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FTE 004-2004汽车燃油箱总成技术条件
塑料燃油箱技术要求
燃油箱模拟装车形式固定在试验装置上,保持53℃±2℃的环境温度,往燃油箱中加入53-4℃- ±2 ℃额定容量的水,盖好燃油箱盖,密封好所有进、出口,向燃油箱内施加30 kPa的压力,保持压力5h。 6.3.4耐热性试验
包括安全阀、进气阀、排气阀和燃油箱蒸发排放控制用的排气口。 3.8单层塑料燃油箱
由高密度聚乙烯(HDPE)单一材料制作而成的燃油箱。 3.9多层塑料燃油箱
xxx 1-2008
由高密度聚乙烯(HDPE)、聚乙烯-
乙醇(EVOH)与粘接剂制作而成具有高阻隔性能的燃油箱。
4 产品分类
按照6.3.8章节规定的试验温度和额定容量的低温防护剂及存放温度和时间的燃油箱(仅吹 塑箱体),从六米跌落试验机上对燃油箱进行2次对应坠落试验。 6.3.11剥离强度试验
a) 检验设备: 万能试验机、专用夹具和试样处理装置。 b)试样的备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从塑料燃油箱规定的范围内裁取宽(30±5)mm、长(150±10)mm的试样3件。根据规 定的检验的层的强度,将试样的一端部预先剥开长约50mm。 c)检验过程: 将试样夹持进剥落试验装置中,以20 mm/min的拉伸速度互相拉开。
燃油箱按6.3.8进行试验,箱体不得破裂或泄漏。 5.3.9燃油箱耐尖锤冲击性能
燃油箱按6.3.9进行试验,箱体不得破裂或泄漏。 5.3.10燃油箱耐坠落冲击
燃油箱按6.3.10进行试验,箱体不得破裂或泄漏。 5.3.11燃油箱剥离强度
剥离强度≥3N/mm。 5.3.12燃油箱耐渗透性
Q-FTA035-2004汽车前轴总成技术条件
Q/FT A035-2004 4.1.3 焊缝应均匀、平滑,不得有咬边、裂纹、气泡、凹陷及漏焊、烧穿现象,焊后应清理焊渣。 4.1.4 前轴非装配表面涂漆应符合 Q/FT B039—2001 中 FTQ6 的规定。 4.1.5 两钢板弹簧座应在同一平面内,在边缘测量偏差应符合设计要求。两端主销孔中心线所在平面 对左右钢板弹簧座中心孔的轴向中心线所在平面的偏差应符合设计要求。 4.1.6 前轴的主要零部件:前轴体、转向节、转向节臂、转向节主销、转向横拉杆臂,应 100%进行探 伤检查。 4.2 装配调整要求 4.2.1 前轴的零部件必须经分供方质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后,才能进行总成装配。检验时按相应的图 样或技术文件检验,对主要零部件的检验应按 QCn 29008.11 的规定。 4.2.2 所有零部件在装配前须清洗干净,装配应齐全、正确,不得错装和漏装,总成内部不得有杂物存 在,表面不许有裂纹、伤痕、夹层、结疤、飞边、氧化皮及锈蚀现象。 4.2.3 主要部位的拧紧扭矩应符合产品图样和设计文件的规定。未规定拧紧扭矩的部位拧紧扭矩符合 Q/FT B014 的规定。 4.2.4 左右转向节总成与前轴左右端面的间隙以调整垫片调整,间隙应保持在 0.05 mm~0.1 mm 之间, 垫片数量不应超过 2 片。 4.2.5 前轮毂轴承预紧力应符合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的规定。在调整时,应边拧紧调整螺母边转动制 动鼓,直到它逐渐停止转动,再逐渐退回调整螺母 1/6 圈~1/3 圈,使其达到用手转制动鼓时,能轻快 平顺地转动起来,且没有轴向游隙;用弹簧称挂在轮毂螺栓上,沿切线方向测得拉力应符合产品图样或 相关文件的规定。 4.2.6 制动鼓与摩擦片之间间隙应符合产品图样或相关文件的规定,制动鼓与摩擦片接合面不得有油 污。 4.2.7 制动器装配调整按产品图样或技术要求执行,不具备间隙自动调整功能的制动器,其制动蹄、 摩擦片装配后的间隙调整,液压制动车辆应按 Q/FT A053 执行,气压制动车辆应按设计文件执行。制动 蹄、摩擦片装配后应自由运转,不允许有阻滞、卡住和不回位现象。 4.2.8 调整转向节限位螺栓,使其左轮向左、右轮向右与直线行驶方向的夹角符合设计要求,并以规 定力矩锁紧。 4.2.9 轮毂轴承、主销、止推轴承、转向拉杆球销等各运动副应加足润滑脂,保证运动自如。 4.2.10 前轮定位参数应符合设计要求。 4.3 性能要求 4.3.1 前轴轮边转动部分的平衡品质等级不低于 G40,符合 GB/T 9239 的规定。 4.3.2 前轴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4.3.3 前轴的垂直弯曲疲劳寿命应符合表 1 的规定。
(整理)QC-T 644-2000 汽车金属燃油箱技术条件.
QC/T 644-2000(200-07-07发布,2001-01-01实施)前言本标准制定的目的是适应汽车对燃油箱技术要求愈来愈高的实际需要,以提高汽车燃油箱的设计制造水平和实物质量水平。
本标准中燃油箱振动耐久性等效采用日本工业标准JIS D 1601-1995《汽车零部件振动试验方法》。
本次修订对汽车燃油箱的密封性、燃油箱盖的密封性、清洁度有所提高,并增加了对燃油箱的外观的要求及原材料、进气阀等的试验方法。
本标准从生效之日起,同时代替QCn 29034-1991。
本标准由国家机械工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湖北通达汽车零部件(集团)有限公司、长春市汽车油箱厂。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岳友、彭立行。
本标准于1987年首次发布,1991年11月第一次修订,1999年9月第二次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汽车行业标准汽车金属燃油箱技术条件QC/T 644-2000代替QCn 29034-1991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汽车金属燃油箱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汽车金属燃油箱。
其它车辆金属燃油箱可参照执行。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18296-2001 汽车燃油箱安全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GBT 232-1988 金属弯曲试验方法GB/T 1839-1993 钢铁产品镀锌层质量试验方法GB/T 2975-1982 钢材力学及工艺性能试验取样规定QC/T 484-1999 汽车油漆涂层QC/T 572-1999 汽车清洁度工作导则测定方法YB/T 5130-1993 热镀铅合金冷轧碳素薄钢板3 定义3.1 压力指相对压力。
其它定义见GB 18296汽车燃油箱安全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4 技术要求4.1 燃油箱必须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并符合本标准要求。
QCT644-2000-汽车金属燃油箱技术条件1
QC/T 644-2000(200-07-07发布,2001-01-01实施)前言本标准制定的目的是适应汽车对燃油箱技术要求愈来愈高的实际需要,以提高汽车燃油箱的设计制造水平和实物质量水平。
本标准中燃油箱振动耐久性等效采用日本工业标准JIS D 1601-1995《汽车零部件振动试验方法》。
本次修订对汽车燃油箱的密封性、燃油箱盖的密封性、清洁度有所提高,并增加了对燃油箱的外观的要求及原材料、进气阀等的试验方法。
本标准从生效之日起,同时代替QCn 29034-1991。
本标准由国家机械工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湖北通达汽车零部件(集团)有限公司、长春市汽车油箱厂。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岳友、彭立行。
本标准于1987年首次发布,1991年11月第一次修订,1999年9月第二次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汽车行业标准汽车金属燃油箱技术条件QC/T 644-2000代替QCn 29034-1991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汽车金属燃油箱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汽车金属燃油箱。
其它车辆金属燃油箱可参照执行。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18296-2001 汽车燃油箱安全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GBT 232-1988 金属弯曲试验方法GB/T 1839-1993 钢铁产品镀锌层质量试验方法GB/T 2975-1982 钢材力学及工艺性能试验取样规定QC/T 484-1999 汽车油漆涂层QC/T 572-1999 汽车清洁度工作导则测定方法YB/T 5130-1993 热镀铅合金冷轧碳素薄钢板3 定义3.1 压力指相对压力。
其它定义见GB 18296汽车燃油箱安全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4 技术要求4.1 燃油箱必须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并符合本标准要求。
(完整word版)汽车燃油箱安全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GB18296—2001前言本标准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
本标准制定的目的是通过制定汽车燃油箱的强制性标准来提高燃油箱的设计制造质量,减少环境污染,减轻汽车事故中由于燃油箱的损坏、燃油的泄漏而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车辆损坏程度.本标准参照了《美国机动车辆法规》中FMVSS 393部分E分部“燃料系统”和《日本道路车辆型式认证手册》(1977年)中V-11“乘用车辆用塑料燃料箱技术标准".本标准由国家机械工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东风汽车工程研究院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宁强、宋鹏俊、熊保平、易学东。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汽车燃油箱安全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GB 18296-2001Safety property requirements and test methodsfor automobile fuel tank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以汽油、柴油为燃料的汽车燃油箱的安全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M类和N类汽车的金属燃油箱和塑料燃油箱。
2 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2.1 燃油箱固定于汽车上用于存贮燃油的独立箱体总成,是由燃油箱体、加油管、加油口、燃油箱盖、管接头及其他附属装置装配成的整体。
2。
2 燃油泄漏燃油自燃油箱内呈线状或滴状下落。
2。
3 额定容量燃油箱设计参数中规定加注燃油的容积。
2。
4 耐火试验盛液器耐火性试验中用来燃烧燃油的平底容器.2。
5 耐火试验隔棚耐火性试验中覆盖在耐火试验盛液器上的平板。
2.6 燃油箱易损伤部位根据燃油箱的形状及装配方式确定的燃油箱最容易受到冲击损坏的部位。
2.7 燃油箱通气装置包括安全阀、进气阀、排气阀和燃油箱蒸发排放控制用的排气口。
2。
8 角锤塑料燃油箱试验用钢制冲击体。
3 安全性能要求3。
1 额定容量应控制在燃油箱最大液体容量的95%,额定容量在95L以上的汽油箱必须配备安全阀装置.安全阀装置可附属于汽油箱,也可以在附件系统中。
汽车塑料燃油箱技术条件
汽车塑料燃油箱技术条件汽车塑料燃油箱技术条件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乘用车塑料燃油箱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以汽油为工作介质的乘用车塑料燃油箱(以下简称燃油箱),以其它燃料为工作介质的塑料燃油箱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7930 车用汽油GB 18296 汽车燃油箱安全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QC/T 572-1999 汽车清洁度工作导则测定方法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额定容量燃油箱设计参数中规定加注燃油的容积。
3.2塑料燃油箱固定于汽车上用于存贮燃油的独立箱体总成,本体采用塑料制作,由燃油箱本体、加油管、加油口、燃油箱盖、管接头及其他附属装置(例如:进气阀等)装配成的整体。
4 技术要求4.1 基本要求4.1.1 燃油箱应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并符合本技术条件的要求。
4.1.2 燃油箱应具有通过国家认证机构的产品认证书。
4.1.3 燃油箱外观应光滑,不得有划痕、开裂等缺陷。
4.1.4 燃油箱安全性能要求必须满足GB 18296的有关规定。
4.1.5 材料塑料燃油箱必须采用具有低渗透的EVOH为阻隔层、以HDPE为骨架、以改性LLDPE为粘结材料的多层共挤工艺制造。
4.1.6 壁厚要求燃油箱要求最小壁厚不得小于3.5mm,最大壁厚不得大于6mm。
4.1.7 清洁度要求燃油箱内部应保持清洁,按5.1进行试验,内部清洁度按质量计算每升额定容量不大于1.5mg。
4.2 燃油箱性能要求4.2.1 燃油箱总成蒸发污染物排放要求燃油箱按5.2进行试验,燃油箱蒸发污染物(即:碳氢化合物)排放量不得大于550mg。
4.2.2 燃油箱盖的密封性燃油箱按5.3进行试验,柴油箱盖的最大泄漏量不得大于20g/min,汽油箱盖不允许泄漏。
整车装调技术文件燃油
及加油
管路
1、汽油滤清器不应3、燃油箱加油软管上的白色标识朝向油箱通气孔方向;
4、油泵安装应满足相关技术要求;
5、油箱安装,螺栓从下方穿过油箱支架总成安装孔,后与车架上焊接螺母打紧;
6、管路的安装和各处螺栓的拧紧力矩见图纸;
7、燃油系统泄漏检查:
a燃油系统泄漏和通气检查必须是把燃油供油系统全部零部件装配完毕后进行;
内燃油供油系统的压力值应低于4.0Kpa,系统通气量应大于320L/h;
f对燃油供油系统泄漏、通气检查不合格的车辆,在线上不加油下线后,在
调试组检查,找出原因并排除故障后,重新检查合格后方可继续流转。
8、燃油使用93#,出厂加注5L。
目测、手感
涂红漆
b用泄漏检验仪的气动夹钳夹紧燃油蒸汽管(软管)至碳罐之间;
c将泄漏检验仪的加压快换接头与汽油箱口连接密封可靠;
d启动泄漏检验仪开关向汽油箱内施加压力6.5Kpa,稳压40s,断开压力源
其压力值不得低于5.5Kpa,泄漏量不大于80L/h;
e燃油供油系统泄漏试验完毕后,松开气动夹钳恢复到产品的原始状态,5s
底盘燃油供给培训
结构;
⑤ 箱一 加般 油来 量说 达, 到油设箱计加的油容口量的标最准低;点应高于燃油箱上表面,否则,无法将油
⑥传感器不得与箱体内部其它部件(指吸油管、回油管、隔板和加油滤网 及箱体)产生干涉;
⑦放油螺塞位置距离油箱边缘外界最大极限尺寸为700mm
⑧ 离加 (油 D)管、的加位油置口应的该最由低角点度到(燃α)油、箱加正油面口的的距最离高(点E)到共燃同油决箱。上表面的距
GB18296-2019汽车燃油箱及其安装的安全性能要 求及试验方法
1.增加了燃油箱翻转试验的要求及试验方法。 2.增加了塑料燃油箱渗透性的要求及试验方法 3. 增加了燃油箱安装的安全要求
燃油管路加热示意图
油管和油管接头
以某燃油客车为例,一般用(∅14mm外径 ,壁厚2mm,内径10mm)的进油管,用 (∅12外径,壁厚1.5mm,内径9mm)的回油管,进回油接头现在用的是软管接头和 过油空心螺母,以前用的是接头芯子和扩口螺母。
吸回油管总成为燃油箱总成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件,与发动机及整 个供油系统同呼吸共命运,所以其必须保证整个吸回油管路畅通无 阻,同时不得出现裂纹,砂眼或焊接时将管路堵塞,会造成发动机 无法吸油或难以吸油,影响发动机功率;一般的情况下,吸油管的 底部安装吸油滤网,对供给发动机的油再过滤一次;若吸回油管总成 采用M5螺钉带密封胶垫连接固定在箱体法兰上,在吸回油管焊接法 兰盘上分别打有永久性标识“吸”“回”或“平”字样。见附图
隔板附图:
零部件及特性要求-加油管总成
加油管总成的特性要求:与箱体间采用铜焊的方式焊接在一起,内部一般装有加油 滤网即粗滤装置,加油滤网是可以拿取出来的,一般上布置30-40目网孔;而油箱 盖则通过挂链连接在加油口座的口上,防止油箱盖丢失或脱落。
塑料燃油箱技术要求
燃油箱按6.3.9进行试验,箱体不得破裂或泄漏。 5.3.10燃油箱耐坠落冲击
燃油箱按6.3.10进行试验,箱体不得破裂或泄漏。 5.3.11燃油箱剥离强度
剥离强度≥3N/mm。 5.3.12燃油箱耐渗透性
在渗透试验过程中,单层燃油箱重量损失≤20克/24h;多层燃油箱重量损失≤800毫克/24h 。 5.3.13燃油箱耐燃料性
下时间12h。
6.3.8耐低温滑块冲击试验
试验过程按6.3.6条的规定,但油箱充液用低温防护剂,试验温度为-
35±2℃,燃油箱存放在(-45±2)℃的温度下12h。
6.3.9耐尖锤冲击试验
对角锤的要求:侧面为等边三角形,底面为正方形,质量为15
kg,顶点和棱之间的过渡圆角半径为3mm的钢制冲击体。
燃油箱模拟装车形式固定在试验装置上。在燃油箱中加入额定容量的水和乙二醇的混合液或无 腐蚀性的低冰点液体(冰点温度在-50℃以下),待燃油箱内液体温度降至40℃±2℃时,用角锤顶点以30J的冲击能量撞击燃油箱易损伤部位。每次对不同部位的试验应使 用新的燃油箱样品。 6.3.10耐坠落试验
油箱经渗透试验后,在一次性尖锤冲击油箱面时不得出现泄漏;在机械强度试验期间不得 出现泄漏或产生裂缝,但允许有永久变形。 5.3.14燃油箱加油性能
燃油箱按6.3.14进行试验汽油不外溢、不倒流。 6 试验方法 6.1尺寸与表面质量检验 6.1.1外形尺寸及附件安装尺寸,用游标卡尺、深度尺、三坐标测量仪等量具检测。 6.1.2壁厚,用单层或多层超声波测厚仪检测箱体上20个检测点,并将记录下每个检测点所测得 数据。
由此得出
V=
2E M
QFTE汽车燃油箱总成专业技术条件
QC/T 644-2000 汽车金属燃油箱技术条件
Q/FT E007-2001 车辆产品 燃油蒸发控制装置技术条件
Q/FT B039 车辆产品油漆涂层技术条件
Q/FT B102 车辆产品零部件追溯性标识规定
3 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燃油蒸发控制装置、翻转止流装置、真空压力释放装置、液气分离装置的定义按Q/FT E007的规定。
本标准与Q/FT E004—2001《车辆产品燃油箱总成技术条件》的主要差异如下:
——增加了4.1.2对滤清装置(滤网)的要求;
——4.3.1中增加了机动车在晃动时,应保证燃油箱的加油口及通气口不漏油的要求;
——5.2.4燃油箱的振动耐久性试验中,将产品类型重新划分为皮卡、SUV、轻型客车、大中型客车,并对燃油箱的振动耐久性试验制定了差别化指标。
本标准于2001年11月首次发布,2004年12月第一次修订。
本标准由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研究院卡车一所负责解释。
汽车燃油箱总成技术条件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燃油箱总成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及质量保证。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设计开发的各类汽车用金属和非金属燃油箱总成(以下简称燃油箱)。其它产品所用燃油箱可参照执行。
安装尺寸
小于等于100
大于100至200
大于200至500
大于500至800
大于800至1000
大于1000
极限偏差
±0.4
±0.6
±0.8
±1.0
±1.2
±1.5
4.1.4.4 非金属燃油箱焊接和装配位置尺寸及极限偏差应符合表3的规定。
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汽车燃油箱产品
机动车辆产品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汽车燃油箱产品1. 适用范围本规则适用于以汽油、柴油为燃料的M类和N类汽车的金属燃油箱和塑料燃油箱产品。
2. 认证模式型式试验+初始工厂审查+获证后监督3. 认证的基本环节3.1认证的委托和受理3.2型式试验3.3初始工厂审查3.4认证结果评价与批准3.5获证后监督4. 认证实施的基本要求4.1认证的委托和受理4.1.1认证的单元划分同一生产厂生产的且在以下主要方面无差异的汽车燃油箱产品视为同一单元:1)燃油箱体的材料(金属、塑料);2)燃油箱基本结构、形状和固定方式;3)燃油箱加工工艺;4)燃油箱额定容量:按额定容量<95L和额定容量≥95L划分。
4.1.2认证委托时需提交的文件资料见附件1.4.2 型式试验4.2.1型式试验的送样4.2.1.1型式试验送样的原则认证单元中只有一个型号的,送本型号的样品。
以多于一个型号的产品为同一认证单元委托认证时,应由认证机构从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一个型号,其他型号需要时作差异试验。
4.2.1.2送样数量对于金属材料燃油箱,每种样品送燃油箱及附件3套;对于塑料燃油箱,每种样品送燃油箱及附件5套。
同时提供用于实车安装状态的支架(燃油箱直接与车身连接,应提供与燃油箱相连的切割车身底板)和紧固附件各1套,如无法提供实车安装支架和底板,可提供模拟安装支架,但必须经检测机构认可。
4.2.1.3型式试验样品及相关资料的处置型式试验后,应以适当的方式处置已经确认合格的样品和相关资料。
4.2.2检测标准、项目及依据检测项目和检测依据见附件2.4.3 初始工厂审查4.3.1初始工厂审查时间一般情况下,型式试验合格后,进行初始工厂审查。
初始工厂审查时间根据委托认证产品的单元及覆盖产品型号数量确定,并适当考虑工厂的生产规模,一般每个加工场所为2至6个人日。
4.3.2 审查内容工厂审查的内容为工厂质量保证能力审查和产品一致性检查。
4.3.2.1 工厂质量保证能力审查《强制性认证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见附件3)为本规则覆盖产品初始工厂质量保证能力审查的基本要求。
车用汽油机总成技术条件
车用汽油机总成技术条件前言本标准是根据有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结合本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的。
本标准规定了本公司各类汽车产品装用的外协汽油机和公司内配汽油机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及质量保证等内容,作为本公司汽油机进货检验、质量检查等的依据。
本标准的检验规则是一项基本要求,各类检验具体实施时允许与本标准的相关规定有所不同,但其抽样方法、判定原则、检验项目至少不能低于本标准检验规则的相应规定。
车用汽油机总成技术条件1 范围本标准规定车用汽油机总成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及质量保证。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生产的乘用车、客车、载货汽车装用的汽油机总成(以下简称“汽油机”)。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7258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 11121 汽油机油GB 11340 装用点燃式发动机重型汽车曲轴箱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GB 14023 车辆、机动船和由火花点火发动机驱动的装置的无线电骚扰特性的限值和测量方法GB 14762 车用点燃式发动机及装用点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GB 14763 装用点燃式发动机重型汽车燃油蒸发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收集法)GB 17930 车用无铅汽油GB 18285 点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双怠速法和简易工况法)GB/T 18297 汽车发动机性能试验方法GB 18352.2 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II)GB 18352.3 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Ⅲ、Ⅳ阶段)GB 18655 用于保护车载接收机的无线电骚扰特性的限值和测量方法GB/T 19055 汽车发动机可靠性试验方法QC/T 413 汽车电器设备基本技术条件QC/T 900 汽车整车产品质量检验评定方法QC/T 901 汽车发动机产品质量检验评定方法3 技术要求3.1 一般要求3.1.1 汽油机应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产品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并应符合本标准的各项规定。
轻型汽油车用耐压力燃油箱特殊安全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编制说明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轻型汽油车用耐压力燃油箱特殊安全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1、任务来源随着混动汽车的推广,配备耐压力燃油箱的需求越来越多,但是国内外都没有针对耐压力燃油箱的设计标准及检测标准。
混合动力汽车所使用的耐压力燃油箱在工作时内部压力在35~45kPa,而传统燃油箱内部压力则在5kPa左右,在满足传统燃油系统的功能的前提下,耐压力燃油箱需要承受更大的强度,高压的管理及释放的要求,这就对燃油箱的安全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的GB 18296-2019《汽车燃油箱及其安装的安全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部分内容相对现有产品较宽松。
如无类似标准发布,会发生燃油箱箱体破裂、内部支撑件断裂、燃油泄露、加油口盖喷出等危险现象。
目前主流的,更容易被大众接受的插电式新能源汽车成为汽车行业重要的一个分支。
而且众多国内、外汽车企业都推出了相应的产品,但由于插电式新能源汽车的特殊性,其燃油系统与传统车型存在明显的差异,从设计标准,到验证方法都存在不同。
国外主要车企因其在国际市场竞争的优势,积累了很多插电式新能源汽车燃油系统的开发经验,但国内车企则普遍缺少这方面经验,对这种新型燃油系统理解还不全面。
仅能从部分对标产品中得出燃油系统需要进行耐压力设计的简单理念。
这为国内车企的开发带来了很多困难,也限制了国内车企在插电式新能源汽车发展道路上的进步速度。
本测试标准的编制旨在形成可应用的汽车用耐压力燃油箱安全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指导企业进行耐压力燃油系统的安全性测试,获得具有可比性的行业数据,以便更好的服务于行业安全及污染物排放管控。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于2019年9月3日批准该项目立项,并将《轻型汽油车用耐压力燃油箱特殊安全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团体标准制定列入2019年计划。
任务书号:2019-202、工作过程2019年2月起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联合国内主要汽车燃油箱设计开发企业成立耐压力燃油箱性能要求的研究项目组,密切了解国内企业对耐压力燃油箱开发和试验的困难与需求,调查欧洲、美国和日本等主要汽车生产和销售国家(地区)的相关测试方法,及主要合资汽车企业的行业标准,确定此次编制标准的必要性。
汽车燃油箱技术参数表概要
燃油箱
外廓尺寸
××mm
空车状态下燃油箱底部距地面的高度
mm
燃油箱
外表颜色
油箱盖生产企业
备注
填表人:填表日期:年月日
燃油箱样品情况表
项目
样品情况
车辆名称、型号、商标
车辆类型
车辆生产厂
燃油箱类别、型号、商标
适用车型
燃油箱形状
外形尺寸(长×宽×高) (mm)
额定容量(L)
燃油箱体材料
燃油箱外观颜色
汽车燃油箱技术参数表
生产企业
(盖章)
通讯地址
电话
传真
邮编
联系人
产品型号
商标
出厂年月
所配车型
执行标准
□1.GB 18296-2001
□2.
燃油箱材料
□金属□塑料
燃油箱分类
□汽油箱□柴油箱
燃油箱容量
额定容量:L
最大容量:L
是否配备
安全阀
□是□否
安全阀设计
开启压力
kPa
是否配备燃油蒸发排放系统
□是□否
发动机燃烧
是否配备安全阀装置是否配备 Nhomakorabea油蒸发排放系统
油箱盖商标及生产厂家
空车状态下燃油箱底部距地面的高度(mm)
燃油种类、型号
备注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