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物学》第一章

第一章货物(商品)的分类

通过学习,理解货物分类的概念、意义和原则;掌握货物的分类及内容;掌握货物目录的概念及主要货物目录;了解货物标准分类代码、常用编码方法。

第一节货物分类的概念、意义和原则

一、货物分类的概念

货物的品种繁多,特征各异,使用性能各不相同。科学的分类方法应适应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一)分类的概念和基本要求

货物、材料、物质、现象乃至抽象概念等都是概括一定范围的集合总体。

这种将集合总体科学地、系统地划分称为分类。

(二)货物分类的概念

为了一定目的,满足某种需要选择恰当的分类标志,将货物划分为不同的大类、类别、组别、品目,乃至品种、规格、花色。这种科学地、系统地将货物逐次划分为不同类、组,称为货物分类。

二、货物分类的重要意义

按照货物的性质或其他特性将货物划分为不同的类别,这种有系统的划分称为货物分类。货物分类,一般是将货物分成大类、品目、小类、品种、纲目等。

三、货物分类的基本原则

(一)货物分类的基本要求

1)明确货物的分类对象所包括的范围。2)提出货物分类的目的和要求。

3)选择适当的货物分类特征。货物特征的选择必须满足分类目的要求,同时使不同类别货物具有本质的区别。

(二)选择货物分类特征的一般原则

1)必须满足分类的目的和要求。

2)各类货物能有显著的本质区别。

3)能概括规定范围内的所有货物,并有不断补充新货物的余地。

4)每个货物只能限定在一个类别之内。

5)货物分类采用独有的特征,不能同时采用相互矛盾的两种或多种特征进行分类。

6)须有能说明货物特征的基础标志,并能从本质上划分出各类货物之间的明显区别。

7)在同一类货物中,不准同时采用两种或多种标志,也不能随便更换标志。

第二节货物的分类

一、按货物装卸搬运方式分类

(一)散装货物

散装货物简称散货,以重量承运,是无标志、无包装、不易计算件数的货物,以散装方式进行运输。

(1)散装固体货

(2)散装液体货

(二)件装货物

件装货物简称件货,以件数和重量承运,一般批量较小、票数较多,称为件杂货或杂货。

1.按包装特点分类

(1)包装货物

(2)裸装货物

2.胺清洁程度分类(1)清洁货物

(2)污秽货物

1)易扬尘货物

2)易潮解货物

3)易融化货物

4)易渗油货物

5)易渗漏货物

6)散发强烈异味货物7)带虫害病毒货物

3.按装运要求分类(1)特殊货物

1)危险货物

2)贵重货物

3)笨重长大货物4)易腐货物

5)冷藏货物

6)有生动植物货物7)涉外货物

8)拖带运输货物(2)普通货物

(三)成组装货物类

是指用托盘、网络、集装袋和集装箱等将件杂货或散货组成一个大单元进行运输的货物。

(1)托盘货物

(2)网络货物

(3)集装袋货物

(4)集装箱货物

二、按货物自然特性分类(1)吸湿性货物

(2)热变性货物

(3)自热性货物

(4)锈蚀性货物

(5)染尘性货物

(6)扬尘性货物

(7)易碎性货物

(8)吸味性货物

(9)危险性货物

(10)冻结性货物

三、按货物储存场所分类(1)舱内货物

(2)舱底货物

(3)衬垫货物

(4)填空货物

(5)舱面货物

(6)深舱货物

(7)房间货物

(8)冷藏舱货物

(9)非一般货舱货物

四、按货物的运输方式分类(1)直达货物

(2)国际过境货物

1)通过货物

2)国际中转货物

3)转船货物

(3)选港货物

(4)联运货物

(5)集装箱货物

(6)零星货物

(7)大宗货物

第三节货物目录和货物编码

一、货物目录

(一)货物目录的概念和意义

货物目录又称货物分类目录,是指国家或有关部门根据商品分类系统对所经营管理货物编制的总明细分类集(商品总明细目录)。(二)货物标准分类体系和方法

目前货物分类体系可概括为基本分类体系、国家标准分类体系、应用分类体系等三大体系。

1.《全国主要产品分类与代码》(GB/T7635.1—2002 )

2.《商业行业商品分类与代码》

二、货物(商品)编码

(一)货物编码的概念和编码的意义

商品编码也称商品代码,是赋予某种商品的代表符号。使用商品编码,可以使多种多样、品名繁多的货物便于记忆;可以简化手续,提高工作效率和可靠性;利于管理,促进销售;同时有利于统计、计划、管理等业务工作的进行,并能为信息化、电子技术运用做准备,有利于建立统一的商品分类代码系统。

(二)商品编号的种类和编制方法

商品分类编号,是商品贸易分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数字型代码

(1)数字型代码的概念

(2)数字型代码的编制方法

1)层次编码法

2)平行编码法

3)混合编码法

2.商品(货物)条码

(1)商品条码的概念

条码又称条码符号,是由一组规则排列的条、空及其对应字符组成的标记,用以表达一定的信息。

(2)应用商品条码的意义

(3)商品条码的种类和组成

(4)国际通用的商品条码目前,国际通用的商品条码有国际物品条码(EAN条码)和通用产品条码(UPC条码)。

想一想

(1)在运输生产实践中,对货物进行分类有何重要意义?

(2)按货物装运方式上对货物可分哪几类?

(3)按货物自然特性对货物可分哪几类?并举货种说明。

(4)按货物运输方式对货物可分哪几类?

报关(专科)《物流学概论》教学大纲及考试大纲

《物流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的 《物流学概论》是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教学计划中的专业基础课程。它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现代物流发展历程,掌握现代物流的基本知识和理论。通过案例的评析,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现代物流管理问题的能力,并在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灌输物流岗位职责,培养学生积极的思考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本课程教学方法 本课程的先修课是《管理学原理》、《高等数学》、《货物学》等,并要求学生具备一定基础的计算机知识。授课过程以理论知识讲解和学生案例分析相结合进行。 三、教学参考用书 《物流管理》中国物资吴清一主编 《现代物流概论》中国物资吴清一主编 《仓储与配送管理基础》海天高本河、缪立新、力主编 四、教学安排与方式

五、考核方法 本课程采用闭卷考试,考核现代物流的基本知识和理论。本课程考核采用百分制,60分为及格。若通过助理物流师考试,可免考。

《物流学概论》考试大纲 一、课程及自学考试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物流学概论》是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教学计划中的基础课程。它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现代物流发展历程,掌握现代物流的基本知识和理论。通过案例的评析,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现代物流管理问题的能力,并在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灌输物流岗位职责,培养学生积极的思考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本课程自学教材 《现代物流概论》秋菊主编高等教育 《物流管理》中国物资吴清一主编 《现代物流概论》中国物资吴清一主编 《仓储与配送管理基础》海天高本河、缪立新、力主编 (三)本课程学习方法 以系统自学和重点、难点章节讲授相结合为主。 (四)本大纲各章容划分为重点、理解掌握、一般要求和不作要求四种: 1、重点:(1)物流的涵义及物流管理的目标;(2)物流基本功能的概念、意义及合理化途径;(3)第三方物流及企业物流业务外包。考核的主要目标,一般占70-80%。 2、理解掌握:(1)物流的基本理论和观念。考核的主要目标,一般占10%以上。 3、一般要求:(1)物流管理的相关容;(2)回收物流、逆向物流和绿色物流。考核目标少于10%。 4、不作要求:(1)中国物流的现代化;(2)物流信息系统的开发。 容安排:第三章到第第九章约占90%,第一章、第二章和第十章约占10%。 二、容要求与考试要求 第一章概论 第一节物流的概念及涵 重点:物流的概念 一般要求:物流概念的产生及发展 第二节物流理论及物流观念

消费经济学1

第一章 ?一、单项选择题 ?作为消费经济学研究出发点的消费是指 c A.生产消费 B.能源消费 C.生活消费 D.家庭消费 ?消费对象和消费工具构成 d A.消费资料 B.生产资料 C.消费条件 D.消费方式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创始人威廉.配第是最早对消费问题进行理论分析的经济学家, 他对消费的基本观点是 a A.节制不必要的消费 B.放纵人们多消费 C.增加所以消费品 D. 多发放工资 ?在凯恩斯经济学说中,他的基础理论是a A.有效需求理论 B.纯产品理论 C.技术分析理论 D.社会阶层理论 ?微观消费问题和宏观消费问题都是消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但两者之间的关系是 c A.平行关系 B.并列关系 C.不是平行关系 D.无多大联系 ?消费经济学在(a )后,才逐步成熟 A.20世纪30年代 B.19世纪30年代 C.18世纪30年代 D.19世纪50年代 ?马克思论述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消费所处的地位及其生产关系是 a A.生产决定消费 B.消费决定生产 C.分配决定生产 D.交换决定生产 ?通过研究社会消费发展趋势,最早提出了社会消费水平会随技术进步而提高的经济 学家是 a ? A.马歇尔 B. 配第 C.魁奈 D.亚当?斯密 ?社会总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 a A.消费需求 B.心理需求 C.生产需求 D.精神需求 ?生产归根到底是要依( b )为转移 A.交换 B. 消费 C. 流通 D. 原料来源 ?消费经济学研究消费,主要是研究消费的 b A.自然属性 B.社会属性 C. 物质属性 D. 精神属性 ?消费经济学从宏观角度研究消费活动主要采用的方法是( c ) A.典型案例法 B.定性分析法 C.总量分析法 D.定量分析法 在批判古典学派消费思想的基础上,科学论述消费及其与社会再生产关系的经济学家是( d ) A.配第 B.斯密 ? C.马尔萨斯 D.马克思 ?下列选项中,属于宏观消费问题的是( d )

货物学第一章练习

货物学第一章练习 班级学号姓名成绩 一、单选题 1、金属罐头属于()货物。 A扬尘性 B危险性 C自热性 D锈蚀性 2、最近新发明的咖啡纱衣服,主要用于做男士运动T恤。这种由咖啡做成的服装主要利用咖啡的()。 A吸湿性 B吸味性 C易碎性 D锈蚀性 3、无标志、无包装、不易计算件数的货物叫做() A散货 B染尘性货物 C件杂货 D成组装货物 4、件杂货是指()标志、包装形式()、性质()的货物A无、相同、不同 B有、相同、不同 C有、不同、不同 D无、相同、相同 5、下面不属于包装货物的是() A袋装货物 B桶装货物 C汽车 D捆装货物 6、冬虫夏草目前价格已经接近黄金,很多商家看中了它的发展前景,准备炒冬虫夏草。请问,这说明冬虫夏草是属于() A易腐货物 B冷藏货物 C有生动植物货物 D贵重货物 7、一般来说()由于它的体积大、长度长加上重量重,在运输中要才用比较特殊的运输方式。 A贵重货物 B拖带运输货物 C笨重长大货物 D冷藏货物 8、下列不属于散装固体货的有() A矿石 B铝锭 C化肥 D煤 9、条形码的起始符和终止符标志条码的( )。 A开始 B结束 C开始与结束 D头和尾 10、EAN8码用于( )上。 A小商品 B特种商品 C包装面积小的商品 D食品商品 11、EAN码由( )位数字组成。 A9 B10 C1l D13 12、EANl3码的压缩码是( )。 A EAN12码 B EAN8码 C EANl0码 D EAN码 13、EANl3码可以用于( )商品。 A特定 B常用 C进出口 D国际通用14、EAN码用于( )上。 A小商品 B特种商品 C包装面积小的商品 D食品商品15、()是经国务院批准,于1988年12月28日正式成立的,并于1991年4月19日正式加入国际物品编码协会,负责统一组织、协调、管理我国的条码工作。 A中国物品编码中心 B中国条码技术与应用协会 C物流行业协会 D欧洲物品编码协会 16、在中国大陆,EAN/UCC-13厂商识别代码由()位数字组成,由中国物品编码中心负责分配和管理。 A4~6 B7~9 C8~10 D9~11 17、根据EAN?UCC规范,按照国际惯例,一般来讲,不再生产的产品自厂商将最

货物学

货物学 第一章 1、货物是指运输部门承运的各种原料、材料、商品以及其他产品或物品的总称 2、外贸货物是指在国际之间进行运输货物 3、保税货物是指经海关批准进境后缓办纳税手续,在国内储存、待加工、装配 后复出境的货物 4、国际过境货物是指中途经第三国港口进行运输的货物 5、非一般货舱货物是指装入杂货船的油柜、水柜以及过道,穿堂等非舱室场所 的货物以及用冷藏舱装运的非冷藏货物 6、选港货物是指在装船时提供多个可供选择卸货港的货物 7、按货物装卸搬运方式分类:散装货物和件装货物 ?散装货物按其形态可分为散装固体货(如:矿石、化肥、煤等)和散装 液体货(如:原油、动植物油等) ?件装货物按其包装特点分为包装货物、裸装货物(如:汽车、铝锭、电 线杆等) ?件装货物按清洁程度分为清洁货物、污秽货物(易扬尘货物—水泥、炭 黑、矿粉等;易潮解货物—糖、盐、化肥等;易融化货物—松香、石蜡、肥皂等;易渗油货物—煤油、豆饼、小五金等;易渗漏货物—酒、蜜蜂、盐渍肠衣等;散发强烈异味货物—鱼粉、氨水、油漆等;带虫害病毒货 物—破布、废纸等) ?件装货物按装运要求分为普通货物、特殊货物(危险货物;贵重货物; 笨重长大货物;易腐货物;冷藏货物;有生动植物货物;涉外货物;拖 带运输货物) 第二章 1、货物的基本性质: (1)货物的物理性质。货物发生物理变化的形式主要有货物的吸湿、散湿、吸味、散味、挥发、热变、膨胀、溶化、凝固、冻结等。 货物热变是低熔点货物在超过一定温度范围后引起形态变化的性质。 (2)货物的机械性质。货物发生机械变化的形式主要有破碎、变形、渗漏、结块等。 (3)货物的化学性质。货物发生化学变化的形式主要有氧化、腐蚀、燃烧、爆炸等。 (4)货物的生物性质。货物发生生物变化的形式主要有酶、呼吸、微生物、虫害作用等。 2、粮谷的性质: (1)吸湿性。粮谷吸湿增加其含水量后,在一定温湿度条件下,会增强呼吸

消费经济学重点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消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消费经济学是以消费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经济中各个总量及其变化;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 济单位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单个企业、单个行业、单个市场或单个消费者的经济活动。 ?宏观消费问题可以分为消费需求与总需求,消费结构与经济结构,消费与经济增长等问题。 ?微观消费问题包括消费者的消费决策、储蓄决策、投资决策以及消费信贷等问题。 ?微观消费与宏观消费的关系:微观消费问题是宏观消费问题的基础;宏观消费问题是微观消费问题的 目的。 第二节经济学对消费问题认识的历史演变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威廉配第,他的观点是主节制不必要的消费,以保证积累和财富的增值。其思想 后来被亚当斯密和大卫嘉图继承。 ?法国古典经济学魁奈和西斯蒙。魁奈是重农学派代表,西斯蒙是法国小资产阶级代表。 第三节消费者及其行为 ?消费者,是能够做出独立的消费决策的基本经济单位。 ?消费者行为的层次:1、消费者资源的初次分配选择;2、消费者资源的再分配;3、消费者的资源消 费—购买选择。 ?消费者的行为特征:1、效用最大化原则;2、习惯性;3、不可逆性;4、示性;5、复杂性。 ?效用最大化原则是大多数消费者的基本准则。 ?效用,消费者通过商品或劳务的消费所得到的满足。 ?效用最大化,消费者通过对商品和劳务的消费追求满足的最大化。 ?效用最大化的原则是建立在边际效用价值论的基础上的。 ?习惯性,指消费者的行为式要受过去习惯的影响。 ?不可逆性,指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不仅要受自己目前收入水平的影响,也受自己过去的收入水平和消费 水平的影响。 ?示性,消费者的行为不仅受自身的收入水平、消费习惯的影响,还受围人的影响。

货物学期末复习大纲

货物学期末复习大纲 绪论 1、货物学研究对象:运输环节的货物。 2、货物学研究的内容:分类、性质、包装、标志、质量、标准、检 验、运输、装卸、理货、配积载等。 3、目的:加快速度,提高效率。 第1章 货物分类与代码 1、分类方法: 线:各层级采用的标志不同,各个类目构成并列或隶属关系。【层次清楚便于手工处理】 面:结构弹性好便于计算机处理有良好的实用性但容量利用不充分结构复杂不便于手工处理。 2、编码:1、数字型编码①顺序编码②层次编码③平行编码法④ 混合编码法 2、条形码: EAN—13码(中国) UPC---12码(美加)。 第二章 水运货物的质量与质量管理 一、货物的性质:可量化不可量化 质量问题:发霉串味破损融化虫蛀挥发爆炸 1、物理变化: 后果:吸湿散湿挥发热变串味干裂等 原因:多是与外界的温度、湿度、气压等环境因素有关多三态变化。措施:控制湿度温度等环境因素。 2、机械变化: 后果:破碎变形渗漏结块 原因:静态的堆码力动态的震动跌落与翻滚冲击 措施:在包装标志场地堆垛操作捆绑 3、化学变化: 后果:锈蚀氧化燃烧爆炸 原因:多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在适宜条件下发生化学作用 措施:控制湿度温度氧气浓度。 4、生物变化: ①呼吸作用:动物旺盛的呼吸植物有氧呼吸 ②酶的作用:后熟僵直 ③微生物作用:霉变腐烂发酵酸败 ④虫蛀鼠咬:破坏结构传播疾病(其生存条件:营养成分温湿度氧气浓度) 二、影响货物质量的要素:

1、残损:货物在质量上的损失和数量上的缺失损失。 A 原残:进口货物在卸船前在船上发现的残损。 B 工残:在作业过程中造成的残损。 2、残损原因:①运输环节(保管运输不可抗力)②堆存环节(保管设备天气清扫交付)③装卸环节(违章设备天气)配积载原因(造船忌装衬垫隔票) 3、残损的处理方法: ①出口残损:不能装船发货人换货或整修残损货物应卸下船。 ②进口原残:验看编制记录船方签字。 5、溢短: 原因:①理货差错或者发货数字不准。 ②港口仓库漏装错装或混装。 ③港口工人装船时途中掉包掉件落水。 ④船舶运输途中错卸漏卸被盗海损事故。 ⑤自然损耗 6、溢短的处理办法: 溢出不能装船,发货人通过船舶代理人更改发装货单。 短少应补货,如无货补足应部分退关整票退关或更改装货单。 3、配积载时货物质量控制 1、重轻货物判定:理论积载因数小于1.1328m3/t或40ft3/t的货物称 为重货。 2、为了适合装运较多的轻货,一般杂货船的舱容系数多在1.4以 上。 3、货物的装船:顺序:由下而上先远后近先大后小下重上轻。 4、堆垛法:重叠法(不牢固)压缝法(牢固简单不易计数)纵横 压缝法(牢固易计数操作困难通风差)。 5、忌装:吸湿性货物食品类清洁类金属制品吸发异味贵重。 4、质量管理基本方法: PDCA工作循环运用(戴明法):大环套小环环环促进爬楼梯关键在于“处理”阶段。 第三章 货物包装与标志 一、包装的功能:保护容纳便利促销 二、制作要求:“坚固经济适用可行 ” 三、种类及特点:按位置分—自包装内包装外包装 按材料分—纸包装塑料包装木材包装玻璃包装金属包装纺织品包装按运输包装分—箱装桶装袋装捆装等 四、商品包装标准化:标准化的形式——简化统一化系列化通用化

艺术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艺术学概论课程教学大 纲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艺术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的要求 (一)课程性质 《艺术学概论》是高等院校素质教育重点课程之一,教育部从2001年起,已将《艺术学概论》列为全国各类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含师范类与非师范类)必考科目之一。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在内的全国许多综合大学、师范院校,以至理工农医等各类高等院校都纷纷开设了此门课程。本课程对于培养师范类学生具有全面的艺术常识,较高的艺术修养,以及增强人文素质等方面,尤其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课程目的要求 1.了解并掌握艺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 2.了解并熟悉16门主要艺术的基本知识,提高艺术鉴赏力与艺术修养,增强人文素质。 3.从美学与文化学角度,了解和认识从艺术创作到艺术接受的全过程。 第二部分教学时数 本课程为3学分,教学时数54学时,具体分配如下:

教学内容课内学 时 录像 课 IP课 件 上编艺术总论 第一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411第二章艺术的起源411 第三章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 育 411第四章文化系统中的艺术411中编艺术种类 第五章实用艺术421 第六章造型艺术421 第七章表情艺术421 第八章综合艺术421 第九章语言艺术421 下编艺术系统 第十章艺术创作721 第十一章艺术作品721 第十二章艺术鉴赏421复习辅导1 总计542013 第三部分教学内容与要求 上编艺术总论 第一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

一、教学要求 1.理解艺术史上对艺术本质的几种主要看法,认识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是解决艺术本质问题的科学理论基础。 2.理解艺术的特征主要具有形象性、主体性、审美性等,从而加深对艺术的基本认识和了解。 二、内容要点 第一节艺术的本质 中外艺术史上,对于艺术本质主要有“客观精神说”、“主观精神说”、“模仿说”(“再现说”)等三种代表性的观点。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将艺术看作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为解决艺术本质问题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艺术的特征 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内容与形式、个性与共性的统一。艺术创作、艺术作品与艺术鉴赏均具有主体性的特点。艺术的审美性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是真、善、美的结晶,艺术的审美性体现为内容美和形式美的统一。 三、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1.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对于艺术学研究的重要启示。

货物学课件完整版全套ppt

21世纪高职高专规划教材物流管理系列货物学主编:刘北林霍红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全书目录第一章概论第二章货物质量与货物标准第三章 货物的检验第四章货物的包装第五章货物的运输第六章货物储存与保管第七章清洁普通货物第八章液体普通货物第九章粗劣普通货物第一章概论第一节 货物的分类第二节货物的性质第三节货物的计量第一节货物的分类 货物(Cargo)是指经由运输部门承运的一切原 料、材料、商品以及其他产品或物品。 货物是运输生产的主要对象,在物流过程中运输 的货物,品种繁多、自然属性各异且批量不一, 因此,基于货物运输生产过程中的复杂性和重要 性,我们非常有必要对货物进行科学的分类。根 据在运输、装卸、包装、保管等环节的要求各不 相同,货物可以依据运输方式、装卸搬运方式、 储存场所及其自然特性等进行分类,从而在工作 中尽可能地使货物的运输条件适应货物,以保证 货物运输的质量和安全,提高货物运输效率。一、按货物的装运要求分类 一普通货物普通货物,是指由于本身不具有特殊性质,所 以在运输过程中没有规定特别条件的各类货物。普通货物又分如下几类: (1)清洁货物Clean Cargo。(2)液体货物Liquid Cargo。(3)粗劣货物Rough Cargo。二特殊货物特殊货物是指货物本身的性质、体积、重量和价值等 方面具有特别之处,在积载和装卸保管中需要采取特 殊设备和措施的各类货物。特殊货物包括如下几类: 1危险货物Dangerous Cargo。2笨重长大货物Bulky and Lengthy Cargo、Heavy Cargo。 3有生动植物货物Live Stock and Plants。 4易腐性冷藏货物Perishable Cargo and Reefer Cargo。 5贵重货物Valuable Cargo。 6邮件货物Mail Cargo。 7拖带运输货物。 8涉外货物。 二、按货物的包装形态分类一件装货物 件装货物称为件杂货或杂货,是以件数和重量 承运,其标志、包装形式不一,性质各异,一 般批量较小且票数较多。件货按其包装特点可分为: 1包装货物。包装货物是指装入各种材料制成的容 器的货物或捆扎的货物,如袋装货物、桶装货物、捆装货物等。 2裸装货物。裸装货物是指在形态上自成件数,而 在运输中不用另加包装或简易捆束的货物,如汽车、铝锭、电线杆等。 二散装货物散装货物,简称散货,是以散装方式进行运 输,以重量承运,无标志、无包装、不易计算 件数的货物,一般批量较大且种类较少。散货 按其形态可分为:干制散装货物,如矿石、化 肥、煤等;液体散装货物,如原油、动植物油等。三成组装货物 成组装货物是指用托盘、网络、集装袋和集装箱等将 件货物或散货组成一个大单元进行运输的货物。成组装货物又可分为以下几类:1托盘货物。托盘货物是指将若干包件货物集合放在一个托 盘上,用塑料薄膜等材料连同托盘一起形成一个装运单元进行运输的货物。 2网络货物。网络货物是指使用棕绳或尼龙绳、钢丝绳等编 制的网络所承装的货物。它以一网络为运输单元。 3集装袋货物。集装袋货物是指装入可折叠的涂胶布、树脂 加工布等软材料所制成的大型袋子的货物。集装袋货类广

货物学第四章 货物的运输课后答案

第四章货物运输 一、名词解释 1.货物运输 用设备和工具,将物品从一地点向另一地点运送的物流活动,其中包括集货、分配、搬运、中转、装入、卸下、分散等一系列操作。 2.国际多式联运 国际多式联运是指通过两个以上国家或地区,由一个承运人(运输企业或运输代理企业)负责承运,使用两种以上运输方式或两种以上运输工具,实行“一次托运,包干计费,一票到底,全程负责”的跨国衔接运输或直通运输。 按照国外的说法,多式联运是由一个经营人组织,运用统一的货运单据,由一种运输工具到另一种运输工具的集装箱货物的运输。 3.保温及冷藏车 保温及冷藏车指能保持一定温度,可调温及能进行冷冻运输的车辆,适宜冬、夏季节生、鲜食品的运送。 4.载驳船 载驳船也可以称为子母船.是专门用来装运以载货驳船为货物单元的运输船舶。 5.滚装船 滚装船又称"开上开下"船,或称"滚上滚下"船,是一种运输工具,是利用运货车辆来载运货物的专用船舶,用牵引车牵引载有箱货或其他件货的半挂车或轮式托盘直接进出货舱装卸的运输船舶。 6.驳船 驳船是本身无自航能力,需拖船或顶推船拖带的货船。 二、简答 1.货物运输的作用是什么? 答:货物运输在商品流通过程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1)货物运输是组织商品经营活动和实现购销任务的必要条件。 (2)货物运输可以改善企业经营管理,降低流通费用,提高经济效益。 (3)货物运输加强了地区之间、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经济联系,搞活流通,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 2.铁路运输特点是什么? 答: (1)铁路运输的准确性和连续性强。铁路运输几乎不受气候影响,一年四季可以不分昼夜地进行定期的、有规律的、准确的运转。

货物学

1 货物:通常是指运输部门承运的各种原料,材料,商品以及其它产品或物品的总称。 2 保税货物:是指经海关批准进境后缓办纳税手续,在国内储存,待加工,装配后复出境 的货物。 3 选港货物:指在装船时提供多个可供选择卸货的货物。 4 按货物装运方式上对货物可分哪几类? (1)特殊货物(2 )普通货物 5 按货物自然特性对货物可分哪几类?并举例说明? 吸湿性,热变性,自然性,锈蚀性,染尘性,扬尘性,易碎性,吸味性,危险性,冻结性6 按货物运输方式对货物可分哪几类? 直达货物,国际过境货物,选港货物,联运货物,集装箱货物,零星货物和大宗货物 第二章 1 货物发生机械变化的形式主要有:破碎,变形,渗漏和结块 2 货物发生生物变化的形式主要有:霉的作用,呼吸作用,微生物作用和虫害作用 3 按木材含水率不同可分为:湿材,生材,半干材,气干材,全干材和窑炉干材 4 金属制品种类很多,运量较大的有钢材,日用金属制品和铸钛制品;钢材分为:型钢,板 型钢,钢管和钢丝四类 5 可引起自燃的棉花有:潮湿的棉花,渗油的棉花,焦棉,再生棉、乱包棉和沾有易养化物 棉花 6 货物的基本性质:物理,化学,机械和生物性质 第三章 1 货物质量:货品满足规定功能用途需要和要求能力与效果的特征和特性的总和 2 货物的质量特性:适用性,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和货物寿命 3 货物质量的基本要求:适用性,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艺术性和使用寿命。 (1)对食品的基本要求:食品的营养价值,食品的卫生质量,食品的色、味、香、形 (2)对日用工业品质量的基本要求:适用性,耐用性,安全、卫生性,造型美观、结构合理 (3)对纺织品工业品质量基本要求:穿着服用性,力学性能,美观艺术性 4 造成货损货差的原因:配积载不良的货损货差原因;装卸操作部慎的货损货差的原因;货物本身问题所造成的货损货差原因;运输途中所造成的货损货差原因;堆存保管不妥的货损货差原因;理货工作中所造成的货差原因 5 配积载不良的货损货差原因有:货物搭配不当;装载货位不当;舱内堆码不当;衬垫隔票不当 6 装卸操作不慎的货损货差原因有:装卸操作不当或违章操作;装卸设备或吊货工具不当;装卸中气候变化的影响 7 造成货物自然减量的原因:挥发和干耗;流失;撒失 8 自然减量耗损率:货物自然减量的数量占该种货物运输量的百分数,可以通过实际测试或科学分析鉴定等方法。(自然减量的大小,与货物性质、状态、包装、装运方法、装卸方法、操作次数、环境温度与湿度、气候条件和运输时间等因素有关) 9 预防货损货差的的对策:(1)对货物实现全面质量管理,普遍建立质量管理小组QC,积极开展活动,将货运质量建立在严格的科学管理基础上(2)掌握各类货物的特性、包装,熟悉所装货物的船舶性能、货舱位置,科学地做好配积载工作,合理地选舱,避免性质互抵的货物混装一舱(3)经常做好安全操作规章的宣传工作,严格遵守操作规章制度,督促装卸工人爱护货物,操作时注意轻拿轻放,,防止货物损坏(4)工前工间应加强对装卸

艺术学概论期末考试复习资料汇总

艺术学概论 1.艺术学之父:费德勒。 2.德国的格罗塞注重从方法上建立艺术科学,代表作《艺术起源》。 3.艺术学内容包括:艺术理论、艺术批评、艺术史。 1.艺术史上关于艺术本质的几种主要观点:“客观精神说”“主观精神说”“模仿说”或“再现说”。①“客观精神说”——观点:认为艺术是“理念”或者客观“宇宙精神”的体现。代表人物:柏拉图:《柏拉图文艺对话集》认为理式世界是第一性的,感性世界是第二性的,艺术世界是第三性的。“理念”是世界的最终根源,现实都是模仿理念的结果,文艺又是模仿现实世界的结果,因此,文艺就像影子的影子,和理念的“真实隔着三层”。桌子的例证。黑格尔:《美学》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错误性:把艺术的本质归结为“理念”或“绝对精神”。正确性:包含了辩证法思想。认为“理念”是内容,“感性显现”是表现形式,内容与形式是统一的。②“主观精神说”——观点:认为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是“生命本体的冲动”。代表人物:德国哲学家康德认为,艺术纯粹是作家艺术家们的天才创造物,他强调艺术创作中天才的想象力与独创性,可使艺术达到美的境界。尼采提出唯意志主义,认为人的主观意志是万事万物的主宰,也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原因。他把日神冲动和酒神冲动看做是艺术的两种根源,把“梦”和“醉”看做审美的两种基本状态。第一部着作《悲剧诞生》。③“模仿说”或“再现说”——观点:从古希腊以来,“模仿说”一直是西方很有影响的一种观点。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代表人物:亚里士多德模仿说、塞万提斯模仿说、莎士比亚镜子说。 2.“艺术生产”理论对艺术学研究的启示:①“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的起源、性质和特点。从艺术的起源来看,艺术生产本身是经历了一个漫长历史过程才从物质生产中分化出来的。②艺术生产理论阐明了两种生产的“不平衡关系”。 3.论述艺术生产理论的“不平衡关系”:①“不平衡”的含义:艺术生产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即在社会历史发展的某些阶段上,艺术的繁荣与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呈现出不平衡现象。这种现象正是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所指出的:“关于艺术,大家知道,它的一定的繁盛时期决不是同社会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因而也决不是同仿佛是社会组织的骨骼的物质基础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②“不平衡”的表现:⑴

货物学第二章

《货物学》第二章练习 一、单选题 1、为在流通过程中保护产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按一定技术方法而采用的容器、材料及辅助材料等的总体名称为( )。 A流通 B加工 C包装 D储运 2、包装按包装物的内容划分为食品包装、土特产包装、纺织品包装、药品包装、化工商品包装、蔬菜包装、机电商品包装和( )。 A危险品包装 B农产品包装 C液体饮料包装 D金属品包装 3、( )是为运输、仓储时保护商品和方便操作为目的的包装。 A商业包装 B外包装 C内装 D工业包装 4、( )是以促进商品销售为目的的包装。 A商业包装 B外包装 C内装 D工业包装 5、包装材料中最常用的材料是( )。 A塑料 B纸制品 C木材 D金属 6、包装材料中( )塑料及塑料制品便用最广泛。 A聚乙烯 B聚丙烯 C聚氯乙烯 D复合聚氯乙烯 7、经常用于食品、药品的包装材料是( )。 A聚乙烯 B聚丙烯 C聚苯乙烯 D聚氯乙烯 8、在包装中,( )主要用于制造塑料薄膜,也用于制造瓶、桶及包装箱、盒。 A聚氯烯 B聚氯乙烯 C聚丙烯 D聚乙烯 9、 ( )能避免各种包装材料的缺点,发挥各种包装材料各自的优点。 A塑料 B金属 C复合材料 D纸类 10、复合材料在包装领域有广泛的应用,现在使用较多的是( )。 A纸基复合材料 B塑料基复合材料 C薄膜复合材料 D金属基复合材料 11、实用中采用的包装容器多种多样,主要有包装袋、包装盒、包装箱和( ) A包装杯 B包装瓶 C包装带 D包装皮囊 12、包装袋的材料是( ),有较高的韧性、抗拉强度和耐磨性。 A刚性材料 B柔性材料 C粘性材料 D挠性材料 13、根据盛装的货物的重量,包装袋盛装重量最大的是( )。

报关(专科)集装箱运输业务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Word版

《集装箱运输业务》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的 《集装箱运输业务》是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教学计划中的专业核心课程。它通过讲述集装箱运输业务的相关知识,使学生了解有关集装箱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常识,掌握集装箱运输业务的流程、单证和相关运输法规,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为今后在航运、物流等方面的工作奠定基础。 二、本课程教学方法 本课程的先修课是《国际贸易实务》、《货物学》等,并要求学生具备一定基础的计算机知识和英语水平。授课过程以理论知识讲解和学生单证操作练习相结合进行。 三、教学参考用书 《国际集装箱货物多式联运组织与管理》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田聿新主编 《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实务、法规与案例》人民交通出版社杨志刚、王立坤主编 四、教学安排与方式

五、考核方法 本课程采用闭卷考试,考核集装箱运输业务的流程、单证和相关运输法规等内容。本课程考核采用百分制,60分为及格。

《集装箱运输业务》考试大纲 一、课程及自学考试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集装箱运输业务》是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教学计划中的专业核心课程。它通过讲述集装箱运输业务的相关知识,使学生了解有关集装箱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常识,掌握集装箱运输业务的流程、单证和相关运输法规,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为今后在航运、物流等方面的工作奠定基础。 (二)本课程自学教材 《集装箱运输业务》机械工业出版社曾凡华主编 《国际集装箱货物多式联运组织与管理》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田聿新主编 《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实务、法规与案例》人民交通出版社杨志刚、王立坤主编(三)本课程学习方法 以系统自学和重点、难点章节讲授相结合为主。 (四)本大纲各章内容划分为重点、理解掌握、一般要求和不作要求四种: 1、重点:(1)认识集装箱及其国际标准(2)国际海运集装箱进出口货运程序及单证;(3)集装箱海运运费的结构。考核的主要目标,一般占70-80%。 2、理解掌握:(1)集装箱码头;(2)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考核的主要目标,一般占10%以上。 3、一般要求:(1)公路集装箱运输;(2)铁路集装箱运输。考核目标少于10%。 4、不作要求:(1)集装箱运输主要法规及其内容。 二、内容要求与考试要求 第一章国际标准集装箱 第一节集装箱的发展 一般要求:集装箱的产生、发展及趋势 第二节集装箱的定义及其特点 理解掌握:集装箱的定义及其特点 第三节集装箱的国际标准

货物学

货物学基础【判断】 1.1EAN-13条码的前三位是693时,表示该产品是中国制造的。(√) 1.2国际物品编码委员会分配给中国的代码是690-692。(×) 1.3进入国际市场的商品必须使用UPC条码。(×) 1.4层次编码法是在货物线分类法的基础上编制出来的。(√) 1.5在货物编码方法中最常用的是平行编码法。(×) 1.6进入美国和加拿大市场的商品货物只能使用UPC编码。(×) 1.7:6928627382136,该条码属于EAN-13条码。(√) 1.8危险货物属于普通货物,而重大件货物属于特殊货物。(×) 2.1国际航运业务中为了计算运费,一般把货物的理论积载因数小于40ft3/t的称为重货。(√) 2.2货物在自然减量标准内的减少也需要港航方负赔偿责任。(×) 2.3在PDCA循环中的关键阶段是A处理阶段。(√) 2.4根据货物运输包装状况安排装舱位置的原则是:下强上弱、下重上轻、小软装中、大硬装首尾。(×) 2.5货物溢短,原则上交接前由交方负责,交接后由接方负责。(√) 2.6怕热货物配载时应远离机舱。(√) 2.7散货的风耗应属于自然损耗。(√) 2.8货物比重大,积载因数也大。(×) 2.9货物在装船时,最先到港的货物应最先装船。(×) 2.10货物交接前发现的残损,接方不承担责任。(√) 2.11货物衡重为计算运费、配积载之用,以毛重为基础,重量鉴定为计算货价之用,以净重为基础。(√) 3.1英文缩写CTNS表示纸箱。(√)

3.2货物承运前,要验收货物的质量和数量,对于包装可以不进行检查。 (×) 3.3骷髅头形状的标志,表示的是货物的有毒性。(√) 3.4货物包装破损可以装船。(×) 4.1绝对湿度是评价环境潮湿程度的主要指标。(×) 4.2为防止产生汗水,就要保持库场或货舱内的温度高于它的露点温度。 (√) 4.3露点温度是用湿度来表示空气温度的概念。(×) 4.4露点指的是某种条件下的空气温度。(√) 4.5将货物装在载重线以上的舷壁和舱口附近能有效地防止货物水湿。 (×) 4.6一般来说,环境的温度越高,绝对湿度也越大。(√) 4.7一般来说,环境的温度越高,饱和湿度也就越大。(√) 4.8通风降湿最好的时机是外界的环境温度高于库房内的温度,露点温度也高于库房内的露点温度的时候。(×) 4.9露点温度可以用干湿球温度计来测定。(√) 4.10货物保养维护的方针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4.11货物堆码要整齐牢固。(√) 4.12衬垫的作用是防止货物移动,保持货物通风,保持船体、甲板受力集中。(×) 5.1生皮应避免与液体货及易散发水分的货物同舱装载。(√) 5.2盐渍肠衣一般积载于较低的货位,并应注意远离机舱积载。(√) 5.3冷藏货物时,温度的忽高忽低会引起冷冻食品内部重新结晶,冰晶进一步扩大导致食品失去原有的鲜味和营养价值。(√) 5.4不同品种的化肥可以随意混合搭配积载。(×)

货物学第二章

第二章货物大类的特性 通过学习,理解货物的基本性质(物理性质、机械性质、化学性质、生物性质);了解、掌握主要件杂货、特殊货物的特征;了解危险货物的主要特征。

第一节货物的基本性质 一、货物的物理性质 货物的物理性质是指货物受外界的湿、热、光、雨等因素的影响而发生物理变化的性质。 (一)货物的吸湿 货物吸湿是指货物具有吸附水蒸气或水分的性质。(二)货物的挥发 货物挥发是指液体货物表面能迅速汽化变成气体散发到空间去的性质。如汽油、原油、酒精等。 (三)货物的热变 货物热变是低熔点货物在超过一定温度范围后引起形态变化的性质。

二、货物的机械性质 货物的机械性质是指货物的形态、结构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机械变化的性质。 静态作用力——堆码压力 外力震动冲击 动态作用力翻倒冲击 跌落冲击

(一)货物的破碎 破碎是由于货物质脆或包装强度弱,承受较小的外力作用后就容易造成破损的性能。如玻璃制品、陶瓷制品、电视机及用玻璃、陶瓷作包装的货物。 (二)货物的变形 变形主要是具有可塑性的货物发生的变化。所谓可塑性是指货物受外力作用后发生变形,而当移去外力后,不能完全恢复原状的性质。

(三)货物的渗漏 渗漏主要发生在液体货物中。由于货物包装容器质量有缺陷,封口不严,灌装不符合要求,在搬运时撞击、跌落等或受高温作用致使货物发生渗漏现象。 (四)货物的结块 结块主要发生在粉粒晶体状货物中。由于装载时堆码超高或受重货所压以及在水湿、干燥、高温、冷冻等因素影响下造成货物结块。如水泥、食糖、化肥、矿粉等。

三、货物的化学性质 货物的化学性质是指货物在光、氧、水、酸、碱等作用下,发生改变物质本身的化学变化的性质。 (一)氧化 氧化是指货物与空气中的氧或放出氧的物质所发生的化学变化,又称氧化作用。 (二)腐蚀 腐蚀是指某些货物具有的能对其他物质产生破坏作用的性质。(三)燃烧 燃烧是指物质相互化合而发生光和热的过程。一般指物质与氧激烈的化合。 (四)爆炸 爆炸是指物质非常迅速的化学(或物理)变化而形成压力急剧上升的一种现象。

艺术学概论电子教案-彭吉象-(第三版)-第一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第一

艺术学概论电子教案彭吉象(第三版)第一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 第一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 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学习本章内容,要注意开阔思路、深入理解,不可拘泥于机械记忆,对于本章的学习,至少应完成两个任务:一是明确艺术本质的几种主要看法、艺术本质问题的科学理论基础(尤其是艺术生产理论和艺术系统)、艺术的三个基本特征,以便在以后的学习中有一个明确的指导思想;二是要树立一种意识,即从学科的基本理论出发,并依倨此理论灵活地、密切地结合实际地学习和理解各种问题。要学会用一种辨证的、全面的、发展的、长远的眼光分析问题。 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授课2课时 第一节艺术的本质 第二节艺术的特征 课程重点与难点: (1)艺术本质的几种主要看法;(2)艺术的三个基本特征;(3)艺术本质问题的科学理论基础(尤其是艺术生产理论和艺术系统)。 教学内容的深化与拓展: 艺术生产理论与艺术系统的关系及对艺术系统的初步认识。 教学方式及注意事项: 多媒体授课,图片、音像资料的运用,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课堂分组讨论 教学内容: 一、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1.关于艺术的本质问题艺术史上的几种主要看法: 第一种“客观精神说” 认为艺术是“理念”或者客观“宇宙精神”的体现。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是较早对艺术的本质进行哲学探讨的学者。柏拉图认为,理性世界是第一性的,感性世界是第二性的,而艺术世界仅仅是第三性的。德国古典美学集大成者黑格尔,对艺术本质的认识同样建立在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之上。 第二种“主观精神说” 认为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是“生命本体的冲动”。德国古典美学的开山祖康德认为,艺术纯粹是作家艺术家们的天才创造物,这种“自由的艺术”丝毫不夹杂任何利害关系,不涉及任何目的。他强调艺术创作中,天才的想象力与独创性,可以使艺术达到美的境界。

货物学试题 (1)

1. 普通货物是指在运输、装卸、保管中对车辆结构和运输组织无特殊要求的货物。 2. 货物的挥发是指液体货物在没有达到沸点的情况下成为气体分子逸出液面的现象。 3. 所谓亏舱率,是指货舱容积未被货物充分利用的空间占整个货舱容积的百分数。 5. 根据货物运输方式的不同,可将货物分为整车货物零担货物集装货物 6. 生皮具有怕潮湿、怕热怕晒、有强烈异味、有感染性和怕虫蛀、鼠咬等性质。 7. 氧化剂是指易于放出氧气从而促使其他材料燃烧并助长火势 物质。 8.腐蚀品是指能灼伤人体组织,并对金属等物品造成损坏的固体或液体物质。 1. 小麦安全储藏的关键是水分,在安全水分下,可以采取、、等方法保管。 1. 自然缺氧低温密闭高温密闭 2. 后熟陈化吸潮 3. 鲜皮冻鲜皮盐干皮 2. 商品茶品质在储运销售过程中的变化,主要有、、霉变、和串味等几种。 3. 按防腐方式,可分为、、和干皮等。 5. 木材的性质主要包括、和三个方面。 5. 物理性质机械性质化学性质 6. 受热撞击产生大量气体热量 7. 可溶性挥发度颗粒度 8. 四层 6. 爆炸品是指在、等外界作用下,能发生剧烈化学反应,瞬间和,使周围压力急剧上升而发生爆炸,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的物品。 7. 毒害品的特性包括:、、三方面内容。 8. 放射性物品在储运中必须有完整妥善的包装,包装问题十分重要,一般应采用包装。 12.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GB 190-1990)是在危险货物储运中为了引起有关人员

的,并根据各类危险货物的加强相应的防护措施,保证人身和货物安全,在各类危险货物的运输包装上标打的能表明内装物特性的和。 12. 警惕性质图形文字 13. 绝对湿度饱和湿度相对湿度 14. 内外、气压差、对流 13. 空气湿度,主要有、和三种指标。 14. 通风,就是利用库空气温度不同而产生的,使库内外空气形成来达到调节仓库内温湿度的目的。 1. 货物的,是指货物在光、氧、水、酸、碱等作用下,发生改变的化学变化的性质。 4. 影响茶叶品质变化速度的主要外在因素有、、和。 7. 放射性物品是一类发射出人类肉眼看不见但却能严重和的α、β、γ射线和中子流的特殊物品。 8. 货物质量通常包括、、、可靠性、、经济性和环境等几个方面。 12. 相对湿度,表示空气越;相对湿度,表示空气越。 13. 按通风的目的不同,可分为和两种方法。 1. 化学性质物质本身 4. 光照湿度温度空气 7. 损害人类生命健康 8. 使用性能安全性可用性可维修性12. 越大潮湿越小干燥 13. 利用通风降温或升温利用通风散潮 二、单项选择题 1. 货物的变形属于货物的( c )性质。 A. 物理性质 B. 化学性质 C. 机械性质 D. 生物性质 3. ( B )应采用棕色玻璃瓶或用黑色纸包裹的遮光容器,并尽量采用小包装,放在阴凉干燥或光线不易直射到的地方。 A. 受温度影响大的药品 B. 光敏性药品 C. 有湿度影响大的药品 D. 放射性药品 4. 以下冷藏货物的承运要求中错误的是( B )。 A. 不接受质量不高的易腐食品

货物学(商品学)课程说明及教案要点及案例

货物学电子教案及案例分析 目录 货物(商品)学课程说明 (2) 第一章货物学导论 (3) 第二章货物(商品)的分类 (7) 第三章普通货物 (10) 第四章特殊货物 (14) 第五章危险货物 (17) 第六章货物质量及检验 (21) 第七章货物包装 (25) 第八章货物储存与养护 (29) 第九章货物信息管理 (33) 第十章“绿色”货物 (37)

货物(商品)学课程说明 课程编码: 课程类别:公共基础必修课 学时:60 学分: 考核方式:考试 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是各专业学生的必修基础课,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本课程是学习货物概念、分类及其养护的基础课程,它为今后进一步学习仓储管理、物流其他方面相关知识的基础。因此本课程对于学习是十分重要的。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货物的概念、货物主要机械、物理、化学、生物特性以及各种特性可能引发的质量变化现象亏舱和亏舱率的计算方法,从而为后面不同货物的储运打下基础。了解掌握建立商品分类体系的基本方法、货物的分类方法、货物(商品)的编码方法。 在前两章的基础上了解掌握粮谷、茶叶的储藏技术和方法、生皮的结构、性质和储存方法、药品的分类方法、质量要求和保管方法;木材、重大件货物、鲜活动植物货物和冷藏易腐货物在运输、装卸、储存中的注意事项;冷藏易腐货物的承运要求。氧化剂的类别、特性和物流要求、放射性物品的定义、种类和物流要求。同时认真学习金属的物理、化学、机械和工艺性能。 了解掌握货物质量的基本要求、影响货物质量的因素、标准化的形式、货物检验的内容和方法。为以后货物包装和货物养护的学习打下基础,在以上知识的基础上,了解掌握货物包装的各种材料、货物包装的方法和法规;运输包装的分类、基本要求和验收;货物储存的条件和基本要求;影响货物质量变化的主要因素;货物霉腐的原理及相应的养护技术;仓库虫害的防治技术; 通过对第九章的学习,初步了解和掌握货物信息管理系统的构成及商品条码和物流条码的概念和作用。 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货物本身及货物的储运同样会对环境产生影响,通过本书的学习,了解和掌握货物生产流通过程对环境的影响、货物包装与环境的关系、绿色食品标志和有机食品标志及绿色包装的含义及主要的绿色包装材料。 在学习中,重点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多方面知识相互融合的能力,使学生学习本课程后掌握货物学的基本知识。

货物学

一、名词解释: 1、货物:货物(Cargo或Goods)是指物流运输、仓储部门承运、保管的各种原料、材料、 工农业产品、商品,以及其他产品或物品的总称。 2、抗压强度:是指货物单位面积上能够承受的最大压力。决定着货物的堆码高度或耐压的 强度。抗压强度=Fmax/S 3、积载因素:是表示1t货物在货仓中正常堆装时实际所占的容积。 4、包装:在货物流通过程中卫保护货物、方便储运和促进销售,按一定技术方法而采用的 容器、材料和辅助物等的总称。(施加一定技术方法的操作过程。)(1、盛装货物的容器及其他包装用品;2、产品盛装、包扎和装潢的操作过程。) 5、重大件货物:指当运输的货物单件重量过重,不能使用一般的起货设备进行装卸,或者 是单件货物的尺度过长或过高、过宽,在装卸方面受到一定限制的货物。 6、鲜活动植物货物:在运输过程中需要持续照料,以维持其生命特征和新陈代谢活动的动 植物。 二、分类 特殊货物包括危险货物、贵重货物、重大件货物、冷藏易腐货物、鲜活动植物货物、(拖带运输货物、涉外运输货物)。 机械性质:破碎、变形、渗漏、结块 物理性质:吸湿、挥发、热变 吸湿原因:货物的成分与结构、货物本身的水汽压与周围空气中的水汽压关系。 化学性质:氧化、腐蚀、燃烧、爆炸(物理和化学性爆炸) 燃烧条件:可燃物、助燃物(氧或氧化剂)、一定的温度 生物性质:酶、氧化、微生物、虫害 氧化:橡胶的老化、茶叶的陈化、煤的风化 有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放出热量比无氧多 无氧:生成酒精和二氧化碳 三、分出哪些货物属于哪种货物: 1、怕湿性货物:食糖、食盐、化肥、粮谷、水泥 2、自热性货物:煤炭、谷物 3、怕热性货物:石蜡、橡胶、肉类、鱼类、乳制品 4、怕冷性货物:墨汁、液体西药 5、冻结性货物:煤炭、食盐、食用油 6、扬尘性货物:矿粉、石灰、染料 7、染尘性货物:衣物 8、锈蚀性货物:金属货物 9、互抵性货物:水泥和糖、香皂和茶叶 10、易碎性货物:玻璃及其制品、陶瓷器、玉器、精密仪器 11、吸味性货物:茶叶、烟叶、食糖 12、异味性货物:生皮、氨水、油漆 13、易渗漏货物:食用油、酒类、蜂蜜、天然气 四、记得下列货物的性质 1、粮谷:吸附性、吸收和散发水分、微生物危害、粮虫危害、呼吸特性、发热性(最高可达65℃)、陈化性、散堆性、沉积性 2、茶叶:吸湿性,吸味性和陈化性 3、食糖:易溶于水、易潮解、结块性、吸味与散味、易燃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