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性状的遗传》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初中生物初二生物上册《性状遗传的物质基础》优秀教学案例

初中生物初二生物上册《性状遗传的物质基础》优秀教学案例
2.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对课堂内容进行延伸和拓展。
3.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成果展示,让学生在展示中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提高自信心。
4.教师对学生的反思和评价进行反馈,给予肯定和鼓励,同时提出改进建议,帮助学生不断进步。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环节,我将通过一个简单的小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游戏名为“遗传特征接力”,让学生依次列举自己与父母相似的遗传特征,如眼睛颜色、身高、体型等。通过这个游戏,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遗传现象在我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生活中的普遍存在。接着,我会提出问题:“为什么我们会长得像父母呢?这与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性状遗传有什么关系?”从而自然地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性状遗传的物质基础》。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生物科学的热爱,激发学生对遗传学研究的兴趣,树立追求科学真理的信念。
2.引导学生关注遗传在人类生活中的应用,如遗传疾病、优生优育等,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伦理道德观念。
3.培养学生尊重生命、关爱生命的情感,使学生认识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树立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4.通过遗传学知识的学习,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自信心,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五)作业小结
为了巩固本节课的学习成果,我将布置以下作业:
1.完成教材中的课后习题,巩固遗传学基础知识。
2.结合课堂所学,撰写一篇关于性状遗传的科普文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知识传播意识。
3.设计一个家庭遗传调查问卷,了解家族遗传特征,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五、案例亮点
1.生活化的情景创设
本教学案例以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为切入点,将抽象的遗传概念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遗传现象的普遍存在。通过引入家族遗传特征、宠物遗传特征等案例,激发学生对遗传学研究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积极性。

八年级生物上册《性状遗传有一定的规律性》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生物上册《性状遗传有一定的规律性》教案、教学设计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性状遗传规律的理解和应用,遗传图解的绘制与分析。
2.难点:孟德尔遗传规律中分离和组合的原理,以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基因与性状之间的复杂关系。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采用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他们自主探索性状遗传的规律性。
2.提问方式:通过提问“为什么我们会和父母长得像?”“遗传现象是如何发生的?”等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导入新课:在学生产生疑问的基础上,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性状遗传有一定的规律性。
(二)讲授新知
1.基本概念:讲解基因、染色体、性状等基本概念,阐述它们之间的关系,为学生理解遗传规律打下基础。
4.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实验,如豌豆杂交实验、果蝇遗传实验等,让学生亲身感受遗传规律。
5.案例分析:分析常见遗传疾病的遗传方式,让学生了解遗传规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6.小组讨论:分组讨论遗传规律在农业、医学等领域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7.课堂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性状遗传的规律性和实际应用。
1.认知水平:学生对基因、染色体等基本概念有一定了解,但可能对性状遗传的规律性掌握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具体实例和实践活动加以引导和巩固。
2.兴趣点:学生对生活中的遗传现象充满好奇,如亲属间的相似长相、遗传疾病等。可以利用这些兴趣点,激发学生学习本章节的热情。
3.思维特点:八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逐渐增强,但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将抽象的遗传规律具体化、形象化,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动画、视频等,将抽象的遗传概念形象化,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四单元第四章第二节性状的遗传教学设计(新版)济南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四单元第四章第二节性状的遗传教学设计(新版)济南版

《第二节性状的遗传》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性状的遗传》是济南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二节的内容。

本节课是一节专业性很强的理论课,涉及生命的微观结构基础,本节内容是学生学习后面知识的基础,主要内容有识别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举例说出身边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描述染色体与基因的关系;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显性基因、隐性基因的概念及关系。

教学的主要任务是用遗传图解说出亲代与后代的基因组成和性状表现。

使学生通过调查活动,让学生了解自己,悦纳自己;了解父母,热爱父母,.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园诘倾臠閏躓簖顽颀滲攔郧媽残纖縮晋擇潛蘺齦損买濺战将誥襤鉻闯擊連應读纊规鳃缀釩濾嘮弪鹄乌尽擺潆训點顫爱針洒頻辽顥訪辯洁跄賣階咛興橋聩。

二、课标解读针对本节课的内容,新的《初中生物课程标准》是这样描述的:1、举例说出身边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2、举例说出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显性基因、隐性基因的概念及关系。

賻痪龛灣該閃蟬鐙郧犢愤齐彎废駢翘缙语樂狱歿纏渌戰硨阙嚀鶩囈囁轻诌载詣泻譜连应嘱鷸費餼繰貰紇籁穌崂绀着瀋骢褳駐勵慟剎锖魇銠鑾订鑾谄貢词。

3、尝试用遗传图解说出亲代与后代的基因组成和性状表现。

三、教学设计思路说明本节课时在学生学习了遗传的物质基础、学生对于生活中关于性状、相对性状这部分内容设计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发现问题,恰当点播指导。

对于性状遗传图解及根据性状确定基因,教师可引导学生要充分利用课本中的豌豆和鹦鹉的遗传规律总结如何根据性状确定基因及如何根据基因写遗传图解确定生物的性状。

教学中要努力创设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认知水平由浅入深地开展教学。

为了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降低知识的抽象性,本节课设计了“寻找篇(寻找性状)”“聚焦篇(聚焦显隐性基因基因)”“揭秘篇(揭秘遗传图解)”等课堂环节,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旨在让学生智慧地学习,快乐地学习。

搂駐磚韵謊乡谋龐驟鸕钉烴绘烦劌濒遙齬趙懺啟龚锼搀躡箩鑊编镨责涣緞澠颜嘰顰团窭骒懺胄猻箦隉昙韉灑鏇亵噥责軛鲣巒欢摄噜岿弑抚慪層猻横货栖。

性状的遗传-济南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

性状的遗传-济南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

性状的遗传-济南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性状的遗传规律;2.能够根据孟德尔遗传规律分析简单的遗传问题;3.能够识别和描述伴性遗传;4.能够应用遗传规律解释一些生活中的现象。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理解孟德尔遗传规律;2.掌握分析简单遗传问题的方法;3.理解伴性遗传的原理。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1. 性状的遗传规律1.1 孟德尔遗传规律1.讲解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基本概念;2.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孟德尔遗传规律的产生过程。

1.2 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应用1.通过讲解应用案例,让学生了解孟德尔遗传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2.指导学生通过分析简单遗传问题来巩固应用能力。

2. 伴性遗传2.1 伴性遗传的概念1.讲解伴性遗传的基本概念;2.通过实验了解伴性遗传的现象和原理。

2.2 伴性遗传的表现方式1.引导学生观察伴性遗传的表现方式;2.讲解伴性遗传的表现方式和临床意义。

3. 遗传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3.1 遗传规律在人类疾病预防中的应用1.讲解遗传病的概念;2.通过案例讲解遗传病的预防和治疗。

3.2 遗传规律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1.讲解遗传育种的基本概念;2.通过案例讲解遗传育种的方法和原理。

四、教学计划第一课时:孟德尔遗传规律1.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基本概念;2.孟德尔遗传规律的产生过程。

第二课时: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应用1.应用案例的讲解;2.分析简单遗传问题的方法。

第三课时:伴性遗传1.伴性遗传的概念;2.伴性遗传的现象和原理。

第四课时:伴性遗传的表现方式1.观察伴性遗传的表现方式;2.伴性遗传的表现方式和临床意义。

第五课时:遗传规律在人类疾病预防中的应用1.遗传病的概念;2.遗传病的预防和治疗。

第六课时:遗传规律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1.遗传育种的基本概念;2.遗传育种的方法和原理。

五、教学评价1.引导学生回顾遗传规律的基本概念;2.让学生分析简单遗传问题的能力;3.提高学生应用遗传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生物的性状遗传教案

生物的性状遗传教案

生物的性状遗传教案生物的性状遗传教案【篇一:性状的遗传教案】《性状的遗传》教案诸城市繁华中学刘爱芳一、【教案背景】面向学生:八年级(上学期)教材版本:济南版课时:2课时课前准备:1、学生带自己的全家福照片,找出自己与父母的异同点。

2、准备各种动、植物的图片,认识生物的性状。

二、【教学课题】性状的遗传三、[教材分析] :《性状的遗传》是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中的第三节,本节难度较大,大纲安排2课时完成。

本节内容共分两部分:一是生物的性状;二是基因与性状遗传。

第一部分生物的性状主要包括性状和相对性状两个知识点;第二部分“基因与性状遗传”中主要包括三个知识点:1、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即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在体细胞中是成对存在的,成对的基因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2、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显性基因、隐性基因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3、利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图解,说明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并以遗传图解的方式解释亲代和后代的基因组成和性状表现。

这部分内容也是历年来中考的重点和热点问题,尤其是关于“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图解”问题近年来更加大了考试的深度与难度。

因此,在新授课中一定要让学生把这一知识点学牢固、学透彻。

[重点、难点]:本节的重点和难点是:能利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图解,说明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并以遗传图解的方式解释亲代和后代的基因组成和性状表现。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识别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举例说出身边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

2.描述染色体与基因的关系。

3、举例说出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显性基因、隐性基因的概念及关系。

能力目标:1.会判断一对性状是否是相对性状2.尝试用遗传图解说出亲代与后代的基因组成和性状表现。

情感目标:培养正确的审美意识,人真正的美不在外表,而在内心。

四、【教学方法】小组合作,自主探究为主五、[教学思路]:第一部分生物的性状主要包括性状和相对性状两个知识点,涉及到概念的理解和运用,主要由学生自主学习解决,教师对关键词进行点拨,再利用跟踪练习检测学生对“性状”和“相对性状”这两个概念的理解程度,通过讨论和纠错,进一步让学生加深理解,巩固强化。

初中生物【性状的遗传】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生物【性状的遗传】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生物【性状的遗传】教案教学设计一、目标确立依据(一)课标分析1.课标陈述本节所属的一级主题为:生物的生殖、发育和遗传;二级主题为: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在二级主题中对本节的描述是: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基因控制的。

2.课标分解(1)学什么性状和相对性状,基因控制性状,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过程。

(2)学到什么程度“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基因控制的”,举例说出是了解水平的要求,学生能够通过生物性状遗传的实例,描述基因在亲代与子代之间是通过生殖细胞或染色体进行传递的,通过遗传图解的形式解释传递过程。

(3)怎么学本节课内容比较抽象难度,以学生自学和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结合课本、图片、视频资料,通过模拟活动,尽量使抽象问题更具体化一点,从而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本节内容。

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主要通过列举身边常见例子的方式、结合课本概念进行理解和记忆。

基因与性状的遗传相对抽象,通过视频资料,构建基因与染色体在生殖过程中变化关系模型、构建遗传图解模型等形式,理解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规律。

(二)教材分析1.地位本节课是一节遗传学入门课,涉及了基因、遗传学规律的初步认识,以及遗传图解的书写等。

在第四章起着承上启下的地位,是对第一节课的教学内容的深入和具体化,同时又是整个第四章遗传和变异的重点,本节课的知识学得是否扎实,对本章乃至高中阶段的遗传学知识的学习都至关重要。

2.内容(1)说出身边的性状和相对性状。

(2)区分显性基因、隐性基因、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概念。

(3)基因和染色体位置关系以及在亲子代传递过程中的变化规律。

(4)用遗传图解的方式描述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规律。

(三)学情分析1.学生已知通过对上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以及生物所表现的不同特征是由不同的基因控制的,为学习本节课打下了一定的知识基础。

八年级学生对自身的一些性状比较了解和关注,对于生物体亲代和后代之间的一些遗传现象充满着好奇,但他们对于深奥的遗传理论知之甚少。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四章第二节《性状的遗传》教案(新版)济南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四章第二节《性状的遗传》教案(新版)济南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四章第二节《性状的遗传》教案(新版)济南版《性状的遗传》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1)区分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举例说出身边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

(2)掌握相对性状与基因的关系,描述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的传递特点。

(3)理解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明确生物的性状是由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

2.过程和方法通过学习生物的性状和基因显隐性的原理,能够运用遗传学的观点解释各类生命现象。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生物遗传学知识的学习和有关性状的调查活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对生物学的研究兴趣。

【教学重点】(1)生物学性状及相关性状;(2)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的传递特点。

【教学难点】(1)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2)每种生物的固有特征能够代代相传的根本原因。

【教学方法】图形分析与合作探究[课前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预习内容。

【课时安排】1学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一张莉的父母都是双眼皮,可张莉却是单眼皮。

随着年龄的增长,张莉常常感到迷茫:我是不是父母亲生的孩子啊?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今天就让我们和张莉一起去探究这个问题吧!二、问题引导、探究和问题(I)生物学特性课件展示玫瑰花、各种血型、左右手图片1.观察和思考:你会从哪些方面描述他们的特点?老师指导学生观察事物的外部和内部特征。

学生观察、讨论和自由发言。

总结:玫瑰花:外部特征有形态、结构、花色等,内部特征一般有气味等。

血型:生理特征。

惯用左右手:行为方式。

2.学生从来都不是熟人对熟人。

你怎么认识这么多学生?我们先玩个游戏吧!(1)小游戏学生们闭上眼睛。

老师让两个学生向你问好。

你能说出这两个学生的名字吗?你凭什么认出它的?学生游戏,讨论总结:根据不同的音色特征。

(2)学生们试图总结特质的概念。

学生可以相互补充。

性状:遗传学上把生物体所表现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的统称。

3.设疑:同一种性状在不同个体身上会有差异吗?课件展示豌豆、番茄、兔子的图片思考:(1)这三张图片代表什么特征?(2)这些生物的这一性状有哪几种表现形式?你还能举出其他同一性状不同表现形式的实例吗?学生在小组中交流,教师帮助小组完成问题,形成相对特征的概念。

2024年初中生物课《性状是遗传》教学设计及反思

2024年初中生物课《性状是遗传》教学设计及反思
2024年初中生物课《性状是遗传》教学设计及反思
初中生物课《性状是遗传》教学设计及反思 1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识别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举例说出身边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
2.举例说出显性性状、隐性性状、隐性基因、显性基因的概念及关系
3.尝试用遗传图解说出亲代与后代的基因组成合性状表现
能力目标:
1、性状与基因有什么关系?
2、若用大写字母A表示有耳垂基因,小写字母a表示无耳垂,那么,在体细胞中A与a有哪几种组合类型?
3、AA、aa分别表现出哪种性状?Aa表现哪一种性状?你能说出理由吗?
4、什么是基因型,什么是表现型?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总结以上问题的答案。引导学生以耳垂为例说明基因组成(基因型)决定(控制)生物性状(表现型)的理论。依据所学知识,对于常见的一到两个相对性状,运用理论做出解释。学生自主学习,先独立完成问题,然后小组内交流,进行反馈。然后,观看媒体课件,认真倾听同学的展示和教师的归纳讲解。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展示、讲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同时提高学习效率。让学生简述基因和性状的关系;区别基因和等位基因;区别基因型和表现型;区别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区别显性性状和隐性性。完成教学三维目标。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简述基因和性状的关系;
2、区别基因和等位基因,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基因型和表现型;
3、说出配子在遗传中的作用;用图解的方式分析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找概念,锻炼认真阅读的良好习惯;
2、通过精心设问,锻炼独立思考和逻辑思维能力;
初中生物课《性状是遗传》教学设计及反思 2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所授为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20章第3节的内容。这节内容在初中和高中阶段都是主干知识,但却是初中教学的难点之一,涉及的概念较多,内容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了解等位基因之间、基因和性状之间的关系,以及配子在遗传中的作用,最后能够用图解的方式分析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如何让学生从宏观的“性状”表现了解到微观的“基因”在遗传中所起的作用,并从中总结出规律性的内容,是授课的关键。

初中生物【性状的遗传】教学设计

初中生物【性状的遗传】教学设计

初中生物【性状的遗传】教学设计【目标确定的依据】1.相关课程标准的陈述本节课课程标准的要求是:“举例说出生物的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2.教材分析本节课在第四章起着承上启下的地位,是对第一节课的教学内容的深入和具体化,同时又是整个第四章遗传和变异的重点,本节课的知识学得是否扎实,对本章乃至高中阶段的遗传学知识的学习都至关重要。

教学重点是通过自学能够举例说出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显性基因、隐性基因的概念及关系,教学难点是结合具体实例尝试用遗传图解解释亲代与后代的基因组成和性状表现。

3.学情分析通过对上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以及生物所表现的不同特征是由不同的基因控制的,为学习本节课打下了一定的知识基础。

八年级学生对自身的一些性状比较了解和关注,对于生物体亲代和后代之间的一些遗传现象充满着好奇,但他们对于深奥的遗传理论知之甚少。

本节的遗传学理论尽管很浅显,但对于学生来说还是比较抽象的,比如性状和相对性状的区分、显隐性的判断以及遗传图解的分析等。

这就要求教师结合具体实例,深入浅出地完成教学任务。

【学习目标】1.通过图文分析,举例说出身边的性状和相对性状。

2.结合文字和图片,区分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显性基因、隐性基因,理清基因和性状的关系。

举例说明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特点。

3.通过遗传过程分析,结合实例尝试推断亲代性状的显隐性和基因型。

能够利用遗传图解表述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过程。

【学习重难点】1.举例说明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排布特点。

2.结合实例尝试推断亲代性状的显隐性和基因型,利用遗传图解表述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过程。

【评价任务】1.举例说出身边的性状和相对性状。

(针对学习目标1)2.列举实例,说一说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显性基因、隐性基因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针对学习目标2)3.以三对基因为例,举例说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特点。

(针对学习目标2)4.结合实例分析,尝试推断性状的显隐性和亲代基因型。

初中生物《性状的遗传》 教学设计

初中生物《性状的遗传》  教学设计

初中生物《性状的遗传》教学设计【目标设计的依据】1.相关课程标准陈述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以下重要概念:生物能以不同的方式将遗传信息传递给后代。

进行有性生殖的,后代的遗传信息可来自不同亲本。

遗传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2.教材分析《性状的遗传》为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物种的延续》第四章《遗传和变异》第二节的内容,该部分内容讲述了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状是如何在亲子代之间传递的,传递的规律是什么,用遗传图解解释基因(性状)的传递规律。

本节在本章教材中承前启后,即深化了上一节《遗传的物质基础》相关知识,又为下一节《人类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打下了基础。

3.学情分析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以及生物所表现的不同特征是由不同的基因控制的,为学习本节课打下了一定的知识基础。

八年级学生对自身的一些性状比较了解和关注,对于生物体亲代和子代之间的一些遗传现象充满着好奇,但他们对于深奧的遗传理论知之甚少。

本节的遗传学理论尽管很浅显,但对于学生来说还是比较抽象的,比如性状和相对性状的区分、显隐性的判断以及遗传图解的分析等。

结合具体实例来学习,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课本图片,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说出身边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

2.通过研读课本内容,举例说出显性基因、隐性基因,显性性状、隐性性状的概念及关系。

3.通过分析“豌豆花色的遗传”“果蝇翅型的遗传”,初步学会用遗传图解的方式描述性状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规律。

【教学重难点】1.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

(重点)2.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显性基因、隐性基因的概念及关系。

(重点)3.用遗传图解解释亲代与后代的基因组成和性状表现。

(难点)【课时安排】1课时【评价任务】1.目标1设计的评价任务:(1)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举例说出生活中性状和相对性状。

(2)结合实例进行判断分析相对性状。

2.目标2设计的评价任务:(1)根据实例说出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显性基因、隐性基因的概念及其内在联系。

八年级生物【性状的遗传(第1课时)】教学设计

八年级生物【性状的遗传(第1课时)】教学设计

八年级生物【性状的遗传(第1课时)】教学设计【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标要求本节课课程标准的要求是:“举例说出生物的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2.学情分析通过对前三节的学习,学生对遗传知识有了较深的认识,知道了亲代与子代有相似形状的原因。

有的同学又会产生新的疑问: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不同个体之间性状也不完全相同,“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是怎么回事呢?教师可以就此提出变异的概念,请学生列举他们观察到的生物变异的例子,如家养动物(包括宠物)子代个体各不相同,常见植物在株高、花色、叶形等方面有许多差异等。

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对变异的类型进行区分,分析变异的意义,进而学习遗传变异在实践中的应用。

利用学生身边的具体事例作为课程资源,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教材分析从教材的编排来看,本节课在第四章起着承上启下的地位。

一方面,本节是对第一节课的教学内容的深入和具体化,另一方面本节的内容是整个第四章遗传和变异的重点,本节课的知识学得是否扎实,对本章乃至高中阶段的遗传学知识的学习都至关重要。

【教学目标】1.结合身边的实例能够正确识别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

2.通过自学能够举例说出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显性基因、隐性基因的概念及关系。

3.结合具体实例尝试用遗传图解解释亲代与后代的基因组成和性状表现。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自学能够举例说出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显性基因、隐性基因的概念及关系。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实例尝试用遗传图解解释亲代与后代的基因组成和性状表现。

【课时安排】1课时四、训练环节(13分钟)过渡语:请同学们独立完成以当堂训练,看谁做得又快又对。

1.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一组是:( A )。

2.一只白色公羊与一只黑色母羊交配,生下的小羊全部表现为白色,此现象可解释为(B.控制黑色的基因未消失但不表现)。

3.高茎(E)豌豆与矮茎(e)豌豆杂交,子代中有高茎198株、矮茎189株,则亲代的基因组合方式应是( B.Ee×ee )4.耳垂和无耳垂是一对相对性状,其中有耳垂为显性性状(D),无耳垂为隐性性状(d)。

初中生物初二生物上册《性状遗传的物质基础》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生物初二生物上册《性状遗传的物质基础》教案、教学设计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性状的遗传规律。
-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是理解性状遗传的核心,需要学生能够明确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及其作用。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是遗传学的基础,学生需要掌握DNA复制和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
-性状的遗传规律是遗传学的应用,学生应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释实际生物现象。
3.通过实验活动,探索性状的遗传现象。
-设计简单的遗传实验,如观察植物种子的颜色和形状。
-分析实验结果,讨论实验中观察到的遗传规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生物多样性和生命奥秘的尊重和好奇心。
-通过探索性状的遗传,激发学生对生命现象的敬畏感。
-鼓励学生珍惜生物多样性,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2.故事引导:讲述一个有关性状遗传的有趣故事,如“为什么有些家族中会出现连续几代人都具有某种特殊性状的现象?”
3.视频播放:展示一段关于基因、染色体和性状遗传的科普动画,让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内容产生直观、生动的认识。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环节,我将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概念解释:介绍基因、染色体、DNA等基本概念,阐述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在生物遗传中的作用。
1.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能力。在这一阶段,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正在逐步发展,但仍有局限性。我需要运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如实物模型、动画演示等,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基因、染色体等概念。
2.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交流与协作能力。遗传学涉及到复杂的生物现象,需要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共同探究。在此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交流与协作能力,适时给予指导与鼓励。
1.教学方法:
-采用探究式教学法,鼓励学生在问题中学习,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途径主动探索遗传的奥秘。

八年级生物上册《性状的遗传》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生物上册《性状的遗传》教案、教学设计
7.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思考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在课堂的开始,我将以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为什么会长得像我们的父母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就能解答这个疑问。”接着,我会讲述一个关于家族遗传特征的实例,例如:“在一个家庭中,父亲是双眼皮,母亲是单眼皮,他们的孩子既有双眼皮的,也有单眼皮的。这是为什么呢?”通过这个故事,引发学生对性状遗传的好奇心,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4.设计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遗传现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5.注重课堂讨论与交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1.导入新课:以一个家族遗传特征的实例作为导入,引发学生对性状遗传的好奇心,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知识讲解:通过讲解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遗传规律。结合实例,帮助学生掌握显性、隐性等遗传规律。
4.遗传与环境:阐述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关系,使学生认识到性状表现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会提出以下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1.举例说明生活中的遗传现象,讨论遗传规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分析遗传图解,探讨遗传病的发生原因及其预防措施。
2.学生在分析实际遗传问题时,可能难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需要教师通过实例分析、指导,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学生在情感态度方面,可能对遗传病等问题存在误解,需要教师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4.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对遗传图解的绘制和解读感到困惑,教师应耐心指导,逐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和观察能力。

性状的遗传(第1课时)教学案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性状的遗传(第1课时)教学案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①一对基因是AA或Aa,则生物体就表现_______性状。

②一对基因是aa,则生物体就表现_______性状。

4.性状遗传:在生殖过程中,亲代的基因随着________传给后代,并控制后代
的_____表现。

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
2、下列各组生物性状中,属于一对相对性状的是( )
A、兔的长毛和白毛
B、羊的白毛和牛的黑毛
C、豌豆的高茎和红花
D、番茄果皮的红色和黄色
3、当一对基因中,一个是显性基因,一个是隐性基因时,生物表现出( )
A、显性性状
B、中间性状
C、隐性性状
D、无规律
5、下列关于相对性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同一物种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
B、不同物种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
C、同一物种不同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
D、不同物种不同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
教学反思:。

生物的性状遗传-北京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

生物的性状遗传-北京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

生物的性状遗传- 北京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1. 教学内容生物的性状遗传是生物学研究的重点之一。

在本节课中,将介绍生物的基因、基因的种类、基因的表达、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以及遗传规律等相关知识。

2.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生物的基因和基因的种类;2.掌握基因的表达;3.理解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4.了解遗传规律,并能运用遗传规律解释生物性状的遗传。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归纳、运用知识的能力;2.能够采用实验方法进行生物性状遗传的验证。

情感目标1.引导学生关注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2.培养学生珍惜生命、爱护生命的意识。

3.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生物的基因和基因的种类;2.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

教学难点1.基因的表达;2.遗传规律的理解和应用。

4.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生物的基因、基因的种类、基因的表达、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以及遗传规律等相关知识;2.案例法:通过案例介绍和分析生物性状的遗传规律;3.实验法:通过实验方法验证生物性状的遗传规律。

5. 学习任务学前预习阅读教材第8章,了解基因、基因的种类、基因的表达、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以及遗传规律等相关知识。

学中探究活动一:观察基因的表达将5个不同颜色的口红均匀涂在一行黄色背景的纸条上,每组5人,每人一种颜色的口红,然后将所有人的口红颜色合在一起涂在另一张纸上,观察涂好后的颜色。

让学生结合语文的混合颜料原理解释观察结果,并引导他们理解基因的表达。

活动二:模拟遗传实验让学生自行设计生物性状的遗传实验,分析实验结果,理解遗传规律。

例如,通过实际操作观察和记录豌豆籽的花色,分析实验结果,了解孟德尔定律,并用比例方法确定花色的遗传规律。

学后作业1.总结本节课的重点知识点;2.完成作业本P51页的练习题。

6. 总结生物的性状遗传是本学科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基因的种类和表达,理解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遗传规律等相关概念,并能通过实验方法进行验证。

八年级生物上册4.4.2性状的遗传教学设计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4.4.2性状的遗传教学设计版

性状的遗传教学目标:知识目标①识别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举例说出身边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重点)②描述染色体与基因的关系;③举例说出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显性基因、隐性基因的概念及关系。

(重点)④尝试用遗传图解说出亲代与后代的基因组成和性状表现。

(难点)能力目标①通过资料分析,提高学生分析、推理、表达能力;②开展调查活动,培养学生统计及数据处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通过调查活动,让学生了解自己,悦纳自己;了解父母,热爱父母②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课前准备:制作课件;学生课前进行相关调查及预习工作。

教学过程:1 游戏导入,进入新课设计FLASH游戏“火眼金睛”。

FLASH中显示几组父母和子女的照片,让学生在游戏中观察父母和子女之间特征的异同,找出真正的亲子关系,总结出遗传变异的概念并了解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通过生殖和发育而实现的。

教师说出俗语: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子会打洞;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等体现生物的遗传或变异现象的例子,体现遗传和变异现象在自然界中是普遍存在的。

设计意图:学生参与游戏,通过观察特征,找出真正的亲子关系并说出判断的理由,从而引导学生自己总结遗传变异的概念。

游戏大大调动了学生参与生物课堂的积极性,游戏中学习知识,俗语俚语中巩固知识,符合初中学生心理年龄特征,是初中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活动。

2 教学并用,认识性状课前发给学生导学案,完成调查表(人的各种常见性状的调查),并让学生根据导学案课前预习本节课内容。

课堂上学生汇报、展示调查结果,引导学生根据调查结果认识到性状的三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完成对性状的认识并总结性状的概念。

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性和行为方式等统称为生物的性状。

设计意图:导学案能提高学生课前自学效率及课堂的听课效果。

学案的应用能让学生知道自己在本节课的学习难点在哪里,与教师的教案结合,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3 七嘴八舌,知识巩固展示学生平时接触较少的水果,让学生描述其性状特征并品尝味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