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课堂笔记
软件工程笔记
软件工程笔记软件工程是一门关于构建和维护软件系统的学科。
在这门学科中,我们需要掌握一系列的原理和方法,以确保软件的质量和可靠性。
本文将对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常用工具进行笔记总结,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并应用软件工程的知识。
一、软件生命周期软件开发的过程可以被看作是一个生命周期,其中包含了多个阶段。
常见的软件生命周期模型有瀑布模型、迭代模型和敏捷模型等。
1. 瀑布模型瀑布模型是最经典的软件开发模型之一,它将软件开发过程划分为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和维护五个阶段。
开发团队需逐个完成这些阶段,且每个阶段的结果是固定的,即前一阶段的输出作为后一阶段的输入。
2. 迭代模型迭代模型是在瀑布模型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软件开发模型。
该模型将整个开发过程划分为多个迭代周期,每个迭代都包含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和维护等阶段。
每个迭代的输出可作为下一次迭代的输入,以此循环进行。
3. 敏捷模型敏捷模型强调快速迭代和反馈,鼓励团队协作和灵活性。
开发团队通过短周期的迭代,不断交付可用的软件版本,并根据用户反馈进行调整和改进。
敏捷开发方法有Scrum、XP等。
二、需求工程需求工程是软件工程的重要环节,它包括需求获取、需求分析、需求规格和需求验证等过程。
1. 需求获取需求获取是指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和方法,从用户、领域专家和相关文档中获取软件系统的需求信息。
常用的需求获取技术包括访谈、问卷调查、原型设计和场景分析等。
2. 需求分析需求分析是对获取的需求进行理解和分类的过程。
分析人员需要识别出用户的需求,确定需求的优先级和约束条件,并将其转化为可操作的规格说明。
3. 需求规格需求规格是将需求写入规范文档的过程。
通常采用的规格化方法有自然语言、用例和面向对象建模等。
4. 需求验证需求验证是确保规格所描述的需求能够满足用户期望的过程。
常用的验证方法包括检查列表、原型演示和用户评审等。
三、软件设计软件设计是将需求转化为软件结构和组件的过程。
软件工程
内蒙古民族大学软件工程课堂笔记复习指导徐睿昀2014/4/27软件是计算机系统中与硬件相互依存的另一部分,它是包括程序,数据及其相关文档的完整集合。
程序是按事先设计的功能和性能要求执行的指令序列。
数据是使程序能正常操纵信息的数据结构。
文档是与程序开发,维护和使用有关的图文材料。
需求将已经过分析的需求清晰、全面、系统、准确地描述成为正式的文档,这一步定义需求的工作就是编写需求规格说明。
功能建模的思想就是用抽象模型的概念,按照软件内部数据传递、变换的关系,自顶向下逐层分解,直到找到满足功能要求的所有可实现的软件为止。
功能模型用数据流图来描述。
软件危机暴发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
主要表现为:软件的发展速度远远滞后于硬件的发展速度,不能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软件需求。
软件开发周期长、成本高、质量差、维护困难。
具体来说,软件危机主要有以下一些典型表现:1对软件开发成本和进度的估计常常很不准确。
2用户对“已完成的”软件系统不满意的现象经常发生。
3软件产品的质量往往靠不住。
4软件常常是不可维护的。
5软件通常没有适当的文档资料。
6软件成本在计算机系统总成本中所占的比例逐年上升。
7软件开发生产率提高的速度,既跟不上硬件的发展速度,也远远跟不上计算机应用迅速普及深入的趋势。
除了软件本身的特点,软件危机发生的主要原因有:1缺乏软件开发的经验和有关软件开发数据的积累,使得开发工作的计划很难制定。
2软件人员与用户的交流存在障碍,使得获取的需求不充分或存在错误。
3软件开发过程不规范。
如,没有真正了解用户的需求就开始编程序。
4随着软件规模的增大,其复杂性往往会呈指数级升高。
需要很多人分工协作,不仅涉及技术问题,更重要的是必须有科学严格的管理。
5缺少有效的软件评测手段,提交用户的软件质量不能完全保证。
如何摆脱软件危机? 1彻底消除“软件就是程序”的错误观念。
2充分认识到软件开发应该是一种组织良好、管理严密、各类人员协同配合、共同完成的工程项目。
软件工程课堂笔记简版
? ②优缺点:
? 优点:能在较短时间内向用户提交可完成部分工作的产品。用户有较充裕的时间学习和适应新产
品。易于保证核心功能正确。可以基于早期版本来获取需求。项目完全失败的风险小。可以为那些 创新的功能开拓市场。规避了资源缺乏的风险。
? 缺点:把用户需求转化为功能递增的不同版本可能比较难。以确定所有版本共需的公用模块。
? CH01 软件和软件工程 ? 1. 软件的特点:软件是设计开发的,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生产制造的; 软件不会磨损,但是会退化;
多数软件仍是根据实际顾客需求定制的; 在软件设计中,大规模的复用才刚刚开始。
? 2. IEEE对软件工程的定义:将系统化的、规范的、可量化的方法应用于软件的开发、运行和维护, 即将工程化方法应用于软件;上述方法 的研究。
? 6.协同开发模型 :定义一系列事件,触发软件工作活动、动作或者任务的状态转换。更适合于 client/server 应用。定义一个过程网络活动代替一个事件的序列。
? 7. 各种模型的比较:
? 8.统一过程(UP——Unified Process): ? ①宗旨:用例驱动,以架构为核心,迭代并且增量。
增量)
?
形成关于一个发布版本的基本承诺
?
在第一个版本发布之后,XP 团队计算项目的速度。
?
对待开发的故事排序方法:所有选定故事在几周内尽快实现;具有最高权值的故事移到进度
表前 面先实现;高风险故事将首先实现。
?
项目速度:第一个发行版本中实现的客户故事个数。用于后续发行版本的发布日期和进度安
排,
? 调整软件发型内容和最终交付日期。
? 现实:这本宝典也许的确已经存在,但不能保证它已在实际中采用、反映了软件工程的现状、可以 适 应不同应用环境、在缩短交付时间的同时还关注保证产品的质量等等。
软件工程(同等学历复习笔记)
第一章:软件工程概述1.软件特点软件是计算机系统中的逻辑成分,具有无形性。
其主要内容包括:程序、配臵文件、系统文档、用户文档等。
2.软件分类(1)按功能划分:系统软件、支撑软件、应用软件。
(2)按工作方式划分:实时处理软件、分时处理软件、交互式软件、批处理软件。
(3)按规模划分:微型软件、小型软件、中型软件、大型软件。
(4)按服务对象划分:通用软件、定制软件。
3.软件发展阶段(1)程序设计时代(20世纪50年代)。
(2)程序系统时代(20世纪60年代)。
(3)软件工程时代(20世纪70年代起)。
4.软件危机(1)危机现象:开发成本与进度估计不准确,产品与用户要求不一致,产品质量可靠性差,文档不完整不一致,产品可维护性差,生产率低。
(2)危机原因:软件的不可见性,系统规模庞大,生产工程化程度低,对用户需求关心不够,对维护不够重视,开发工具自动化程度低。
5.软件工程软件工程是一门关于软件开发与维护的工程学科,它涉及软件生产的各个方面,能够为经济、高效地开发高质量的软件产品提供最有效的支持。
(1)工程方法:结构化方法、JSD方法、面向对象方法。
(2)软件工具:具有自动化特征的软件开发集成支撑环境。
(3)工程过程:在软件工具支持下的一系列工程活动,基本活动是软件定义、软件开发、软件验证、软件维护。
(4)工程管理:项目规划,项目资源调配,软件产品控制。
(5)工程原则:分阶段生命周期计划,阶段评审制度,严格的产品控制,采用先进的技术,成果能清楚地审查,开发队伍精练,不断改进工程实践。
(6)工程目标:开发成本较低,软件功能能满足用户需求,软件性能较好,软件可靠性高,软件易于使用、维护与移植,能按时完成开发任务并及时交付使用。
(7)工程文化:包括工程价值、工程思想和工程行为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二章:软件工程过程模型1.软件生命周期如同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发生、发展、成熟直至衰亡的全过程一样,软件系统或软件产品也有一个定义、开发、运行维护直至被淘汰这样的全过程,我们把软件将要经历的这个全过程称为软件的生命周期。
软件工程笔记(完整版)
第一章软件工程概述1.软件危机(software crisis):是指在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和维护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严重问题。
即“两低一高”问题:质量低、效率低、成本高。
软件危机也成为“软件萧条(depression)”或“软件困扰(afflication)”2.软件危机主要表现1)开发成本和进度估计不准2)用户对“已完成的”软件系统不满意3)软件质量往往靠不住4)软件常常是不可维护的5)软件通常没有适当的文档资料6)软件成本逐年上升7)软件开发生产率滞后于硬件和计算机应用普及的趋势3.产生软件危机的原因1)与软件本身的特点有关a. 软件不同于硬件,是逻辑部件而不是物理部件缺乏可见性难于测试管理和控制开发过程困难不会因使用时间过长而被“用坏”难以维护b.软件不同于一般程序,规模庞大,而且程序复杂性随着程序规模的增加而呈指数上升2)和软件开发与维护的方法不正确有关a.对软件开发和维护有关的错误认识和作法忽视软件需求分析的重要性认为软件开发就是写程序轻视软件维护b. 对软件开发过程与方法的认识与应用软件开发要经历一个漫长的时期(编程占10-20%)程序仅是完成软件配置的一个组成部分软件开发方法要有利于软件维护4.软件的特点(1)软件是无形的(intangible)(2)软件副本的大批量生产轻而易举(3)软件业是劳动密集型的(4)一个没有经过充分训练的软件开发人员很容易编写出难以理解和修改的软件(5)软件本身很容易修改。
但由于它的复杂性,又很难正确地修改。
(6)软件不像其他的工业产品那样会因使用而磨损,随着反复修改,它的设计会逐渐退化5.消除软件危机的途径1)对计算机软件的正确认识2)认识到软件开发不是个体劳动的神秘技巧,而是一种组织良好、管理严密、各类人员协同配合、共同完成的工程项目3)推广使用成功的软件开发技术和方法4)开发和使用更好的软件开发工具总之, 为了消除软件危机,既要有技术措施(方法和工具),又要有必要的组织管理措施。
软件工程学习笔记
第一章一、软件的特点1、软件:计算机程序及其说明程序的各种文档2、程序:是计算机任务的处理对象和处理规则的描述3、文档:是有关计算机程序功能、设计、编制、使用的文字或图形资料4、软件的特点:1)软件是一种逻辑产品2)软件产品的生产主要是研制3)软件产品不会用坏,不存在磨损、消耗问题4)软件产品的生产主要是脑力劳动5)软件费用不断增加,软件成本相当昂贵二、软件生产有几个阶段,各有何特征1、程序设计时代生产方式:个体手工劳动工具: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开发方法:追求程序运行效率硬件特征:价格贵、存储容量小、运行可靠性差软件特征:只有程序、程序设计概念,不重视程序设计方法2、程序系统时代生产方式:作坊式的小集团合作生产生产工具:高级语言开发方法:个人技巧,开始提出结构法方法硬件特征:速度、容量、工作可靠跃居第一明显提高软件特征:程序员数量猛增加,导致软件危机出现。
3、软件工程时代生产方式:工程化的生产生产工具:数据库、开发工具、开发环境、网络、分布式、面向对象技术来开发软件硬件特征:向超高速、大容量、微型化以及网络化方向发展三、什么是软件危机,其产生的原因是什么?1、软件危机软件发展到第二阶段末期,一些复杂的、大型的软件开发项目提出来了,但是,软件开发技术进步一直不能满足发展的要求。
在软件开发中遇到的问题找不到解决办法,使问题积累起来,形成了尖锐的矛盾,因而导致了软件危机。
2、软件危机的表现1)经费预算经常突破2)开发的软件不能满足用户的要求3)开发的软件可维护性差4)软件的软件可靠性差3、原因1)软件的规模越来越大,结构越来越复杂2)软件开发管理困难而复杂3)软件开发费用不断增加4)软件开发技术落后5)生产方式落后6)开发工具落后四、什么是软件工程,其目标和内容是什么?1、软件工程用科学知识和技术原理来定义、开发、维护软件的一门学科2、目标建造一个大型软件系统,一般有以下几个目标1)付出较低的开发成本2)达到软件要求的功能3)取得较好的软件性能4)开发的软件易于移植5)需要较低的维护费用6)能按时完成开发任务及时交付使用7)开发的软件可靠性高3、内容软件开发技术:主要研究软件开发方法、软件开发过程、软件开发工具和环境软件开发管理:软件管理学、软件经济学、软件必理学4、面临的问题1)软件的费用2)软件的可靠性3)软件的维护4)软件的生产率5)软件的重用五、什么是软件的生存周期,它有哪几个活动1、软件的生存周期一个软件从提出开发要求开始直到该软件报废为止的整个日期。
软件工程笔记整理
软件工程笔记整理一、软件工程的定义与发展历程软件工程是一门应用计算机科学原理和方法,以科学的方式开发和维护软件的学科。
软件工程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经历了演进、发展、成熟等不同阶段。
二、软件工程的基本原则1. 分析和定义需求:软件开发的第一步是分析客户需求并明确定义,确保软件开发符合客户预期。
2. 设计和构建:在明确需求后,进行软件架构和设计,确保软件的可扩展性、可维护性和可重用性。
3. 测试和验证:针对软件开发的每个阶段进行测试和验证,确保软件的质量和可靠性。
4. 配置和管理:对软件进行版本控制、配置管理和项目管理,确保软件开发过程的可控性和可管理性。
5. 文档和交流:编写详细的文档和开展有效的沟通,确保团队成员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三、软件开发生命周期1. 需求分析:确定和规划软件开发的需求和目标,包括需求收集、需求分析和需求验证等。
2. 设计阶段: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进行软件架构和系统设计,确定软件的结构和组件。
3. 编码和测试:开发人员根据设计文档进行编码,并进行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
4. 部署和维护:将开发完成的软件部署到实际环境中,并进行维护、更新和修复Bug等工作。
5. 软件版本管理:对软件进行版本控制和配置管理,确保软件开发过程的可追溯性和可控性。
四、常见的软件开发方法和模型1. 瀑布模型:按照严格线性顺序进行软件开发的经典模型,适用于需求稳定的项目。
2. 敏捷开发:以迭代、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软件开发,强调团队合作和客户交互。
3. 原型模型:通过多次迭代构建原型来满足用户需求,适用于需求变动较大的项目。
4. 增量模型:将软件开发划分为多个阶段,每个阶段增量添加功能,适用于大型项目。
5. 螺旋模型:将风险管理和迭代开发相结合,适用于高风险项目或创新性项目。
五、软件质量保证1. 静态质量保证:通过静态分析、代码审查等手段,提前发现和修复潜在的质量问题。
2. 动态质量保证:通过自动化测试和手动测试等手段,确保软件在运行时的质量和性能。
软件工程学习笔记
第1章软件工程基本观念1.1 软件工程的目标与常用模型1.2 软件开发的基本策略1.2.1 复用软件复用可以表述为:构造新的软件系统可以不必每次从零开始,直接使用已有(稳定)的软构件,即可组装(或合理修改)成新的系统。
1.2.2 分而治之分而治之是指把一个复杂的问题分解成若干个简单的子问题,然后逐个解决。
诸如软件的体系结构设计,模块化设计等都是分而治之的表象。
1.2.3 优化-折衷软件的优化是指优化软件的各个质量因素,比如提高软件运行速度,提高对内存资源的利用率,改善用户界面效果,使三维图形的真实感更强等等。
但是软件优化比较复杂,当所有因素不能都得到优化的时候,就需要“折衷”策略。
软件中的“折衷”策略是指通过协调各个质量因素,实现整体质量的最优。
在保证其他质量因素不变差的前提下,使某些质量因素变得更好。
第2章程序员与程序经理2.1 了解程序员2.2了解程序经理好的程序经理应具备以下品质:1)技术水平是程序员当中的最高级别2)能做最多且最难的工作3)有人格魅力程序员升为经理后一定要保持编程的习惯。
2.4 软件团队建设技术级别和管理级别都划分为四个等级:第3章项目计划与质量管理在可行性分析之后,项目计划与质量管理将贯穿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程序设计,测试,维护等软件工程环节。
软件的高质量是“设计”出来的,不是“管”出来的。
3.1 项目计划只有知己知彼才能做出合理的项目计划。
“知己”是指了解有多少可用资源,包括:人;可复用的软构件;软硬件环境。
“知彼”是指了解项目的规模,难度与时间限制。
3.2 零缺陷质量管理的理念“零缺陷”质量管理有两个核心内容:高目标;可执行的规范。
3.3 软件的质量因素3.4 质量检查质量检查应该在每个实践环节(里程碑)都执行。
检查工作要预防被检查者弄虚作假。
检查工作要有科学的评审方式。
第4章可行性分析与需求分析可行性分析是要决定“做还是不做”。
需求分析是要决定“做什么,不做什么”。
软件工程笔记
有特殊(执行者)指向一般(执行者)扩展用例指向基本用例基本用例指向包含用例关联、聚合组合(关联的特例)、泛化、依赖、实现现在符号表示:0..1 0或1; 0..*或* 0或多 1..* 1或多由多对多的关系变为多对一的关系(或一对多变成一对一的关系),称为限定关联。
也称为共享聚集。
例:课题组没了,人员还在例如一个航母编队包括海空母舰、驱护舰艇、舰载飞机及核动力攻击潜艇等。
需求描述中“包含”、“组成”、“分为…部分”等词常意味着聚合关系。
也称为组合聚集(简称组成)。
窗口类没了,则窗口上的文本框、列表框等也消失课程变化,课表也随之变化。
依赖类指向独立的类对象是类的实例。
对象图也是类图的实例。
注意图形,每个小图都是这样!!!软件过程模型:瀑布模型。
最早的软件开发模型,它将软件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线性相连,自顶向下进行。
上一个阶段完成才能开始下一个阶段,同时当前阶段出现问题,就会返回上一个阶段进行修改。
优点:有利于对软件开发过程中人员的组织和管理,也极大地提高了软件开发效率。
缺点:不适应用户需求的变化;最终产品可能不能满足用户真正的需要适用:用户的需求非常清楚全面,且在开发过程中没有或很少变化。
快速原型模型:先对整个系统中的部分功能来设计一个初步的原型系统,将原型给客户试用,再从客户的反馈中对原型进行改进。
优点:可以得到比较良好的需求定义,容易适应需求的变化。
缺点:客户与开发者对原型理解不同;不利于开发人员的创新。
适用:预先不能确切定义需求的软件系统的开发。
增量模型:增量模型是把待开发的软件系统模块化,将每个模块作为一个增量组件,从而分批次地分析、设计、编码和测试这些增量组件。
优点:可以分批次地提交软件产品,了解软件的进展;开发顺序灵活,可以按需调整。
缺点:需要软件具备开放式的结构,能被模块化。
适用:软件产品可以分批次地进行交付;软件系统能够被模块化。
喷泉模型:一种以用户需求为动力,以对象为驱动的模型,主要用于描述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过程。
软件工程笔记[整理]
软件工程笔记[整理]软件工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科,它关注的是如何对软件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实现。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整理一些关于软件工程的重要概念和方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个领域。
1. 软件工程的定义软件工程是一种系统化、遵循一定规范和标准的软件设计、开发、测试、维护和管理方法。
其目标是实现高质量的软件、提高软件的可靠性和可重用性、降低开发成本和时间。
2. 软件生命周期模型软件生命周期模型是一种用于描述软件开发过程的模型。
常见的软件生命周期模型包括瀑布模型、迭代模型、增量模型、螺旋模型等。
这些模型在不同的软件开发场景下有不同的适用性。
3. 软件需求分析软件需求分析是软件开发过程中的第一个重要步骤。
它是对系统或软件的需求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确定软件的功能、性能、可靠性、安全性等方面的要求。
从而为后续的软件设计和开发提供基础。
4. 软件设计软件设计是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另一个重要步骤。
它是在对软件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对软件体系结构、模块、接口进行设计,使得软件可以满足需求并具有高质量、易维护性、可扩展性等特点。
5. 软件测试软件测试是保证软件质量的重要手段。
它是对软件进行系统化的检测和验证,以发现软件中的缺陷和问题,并保证软件的可靠性、正确性和健壮性。
6. 软件质量保证软件质量保证是对软件开发过程中的质量保证,以确保软件达到规定的标准和要求。
它包括对软件开发过程进行监督、评估和管理等方面。
7. 软件配置管理软件配置管理是对软件配置项进行识别、管理、控制、审计和报告等方面的管理活动。
它对软件开发过程中的软件版本控制、变更管理、文档管理、构建管理等方面提供了有效的支持。
8. 敏捷开发方法敏捷开发是一种迭代、增量的开发方法,强调快速响应变化、客户合作、自组织团队等特点。
它通过快速迭代、频繁交付、不断反馈等方法,提高了软件开发过程的适应性和质量。
总结。
软件工程笔记10
软件工程笔记10软件危机软件危机是指落后的软件生产方式无法满足迅速增长的计算机软件需求,从而导致软件开发与维护过程中出现一系列严重问题的现象。
软件危机的主要表现1)软件开发无计划性2)软件需求不充分3)软件开发过程无规范4)软件产品无测评手段//软件的的特点软件具有的独创性(即原始性)、无形性、复制性及复杂性等特点。
软件生命周期软件生命周期是软件的产生直到报废或停止使用的生命周期信息隐蔽信息隐蔽是开发整体程序结构时使用的法则,即将每个程序的成分隐蔽或封装在一个单一的设计模块中,定义每一个模块时尽可能少地显露其内部的处理。
//应该让模块仅仅公开必须要让外界知道的内容,而隐藏其它一切内容。
//信息隐蔽原则对提高软件的可修改性、可测试性和可移植性都有重要的作用。
回归测试回归测试是指修改了旧代码后,重新进行测试以确认修改没有引入新的错误或导致其他代码产生错误。
模块独立//衡量模块独立程度的度量标准有两个:耦合和内聚。
软件质量与明确定义的功能和性能需求的一致性与明确成文的开发标准的一致性与所有专业开发的软件所期望的隐含的特性(如:健壮性、可维护性、良好的界面风格、可移植性等)的一致性软件的质量因素:如正确性,性能、可靠性、容错性、易用性、灵活性、可扩充性、可理解性、可维护性软件复用软件复用(SoftWareReue)是将已有软件的各种有关知识用于建立新的软件,以缩减软件开发和维护的花费。
软件工程软件工程是用工程、科学和数学的原则与方法研制、维护计算机软件的有关技术及管理方法。
它由方法、工具和过程三部分组成。
//软件工程是建立和使用一套合理的工程原则,从而经济地获得可靠的,可以在实际机器上//高效运行的软件。
数据字典数据字典是指对数据的数据项、数据结构、数据流、数据存储、处理逻辑、外部实体等进行定义和描述,其目的是对数据流程图中的各个元素做出详细的说明。
耦合性耦合性(Coupling),也叫耦合度,是对模块间关联程度的度量。
(完整版)(考研复试)软件工程笔记
1:软件危机:问题1:如何开发软件,以满足对软件日益增长的需求。
问题2:如何维护数量不断膨胀的软件。
表现:对软件开发成本和时间估计不准,用户对已完成软件不满意,软件质量不可靠,软件不可维护,软件缺少文档,软件成本过高,软件跟不上硬件发展速度。
原因:与软件本身特点有关,缺乏可见性,质量难以评价,规模庞大难以维护。
与软件开发维护的不当方法有关,轻视需求分析和维护,对用户的要求没有完整准确的认识就编写程序,忽视程序,文档,数据等软件配置。
2:软件工程:采用工程的概念,原理,技术和方法开发与维护软件,把正确的管理技术和软件开发技术结合起来,经济的开发出高质量的软件并有效的维护。
即把系统化的,规范的,可度量的途径应用于软件开发,运行和维护的过程。
3:软件工程7条基本原理:用分阶段的生命周期计划严格管理,坚持进行阶段评审,实行严格的产品控制,采用现代程序设计技术,结果应能清楚地审查,开发小组的人员应该少而精,承认不断改进软件工程实践的必要性。
4:软件工程领域:软件需求,设计,构建(写代码),测试,维护,配置管理,工程管理,工程过程,工程工具,软件质量。
5:软件生命周期:软件定义(问题定义,可行性研究,需求分析),软件开发(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和单元测试,综合测试),运行维护(改正性维护,适应性维护,完善性维护,预防性维护)。
、生命周期模型6:瀑布模型:就是把一个开发过程分成收集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维护六部分,只有完成前面一步才能开始后面一步,上一步的输出的文档就是这一步的输入文档,每一步完成都要交出合格的文档,每一步都会有反馈,如果反馈有错误就退回前一步解决问题。
瀑布模型的缺点:实际的项目开发很难严格按该模型进行;由于用户只能通过文档来了解产品,客户往往很难清楚地给出所有的需求,而瀑布模型不适应用户需求的变化;软件的实际情况必须到项目开发的后期客户才能看到。
7:快速原型模型:就是根据用户的需求迅速设计出一个原型系统,原型系统具有基本的功能,然后用户使用原型并对原型提出需求和改变,开发人员再对原型进行修改和完善知道用户满意。
软件工程笔记
软件工程5.1软件危机和软件工程5.1.1软件危机一、产生软件危机的历史背景1.计算机系统发展的早期(60年代中期以前)个体化的软件环境:软件规模小,编写者和使用者往往是同一个人,除程序清单外,无其它文档资料。
2.计算机系统发展的第2代时期(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软件作坊":比较广泛使用产品软件,仍沿用个体化开发方法。
软件维护工作很难进行,甚至不可维护(不能修改运行时发现的错误,不能适应新的硬件环境)由于软件的"不可维护",而导致了"软件危机"。
3.软件工程学诞生(1968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计算机科学家,在联邦德国召开国际会议,讨论软件危机问题。
正式提出"软件工程"这个名词──新兴工程学诞生了。
二、软件危机的内涵:1.软件危机:是指在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和维护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严重问题。
主要是两个方面的问题:如何开发软件──怎样满足对软件日益增长的需求如何维护软件──数量不断膨胀的已有软件2.软件危机的内涵:(1)软件开发成本和进度的估计常常很不准确(2)用户对"已完成的"软件系统不满意的现象经常发生(3)软件产品的质量往往靠不住(4)软件常常是不可维护的(5)软件通常没有适当的文档资料(6)软件成本在计算机系统总成本中所占的比例逐年上升(7)软件开发生产率提高的速度远远跟不上计算机应用迅速及深入普及的速度三、产生软件危机的原因:1. 软件本身的特点:规模庞大,开发软件不仅涉及许多技术问题(诸如分析方法,设计方法,形式说明方法,版本控制等);更重要的是必须有严格而科学的管理。
2. 软件人员的主观原因:开发与维护的方法不正确。
早期软件开发个体化。
至今,忽视软件需求分析的重要性,轻视维护。
(切记:要充分、完整、准确地认识用户的要求,不要匆忙着手编写程序。
要做大量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反复多次地与用户交流信息,准确具体了解用户的要求。
软件工程课堂笔记.精简版.共18页文档
谢谢!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ຫໍສະໝຸດ 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软件工程课堂笔记.精简版.
41、实际上,我们想要的不是针对犯 罪的法 律,而 是针对 疯狂的 法律。 ——马 克·吐温 42、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 像影子 跟随着 身体一 样。— —贝卡 利亚 43、法律和制度必须跟上人类思想进 步。— —杰弗 逊 44、人类受制于法律,法律受制于情 理。— —托·富 勒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软件工程笔记
软件工程笔记
知识点框架:
- 软件工程的概念和主要阶段
- 需求分析的方法和重要性
- 软件设计的原则和模式
- 软件编码的规范和技巧
- 软件测试的类型和策略
- 软件维护的任务和挑战
思维方面:
- 老师分析如何从需求逐步推导到软件设计的思路- 讲解不同场景下选择合适编码方式的思考过程
重难点和易错点:
- 用红色笔标注需求变更管理的难点
- 用蓝色笔标注软件测试中容易忽略的细节
补充点:
- 老师提到当前行业内流行的软件工程工具和技术- 分享实际项目中遇到的特殊问题及解决方法
自己的总结和思考:
- 总结各阶段之间的关联和相互影响
- 思考如何在实际项目中更好地应用所学知识
原创不易,请尊重原创,谢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软件工程管理是对软件项目。
的管理(√)2.SA是什么?面向数据流的进行数据分析的:结构化分析。
(√)3.可行性研究需要进行一次:简化压缩的需求分析。
4.系统流程图是描述:体系结构的工具。
5.程序三个基本控制结构是:顺序、选择、循环。
6.程序三个基本控制的共同特点:只有一个入口和一个出口。
7.产生软件维护的副作用是:因修改软件而造成的错误。
8.维护中因误删除一个标示符造成的错误是:编码错误。
名词解释1:1、渐增式测试逐个把未经测试的模块组装到已经测试的模块上进行集成测试,每加入一个新的模块,进行一次集成测试,重复此过程直到程序组装完毕。
2、结构化设计面向数据流的设计,是以需求分析阶段产生的数据流,因为基础按一定的步骤映射成软件结构,因此称为结构化设计。
3.结构化分析是根据分解与抽象的原则,按照系统中数据处理的流程,用数据图来建立系统的模型,从而完成系统分析的工作4、模块化模块化是指解决一个复杂问题,自顶向下逐层把软件系统划分为若干模块的过程每个模块完成一个特定的子功能,所有的模块按照某种方法组装起来成为一个整体完成系统要求的功能。
问答题1:1、什么事软件危机?软件危机的表现是什么?软件危机的原因是什么?答:软件发张第二阶段的末期,由于计算机硬件技术的进步,计算机运行速度、容量、可靠性都有显著提升,生产成本显著下降,为计算机广泛应用创造了条件。
一些复杂的、大型的软件项目的提出,但是软件开发技术的进步一直未能满足发展的需要,在软件开发中遇到的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办法,使问题积累起来,形成了尖锐的矛盾,因而导致了软件危机。
软件危机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经费预算经常突破,完成时间一再拖延;二、开发的软件不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三、开发的软件可维护性差;四、开发的软件可靠性差。
软件危机的原因:一、软件的规模越来越大,结构越来越复杂;二、软件开发管理困难而复杂;三、软件开发费用不断增加;四、软件开发技术落后;五、开发工具落后,生产力度提升缓慢。
2、举一个例子说明穷举测试来一个程序是不可能的。
eg:穷举测试有两个方面:一是穷举路径,二是穷举输入。
程序P有输入量X、Y和输出量Z,在字长为64位计算机上运行,若X、Y取整数按照黑盒测试法进行穷举输入测试,可采用测试的测试数据组的个数为2^64*2^64=2^128。
如果测试一组数据需要1ms,一年工作365*24h,完成所有测试需5亿年,因此即使是一个简单的程序的测试穷举测试也是不可能的。
3、编写测试用例。
1.螺旋模型是在瀑布模型和增量模型的基础上上增加了:风险分析活动。
(√)2.Java语言工具是一个配置工具,配置工具是计算机的一个辅助工具。
(√)3.软件模块间的耦合性越低越好。
(低耦合高内聚。
)(√)4.快速原型模型可以有效的适应用户需求的动态变化。
PS:使用后丢弃,重新开发。
5.集成测试主要由用户来完成。
(×)6.白盒测试、黑盒测试。
白盒测试无需考虑模块内部的执行过程和程序结构只要了解模块的功能即可。
(×)7.在McCalll软件质量度量模型的可靠性,可重用性,适应性,可移植性中,选择属于面向软件产品的修改是哪一个:适应性。
8.软件复杂性度量的参数是:规模。
9.瀑布模型存在的问题是:缺乏灵活性。
10.第一个体现结构化程序体系的程序设计语言是:Pascal。
11.详细设计的结果基本决定了最终的代码规模、质量、可维护性。
名词解释2:1、语句覆盖语句覆盖是指设计足够的测试用例,使被测试程序中的每个语句至少执行一次。
2、维护维护是指在软件交付使用后,对软件进行的适应性的或错误的修改。
PS:维护包含两个方面:一、适应性的修改(游戏软件的升级);二、错误的修改(bug的改正)。
3、软件配置管理(Software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SCM软件配置管理是一组管理整个软件生存周期各阶段中变更的活动。
4、软件开发环境是相关的一组软件工具集合,它支持一定的软件开发方法,或按照一定的软件开发模型组织而成5、配置CASE是一组工具和方法的集合,可以辅助软件开发生命周期各阶段进行软件开发。
问答题2:1、软件产品有哪些特征?答:一、软件是一种逻辑实体而非具体的物理实体,因此它具有抽象性;二、软件是通过人们的智力活动把知识与技术转化成信息的一种产品,是在研制开发中被创造出来的;三、在软件的运行和使用期间没有硬件那样的机器磨损、老化问题;四、软件的开发和运行经常受到计算机系统的限制,对计算机系统有着不同程度的依赖性;五、软件的开发,至今尚未完全摆脱手工开发的方式;六、软件开发费用越来越高,成本昂贵。
2、什么是编码风格?为什么要强调编码风格?答:编码风格的目标从强调效率转变强调清晰,良好的额编码风格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语言的缺陷,如果不注意编码风格,就很难写出高质量的程序,尤其是当几个程序员合作编写一个大型的程序时,需要强调良好而一致的编码风格,以便相互通信,减少因沟通不协调产生的问题,总之良好的编码风格有助于编写出可靠而容易维护的程序。
编码风格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程序的质量。
3、软件过程框架五个最基本步骤?(框架活动)答:(1)沟通(2)策划(3)建模(4)构建(5)部署(补充)适宜性活动:a.软件项目的跟踪和控制b.风险管理c.软件质量保证 e.技术评审 f.测量g.可复用管理 f.工作产品的准备和生产4、什么是原型开发?答:在很多时候客户提出了软件的一些基本功能,但是没有详细定义功能和特性需求,另一种情况下,开发人员可能对算法的效率,操作系统的兼容性,人机交互的形式等情况并不确定,但这些情况和类似的情况下采用原型开发泛型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5、原型开发模型丢弃的原因?答:使用原型开发模型时,所有利益相关者必须承认原型是为定义需求服务,丢弃原型至少是部分丢弃,实际的软件系统是以质量第一为目标开发的。
6、软件建模质量功能部署的三个点?答;(1).正常需求这些需求反应了在和客户开会时确定的针对某产品或系统的目标,如果实现了这些需求将满足客户。
(2)期望需求这些需求隐含在产品或系统中,并且可能是非常基础的,以至于客户没有显示的说明,但是缺少这些将导致客户非常不满。
(3)令人兴奋的需求这些需求反应了客户期望之外的特点,但是如果实现这些特点的话,将会使客户非常满意。
7、敏捷宣言的原则12条答:(1)最重要的是通过尽早和持续地交付有价值的软件以满足客户需要。
(2)即使在开发后期也欢迎需求的变化。
敏捷过程驾驭变化带给客户竞争优势。
(3)经常交付可以使用的软件,间隔可以从几星期到几个月,时间尺度越短越好。
(4)业务人员和开发人员应该在整个项目过程中每天都在一起工作。
(5)使用积极的开发人员进行项目,给他们提供所需环境和支持,并信任他们能够完成任务。
(6)在开发小组中最有效率和效果的信息传达方式是面对面的交谈。
(7)可以使用的软件是度量进度的主要标准。
(8)敏捷过程提倡的是持续开发过程。
投资人、开发人员和用户应该维持一个长期稳定的步调。
(9)持续地追求卓越的技术与良好的设计会增加敏捷性。
(10)简单(尽可能减少工作量)是最重要的。
(11)最好的架构、需求和设计都来自于组织的团队。
(12)团队要定期总结如何提高效率,然后相应地调整自己的行为。
8、画数据流图指导原则?答;(1)第零层的数据流图应将软件或系统描述为一个泡或圈。
(2)应仔细标注主要的输入和输出(3)通过把选定的处理数据对象和数据存储分离为下一层表示而开始精华的过程(4)应使用有意义的名称标记所有的箭头和泡(5)当从一个层转到另一个层时要保持信息流的连续性(6)一次精华一个泡9、软件设计模式其实就是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方法论,把解决某类问题的方法总结归纳到理论高度10、体系结构是程序构建的结构或组织,这些构建交互的形式以及这些构建所有数据的结构11、利益相关者直接或是间接从软件项目中受益的人12、模块化模块化就是把程序划分成可独立命名且独立访问的模块,每个模块完成一个子功能,把这些模块集成起来构成一个整体,可以完成指定的功能满足用户的需求13、模块化带来的好处是什么?使开发工作更易于规划,可以定义和交付软件增量更易于实施变更,能够更有效地开展测试和调试,可以进行长期维护而没有副作用模块化的特性信息隐蔽和功能独立信息隐蔽的定义与好处(定义)在模块中包含的信息(算法和设计)不被不需要这些信息的其他模块访问(好处)在测试和随后软件维护过程中由于大多数数据和过程对软件的其他部分是隐蔽的,因此在修改过程中不小心引入的错误不太可能传播到软件的其它地方。
功能独立软件设计时,应使每个模块仅涉及需求的某个特定子集14、内聚显示了某个模块相关功能的强度,简单地说一个内聚的模块应该在理想的情况下只完成一件事情15、耦合显示模块间的相互依赖性,表明软件结构中多个模块间相互连接16、接口的3个要素(1)用户界面UI;(2)和其它系统设备、网络或其它信息生成者或使用者的外部接口;(3)各种设计构建之间的内部接口17、单元测试是指对软件中的最小可测试单元进行检查和检验,即着重测试每个单独模块以确保它作为一个单元来说功能是正确的,常用的是白盒测试技术18、集成测试是测试盒组装软件的系统化技术,是把模块按照设计要求组装起来的同时进行测试,主要目标是发现与接口有关的问题,常用的是黑盒测试技术19、为什么要集成测试(如果每一个模块都能工作的很好,为什么要怀疑它们放在一起的工作情况呢?)将他们放在一起接口相连数据可能在穿过接口是丢失,一个模块可能对另一个模块产生负面影响,子功能联合在一起并不能达到预期的功能;单个模块中可以接受的不精确性在连接起来之后可能会扩大到无法接收的程度20、集成测试的方法自顶向下集成(桩程序)和自底向上集成(驱动程序)自顶向下:是一种构造软件体系结构的增量方法,模块的集成顺序从主模块开始沿着控制层次逐步向下,以确保优先或广度优先的方式将从属于主控模块的模块集成到结构中去。
自底向上:是从“原子”模块(即在软件结构最底层的模块)开始组装和测试,因为是从底部向上结合模块,总能得到需要的下层模块处理功能,所以不需要存根程序21、可复用资源a.成品构建:能够从第三方或者从以往项目中获得现成软件;b.具有完全经验的构建:以前项目软件开发的与当前项目所构造的软件相似的已有的规格说明、设计代码或测试数据;c.具有部分经验的构建:以前项目软件开发的与当前项目所构造的软件相关的已有的规格说明、设计代码或测试数据,但需要做许多的修改;22、软件项目估算FP:function point功能点估算LOC:lines of code 代码行估算注:具体细节参看课本251页度量软件规模23. 常用的估算软件规模的方法有哪些?试比较这些方法的优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