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灌肠对治疗盆腔炎的观察与体会

合集下载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 2 ] 陈富刚老 年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2 4 例体会口 l 贵州 医药 , 2 0 0 9 ,
3 3 ( 1 O ) : 9 3 6 — 9 3 7 .
半流质 , 过渡至低脂普食 。告知患者忌 进牛奶 、 豆浆 、 过甜的流 质等产气食物 , 防止术后肠胀气造成患者不适 。 3 . 3 疼痛 腔镜胆囊切 除术创伤 性小 ,一般疼痛都 比较 轻微 , 患者能耐受。 腰 背部及双肩酸 痛是 L C术后常见 的轻微并 发症之一 , 其原 因可能是 由于残 留于腹 腔内的 C O 集聚刺激膈
理方法 。
1 . 1 临床资料
本组 慢性 盆腔炎 患者 5 2例 , 均符 合《 妇
产科学》 诊 断标准l l l 。患者年龄 2 2岁 ~ 5 0 岁, 均 已婚 ; 其 中轻度 3 3 例, 中度 1 O 例, 重度 9 例; 病程最 短 2个月 , 最长 l 2年 。临
床主要表现为腰骶 酸痛 , 下腹 坠胀 , 月经不规则 , 妇检 子宫和双
肠治疗 , 并给予精心的基础护理和耐心的健康教育。结果
中治愈 3 8 例, 好转 1 1 例, 无效 3 例, 总有 效率为 9 4 . 2 %。结论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 盆腔炎疗效确切 , 安 全性 高 , 效果 明显 ,
值得 推 广 。
【 关键词】慢性盆腔炎 中药保留灌肠 护理


3 . 1分泌物或 呕吐物易于流出 , 避免 吸入气
管。 保持 呼吸道通 畅, 给予氧气 吸人 , 1 ~ 2 U m i n 。 术后每 3 0 m i n 测量 1 次 血压 、 心率 、 脉搏及血 氧饱和度 。麻醉 清醒后取半 卧
位, 可减轻腹部张力 , 利于切 口愈合 。一般 6h后 可起 床活动 , 次 日晨可下床活动。 3 . 2 饮食 腹腔镜手术对 胃肠道影响较小 ,术后禁食 6 h ,

中药保留灌肠辨证治疗盆腔炎体会

中药保留灌肠辨证治疗盆腔炎体会

中药保留灌肠辨证治疗盆腔炎体会目的:探讨中药保留灌肠辨证治疗慢性盆腔炎及临床护理。

方法:慢性盆腔炎患者以中药保留灌肠治疗,配合心理护理、饮食护理以及健康教育。

结果: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治疗效果明显。

结论:中药保留灌肠配合规范护理能有效治疗慢性盆腔炎,值得临床推广。

标签:中药保留灌肠;慢性盆腔炎;护理体会慢性盆腔炎系妇科常见病与多发病,多为急性盆腔炎治疗不彻底或延误治疗,或患者体质较差,病情迁延所致。

主要症状为下腹及腰部酸痛,常伴有月经不调和带下增多。

该病病程长,易反复发作,还会继发痛经、不孕、异位妊娠等。

近年来,由于人工流产等各种宫腔操作增多以及不洁性生活的影响,患病率更是有上升的趋势。

近年来,我们采用中药灌肠对来我院就诊的慢性盆腔炎患者进行了治疗,并进行了专业精心的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诊断依据凡妇女常感下腹坠胀、隐痛及腰骶部酸痛,常在劳累、月经前后、性交后加重。

伴带下色、质、量的改变或妇检宫颈举痛,宫体及附件区压痛,可触及增粗的输卵管,压痛明显,可诊断为盆腔炎。

12方剂组成我科常见的盆腔炎有以下四种症型,具体用药如下。

121寒湿凝滞型黄柏20g,赤芍20g,败酱草20g,大血藤20g,苦参20g,丹参20g,百花蛇舌草20g,炒苍术20g。

122湿热蕴结型大血藤20g,败酱草20g,丹参20g,赤芍20g,香附10g,延胡索10g,当归10g,柴胡10g,鸡血藤10g,皂角刺10g。

123湿毒蕴结型银花15g,鳖甲15g,连翘10g,蒲公英10g,红藤10g,升麻10g,椿根皮10g,紫花地丁10g,大青叶10g,桔梗10g。

124气滞血瘀型当归10g,川芎10 g,赤芍10g,延胡索10g,桃仁10g,枳壳10g,五灵脂10g,丹皮10g,香附10g,甘草10g。

13灌肠液的配制方法将以上对应中药第一次煎煮加水300ml文火煎45min,得药液150ml,第二次加水200ml,文火煎30min,得药液100ml,合并2次药液浓缩至150-180ml,过滤得中药灌肠液,药液温度在38~41℃之间备用。

中药汤剂灌肠结合贴敷疗法在女性盆腔炎中的实施效果

中药汤剂灌肠结合贴敷疗法在女性盆腔炎中的实施效果

中药汤剂灌肠结合贴敷疗法在女性盆腔炎中的实施效果盆腔炎是女性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通常表现为下腹疼痛、白带异常、月经不调等症状。

盆腔炎的发病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性生活不洁、月经期间卫生不当、宫颈炎、子宫内膜炎等。

盆腔炎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会导致生殖器官感染、不孕不育以及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

盆腔炎的治疗至关重要。

一、中药汤剂灌肠结合贴敷疗法的基本原理中药汤剂灌肠结合贴敷疗法是中医治疗盆腔炎的经典疗法之一。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中药的渗透作用和药性作用,改善盆腔血液循环,消炎利湿,达到清热解毒、祛瘀通络、舒筋活血的疗效。

通过灌肠可以直接将中药汤剂输送到患者的盆腔部位,发挥直接作用,缓解盆腔炎症状。

贴敷可以加速中药成分的吸收,提高治疗效果。

1. 中药汤剂灌肠中药汤剂灌肠是采用中药汤剂制成灌肠液,通过肛门插管将中药液导入患者的肠道,再通过肠道吸收作用,让患者的盆腔直接得到中药的治疗效果。

2. 贴敷在灌肠后,患者在下腹部和腰部贴敷中药膏药,使中药成分通过皮肤的吸收作用,渗透到患者的盆腔部位,起到调理和治疗的作用。

通过实际的临床病例观察发现,中药汤剂灌肠结合贴敷疗法在女性盆腔炎中有着良好的实施效果。

以下是两例具体病例:病例一:患者女性,34岁,主要症状为下腹疼痛、白带异常。

患者历经多次抗生素治疗,症状缓解不明显。

经过3个疗程的中药汤剂灌肠结合贴敷疗法治疗后,患者的症状明显改善,下腹疼痛明显减轻,白带恢复正常。

复查发现盆腔炎炎症指标明显下降。

中药汤剂灌肠结合贴敷疗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女性盆腔炎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其临床应用前景广阔,可以为盆腔炎的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中药汤剂灌肠结合贴敷疗法在实施过程中需要严格掌握中药浓度、温度和灌肠液量等因素,同时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制定。

在治疗期间,还需要对患者进行严密的观察和随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治疗效果。

中药保留灌肠对慢性盆腔炎的疗效及护理体会

中药保留灌肠对慢性盆腔炎的疗效及护理体会

1.1.1纳入标 准
P>0.05,表 明两组 具有 可 比性 。
符合 慢性 盆腔 炎 诊 断标 准…: (1)病史 :大
部分病人有急性盆腔炎病 史,或有沙眼衣原体、 1.2治 疗 方 法
解 脲 支原体 等生 殖道 感染 史 ; (2)症状 :有 慢性
两 组 均 予 以抗 感 染 治 疗 ,具 体 为 月 经 干 净
急性 盆 腔 炎治 疗 不彻 底 或延 误 治疗 ,或 患者 体 质
(1)妊 娠或 近 期准 备 妊娠 妇女 ,哺 乳 期 妇
较 差 ,病 情迁 延 所致 。主要 症 状 为下 腹 及腰 部 酸 女 ; (2) 过敏 体 质 ; (3)急 性 盆 腔炎 病 情严 重 痛 ,常 伴有 月 经 不调 和 带下 增 多 。该 病病 程 长 , 者 ; (4)合 并有 心 血 管 、肝 、 肾和 造 血 系 统 等
盆 腔 疼痛 症 状 如下 腹 坠胀 、疼痛 及 腰骶 部 酸痛 , 后 ,采 用 宫颈 涂 片行 药 敏 试 验 选 用 2种 敏 感 药 物
于 劳 累 、性 交 及 月 经 前 后 加剧 ; (3)体 征 :妇 静 脉 滴 注 ,每 日1次 ,7~1oK 为 1个 疗 程 。治 疗
科 检 查子 宫 增大 、压痛 ,活 动受 限 ;单 侧或 双 侧 组在此基础上予以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及相应护理
附件 增 厚 、或 条 索状 增粗 、或 有囊 性 肿 物 ,有压 措施。中药组成 :红藤 、败酱草 、生蒲黄、五 灵
痛 ; (4)B超 检查 :子宫 可增 大 ;输 卵 管一 侧或 脂 、莪 术 、丹 参 、 赤芍 、 丹皮 、延 胡索 、桃仁 、
双侧 增 粗 ,或 附件 区有囊 肿 ;或伴 有 子 宫直 肠 陷 没药等。用煎药机煎一 般 资 料

中药保留灌肠在慢性盆腔炎治疗中的效果研究

中药保留灌肠在慢性盆腔炎治疗中的效果研究

中药保留灌肠在慢性盆腔炎治疗中的效果研究
一、中药保留灌肠的原理
中药保留灌肠是以灌肠为手段,调节肠道微生态和内分泌,从而改善患者盆腔环境,消除寄生虫和病原菌,缓解疼痛、瘙痒等症状,达到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目的。

其作用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
1、清除肠内宿便:通过灌肠的方式让中药液能够深入到肠道中,清洁肠道内的宿便和病菌,有效降低盆腔内的炎症反应。

2、调节肠道微生态:保留灌肠不仅清除了肠道内的宿便,还能将中药液滞留在肠道内延长其作用时间,使肠道内的益生菌增加,有利于肠内微生态的平衡和恢复。

3、促进血液循环:中药保留灌肠还能促进肠道的血液循环,增强肠道的吸收功能,使中药成分更好地被吸收,起到加强治疗效果的作用。

中药保留灌肠在慢性盆腔炎治疗中的具体方法为:先用温水将肠道清洗干净,然后将中药煎汤灌入肠道中,保持一段时间后排泄。

常用的中药有黄连、黄柏、苦参、荆芥、连翘、青黛等。

中药保留灌肠适用于慢性盆腔炎和宫颈炎、白带多、盆腔积液、痔疮等病症的治疗,具有以下优势:
1、中药保留灌肠在治疗慢性盆腔炎时切入的是根本原因,可以从根本上杜绝疾病反复发作的情况。

2、中药保留灌肠无副作用,安全性高,在治疗过程中不会出现过敏、依赖等问题。

中药保留灌肠虽然疗效显著,但也有一些注意事项:
1、每次操作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保证操作技巧和安全性。

2、中药保留灌肠需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防止感染、受伤等问题的出现。

3、术后应多饮水,以帮助清除肠道内的残留物质。

4、在服用药物或者出现腹泻等症状时应避免进行中药保留灌肠治疗。

4、在治疗期间应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促进病菌滋生的不良饮食习惯。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理, 虽然大 多数 的胎儿 将存 活得 很好 , 对 少数胎 儿 是 否有 但
危 及 生 命 或 娩 出 后 有 严 重 并 发 症 则 难 以 确 定 , 产 并 不 一 定 引
应立 即行剖 宫产结束分娩挽救胎儿 。
3 34 产 时处 理 .. 过 期 妊 娠 临 产 后 宫 缩 应 激 力 的 显 著 增 加
其 妊 娠 结 局 的关 系 . 中华 妇 产 科 杂 志 ,9 83 ( ) 4 5 19 ,3 7 :1 .
如羊水量减少明显 , 应迅 速处 理 。但需 注意有 时羊 水减 少可 发生在较短时间 内, l e t18 ) Ce n(9 7 曾报告 6例过期妊娠 原来 m 羊水量正常 , 2 但 4h后羊水量 突然减 少 , 中 1 其 例死 亡 , 故必
过期儿病率 和死 亡率均高 , 及时发现 和处 理新生 儿窒息 脱 应 水低血容量及代 谢性 中毒等并发症 。
参 考 文 献
[ ]乐杰. 1 妇产科学. 6版. 第 北京 : 民卫生 出版社 ,04:4— 6 人 20 9 9 . [ ]曹泽毅. 2 中华妇产科学 . 北京 : 民卫生 出版社 ,99:4 34. 人 19 30— 4 [ ]尹利荣 , 映舜 , 3 刘 马鸿 , . 等 过期妊娠 与延期妊娠 胎盘形态变 化及
[ ]蒋兴伟 , 4 杨锡蒂 , 荷芹 . 延期妊娠 1 1 I 4 例 临床分析及 对策. 实用 妇
产 科 杂 志 ,0 3,9 1 :7 20 1 ( )4 . ( 稿 日期 :0 0— 5—1 ) 收 21 0 4 ( 文编辑 : 虹娇 ) 本 尹
其预产期 , 凡有妊娠合并症及 并发症 , 先及 时处理 , 应 重估 胎
都成功 , 随时要 准备 可能需 要立 即终 止妊 娠 , 因此 对 过期 妊

中药外敷配合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观察

中药外敷配合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观察
参考文献 I 2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 1: 1 高等院校教材 《 中药学》 供中医 、 ( 中医针灸 专业用 ) . 【 2 ]中国中医药 出版社 ,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中西医结合专业系列教材 ( 供五年制 、 七年制本科用) .
1 资 料与 方法
1 一般资料 :全部 10例慢性盆腔炎均为我院 门诊或住院患 . 1 0 者 , 龄 2_ 5岁 , 均 3 年 04 平 5岁 , 程 最 长 1年 , 短 1 均 有 以 病 最 月
中国中医药咨讯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l 4・ 1
21 0 0年 1 2月中 第 2 第 3 期 卷 5
De e e 2 1 e mb r 0 0 V0 . 1 2 No 3 -5
J u n lo iaTrdt n lChn s dcn nomain o r a fChn a io a ie eMe iieI fr t0 i
1 治 疗 方 法 . 5
1 . 中药外 敷方 : .1 5 苦参 2 g 虎杖 2 g 败酱草 1g龙胆 草 6 , 0, 0, 0, g 大 黄 1g 川 芎 6 , 皮 1g 红花 6 , 5 ,I g丹 0, g 山棱 1g 莪 术 1 g青 皮 0, 0, 1g 当归 1g 粉碎成细末 , 10 5, 0, 取 0 g药粉用蜂 蜜调成糊状 , 用草 纸包裹展 平置于下腹 部 , 避开月经期 , 神灯理疗一 日二次 , 用 每 次 3 分钟 , 0 一周 为一疗程 , 病情顽 固者 2 3 - 个疗程 。 1 . 中药灌肠方 : .2 5 公英 2 g 地丁 2 g黄柏 1g 红藤 2 g败酱 0, 0, 5, 0, 草 3 g 连翘 2 g黄连 6 , 0, 0, g桃仁 1g 红花 6 , 0, g加水 5 0 l煎液脓 0m , 缩到 2 0 l每 日一次 , 留灌肠 , 肠前排空大 小便 , 0m , 保 灌 避开月经 期, 7天 1 程 , 疗 程 症状 体 征 明显 好 转 , 疗 程 疗 效 更 为 疗 2个 3个 显著 。

中医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47例临床观察

中医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47例临床观察

中医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 4 7例 临床观察
杨 华
( 乌兰察布市 中心 医院, 内蒙古 乌兰察布 0 1 2 0 0 0 )
【 摘 要 】 目的 观察 中医灌 肠治 疗慢性 盆腔 炎的 临床疗
效。方法 4 7 例慢性盆腔 炎患者采用中药每 日 1 剂煎汤灌肠 ,
减轻 , 症状减轻 ; 无效 : 下腹痛及带下病及发作次数无改善或加重。
直接原 因 : 分娩者 占 1 O例 , 流产者 1 3 例, 官腔手术者 1 8例 , 经
期不 洁者 6例 。
药: 败酱草辛 、 苦、 微寒 , 人 胃、 大肠 、 肝经 , 辛能散结 , 寒能泄热 ,
又有活血 之功 ; 红 藤苦 、 平, 人 胃、 大肠经 , 长 于清热解毒 散结 ; 黄芩 、 黄柏性味苦寒。 五药共奏清热解毒泻火之效 。 丹参 、 赤芍 、 仙鹤草 、 茜草 、 大黄为佐 药 , 诸药共奏止血活血不 留瘀之效 。皂 角刺性味辛温、 活血消肿、 排毒散结 , 其温性反佐余药苦寒之性 , 相合共奏清热化湿 、 活血散结之效 。 由于盆腔 内静脉丰富 , 且与
2 结 果
每 日1 次, 4 5 d为 1 疗程。 结果 1 2 例, 有效 5 例, 无效 2 例。结论
4 7 例 患者临床治愈 2 8 例, 显效 慢性盆腔 炎 中医灌肠 治疗可
本组 4 7例患者临床治愈 2 8例 ,占 5 9 . 6 %,显效 1 2 例, 占
2 5 . 5 %, 有效 5 例, 占1 0 . 6 %, 无效 2 例, 占4 . 3 %。
一 0固回圈国目雹回国国
分注意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 , 这对患者的健康恢复有着极大 的帮 助。心理疏导 能对 患者 的诊疗过 程产 生积极的影响 , 其技 巧也 很重要 , 对患者 的心 理进行疏通 引导 , 从 而治疗及 预防心理疾 病, 促进身心健康I 5 1 。要求医生要学会换位思考 , 使 患者打开心 结, 以达到健康积极 向上的 目的。 中西药结 合并辅 以心 理治疗焦虑 症状在 临床 上有不 可替 代的疗效 , 本文结果显示 , 焦虑量表评分 比较 , 观察组 与对照组 在治疗后有 显著差异 ( P < O . O 1 ) ; 观察组 总有效率 为 9 5 . 5 5 %, 对

中西药保留灌肠加超短波治疗慢性盆腔炎护理体会及临床观察

中西药保留灌肠加超短波治疗慢性盆腔炎护理体会及临床观察

其他不适 。③ 中药灌肠中的护理 : 根据病
变部 位 嘱患 者 卧 床 于 操 作 位 , 下 垫 一 次 臀
用 中、 医结 合 超 短 波 治 疗 。结 果 : 疗 西 治
性 中单 , 抬高臀部 1c 以利保 留提高疗 0m,
效 。根 据 患 者 选 择 适 宜 的 肛 管 , 初 次 灌 对
慢性盆腔炎 患者 9 8例 , 机 分 为 治 随
缩小; ④无效 : 治疗 3 个疗程 , 症状 及体征
均无 改善 , 无 变 化 。 B超 护理 : 心 理 护 理 : 类 患 者 往 往 患 ① 此 病 时 间久 , 试 过 多 种 治 疗 方 法 , 且 疗 尝 而
疗组( 中西药灌肠结合超短波组 ) 0例和 5
制度。治疗过程 中及时监测生命体 征 , 记
录监 测 情 况 , 察 患 者 反应 , 无 疼 痛 及 观 有
口服 西 药 治 疗 慢 性 盆 腔 炎 的 临 床 疗 效 。
方法 : 9 将 8例 慢 性 盆 腔 炎 患者 随 机 分 为
治疗组 5 0例 和 对 照 组 4 8例 。 治 疗 组 采
消除陌生感 , 讲述此法具有安全 、 有效、 无
痛 、 疗 恢 复 快 、 放 射 性 等 特 点 。 超 短 治 无
波 治疗 通过 电容 电极 输 出能 量 , 患 部 置 将 于 电 极 之 间 , 高 频 电场 的 作 用 下 , 病 在 使
增加抗邪能力 , 使机体早 日康复。
结 果 Biblioteka 超 检 查 等 方 面 经 统 计学 处 理 , 均具 有 可 比
性。
痉 , 进 血 液 循 环 和 修 复 , 强 机 体 免 疫 促 增
慢 性 盆 腔 炎 以往 多 以 口服 药 物 治 疗 , 见 效 慢 , 程 长 , 服 则 会 影 响 脾 胃肠 的 疗 久

中药灌肠治疗盆腔炎的观察与体会

中药灌肠治疗盆腔炎的观察与体会

守 治疗 异位妊娠 , 方法简单 , 副作用小 , 成功率高 。现报告 如下。
1资 料 与Biblioteka 方法 11一 般 资 料 .
20 0 4年 8月 ~ 0 9年 7月 在 我 院 保 守 治 疗 的 异 位 妊 20
表 1 两 组 治 疗 成 功 情 况 及 住 院 天 数 的 比 较
娠患者 8 5例 , 随机 分成治疗组 和对 照组两组 , 中治疗 组 4 其 4例 , 观 察组 4 l例 。两组 患者 均经血 HC G检测 , 结合 B超或阴道 后穹窿穿
刺 确诊。所有患者 一般情况 尚好 , 生命体征平稳 , 无休 克。 肝肾功能
正常 , 无血凝系统疾病 。且均符合保守 治疗 的条件 : B超检查盆腔包 块直径< c 盆腔有或无积液 , HC < 0 0x/。两组患者平 均年 4 m, 血 G 20 1 L g 龄、 孕次 次 、 产 平均停经 天数 、 HC 血 G以及盆腔 包块大小 差异均无
用。要求患 者卧床休息 , 保持 大便通畅 , 尽量 减小腹压 , 用药后 每隔 5 7 复查血 H G 如果明显 下降达到 5 %以上 自觉腹 痛好转 , 者 ~d C , 0 患 本人要求 出院者 ,可带 中药继 续服用 ,每周来 院复查血 H G及 B C
超, 直到正常。
成素下降 , 黄体萎缩 , 囊胚坏死 。再 配合中药宫外孕 Ⅱ号方 , 使 方中
( 枣庄 市 中 医 医 院 . 东 枣 庄 2 7 0 ) 山 7 1 1
摘 要 :目 的 观 察 米非 司酮 配 合 中 药保 守 治 疗 异位 妊 娠 的 疗 效 。 方 法 将 20 0 4年 8月 ̄ 0 9年 7月在 我 院保 守 治 疗 的 异 位 妊 娠 患 者 8 20 5例 , 随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盆腔炎的护理体会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盆腔炎的护理体会
物 的吸收,故起 到治疗 ,药到病除的 目的。 I3 方 法 . 保 留灌 肠 ,治 疗 时 间 选 择在 月 经干 净 3 5 开始 。 1- 5 -天 0 1 天为一疗程 。经期停用 ,以晚上睡眠前进行为佳 。 具体操作如下: I 3 1 患者取右侧卧位 ,臀部抬高1c ,会阴部垫治疗单 。 .. 0m 以防反复感染 ,加重病情 . 24 3 保持心情舒畅,劳逸结合 ,防七情刺激 。 .. 2 4 4 增加营 养,禁止饮酒 。坚 持参加适合个体 的体育锻 .. 炼,增强体质和免疫力 。 2 4 5 三十 五岁以上的妇女定期妇科 检查 ,做到早发现 、 .. 早诊 断、早治疗 。若腹部有包块 ,应定期复诊。
i 2 I 急性盆腔 炎主要症状 下腹 痛伴有发热 ,重者有 寒 .. 颤、高热、头痛 、食欲不振 、腹胀 、下腹部 肌紧张、压痛及 反跳痛 、白带增多等。 1 2 2 慢性盆腔 炎主 要症状 疲乏无 力,小腹或小腿一侧 ..
如海 带、木耳、山楂等食物 ,忌生冷 、寒凉之物 。
2 3 心理 护 理 .
插管深度要深,约 i- 5 m 0 1 c ,压力要低 ,注药应缓慢 。 2 14 灌肠完毕,嘱患者膝胸卧位1-5 .. o l分钟,使药液直达直 肠后壁漩涡处,以有利于药物在炎症部位充分吸收发挥作用 。 2 1 5 密切观察患者症状有无改善及药物反 应。 .. 2 2 饮食调护 . 2 2 i 急性盆腔炎患者宜高热量、高蛋 白、高维生素流质或 . .
Hale Waihona Puke 盆腔 炎是妇 女常见 病 、多发病 ,对 患者 的身心 健康影 响较大,急性盆腔炎如果治疗不及时,转变 成慢性盆腔 炎, 往往经 久不愈 ,反复发作 。导致不孕、宫外 孕、慢性盆腔痛 等,严 重影 响妇女的身心健康 。单一抗 炎治疗效 果不佳 ,故 临床上 多采用综合治疗 。中医认为盆腔 炎是由于湿热瘀结于

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观察

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观察
中 国 民 族 民 间 医 药

临 床 研 究
C l i n i c a l r e s e & l  ̄ h
8 6・
C h i n e s e j o u ma l o f e t h n o m e d i c i n e a n d e t h n o p h a r ma e y
自行操作或 由家用护 理人 员操作 ,经 济实 用 ,见效 快 ,不
良反 应 少 。
2 . 1 治疗 观 察组
用 中药液 保 留灌 肠。处方 :白芍 3 0 g ,
甘草 1 5 g ,苦参 2 0 g ,黄莲 2 0 g ,白花蛇草 3 0 g ,鸭跖草 3 0 g , 金银花 2 0 g ,元胡 1 5 g 。有气滞 的加柴胡 、乌药 ,气虚 加黄 芪 ,有包块 者加 红花、三 棱 、莪术 ,血瘀者加 丹参 、乳香 、 赤 木。上方 药组 ,用水 煎 2次 ,将 2次药 液合 在一 起 ,药
适 当增加肛管插 入深 度 问题 ,应引起 临床关 注 。传统 方法
号 导尿管作 肛管 ,每 天一 次 ,保 留灌肠 。灌肠前解 净大便 , 有 条件 最好 是用灌 肠方 法 ,洗静 肠道 ,便 于药液 的保 留及 充 分吸收。病人取 左侧 屈膝 卧位 ,臀部捎 抬高 ,取导 尿管 缓 缓插入直肠内 2 5— 3 0 c m左右 ,采用滴灌或注射器 推入均 可 ,药液进入速度 宜慢 ,以减少对 肠道 粘膜 的刺激 。连续
目的。灌肠 液在肠道 内存 留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治疗效果 。
【 关键词 】 中药液灌肠 ;治疗慢性盆腔炎 ;显效
【 中图分类号 】R 7 1 1 . I 1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 0 0 7— 8 5 1 7( 2 0 1 3 )0 4- 0 0 8 6 — 0 1

中药直肠滴入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护理体会

中药直肠滴入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护理体会

中药直肠滴入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护理体会【摘要】慢性盆腔炎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中药直肠滴入治疗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本文从操作流程、护士的角色和责任、注意事项及常见问题、护理效果评估以及护理后的宣教工作等方面探讨了中药直肠滴入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护理过程。

通过对护理意义、挑战和改进建议的分析,可以看出中药直肠滴入治疗具有重要的护理意义,同时也面临着挑战和改进的空间。

护士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护理技术和对患者的关爱,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中药直肠滴入、慢性盆腔炎、护理、效果评估、宣教工作、护理意义、挑战、改进建议1. 引言1.1 背景介绍慢性盆腔炎是一种常见的盆腔疾病,主要表现为盆腔疼痛、不规则的月经、性交疼痛等症状。

中药直肠滴入是一种传统的治疗方法,通过将中药溶液直接滴入直肠,可以有效改善盆腔炎患者的症状。

目前,中药直肠滴入在临床护理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在护理过程中,护士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需要掌握正确的操作流程,承担起相关的责任。

护士还需要注意事项及常见问题,及时解决护理中可能出现的困难。

在护理结束后,护士还需要对患者进行效果评估,并进行相应的宣教工作,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疾病和护理方法。

中药直肠滴入治疗慢性盆腔炎具有重要的护理意义,但在实际工作中也面临着挑战和困难。

为此,有必要对护理工作进行改进建议,提高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中药直肠滴入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护理体会。

通过对护理工作的实践与总结,进一步探讨中药直肠滴入在治疗慢性盆腔炎中的作用和效果。

通过深入研究护理中的操作流程、护士的角色和责任、注意事项及常见问题、护理中的效果评估以及护理后的宣教工作,为临床护理提供更加科学和有效的指导。

本研究旨在探讨中药直肠滴入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护理意义,挑战和改进建议,为进一步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对中药直肠滴入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护理体会的深入研究和探讨,旨在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和专业的护理服务,促进患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盆腔炎的护理体会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盆腔炎的护理体会
治疗 。
科对 2 6 0例盆 腔炎 湿热 瘀结 患者 行 中药保 留灌 肠治 疗 , 效 果满 意 , 现 总结报 道 如下 。

般 资 料
2 0 1 1年 1 月  ̄2 0 1 2年 6月 就诊 于我科 诊 断为 慢性 盆 腔 炎 的患 者 为 治 疗 对 象 。年 龄 2 1 ~4 6岁 , 平均 3 1 岁; 病程 1 ~3年 ; 其中 1 3 5 例 有 下腹 及腰 痛 、 下 腹 坠胀 , 5 2例 有 白带 增 多 , 2 5例 伴 有 低 热 , 月 经 过 多 。其 中 1 6 例 为不 孕症 患 者 。 诊 断标 准 : ① 中 医诊 断 标 准 : 参 照 全 国 高等 中 医药 院校 规划 教材《 中医妇科 学 》 _ 5 ] 。②西 医诊 断标 准 : 参 照 《 中华 妇产 科学 》 ] 、 《 妇 产科学 》 教 材 相 关 内容拟 定 。
提 高精 神支 持 , 解 除病 人 的思 想顾 虑 。耐心 倾 听病 人 的主诉 , 并解 答疑 问 , 尽 可 能地 满足 病人 的要 求 , 增 强
治愈信 心 。
产 后 血室 正开 而摄 生不 慎 , 或 经期 同房 , 或官 腔 手 术 消
毒 不严 , 导致 湿 热 ( 毒) 之邪入 侵 胞宫 、 胞脉 、 胞络、 冲任 ,
紧肛 管 , 将 其轻 轻插 入直 肠 1 4 c m 至标 记 处 。肛 管 插入 后, 缓 缓注 入药 物 , 注 射 完毕 , 抬 高 肛管 , 以使 药 物 全部 注入 , 捏 紧肛管 拔 出 , 轻揉 肛 门片 刻 , 嘱患 者保 留 2 h以
上 。每晚 睡前 1 次, 注 药时应 缓慢 。 2 .后期 护理 : 灌肠 完毕 随 即嘱 患 者 胸 膝 卧位 1 0 ~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

2.9无症状性溃疡亦称沉默性溃疡,约占PU的5%,近年来发病率有所增加,多见于老年人,此型溃疡无任何症状。

常在体榆时被发现,或在出血、穿孔时被诊断。

2.10继发于内分泌瘤的溃疡主要是胃泌素瘤(Z ol l i nge r-E l l i son综合征),患者大量分泌胃酸,主要表现为顽固性溃疡,D U多见,可有复合性和多发性溃疡发生,症状顽固,病程长,常伴有腹泻,易出现出血、穿孔等并发症,药物疗效较378差,其他内分泌瘤较少见。

2.11D i eul af oy溃疡指胃黏膜下动脉先天或后天畸形,局部黏膜隆起、突入胃腔,易受侵犯而产生溃疡,引起动脉出血,其溃疡面较小,临床表现为无先兆的大出血。

总之,PU单凭临床表现难以与功能性消化不良等疾病相鉴别,故不能成为诊断依据,但对临床的诊治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范海英【摘要】将74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7例。

采用5%G S250m l加入头孢呋新O.759及O.5%甲硝唑100m l每天两次静脉滴注。

治疗组阿配合中药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之剂保留灌肠,总有效率为97.3%,对照组有效率为59.5%,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

【关键词】盆腔炎/慢性中药/保留灌肠中图分类号:R711.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194(2008)15-0378-03慢性盆腔炎是妇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本病病程长,常反复发作,对病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我们近年来采用中药保留灌肠法结合西医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l资料与方法1.1诊断与疗效标准1.1.1诊断标准:参照《上海市中医病证诊疗常规》第二版所制定标准,修改如下:(1)常有分娩、流产、宫腔手术操作或经期卫生和性卫生不良习惯史。

(2)下腹或腰骶疼痛不适,伴有带下量、色、质、气味异常。

(3)妇科检查有阳性体征:宫体活动受限,有压痛;一侧或双侧附件增厚或有包块形成,有压痛。

中药保留灌肠对慢性盆腔炎的疗效及护理体会

中药保留灌肠对慢性盆腔炎的疗效及护理体会
计 学检 验 , >0 0 , 明两组具 有 可 比性 。 P .5 表 1 2 治 疗方法 : . 两组 均 予 以抗 感染 治 疗 , 体为 月 经 干 净后 ,采用 具 宫颈涂 片行 药敏 试验 选用 2种 敏感药 物 静脉滴 注 , 日 1次 , ~1 每 7 O天为 1 个疗 程 。治疗 组在 此基 础 上予 以 中 药保 留灌 肠 治 疗 及相 应 护 理 措施 。 中药组 成 : 红藤 、 败酱 草 、 生蒲 黄 、 五灵 脂 、 术 、 莪 丹参 、 赤芍 、 丹皮 、 胡 索 、 延
1 1 3 分组 : 患者 知情 同意 前提 下 , .. 在 将病 例分 为治 疗组 和对 照 组 。 治疗组 4 O例 , 年龄 2 ~4 1 7岁 , 平均 ( 0 2 士5 6 ) , 3 . 3 . 7 岁 病程 4个月 ~5年 , 平均 ( . 2 0 7 ) ; 2 3 士 . 8 年 治疗组 4 O例 , 龄 2 ~4 年 2 8岁 , 平均 ( 1 5 士6 0 ) 3 . 4 . 7 岁, 病程 5 月~ 5 , 均 ( . 5 . 1 年 。两 组平 均 年 龄及病 程 经统 个 年 平 2 3 士0 8 )
桃仁、 没药 等 。用煎 药机 煎煮 , 剂 浓 煎至 l O , 每 O mI 自动 过 滤 后 保 鲜包 装 备 用 。每晚 用 中药 1 保 留灌 肠 1次 。每 日 1 , 温 5 ~3 ℃ , O 剂 剂 药 3℃ 7 1 次为 1个疗 程 , 3 疗 程 , 共 个 经期 停 用 。灌 肠 操 作方 法 : 灌肠 前 嘱 患 者排 空 大小便 , 病人 取左 侧 卧位 , 并将 臀部 垫高 1 ~ 1 c 以免药 液 溢 出。用 0 m, 5 次性 肛管 涂上 石蜡 油 , 将肛 管缓 慢 插 入 , 慢 注 入 药液 。拔 出肛 管 , 缓 让 患 者左侧 卧 位 3 mi , 0 n 并使 药液在 肠 腔 内保 留 2 h以上 。护 理 措施 包 括灌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盆腔炎体会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盆腔炎体会

中药保 留灌 肠 治疗 盆腔 炎体会
穆 莉 杭 州市 红十字 会 医院 杭 州 3 0 0 10 3
例 , 孕及继 发不育 l 。妇科检 查子 宫活动受制 不 8例
伴 压痛 者 5 8例 , 附件增厚或索 条状 增 厚者及盆腔 包
块 2 8例 。
2 治 疗方法
以青霉 素类 药物 或 其 它 广谱 抗 生 素 , 静滴 7 ~ l 0天 。同时予 中西药 保 留灌肠 , 们采 用 已故浙 江 我 省 名老 中 医、 院 妇科 主任 中医师 朱承 汉 的经验 方 我 “ 妇科抗 炎 1 ” 号 方药灵 活化裁 , 内服 为外用 。 变 方药 组成 : 红藤 、 蒲公英 、 丁草 、 酱 草 、 地 败 玄胡索 各 3g o, 制 乳香 1g 如 慢性 盆 腔炎 偏 于湿 热 蕴 滞者 加土 茯 , 5 苓 、 齿 苋 各 3 g 偏于 寒 凝 血 瘀 者 加 桂 枝 l g 三 马 o, o, 攘 、 术、 莪 丹参 各 1 g 浓煎 2 0 去 渣 , 。 5 0 ml 药温 控制在 3 ~3 ℃ , 2 奴 夫卡因 1 ml 7 9 加 5 灌肠 。 操作 前应 了解和 捡查有无痔 疮及 下消化道 的有 关 病史 。 灌肠 时病 人 取右侧卧 位 , 包块则取 患侧卧 有 位, 臀部用 小枕垫 高 l c Om。选用 l 4号 或 1 号 导尿 6 管, 插管动 作轻 柔 , 若遇 到阻力 , 不应强 插 , 应退 出少 许 , 边转 动 , 再 边缓 慢 插入 , 插入 深 度 2  ̄3c 缓 0 0m, 慢 滴注 , 以病 人感 觉 下腹 温暖 、 适 , 便意 为宜 。 舒 无
可在 妇炎 清内加入 氢化可 的松 5 mg和 1 普 鲁卡
针 l ml O 。视病 情 轻重 , 可重复 多个疗 程 。 3 治疗 结果 3 1 疗效标 准 垒部 患 者按 下 述规 定 内容确 定疗 . 技 。症状 : 下腹痛 , 胀 , 骶痛 , 坠 腰 白带增 多, 交痛 , 性 痛经 , 月经淋 漓不净 妇检 : 宫体 、 件 区压痛 . 附 子宫 体 活动度 , 件增 厚及 包块 辅助 检 查 白细 胞分 附 血

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观察

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观察
临 床 医 学
中药 灌 肠 治疗 慢性 盆腔 炎 临 床 疗 效观 察
简寄萍 谭桉 ( 江西省安福县妇幼保健院 江西安福 3 3 0 ) 4 2 0
【 摘要l目的 观察 中药灌腑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 疗效及副作用。方法
以金碍藤胶囊为对照组, I 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共观
察慢 性盆腔 炎志者 14 , 中 中药灌肠组和 对照组各 7 倒 , 疗 3 4倒 其 2 治 疗程 结束 后第 3 天进 行 疗效评价 。 果 中 药灌腑 组 7 倒治 疗后 结 2 痊愈 2 铡.显效3 饲. 步9 9 l 连 倒.无效3 痊惫 率和有效率分剐为4 .%和 8 .%; 例, 03 33 对照组 7 侧治疗后痊惫 1 侧 、 2 0 里效 2 饲. 2 进 步 2 例 ,无效 3 . 愈卒 和有效 率分 别为 1.%和 4 .%, 6 例 痊 39 44 两组比较 差异 均有统 计学意义( <0o) P .1。结论 中药灌_ 琦能明呈改善
23 安全 睦t ' .  ̄0 r
征评分 , 必要时进行相应的实验 室与辅助检查 。
1 5 疗效评 价 .
参照 《 中药新 药 临 床研 究 指导 原 则》 中 “ 中药新 药治 疗 盆腔 炎 的临 床 研 究指 导 原 则 制定 。采 用 症 状 、 体征 积 分 法 , 分痊
本 研 究 中所 有 患 者 治 疗 过 程 中均 无 明显 不 良 反应 。
表 2 体征 评 分标 准
慢性盆腔炎为妇科常见病、多发病 , 多为急性盆腔炎未能彻底
治 愈或 患者体 质较 差 、病 程迁 延所致 … 。其病情 顽 固 , 易反 复发 容
作, 严重影响了广大妇女的身心健康。本研究以金刚藤为对照组, 观察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治疗效果, 现报道如下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体 会 急慢 性 盆腔 炎从 临床 辨证 上 属湿 热蕴 阻 及气 滞血 瘀 型居 多 。
该 病 病程 较 长 , 容 易反 复 发 作 , 盆腔 周 围组 织 、 器 官 容 易粘 连 , 中 药 的 红藤 、 败 酱 草 能清 热 解 毒 , 三棱 、 莪 术 具 有活 血 化瘀 、 消积 逐 瘀 之功效 ,采用 灌肠 的方 法是 将 药液 灌入 结 肠而 渗透 至盆 腔 , 直 接 作用 于 病 变部 位 , 另 外 采 用灌 肠 的方 法 , 减 少 了药 物 对 胃肠 道 的刺 激 ,对 一些 不能 或不 愿 口服 的患 者是 一 种好 的用 药方 法 , 有 利 于炎症 的消退 , 以达到 清热 解毒 祛湿 、 理 气 止痛 之 目的 , 使盆 腔 炎得 以痊 愈 , 减少 了复发 率 。
盆 腔 炎属 中医的 “ 带下 病 ” “ 妇 人腹 痛 ” 等妇 科 病 范畴 , 是 指 女 上 , 让 药液 充分 吸 收 , 从 而达 到消 炎止 痛 的 目的。 此方 7 天 为一疗 性 内生 殖器 官 与 其 周 围结 缔 组织 、 盆 腔腹 膜 发 生 的炎症 , 多 发生 程 , 连用 2  ̄ 3 疗程 , 月经 期 间停用 。 于 已婚 妇 女 , 是 妇科 常 见 的疾病 , 也 是一 种 比较 难 以根治 的疾 病 。 2 护 理 炎 症 可 在一 处 或 多处 同时 发 生 , 按部 位 分 为 子宫 内膜炎 、 输 卵管 2 . 1心理 护 理 : 首 先做 好 患 者 的思 想 工作 , 加 强 心理 护 理 , 树立 患 炎、 子 宫肌 炎 、 盆腔 腹膜 炎 等 ; 按 病情 缓 急分 为 : 急 性 盆腔 炎 、 慢性 者 信 心 , 配 合好 治疗 , 向患者 讲解 盆腔 炎 的 临床特 点 、 治疗 方 法 以 盆 腔炎 。 它 以腹 痛 为 主要 临床 表现 , 严重 时 可 出现盆 腔炎 性包 块 。 及 及 时长期 治 疗 的重要 性 。 我 院妇 科 以 中西 医结合 治 疗为 原则 , 采 用 中药 方剂 红 藤 汤保 留灌 2 . 2积极 预 防 : 盆 腔炎 的预 防极 其 重 要 , 对经 期 、 孕 期及 产 褥期 的 肠 治疗 盆腔 炎 获得 满意 结果 , 现 小 结如 下 : 妇 女应 加 强卫 生知识 宣 教 , 嘱注意 个 人清 洁卫 生 , 避 免盆 浴 , 经期
江苏常 州武 进 中医 医院( 2 1 3 1 6 1 ) 2 0 1 3 年 4 月 1 1日收稿
禁 止性 生 活 , 多锻炼 , 加 强营 养 , 增 强抵 抗力 。 2 _ 3 体位 : 患者 取半 卧位 , 有 利 于炎症 局 限于盆 腔 , 利于 吸收 。 2 . 4禁 忌 症 : 对 急腹 症 、 腹泻 、 大 便 失禁 、 肛 门有 病变 、 肛 门及直 肠 结 肠术 后不 久 的患者 , 月 经期 妇女 禁 止灌肠 。 2 . 5灌 肠 护 理 : 灌 肠前 嘱 患 者 排 二便 , 灌肠 液 温 度 适宜 , 保持 3 8 ~ 4 0 ℃, 灌 肠 液量 不超 过 2 0 0 m l , 灌 肠器 离 肛 门高度 不 超过 3 0 e m, 以 防压力 太高 , 患者 无 法控 制排 便 , 导致 药液 流 出 , 降低 疗效 。操 作 时 动 作轻 柔 , 避 免 损伤 肛 门 及直 肠 黏膜 , 灌 肠 过 程 中主 要 观察 患 者 有无 不适 , 如 面色 苍 白 、 出冷汗 、 腹痛 剧烈 等 。
1 资料 与 方法
1 . 1 一 般 资料 : 2 0 1 1 年 1 — 1 2月来 我 院妇 科 就诊 , 诊 断为 急 慢性 盆 腔 炎 的患 者 , 年龄 2 4 — 4 5岁 , 全 部 已婚 , 以腹 痛 为 主要 临 床 表 现 , 或伴 有 带 下 量 多 、 少量 出血 , 妇 科 内诊 检 查 : 宫体 、 附件 压痛 ( + ) , 或 有附 件 单侧 或 双侧 增 厚 , B超 检查 :正常 或有 盆 腔积 液 或有 囊 性包 块 。 1 . 2急 性 盆腔 炎 常 表 现 为下 腹 痛 、 高热、 食 欲不 振 , 阴道 大量 脓 性 分泌 物 , 宫颈 充 血 、 触痛 , 宫体 有压 痛 , 两侧 附件 压 痛 明显 。 慢性 盆 腔炎 多 为急 性治 疗 不及 时不 彻底 或病 程 迁延 所 致 , 表现 为 下腹 坠 痛、 隐痛 、 腰骶 部 隐痛 , 单侧 或 双侧 附件 压 痛 。 1 _ 3中药 方 剂 : 红藤 1 5 g 、 生薏仁 1 0 g 、 皂角针 l O g 、 三棱 l O g 、 红 花 5 桃仁 1 0 g 、 败酱草 1 5 g 、 紫花地丁 1 0 g 、 牡丹皮 l O g 、 制大 黄 5 莪术 1 0 g 、 木香 5 g 。 1 . 4方 法及 结果 : 将 中药 方 剂加 水煎 至 2 0 0 m l 。 保 持药 液 3 8 ~ 4 0 ℃, 嘱 患者 侧 卧 位 , 抬高 臀 部 1 0 e a, r 将肛管插入肛门 1 5 ~ 2 0 c m, 缓 慢 注入 药 液 。嘱患 者侧 卧位 休 息 , 保 持 药 液在 直肠 中至少 1 小时以
( 上接 2 9页 )
病 毒 性 皮 肤病 , 表现 为 灼 热 、 刺痛 感 及 瘙 痒感 , 伴 随皮 损 出现 , 呈 引起 机体 阴 阳偏 盛 偏衰 人体 气机 升 降失 常 , 脏 腑气 血 功能 紊乱 当 簇 集 体水 疱 排列 如 带状 多发 生单 侧 l 引 。 人 体受 到 风寒 暑湿 火毒 , 外 伤侵 袭或 内伤 情感 后 即可 导致 脏腑 功 产 生病 理 如瘀血 、 气 郁痰 涎宿 食 水浊 邪火 等 , 这些 病理 产 中 医认 为 本 病 发生 主 要 与肝 经 郁火 , 过食 辛 辣 厚 味 , 感 受火 能失 调 , 热 时毒有 关 。 物又 是致 病 因子通 过 经络 和腧 穴走 窜机 体 、 逆 乱气 机 滞 留脏腑 瘀 治疗 : 局 部拔 罐 首 先 常规 消 毒 患处 , 在 疱 疹 聚集 处 用 三 棱针 滞 经 脉 , 最 终导 致 各种 病症 。 或用 一次 性 采血 针 或用 梅花 针进 行针 刺 ,刺破 皮 肤迅 速 拔 火罐 , 经络 有 行气 血 、 营 阴阳 、 儒 筋骨 、 利 关 节 病生 理 功 能 , 如经 络 络血滞 行 、 可 出现皮 肉筋脉及 关 节失 养 而萎 缩 , 留罐 十分 钟 , 每 天一 次 , 连 拔 三天 。一 般治 疗 3 - 5次 , 治疗 一 次后 不 通则 经 气不 畅 , 疼 痛明 显减 轻 。 不 利 则血 脉 不 荣 , 六腑 不 运 等 , 通过 拔 罐 刮痧 对 皮肤 毛 孔 经络 及 穴位 有 吸收 作 用 , 可 以行 导 营 卫之 气 行输 布 鼓 动经 脉 之血 , 儒 养 带状 疱 疹 刮痧 治疗 同拔 罐治 疗都 有很 好疗 效 。
2 1 3年 8月
1 7
中药 灌肠 对治 疗 盆腔 炎 的观 察 与体 会
盛 丽琴
关键词: 中药灌肠 ; 盆腔炎; 观 察 与体会
中 图分 类号 : R 2 7 1 . 9 文 献标 识 码 : B 文章 编 号 : 1 0 0 6 — 0 9 7 9 ( 2 0 1 3 ) 2 3 — 0 0 1 7 — 0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