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护理

合集下载

动静脉内瘘护理以及注意事项ppt课件

动静脉内瘘护理以及注意事项ppt课件

XXX中医院
密切观察伤口情况 术后5 d~7 d,应密切观察伤口渗血、红肿及血管搏动情况。若发现渗血、疼痛难忍或血管呈条索状、无震颤、无杂音,应怀疑血栓形成。一旦发现内瘘血管栓塞,可立即用尿激酶溶栓,药物注入栓塞部位,每日3次,连续3d
XXX中医院
术后注意事项 保持局部无菌。病人应保持术侧肢体干净,避免潮湿,一旦纱布潮湿,必须及时更换,防止感染。 术后早期应尽量穿袖口宽松的内衣,抬高术肢,减轻肿胀,注意保护动静脉瘘,避免其他外来压力,以免造成内瘘闭塞。
XXX中医院
內瘘保护注意事项 5、每日监测血压,按时服用降压药,防止高血压避免低血压的发生。 6、保持内瘘术肢的清洁,每天清洗局部,预防感染。 7、术后10天开始做健瘘操。 8、自我监测内瘘吻合口有无震颤以及听诊血管杂音。
XXX中医院
新瘘管初次使用注意事项 1、新瘘管应由有经验的护士穿刺 2、穿刺前仔细对瘘管进行审视 3、正确选择有效的穿刺点 4、认真仔细的进行穿刺 5、静脉穿刺部位应远离动脉穿刺点
XXX中医院
建立瘘管前血管的护理 术前告知 向病人介绍手术的目的、必要性、原理、过程、术中可能出现的意外和并发并发症以及各种预防措施,让病人对手术有正确的认识而采取积极配合的态度。 介绍内瘘的优点,如很少发生感染、血栓形成等并发症,使用寿命长,病人可自由活动等。 术前告知患者术前要保护好造瘘侧肢体的血管,避免在该肢体进行抽血、输液、内瘘侧皮肤保持清洁,勿损伤皮肤,防止术后防止感染,切勿用准备造瘘的肢体提重物、测血压、戴手表或过紧的首饰等。
动静脉内瘘护理
XXX中医院 XX
XXX中医院
血液透析是什么
1
造瘘的目的
2
术前、后护士工作4
病人自我护理

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技巧

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技巧

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技巧现阶段,主要采用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衰竭,维持患者生命。

血管通路的稳定可靠,和顺利开展血液透析存在紧密联系。

因此,临床常说血管通路就是血透患者的“生命线”。

那么,我们一起来看看动静脉内瘘的相关知识,以及怎样进行正确的护理。

1.动静脉内瘘的重要作用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会损害全身脏器,除了换肾,规律的透析是延长肾衰患者生存时间的唯一方式。

对血液透析通路进行建立和维护,有利于长期重复使用。

目前,自体动静脉内瘘是应用率较高、效果最为理想的血管通路。

内瘘,指的是患者肢体周围的动静脉,在外科手术下,使其成为血流通道,经过这个通道,让动脉血向静脉转流。

因此,对动静脉内瘘进行正确使用、保护,可显著降低并发症率,延长使用时间,对于患者至关重要。

2.动静脉内瘘术前护理2.1.心理护理一般情况下,常人是无法理解血液透析患者遭受的痛苦,长时间以来,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抑郁、悲观等情绪,加上患者不了解动静脉内瘘,增加了其心理压力。

因此,在手术开展前,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为患者介绍静脉内瘘的相关知识,提高其认知度。

并且和患者加强交流,了解患者心理诉求,及时进行疏导,缓解其不良情绪。

还有,告知患者术前注意事项,增强患者配合度,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2.2血管选择通常是选取左上肢的桡动脉和头静脉。

原因在于,和右手相比,左手功能更少;该位置血管在解剖条件上最为合适,有利于更高的建立动静脉内瘘。

操作时,尽量选取桡动脉搏动良好,头静脉充盈正常位置。

做好选择后,对桡动脉进行按压,末梢循环呈良好状况,未出现缺血情况,选取远心端。

术前一周,告知患者不要在该侧上肢进行相关操作,如输液、穿刺、注射等,对手术区域加强热敷,对局部皮肤进行保护,防止出现感染、血肿等,保证手术成功率,促使术后静脉内瘘通畅。

2.3皮肤护理将手术区域和附近的毛发进行刮除,采用肥皂水进行清洗,再使用0.1%新洁尔灭溶液擦洗,通过无菌敷料进行包扎,避免感染。

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自我护理你知道吗

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自我护理你知道吗

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自我护理你知道吗对于需要血液透析的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来说,血液通路就是身体中的生命线。

对于需要血透的患者来说,都需要先进行动静脉内瘘手术,才能开展血液透析治疗,这样在进行透析的时候,才能将病人的血液引入到人工肾脏机器当中,排除血液中的毒素和有毒物质。

对于血透患者来说保证血液通路的稳定性,是顺利开展血液透析的前提,因此做好的血管通路的护理工作,就是对血透患者生命线的护理。

那么你知道怎么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进行护理吗?患者平时又应该怎样对内瘘进行护理呢?别急,本文将带给你最全面系统的科普。

为什么血液透析患者需要动静脉内瘘?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这句话相信经历过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都非常耳熟,同时也是血透患者必须要牢牢记住的话。

患者进行血液透析的治疗,首先应该建立好血管通路,而动静脉内瘘,就是维持血液血液透析患者生命的最有效的血管通路。

动静脉内瘘是血液透析患者需要进行的一种外科手术,通过手术能够让血管吻合,让前臂靠近手腕部分的动脉能够和附近的一根静脉建立联系,通过缝合结合在一起,连接之后,静脉中就会流通这动脉血,进而形成了一个动静脉内瘘。

动静脉内瘘的血管可以为血液透析提供充足的血液,每分钟可以提供200—300ml之间的血液,进而为透析治疗提供基础性的保障。

由于静脉和动脉相比比较表浅并且长度比较长,整条手臂当中都存在静脉,因此可以打针的地方比较多,每次血液透析的时候都需要在血管上打两针,最好每次透析的时候能够交换位置,让穿刺位置能够有着一定的时间休息。

患者自身如果血管较粗,动脉和静脉状态良好,就可以用自身的血管进行造瘘,但是如果患者的动脉和静脉血管均比较细,血管缺乏造瘘的条件,亦可以通过人造血管将动脉和静脉连接形成内瘘。

动静脉内瘘有着多方面的优点:1.动静脉内瘘能够让血液透析患者顺利进行透析,打通患者的生命通道。

2.动静脉内瘘更加安全,有着充足的血流量,并且相对卫生,不容易发生感染。

透析患者内瘘自我护理

透析患者内瘘自我护理

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得自我护理动静脉内瘘就是血液透析最主要得通路,可以说就是患者们得“生命线”、因此,如何使用与正确护理内瘘,延长内瘘得使用寿命,保证透析得顺利进行,提高透析质量就变得尤为重要。

第一,观察好。

1、每天自我检查内瘘就是否通畅至少3次,即早晨起床、晚上睡前,中午都要检查一次,自己对比一下震颤强弱、范围、血管杂音就是否有变化,如果有变化,或震颤减弱,就要去医院检查下就是什么原因,就是否有血栓形成。

第二、保护好。

1、禁止瘘侧肢体受压、提重物、戴手表;2、禁止内瘘侧侧卧位,不要将内瘘侧肢体放到身体下面或枕头下面;3、禁止在瘘侧肢体静脉注射、测血压、输液、防止发生静脉炎。

4、禁止穿紧袖口上衣;直立时内瘘侧肢体可自然弯曲放到腹部;平卧时内瘘侧肢体放到身体侧面,可在手掌下面垫一枕头,使手部高于上臂,手术切口向上。

5、禁止长时间下垂;内瘘侧肢体注意保暖,不能使用凉水洗手,可以戴手套或护腕,护腕松隐适度,不能过紧压迫内瘘。

6、透析结束,,用小方纱压迫止血。

压迫力度以针眼不出血(以免出血及血栓形成),小方纱压迫30分钟后,轻轻揭开胶布,观察针眼就是否出血,若无出血,去除方纱;仍有出血则继续压迫,直至针眼不再出血,以瘘口可触及震颤为宜、7、腹泻、疼痛时保护内瘘,避免脱水过多,引起内瘘堵塞。

8、在家避免低血压、低血糖,如出现低血糖或低血压应立即把瘘侧上肢下垂,揉搓手或将手泡在温水里,避免内瘘堵塞。

9、瘘侧肢体适当活动,但要注意防止外伤;经常活动未造瘘肢体,以促进血液循环。

穿刺针眼愈合后可洗澡与从事日常活动,注意防止感染、第三、止血好、1、下机后用止血带局部压迫止血,局部压迫应包括:皮肤穿刺点及血管得穿刺点,压迫力度为血液能通过,能摸到血管震颤,又不出血为标准,一般压迫10分钟左右。

穿刺针拔出,针眼用创可贴覆盖2、压迫得同时还可以抬高肢体。

如果长时间不能止血,或血液打湿消毒棉纱,在加压压迫得同时,到透析室重新包扎,注意不能长时间压迫瘘口,以免内瘘血栓形成。

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阻塞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阻塞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阻塞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闭塞原因及防范宿州市立医院肾脏内科顾毅关永莲动静脉内瘘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的重要通路,是病人赖以生存的生命线,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引起内瘘阻塞,直接影响到透析效率和生活质量,增加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所以保持动静脉内瘘通畅至关重要.回顾分析了2011年1 月—2012 年7月使用内瘘血液透析的40 例患者,发现内瘘阻塞8 例.现将内瘘阻塞原因分析及其护理对策叙述如下:摘要目的通过对血液透析患者血管监测和保护的有效护理,降低动静脉内瘘阻塞。

方法分析内瘘阻塞的主要原因和相关因素,改进和规范血透术前、术后血管监测、保护的护理操作及观察流程。

结果术前血管监测,术后血管按压时间、程度,防止低血压、避免血栓形成是保护内瘘的重要护理途径。

结论重视血管监测和内瘘的保护,可减少患者因多次穿刺造成的痛苦及紧张,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有效的提高血透质量和护理效果关键词血液透析;血栓;监测;护理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在内瘘阻塞8例中,男性5例,女3例,年龄25-70 岁;方法:观察内瘘一般情况,统计患者开始透析时间,内瘘手术时间,开始使用时间,内瘘失功时间,目前内瘘使用情况.2 结果:内瘘阻塞因素:透析过程中低血压所致5例,超滤过多2例,内瘘压迫时间过长所致1例。

3 内瘘阻塞原因分析3.1使用不当,自身血管条件差,如血管过细、动脉硬化、动脉炎等.内瘘使用过早,老年人和糖尿病病人血管弹性差,愈合不良,穿刺部位易形成疤痕,损伤后的血管内壁处易形成血栓.动静脉内瘘使用时间过早<3个月。

由于动静脉内瘘使用时间过长,在使用过程中,反复穿刺后内膜损伤,出现动静脉内膜增厚,甚至局部附壁血栓形成,不适当的穿刺也可引起血肿常导致血管内膜的损害,激活血小板生长因子和基础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刺激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移位至内膜,引起内膜增殖及其在细胞外基质沉积,引起静脉栓塞和狭窄,最终导致血管通路丧失功能.高血流量直接损伤血管内皮,引起血管内皮增厚、纤维化而致管腔狭窄. 由于血压过低,流经吻合口的血流缓慢,容易导致血栓形成,同时透析结束拔针后压迫止血时用力过大或压迫时间过长,血流阻断,导致内瘘闭塞.3.2血液粘稠度高,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糖高,血脂高,血液粘稠度也很高易造成动静脉内瘘阻塞.透析过程中超滤,过度脱水加重低血容量,增加了血液黏滞度,促进了血栓形成的发生,包括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应用后血红蛋白上升10k 以上,血球压积增高,高血脂致血液黏滞度增高.3.3 手术技术原因:术中动作粗暴,血管内膜损伤、吻合时血管对位不良、血管扭曲成角、术后漏血补针缝合等.4 护理4.1 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选择有效的指导方法,使其能主动参与护理动静脉内瘘,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4.2 术前准备:告知患者造瘘的重要性、方法及如何进行术中配合,使其坦然接受手术,嘱患者保护血管,勿在准备造瘘侧手臂做动静脉穿刺,尤其是非优势侧的头静脉及桡动脉,保持造瘘侧皮肤清洁,勿损伤皮肤,以防术后感染.4.3 术后护理:术后5—7 天内,患者应保持手术侧肢体干净,手术后1 周不能进行术侧肢体的淋浴,避免潮湿,不要随意去除包扎敷料,以防伤口感染,若发现渗血不止,疼痛难忍时,应立即与手术医生联系,以得到及时处理.术后采取非手术侧卧位休息,以避免压迫术侧血管,影响静脉回流,形成血栓,阻塞动静脉内瘘.4.4 教会患者学会判断内瘘是否通畅的方法,即将非手术侧手触摸术侧的静脉处,如扪及震颤或听到血管杂音,则提示通畅.反之,应立即与医生联系,以及时再通.4.5 内瘘术后早期,应尽量穿袖口宽松的内衣,抬高术侧肢体,促进静脉血液回流,以减轻肿胀程度.造瘘侧肢体适当做握拳及腕关节运动,以促进血液流动,防止血栓形成.并遵医嘱服用抗凝剂.包扎的敷料不宜太多,压力不要太大,以能扪及内瘘震颤或听到血管杂音为宜,并避免外来压力,如侧血压、提重物、带过紧饰物.造瘘处血管严禁输液和抽血,以免出血压迫内瘘,导致内瘘闭塞.夜间加强巡视,防止睡眠时翻身压迫造瘘侧肢体.4.6 避免过早使用内瘘,一般在术后1—1.5 个月为宜.4.7 内瘘使用期间的护理:穿刺前的检查与评估:每次穿刺前护士应评估瘘管情况,检查有无感染、红斑、皮疹、狭窄、动脉瘤以及是否通畅,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医生,以便及时处理.正确选择穿刺点:穿刺点离开内瘘吻合口5-6cm 以上,针尖向吻合口方向穿刺,静脉穿刺点要尽量离开动脉穿刺点,针尖向心方向穿刺. 两针之间的距离一般应在8-10cm以上,但最好勿与动脉穿刺在同一血管上,以减少血液再循环,提高透析质量.采用正确的穿刺方法:首选绳梯法,其次钮扣法,切忌定点法.使整条动脉化的静脉血管受用均等,避免定点穿刺或小范围内穿刺而造成受用多的血管腔壁受损,弹性减弱,硬结、瘢痕形成,有的甚至形成动脉瘤,而未用的血管形成狭窄.提高穿刺水平,力争一针成功.手术后的瘘管,原则上是术后4-8 周后成熟后放可使用,但新瘘管管壁薄而脆,开始几次穿刺时,很容易形成皮下血肿而影响下次穿刺,故在最初几次穿刺时,最好是由有经验的护士操作,要仔细摸清血管走行后再穿刺,以保证一针见血.在以后的常规穿刺中,也应遵循先找好血管穿刺点,再行穿刺的原则,切忌盲目进针.如果动脉穿刺失败,应在动脉穿刺点以下即远心端,避开血肿再做穿刺.4.8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血管通路是最常见的感染部位和感染源,因此要严格无菌操作,保护血管通路.如发现穿刺口有红肿时,可用75%的酒精或50%硫酸镁湿敷,必要时使用抗生素.4.9 加强生命体征的监测,密切观察患者血压变化.预防低血压是延长瘘管寿命的关键之一.①准确评估干体重:每月调节一次干体重,指导患者控制饮食,限制水钠的摄入,使HD间期体重增长小于1kg/d.②透析时超滤率每小时不超过患者体重1%,如果体重增长过多时可增加透析频率,有条件时做HDF,使患者达到干体重的同时又能保证心血管功能的稳定.③采用高—低钠浓度透析.④低温透析:可采用35℃的透析液温度进行透析,因为温度过高会导致皮肤血管强烈舒张,影响有效循环血量.有报道指出,透析液温度每增加1.1℃,透析中低血压发生率会增加3 倍.4.10 熟练掌握全身肝素化、无肝素透析的适应症及用量:使用EPO后及时适当增加肝素用量,预防高凝状态血栓形成,避免内瘘堵塞.4.11 透析结束,要掌握正确的拔针压迫止血方法,每次透析结束后,正确压迫止血是保护内瘘的重要环节.拇指与食指同时持左右针柄拔针,用无菌纱布予以按压,压迫的力量要适当,以不出血且感到搏动或震颤为原则,压迫的部位在距离穿刺针尖0.5-1cm 处,压迫时间为20-30min.如果患者凝血时间长,压迫时间可以延长,避免压力过大,压迫时间过长造成动静脉内瘘堵塞.如果由于压迫不当,形成瘘管血肿,可于透析后24 小时在血肿处涂喜疗妥软膏按摩,并用热毛巾热敷或用超短微波热疗治疗.结合我们科室长期血液透析患者的内瘘护理,我们发现在内瘘功能不良出现的早期,如血肿、硬结、新鲜血栓形成时,及时予以干预,疗效较好,可显著改善内瘘功能恢复血流量,但如出现内瘘瘢痕、狭窄时,内科常规保守干预方法往往无效,需考虑二次造瘘.故建议尽可能在早期发现内瘘功能不良,并及时实施干预,延长内瘘使用时间.4.12 预防感染.CRF患者由于全身免疫机能低下,营养不良及慢性失血,使患者的防御功能下降,加之血液透析治疗本身经常存在感染的危险,如果不注意,极易造成动静脉瘘的感染.透析当日不能进行淋浴,避免弄湿伤口和穿刺点,不能随便去除穿刺点上的血痂,以免造成出血和感染.如果发现穿刺点及周围皮肤有轻度发红或有硬结时,应指导患者用2%碘酊消毒,75%酒精脱碘后,涂抗生素软膏,次日行热敷,严重者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或静脉注射抗生素,切不可在家盲目治疗,延误病情.4.13 保护动静脉瘘免受损伤.CRF患者由于长期透析反复穿刺,动静脉内瘘的血管扩张明显,吻合口处皮肤变薄或形成假层动脉瘤,应指导患者采取保护措施,带弹力护腕,夏季穿长袖衫,避免碰撞、拽拉,以免吻合口裂开或假层动脉瘤破裂出血.4.14 防止血液过于粘稠,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多数患有高血脂、冠心病、血液高凝状态等,血液凝固性高,所以在透析中抗凝剂的应用量要足够(有出血倾向者除外).一般首剂为0.3-0.5mg/kg 体重,追加量为8mg/h.透析结束后观察透析器及管路凝血情况,观察患者贫血改善程度,尤其是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患者,要及时调整肝素用量.对于心肌梗死、多发性血栓的高危患者,除透析过程应用足量抗凝剂外,可加用口服肠溶阿司匹林、华法林等药物,降低血液粘稠度,防止内瘘血栓形成.冬季注意保暖.经过近4 年间对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内瘘的护理,我们体会到:内瘘是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血栓是患者内瘘失败的主要原因,了解内瘘堵塞的原因,根据血液透析患者具体情况进行监测和护理,防止血栓形成、感染,保护血管、保护血管通路,是护理工作中最重要的问题.严格操作规程,防止感染,注意保护血管,延长内瘘使用寿命,是护理人员研究的任务和方向。

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ppt课件

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ppt课件
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
医院-社区一体化糖尿病教育主- 项目讲人:刘旭
1
一、概 述
血透技术是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药物.毒物中毒最 有效的措施之一,而血管通路是进行血透的必备条件,建立 稳定可靠的血管通路是血液净化顺利完成的必要前提,也是 维持血透患者赖以生存的“生命线”。
-
2

二、动静脉内瘘的定义
-
8
六、术前护理与宣教
A、术前心理护理:术前向患者说明 造瘘的目的,意义及手术对治疗的帮 助,消除患者的焦虑不安、紧张恐惧 心理,告知患者造瘘只是个小手术, 不必紧张,并告知患者一些基本的手 术方法和造瘘时可能会出现的一些不 适,如疼痛等,让患者做好心理准备 积极配合,坦然面对手术。
-
9
B、仔细告知患者术前应该配合的 具体事项,并签术前知情同意书。嘱 咐患者保护好造瘘侧手臂,切勿在造 瘘侧手臂进行动、静脉穿刺,以利于 手术顺利进行;平时注意保护造瘘侧 手臂皮肤的清洁,切勿抓伤、碰伤皮 肤,以防术后感染,同时对手术可能 出现的并发症,意外要告知患者家属, 得到理解和认可。
-
16
八、内瘘的成熟
内瘘成熟的早晚取决于患者血管自身
的条件、手术的情况及手后患者的配合 情况。一般当静脉动脉化(血管壁增厚、 显露清晰,突出于皮肤表面,有明显动 脉震颤或搏动),内瘘直径增粗,能保 证成功的穿刺、提供足够的血流量时才 算成熟。
-
17
内瘘成熟时间:内瘘成熟至少需要四周,最好等待
八至十二周后再开始穿刺。不易早期穿刺。特殊情况下须 提前使用者,最好只穿刺一针连接管道,用其他肢体的周 围静脉做静脉穿刺。
-
21
九、闭 瘘 的 预 防
行透析前,要了解患者的全面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 对症处理,正确评估干体重,准确设置超滤量。对基础血 压比较低的或透析期间体重超过总体重4%的患者,可应 用低温透析、钠曲线、超滤曲线等模式透析,增加透析频 次,延长透析时间。不宜超滤过多过快而发生症状性低血 压。

血透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的护理知识

血透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的护理知识

血透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的护理知识目前我国血透病人的数量约占进行替代治疗的尿毒症患者的86.7%,他们主要通过自体动静脉内瘘、移植物内瘘、半永久导管或临时导管作为血管通路进行血液透析治疗,内瘘的状况会直接影响血透的成功率,所以动静脉内瘘(AVF)可以说是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

一个理想的动静脉内瘘并不会妨碍患者的正常活动,位置表浅易于穿刺,并发症少,使用寿命长,不影响美观。

想要拥有这样一个理想的动静脉内瘘,一方面取决于患者自身机体状态,另一方面取决于血管通路的临床评估与自我维护水平,针对血液透析患者而言,自体动静脉内瘘该如何做好护理呢?一、什么是血透动静脉内瘘?动静脉内瘘是人工建立血管通路,建立动静脉内瘘主要用于血液透析,它能够每分钟提供200-300ml血。

正常人体组织只有动脉系统和中心静脉系统会有上述血流量,而动静脉内瘘的建立在1960迎来血管通路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里程碑。

动静脉内瘘需要把前臂动脉和静脉吻合在一起,把动脉血引到静脉中,动脉血冲击静脉以后静脉会增粗、血管壁会增厚,一般2-3个月血管成熟以后可以使用。

动静脉内瘘结合了动脉和静脉好处,把动脉血引到静脉以后增加静脉血流量。

静脉比较表浅,又比较长,整个手臂长度都有,可以穿刺的地方会比较多。

每次血液透析要在血管上打两针,最好每次能够交换部位,让穿刺点有足够休息时间。

如果患者自身动脉、静脉都比较好,可以用自己的血管进行内瘘吻合。

如果患者自身动脉、静脉比较细,尤其现在糖尿病病人越来越多,血管条件不好的情况下,可以使用人造血管把动脉和静脉连接起来做内瘘。

总而言之,内瘘其实是把动脉血引到浅表血管上,以后在浅表血管上打针建立体外循环做血液透析。

二、自体动静脉内瘘血透穿刺方法自体动静脉内瘘是在皮下将动静脉直接吻合,而前臂自体动静脉内瘘是指将前臂靠近手腕部位的动脉与邻近静脉进行缝合,使吻合后的静脉中血流流向动脉,形成动静脉内瘘。

内瘘穿刺点一般距吻合口至少5cm,以免损伤吻合口,静脉针尖指向近心端,动脉针指向吻合口方向,即心脏方向。

血透患者内瘘护理

血透患者内瘘护理

血透患者内瘘护理首先,瘘管护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在血透治疗过程中,护士需要确保瘘管通畅,以免造成血液透析不充分或透析失效。

在每次透析前,对瘘管进行血管通路检查,包括检查皮肤颜色、温度、位置和动脉搏动情况等,以评估瘘管是否通畅。

如果瘘管出现堵塞或流量减少的情况,应及时进行各种手法的疏通。

其次,皮肤护理也是很重要的一项工作。

血透患者内瘘通常需要保持人工血管通路暴露在体外,因此皮肤容易受到刺激和感染。

护士需要每天为瘘管患者进行皮肤清洁,特别是在透析结束后,护理人员需要用温水和非碱性肥皂清洗患者的皮肤,避免使用刺激性物质来清洁瘘管周围的皮肤,以免对瘘管产生损伤。

此外,在皮肤护理过程中,还需要仔细观察瘘管周围是否有潮湿、红肿、渗出等情况,以及其他异常症状,如皮肤摩擦、皮疹等。

瘘周围感染的预防也是至关重要的。

瘘管周围感染可能导致范围从浅表皮炎症到深部脓肿和败血症。

护理人员应定期更换并清洁透析治疗所需的护士资料,如打针垫、带扣等等,保持洁净无菌,并定时更换透析器和消毒液,以减少瘘周围感染的风险。

另外,护理人员还需保护瘘周围的血管。

在护理过程中要避免对瘘周围血管产生过度的压力和撞击,减少呈现血瘀和血管碎裂。

在插管过程中要遵循严格的操作程序,尽量不要穿刺瘘管。

瘘管较长时,应避免瘘管被卷曲或扭曲,以免影响血流通畅。

总之,对于血透患者内瘘的护理,护士需要保持瘘管的通畅性,进行皮肤清洁和护理,预防瘘周围感染,并保护瘘周围的血管。

这些护理措施的实施,有助于提高血透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且确保血透治疗的有效进行。

血液透析中人造血管内瘘的护理PPT课件.ppt

血液透析中人造血管内瘘的护理PPT课件.ppt
1
心理护理
血透患者由于病情反复,表现为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因此护理人员要重 视患者情绪变化,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在造瘘前向患者介绍人造血管的特 点、应用及常见并发症的预防等,并以成功案例来说服患者接受治疗方法。 让患者认识到人造血管内瘘技术的安全性、可靠性,减轻患者由于知识的缺 乏带来的焦虑和恐惧心理,术后透析治疗过程中,帮助患者制订生活计划, 尊重理解患者,多与患者及家属交流,了解患者的生活和心理问题,使患者 对生活充满信心。
3
血液透析结束后,指导患者观察穿刺点的出血情况及出现出血时先压迫出血 点,再寻求帮助,避免出血引起恐惧、护理不当致出血不止;指导患者定时 监测血压,防止低血压造成人造血管闭塞,同时指导患者控制水盐的摄入, 人造血管局部出现血肿时,应立即给予指压并冷敷,24h后再热敷,并以喜疗 妥按摩,促进皮下血肿消退:人造血管通路仅为血液透析专用,不作其他治 疗用如输液、采血、测量血压等。
近年来,人造血管因与组织相容性较好,对人体无不良反应,已成为体内保 持持久强度的血管代用品。动静脉内瘘是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生命的保证, 部分患者因自身血管条件的限制,难以建立自身动静脉内瘘,或患者透析 时间较长,多次自体内瘘失败后无再建自体内瘘,使人造血管成为患者的 首选。
人造血管内瘘具有生物相容性好、长期通畅 率高、血流量充足、能反复穿刺等优点, 目前被广泛应用于透析领域。
7
透析中护理
透析治疗中观察通路处有无出血、血肿发生.保证通路的正确固定及治疗 所需的流量。如有回血,但流量不佳,可能是针头进入人造血管的夹层, 也有可能是针头贴在血管壁或者穿透了人造血管,摸清血管走向后,及时 调整穿刺针角度、方向,再将穿刺针剌入血管,并定时观察。同时安慰患 者,消除其紧张情绪,确保透析顺利完成。

动静脉内瘘护理以及注意事项2

动静脉内瘘护理以及注意事项2

动静脉内瘘护理以及注意事项动静脉内瘘通常是一种治疗肾衰竭患者血液透析的方法。

该瘘管连接了动脉和静脉,使血液从动脉到静脉流动。

然而,与其他血管通路相比,动静脉内瘘具有更高的风险,需要特别的护理和注意事项。

一、护理动静脉内瘘1.保持动静脉内瘘通畅动静脉内瘘的最大挑战是保持瘘管开放。

如果瘘管被堵塞,就会影响血透效果。

为了保持动静脉内瘘的通畅,护理人员需要定期检查瘘管的血流动态和抗凝药物的使用情况。

2.注意瘘管周围皮肤卫生动静脉内瘘是由瘤塞膜组成的新生血管。

因此,它非常容易受到感染。

因此,护理人员需要负责清洁和消毒动静脉内瘘周围的皮肤,这样可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建议使用温水和无菌盐水来擦拭皮肤,禁止使用酒精等易刺激皮肤的物质。

3.注意自我保护动静脉内瘘常常出现在膝盖或手臂上,因此护理人员需要注意避免在这些部位摩擦或受伤。

同时,需要提醒患者避免在动静脉内瘘处插针,以免影响血流动态或引起感染。

4.掌握血透技术动静脉内瘘的护理技术与一般血管通路有所不同,护理人员需要掌握相应的技巧来进行处理。

例如,需要正确插入血透针头,血透过程中要掌握动静脉内瘘的状况,注意调整血液流速等。

同时,护理人员还需要教育患者正确穿着运动衫,避免血透过程中受凉或疲劳。

二、注意事项1.定期检查动静脉内瘘的护理包括全面的检查和评估,以检测任何血管狭窄,血栓形成或感染的迹象。

定期检查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以保持动静脉内瘘的通畅和稳定。

2.避免压迫或扭曲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避免对动静脉内瘘施加压力或扭曲。

例如,患者在睡觉时应避免压迫或挤压瘘管,应采用合适的枕头和姿势,以避免瘘管因不当的压力而变形或堵塞。

3.避免插针动静脉内瘘需要定期进行血透治疗,而且需要插入血透针头。

护理人员需要注意血透针头的大小和插入位置,以避免对瘘管造成额外的损伤。

同时,需要教育患者避免在瘘管的周围戴首饰,因为带首饰可能会损坏瘤塞膜,并加速瘘管的硬化。

4.正确使用药物患者需要按照医嘱正确使用各种药物。

血透患者如何自我护理动静脉内瘘

血透患者如何自我护理动静脉内瘘

血透患者如何自我护理动静脉内瘘
刘玲丽
目前,血液透析是对于晚期肾脏病等临床患者进行治疗
与血管狭窄、血液较为黏稠以及低血压等有关,而上述情况
的常用手段,而血管通路是指帮助血液透析患者清除体内毒
的处理难度相对较高,甚至可能造成患者的动静脉内瘘无法
力衰竭或者重度酸中毒等情况,需要紧急进行血液透析治
疗,此时可遵医嘱暂时的采用临时血管通路进行治疗,防止
内瘘过于早期应用而导致不良后果。
三、 识别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并预防
动静脉内瘘应用中较为常见的并发症有感染、血栓形成
以及出血。 特别是感染的情况较为常见,局部感染患者会出
现局部明显的红肿疼痛情况,如果属于全身感染则伴随畏
命安全,所以血液透析患者要掌握一些自我护理方法,从而
维护动静脉内瘘这个生命线。
排查异常情况。 如果发现血管内瘘局部出现红肿、热痛等情
况,也要及时入院就医以便及早处理。 在应用期间如果透析
治疗后发现内瘘出血不止,需要及时就医寻求帮助。
动静脉内瘘建立后,成熟时间约为 6 ~ 8 周,患者在等待
内瘘成熟过程中若发生病情突然加重的情况,例如,出现心
同。 所以血管通路也将对患者血液透析治疗效果产生了直
免在瘘侧肢体穿着过紧的服装或者佩戴手表,防止内瘘碰撞
接的影响,为了确保血液透析的治疗效果及患者的良好预后
导致内瘘出血;第二,在日常生活中,要防止对血管内瘘进行
就需要建立良好且持续的血管通路。 目前,动静脉内瘘是广
重压,从而避免血栓形成的发生;第三,在日常生活中,要确
素、炎症介质、水等物质,控制心衰、纠正电解质紊乱的一条
使用,所以要求患者进行如下的护理配合:第一,在动静脉内
重要通道,可分为临时性血管通路、长期性血管通路和半永

血液透析患者 动静脉内瘘的护理 及常见问题

血液透析患者 动静脉内瘘的护理 及常见问题

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及常見問題:血液透析是目前慢性肾衰竭的主要治疗措施之一,建立良好的血管通路是长期维持性血透得以顺利实施的首要条件,对透析效果和患者长期存活有着重要影响。

动静脉内瘘从1966年开始应用于临床,其优点为使用时间长、感染率低、活动方便。

制作内瘘一般从左到右、从远到近,先上后下、先自身血管后移植血管。

动静脉内瘘术是一种血管吻合的小手术,将前臂靠近手腕部位的动脉和邻近的静脉作一缝合,使吻合后的静脉中流动着动脉血,形成一个动静脉内瘘。

術前護理保护好造瘘侧的肢体皮肤的完整与清洁,保护好拟造瘘侧肢体的血管,避免输液及直接动静脉穿刺。

向患者说明做内瘘的必要性,促进患者与患者之间的交流消除其紧张和恐惧心理,以取得患者的配合。

检查挠动脉搏动情况和头静脉充盈情况以及尺动脉的供血情况,防止挠动脉结扎后尺动脉血流不畅,手臂供血不足引起坏死。

術後護理1.術後術側肢體抬高制動,保持局部輔料清潔乾燥,注意觀察局部有無出血,滲血,以及血管雜音是否清晰,如有異常幾時給予擴管、抗凝治療。

2.衣袖要松大,注意造瘻部位皮膚清潔,預防感染。

3.注意對內瘻側手的保護,防止受傷。

4.內瘻僅供透析用,術側上肢避免負重、提重物、測血壓,避免一切靜脈治療,佩戴飾物等等。

5.內瘻術後10天鼓勵患者做腕部活動,反复交替进行握拳动作或反复挤压握力球或间断热敷内瘘以上的静脉,促進血管擴張。

6.指導患者自己聽血管雜音幾觀察血管震顫的強弱,有無疼痛,發現異常幾時就診。

透析時護理1.内瘘最好在术后4~6周使用。

理想的内瘘特征是静脉充分扩张、肥厚。

同时应准备弹性绷带一副,以便拔针后止血用。

2.透析前应保持手臂清洁,经常湿热敷,穿刺后可涂些喜疗妥软膏。

冬天注意肢体保暖,以免血管受冷痉挛。

3.第一次使用时应选择一处穿刺做动脉血管,静脉回路用普通静脉。

穿刺时要争取一次成功,减少对内瘘血管的损伤。

穿刺部位的选择要有计划性,避免反复穿刺某一固定点,以防造成血管壁变硬、渗血管腔变窄,血流量下降,从而影响内瘘使用寿命,或产生动脉瘤有破裂大出血的危险。

血透患者内瘘的日常护理

血透患者内瘘的日常护理

血透患者内瘘的日常护理内瘘是动静脉内瘘的简称,其属于外科血管吻合手术。

其实就是采用外科手术对相临近的动静脉进行缝合,使吻合后的静脉中流动着动脉血,从而形成一个动静脉内瘘。

动静脉内瘘血管可以为血液透析治疗提供充足的血液,是血液透析治疗患者的第二生命线,而且一个好的内瘘可以减轻血透中的痛苦,所以从内瘘建立到内瘘使用以及日常生活护理每个环节都要非常重视,都需要护理人员和患者的共同维护,这样才能为确保血透患者顺利治疗打下良好基础。

一、内瘘闭塞原因(一)压迫因素其实引起内瘘闭塞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就是透析后用压脉带进行止血时压迫时间和力度没有把控好,从而使得血流过慢或出现阻断而引发血栓。

还有一种原因就是因为患者睡眠时长时间压迫造瘘一侧肢体,从而使得血液运行受阻,内瘘出现闭塞。

(二)护理操作不当这个原因主要体现在五方面:一、穿刺操作不当。

穿刺也是影响内瘘使用时长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穿刺操作不当很可能就会导致血肿或是导致血管内膜受损,还有就是导致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移位到内膜位置,进而引起内膜增殖和其在细胞外基质沉积,这样就会引发静脉栓塞和狭窄,最终使得内瘘闭塞。

如果在同一个位置反复进行穿刺也可能因为血管壁受损而出现动脉瘤。

二、穿刺失败而导致血肿出现,从而对血管造成压迫而引起血液运行受阻。

三、无菌技术不达标,穿刺部位出现感染。

四、新瘘使用太早。

五、透析中患者出现血压低的情况。

当患者出现低血压时血液流速变慢,而透析时需要反复抽动血管,从而导致血管壁受损。

在不透析的时候,血管压力降低又很容易引起内瘘断流或是出现血栓,最终导致内瘘闭塞。

(三)其他原因如果血透患者患有糖尿病、多发性骨髓瘤等疾病也会因为血液运行速度比较慢而比较容易出现血栓。

如果对内瘘处消毒不到位,也会因为内瘘处出现感染而引起血栓。

还有一种原因就是造瘘一侧肢体不活动,从而使得这侧肢体血管弹性变差,这样也会导致血栓的形成。

如果血透患者年龄比较大还存在血管动脉硬化的情况,也会比较容易出现内瘘闭塞。

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及宣教

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及宣教

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及宣教(一)动静脉内瘘术前护理及宣教动静脉内瘘被视为长期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建立一个成功的血管通路,使之得以长期使用,必须依靠医患双方的共同努力。

(1)术前心理护理。

术前向患者说明造瘘的目的意义以及该手术对治疗有何帮助,消除患者焦虑不安,紧张恐惧的心理。

告诉患者造瘘只是一个小手术,不必紧张,并告知患者一些基本的手术方法及造瘘时可能会出现的一些不适,如疼痛等,让患者做好心理准备,积极配合,坦然面对手术。

(2)仔细告知患者术前应该配合的具体事项。

嘱咐患者保护好造瘘侧手臂,切勿在造瘘侧手臂进行动,静脉穿刺,以利手术顺利进行,平时注意保护造瘘侧手臂皮肤的清洁,切勿抓伤,碰伤皮肤,以防术后感染。

(3)内瘘术前不宜使用肝素等抗凝剂,以防术中或术后出血。

(4)术前进行皮肤准备,用肥皂水彻底清洗造瘘侧手臂,并剪短指甲。

(二)动静脉内瘘术后的护理及宣教内瘘术后的护理对内瘘使用及寿命极其重要,因此要做好以下护理工作。

(1)动静脉内瘘成形后,嘱患者将内瘘侧肢体抬高至水平以上30度,以利静脉血回流,减少内瘘侧手臂的肿胀。

(2)术后24h内密切观察内瘘通畅与否及全身情况,并密切观察以下各项指标。

a、观察患者心率,心律,呼吸是否有改变,询问患者是否有胸闷,心悸,如有变化应及时向医生汇报,及时处理。

b、观察内瘘侧手臂手指末梢血管充盈情况,如手指有麻木,发冷,疼痛等缺血情况。

c、观察内瘘吻合口处有无血肿,局部有无渗血。

若发现渗血不止或内瘘手臂疼痛难忍,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d、观察内瘘血管是否通畅。

首先触摸内瘘静脉端血管有无震颤,或用听诊器听诊有否血管杂音,如触摸不到或听不到杂音,应查明是否局部敷料包扎过紧,以致吻合口及静脉侧受压,并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3)更换敷料时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包扎时敷料不宜过多,过紧,以能触摸到震颤为准。

(4)禁止在造瘘侧手臂进行测血压,静脉注射,输液,抽血等操作,以免造成内瘘闭塞。

维持性血透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维护科普

维持性血透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维护科普

维持性血透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维护科普自体动静脉内瘘是一种搭建血管通路的重要方式,广泛应用于持续性的血液透析治疗中,并且治疗效果好,对于尿毒症患者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治疗意义。

内瘘术后需要采取适当的维护措施,本文将对内瘘的维护进行介绍。

一、什么是内瘘认识内瘘之前,需要先了解什么是尿毒症。

尿毒症不是一种单一的疾病,而是各种肾病到了晚期表现出的肾病综合征。

由于肾功能出现了不可逆性的衰退损坏,所以仅仅依靠自身调节或药物调理没有太大效果的。

尿毒症将直接威胁患者的生命,在这一阶段由于患者肾功能完全丧失,所以身体内的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全都失调,体内大量有毒物质不能正常排泄,多种伴生疾病如肾病性贫血、肾性低钙血等等不断出现,摄入营养无法得到有效利用,所以患者往往骨瘦如柴,呼吸系统、血液系统、胃肠道消化系统均因大量本该被排泄的废物和被清除的毒素潴留出现不同程度的功能异常,这些一系列病症都是由于尿毒症而引出。

临床上对于尿毒症的治疗通常只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另一种是找到合适的肾源进行人工换肾。

其中人工换肾虽然是最为理想的治疗方法,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尿毒症的影响,但其难度在于找到合适的肾源,同时换肾手术的价格往往比较昂贵,对于普通家庭来说往往不能承担。

因此维持性血液透析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治疗方式,通过为患者搭建血管通路来清除代谢废物,净化体内血液,类似于暂时性替代肾功能以延续患者生命。

自体动静脉内瘘手术是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的建立血管通路的方式,其并发症少、使用期限长等优势明显,获得了医生和病人的广泛支持。

内瘘,全称是自体动静脉内瘘形成术,是一种在皮肤下搭建动脉静脉血管通道的手术方式,将动脉静脉通过人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以此来形成血管通路,帮助尿毒症患者自发地净化血液,清除毒素,是临床上常用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治愈方式。

内瘘是为尿毒症患者搭建的一条“生命线”。

二、内瘘的护理内瘘术能有效阻止尿毒症病情的进一步恶化,同时在术前和术后都需要做好相应的护理措施以保证内瘘术的治疗效果。

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堵塞原因及心理护理措施分析

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堵塞原因及心理护理措施分析

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堵塞原因及心理护理措施分析一、引言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AVF/AVG)是珍贵的血液净化方式,也是患者维持生命的重要手段。

然而,在AVF/AVG使用过程中,出现堵塞等问题就会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健康和治疗效果。

本文从堵塞的原因及心理护理角度,探讨AVF/AVG堵塞的发生原因和心理护理措施,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问题,提高生活质量。

二、AVF/AVG堵塞的原因1.机械性原因(1)血管内瘤。

血管内瘤是由于血管内膜生理反应异常造成的肿瘤,血管内瘤破裂会导致血管狭窄甚至闭塞。

(2)血凝块。

血凝块是由于血液中凝血酶形成导致,血小板减少会增加血凝块的形成。

(3)血管痉挛。

血管痉挛是由于血管内神经、内分泌等因素引起的血管收缩,使血管狭窄甚至闭塞。

2.非机械性原因(1)感染。

感染可以引起血管壁的炎症反应,导致狭窄和堵塞。

(2)斑块形成。

斑块主要是指血管内膜的脂质沉积、基质增生和弹性组织破坏,导致血管管腔变窄和闭塞。

(3)动静脉瘘管周瘢痕性狭窄。

动静脉瘘管周围的组织容易形成瘢痕,瘢痕会导致AVF/AVG的狭窄或闭塞。

三、AVF/AVG堵塞的心理护理措施1.建立合理的心态患者在AVF/AVG堵塞时,应建立合理的心态,不要过度担心和焦虑。

AVF/AVG是一种可以修复的器官,AVF/AVG的堵塞也是可以治疗的。

因此,患者应放宽心态,积极应对问题。

2.与医护人员沟通交流AVF/AVG堵塞时,应及时与医护人员沟通,了解堵塞的原因和治疗方案。

医护人员应给予患者良好的医学护理,包括定期检查、维护、治疗和康复。

3.营造愉快的生活环境AVF/AVG堵塞时,患者的生活环境也应该尽可能愉快和舒适。

患者应加强自我保健,如按时服药、保证足够的睡眠和饮食等,尽力保持身心健康。

同时,在生活中,患者应挑选适宜的休闲活动,如读书、听音乐、观影、运动等,以增强身体素质,减轻乏力和心理憔悴等不良反应。

4.宣传教育宣传教育是预防AVF/AVG堵塞的有力手段。

血透内瘘怎样进行远期护理?

血透内瘘怎样进行远期护理?

血透内瘘怎样进行远期护理?在血透治疗过程中,要对患者的内瘘部位和血管进行全方位护理,达到增加血流量,提升血透内瘘功能,延长其使用时间的目的,是当前保证血透临床效果疗效最重要的方式。

可以有效缓解患者血管狭窄、内瘘失去功能等情况发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血透时的穿刺难度。

因此,做好血透内瘘的远期护理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从血透内瘘的概述入手,简要介绍血透内瘘怎样进行远期护理。

血透内瘘概述1.1血透的意义血透,即血液透析,是血液净化常用的方式之一,是目前临床上对于治疗急性、慢性肾功能衰竭最为有效的方式。

如果患者出现急性或慢性肾衰竭时,体内的代谢废物将无法排出,并逐渐积攒在体内,从而导致机体中毒、多器官功能严重受损,严重时甚至会危及患者的生命。

因此,通过血液透析设备建立患者的体外循环,将患者的血液和透析液同时注入到透析设备中,利用设备去除代谢废物及有害物质,例如尿素氮、肌酐、小分子毒物等,维持患者水电解质及酸碱的平衡,并清除血液中的水分,将纯化后的血液回输到患者体内。

减少代谢废物对身体产生的负面影响,改善患者的不适症状。

此外,血透还可用于救治药物或毒物中毒的患者,临床上经常用于中毒患者的抢救治疗。

1.2内瘘的作用内瘘,即动静脉内瘘,是一种临床上常用的血管吻合方式,将患者上臂远心端部位的动脉与静脉相吻合,应用于血透治疗当中,为血液透析提供充足的血液,保证血液透析治疗中血管的通畅,从而达到血液净化的目的。

当患者需要进行血管造影等手术时,则需要进行内瘘手术,将动脉和静脉进行吻合,使血液循环到身体的各个部位,维持身体的正常运作,保持机体的正常功能,降低患者术后发生感染的概率。

一般情况下,内瘘的使用期限是四到五年,如果能够对内瘘进行有效护理,则可以延长内瘘的使用寿命。

内瘘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影响较小,因此常用于血液透析临床治疗当中,有效提升血透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疾病对患者日常生活带来的不便。

血透内瘘的远期护理血透是目前治疗肾衰竭的主要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闭 瘘 的 预 防
行透析前,要了解患者的全面情 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对症处理,正确 评估干体重,准确设置超滤量。对基 础血压比较低的或透析期间体重超过 总体重4%的患者,可应用低温透析、 钠曲线、超滤曲线等模式透析,增加 透析频次,延长透析时间。不宜超滤 过多过快而发生症状性低血压 。
低血压易引起内瘘(AVF)的急性闭塞, 因为低血压导致血液灌流不足,易引起 内瘘堵塞,要经常触摸内瘘震颤或听诊 血管杂音,以证实内瘘的通畅,如果出 现手指麻木、发冷、疼痛等缺血情况, 立即通知医生,尽快处理。内瘘管予以 热敷、按摩,以提升局部血流量,尿激 酶溶栓法,禁止环形包扎。
(4)适当抬高内瘘手术侧肢体,可减轻肢体 水肿。
(5)每三日换药一次,10-14天拆线, 注意包扎敷料时不加压力。
(6)注意身体姿势及袖口松紧,避免 内瘘侧肢体受压。
(7)术后避免在内瘘侧肢体输液、 输血及抽血化验,禁止测量血压。
(8)术后24小时术侧手部可适当 做握拳及腕关节运动,以促进血 液循环,防止血栓形成。
c.术前5-7天停止使用抗凝 剂,以免手术中或手术 后出血。
D.术前进行皮肤准备,用 肥皂水彻底清洗造瘘侧 手臂,并剪短指甲。
七、内瘘术后护理与宣教
(1)嘱患者根据医嘱服用抗凝、抗炎药。 (2)如有少量渗血,可轻压止血,压迫时注意
保持血管震颤的存在:如有较多渗血需要打 开切口,寻找出血点并结扎止血。 (3)功能检查:术后静脉能触及震颤,听到血 管杂音。术后早期应多次检查,以便早期发 现血栓形成,及时处理。
(9)在术后一周且无伤口感染、 无渗血、愈合良好的情况下,每天 用术侧手捏握皮球或橡皮圈数次, 每次三至五分钟;
(10)术后两周内手术侧上肢禁止 缠止血带。术后两周可在上臂捆 扎止血带或血压表袖套,手做握 拳或握球锻炼,每次一至二分钟, 每天可重复十至二十次。
八、内瘘的成熟
内瘘成熟的早晚取决于患者血管自身 的条件、手术的情况及手后患者的配合 情况。一般当静脉动脉化(血管壁增厚、 显露清晰,突出于皮肤表面,有明显动 脉震颤或搏动),内瘘直径增粗,能保 证成功的穿刺、提供足够的血流量时才 算成熟。
内瘘成熟时间:内瘘成熟至少需 要四周,最好等待八至十二周后再开 始穿刺。不易早期穿刺。特殊情况下 须提前使用者,最好只穿刺一针连接 管道,用其他肢体的周围静脉做静脉 穿刺。
九、合理选择穿刺点确保有较高成功率
在透析穿刺时,应有计划的选择穿刺点,动脉穿刺 应离吻合口3cm以上,穿刺部位要经常轮换,这样有利于 穿刺部位的愈合,也可以减少穿刺引起的疤痕,同时应预 防动脉瘤形成,动脉穿刺点应逆血流方向,静脉穿刺点要 尽量离开动脉穿刺点,一般在8cm以上,最好不与动脉穿 刺在同一血管上以减少再循环,提高透析效率。一般可使 用阶梯式穿刺或纽扣式穿刺。
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护理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概 述
血透技术是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 竭.药物.毒物中毒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而血管通路是进行血透的必备条件, 建立稳定可靠的血管通路是血液净化 顺利完成的必要前提,也是维持血透 患者赖以生存的“生命线”。
二、动静脉内瘘的定义
是通过外科手术将患者外周动脉和浅表 静脉永久性吻合连接后,使得动脉血液流至 浅表静脉,随之静脉扩张,管壁肥厚,即静 脉动脉化,便于并耐受反复穿刺使用,建立血 透体外循环,是专门为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进 行血液透析而建立的永久性血管通路.因此内 瘘的保养和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六、术前护理与宣教
A、术前心理护理:术前向患者说明 造瘘的目的,意义及手术对治疗的帮 助,消除患者的焦虑不安、紧张恐惧 心理,告知患者造瘘只是个小手术, 不必紧张,并告知患者一些基本的手 术方法和造瘘时可能会出现的一些不 适,如疼痛等,让患者做好心理准备 积极配合,坦然面对手术。
B、仔细告知患者术前应该配合的具 体事项,并签术前知情同意书。嘱咐 患者保护好造瘘侧手臂,切勿在造瘘 侧手臂进行动、静脉穿刺,以利于手 术顺利进行;平时注意保护造瘘侧手 臂皮肤的清洁,切勿抓伤、碰伤皮肤, 以防术后感染,同时对手术可能出现 的并发症,意外要告知患者家属,得 到理解和认可。
十、内瘘的自我保护:
内瘘侧皮肤保持清洁,防止感染,保护血管, 禁忌在做瘘的动脉和静脉上输液或采血,术 后抬高患肢,减少肿胀。每天检查血管吻合 口是否通畅,如静脉侧扪到震颤,听到血管 杂音,表示瘘管通畅,发现瘘管疼痛及震颤 消失,即与医生取得联系,以便及时处理。 必须保持瘘道口皮肤的清洁,发现有感染迹 象应及时进行处理。
三、理想的血管通路
应该具备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1
容易重复建立血液循环
能保持血液净化时充分
2
的血流量:
能保持长期的功能 不必经常
3
手术干预 能尽量减少创伤
44
没有明显的并发症
5
可减少和预防感染
6
手术难度小,安全系数高
7
不限制患者的活动
四、建立血管通路的最佳时机
K/DOQI建议,如果患者 的血肌酐>308umol/L,或预计 6个月后需要透析,应给患者造 瘘。对于老年、儿童或糖尿病 肾病患者,特别是血管条件较 差的患者,建立血管通路的时 间应提前,以保证充分的内瘘 成熟的时间。
十、血液外渗的护理:
Text in here
加强巡回,若巡回中穿刺处有血肿应立 即按压,胶布固定,冰袋冷敷,迅速更换穿 刺部位,第2日血肿处再用50%硫酸镁湿热敷 。
拔针后,用弹力绷带或胶布加压包扎,力量 要适宜,不应怕渗血而包扎过紧(以不出血 为宜),时间过长,以防止闭瘘。无论是动 脉或静脉穿刺处压迫时间均应10 -- 15分钟, 压迫部位应在距离穿刺针尖方向0..5-1.0cm处。
国内情况:造瘘时间偏晚, 若患者的血肌酐
>600umol/L,则给予造瘘, 以便于患者血肌酐
>800umol/L时给予血液透 析治疗。
五、心理支持
做好心理护理非常重要,大多数患者在透析前精神 负担重,对自己今后生活,疾病的预后.事业前途忧心忡 忡,具有消沉的心理和对疾病的恐惧心理,要充分做 好宣教工作,介绍有关透析知识,提高患者对血透的认 识,宣传党的优抚政策。减轻其因疾病造成家庭的经济 压力,消除其恐惧心理.促其树立治疗疾病的信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