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油井单井产能的有效管理途径
单井注水方案
![单井注水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86953f2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a5.png)
单井注水方案1. 引言单井注水方案是油田开发中常用的一种技术手段,旨在通过注入水来提高油井的产能。
本文将介绍单井注水方案的基本原理、设计要点以及实施步骤。
2. 单井注水原理单井注水是指将水注入已经投产的油井中,通过注入水来维持或提高油井的产能,实现有效的油田开发。
具体来说,单井注水的原理有以下几个方面:•增加油藏储层压力:注入的水可以增加油藏储层的压力,使原本无法开采的油能够被推动到井口,从而提高产量。
•降低油藏黏滞性:水作为外部介质可以使油井内的原油黏度降低,减少油在储层中的滞留,提高产量。
•提供驱替作用:注入的水可以将原油推动向井口,起到驱替的效果,增强油井的采收率。
3. 单井注水方案设计要点设计一个有效的单井注水方案需要考虑以下几个要点:3.1 注入水质量注入水的质量对注水效果有很大影响。
一般来说,注入水的水质应尽量符合以下要求:•含盐量适宜:水的盐度不能太高,否则会对储层产生不利影响。
一般要求注入水的盐度控制在5000ppm以下。
•PH值合适:注入水的PH值应在6.5~8.5之间,过高或过低的PH值都会对储层产生不良影响。
•悬浮物含量低:注入水中的悬浮物含量应尽量低,以免堵塞油井。
•油含量控制:注入水中的油含量应尽量低,以免影响后续的油水分离。
3.2 注水井位置选择注水井的位置选择是一个关键问题。
一般来说,注水井应选择在距离生产井一定距离的位置,以避免过于密集的井网造成资源浪费。
同时,注水井的位置应尽可能选择在同一地层,以减少地层压力分布的影响。
3.3 注水井井网布置注水井的井网布置是一个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的问题。
一般来说,井网的布置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降低地层压力差:相邻的注水井之间应尽量保持一定的距离,以降低地层压力差。
•充分润湿油层:注水井的布置应让水能够充分润湿到整个油层中,提高注水效果。
•勘探数据分析:根据勘探数据的分析,结合注水效果的评价,对注水井的位置和数量进行调整。
4. 单井注水方案实施步骤实施一个单井注水方案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方案设计:根据油田勘探开发的数据,设计一个合理的注水方案,包括注水井的选择和布置等。
能提高油气藏单井产能与采收率的MRC井新技术介绍
![能提高油气藏单井产能与采收率的MRC井新技术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1d563db2c77da26925c5b09a.png)
质导 向薄油层 水 平井技 术 等都属 于 MRC技 术范 畴 。
2 MR C技 术适 用 的储 层 地质 条件
加幅度已不再 明显 ; 侧钻又型井虽然对单井产量 的增 加较为明显 , 但是机械钻速较慢 向发 展 , MRC( Ma x i mu m R e s —
加辐射状 四分支井等。 目前 国外的 MR C井类 型主要 为又型 、 鱼骨型、 混合型等。
4 MRC井技 术解 决 的实际 问题
e r v o i r C o n t a c t , 最大油藏接触 ) 井技术必将成为辅助非
常 规油 气开 发 的主流趋 势 。
1 MR C技 术 的定义
围外 常 采用 的裸 眼侧 钻 叉 型 2 分 支井 、 鱼 骨状 6 分 支井 、 又 骨结 合 骨状 8 分支井 、 套管 开 窗 侧钻 又 型 井等 4 种井 型 , 各类 MR C井增 产效 果如 表 l 所示 。 南表 1 可知 , 随着 井 眼 与油 层接 触 段 长 度 的增 加 , 单 井 产 量也 呈 逐 渐 上 升 的趋 势 ; 在 井 眼与 油 层 接 触段 长度 相等 的情 况下 , 分 支井数 量超 4 个分 支对 产量 的增
所具有的提 高单井生产能力、 降低吨油成本 、 减少岩屑和钻井液排放等一 系列技 术优势, 从 MRC井 的定 义 、 适 用的储层 地 质条件 、 发展 历程 、 类型 、 可 以解 决的 实 际 问题 、 技 术核 心 等方 面对 MRC井技 术进行 了简要介绍。分析 了MR C井在江苏油田的应 用前景及存在问题 , 为江苏油田非常规 油气资
新时代保持长庆油田持续稳产的措施
![新时代保持长庆油田持续稳产的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3d6bf784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ae.png)
新时代保持长庆油田持续稳产的措施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能源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变得越来越重要。
作为我国最大的油田之一,长庆油田承担着国家石油供应的重要任务。
为了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保持长庆油田的持续稳产显得至关重要。
为此,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保障油田的稳产。
本文将从技术、管理和环保等方面,分别探讨如何保持长庆油田的持续稳产。
一、加强技术研发,提高采油效率长庆油田是中国最大的油田之一,但也是比较老旧的油田,传统的采油方法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
必须加强技术研发,提高采油效率。
可以采用先进的勘探技术,以发现新的油田资源。
可以引进国际先进的采油技术和设备,以提高油井的产能和提高采油效率。
可以采用水平井、多级压裂等技术来提高单井产能。
还可以开展油田综合开发,充分利用地下资源,提高采收率。
通过技术创新和引进,提高油田的开采效率,保持持续产量。
二、加强油田管理,提高作业效率除了技术上的改进,油田管理也是保持稳产的关键。
可以加强对油田设备的维护和更新,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可以优化油田生产管理流程,提高作业效率。
可以建立更加科学和严密的生产计划,避免由于作业失误导致的油田事故。
还可以提高员工素质,建立更加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防范人为因素对油田的影响。
通过加强油田管理,提高生产效率,保证油田的持续稳产。
三、加强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了一个全球共识。
长庆油田的持续稳产必须与环境保护相结合,实现可持续发展。
可以采用更加清洁和环保的采油技术,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可以加强对废水、废气等污染物的处理,确保油田生产不会对周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还可以建设环保设施,对废弃物进行合理处理和回收利用。
通过加强环境保护,实现油田的可持续发展,确保长期稳产。
四、加强科研力量,推进油田智能化建设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化已经成为了各行各业的发展趋势。
长庆油田也可以借助科研力量,推进油田智能化建设,提高油田的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
提高采油井产量的措施
![提高采油井产量的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cf90a1f058fb770bf68a55b7.png)
提高采油井产量的措施发表时间:2019-04-25T11:04:58.547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3期作者:王梦瑶1 邹宏刚2 庄立君3 马春梅4[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的综合国力在不断的加强,油田生产过程中,加强对油井的管理,不断提高单井的产量,才能更好地完成油田开发的任务,保证油田生产企业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1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三采油厂第三油矿黑龙江大庆 163000;2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四采油厂第四油矿902队黑龙江大庆163000;3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十采油厂第三油矿作业三工区黑龙江大庆 163000;4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四采油厂第五油矿西一队黑龙江大庆 163000摘要:随着我国的综合国力在不断的加强,油田生产过程中,加强对油井的管理,不断提高单井的产量,才能更好地完成油田开发的任务,保证油田生产企业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及时调节油井的生产运行参数,保证合理的生产压差,维持油井长期的高产稳产。
关键词:采油井;压裂;检泵;措施引言采用油井压裂施工成为油田增产的重要途径,成为后期增产挖潜的重要手段。
但是油井压裂低效,即油井压裂初期日增油量低或者不增油,影响油田开发的经济效益。
采油井压裂效果主要受压前选井选层、压裂施工原材料优选、压后管理等因素影响。
下面对具体成因及对策进行分析。
1油井增产措施概述为了提高采油井的产量,采取最佳的技术措施,如对油井实施水力压裂作业,提高储层的渗透性,达到增产的效果。
改变油井的工作制度,通过修井检泵的形式,改变抽油泵的性能参数,提高油井的产量。
油井生产中,需要具有充足的供液能力,才能保持油流入井,之后采取最佳的开采技术措施,将油流从井底开采到地面上来,获得最高的单井产量,满足油田开发对产量的要求。
二次采油阶段,依靠注水开发的方式,通过注入水的驱替作用,提高油井的产量。
三次采油阶段,依靠注聚合物的方式,扩大注入剂的波及体积,开采出更多的剩余油,提高油田的采收率。
用钻井方法提高单井产量和采收率
![用钻井方法提高单井产量和采收率](https://img.taocdn.com/s3/m/aa15439f680203d8cf2f240c.png)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第34卷第5期2010年10月JOURNAL OF DAQING PETROLEUM INSTITUTE Vol.34No.5Oct.2010收稿日期:2010 08 18 作者简介:苏义脑(1949-),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主要从事油气钻井工程技术方面的研究.用钻井方法提高单井产量和采收率苏义脑,黄洪春,高文凯(中国石油集团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北京 100083) 摘 要:介绍新时期油气钻井工程定位、特征、发展趋势及正在经历的3个转变;分析用工程技术提高单井产量与采收率的4种途径:增大井底压差、减小油气流动阻力、增大井眼与油层接触长度和保护油气层;论述利用钻井新技术提高单井产量的可行性.结合保护油气层、特殊工艺井钻井等新技术的原理及应用情况,阐述应用油气钻井新技术提高单井产量与采收率的效果、优势与前景;指出提高单井产量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科学合理地选择和规划,应该大力发展相关钻完井关键技术与装备.关 键 词:钻井;提高产量;提高采收率;保护油气层;特殊工艺井中图分类号:TE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 1891(2010)05 0027 080 引言油气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直接关系国计民生和国防安全.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国内油气资源需求旺盛,石油供求缺口加大.据国家能源局公布的数据,2009年,中国生产原油1.89×108t,净进口原油已高达1.99×108 t,原油进口依存度首次超过国际警戒线达51.29%.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油气资源消费大国,资源供给面临空前的压力,已对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和安全构成了潜在的威胁.据中国工程院预测,到2020年石油对外依存度将达到60%.为解决中国油气资源安全供给问题,除加强国内资源勘探、加快探明储量的开发和实施“走出去”战略外,提高单井油气产量和采收率也是一条十分重要的途径.截至2008年底,中国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287×108 t,如果采收率再提高1%,则相当于可采储量增加了2.87×108 t.近30a来,国外油气钻井工程的作用与技术内涵已经发生了重大转变,在提高单井产量和采收率方面已经发挥了重要作用且见到了很好效果.因此,正确认识和理解我国当今钻井工程技术定位、发展趋势和方向,充分发挥它在提高单井产量和采收率方面的作用,是十分重要和迫切的.1 当今钻井工程的定位、特征和发展趋势钻井工程是石油工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钻井为代表的工程技术和勘探、开发共同构成支撑石油工业上游业务的三大支柱.钻井工程的功能是构建从地下储层到地面的油气通道和采集地层信息,高投入、高产出、高风险和高技术(四高)是当代油气钻井工程的特征.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钻井的“高技术”特征,即信息化、智能化、集成化特点愈加明显[1].纵观当今世界钻井技术,总的发展趋势是向“更深、更快、更经济、更清洁、更安全和更聪明(六更)”的方向发展.更深是指在现有基础上向更深地层更深水下寻找和开采油气;更快就是提高钻井速度;更经济就是降低“吨油”钻井成本;更清洁就是注重环保和保护储层;更安全就是注重钻井作业安全特别是人身安全;更聪明就是不断追求创新,通过各种智能化技术、新型钻井方式和新井型的变革来大幅度提高油气勘探开发效果,实现效益最大化.目前钻井工程和技术正在经历“三个转变”,或曰“三个扩展”,即钻井的功能由构建一条传统意义上的油气通道向提高勘探成功率和开发采收率及油气产量转变(扩展);钻井技术也由单一解决工程自身问题向解决“增储上产”问题转变(扩展),如水平井、分支井、欠平衡钻井、地质导向钻井、储层保护钻井液等技·72·术即为其例;我国的钻井科研逐步从学习和跟踪国外为主向自主创新转变(扩展),以充分保证钻井工程技术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勘探、开发的“下位”技术,钻井的目的是为“上位”提供更好的、更全面的服务和技术保证,勘探、开发需要钻什么样的井,钻井工作者就要钻成这样的井,而且要保证钻好这样的井.2 提高单井产量和采收率的钻井技术提高油气井单井产量与采收率是一项系统工程,其贯穿于地质、钻井、开发、采油等作业的全过程中.总的来说需要做到“摸清情况,优化设计,优质施工”.摸清情况就是需要在前期地质及勘探过程中,把准油气产层层位,精确描述各项油藏参数,为后续挖潜增效提供基础和依据;优化设计即在钻井和采油过程中优选适当的工艺技术手段,通过保护油气储层、增加井底压差、减小油气运移阻力、增大井眼与油气层接触长度,以实现油井的产量最大化;优质施工即在各项工程施工过程中保证设计的优质、高效、安全与可靠实现.油气田开发工作者致力于减小油气运移阻力方面的研究来提高单井产量和采收率,发展了压裂、酸化、热力采油技术等,以及用注聚合物驱和化学驱来减小运移阻力和增大驱油波及体积;还有一系列技术着眼于增加井底压力,如水驱、气驱、排水降压等,在经济合理、最大限度的开采石油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除此之外,还在探索其他一些新技术以进一步提高单井产量和采收率.近些年来,钻井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井眼轨迹测控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地质导向钻井技术的突破,推动了水平井、分支井及大位移井等特殊工艺钻井技术的规模应用,将井的功能由原来的“构建地面与井下的油气通道”扩展为大幅度提高井筒在储层中有效进尺与增大油藏直接连通能力;新型钻井液与完井液技术、欠平衡钻井(包括气体钻井、泡沫钻井和充气钻井液钻井等)技术迅速发展,将钻井液的功能由携岩与保持井下安全拓展到保护储层与提高单井产量领域;智能完井、连续管等新技术的不断突破,正逐渐改变传统的油、气生产方式,其在优化油井生产效率及挖潜增效方面的巨大潜力日益凸显.国内外油气开发的历史与近些年的成功经验证明,钻井新技术已成为大幅度提高单井原油产量与采收率、降低石油开发成本的有效途径.2.1 油气层保护技术钻井是首先接触油气层的工艺环节,改变油气藏原始状况和物性参数,因而直接影响到油气井的产量、寿命、增产措施的效果和开发效益.因此,钻井过程中保护油气层显得尤为重要.根据经典油气井产能公式,当油气井完钻,油层条件、油井条件及生产方式确定后,地层渗透率是影响单井产量与采收率的最主要因素.保护油气层的核心问题就是保护地层的渗透率.目前国内外钻井保护油气层技术主要集中在新型钻完井液和钻井工艺上.(1)新型钻井液与完井液技术.油气钻探过程中,钻井液完井液等入井流体始终与井内流体和地层接触,对储层保护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必须有利于发现并保护油气层,有利于取全取准资料和及时正确评价储层.因此,保护油气层首先要合理选择和设计钻井液完井液体系,确保处理剂与储层岩石和储层流体配伍,无毒且能生物降解,加强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图1 国内外主要钻井液类型统计对比 近年来,国外钻井液和完井液技术发展较快,普遍着眼于钻井液和完井液技术的统一,出现了一批新型钻完井液.典型代表是油基类钻井液技术迅速发展和系列配套,应用比例接近50%,很好地保护了油气层和减少复杂事故,已成为国外很多国家和地区(如墨西哥、委内瑞拉等中南美洲国家)指定必须采用的钻井液.我国在这方面尚处于起步阶段(见图1).(2)欠平衡钻井技术.造成油气层损害的另一主要因素是井内液柱压力大于地层孔隙压力.欠平衡钻井是指钻井过程中钻井液液柱压力低于地层孔隙压力,允许·82·大 庆 石 油 学 院 学 报 第34卷 2010年地层流体流入井眼、循环出并在地面得到有效控制的一种钻井方式.包括低密度钻井液欠平衡钻井、泡沫钻井、气体钻井、雾化钻井、充气钻井液钻井、淡水或卤水钻井液钻井及泥浆帽钻井等.由于减少了压差,阻止了滤液和固相进入储层,因而能够最大限度地发现和保护中、低压油藏,以获取比常规过压钻井高得多的经济效益.另外,欠平衡钻井还可以克服液柱的压持效应,提高破岩效率,解放钻速,缩短建井周期,减少钻井液对储层的浸泡时间,降低污染,提高产量.这些优点使得该技术在北美地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美国和加拿大的欠平衡钻井数已经占其总钻井数目的1/3或更多.图2 中国陆上2005~2009年欠平衡钻井数统计 近年来,国内欠平衡/气体钻井技术也得到了快速发展,2009年全国完钻290口(见图2),占年钻井总数的1%.欠平衡/气体钻井的应用大幅度提升了储层保护、油气发现水平和单井产量.如2005年6月,在吐哈盆地典型“三低”储层进行了多口井氮气钻井,使该地区首次获得了高产油流,其中红台2-15井同比红台204井改造前油气当量提高了3.62倍.胜利油田滨南地区滨425—平1井采用充氮气欠平衡钻井,裸眼完井投产后,初期日产原油28t(是邻井直井的4~5倍),日产天然气1 300m3.2.2 特殊工艺井钻井技术我国从“七五”、“八五”连续开展定向井、丛式井、水平井钻井技术的攻关以来,已形成了水平井、定向丛式井、分支井和大位移井等一系列特殊工艺井钻井及配套技术.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在井下控制工程领域不断取得进展与地质导向技术的突破,实现了井眼轨迹在油层中朝着提高单井产量和采收率的方向任意延伸.在油藏地质条件不是很确定的条件下,这些钻井技术能够充分保证钻井工程、油藏工程与采油工程在提高采收率方面的互补和统一,实现了“少井多产”的目标.(1)水平井钻井技术.水平井是指井眼轨迹达到水平后(或井斜角大于86°),井眼继续延伸一定长度的定向井.其突出特点是井眼穿过油层的长度长,有效连接地下各个不同油藏或不同流体单元,最大限度增大了油井和油藏的接触程度,以及增大油藏直接连通能力的通道,所以油井的单井产量高.水平井的核心技术之一是井眼轨迹有效控制和导向钻井.水平井是目前油气开采中提高单井产量和采收率普遍应用的钻井新技术,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规模应用[2],并且随着技术的进步,成本越来越低,特别适用于裂缝性油藏、底水、气顶油藏或低渗油气藏实现高效开发[3].根据美国油气杂志统计,美国和加拿大年钻水平井数分别占总井数12%和20%(见图3).通过水平井的应用,使美国石油可采储量增加了13.7×108 t.目前美国水平井钻井成本已降至直井的1.5~2倍,甚至有的水平井成本只是直井的1.2倍,而产量是直井的3~8倍,增产效果十分显著.国内陆上水平井应用规模、领域、水平和效果近年来均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累计年钻水平井1 000口以上(见图4),提高新井单井产量3~5倍,取得了“三提”(提高了新井单井平均日产量、提高了储量动用程度、提高了油藏的采收率)、“三降”(降低了开发钻井数、降低了土地占用总量、降低了开发操作成本)的显著效果;同时,规模应用也有力地促进了水平井技术的快速进步.但总的来看,国内水平井应用规模还不算高,占年钻井总数5.3%(见图3),比例是美国的1/2.钻井技术的进步促成了水平井与其他新技术的集成应用,特别是“水平井+欠平衡钻井”、“水平井+气体钻井”等技术集成的推广应用,使单井产量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如四川广安002-H1水平井采用井下套管阀实施全过程欠平衡钻水平井,水平段钻遇储层1 663m,储层钻遇率82.7%,直接投产,单井产量是邻近直井压裂的5倍.四川广安002-H8水平井采用氮气钻水平井(见图5),用EM-MWD测量轨迹,气体钻水平段长438.8m,直接投产,单井产量是邻近直井压裂的10倍.伴随水平井、分段压裂等钻完井关键技术的突破,长水平井钻井技术开始规模应用,并为页岩气高效、·92·第5期 苏义脑等:用钻井方法提高单井产量和采收率图3 2008年中国、美国和加拿大完成定向井、水平井及所占比例对比图4 中国陆上2005~2009年完成水平井井数统计图5 广安002-H8气体钻水平井钻井示意经济开发做出了巨大贡献.如美国Fort Worth盆地Barnett页岩气2000年钻井井数为937口,以直井压裂为主;2008年钻井1 863口,水平井占56%,日产量也从2000年的22.65×104 m3提高到2008年的45.3×104 m3.“2 000m长水平井+多段压裂完井”技术极大提高了美国页岩气开发产量与采收率.2000年美国页岩气年产量为122×108 m3,2007年美国页岩气总产量接近500×108 m3,占美国天然气总产量的8%以上;2009年五大页岩气生产盆地年产天然气已达图6 美国页岩气产量及增长趋势(据NavigantConsulting,Inc.2008年)900×108 m3(超过中国常规天然气年产量),并处于强势发展中(见图6).中国页岩气资源丰富,据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资源量达30×1012 m3,开发前景广阔,但页岩气藏渗透率非常低(0.01~0.000 01)×10-3μm2,要实现经济、高效开发需要钻井核心技术的突破.(2)分支井钻井技术.分支井是国外用来提高产量和采收率的又一利器.据美国统计,分支井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应用到2008年底,全球共钻各种类型分支井8 750口,其中美国5 400多口,加拿大2 300余口,已经实现了系列化和标准化.所谓分支井是在单一井眼里钻出若干个支井,并且回接到单个主井筒的钻井技术,其效果相当于在井下开发了加密井,实现一个井眼中获得最大总水平位移,增加了单井泄油面积,提高了综合效益.除了具有水平井的常规优势外,还可钻遇多个不同空间位置的产层,特别适用于低渗透油层、重油油藏、多层薄油层、裂缝性油层、复杂断块油藏的高效开采,而施工综合成本低于单个水平井(见图7).·03·大 庆 石 油 学 院 学 报 第34卷 2010年图7 各种井型单位产量成本对比(数据来自壳牌石油公司) 根据分支井的数量、方向及与主井眼的连接方式,分支井通常种类:迭加式双或三水平分支井、反向双分支井、二维双水平分支井、二维三水平分支井、二维位移(offset)四分支水平井、二维反向四水平分支井、迭加/定向三分支水平井、辐射状四分支井、辐射状三分支井、迭加辐射状四分支井等.随着技术进步,近年来又出现了新的多分支井类型:鱼叉型、鱼骨型、树根型、混合型.依据功能和完井连接的复杂性,分支井技术级别划分为TAML(Technology Advance-ment of Multilaterals)标准1~6s级.目前,分支井技术已朝着MRC(最大储层有效进尺)钻井、ERC(极大触及储层井)钻井新技术方向发展[4].多分支水平井钻井技术是指在水平段侧钻出2个或2个以上分支井眼的水平井,是高效开发油气藏的理想井型,能够让即便采用了水平井开发也仍处于经济边缘的油田开发产生经济效益.如美国AustinChalk地区和欧洲北海地区,用多分支水平井开发,其“吨油成本”达到了最低.Austin Chalk地区的直井∶水平井∶多分支水平井的吨油成本比为1.0∶0.48∶0.39,欧洲北海地区为1.0∶0.77∶0.56.该技术进一步减少开发井数量,即减少了开发井钻井进尺,大幅提高单井产量的同时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图8 中国石油2006~2009年完成分支井统计 近年来,国内分支井技术也得到快速发展,分支井完井技术已达到国际TAML4级,并向5级迈进,实现了单井产量和开发效益的大幅度提高.如1998年9月,南海西部公司钻成我国海洋第一口多底井(Wll-4-A11B,11C),产量是斜井单井的3倍.2002年,渤海SZ36-1油田钻成水平四分支井SZ36-1-CF1,开井生产后初产能为79m3/d,是邻井的3倍.我国多分支水平井钻井工艺日趋成熟,配套技术能力逐渐增强.如中国石油集团发明了DF-1型和膨胀管定位分支井系统,并进行了规模化应用.近4年来共完钻各型分支井100余口(见图8),开发效益成倍提高.辽河图9 边台3-H3Z井双主分支鱼骨水平井示意油田静52-H1Z井实现水平段内钻进20个鱼骨分支,水平段累计进尺4 334m,各项指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辽河边台潜山采用分支水平井整体开发,共部署实施分支水平井7口,其中边台3-H3Z在第一分支井眼、第二分支井眼中分别完成了6个鱼骨分支和5个鱼骨分支,油层内总进尺4370m,是国内目前结构最复杂的分支水平井(见图9),该井日产油是相邻直井的15倍.在中国长北区块低孔、低渗气田,Shell公司利用国际上先进的分支水平井经验,采用单支水平段长2 000m的多分支水平井,实现了低效气田的高效开发.目前已投产12口双分支水平井,其中有9口井的日产量·13·第5期 苏义脑等:用钻井方法提高单井产量和采收率超过100×104 m3/d,整体生产情况比原设计超出30%.图10 山西沁水盆地煤层气多分支水平井开发示意 多分支水平井钻井技术已成为我国低产煤层气经济开发的主体技术.截至2009年底,中国石油在山西沁水盆地煤层气开发中规模实施多分支水平井,完成16个井组48口羽状分支井(见图10),5~10个分支在煤层中平均穿越4 280m长.目前投产36口井,最高单井日产气量达4.6×104 m3,平均单井日产气1.0×104 m3,是直井压裂后产气量的6~10倍,建成了2.5×108 m3煤层气生产能力.(3)大位移井钻井技术.大位移井是指井眼水平距离与垂直距离之比在2以上的井,主要应用于海上油田和滩海油气田的开发以实现“海油陆探”和“海油陆采”,或开发陆上几个不相连的小断块油气田.旋转导向技术、优质钻井液、减摩降扭技术和漂浮下套管技术的突破,为大位移井成功钻井及推广提供了技术保障.目前国外已成功钻成数百口大位移井[5],水平位移超过10 000m的井有3口(英国Wytch Farm油田的M11井、M16井、阿根廷Ara油田的CN-1井),其中M16井水平位移最长10 728.4m,水平垂深比达到6.55.英国Wytch Farm油田的大位移井,屡创世界水平位移纪录,经济效益显著,投资降低了50%,即节省了1.5亿美元,使油田提前3a开发.图11 庄海8断块大位移井实现“海油陆采”示意 我国南海西江24-3/24-1油田大位移井成功实现了“一台(平台)多采”,其中XJ24-3-A14井创出当时水平位移8062.7m的世界纪录,XJ24-3-A14/A17井试产期间日产油量达7 000桶.南海东部流花油田B3ERW4大位移井创造了水平位移5 634m、水垂比为4.58(从海底泥线算起为6.13).大港油田庄海8断块距1号人工岛直线距离3~5km,目前已钻成了11口大位移水平井,成功实现了浅滩海地区“海油陆采”(见图11).(4)地质导向钻井技术.地质导向钻井技术是通过“测、传、导”的功能,即通过近钻头地质参数与工程参数的测量、井下与地面的双向信息传输和地面控制决策,引导钻头及时发现和准确钻入油气层,并在油气层中保持很高的钻遇率,从而提高发现率和油气井产量,达到“增储上产”的目的.该技术大大缩小了水平井井眼轨迹控制的几何靶区,并实现对油层的地质跟踪,可实现1.0m及以下薄油层的有效动用.在薄油层水平井中,它的这一优势愈加突出.如墨西哥湾的某油田,先前使用常规技术所钻8口井的总产量仅为923桶/d;后来,Anadrill公司应用地质导向技术在该油田钻成1口高质量的水平井,日产原油达1 793桶,使这一枯竭的油田得以重新复活.中国石油LUHW1833井,油层厚度薄(仅1~2m),构造复杂,采用地质导向实钻水平段长304m,油层钻遇率91.8%,单井产量提高了4倍.·23·大 庆 石 油 学 院 学 报 第34卷 2010年图12 CGDS-1近钻头地质导向钻井系统示意 中国石油集团研制成功的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CGDS-1(China Geosteering DrillingSystem)近钻头地质导向钻井系统(见图12)已实现产业化,目前具备年产10套的能力.至2010年5月,该系统在冀东、辽河、四川和江汉等油田应用累计28口井,取得很好的效果,所钻最薄油层厚度仅为0.66m,大大提高了钻井过程中对地层岩性的认识及施工决策水平,有效解决我国薄油层、非均质储层、边底水油藏等复杂地质和油藏条件下单井产量低和采收率低的问题.(5)超短半径水射流径向钻井技术.超短半径水射流径向钻井是利用高压水射流冲蚀地层钻孔,利用高压软管作为送进喷管,能在现有井筒内较容易地钻出多个径向分支井,不需复杂的造斜、轨迹控制等操作,目前广泛研究与应用的技术主要包括水力深穿透技术和水射流钻径向水平孔技术[6-7].该技术能够以极短曲率半径钻穿套管并向周边地层钻出一段长几十米的水平通道,不仅穿过近图13 水射流钻径向水平孔技术示意井污染带,而且没有传统射孔造成的二次压实带,使油井完善程度提高(见图13).随着不断发展和完善,该技术已经由最初的解堵、近井带改造和薄油层、垂直裂缝性油藏等特殊油藏的增产作业技术,逐步发展为具有普遍意义与作用的提高单井产量和采收率的有效手段.国外多家公司正在不断地研究开发径向水平钻孔工具,其中加拿大的PE公司在1984年首先开发出了第一代产品———“喷管”式径向钻孔工具,并在美国和加拿大应用百余口井,一般一趟钻可钻出4~8个径向孔眼,是常规射孔加砂压裂投产井油气产量的2~3倍.近年来,我国许多单位对径向水平钻孔工艺、工具进行了研究探索.国内天津波特耐尔公司经第三方引进WES技术,于2007~2009年作业30多口井,主要用于深度2 000m以内的井.安东石油公司2009年9月,引进RadJet工具,开展了多口井的现场试验.中国石油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于2009年完成了水射流钻径向水平孔所需的相对方位定向工具、地面设备及相关井下工具的研究与现场试验,掌握了自牵引喷嘴及马达驱动对套管钻孔等核心技术.(6)“U”型井钻井技术.所谓“U”型井是指从地面相距一定距离钻2口井(1口直井1口水平井或2口水平井),并使2口井在储层内连通的井型.该技术国外主要用于开发稠油和煤层气,提高产量和采收率.如俄罗斯鞑靼石油有限公司在稠油开采中试验成功“U”型井的蒸汽重力泄油,可突破目前注蒸汽开发条件下稠油油藏SAGD水平井水平段长度限制,克服水平井蒸汽吞吐递减过快的难题,有效补充能量,显著提高了厚层非均质稠油油藏的单井产能和最终采收率.澳大利亚研究的“U”型井钻井新技术在煤层气开发领域获得成功,在煤层中钻长度超过2 000m的水平井,在其末端钻一口对接井连接,用于排水采气,煤层气产量提高了3~8倍.2.3 其他几项技术(1)连续管技术.连续管技术已成为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领域中一项应用广泛的新技术,国外已广泛应用于钻井、测井、修井及增产作业等多个领域[8],连续管作业机被誉为“万能作业机”.用连续管钻定向井的费用是常规方法的25%~75%,钻侧钻井成本是常规侧钻的30%~40%.连续管排水采气已成为死井·33·第5期 苏义脑等:用钻井方法提高单井产量和采收率。
油田开发过程中的增产措施
![油田开发过程中的增产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7c22f23d770bf78a652954c8.png)
油田开发过程中的增产措施摘要:随着油田开发时间的延长,油井的生产能力逐渐下降,注水开发的油田,油井的综合含水率上升,影响到油田生产的经济性。
因此,研究油田开发过程中的增产措施,以提高油井的产量,达到油田生产的产能要求,适应油田开发的需要。
关键词:油田开发过程;增产;措施引言在油田开发工作开展一段时间后,随着油田储油量的下降,必然会出现含水量持续增加的问题。
此时,为了提升中期和后期的油田开发产能水平,满足生产经济以及社会层面上的需求,就必须要采取一些必要的技术手段来提升油田开发的整体效果,通过满足开发经济指标来促进行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为了探讨油田开发过程的增产策略,现就油田开发的项目现状与技术特征分析如下。
一、油田开发增产概述1.项目现状某项目自2015年采取增产技术后,2项措施整体增油量达到了全年总增油量的60%以上。
对比两个五年计划期间平均生产水平后发现,通过油田开发过程中应用增产措施,可以显著改善油田的生产环境,提升生产效益的同时也实现了资源的科学应用,满足了行业效益化的需求。
2.增产措施的必要性我国是一个多气少油的国家,石油、天然气均属于不可再生的资源,在我们的工业生产以及现代生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随着近些年来需求量的不断增加,我国的油田开发工作持续开展,而地下的可开采的储量是相对固定的,所以油品的比例就会出现持续下降的问题,如果不实施技术升级与调整,必然会出现产能下降的问题。
通过采取必要的增产措施,不但能够满足经济效益层面上的问题,还可以借此来解决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不高的问题,避免资源浪费,从而为我国更好的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油田开发后期的特点油田开发后期的产液量比较高,对油井产物处理的能量消耗随之增加,因此,采取降本增效的方式是非常重要的。
油田产能下降的速度越来越快,油井的产液中大部分为水,只有少量的油,经过经济核算,油田开发的投入产出比不符合油田开发的需要,因此,必须实施增产措施,才能达到油田开发对产油量的要求。
油田油井增产措施浅析
![油田油井增产措施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2fe76e268762caaedc33d415.png)
月油田油井增产措施浅析程强(新疆油田公司陆梁油田作业区,新疆克拉玛依834000)摘要:油田开发一定时期后,随着地下油储量的减少,综合含水率上升,油井的产能逐渐降低。
因此,应当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保障油田开发后期的高产和稳产成为我国石油开采行业的难题。
文章将针对不同开采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增产措施,从而实现油田产能的增加。
关键词:油田;油井;增产措施;开发后期1油田开发进入后期的特点注水开发油田需在油田开采全期不断在油田中注水,所以当油田开采进入到开发后期,随着油田中含水量的不断增多,地下石油中的水油比的不断加大,且剩余的地下油分布变得越来越零散,地下岩层的覆盖也使得剩余油越来越隐蔽,挖潜工作可以动用的潜力逐渐呈现出"薄、散、小、差"的特点,使得开采效益越来越差。
目前的科技发展和采油技术还不能实现对油田的深度开发,对地下油田的认识手段相对缺乏,挖潜技术不够高效,使措施选井和挖潜的难度不断增加,最终导致开发后期地下开采的效果和效益不断降低变差。
为了有效控制油田生产的递减程度,将油田开采效益最大化和产量的持续稳定,必须采取必要的增产技术措施。
2油田开发后期油井增产技术措施地下油田的特点根据储存的地下岩层、土质情况的不同而不同,要想增加各个油田的产能产量,尤其是开采中后期的开采效益,需要根据各个油田地理条件特点的不同采取不同的针对性增产措施,经过现场的试验取得较好的增产效果。
2.1压裂技术措施油田压裂广泛应用于中、低渗透油田勘探、开发中。
由于中、低渗透油田储层属性限制和钻井液污染等原因,在开采过程中油井射孔后自然流动能力降低,生产效率差。
应用压裂工艺,可以提高油田近井附近储层的渗透能力。
压裂施工就是在井底形成一条的填砂裂缝,改变井底附近的液体渗流状态,由原来的径向流变成单向流流入裂缝,再由裂缝单向流入井筒的双线形流,消除了径向节流损失,降低了石油流动过程中能量消耗,使井下的油流流动性大大提高起来,达到增产的效果[1]。
优化调整油井最佳沉没度 提高单井产能
![优化调整油井最佳沉没度 提高单井产能](https://img.taocdn.com/s3/m/c3193e8f71fe910ef12df87a.png)
[ 关键 词] 抽 油机 ; 合 理沉 没度 ; 泵效 ; 优 化 中图分 类号 : T E 9 3 3 文献 标识码 : A
文 章编号 : 1 0 0 9 — 9 1 4 X ( 2 0 1 3 ) 3 3 — 0 2 3 2 一 O 1
前 言
≥8 0 %的油井 , 合理沉 没度 应在 2 0 0 ~3 5 O m之 间 ; 含水 <8 0 %的油井 , 合 理沉 没
2沉没 度对 泵效 的影 响
考虑含 气液体 的体 积收缩 、 漏失 、 油井工作 制度及油层性质 等方面 的影响 , 对油 井的泵效进行 了理论 计算。 结 果表明 , 实际泵效 明显低于 理论值 , 其主要原
因是 沉没度 、 工作参 数及 漏失 的影响 。
大, 泵效提 高 幅度小且 有降 低的可 能 , 沉 没度 过小 , 由于泵 进 口气体分 离较 多 ,
以归 纳为 四个方面 : 一 是抽 油杆和 油管在 抽油机 上下冲 程过程 中, 油管 和抽 油 杆受交变 载荷 产生弹性伸 缩 , 导 致泵效 下降 ; 二 是受气体 或供液不 足影 响, 充满 系数 降低 导致泵 效 下 降; 三 是 由于深 井泵 漏失 , 泵 充满 系数 下降 , 导 致泵 效 下 降; 四是 尽管泵 充满系 数虽 然很高 , 由于 油管 漏失 , 导致地 面产量 下 降 , 使 泵效 降低 。 以上四个 方面 的影响 都与深 井泵沉 没度有 一定 关系 , 合理 的沉没 度对 以 上原 因产 生的泵 效 下降有 一定 的改善 作用 。 ( 2 ) 不同含 水级 别油 井沉 没度 与泵效 关 系 按 照不 同含水级 别将抽油 机井沉没度 和泵效 的关系开展数 学统计 , 并进行 了 回归拟 和分析 , 以便寻 找一定 的规律 。 图l 是抽油机 井不 同含水级 别下泵效 与 沉没度 之 间的关 系 曲线及其 拟 合公式 。
如何管理好油水井
![如何管理好油水井](https://img.taocdn.com/s3/m/f37b5248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25.png)
如何管理好油水井大港油田采油一厂是一个有着40多年开发历史的老油田,这里地质构造复杂,油水井管理的难度较大,我凭着对工作的热爱,不断学习不断进取,工作中理论联系实际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里我简单介绍一下管理自喷井、抽油机井、注水井的一些经验做法。
一、自喷采油 是依靠地层能量(包括人工注水)来开发油田的一种常见的开采方式。
这种开采方式的井下和地面设备简单,生产成本低,管理方便。
自喷井的管理基本上包括三个方面:(1)管好采油压差。
静压(即目前地层压力)与油井生产时测得的流压的差值叫生产压差,又叫采油压差。
在一般情况下,生产压差越大,产量越高。
油嘴是起着控制油井生产的作用。
改变油嘴的大小,就可以控制和调节油井生产压差和产量。
(2)取全、取准各项生产及化验分析材料。
自喷井资料七全七准是指油压、套压、流压、静压、产量、油气比、原油含水化验等七项资料全准。
(3)保证油井正常生产。
新井第一次清蜡,一般是8小时到16小时开始。
如果时间太短,井筒死油和脏物排不净;时间过长,有可能使油井结蜡严重。
清蜡前应先用铅锤试通、检查井内情况,防止用刮蜡片清蜡时卡钻。
然后再用较小直径的刮蜡片分段刮蜡,不要一次下得太深。
下时要平稳缓慢。
注意查清挂、卡的情况。
逐步扩大刮蜡片直径,注意摸清刮蜡井段。
上述三条是相互联系而又相互制约的,要是油井高产稳产,就必须在这三个方面多做些工作。
管好采油压差是保持有较多油流入井底,而充分利用底层的压能。
取全取准各项资料又是科学管井,以及进行采油方面的科研工作最基本的保证,切不可忽视。
要使自喷井采出更多的石油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1) 注水:早期内部注水,在油田一投入开发,油田开始采油的同时,转注一批注水井,采用高压注水泵将水注入油层,以补充采出石油所消耗的能量。
这样可以使自喷油井始终保持充足能量,延长自喷采油期,并能长期保持稳产高产。
(2) 改造油层:由于石油从油层流到井筒的过程中,在井壁附近的压力损耗很大,因此,提高井壁附近油层的渗流能力,可以大大减少井壁附近的压力损耗,有利增加油井产量,增强油井自喷能力。
提高胡尖山油田元149区延101油藏单井产量
![提高胡尖山油田元149区延101油藏单井产量](https://img.taocdn.com/s3/m/b9f698493b3567ec102d8ad4.png)
提高胡尖山油田元149区延101油藏单井产量摘要:元149区块地处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境内,位于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带,主力油藏延101层属构造-岩性油藏。
本文在区域地质构造背景的基础上,本文通过研究该区目前开发现状、地层能量、注水见效、水驱状况,结合生产动态数据,从完善井网、注采调整、合理生产压差、控制采液强度、系统试井、油井措施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探索并提出该区提高单井产量的方式方法。
关键词:元149区延101油藏提高产量方式方法一、油藏特征1.地质概况胡尖山油田元149区地处陕西省定边县新安边乡,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中段西部,紧邻天环坳陷,构造简单,总体上呈向西倾斜的单斜构造,坡度较缓,地层倾角不足1度,局部发育鼻状构造,这些鼻状构造对油气富集具有决定性作用,故属于构造-岩性油藏。
2.储层特征该区延10油藏为曲流河沉积,由于水域逐渐加宽,沉积范围扩大,沉积厚度约30m,砂体较宽,平面上呈条带状展布。
储层以岩屑长石砂岩为主,晶间孔—长石溶孔—粒间孔组合,属弱速敏、改善酸敏、中等偏弱水敏、中等偏弱盐敏。
3.物性及流体性质元149区延101油藏为边底水发育油藏,油藏埋深1590m,油层中深1480m,完钻65口井平均钻遇砂层14.8m,电测解释油层6.9m,声波时差248.6μs/m,视孔隙度16.48%,视渗透率14.03×10-3μm2,含油饱和度44.7%。
地层原油粘度5.47mPa.s,原始油气比15.7m3/t,地面原油比重0.8750g/cm3,地面原油粘度8.94mPa.s,地层水总矿化度12.63-36.03g/L,属于NaHCO3水型,凝固点12.0℃。
二、开发现状1.整体开发现状元149区采用250×250m三角形井网投入开发,动用含油面积4.1km2,动用地质储量238×104t;于2011年开始滚动建产,共完钻油水井65口,其中油井53口,注水井12口,累计建产4.5万吨。
油藏工程 单井生产制度
![油藏工程 单井生产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914d6eca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de.png)
油藏工程单井生产制度一、总则1. 本制度旨在规范单井的生产操作流程,确保油井生产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提高油田的整体经济效益。
2. 所有参与油井生产的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本制度,确保作业的安全性和生产的合理性。
二、生产计划1. 根据油藏特性和开发方案,制定科学合理的单井生产计划,包括产量目标、采油速度和生产周期等。
2. 定期对生产计划进行评估和调整,以适应油藏动态变化和市场需求。
三、生产操作1. 严格执行开井前的准备工作,包括设备检查、安全措施确认和生产参数设置等。
2. 在生产过程中,监控油井的压力、流量和温度等关键参数,确保其在合理范围内运行。
3. 对于出现的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并记录详细的问题描述和处理过程。
四、维护保养1. 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防止因设备故障影响生产。
2. 对于老化或损坏的设备,应及时更换或修复,确保生产的连续性。
五、环境保护1. 在生产过程中,应采取措施减少环境污染,如合理处理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
2. 加强油区的绿化工作,改善工作环境,提升生态效益。
六、安全生产1. 强化安全生产意识,确保每位员工都能够熟悉并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2. 定期开展安全培训和应急演练,提高员工的安全技能和应急处理能力。
七、数据分析与优化1. 收集并分析生产数据,包括油井产量、注水效果和油藏动态等,为生产决策提供依据。
2. 根据数据分析结果,不断优化生产制度,提高油井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收益。
八、总结与反馈1. 定期对单井生产情况进行总结,提炼经验教训,形成标准化的操作流程。
2. 鼓励员工提出改进建议,通过持续改进,不断提升生产管理水平。
加大科技投入 实现单井计量 提高油井管理水平
![加大科技投入 实现单井计量 提高油井管理水平](https://img.taocdn.com/s3/m/e6b542dd195f312b3169a5b0.png)
加大科技投入实现单井计量提高油井管理水平[摘要]现河采油厂稀油油田生产油井中混输井、间出井、零散井计量难度大,用工多,效率低,通过安装功图遥测,完善计量系统和工况预警体系,实现了油井精细管理,开井时率大大提高。
油井功图计量系统是分队计量系统的有益补充,是优化油井生产的有效工具。
在老油田开发管理工作逐步深入、矛盾日益凸显的情况下,推广应用功图计量系统,在深化精细管理、推动节能降耗、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单井计量、油井工况、时率、预警、管理体系中图分类号:c9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12-0187-01在抽油机井建设应用功图计量系统,实现了原油生产闭环链接和节点精细管理,减少了用工。
功图计量“五及时”的同时,完善油井时率检查制度、时率变化分析制度和油井工况预警体系,有效提高了开发管理和生产管理水平。
1.功图计量系统建设[1]功图遥测可以实时监测油井生产动态,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截止目前现河采油厂安装在用井数1160口,实现了稀油油田的全面覆盖,在油井时率提升方面起到了重大作用。
功图计量系统实现“五及时”即油井工况变化发现及时、优化措施制定及时、躺井原因分析及时、停井发现及时、产量计算及时为油井管理提供切实有效的分析依据。
2012年4季度在现场抽查时率1768井次,及时协助处理现场存在问题360余次,大大提升了现场问题的处理速度。
2.分因素制定措施,提高油井时率[3]影响时率的因素:分为地面和井筒2项。
其中地面因素主要有:电机皮带、光杆、盘根、抽油机平衡等;井筒因素主要有腊、砂、垢及杆柱和泵等。
2.1 频繁加盘根的油井解决措施更换防腐光杆,安装班组自制加油润滑装置。
2.2 月度加皮带大于3副的油井解决措施调平衡,调“四点一线”,调整热洗周期,整机,换皮带轮,加药降粘,升温降压。
通过此项措施的实施加皮带、加盘根两个项目月度减少停井时间600小时。
提高油田采油效率的措施
![提高油田采油效率的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53a99a24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232fa6a.png)
提高油田采油效率的措施【摘要】油田采油效率的提高对于能源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目前,油田采油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产量下降、成本上升等问题。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可以通过技术升级和创新、完善油田管理系统、优化油井设计和施工、加强油藏调查和评价以及提高油田设备和设施的运行效率来提高采油效率。
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创新是提高采油效率的关键,只有全面协调各方面因素,才能实现最佳效率。
提高油田采油效率不仅有助于提高产量和降低成本,还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持续改进和创新,共同推动油田采油效率的提升。
【关键词】油田采油效率、技术升级、完善管理系统、油井设计、油井施工、油藏调查、油藏评价、设备运行效率、持续改进、创新、全面协调、最佳效率。
1. 引言1.1 了解油田采油效率的重要性油田采油效率是指在油田开发过程中,有效提高石油开采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石油综合回收率的能力。
了解油田采油效率的重要性对于油田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高效的油田采油效率可以有效提高石油资源的开采率,延长油田的产能寿命,增加油田的经济效益。
提高油田采油效率可以减少石油的浪费,保护环境,降低能源消耗,对于能源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油田采油效率的提高还可以提升油田生产的整体质量,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增强油田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了解油田采油效率的重要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制定提高油田采油效率的措施,促进油田的可持续发展。
1.2 当前油田采油效率面临的挑战一、油田产量稳定性不足:部分油田的产量波动较大,缺乏稳定性,导致采油效率无法持续提高。
二、油井老化严重:随着油田的开采时间延长,部分油井逐渐老化,产量下降,井口堵塞等问题频发,影响了采油效率的提升。
三、油层压力下降:随着油田的开采,油层压力逐渐下降,导致油井产量减少,采油效率降低。
四、技术水平不足:部分油田缺乏先进的采油技术,无法有效提高采油效率,限制了油田的发展潜力。
老油井的增产措施
![老油井的增产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5ceeaabd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99.png)
老油井的增产措施引言老油井作为石油开采的重要设施,随着时间的推移,往往会出现产量下降的情况。
为了提高老油井的产量,增加其经济效益,需要采取适当的增产措施。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老油井增产措施,包括地质勘探技术、改造技术和增产工艺等。
地质勘探技术地质勘探技术在老油井的增产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通过对地下油层的详细勘探和分析,可以更准确地判断油井的产能情况,进而采取相应的措施。
地震勘探地震勘探是一种常用的地质勘探方法,通过测量地震波在地下的传播速度和反射情况,推断出地下岩层的结构和性质。
在老油井的增产过程中,地震勘探可以用于确定油层的位置、形态和厚度,从而为增产措施的制定提供重要参考。
钻井技术改进钻井技术的改进也是一种重要的地质勘探技术。
通过采用更先进的钻井设备和技术,可以实现更深入地探测和开发石油资源。
例如,采用方向钻井技术可以扩大油井的有效开采区域,增加产量。
改造技术除了地质勘探技术外,改造技术也是老油井增产的关键环节。
通过对油井设施和设备的改进,可以提高油井的产能和效率。
人工增注人工增注是一种常用的改造技术,通过向油井注入人工聚合剂、增黏剂等物质,改变地下油层的渗透性和黏度,从而增加油井的产能。
人工增注的具体方法包括连续注入、间歇注入和周期注入等。
水力压裂水力压裂是一种通过高压水射流改变油层裂缝性质的技术。
通过高压水的冲击和压裂作用,可以增加地下储层的渗透性,使油井产能得到提高。
水力压裂技术在老油井的改造过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取得了显著的增产效果。
增产工艺除了地质勘探技术和改造技术外,增产工艺也是提高老油井产量的重要手段。
增产工艺主要包括提高开采效率、增加开采周期和提高采收率等。
增加抽油次数增加抽油次数是一种常用的增产工艺,通过增加泵送次数,可以提高油井的产量和采收率。
这种方法相对简单,成本较低,适用于需要快速增加产量的情况。
氮气注入氮气注入是一种常用的增产工艺,通过向油井注入氮气,可以改变油层的压力和物理性质,从而提高油井的产量。
低渗透油田提高单井产能方法综述
![低渗透油田提高单井产能方法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9bfcf0220066f5335a812134.png)
使 原油 体积 膨胀 、抽提 和汽 化原 油 中轻烃 ,减小 界 面张 力吞 吐 一
对 于 注 水 开 发 油 田来 说 ,搞 好 注 水 是油 田稳 产 的 基 础 。相 肿于 中 、高 渗透 油藏 而 弃 。低 渗透 油 田储层 物性 差 、敏 感性 复 杂 H渗 透 率 较 低 (一般 小 于 5 0 . ( ) I - t I 7 1 7 )、孔 隙 度 低 ( 一 般 小 于 I 2 . ( ) % )、孑 L 喉半径小 ( 一般为o . 4 3 ~ 4 . 2 m ) 在开 发 过 程 中 土要 暴露 出地 层压 力 下降快 、能 量严 重不 足 、油井 产量 下 降怏 、
l I 工 科技 2 0 1 3 年第1 其 月
石 油 地 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低渗透油 田提 高单 井产能方法综述
贾 元 元
中 国石 化 股份 H 生利 油 田 分 公 司 地 质 科 学 研 究 院 2 5 7 0 l 5 山东 东营
摘 要 低渗 透 油 田储 量 在我 国油藏储 量 中 占有相 当大 的 比例 。低 渗 透 油藏 由 于其储 层物 性 差 、渗 流机理 复 杂 , 因而单
体段 塞 交替 注 入等 . . ( 2 )注 空 气 . . 注 空气 的驱 油 机 理 不 但 具 有 传 统 的 注 气 作
用 ,而 且还 具有 氧 气产 生 的 其它 效果 。与 火烧 油 层工 艺相 比 ,
分析石油装备对提高单井产量的作用
![分析石油装备对提高单井产量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5ddd495fc850ad02de804194.png)
分析石油装备对提高单井产量的作用摘要:随着石油行业的发展,石油的开采已经逐渐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油田单井开采产量低,石油品质下降等,这些因素的出现使得石油开采的效率出现降低的趋势。
现阶段油气的勘探和开发逐渐转向了地质环境复杂、环境恶劣地区,因此为了加强石油的单井产量和整体开采效率,对石油的开采装备提出了更高程度的要求。
本文对现阶段的石油单井产量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同时也阐述了石油装备对提升石油单井产量的作用。
通过相关的研究表明,通过调整石油开采设备结构和相关的管理,可以有效的提高石油的单井产量。
关键词:石油装备;单井产量;提高作用从石油制造行业的发展历程上看,其经历了修理、修造、制造的过程,已经形成了集多种装备为一体的制造业务体系,包括物探测井、钻井采油工作、石油化工冶炼等。
石油制造发展可以提升装备制造业的竞争力,同时又可以推动其技术的发展,据统计,全国已有上百家石油装备制造企业,其企业规模大,技术水平高,为我国油气的探测和开发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但是随着石油单井产量的不断下降,企业的石油开采已经延伸到了地质环境复杂的地区,因此这对石油开采装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对单井产量的相关分析1.单井产量现状随着石油资源的逐渐降低、质量下降,石油的储能结构已经发生了变化,我国的大部分油田开采都进入了多井低产时期。
石油是有限的,开采越多其剩余的资源就会越来越少,这是客观规律不可改变,但是石油开采率的降低会给社会的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因此加强石油单井产量的提高是企业发展面对的重要问题。
石油的单井产量降低会给企业的发展带来很多的难题,首先就是企业的投资加大,成本控制难度增加,用于石油产能建设的资金投入也越来越多,从而导致企业利润受到影响。
其次就是复杂的地理环境使得石油开采工作对石油装备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石油开采体系结构、技术性能和可靠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影响石油单井产量的因素分析影响石油单井产量的因素很多,除了油田地质环境外,石油开采装备、对油田地质的研究、施工技术、地面工程建设等都会影响单井石油的产量。
油井工况管理
![油井工况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64eac0db195f312b3069a506.png)
一、强化油井工况管理
1、泵径升级提液
对油井供液好、沉没度大的油井,采取泵径升级的方式,充分发挥油井产能,提高单井产量。
设计时利用优化设计软件,根据油井生产液量、液面的动态变化预测油井产能,采取适合的大泵,提高单井液量,达到增油降耗的目的。
井下工具配套时,依据油井的井身轨迹和杆管的受力状况,优化配套:
抽油杆采用配套底部加重、偏磨严重位置配套抗磨副等措施,减小杆管偏磨几率,延长油井生产周期;
对气油比高、间隙出油严重的油井,利用沉砂气锚减小气体对泵效的影响;
对于出砂井,利用旋流除砂器减小油井出砂可能引起的倒井,延长油井生产周期。
2、小泵深抽
对于动液面深、含水低的油井,结合单井井史、单元油井以及对应水井的生产情况,协调油井的供排关系,合理加深泵挂深度,放大生产压差,提高单井产能。
同时,根据油井具体井况优化杆管泵及井下工具匹配:
泵挂大于1800米的油井管柱利用液压式油管锚锚定,减小油管弹性变形对抽油泵冲程的影响;
利用悬挂泵减小油管的弹性收缩对抽油泵的影响,提高抽油泵泵效;
利用钢质连续抽油杆配套杆柱扶正装置,减小深抽井管杆间磨损,延长油井的生产周期,提高单井生产效果。
利用强磁防蜡装置对结蜡严重的油井进行防蜡处理,根据油井具体生产情况,对防蜡器的安装位置进行优化,有效抑制蜡晶的形成,从而达到延长油井生产周期,提高单井产能的效果。
3、稠油井提液
针对油稠、井筒举升困难的问题,采用井筒电加热方式,通过对泵下尾管、泵上油管中原油进行加热,降低井筒中原油粘度,提高单井产量,措施实施过程中,对加热参数进行优化,使油井液体温度高于拐点温度,实现稠油井顺利举升。
单井产量劈分方法及应用
![单井产量劈分方法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c9c716b9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3423674.png)
单井产量劈分方法及应用单井产量的分裂方法是指在原有单井产量的基础上,采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将单井产量进行有效地分成多个产量,以增加油井的产能,提高油田的开发效益。
这种方法的应用十分广泛,对于开发大型油田、提高油井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单井产量分裂方法主要包括水驱、聚驱、充注以及水气互驱等。
其中,水驱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是通过在油井中注入大量的水,将油层中的原油驱出,从而增加原油产量。
该方法适用于油井含水层比较好、原油粘度较低的情况。
聚驱则是在油井中注入一种聚合物,通过改变油层渗透率分布,提高原油采收率,增加油井产量。
因此,该方法适用于含水层比较差、原油粘度较高的情况。
充注则是通过注入一种高压气体,如CO2等,增加油井产量。
该方法适用于砂岩含水层比较好、原油粘度较低的情况。
水气互驱则是通过注入一定比例的水和气体,使其在油井中互相驱动,增加原油采收率,增加油井产量。
该方法适用于油井含水层比较差、原油粘度较高的情况。
单井产量分裂方法的应用十分重要,对于提高油井产能、提高油田开发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单井产量分裂方法可以充分利用现有设备和设施,降低了开发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其次,该方法可以提高油井的产能,增加原油产量,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减少了对进口原油的依赖。
再次,单井产量分裂方法可以改善油田开发的环境,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
最后,该方法可以提高油田的采收率,延长油井使用寿命,为油田的后续开发提供了保障。
在实际应用中,单井产量分裂方法需要根据不同的油田情况和开发目标来选择合适的方法。
首先,需要通过勘探工作,了解油井的地质条件、储油层特征、油藏类型、油藏压力等重要参数,以确定适合的分裂方法。
其次,需要通过实验室测试和模拟计算,评估不同分裂方法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效益。
然后,需要进行油井改造和设备更新,以满足分裂方法的要求。
最后,需要通过地面操作和生产管理,实现单井产量分裂的目标。
总之,单井产量分裂方法是提高油井产能、提高油田开发效益的重要手段。
浅谈二连油田单井管理的流程与举措
![浅谈二连油田单井管理的流程与举措](https://img.taocdn.com/s3/m/b9c3ee04ad02de80d4d840d8.png)
浅谈二连油田单井管理的流程与举措作者:毛洋来源:《科学与财富》2019年第04期摘要:2018年,二连油田参数偏高(泵效低于15%)单井数占总开井数的20%;平衡度较差的数占总开井数的22%;因偏磨或抽油杆断脱而检泵的井次,占检泵总井次四分之一;超过40%的检泵井检泵周期小于一年;综合能耗不断增加,与2017年相比生产用电增加超过400万度。
关键词:二连油田;单井管理;流程为改善以上情况,我们需加强对单井的管理。
一、加强参数管理1、对于低泵效的井,各单位要采取调节变频、下调冲程冲次、使用小直径皮带轮、更换电机等方式,立即着手调整工作制度。
2、对于不平衡的井,落实现场电流及数字化电流差别,制定调平衡进度,有计划的组织实施,其中需要调参的井要同时对平衡进行调整。
因设备原因无法调整的,要写明具体原因。
因数字化采集误差不需调整的,要标定电量模块,做到现场实际与数字化趋势相符或误差一致。
3、要举一反三,自行对泵效大于15%的井制定合理的工作参数,结合检泵方案编制,进行泵径的优化及完井后参数调整,从源头降低能耗。
4、以抽油机系统效率稳定为总体目标,把系统效率测试调整纳入日常工作,加强对作业区的管控与考核。
同时将抽油机系统效率、机采井吨液单耗指标细化分解到作业区,开展采油工程技术节能降耗专项指标考核评比,提升“精细技术管理,降低运行成本”的实施效果。
5、针对目前低产井较多的现状,结合油田公司要求推广了抽油机变速智能控制技术。
二、细化问题井管理鉴于检泵周期小于一年的井仍然较多,从年初开始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强化管理,减少此类检泵井:1、不正常井落实:与作业区结合,建立不正常井汇报制度,产油高于3t的单井24h内报采油室。
利用大数据平台,进行功图叠加分析、时段载荷变化趋势分析,及时安排核实电流、液面等资料,采取憋压、碰泵、碰泵生产、洗井、提出工作筒洗井、加清洗剂洗井、油管打压、调整防冲距等措施;2、细化检泵方案:注意历次作业情况、施工依据、杆管使用年限等信息,以便从工艺角度完善前期频繁出现的偏磨、断脱、出砂等问题。
稳定并提高单井产量技术对策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
![稳定并提高单井产量技术对策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9fd6ad3787c24028915fc364.png)
5 . 工艺 技术 的进 步是稳 定并提 高单井产 量的保 障 对于 常规 低渗 油层 的井 ,利 用高效 能 、深穿 透射孔 技术 提高 单井 产 能 ;在 钻 完井过 程 中 ,常规 井 主体应 用 屏蔽暂 堵和 优质 钻井 液 ,水 平 井主体 应用 屏蔽 暂堵 +超低 渗透 、有 机正 电胶 等优 质钻井 液 ,油层
墨
3. 大港 油 田对 外合作 项 目部 ,天津 4. 大港 油 田检 测监督 评价 中心 。天津
3 0 0 0 0 0; 3 0 0 0 0 0)
摘 要 :2 0 0 8年 ,全球金 融危机 引发国际原油价格暴跌 ,部分 生产 井被迫 关闭,效 益大幅度 下滑,反 映出”多井低产 “ 抵御低 油价风 险的能力 很弱。2 0 0 9 年 7月,蒋总在 集团公 司领 导干部会议上提 出了”抓住稳定并提 高单 井 日 产 量的 ‘ 牛鼻子 ’ ,在地质研 究、工程设计 、钻 井工程 、地 面建设 和组织管理方面要采取综合性措施 ,努 力降低 产能建设投资 ,提 高上游业务的整体水平和 经济效益 ” 。为此各个油田认 真贯彻 落实中油公 司 “ 稳 定并提 高单 井 E l产量. Y - 作 落实会 ”精神 ,以稳定并提 高单井 E l产为主线 ,结合 自身实际提 出了具体 的技 术对策 ,实现 油田开发 “ 三提 三降” ( 提 高单 井 日 产 量、提 高采收率 、提 高经 济效益 ;降低递减、降低投 资、降低操作成本)的有效统一。’
区产 能建 设 、滚 动扩 边 、注采 结 构调 整的 基础 和关 键 。在精 细 油藏描 述 的基础 上 ,编制 科 学合 理 的开发 调整 方 案 ,追求 “ 油藏工 程方 案更 优 、开发 井 网更 合理 、工 程技 术 更适 宜 、地面 流程 更有 效 ”的 方案 编 制原 则 ,从 源头 上保 证单 井生 产及 油藏 开 发 的可持 续发 展 ,使 老 区在 精细 油藏 描 述 基 础 上 调 整 实施 新 井 的 平 均 单 井 日产 油 达 到 7吨 , 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