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本位教育观在高职院校的确立与发展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能力本位教育观在高职院校的确立与发展研究
[摘要]职业教育对促进就业乃至整个社会的和谐息息相关。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高职教育观念的确立,有助于校正现今中国传统教育体制的弊端。
[关键词]高职教育能力为本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建设快速发展,尤其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工业化建设推动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才短缺成了突出的矛盾之一。1980年初,经济发展迅速的无锡市及东南沿海的一些中心城市提出要培养地方经济急需的高等应用型人才,原国家教委批准建立了我国首批13所职业大学,这一新生事物的诞生,受到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由于社会供求因素的原因,高等职业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一方面缓解了各地经济建设迫切需要人才的矛盾;另一方面,也促进了我国高职教育的结构改革,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的问题,特别是人才培养模式还存在着诸多缺陷。
一、当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问题与分析
“人口够,但人才不够”是最近来自河南人才市场的反馈信息。作为全国人口大省的河南可谓是代表了当前人才供需的情况:一方面企业急需人才,但找不到合适的人才;一方面学生急需就业,但找不到”婆家”,此类现象不能不让人深思。
目前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并不乐观,从总体上看就业率偏低,且就业质量不高,在地区与行业之间也不平衡。在“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教育部公布:截止到2007年9月1日,2007年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率为76.1%。由于高等职业院校是高职高专院校的主体,因此这些数据应能代表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但这些数据并非说明社会不需要高职教育,恰恰相反,大量信息显示:应用型人才非常紧缺。原因在于高职本应承担的社会紧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功能,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高职毕业生并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的需求,这说明高职教育的内部结构存在问题,因此,如何加强内涵建设是当前高职教育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多元的,但“就业是民生之本”,有了好的就业才能有好的发展。如果学生一毕业便失业,那么发展从何谈起?尤其在当前情况下,就业形势严峻,高职教育的确应当密切关注学生的就业,即它的主要功能。如果高职教育的这一功能不能得到充分发挥,那么它也就丧失了发展的根基。而就业本身就是发展的内容之一,同时就业也是发展的基础、目的与结果状态。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是从普高教育分离出来的,教学一直沿袭普高教育的教学体系,重“学”轻“术”的倾向比较严重,这样就出现了大量“纸上谈兵”的人才。
二、能力本位教育思想的引入与接受过程
能力本位(Competency-Based Education,简称CBE)教育于20世纪70年代萌芽于美国,80年代初传入加拿大等欧美国家,英国于80年代初、澳大利亚于80年代后期积极引进并予以推行。90年代以来,我国引进了“以能力为本教育”,得到了有力推介并被广泛应用于课程改革方面。”以能力为本与其说是一种课程模式,不如说是一种教育思想”。它最突出的特点是从职业能力要求入手,通过分析职业岗位的要求,开发相应的课程,所以与就业的要求容易取得一致,有利于技术型和技能型人力资源的开发和职业人才的培养。
自能力本位思想传入我国之初,在是否要接受以及如何接受这一思想上一直存在争论,尤其是在学术界存在较大分歧。而争论的实质其实就是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针对性”与“适应性”问题。“针对性”要求以就业为导向,注重岗位能力的培养;“适应性”要求以素质教育为导向,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一种观点认为,高职教育要以就业为导向,其直接目标是一系列技能的获得和掌握,重在发展学生的职业能力,事实上,在2~3年时间里,让基础较差的高职生发展成为一个具有“宽厚的文化知识与专业技能”的全面人才,无疑是很困难的,而且有些人文素养需要生活体验和长时间的积累,而仅仅开几门课是不够的。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不能把“能力”功利化,不能急功近利,要实施素质教育,要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如周明星认为,以岗位为中心的职业教育所培养的人,一旦因社会分工出现变化与波动时,便只能失业了。围绕着狭义的职业岗位的“能力本位”职业教育,不能适应劳动力流动加剧的变化。因此,我国职业教育从“能力本位”向“素质本位”转变将成为必然。这种观点认为,职业教育应当首先是“育人”,然后是培养“技能”,两者是相辅相成,同步进行的。
2004年教育部发出《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2004]31号),进一步明确提出“高等职业教育应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高等职业院校要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以就业为导向确定办学目标,找准学校在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中的位置,加大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力度,坚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这些文件规定了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回答了高职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我国高职教育现阶段的重要指导思想,就是确立能力本位教学理念。
西方英、美等国所倡导的新职业能力观认为,职业能力在内涵与外延上具有广泛的概念,它不再局限于具体岗位的专门知识与技能的要求,而被视为多种能力和品质的综合体现。新职业能力观着眼于技术手段、生产模式的变动性和劳动者的职业流动性,要求具有收集、整理、使用信息和新技术的能力,以增强适应性和应变能力。新职业能力观重视个人品质在职业活动中的作用,它把人际交往与合作共事的能力,组织、规划、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等作为职业能力的重要构成。这些能力就是通常所说的核心能力。目前,英国工业联盟、教育与技能部以及资格与课程署共同认可了六种核心技能:交流(Conmnuni? cation)、数字运用(Application of Number)、信息技术(Informa? tion Technology)、与人合作(Working with others)、提高自我学习和增进绩效(Improving Own Learning
and Performance)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Problem Solving)。其中前三种能力属于“主要的”或“硬的”核心能力,它们通常强制性地应用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课程中。后三种属于“更广泛的”或“软的”核心能力,它们几乎包含在所有的现代学徒制和国家培训计划中。美国将一般能力称为“基本技能”。美国劳工部在其发表的《获取成功所必须具备的能力报告》SCANS(Secretary’S Co.hission for Achieving Necessary SkiIi)中提出了一个人进入劳动市场所必备的五方面基本技能:一是分配时间、制定目标和突出重点目标的能力以及分配经费和准备预算的能力;二是确定所需要的数据并设法获得数据、处理和保存数据的能力;三是作为小组成员参与活动以及与他人交流的能力;四是了解社会、组织和技术系统是如何运行的,并懂得如何操纵它们:五是选择技术的能力以及在工作中应用技术的能力。综上所述,综合职业能力,是劳动者知识、技能和态度等要素的整合,是与一定的职业活动或工作情景相联系的一种广义的概念,既有具体岗位的专门知识与技能的要求,又有多种能力和品质的综合体现,能将技术、知识转换成运用的能力,具体包括组织、计划和创新的能力、随机应变的能力、与同事及客户相处的能力。
三、能力本位教育观在我国的创新发展
英国32家企业认定大学生必须具备承诺、胜任能力、信心、创造力、奉献、热情等15种素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内用人单位的择才理念也越来越趋近外国雇主。由团中央学校部和北大公共政策研究所联合发布的《2006年大学生求职与就业状况的调查报告》显示,企业对大学生基本能力要求依次为:环境适应能力占65.9%,人际交往能力占56.8%,自我表达能力占54.5%,专业能力占47.7%,外语能力占47.7%。
我国高职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被普遍认可的是三个方面:通用能力、行业能力和岗位能力。
第一,通用能力。就是通常所称的一般能力,它是所有职业活动中都需要的基本能力。不管是从事职业活动还是参加其他活动,都需要一般能力,一般能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象力和注意力,其中核心是思维能力。
第二,行业能力。也可以称为专业基础能力,是为适应某一职业领域或岗位群的工作需要而应具备的基本能力。行业能力具有行业基础性、通用性特征,行业内迁移性比较强。
第三,岗位能力。就是胜任某种岗位所需的能力。高职院校设置了不同的专业,这些专业所要培养的就是符合生产、技术、管理或服务所需要的一线人员,因而岗位能力可称为专业能力。岗位能力是由具体职业岗位的工艺流程、技术标准、劳动对象和生产工具的特点所决定的,通常具有针对性的特点。岗位不同,能力要求也不同,在某一专业能力培养目标中,岗位能力是学生贴近职场、直接适应企业需要的优势所在。
高职教育的基本功能不是培养“通才”,也不是培养“专而深”的科学研究人员,而是培养处于生产或服务第一线的技术型人才。技术型人才需要有手脑并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