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镜堂院士讲座心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
听学术报告总结
(创新学分专用)
学号:
姓名:
特殊评语:
报告总结:
2011年9月14日,我迎来了人生中的一位大师,“中国馆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大师。在我来到423之时早已坐无虚席,幸好我提前站好了位置,才能够保证有一席之地。对今天的火爆我是有预见性的,大师的魅力是应该有这样的上座率的,我也早早做好了准备。今天认真的去聆听,去学习,去感受大师所带来的不同。
那么首先先让我了解一下何镜堂大师的一些作品吧。
不得不说,中国馆是他最最为人所知的建筑作品。也许在中国馆建成之前,只有业内人士认识这位大师,但是中国馆建成之后,何镜堂大师已经不再是业内的专有名词了,他已经被冠以文化人物,甚至是文化大师。此外,何镜堂院士还主持设计了包括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天津博物馆、钱学森纪念馆、北京奥运会摔跤馆及羽毛球馆等在内的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国家级标志建筑,主持了澳门大学、广州大学城(校区组团二)、浙江大学、武汉大学、重庆大学、国防科技大学、郑州大学、上海大学等近200个大学校园(区)的规划设计工作。
了解了何镜堂大师的主要作品之后,让我们真正的进入这场讲座之中。这场讲座的主题是“文化传承与建筑设计”,那么文化传承有多么重要,在现在这个社会,玻璃幕墙遍地都是,国外思潮不断涌入,经济发展水平已和国际接轨,那么中国的传统在哪里?又该如何去传承下去呢?建筑设计又是能在文化的传承之中起到什么作用,又或者说,文化传承和建筑设计又有什么必然的关系呢?两者该怎样相互关联呢?带着这一系列的问题,我认真地聆听的这场讲座。
文化是人类应对自然和社会严峻考验过程中积累的宝贵文化财富,而传统同样是人类宝贵的财富,它的传承体现了一个民族的兴盛。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都在原有文化基础上进行,如果离开传统、断绝血脉,就会迷失方向,丧失根本。毛主席曾经说过“忘记历史就是背叛”。传统作为稳定社会发展和生存的前提条件,只有不断创新,才显示其巨大的生命力。没有传统的文化是没有根基的文化,不善于继承,就没有创新的基础,而离开创新,就缺乏继承的动力,就会使我们陷入保守和复古。
建筑也有其传承性,中国的古建筑,体现的不仅仅是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居住方式,更重要的是它体现的最重的是那个时代的经济发展实力,人民思想先进水平,智慧水平等。但是建筑设计并不仅仅只能靠传承,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创新,就是所谓的与当前的社会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人民的思想先进程度相适应,要与时俱进,简单的传承并不是关键,关键的是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我想“两观三性”的观点就是这样来的,实践才是达到这一目的的唯一途径。现代的技术和现代的审美观点加以整合,实际上我们叫东方之贯冠。我们最终给人家不是一个具体的什么构造的问题,而是给一个精神。这种精神看到我们国家走向富强人民走向自信。本次讲座中,何院士又提出和谐观是中华建筑的核心。他说,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漫长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了儒道互补的哲学体系以及与之相配的“天人合一,师法自然,和谐共生,厚德载物”的价值观,其核心观念是和谐。和谐观念认同世间
万物在保持其独特性、多样性的基础上建立恰当的良性相互关系,以达到和而不同的境界,这是中华文明各个层面的共同文化理想和价值取向。“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思想和适应自然与社会变化的和谐观,以及城市、建筑、园林中所形成的鲜明特征,是我们从事中国现代建筑创作可以借鉴的宝贵财富。”何镜堂院士强调,现代建筑的创作应吸收民族的优秀建筑文化遗产,与现代的社会生活和科学技术相结合,创作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精神的现代建筑。
何镜堂院士的著名理论为“两观三性”理论,他创造性地提出“两观三性”的建筑理论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学术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两观”——整体观、可持续发展观“三性”——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两观三性”是一个整体的概念。而何镜堂大师的代表作中国馆如何体现出他的设计理念呢?让我们引用他自己的回答来仔细听一下吧。“这个建筑也是立在黄浦江边,想必将来也是有影响的标志性建筑。我们也做了很多创意方面的尝试。比如我们注意环境节能措施,屋顶我们布置很多太阳能发电的设施,而建筑的造型,中空透光,解决了自然采光及通风问题,使用起来就非常符合节能环保的要求。当然我们还有使用很多新材料新技术。另外,我前面已经谈到,建筑本身中国味比较浓,所有人看了都觉得:这就是中国的。但是其实我们运用了很多现代的手法来表现。所以我们刚才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要体现时代的精神,用现代美学的构成手法来处理它的空间,空间是多变的、灵活的。还有这种构建是非常简洁,非常大气的,没有烦琐的处理。还有就是地面的平台,13米高的平台还有国家馆上面的平台,这三个平台就是一种反映现代人生活要求的空间活动场所。所以我们既要体现中国特色,又要对时代精神跟现代科学技术的结合、跟现代人的活动要求及现代人的美学要求相结合,从而形成这样一个作品。”地域性是建筑赖以生存的根基,文化性决定建筑的内涵和品位,时代性体现建筑的精神和发展。三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大师就是大师,做出来的东西,不论从哪一个层面也都遵循着自己的理念,这不是设计的巧合,也不是硬给其赋予寓意,他真的是认真的再做设计,认真地思考,认真地在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下面摘录一些何镜堂大师在讲座当中对我十分受益的几句话:
“学建筑首先学会做人,要树立正确的建筑观,掌握辩证的创作思维,培养创新精神,敢于竞争。”
“人要有梦想和理想,从小树立奋斗目标,要有所追求,持之以恒,不断发展,不断完善。”“人的一生从读书到工作,从家庭到社会,从学习到创业,每一步都需要有符合客观的人生目标定位,同时还要找到实现目标的办法和步骤,每前进一步,就为下一阶段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建筑师要培养综合思维的能力,在错综复杂的诸因素中,要学会优选定位,要善于综合思维,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建筑师要有创新精神,要有不断自我否定的气量,要重视原创性思维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