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科学教育中诗词的妙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科学教育中诗词的妙用
大庆市第五十五中学袁玉芬
大庆市采油十厂第九中学王清玲
在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古诗词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它们内涵丰富,意境高远,富有哲理,而且语言精练,朗朗上口,千百年间万口传诵,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传承着祖国文化的命脉。

那么,将古代诗歌这一丰厚的文化遗产运用于中学生物课程的教学中,将会有什么样的效果呢?
生物教学中引入诗词,可以让学生感受自然之美、生命之美。

例如,在讲授“生物圈”时,调动学生想象,让学生置身于作者所描绘的美丽画面之中。

以“四季”为例,杜甫笔下的“春”清新自然:“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高骈笔下的“夏”抒情浪漫:“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杜牧笔下的“秋”风光无限,令人遐想:“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岑参笔下的“冬”富有想象色彩:“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在作者的笔下,自然界中的一切都有了生命,是那样地鲜活,那样地透明,那样地可爱。

还有奔腾不息的长江,烟波浩渺的湖泊,无边无垠的草原……无一不向人们展示出一幅幅美景。

在教学中,教师努力创设教学情境,可以唤起学生相应的情感,如通过图片、音乐、古诗词朗诵、课件展播等直观教学,为学生创造一个又一个优美、清新的自然环境,尽可能让学生置身优美的环境中,去细心体会大自然带给人的美感,并且让这些美感逐渐在学生的心灵中沉淀下来,从而引导学生体验一种回归,一种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回归。

在生物教学过程中,难免会碰到一些教学疑难点或抽象理论知识,这时如果适当运用一些诗歌,既可以使抽象知识形象化,又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例如:在讲授病毒有关传播疾病危害人类的内容时,学生对旧社会流行的鼠疫的危害缺乏感性认识。

这时,教师可以巧妙地运用清代诗人师道南的《鼠死行》:“东死鼠,西死鼠,人见死鼠如见虎。

鼠死不几日,人死如圻堵。

昼死人,莫问数,日色惨淡愁云护。

三人行,未十步,忽死两人横截路……”这首诗非常形象地描写了当时鼠疫大流行时的悲惨景象,通过学习可以加深学生对鼠疫的了解。

又如:在讲“空中飞行的动物”一节时,学生对鸟类的性情和生活习性缺乏深刻的理解,教师可以巧妙地运用诗人高越的《咏鹰》:“雪爪星眸世所稀,摩天专待振毛衣。

虞人莫谩张罗网,未肯平原浅草飞。

”这首诗把鹰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生动地刻画了出来。

说明了鹰爪的形质奇异,鹰眼的明亮之极,鹰翅的腾飞搏击,告诉猎人不要枉费心机,遍地去投罗网,因为鹰志在四方,意在长空,不飞平原浅草,耻与燕雀同游。

学生学完了这首诗,疑难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在生物教学中,适当地引用古诗,可以引导学生体会自然与诗人、自然与诗的关系,使学生对自然的情感一步步加深,由最初的“美感”到“喜爱”,由“喜爱”到“关注”,由“关注”到“思考”,层层递进,使学生的环境意识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

教学中,教师用悠扬的音乐、美丽的图片和豪情的诗词,给学生展示出一幅幅美丽的画卷。

其间,教师引出:为什么古人能写出这些意境悠远的诗词呢?大自然在这里充当了什么“角色”呢?引导学生思考自然与人的关系,从而由最初的“美感”到“喜爱”,由“喜爱”到“关注”
过去,我们在生物教学中只重视单纯地对学生进行说教式的知识教育,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知、情、意、行的统一过程。

而今我们要倡导和谐发展的教育,强调教育应注重社会生活和儿童经验,兼顾学生身体和心理、智力和能力的多元发展。

因此,我们要尝试在生物课堂中借助古诗词创设情境,全面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加强和提高学生的信息搜集、加工、利用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性思维的习惯,处理和解决个人和社会生活有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于是,在讲授“草原生态系统”时,我们可以借助一棵小草,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挖掘学生的潜能,从而让学生达到学习过程的知、情、意、行的统一。

(为了提高学生的信息搜集、加工和利用能力,此课最好在微机室进行。

)首先,教师利用古诗、图片和音乐来引导:“秋天了,小草都脱掉了绿色的装束,换上了黄色的大衣,那么它们能否被寒冷的冬天所征服呢?大家能用一首诗歌来回答吗?”这样,在声、影的刺激下,学生的大脑马上兴奋起来,此时处于“情”的阶段,于是有人说出了:“不能,因为古诗说得好──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看!学生是多么聪明啊!教师此时应进行及时点拨:“一棵小草看起来是那么地柔弱,但是它的生命力却是如此顽强,你愿作一棵小草吗?”学生马上将这种情感与社会生活和儿童经验联系在一起,此时处于“意”的阶段。

这时教师又问:“如果给你们每人一次机会,你们将会去哪里感受这些可爱的小草呢?谁能用一首诗歌来回答?”此时,学生的“行”已被完全调动起来,他们充分利用网络媒介,查找图片和资料,课堂气氛非常活跃,于是有人说出:“‘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我将去美丽的大草原!”此时,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知”。

看,几首简单的小诗,完全改变了课堂教学的单调乏味,并且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在生物教学中,我们还应当鼓励学生,具有批判和质疑的精神,对于伪科学假科学要有鉴别力,理解和尊重科学的事实,具有实事求是的精神。

这也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基础。

如:在讲授家蚕的生活史时,运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引出问题──就现代生物学来说,这首诗歌描述的语言准确吗?为什么?让学生展开讨论。

最后有人指出:“以前诗人提到家蚕一生都在吐丝,可能是重点通过这个来赞美蚕的辛勤,以及对人类作出的贡献,可是现在我们知道,家蚕并非一生都在吐丝,而是只在幼虫时期吐丝,虽然相对于它的一生来说,这段时期并不长,但是它在此间对人类作出的贡献却是巨大的。

这就像教师一样,他们每天辛勤地工作,为了使自己的学生能掌握知识,他们不惜消耗掉毕生的精力,就像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一样。

这种精神多么值得我们去学习呀!”通过“蚕”让学生敢于质疑,又通过“蜡烛”让学生想到做人,从而想到自我人格的培养,没想到小小的事物,竟有如此大的作用!
综上所述,我们知道,“以学生为本”的人文理念,是现代生物教育中面临的重点和难点。

知识的教学只能作为我们讲授事物的本质、训练思维能力和掌握学习方法的一种手段。

将古代诗词这一丰厚的文化遗产运用于中学生物课程的教学中,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在探求生命科学知识和结果的过程中科学的精神和科学的态度,而且可以将生物学问题与社会文化相联系,在生物学教育中渗透人文精神、培养人文素养,从而培养出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相结合相统一的人才。

这也是生物科学教育所应达到的最佳境地和最高宗旨。

要让学生懂得,在古诗词中,大自然成了诗(词)人抒发情感的重要对象,成了诗(词)人情感外化的表现体,缺少了自然环境,作者就无以抒发自己的感情,无以激发自己创作的热情和灵感。

可以说,是环境孕育了诗人,是诗人赋予环境以生命。

在这其间,教师再及时
点拨:那么,现在我们又对大自然做了什么呢?此时,就让学生由“关注”到了“思考”,教师可以把它作为一个课堂的延伸,让学生课下亲自去探究,在下一节生物课上,组织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辩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