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害虫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棉田发生时,不同棉区发生高峰频率有差别,东北、西北棉区 约发生一次高峰;黄河流域棉区发生两次高峰;长江流域棉区一 般发生3~5次高峰。 世代历期长短与温度关系较大,温度在16~20℃时,完成1代所需 时间平均为19~29天,温度22~28℃时,需10~13天,28℃以上只 需7~8天。


2. 习性

1.
2.
一、蚜虫类
〔一〕分布与为害 1. 棉蚜:是世界性分布的害虫;国内除西藏外,全国各棉区均有发生,以黄 河流域棉区、辽河流域棉区和西北内陆棉区发生早、为害重。 寄主:侨居寄主:棉花、茄子、辣椒、瓜类、花椒等。 越冬寄主:花椒、石榴、木槿、夏枯草、车前草、苦菜等。

以成、若蚜群集于棉叶背面或嫩尖,以刺吸式口器吸食汁液,使棉叶畸 形生长,向背面卷缩,植株矮缩。
(五)防治方法
1. 农业防治 (1)种植抗虫棉:转基因抗虫棉、常规抗虫棉 (2)秋耕冬灌、杀死虫蛹,压低来年虫源基数: (3)生长季节灭蛹: (4)人工防治: 2. 利用趋性诱杀: (1)杨树把诱成虫: (2)黑光灯诱集:使用频振式杀虫灯 (3)性诱剂诱集:新型性诱剂诱捕器,性诱剂诱芯 3. 生物防治 (1)保护利用天敌: (2)释放赤眼蜂: (3)应用生物农药:核多角体病毒(NPV)、Bt 4. 化学防治 对二代棉铃虫,抗虫棉基本不用化学防治;常规棉二代棉铃虫的防治,要在成 虫产卵盛期进行。防治三、四代棉铃虫可选用50%辛硫磷,或10%氯氰菊酯, 或60%敌马合剂等药剂喷雾防治。 灭杀毙、功夫、天王星、灭多威等。
(四)发生与环境的关系
1. 气候条件 基本上适于偏旱的环境条件。在温度25~28℃、相对湿度70~90%的 条件下对棉铃虫的生长发育有利。 2. 耕作栽培技术 耕作栽培技术的改变,直接关系到棉铃虫食物营养条件和栖息环境的 变化,对棉铃虫的存活、繁殖和为害程度等影响很大。棉铃虫是多食 性害虫,棉花、小麦、豌豆、玉米、高粱等都是它的嗜食作物。棉花 与小麦、豌豆等间作有利于棉铃虫发生,与玉米、高粱间作可以减少 棉花上的卵量。 3. 天敌因素 棉铃虫的天敌种类很多,如赤眼蜂寄生卵、齿唇姬蜂、侧沟茧蜂、绒 茧蜂等寄生幼虫、草蛉、瓢虫、小花蝽、蜘蛛等捕食卵和幼虫,对控 制棉铃虫的危害有良好作用。病毒、细菌、真菌等。





真叶期顶芽被刺伤则出现“破头疯”;
幼叶被害则形成“破叶疯”; 幼蕾被害则由黄变黑,2~3天后脱落;中型蕾被害则形成张口蕾,不 久即脱落; 幼铃被害伤口呈水渍状斑点,重则僵化脱落。

棉盲蝽为害状(叶片皱缩型)
棉盲蝽为害状(丛枝型)
棉盲蝽为害幼蕾状
棉盲蝽为害幼铃状
(二)形态特征
中黑盲蝽
(1)棉叶螨主要是两性生殖,但不经交配的雌螨可孤雌生殖,其
后代全为雄性。 (2)每雌产卵50~110粒,多产于叶背。 (3)棉红蜘蛛从幼螨长为成螨需三次蜕皮,每次蜕皮之前有一不 食不动的静伏期,需16~19小时的静伏,蜕皮时约需2~3分钟。 (4)幼螨和前期若螨不甚活动。后期若螨则活泼贪食,有向上爬 的习性。先为害下部叶片,而后向上蔓延。
敦煌叶螨:仅发生在甘肃省
2. 为害

棉叶螨食性较杂,寄主植物除棉花外,还有玉米、高粱、豆类、
瓜类、蔬菜、树木及杂草等43科146种。

棉花叶螨的成、若螨均在棉叶背面吸取汁液。 朱砂叶螨为害棉花,初期叶片上出现黄白斑点(黄斑),严重
时叶片出现红色斑块,个体较多时,“红斑”扩大,直至红叶
和落叶等危害症状,形似火烧,俗称"火龙"。
为害主要在幼苗期和蕾铃期,幼苗期为害的棉蚜称为苗蚜,一般为害推 迟棉苗发育,造成晚熟减产,严重为害时使棉苗不能继续发育甚至死亡。 成株期受害,上部叶片卷缩,中部叶片现出油光,下位叶片枯黄脱落, 叶表有蚜虫排泄的蜜露,易诱发霉菌滋生。 蕾铃期为害的棉蚜称为伏蚜,使蕾铃脱落,有的造成落叶而减产。 棉花吐絮期有时还有棉蚜为害称秋蚜,污染棉絮,降低棉花品质。 2. 棉黑蚜:主要发生于西北内陆棉区 3. 苜蓿蚜:主要分布于长江、黄河流域 4. 棉长管蚜:仅分布于新疆



在华北,以受精的雌成螨在杂草、枯枝落叶及土缝中越冬;
在华中,以各种虫态在杂草及树皮缝中越冬; 在四川,以雌成螨在杂草或豌豆、蚕豆等作物上越冬。 在华南,冬季气温高,继续繁殖为害。

第二年2月下旬气温达10℃以上时开始活动,即开始大量繁殖。 3~4月先在杂草或其他寄主上取食并繁殖1~2代。5月上旬开始迁 入棉田危害,棉麦、棉豆套种田受害较重,纯棉田受害较轻。初 期点片发生,以后蔓延到全田。5月上旬气温较低时,繁殖速度缓 慢,棉苗受害较轻,此时如气温升高,雨水少、湿度低,繁殖速 度加快,会造成为害。一般年份,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的繁殖速 度最快。

铃被害:棉铃基部有蛀孔,孔口附近有虫粪,正蛀食的幼虫虫体大半露在铃外, 被蛀棉铃遇雨很容易霉烂脱落,不脱落的被害部位成为僵瓣。
(二)形态特征
(三)生活史和习性
1. 生活史

棉铃虫在各棉区发生代数和主要世代各不相同。在辽河棉 区和新疆棉区1年发生3代,黄河流域棉区年发生4代,长 江流域棉区年发生5代,一般均以滞育蛹在土中越冬。 但近年来,在黄河流域棉区出现了不完全的5代及完整的 第5代。 第1代主要在麦田危害, 第2代幼虫主要危害棉花顶尖,第 3、4代幼虫主要危害棉花的蕾、花、铃,造成受害的蕾、 花、铃大量脱落,对棉花产量影响很大。第4、5代幼虫除 危害棉花外,有时还会成为玉米、花生、豆类、蔬菜和果 树等作物上的主要害虫。

朱砂叶螨的天敌有中华草蛉等30多种。
3.药剂防治:及时调查螨情,开展早期点片防治,控制其扩散。
200克/升双甲脒乳油,60~120克/公顷,喷雾; 25克/升联苯菊酯乳油,45~60克/公顷,喷雾;
10%三氯杀螨醇乳油; 6%哒螨灵乳油;
25克/升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25%氰戊•氧乐果乳油; “查、插、摘、抹、打”
二、棉铃虫
别名:棉实夜蛾,属鳞翅目,夜蛾科。 (一)分布与为害 1. 分布: 分布于亚洲、大洋洲、非洲及欧洲等地; 在我国各棉区普遍发生,尤以黄河流域棉区、辽河流域和西北内陆棉区发生危 害重。 2. 为害: 棉铃虫是一种多食性害虫,寄主植物有30多科200余种。 棉铃虫是棉花蕾铃期重要钻蛀性害虫,主要蛀食蕾、花、铃,也取食嫩尖和嫩叶。 嫩叶被害:取食后嫩叶成孔洞或缺刻; 嫩尖(生长点)受损:“无头棉”,“公 棉花” 蕾被害:蛀孔处有虫粪,被害蕾苞叶张开,很快脱落。 花被害:花的雄蕊、花柱被吃掉,子房基部蛀入为害,被害花往往不结铃。
(5)繁殖数量过多时,或营养恶化时,常在叶端群集成团,滚落
地面,或吐丝拉网,被风刮走,向四周爬行扩散。
(四)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1)越冬场所处理:烧毁枯枝落叶;清除杂草;秋冬深翻地,冬灌。 (2)选种抗螨品种:叶片下表皮较厚,茸毛较长的品种。 (3)合理布局:棉花与豆类、芝麻及瓜类等作物尽量不要间作或邻作。 (4)加强棉田水、肥管理:保证棉花长势良好,减少螨类为害。 (5)结合农事操作,及时间苗、定苗、拔除有螨苗,并及时集中处理。 2.生物防治

干旱年份棉红蜘蛛为害猖獗,轻者棉苗停止生长,蕾铃脱落,
后期早衰;重者叶片发红,干枯脱落,棉花变成光杆。
(二) 形态特征
(三)生活史和习性
1. 生活史

朱砂叶螨1年发生的代数因地区气候条件而异,年生10~20 代(由北向南逐增),在华北棉区年生l0~15代,西南地区 年生20代。 越冬虫态及场所随地区而不同:
棉花害虫

据记载,我国棉花害虫已知的有300多种,其中主 要的有20~30种。
按照棉花生育期分类,棉花害虫可分为棉花苗期害虫和棉 花蕾铃期害虫两类:
苗期害虫:主要有蝼蛄、蛴螬、金针虫等为害地下部分;小地 老虎、黄地老虎幼虫截断幼茎;三点盲蝽和烟蓟马破坏棉花幼 苗生长点,造成“公棉花”或“多头棉”;棉蚜为害造成卷叶、 棉苗停滞生长;棉红蜘蛛造成红叶干枯死亡; 蕾铃期害虫:主要有棉铃虫、红铃虫、棉盲蝽、棉小造桥虫、 棉花卷叶螟等;其次有棉蚜、棉尖象甲、四纹丽金龟甲、玉米 螟、鼎点金钢钻等;另外还有棉珠蚧、棉茎木蠹蛾等。
2. 习性 (1)食性和寄主范围: 干母和干雌的食性最为专化,几乎只能在第一寄主上生活。 迁移蚜和侨蚜食性十分广泛 性母和产卵雌蚜的食性更加广泛 (2)趋性:有翅蚜对黄色的趋性最强 (3)为害习性:棉蚜为害主要在幼苗期和蕾铃期,棉蚜在棉田的为害有 苗蚜和伏蚜两个阶段。 (4)棉蚜的繁殖:棉蚜一生可繁殖60~70头,5~10天可繁殖1代,田间 世代重叠。 (5)有翅蚜的产生与迁飞扩散: 棉蚜有有翅蚜和无翅蚜之分,产生有翅蚜的主要原因有:①群体拥挤; ②营养恶化;③气候条件不适合;④越冬寄主与侨居寄主间转移。 棉蚜的迁飞是有规律的,从迁飞性质不同可分为3种:①由越冬寄主 向夏寄主迁飞;②夏寄主间的迁飞;③由夏寄主向越冬寄主迁飞。
四、 棉盲蝽

在我国棉区为害棉花的盲蝽有5种:绿盲蝽、苜蓿盲蝽、 中黑盲蝽、三点盲蝽、牧草盲蝽。属半翅目,盲蝽科。
(一)分布与为害
1. 分布

绿盲蝽:分布最广,南北均有分布,且具一定数量,北起 黑龙江,南至广东、广西,西至甘肃,东至沿海各省。 中黑盲蝽和苜蓿盲蝽: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北的省份。 三点盲蝽和牧草盲蝽:分布于华北、西北和辽宁。
三、叶螨类

我国为害棉花的害螨多达13种,其中叶螨10种,瘿螨、跗线螨和 根螨各1种。
以棉叶螨为害最大,为害棉花的叶螨总称棉花红蜘)分布与为害
1. 分布

朱砂叶螨:主要分布于我国南方棉区,长江流域棉区 截形叶螨:分布偏北,黄河流域棉区


土尔其斯坦叶螨:为新疆特有发生种
苜蓿盲蝽
三点盲蝽
绿盲蝽
(三)生活史和习性

2. 为害

多食性害虫,其寄主范围较广。除棉花外还包括28科97种。 绿盲蝽的越冬寄主有紫花苜蓿、黄蒿、艾蒿、茵陈蒿等;侨居寄主有 棉花、小麦、玉米、高粱、谷子、苜蓿、苕子、木槿、豆类、苹果、 桃、马铃薯等。 棉盲蝽以成虫、若虫刺吸棉株汁液,主要为害棉花顶芽、边心、花蕾 和幼铃。 子叶期生长点被害,表现为枯顶,不再长新芽,仅2片肥厚的子叶,称 “公棉花”; 1~3片真叶期顶心或旁心受害,形成“扫帚棉”。

棉 蚜
花椒 木槿
〔三〕生活史和习性
1. 生活史 棉蚜因生活的地域和寄主植物种类的差异,其种下型的生活周期可分为3 个类型。 (1)异寄主全周期型:棉蚜在北方棉区大多属于这种类型。它的越冬寄主 和夏寄主是不同的,它以卵在花椒、石榴、木槿等植物上越冬。第二年 春季气温上升到6℃时卵孵化,在越冬寄主上繁殖数代后,产生有翅蚜, 迁飞到棉田危害。秋季,再产生有翅蚜飞回越冬寄主上产卵越冬。 (2)同寄主全周期型:花椒、木槿等植物既是棉蚜的越冬寄主,又是它的 夏寄主。通常整个夏、秋季棉蚜都可在其上生活,秋末发生的一代有性 的雌雄蚜,在原处产卵越冬。次年春季卵孵化后,棉蚜仍可在其上生活。 (3)不全周期型:在亚热带南部、热带地区及温室中,棉蚜全年营孤雌生 殖,卵胎生,不发生雌性卵生蚜和雄蚜,称为不全周期型。 棉蚜在辽河流域棉区1年发生10~20代,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及华南棉区 20~30代。


2. 习性 (1)活动规律:成虫白天潜伏在植物丛间不活动,在夜间活动,取 食花蜜和交尾、产卵;飞翔力较强,对黑光灯和半干的杨树枝叶 有较强的趋性。 (2)产卵习性:成虫羽化的当晚即可交配,2~3天后产卵;成虫产 卵最适温度是25~30℃,每雌一般可产卵千粒左右。卵散产,产 于生长茂密、花蕾多的棉花上,二代多产在上部嫩叶正面,以后 各代产在上部嫩叶及蕾、铃苞叶上。 (3)幼虫为害:初孵幼虫先吃掉卵壳,再取食嫩叶和顶心,然后蛀 蕾、花和铃。二代发生早时常造成棉株主茎生长点大量被害而严 重减产。在二代期间棉花对花蕾的被害脱落有较强的补偿能力, 棉田肥力愈高,补偿能力愈强;三代以后,棉花的补偿能力明显 下降。 幼虫有转株危害的习性,转移时间多在夜间和清晨,这时施药易 接触到虫体,防治效果最好。 (4)老幼虫有假死性、互相残杀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