚的音乐与低俗的音乐其对人们的影响是大不相同的。

音乐能给人以美感。它是通过美感,给人以精神愉快,来达到心怡情悦的目的。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使人生活情趣高致起来,审美情趣高致起来,举止仪表庄重起来,言行高尚净洁起来,感情得到抒发,个性得到发展的境地,这就是艺术促进德行的结果,它的魅力是藏在音乐自身存在的音响之中。

音乐生活是一个大宇宙,现代家庭生活中,音乐已经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音乐艺术可以活跃思维、开发智力、陶冶性情、丰富生活,它渗透在人们生活中的每个角落。现在爱好音乐、学习音乐、了解音乐、懂得音乐的人越来越多。尤其生活好了,经济上富裕了,很多人希望把自己的孩子培养得更聪明、各方面能力更强,让孩子从小学习音乐就成了很多家长的选择。世界发达国家对儿童都很注重这方面的培养,把它作为儿童启蒙教育的重要步骤。在我国也已逐步得到教育部门和家长们的重视。

有人说音乐也要“现代化”。说真话,我弄不清这是指的什么?音乐要表现“现代人”的思想感情和美学趣味?这是无可非议的,自古以来的音乐大多如此。因为“现代人”生活方式的改变,就要改变音乐题材、体裁、样式……?这就要分析一下了。音乐要按照“先锋派”路子走?这问题更复杂了,“先锋派”不是一家,哪一种是“真正老王麻子”?在金钱至上、竞争第一的垄断资本主义社会,作曲者处于一种前所未有的社会动荡中,“宫廷乐队”没有了,“仆从制服”和“年金”也没有了,任何乐队都要靠各种各样赞助人,期望更多的“基金会”来捐助,作曲家较之他们的前辈们,处于一种更为与社会相脱离、与社会相敌对的地位。文化教育也有两极分化,严肃音乐和“流行音乐”成为真正的“代沟”。作曲家在一种接近绝望的心情下走向“自我发掘”的“新”路,回头一看,古典乐派、浪漫乐派、国民乐派……的技法也不适用了,商业化的“流行音乐”通过广播、电视占领了大多数家庭的起坐间,也占了大多的舞台和歌榭,听众变了,他们生活节奏快了,视野前所未有的广阔了,人们的思想更活跃也更复杂了。一句话,生活方式和心理状态变了。传统的道德准则、价值观念、美学趣味……崩溃了,最敏感也最脆弱的作曲家不能不在这种既反感又无助也无望的心理状态下各找各的“新”路。“新”的才过了一夜又变成旧的了。于是花样翻新、挖空心思地独出心裁,找科学、找技术,也找“心理分析学”和形形色色的“新”学问,找神秘主义,找理性思辨或者反理性主义,……这不正是西方中、

小资产阶级出身的新一代,面对西方垄断资本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急剧变化和压力的窒息下所作的必然的反应么?

对于现在的人们来说,音乐已经成为了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聆听音乐可以缓解压力,给人们带来惬意的享受,同时音乐也成为了寄托情感的一种方式音乐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音乐。生活因为有了美好的音乐而显得绚丽多姿。健康音乐激励人们奋发向上。人们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需要通过音乐来抒发。

所谓“音乐经济”,是指由音乐而引发的经济现象,亦即音乐与经济的结合,其核心内涵是音乐与经济的关系。因此,音乐经济便具有音乐与经济的双重属性,属于音乐学与经济学的交叉学科或边缘学科

中国音乐经济,即音乐与经济的联姻,无论是“自由恋爱式”还是“逼迫包办式”,都是市场经济体系的必然产物。而市场经济体系,又是各类市场有机结合的整体,其中包括商品市场、金融市场、劳务市场、房地产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等,而商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消费品市场)又是市场体系的基础。商品市场则以商品为其核心标志,故经济社会有时又称为商品社会。市场经济以自由竞争、优胜劣汰为主要特点,商品的生产者与经营者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一切经济活动均以市场为中介。商品又是为交换而生产的劳动产品,它具有使用价值与价值两大要素。商品经济集中体现在一切经济活动都必须借助于商品货币关系来进行的经济形式上。

在整个国家处于市场经济体系的大环境下,在文化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音乐作为一种商品,又怎么可能继续孤芳自赏、远离经济?又怎么可以不求生存发展,勇敢地进入市场,参与竞争?中国音乐经济的必要性——现实性,已是不言而喻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事实上,我们所面对的现实是,音乐已作为一种商品,与货币——金钱在进行着价值交换:许多人不惜掏出数百元乃至数千元,去看一场歌星的“个唱”;欣赏电视里的音乐,要交收视费(各种节目的收视费中自然包括音乐节目的收视费),学小提琴、钢琴,要交高昂的学费;就连KTV里唱卡拉OK,也要由经营者向音乐作者与演唱者交纳作品使用费。而有些歌星,出场费高过数万元甚至数十万元,成为先富起来的佼佼者。总之,在今日之中国,不仅没有“免费的午餐”,而且也没有“免费的音乐快餐”与“音乐大餐”。“谈钱色变”的时代已成昔日黄花,音乐经济乃是应运而生、事在必行。中国音乐经济的必要性——现实性,已勿须赘述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