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式教学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式教学法初探
传统的政治教学中,被动的学习方式窒息学生的思维和智力,摧残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导致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的丧失。

新课程倡导从知识本位,学科本位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对知识、能力、态度进行有机整合,倡导新的学习方式,以自主、合作和探究为主;要求教师更多地成为学习情景的创设者、引导者、促进者、合作者。

教师应遵循学生的发展需要和状况来设计课堂教学,而不是请学生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教学过程参与学习。

教师的教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

本人根据近几年的教学经验,对课堂教学做了一定的探索和实践,探索出一条自己的教学模式——案例交往式教学法。

一、案例交往式教学的基本要求
(一)以案例为载体
在案例交往式教学过程中,案例是学生探究的对象和学习知识的载体。

案例质量的高低是案例交往式教学能否成功的前提。

为此,案例必须体现真实性、针对性、.时效性、典型性、目标性、自主性等特点。

(二)以交往为本质
案例交往式教学仍然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统一,其统一的实质是交往。

这种交往同传统教学相比最大的特点是:教师不再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判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领导者、参与者。

师与生之
间、生与生之间既相对独立,各自属于不同角色,又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

1、教师扮演“导演”的角色,学生扮演“主演”的角色
(1)教师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教师通过引导、启发、点拨、评论等各种巧妙的手段,使探究、讨论、发言过程按照教学目标的要求,生动活泼的健康发展。

(2)教师由知识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学生在探究讨论中陈述自
己的观点,评论他人的观点,展开争论以至形成共识,教师在其中起着促进的作用,鼓励学生创新,支持不同意见交锋,促进探究向纵深发展。

(3)教师由居高临下倾向“平等中的首席”:教师要仔细“倾听”,创设和谐情景,促进学生探究。

教师不是思想的主宰者,真理的垄断者,而是通过富有真理性的真诚发言、启发、引导,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宽阔的思路,更广阔的视野,更丰富的选择。

(4)学生按教师的要求提供与教学相关的案例材料。

学生提供探究角度,提出假设。

学生收集和发现材料,展开探究活动。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分析总结。

2、师生间的相互交往
这种交往体现在互动性和互惠性。

互动性既相互沟通、相互影响;互惠性既相互补充,达到共识、共享、共进。

交往昭示着教学不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机械相加,而是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
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参与、
意味着相互建构。

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彰显……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上课不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上课不是无谓的牺牲,“蜡烛的燃烧”,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完善的过程。

(三)以探究过程为根本任务
传统的政治课教学,强调“正确结论”的至高无上性。

把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变成了单调刻板的条文解析背诵。

案例交往式教学以探究过程为根本任务,强调过程重于结论,强调批判反思的过程而
非教条的结论,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

强调探究过程,意味着学生要面临问题和困惑、挫折和失败,这同样也意味着学生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结果却“一无所获”,但是,这却是一个人的学习、生存、生长、发展、创新所必须经历的过程,也是一个人的认知能力。

二、案例交往式教学法的操作环节
(一)选择和呈现案例
1、案例来源:教师应深入社会,进行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

教师还可以根据具体教学的需要,指导学生进行收集、整理、归纳。

案例的主要来源是教师或学生查阅现有的文献资料。

可以从现实生活中和有关媒体上通过观察和收集,然后加以整理、归纳,也可以从报刊杂志上摘录或从网上下载。

2、案例的呈现。

案例的呈现既可以放在学习知识之前,也可以放在学习知识之后,还可以放在学习某个知识点时展示。

呈现的方式
有: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案例,这是最主要的方式;学生讲述案例;
教师介绍案例。

(二)探究案例
探究过程大致可分为学生自学、提出问题假设、师生讨论、总结评价四个阶段。

1、学生自学。

案例教学需要教师精心“导演”,认真组织学生自学教材。

自学教材目的是为案例探究提供理论依据。

没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没有理论的储备,案例探究只能就事论事。

2、提出问题假设,明确探究方向。

为了让学生都能提问题,都会提问题,教师可引导学生对案例建立“三”问提问模式,既“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三种问题假设。

3、对问题假设进行讨论分析。

(1)教师在讨论中的作用。

讨论和分析是探究的中心环节。

在这一阶段教师应少发表对问题的个人意见,但教师仍起“导演”作用。

(2)讨论的分类。

①从组织形式看,可分为小组讨论和全班讨论。

小组讨论,人少可以充分发表意见,人人参与发言;全班讨论人数较多,气氛热烈。

②从讨论发言的形式来看,可分为演讲式和辩论式。

对于案例较为复杂的发散性案例,采用演讲式为主;对于单一性的案例与问题,设计为正题反题,分成两个阵营进行辩论。

③从讨论的内容看,可分为专题式讨论和漫谈式讨论。

专题式讨论就是大家共同围绕一个问题发表意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使问
题分析不断得到深化和完善;漫谈式讨论,可以围绕案例所提供的事实提出问题或选择不同的侧面,讲认识,谈体会。

案例交往式教学法是一种新的课型形式。

实践证明,它不仅能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而且能促进学生学会交往、学会合作,形成健康的人格,促进学生的社会化。

作为一种新的课型形式它还需要不断实践和完善。

每个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人一定会为之不断努力地探究下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