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法律基础作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法律基础作业
法律基础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下列概念中,能体现出“依法治国”实质的是( A)。
A、法治
B、法制
C、人治
D、人制
2、我国是在( )上提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A、十七大
B、十八大
C、十八届四中全会
D、十八届六中全会
3、( )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A、党的领导
B、执法为民
C、依法治国
D、人民当家作主
4、( )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制度保障。
A、社会主义民主
B、社会主义法治
C、党的领导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5、(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理论指导。
A、民主和法治的关系
B、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D、马克思主义
6、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是( )。
A、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B、实现人民幸福,尊重和保障人权
C、完善社会主义法制体系
D、巩固党的领导
7、社会主义法律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和尊严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条件。法律权威是就国家和社会管理过程中法律的地位和作用而言的,是指( )。
A、法的强制性
B、法的不可违抗性
C、法的合理性
D、法的规范性
8、培养法治思维的前提是( )。
A、学习法律知识
B、参与法律实践
C、掌握法律方法
D、领会法律精神
9、“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在( ) 上被载入宪法的。
A、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
B、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C、党的十三大
D、党的十五大
10、法治思维与人治思维的分水岭在于( )。
A、社会有没有法律存在
B、社会中法律的多寡与好坏
C、最高的权威是法律还是个人
D、是专制国家还是民主国家
11、全面依法治国的首要任务是( )。
A、加强党的领导
B、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C、依法执政
D、推进宪法实施、落实依宪治国
12、法律区别于道德的重要特征之一是()。
A、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B、法律对全社会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C、法律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D、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13、法律最本质的属性是()。
A、社会性
B、规范性
C、阶级性
D、强制性
14、“正义不仅应当实现,而且应当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实现”,这就是()的重要价值所在。
A、实体公正
B、司法公正
C、时间效率
D、程序公正
15、我国的国家宪法日定在每年的()。
A、9 月18 日
B、7 月7 日
C、12 月13 日
D、12 月4 日
1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
A、依法治国
B、一国两制
C、党的领导
D、人民民主专政
17、()是人权保障的最后防线
A、宪法保障
B、立法保障
C、行政保护
D、司法保障
18、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B、人民当家作主是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本质要求
C、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的治国方略
D、党的领导是依法治国的本质要求和最终目标
19、下列关于机会公平的说法,()是错误的。
A、国家要努力为社会成员的发展创造条件,创造平等的起点
B、国家要为每一个有劳动能力的人提供工作
C、社会成员的发展进步权要受到同等尊重
D、不仅要关注当代人的平等机会,还要考虑后代人的机会平等
20、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公平正义的首要内涵。关于它的具体内容,下列哪一选项是不准确的?()
A、社会成员享有相同的立法表决权
B、法律以同样的标准对待所有社会成员
C、反对任何在宪法和法律之外的特殊权利
D、禁止歧视任何在社会关系中处于弱势的社会成员
21、下面不属于法律至上的具体表现的是()。
A、法律的普遍适用性
B、法律的客观中立性
C、法律的优先适用性
D、法律的不可违抗性
22、如果人们觉得某项法律规定不合理,可以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修改或废除的建议,但在国家修改或废除之前,仍然必须遵守或执行,这属于()。
A、讲法律
B、讲原则
C、讲程序
D、讲法学
23、下列关于人权的法律保障的论述中,错误的是()。
A、依法治国是人权保障的前提和基础
B、立法保障是人权保障的重要条件
C、行政保护是人权保障的关键环节
D、司法保障是人权保障的最后防线
24、在我国()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其他一切法律的依据。
A、行政法
B、刑法
C、民法
D、宪法
25、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
A、巩固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B、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加强党的领导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6、马克思曾经说过,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这句话主要体现了法律权利与义务之间的()关系。
A、总量上的等值
B、功能上的互补
C、结构上的相关
D、形式上的对立
27、某高校司法研究中心的一项研究成果表明:处于大城市“陌生人社会”的人群会更多地强调程序公正,选择诉诸法律解决纠纷;处于乡村“熟人社会”的人群则会更看重实体公正,倾向以调解、和解等中国传统方式解决纠纷。据此,关于人们对“公平正义”的理解与接受方式,下列哪一说法是不准确的?()
A、对公平正义的理解具有一定的文化相对性、社会差异性
B、实现公平正义的方式既应符合法律规定,又要合于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