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常用现代仪器分析简介专题课件
合集下载
现代医疗仪器.ppt

2
现代医疗仪器与生物医学工程学的关系
• 医疗仪器是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成果的载体。
•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的成果是现代医疗仪器设计和开发
的核心和基础。
3
医疗仪器的特点
现代医疗仪器通常都是集电子、机械于一体的非常复杂 的装置,是非常精密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要求都非常高 的自动或半自动系统。
对被测体必须是无害的,最理想的是无损伤的 要考虑电极或传感器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 生物信号弱小,而干扰强大。信号可能只有干扰的千 分之一; 能量的限制,我们不可能为了提高信噪比或提高治疗 效果而无限制地提高外加能量,这会造成机体的损伤; 安全考虑,由于病人本身已比较衰弱,安全问题就比 较突出。
20
医疗器械分类(7)
• 6845 体外循环及血液处理设备 • 6846 植入材料和人工器官 • 6854 手术室、急救室、诊疗室设备及器
具
• 6855 口腔科设备及器具 • 6856 病房护理设备及器具
21
医疗器械分类(8)
• 6857 消毒和灭菌设备及器具 • 6858 医用冷疗、低温、冷藏设备及
4
按使用风险大小分类
• 国家对医疗器械实行分类管理。国家有专门机构对医
疗器械的研发、生产、销售和使用进行管理和监督。
• 第一类是指通过常规管理足以保证其安全性、有效性
的医疗器械(大部分是手术器械)。
• 第二类是指对其安全性、有效性应当加以控制的医疗
器械。
• 第三类是指植入人体;用于支持、维持生命;对人体
测量的,而在体非侵入性测量是医学诊 断仪器的发展方向。
7
按临床科室或人体系统分类
• 心脏科设备 • 呼吸科设备 • 泌尿科设备 • …… • 这样分类有助于了解不同科室对医疗仪
现代医疗仪器与生物医学工程学的关系
• 医疗仪器是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成果的载体。
•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的成果是现代医疗仪器设计和开发
的核心和基础。
3
医疗仪器的特点
现代医疗仪器通常都是集电子、机械于一体的非常复杂 的装置,是非常精密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要求都非常高 的自动或半自动系统。
对被测体必须是无害的,最理想的是无损伤的 要考虑电极或传感器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 生物信号弱小,而干扰强大。信号可能只有干扰的千 分之一; 能量的限制,我们不可能为了提高信噪比或提高治疗 效果而无限制地提高外加能量,这会造成机体的损伤; 安全考虑,由于病人本身已比较衰弱,安全问题就比 较突出。
20
医疗器械分类(7)
• 6845 体外循环及血液处理设备 • 6846 植入材料和人工器官 • 6854 手术室、急救室、诊疗室设备及器
具
• 6855 口腔科设备及器具 • 6856 病房护理设备及器具
21
医疗器械分类(8)
• 6857 消毒和灭菌设备及器具 • 6858 医用冷疗、低温、冷藏设备及
4
按使用风险大小分类
• 国家对医疗器械实行分类管理。国家有专门机构对医
疗器械的研发、生产、销售和使用进行管理和监督。
• 第一类是指通过常规管理足以保证其安全性、有效性
的医疗器械(大部分是手术器械)。
• 第二类是指对其安全性、有效性应当加以控制的医疗
器械。
• 第三类是指植入人体;用于支持、维持生命;对人体
测量的,而在体非侵入性测量是医学诊 断仪器的发展方向。
7
按临床科室或人体系统分类
• 心脏科设备 • 呼吸科设备 • 泌尿科设备 • …… • 这样分类有助于了解不同科室对医疗仪
《现代仪器分析教学课件》1.绪论

3
色谱分析方法:是基于物质在两相(流动相 和固定相)分配比不同,当两相做相对运动 时,由于各组分k差异,当他们随流动相流 动时,流动速度不同,经过一段时间后,而 达到分离(如纸色谱和薄层色谱)。
4
其他分析方法:质谱法,热分析法、放射化 学分析法等。
Table1. 仪器 分析方法的分
类
1.4.仪器的主 要性能指标
03
2000年版
北京大学化学系,仪器分析教程. 北京大学出
版社,1997年版
04
金钦汉,任玉林,孙长青,仪器分析.吉林大学 出版社。
1.2 仪器分析 和化学分析的
关系
分析化学是人们获得物质化学组成和结构信息的科学,可 分为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两类。
化学分析:侧重于依据化学反应及其计量关系来进行分 析测定。
仪器分析:借助于一些特殊的仪器设备、通过测量物质 的某些物理或物理化学性质的参数(如光学、电学参数 等)及其变化来进行分析测定。
精密度 (Precisi on):测量 数据间相互 接近的程
灵敏度 (Sensitiv ity) :区 别具有微小 差异浓度
检出限 (Detecti on limit): 指能以适当 的置信
选择性 (Selecti vity):分 析方法的选 择性是指
度,通常用相对标准偏 差(RSD%)来量度。
分析物能力的量度。
度被检出的组分的最 小量或最小浓度 ,与 仪器的噪
声相关。
该方法不受干扰的程度。
1.5、仪器分析的优缺点及发展趋势
1、优点是:
a. 灵敏度高; b. 易于实现自动化,操作简便而快速; c. 选择性好,适应与复杂物质的分析; d. 取样量少,可用于无损分析; e. 用途广、能适应各种分析要求。
现代仪器分析课件.ppt

09:57:50
二、仪器分析发展和作用
role and development of instrument analysis
20世纪40年代后: 仪器分析的大发展时期,确立了仪器分析的地位; 原因: (1)物理学+电子技术+精密仪器制造技术的发展; (2)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发展动力,连续化大生产的迫 切需要); 分析化学 = 化学分析+仪器分析; 仪器分析:通过最佳的物理方法获取尽可能多的化学信息
结束
09:57:50
现 代 仪 器 分 析 课 件
09:57:50
第一章 绪论
introduction
第一节 概述
generalization
一、 概述
generalization
二、仪器分析的发展和 作用
role and development of instrument analysis
09:57:50
一、概 述
理论
技术
对技术
09:57:50
分析化学六面体
09:57:50
09:57:50
09:57:50
内容选择
第一节 仪器分析概述 generalization 第二节 仪器分析分类与发展 classif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instrument analysis 第三节 课程主要内容与学习方法 main content and learning methods of the course
generalization
分析化学是人们用来认识、解剖自然的重要手段之一; 分析化学是研究获取物质的组成、形态、结构等信息及 其相关理论的科学; 分析化学是化学中的信息科学; 分析化学的发展促进了分析科学的建立; 分析化学的发展过程是人们从化学的角度认识世界、解 释世界的过程; 20世纪40年代前:分析化学=化学分析; 越来越多的问题化学分析不能解决: 快速、实时检测方法? 痕量分析方法?结构确定?
二、仪器分析发展和作用
role and development of instrument analysis
20世纪40年代后: 仪器分析的大发展时期,确立了仪器分析的地位; 原因: (1)物理学+电子技术+精密仪器制造技术的发展; (2)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发展动力,连续化大生产的迫 切需要); 分析化学 = 化学分析+仪器分析; 仪器分析:通过最佳的物理方法获取尽可能多的化学信息
结束
09:57:50
现 代 仪 器 分 析 课 件
09:57:50
第一章 绪论
introduction
第一节 概述
generalization
一、 概述
generalization
二、仪器分析的发展和 作用
role and development of instrument analysis
09:57:50
一、概 述
理论
技术
对技术
09:57:50
分析化学六面体
09:57:50
09:57:50
09:57:50
内容选择
第一节 仪器分析概述 generalization 第二节 仪器分析分类与发展 classif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instrument analysis 第三节 课程主要内容与学习方法 main content and learning methods of the course
generalization
分析化学是人们用来认识、解剖自然的重要手段之一; 分析化学是研究获取物质的组成、形态、结构等信息及 其相关理论的科学; 分析化学是化学中的信息科学; 分析化学的发展促进了分析科学的建立; 分析化学的发展过程是人们从化学的角度认识世界、解 释世界的过程; 20世纪40年代前:分析化学=化学分析; 越来越多的问题化学分析不能解决: 快速、实时检测方法? 痕量分析方法?结构确定?
现代仪器分析方法PPT课件

波数: 单位时间内通过的周波数(1/ ) 1cm = 108Å = 107nm = 104μm c = (c = 3×1010 cm/sec) E = h = h·c/
射线光谱
射线涉及原子核内部能级的改变,对应于 Mössbauer谱 ( 10-4~10-2nm) 在实验室研究的主要是含铁的化合物,例如 57Fe(I=1/2)57Fe(I=3/2),ΔE=14.4KeV。对于含C、 H、N、O等原子核,测试困难。Mössbauer谱用于 大环多胺配体与Fe(III)络和物结构的研究报道见文 献 [Bartos M J, et al, Angew. Chem. Int. Ed. Engl., 1995, 34, 1216]。
氧化或部分氧化, 还可出现 O 1s, C 1s谱带
扩展谱
电子顺磁共振谱
电子顺磁共振谱 (EPR or ESR) Electron Paramagnetic Resonance, Electron Spin Resonance
磁诱导电子自旋能级裂分
电子自旋能级 (ms=1/2) ms = (-1/2) —— E2 B0
毛细管电泳(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离子色谱 (Ion Chromatography) 凝胶色谱 (Gel Chromatography)
结构分析
MÖssbauer谱 X-射线衍射仪 电子能谱 紫外-可见光谱 荧光光谱 红外与拉曼光谱 电子顺磁共振谱 核磁共振谱 质谱
X-ray范围的高能光子作用被测样品,各轨 道电子都有可能激发成为光电子,可得到原子 内层电子(不参与化学反应)的各级电离势, 即电子结合能(Electron Bond, EB). 了解离 子的几何构型和轨道特征;了解配合物的配位 情况。是目前表面分析最广泛使用的仪器之一 可测除 H,He 以外的所有元素。
射线光谱
射线涉及原子核内部能级的改变,对应于 Mössbauer谱 ( 10-4~10-2nm) 在实验室研究的主要是含铁的化合物,例如 57Fe(I=1/2)57Fe(I=3/2),ΔE=14.4KeV。对于含C、 H、N、O等原子核,测试困难。Mössbauer谱用于 大环多胺配体与Fe(III)络和物结构的研究报道见文 献 [Bartos M J, et al, Angew. Chem. Int. Ed. Engl., 1995, 34, 1216]。
氧化或部分氧化, 还可出现 O 1s, C 1s谱带
扩展谱
电子顺磁共振谱
电子顺磁共振谱 (EPR or ESR) Electron Paramagnetic Resonance, Electron Spin Resonance
磁诱导电子自旋能级裂分
电子自旋能级 (ms=1/2) ms = (-1/2) —— E2 B0
毛细管电泳(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离子色谱 (Ion Chromatography) 凝胶色谱 (Gel Chromatography)
结构分析
MÖssbauer谱 X-射线衍射仪 电子能谱 紫外-可见光谱 荧光光谱 红外与拉曼光谱 电子顺磁共振谱 核磁共振谱 质谱
X-ray范围的高能光子作用被测样品,各轨 道电子都有可能激发成为光电子,可得到原子 内层电子(不参与化学反应)的各级电离势, 即电子结合能(Electron Bond, EB). 了解离 子的几何构型和轨道特征;了解配合物的配位 情况。是目前表面分析最广泛使用的仪器之一 可测除 H,He 以外的所有元素。
现代医学仪器课件 血细胞分析仪

(2)定量装置中的特殊部件:定量装置 中的特殊部件主要有负压泵、压力调节器 和废液瓶。
44
激光白细胞五分类
45
流式细胞技术 鞘流技术
46
Baso (嗜碱)通道:半导体激光照射、流式细胞计数
Reagent: Stromatolyser-FB(嗜碱溶血素) 溶血素使其他白细胞皱缩、RBC溶血、只有BASO细胞 保持原形态不变。
BASO
其他 WBC
RBC
FSC 皱缩
溶血成 碎片
SSC
Tower Assembly
旋转阀(分血器) (SRV)
• 旋转阀由3部分组成: 旋转片和 2片固定片.
• 在初始位置, SRV充满 全血样本.
• 在接着的程序 中, 旋 转片旋转,样本分段并 与相应的稀释口对齐.
61
62
分血阀片结构
(1)红细胞直方图
35
(2)血小板直方图:血小板直方图如图1- 5b,典型血小板直方图呈对数正态分布, 显示范围0-36 fl,计数范围为2-20 fl
(3)白细胞直方图与白细胞分类:如图 1-5 C,白细胞体积分布曲线的显示范围是 30-450 fl。
36
R3为直方图上单核峰和中性粒峰之间的区 域有异常,可能有不成熟粒细胞、嗜酸性 细胞等因素的影响;R4为直方图上中性粒 峰右侧区域有异常,粒细胞数量过多;RM 为以上区域2个或2个以上同时有异常。
26
27
(1)红细胞计数:正常人体外周血红细胞 的数目为白细胞的1000倍左右,当阈值电压 选在U1时,白细胞产生的脉冲个数较红细 胞产生的脉冲个数少得多,几乎可以完全 忽略,红、白细胞数可视为红细胞数。
(2)血小板计数:将阈值电压选在U2时, 可以去掉干扰计数,并计出红、白细胞和 血小板的总数。最后从总数中减去红、白 细胞数,即为血小板数。
44
激光白细胞五分类
45
流式细胞技术 鞘流技术
46
Baso (嗜碱)通道:半导体激光照射、流式细胞计数
Reagent: Stromatolyser-FB(嗜碱溶血素) 溶血素使其他白细胞皱缩、RBC溶血、只有BASO细胞 保持原形态不变。
BASO
其他 WBC
RBC
FSC 皱缩
溶血成 碎片
SSC
Tower Assembly
旋转阀(分血器) (SRV)
• 旋转阀由3部分组成: 旋转片和 2片固定片.
• 在初始位置, SRV充满 全血样本.
• 在接着的程序 中, 旋 转片旋转,样本分段并 与相应的稀释口对齐.
61
62
分血阀片结构
(1)红细胞直方图
35
(2)血小板直方图:血小板直方图如图1- 5b,典型血小板直方图呈对数正态分布, 显示范围0-36 fl,计数范围为2-20 fl
(3)白细胞直方图与白细胞分类:如图 1-5 C,白细胞体积分布曲线的显示范围是 30-450 fl。
36
R3为直方图上单核峰和中性粒峰之间的区 域有异常,可能有不成熟粒细胞、嗜酸性 细胞等因素的影响;R4为直方图上中性粒 峰右侧区域有异常,粒细胞数量过多;RM 为以上区域2个或2个以上同时有异常。
26
27
(1)红细胞计数:正常人体外周血红细胞 的数目为白细胞的1000倍左右,当阈值电压 选在U1时,白细胞产生的脉冲个数较红细 胞产生的脉冲个数少得多,几乎可以完全 忽略,红、白细胞数可视为红细胞数。
(2)血小板计数:将阈值电压选在U2时, 可以去掉干扰计数,并计出红、白细胞和 血小板的总数。最后从总数中减去红、白 细胞数,即为血小板数。
《仪器分析知识讲座》课件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仪器分析知识
汇报人:
目录
01 02 03 04 05 06
添加目录项标题 仪器分析概述
仪器分析的基本原理 仪器分析的实验技术 仪器分析的误差与不确定度 仪器分析的质量保证与标准化
01
添加目录项标题
02
仪器分析概述
仪器分析的定义
仪器分析包括色谱分析、光 谱分析、电化学分析、质谱 分析等。
材料分析:分析材料成分、结构、性能等
医药分析:分析药物成分、药效、安全性 等
03
仪器分析的基本原理
仪器分析的物理原理
光谱分析:通过测量物质对光的吸收、反 射或散射来获取信息
色谱分析:利用物质在流动相和固定相之 间的分配系数不同进行分离
质谱分析:通过测量离子的质量和电荷来 获取信息
电化学分析:通过测量电流、电压等电化 学参数来获取信息
仪器分析的发展趋势与未来展望
快速化:仪器分析将更加快 速化,提高分析速度和效率
微型化:仪器分析将更加微 型化,便于携带和操作
智能化:仪器分析将更加智 能化,实现自动分析、自动 诊断等功能
集成化:仪器分析将更加集 成化,实现多种分析方法的
集成和协同工作
绿色化:仪器分析将更加绿 色化,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和
仪器分析的标准物质与标准方法
标准方法:用于分析仪器 和样品的方法
标准方法的选择:根据分 析目的和样品特性选择
标准方法的验证:按照规 定的程序验证
标准方法的维护:按照规 定的程序维护
标准物质:用于校准仪器 和分析方法的物质
标准物质的选择:根据分 析目的和样品特性选择
标准物质的制备:按照规 定的程序制备
质量保证体系:包括仪器 设备、试剂、操作人员、 实验环境等
仪器分析知识
汇报人:
目录
01 02 03 04 05 06
添加目录项标题 仪器分析概述
仪器分析的基本原理 仪器分析的实验技术 仪器分析的误差与不确定度 仪器分析的质量保证与标准化
01
添加目录项标题
02
仪器分析概述
仪器分析的定义
仪器分析包括色谱分析、光 谱分析、电化学分析、质谱 分析等。
材料分析:分析材料成分、结构、性能等
医药分析:分析药物成分、药效、安全性 等
03
仪器分析的基本原理
仪器分析的物理原理
光谱分析:通过测量物质对光的吸收、反 射或散射来获取信息
色谱分析:利用物质在流动相和固定相之 间的分配系数不同进行分离
质谱分析:通过测量离子的质量和电荷来 获取信息
电化学分析:通过测量电流、电压等电化 学参数来获取信息
仪器分析的发展趋势与未来展望
快速化:仪器分析将更加快 速化,提高分析速度和效率
微型化:仪器分析将更加微 型化,便于携带和操作
智能化:仪器分析将更加智 能化,实现自动分析、自动 诊断等功能
集成化:仪器分析将更加集 成化,实现多种分析方法的
集成和协同工作
绿色化:仪器分析将更加绿 色化,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和
仪器分析的标准物质与标准方法
标准方法:用于分析仪器 和样品的方法
标准方法的选择:根据分 析目的和样品特性选择
标准方法的验证:按照规 定的程序验证
标准方法的维护:按照规 定的程序维护
标准物质:用于校准仪器 和分析方法的物质
标准物质的选择:根据分 析目的和样品特性选择
标准物质的制备:按照规 定的程序制备
质量保证体系:包括仪器 设备、试剂、操作人员、 实验环境等
现代临床手术仪器手术监护仪培训课件

监护仪用呼吸检测电路是利用呼吸阻抗法原理.它借用测量心电de胸部监 护电极,采用高频激励脉冲使呼吸波信号调制在其之上,然后对被调制信号进行 解调、放大、滤波,获得清晰、稳定de呼吸曲线 .
图中Rb为人体阻抗,由生物阻抗de频散理论 可知,在六二.五kHz附近频带,人体阻抗呈近似纯 电阻特性,几乎无膜电容影响,一零Ω~一零kΩ量 级.取R三=R四=三零kΩ,C三=C四=一零零零pf. 这样,流经人体de最大电流约为零.零八mA,属于 安全电流范围,并且该电路de时间常数τ约为三二 μs,而方波周期T约为一六μs.
• 血氧饱和度(SaO二) SaO二=(HbO二/∑Hb)× 一零零% 其中∑Hb=Hb+HbO二+COHb+MetHb 简化为 SaO二=(HbO二/〔Hb+HbO二 〕)×一零零%
理论依据
HbO二和HbR对红外光和 近红外光de吸收曲线
血液中氧合血红蛋白HbO二和还原血红蛋白Hb对不同波长光de吸收系数是不同de.在波长六零零 ~ 七零零 nmde红光R(red)范围内,Hbde吸收系数比HbO二de大;而在波长八零零~一 零零零nmde红 外光IR(infra red)范围内,Hbde吸收系数比HbO二de小;在八零五 nm处两者相同.在红光六六零 nm和 红外光九一零 nm处吸收系数差异较大,目前均采用该波长附近de红光和红外光进行双谱定量分析检测 .并且在红光六六零 nm和红外光九一零 nm附近,Hb和HbO二de吸收系数变化曲线都比较平坦,受二极 管发光波长误差de影响也较小.所以,通常采用R 六六零 nm和IR 九四零 nm两种光源进行血氧饱和度 de检测.
Flush solution under pressure
Sensing 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