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古诗词命生物学试题

合集下载

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真题含答案(2023WL县统考)

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真题含答案(2023WL县统考)

2022~2023学年度上学期学科学业水平监测七年级生物学试题(含答案)(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第I卷一、选择题(共60分,每题2分)1.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瑰宝,深受人民喜爱。

下列诗句中不包含生命现象的是(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C.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D.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2.胡杨是生长在沙漠中唯一的乔木树种,其细胞透水性较强,能吸收很多的盐分,并能通过茎叶排泄盐分,故能生长在高度盐渍化的土壤上,堪称“拔盐改土”的“土壤改良功臣”。

以上材料体现了( )A.生物能适应环境B.生物能影响环境C.生物依赖于环境D.生物适应环境并影响环境3.下列农谚不能体现非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A.小满小满,谷粒渐满B.山上多种树,胜似修水库C.粪草粪草,庄稼之宝D.清明雨涟涟,一年好种田4.2021年5月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对第十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结果进行了发布,为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提供了科学准确的统计信息支持,下列选项中,与人口普查采用的科学方法相同的是( )A.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B.观察人体中的基本组织C.测定一袋玉米种子的发芽率D.调查国内新冠患者治愈总数5.关注生物图就是关注人类自己的生存。

下列有关生物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圈指的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和B.生物圈中的生物种类和数量多且稳定不变C.生物能为生物提供生存所需的基本条件D.生物圈的各种成分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联系为一个统一的整体6.某同学在使用显微镜时,发现视野的左上方有污点,他以最短的距离移动玻片,将污点移出视野,则他移动玻片的方向为( )A.右上方B.右下方C.左上方D.左下方7.下列对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叙述,错误的是( )A.食物链中的能量最终来自太阳能B.在不同的食物链中同一生物的营养级别是相同的C.在食物链中随着生物营养级的升高,生物富集增强D.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物间由于捕食而形成的一种联系8.下图是小明同学在生物课上使用的显微镜及观察到的不同视野,下列实验操作不规范的是( )A.转动图一中的⑤使镜筒缓缓下降时,眼睛应注视物镜B.观察图四所示物像时,可调节图一中的③使视野变亮C.从图三到图四,可以转动图一中的①更换物镜来实现D.实验完毕,应该将所用显微镜直接放进镜箱9.心肌细胞能白动节律的收缩和舒张。

诗词中的生物

诗词中的生物

诗词中的生物学知识一、诗词中的生物学知识试题选编1.“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用生物学知识解释“红杏出墙”现象,下列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 红杏枝条接受墙外阳光的刺激而出墙,是植物生长的向光性或应激性B. 红杏出墙可以接受更多的阳光进行光合作用,是植物的适应性C. 红杏出墙是生物性状,具有其遗传的物质基础,具有遗传性D. 红杏出墙是枝条的生长发育行为,与细胞内的新陈代谢无关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着春泥更护花”,落红化着护花的春泥,春泥中护花的营养是A. 矿质营养B. 有机营养C. 有机营养和矿质营养D. 有机营养和其他特殊营养3.“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这是毛泽东同志赞美梅花在冬天未长叶而先开花的现象,用生物学观点解释,梅花开放所需营养来自A. 花开放后的光合作用B. 头年冬季体内积累C. 当年夏秋季节体内积累D. 当年冬季体内积累4.“凡事各自有根本,种禾终不生豆苗”,从生物学的角度分析,这一诗句反映了生物具有A.遗传性B.变异性C.适应性D.应激性5.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变异现象A.“一娘生九子,连娘十个样”B.“将门出将子”C.“歪瓜结正果”D.“正果结歪瓜”6.“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反映了植物的开花受下列哪种因素的影响A.温度B.光照C.水分D.光照和温度7.“儿童疾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诗句中黄蝶的活动不能用下列哪一种特性解释A.遗传性B.变异性C.应激性D.适应性8.“螳螂捕蝉,自有黄雀在后”,从生物学的角度分析,诗句中的现象反映了下列哪一组生态关系①种内关系②种间关系③捕食关系④物质循环⑤能量流动⑥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调节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⑥C.②③④⑤D.②③④⑥9.“一山不存二虎”,从生物学的角度分析,诗句中的现象反映了下列哪一组生态关系①种内关系②种间关系③捕食关系④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调节A.①③④B.①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10.下列哪一项是现实生活中客观存在的A.“猪生象”B.“美人鱼”C.“狐狸精”D.“歪瓜结正果”答案和解析:1.“红杏出墙”现象,是受墙外阳光的刺激而作出的反应,属于应激性;“红杏出墙”有其遗传的物质基础,具有遗传性;“红杏出墙”是为了更多地接受墙外阳光以利于自身的光合作用,属于适应性;“红杏出墙”等任何生命活动都是以新陈代谢为基础的。

【高中生物】古诗词中的生物学知识

【高中生物】古诗词中的生物学知识

【高中生物】古诗词中的生物学知识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清龚自珍《己亥杂诗》)―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叶子落下后,营养物质被根部吸收,这是一个不忘记起源的隐喻。

落叶中的有机物通过细菌和真菌的分解产生各种无机养分,并被根系吸收。

同时,分解产生的二氧化碳被释放到大气中,为植物光合作用提供原料。

可以看出,物质在生态系统中不断循环。

2.“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宋朱熹《春日》)──类胡萝卜素、花青素春天,光照、温度和水分条件都很好,所以植物的生长和发育特别快。

植物在迅速积累大量营养后,会开出五颜六色的花朵。

有些花的颜色可以在黄色、橙色和红色之间变化。

这就是类胡萝卜素的作用。

有许多种类的类胡萝卜素和许多颜色。

最常见的是橙色胡萝卜素和黄色叶黄素。

其他花朵的颜色可以在红色、紫色和蓝色之间变化,这是花青素的功劳。

花青素的一个特点是,它们可以随着细胞pH值的变化而改变颜色。

酸性时为红色,碱性时为蓝色,中性时为紫色。

“春天娃娃脸”,天气多变,光线、温度和湿度变化迅速。

这些变化会引起细胞内pH值的变化,导致花色的持续变化。

由于不同花朵中所含色素的种类和数量不同,花青素在不同pH下的颜色变化,以及春天植物的新芽和新叶中尚未形成叶绿素,因此可以显示类胡萝卜素或花青素的颜色,或多或少为红色或黄色,有的甚至可以与花朵竞争,这样就形成了“花团锦簇,春意盎然”的自然美。

3.“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唐杜牧《山行》)──花青素一般来说,大多数植物的叶子是绿色的,因为它们含有比黄色叶黄素和橙色类胡萝卜素更多的绿色叶绿素。

但叶绿素有一个特性,在植物生长过程中不断形成和破坏。

叶绿素的形成与两个外部条件有关:充足的阳光和适宜的温度。

如果没有阳光,叶绿素就无法形成。

人们利用这一原理通过遮荫栽培韭菜和豆芽。

当温度过低时,叶绿素无法形成。

此时,叶绿素的破坏率增加。

随着叶绿素含量的降低,叶片逐渐呈现出其他色素的颜色。

古诗词中蕴含的生物学知识

古诗词中蕴含的生物学知识

古诗词中蕴含的生物学知识时间: 2009年03月31日来源:教育周刊作者:揭东县金溪初级中学林玉龙许多古诗词能生动现象地描述与生物的相关知识,尤其是涉及生命特征、生态因素、物质循环、环境影响、动物行为、激素调节等内容。

充分利用古诗词这些文学资源,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教学效果。

结合我市中考生物考试范围的要求,现就本人在中考备考复习中这一方面相关知识整理成试题的形式介绍如下,供各位同仁和学生参考。

一、选择题1、“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叶绍翁《游园不值》)(1)这句诗描述的是哪一项生命基本特征()A.呼吸B.遗传与变异C.应激性D.新陈代谢(2)这句诗描述的是哪一种非生物因素影响了植物的生长()A.土壤B.光C.水D.空气2、“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宋·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这句诗描述的是哪一项生命基本特征()A.呼吸B.遗传与变异C.新陈代谢D.应激性3、“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唐·李绅《悯农诗》)这句诗形象地说明了生物通常都具有的哪一项生命基本特征()A.新陈代谢B.遗传与变异C.应激性D.繁殖4、“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唐·李白《将进酒》)这句诗反映出生物圈中的哪一种物质的循环()A.水循环B.碳循环C.氧循环D.氢循环5、“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清·龚自珍《己亥杂诗》)这句诗反映出生物圈中的哪一种生物因素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A.分解者B.生产者C.消费者6、“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宋·苏麟《献范仲淹诗》)这句诗描述的是哪一种非生物因素影响了鸭的生活()A.土壤B.光C.水D.空气7、“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唐·白居易《大林寺桃花》)这句诗描述的是哪一种非生物因素影响了植物生长()A.光B.水C.温度D.空气8、“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宋·苏轼《惠崇春江晓景》)这句诗描述的是哪一种非生物因素影响了鸭的生活()A.光B.空气C.水D.温度9、“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东晋·陶渊明《归园田居》)这句诗描述的是在农田生态系统中,杂草与农作物之间的关系()A.种内竞争B.种内互助C.捕食D.种间竞争10、“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南宋·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二首》)这句诗描述生物与环境哪一种适应性()A.拟态B.保护色C.警戒色D.共生11、“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唐·杜牧《山行》)这句诗描述的是哪一种非生物因素影响了枫林叶色的变化()A.土壤B.光C.水D.温度二、填空题12、“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唐·李白《将进酒》)不少人由于极度紧张、忧愁、悲伤等原因往往会引起体内发生一系列急剧变化,造成严重失调,在很短时间内出现白发。

诗词生物学知识解析

诗词生物学知识解析

古诗词中的生物学知识解析湖北省利川市毛坝乡民族初级中学445422 刘继松我国古代的一些诗词歌赋中,很多文人墨客借对自然现象的描述或是对动植物特征习性的概括,抒发情怀,讴歌自然;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挖掘这些古诗词中的生物学现象,解析蕴含的生物学原理,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益于提高教学的艺术性,增强师生的文学修养;一、动物行为南宋诗人杨万里在宿新市徐公店写到“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黄蝶”飞入“菜花”中便“无处寻”了,说明动物体色与环境颜色极为相似,这在生物学上称为保护色;具有保护色的动物不易被其他动物发现,这对动物躲避敌害或猎捕都是有利的,属于动物的防御行为;动物保护色是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而逐渐形成的;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的名句“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用生物学知识分析, “早莺争树”和“燕啄春泥”都是为了占有繁殖的空间,筑巢繁殖后代;但前者如果着眼于“争”也可以视为是一种领域行为,后者则是典型的繁殖行为;白居易的另一首燕诗示刘叟中的名句:“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也描写了动物的繁殖行为;魏晋南北朝刘桢斗鸡诗写到“丹鸡被华采,双距如锋芒;愿一扬炎威,会战此中唐”;雄鸡体内的雄性激素使得公鸡色彩艳丽,有利于它吸引异性;同种动物之间有时会因领地、食物、配偶等原因而发生争斗,这属于动物的攻击行为;唐朝诗人李贺致酒行中写到“我有迷魂招不得,一唱雄鸡天下白”,公鸡对光线特别敏感,当天刚刚发亮时,就能感到光波而报晓;这是动物节律行为中的昼夜节律;元代画家王振鹏在作画之余,也将他那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和细密的神思“倾”向蜻蜓;他在咏蜻蜓一诗中这样赞美蜻蜓:“伶爪细腰肩舞纱,英姿交织混沌天;疏影清潭轻点水,更立剑尖若等闲;”无独有偶,杜甫在曲江二首写到“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都描写了蜻蜓点水现象,这属于蜻蜓的繁殖行为;当然,“穿花蛱蝶深深见”也描写出了蝴蝶在取食时的优雅、灵活,属于取食行为;二、生物的生殖发育唐代李商隐的无题中名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便写出了家蚕的生长发育,在幼虫阶段吐丝;用生物学知识看,家蚕是完全变态发育,在幼虫阶段吐丝后便进入蛹化阶段,最后还有羽化即蚕蛾阶段;显然,诗人的“到死丝方尽”并非事实;唐代诗人李绅悯农二首中的名句“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意思简洁明了,却蕴含了丰富的生物学知识;粟:小米,古称稷或粟,禾本科狗尾巴属植物;利用粟的一粒种子进行有性生殖,种子萌发长处幼苗,幼苗生长发育,开花传粉,完成双受精后,形成果实和种子;而且,收获“万颗子”,说明粟植株的花很多,形成了穗状花序;元代杂剧作家关汉卿包待制智斩鲁斋郎第二折的经典名句“有心栽花花不发,无意插柳柳成荫;”人们常以为有些植物在移栽过程中,由于根系遭到破坏,致使其吸收水分的能力大大减弱,加之蒸腾作用会散失大量的水分,所以移栽后很难成活;但有些植物如柳等的繁殖能力很强,可以用茎等进行繁殖,这在生物学上属于无性生殖,属于营养繁殖;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忆江南中名句“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和宋代诗人欧阳修的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中的“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都写到春天江湖水变得碧绿;春天万物复苏,植物生长,水中的藻类植物更是由于营养物质丰富得以大量繁殖,使得水都变为了碧绿色;唐代刘禹锡的陋室铭中“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写出了苔藓植物在门前石阶上生长繁殖情况;仔细分析我们还可发现,门前石阶由于在庭院中,光照时间有限,所以比较遮阴和潮湿,这正是适于苔癣植物生长的环境;三、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唐代诗人杜牧山行中“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叶红于二月花”是因为受初冬低温度的影响,细胞中的叶绿素合成减少,花青素的含量增加,从而使其颜色变红;揭示了温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宋代苏麟献范仲淹诗中的名句“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名诗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中名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以及唐代诗人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名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都写出了非生物环境中温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宋代诗人叶绍翁游园不值中的名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也蕴藏着生物学知识;“红杏出墙”这是一种向性运动,可使植物的茎、叶处于最适宜利用光能的位置,有利于接受充足的阳光而进行光合作用;产生向性运动的原因是在植物体内有一种激素叫生长素,能够促进植物细胞的伸长生长;在单侧光线的照射下,生长素在背光一侧比向光一侧分布得多,这样,背光一侧的细胞就比向光一侧的细胞纵向伸长得快,这样就使茎朝向生长慢的一侧弯曲,这属于植物的向光性;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司马光的客中初夏中“更无柳絮因风起,唯有葵花向日倾”也说明了植物的这一特性;唐末农民起义军领袖黄巢题菊花:“飒飒西风满园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诗意为:满院菊花在飒飒秋风中开放,花蕊带着寒意,散发出幽冷的芳香,却招不来蝴蝶;有朝一日我做了青帝,就要让菊花和桃花一起在春天开放;晚秋时节,由于光照时间短,菊花开放,这时蝴蝶已经产卵死亡,所以花再香也招不来了;桃花开放主要受温度影响,春天气温回升,桃花次第开放;最终,黄巢没有成为青帝,在自然条件下,菊花也不可能与桃花一起开放;四、生态系统宋代诗人杨万里在小池写到:“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了;这两句诗如一帧小画,似一幅微焦距的摄影图片,给我们勾绘出了一幅幽雅别致、妙趣天成的诗画小境:新荷初出水面,嫩绿的荷叶睡眼惺忪,一只调皮的小蜻蜓已经悠然自得地落在上面,静中有动,妙趣横生;从生物学的角度看,描绘了生机勃勃的池塘生态系统;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不仅写出了生物具有“生长、繁殖”的基本特征,更描绘出了一个生机勃勃的草原生态系统;北朝乐府民歌敕勒歌——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不仅写出了牛羊的取食行为,也描绘出了美丽如画的草原生态系统;南宋词人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名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里的“蛙声一片”就描写了青蛙通过鸣叫寻求配偶前来交配的情景,正是青蛙的大量繁殖,并大量捕食农业害虫,害虫减少,稻谷才会丰收;所以这句词不仅包含了青蛙的繁殖行为,也包含着害虫吃水稻,青蛙吃害虫这条食物链,还描写了农田生态系统;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给我们描绘出一幅大红大绿、惊采绝艳的画面:翠绿的莲叶,涌到天边,使人感到置身于无穷的碧绿之中;而娇美的荷花,在骄阳的映照下,更显得格外艳丽;用生物学的观点看,不仅揭示了藕的生长、开花的时间规律,也描绘了西湖这个美妙绝伦的湖泊生态系统;五、生物竞争、进化唐代诗人李绅悯农二首中的诗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锄禾”的作用有二:一是疏松土壤,增强农作物的根部细胞的呼吸作用,促进根的生长,从而促进根对水分和无机盐吸收;二是为了除去杂草,减少杂草与农作物竞争水分、无机盐、阳光等,使营养物质和光能流向农作物,达到增产之目的;南朝宋诗人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中“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也揭示了豆苗与杂草在生长时的竞争关系;三国时期曹魏著名文学家曹植在七步诗中写到:“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声,相煎何太急;”用萁、豆相煎来比喻兄弟之间的骨肉相残;在生物学上它蕴涵着生存斗争之意;在自然界中,生物赖以生存的生活条件包括食物和空间等是有一定的限度的,任何生物要生存下去,都要进行激烈的生存竞争;生存竞争包括同种生物、异种生物之间的斗争;生存斗争是生物进化的动力,它推动着生物的进化和发展;唐代刘禹锡乐天见示伤微之敦诗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诗以寄中“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诗人用“新叶催陈叶”、“前波让后波”的自然规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任何旧事物都必将让位给新事物;老一辈必然要让位给后继者;这种朴素的新陈代谢观点,实际上揭示了自然界中进化的基本规律;刘禹锡的另一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原意为翻覆的船只旁仍有千千万万的帆船经过;枯萎树木的前面也有万千林木欣欣向荣;指出新生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用生物学的观点分析,实则揭示了生物在变化和进化过程中,“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道理;六、生物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南宋词人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的意思是明亮的月光惊起了正在栖息的鸟鹊,在清风吹拂的深夜,蝉儿叫个不停;半夜时分,鹊和蝉本应该入睡歇息,正是月光和清风唐代诗人张祜的七言绝句赠内人“斜拔玉钗灯影畔, 剔开红焰救飞蛾;”意思是拔下玉钗独坐在灯影旁边,挑开灯焰救下扑火的飞蛾;飞蛾夜间活动,扑火是因为具有趋光性,是动物对于外界的刺激产生趋利避害的反应,这属于生物的应激性,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无独有偶,唐代诗人杜牧的秋夕中“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清代秦应阳的飞蛾:“飞蛾性趋炎,见火不见我;愤然自投掷,以我畏炎火;”也写到了这一生物学现象;唐代诗人李白将进酒中“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更是写出人由于极度紧张、忧愁、悲伤等原因往往会引起体内发生一系列急剧变化,造成内分泌严重失调,在很短时间内出现白发;七、物质循环清代诗人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中的名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意思是脱离花枝的花,并不是没有感情的东西,即使化做泥土,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不为独香,而为护花;揭示了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这一基本规律;唐代大诗人李白在将进酒中写到:“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句诗生动描述出了生物圈中的水循环;地表及江河、海洋中的水,会以水蒸气的形式到达陆地上空,最终又会以雨、雪等形式返回地面,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黄河之水天上来”是有一定道理的;。

微专题--2023高中生物古诗词谚语中生物学中的知识

微专题--2023高中生物古诗词谚语中生物学中的知识

微专题--高中生物古诗词谚语中生物学中的知识姓名:班级: 20230424 1.(2021·高考广东卷)“葛(葛藤)之覃兮,施与中谷(山谷),维叶萋萋。

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节选自《诗经·葛覃》)。

诗句中描写的美丽景象构成了一个( )A.黄鸟种群 B.生物群落 C.自然生态系统 D.农业生态系统2.(2021·高考山东卷改编)《吕氏春秋》中说:“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

”这些关于对自然要“取之以时,取之有度”的思想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根据这一思想和生态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草原上放养的牲畜过多,会使部分个体饿死,且环境容纳量也会改变B.“竭泽而渔”使鱼虾数量远低于K/2,导致生态系统发展停滞甚至崩溃C.人类应以保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为原则,禁止开发利用自然资源D.要正确处理人与资源和环境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3.(2023广东省一模1)“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昭示着又一个春天的到来。

下列关于该古诗的分析,错误..的是( )A.草在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属于生产者B.草的茂盛与枯谢更替,是次生演替的过程C.草被火烧过后,留下的灰烬为无机盐D.草将风带来的CO2转化为淀粉,淀粉属于二糖4.(20230届佛山二模6)晋代《南方草木状》记载:“蚁在其中,并窠而卖………南方柑树若无此蚁,则其实皆为群蠹所伤,无复一完者矣”,讲的是广东一带以草席包着黄猄蚁的蚁窠出售,以黄猄蚁防治柑橘害虫,是世界上“以虫治虫”的最早记载。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黄猄蚁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年龄结构、丰富度等B.黄猄蚁与柑橘害虫之间的种间关系为寄生或种间竞争C.黄猄蚁防治柑橘害虫比喷洒农药等化学防治方法见效更快D.黄猄蚁的引入降低了柑橘害虫的环境容纳量5.(20230届湛江二模2)我国数千年农耕史从未间断,智慧的劳动人民总结出许多农作经验,口口相传。

2022-2023学年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四中高二6月考试生物试题

2022-2023学年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四中高二6月考试生物试题

2022-2023学年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四中高二6月考试生物试题1.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魁宝,很多古诗词不仅抒发了诗人的家国情怀,往往还蕴含着生物学原理。

下列对古诗词的理解错误..的是()A.“草盛豆苗稀”体现了具有竞争关系的两种生物之间有相互抑制作用B.“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中“落红”中的物质和能量可以被植物利用C.“去其螟螣,及其蟊贼,无害我田稚”描述的是农业生产应去除虫害,使能量持续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D.“地虽瘠薄,常加粪灰,皆可化为良田”描述的是施肥改良农田的做法,表明生态系统具有物质循环功能2.甲、乙、丙是同一物种的三个种群,其年龄组成见表。

三个种群年龄结构的类型为B.甲是稳定型,乙是增长型,丙是衰退型C.甲是增长型,乙是增长型,丙是衰退型D.甲、乙、丙三个种群都是稳定型3.某农场面积为140hm2,农场丰富的植物资源为黑线姬鼠提供了很好的生存条件,鼠大量繁殖吸引鹰来捕食,某研究小组采用标志重捕法来研究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100只,标记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280只,发现其中有两只带有标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鹰的迁入率增加会影响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B.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约为100只/hm 2C.黑线姬鼠种群数量下降说明农场群落的丰富度下降D.植物→鼠→鹰这条食物链,第三营养级含能量少4.白洋淀是华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泊,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风光秀丽,景色宜人,素有“华北明珠”之称,被誉为“华北之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白洋淀开发旅游业利用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B.控制捕鱼网眼大小是为了使鱼种群的年龄组成维持增长型C.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害虫,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属于化学防治D.从湖中心到湖岸分布着不同的植物,是群落水平结构的体现5.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稳定性下降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6.《经典咏流传》是一档用流行音乐演绎经典诗词和文学作品,传承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电视节目。

初中生物试题中语文古诗词的生物内涵解析

初中生物试题中语文古诗词的生物内涵解析

初中生物试题中语文古诗词的生物内涵解析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知识呈现出爆炸性增长的态势。

现行教材内容中,各学科知识点交叉的现象非常普遍。

如何破解学科融合教学的难点,使不同学科知识融汇到日常教学中,对一线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面临的教学压力也越来越大。

本文通过初中生物试题中出现的语文古诗词生物内涵解析对此进行了初步探索,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初中生物语文古诗词我国历史文化悠久,古代诗人的优美名句不计其数,这其中不仅包含着深刻的文学知识,也蕴含着许多丰富的生物内涵。

经笔者最近几年的调查研究,全国各地的初中生物学业水平考试试题中,以语文古诗词来命生物试题的次数越来越多,而且呈逐渐上升的趋势。

以下,本文以三个典型的试题来对古诗词中的生物内涵进行解析,希望对各位同行有所启发。

例题一:请指出“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句古诗中所包含的两大类植物。

解析:这句古诗出自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忆江南》。

很多语文教师对它的解释是:春天到来,太阳从江面升起,把江面的植物照得火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

在初中生物植物专题中,学生最先接触的是三大类低等植物:藻类、苔藓类、蕨类。

要回答上述问题,首先要对三大植物的特征有清晰的认识。

藻类植物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原始植物,既具有单细胞藻类(如小球藻、衣藻),又有多细胞藻类(如水绵、紫菜、海带),它们的共同特征为:植物体结构非常简单,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苔藓植物是从水生到陆生的过渡类群,被称为植物界的开路先锋,为高等植物的出现创造了土壤条件,常见的苔藓植物有葫芦藓、墙藓、地钱,它们的共同特征为:植物体矮小,有假根,起固定作用,出现了茎和叶。

蕨类植物已经完全适应了陆地生活,从它开始出现了真正的根,而且根、茎、叶中出现了输导组织,这类植物从周围环境中吸收水和无机盐等营养物质的能力更强,常见的有肾蕨、凤尾蕨、紫祺。

我们在掌握了三大类低等植物的特征后再来解析上述诗句,前半句中包含的植物应该为水生蕨类植物满江红,后半句中包含的植物应该为淡水单细胞藻类植物。

科学七上,观察生物,古诗词中的生物辨识

科学七上,观察生物,古诗词中的生物辨识

科学七上,观察生物,古诗词中的生物辨识01 知识要点归纳生物的特征有: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7、生物都能遗传和变异的特征。

古诗词中的生物描述,通常可以根据物体是否有生物的某种或某些特征进行辨识。

02 典型例题讲解11.《天净沙·秋思》是元代散曲名家马致远的名曲,请你说出《天净沙·秋思》中的生物和非生物。

(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曲中的生物有:________.(2)曲中的非生物有:________.(3)它们的本质区别在于:________.【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对生物和非生物的判断能力.生物具有生物的特征;非生物不具有生物的特征.解答时结合题意从生物的特征解答:【解答】(1)(2)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老树、昏鸦、瘦马、断肠人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枯藤、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夕阳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3)生物与非生物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具有生物的特征.故答案为:(1)老树、昏鸦、瘦马、断肠人;(2)枯藤、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夕阳;(3)是否具有生物的特征.03 举一反三练习12.“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这是我国宋朝中期著名诗人叶绍翁的《游园不值》。

其中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句诗词中蕴藏了很多的科学知识,请你试从科学角度分析“红杏出墙”现象。

(1)“红杏出墙”是杏树受墙外阳光照射的刺激引起的反应,从这个意义来说,红杏出墙表现了生物具有________的特征。

古诗中的生物学现象

古诗中的生物学现象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春蚕到死丝方尽 ——唐·李商隐《无题》 唐 李商隐 无题》 李商隐《 “蚕”的发育属于——? 蚕 的发育属于 ? 变态发育。 变态发育。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稻花香里说丰年 ——宋·辛弃疾《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宋 辛弃疾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夜行黄沙道中》 请列出诗句中的食物链。 请列出诗句中的食物链。 农作物→害虫 青蛙 农作物 害虫→青蛙 害虫
第四届生物知识竞赛 (决赛)
第二轮
请从下面题目中任选一题: 请从下面题目中任选一题:
1 2 3 6 7 8 11 12
4 5 9 10
“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心出墙来。” 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心出墙来。 满园春色关不住 ——宋·叶绍翁《游园不值》 宋 叶绍翁《游园不值》 叶绍翁 “红杏出墙”属于植物的什么运动?反应 红杏出墙”属于植物的什么运动? 出植物的什么特性? 出植物的什么特性? “红杏出墙”属于向性运动中的向光性 红杏出墙”属于向性运动中的向光性 红杏出墙 向性运动中的 植物为了获得更多的光进行光合作用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落红不是无情物 ——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 龚自珍《 此诗反应出生态系统中一种什么现象? 此诗反应出生态系统中一种什么现象?
物质循环
“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相逢不用忙归去 ——宋·苏轼《九日次韵王巩》 宋 苏轼 九日次韵王巩》 苏轼《 这里的“ 这里的“蝶”主要起什么作用? 主要起什么作用? 从繁殖特性来讲, 黄花”属于什么花? 从繁殖特性来讲,“黄花”属于什么花? 传粉者 传粉者 虫媒花。 黄花即菊花 属虫媒花。

古诗词中蕴含的生物学知识

古诗词中蕴含的生物学知识

古诗词中蕴含的生物学知识时间: 2009年03月31日来源:教育周刊作者:揭东县金溪初级中学林玉龙许多古诗词能生动现象地描述与生物的相关知识,尤其是涉及生命特征、生态因素、物质循环、环境影响、动物行为、激素调节等内容。

充分利用古诗词这些文学资源,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教学效果。

结合我市中考生物考试范围的要求,现就本人在中考备考复习中这一方面相关知识整理成试题的形式介绍如下,供各位同仁和学生参考。

一、选择题1、“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叶绍翁《游园不值》)(1)这句诗描述的是哪一项生命基本特征()A.呼吸B.遗传与变异C.应激性D.新陈代谢(2)这句诗描述的是哪一种非生物因素影响了植物的生长()A.土壤B.光C.水D.空气2、“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宋·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这句诗描述的是哪一项生命基本特征()A.呼吸B.遗传与变异C.新陈代谢D.应激性3、“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唐·李绅《悯农诗》)这句诗形象地说明了生物通常都具有的哪一项生命基本特征()A.新陈代谢B.遗传与变异C.应激性D.繁殖4、“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唐·李白《将进酒》)这句诗反映出生物圈中的哪一种物质的循环()A.水循环B.碳循环C.氧循环D.氢循环5、“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清·龚自珍《己亥杂诗》)这句诗反映出生物圈中的哪一种生物因素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A.分解者B.生产者C.消费者6、“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宋·苏麟《献范仲淹诗》)这句诗描述的是哪一种非生物因素影响了鸭的生活()A.土壤B.光C.水D.空气7、“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唐·白居易《大林寺桃花》)这句诗描述的是哪一种非生物因素影响了植物生长()A.光B.水C.温度D.空气8、“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宋·苏轼《惠崇春江晓景》)这句诗描述的是哪一种非生物因素影响了鸭的生活()A.光B.空气C.水D.温度9、“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东晋·陶渊明《归园田居》)这句诗描述的是在农田生态系统中,杂草与农作物之间的关系()A.种内竞争B.种内互助C.捕食D.种间竞争10、“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南宋·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二首》)这句诗描述生物与环境哪一种适应性()A.拟态B.保护色C.警戒色D.共生11、“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唐·杜牧《山行》)这句诗描述的是哪一种非生物因素影响了枫林叶色的变化()A.土壤B.光C.水D.温度二、填空题12、“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唐·李白《将进酒》)不少人由于极度紧张、忧愁、悲伤等原因往往会引起体内发生一系列急剧变化,造成严重失调,在很短时间内出现白发。

古诗词中的生物学现象例析20例学习资料

古诗词中的生物学现象例析20例学习资料

古诗词中的生物学现象例析20例学习资料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融合了丰富的生物学现象。

本文将以20个例子为线索,分析古诗词中反映的生物学现象,以展示我们祖先对大自然的观察和思考。

一、春风又绿江南岸这是南宋诗人杨万里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中的一句诗。

描述了春天的江南地区新绿如茵的景色。

这里反映了植物的一种生物学现象——春青萌发,植物在受到温度、光照和水分等因素的刺激后,开始出现新的茎叶。

二、无边落木萧萧下这是唐代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的一句诗。

描绘了秋天的森林中,纷纷扬扬的落叶。

这反映了植物的另一种生物学现象——落叶。

秋季来临时,植物会通过分解叶绿素等物质,主动将叶子脱落,以便节省养分和水分的损耗,从而更好地适应寒冷的冬季。

三、帆影碧空尽这是唐代杜甫的《登高》中的一句诗。

通过描述船只帆影在碧空中渐行渐远,反映了鸟类的一种生物学现象——迁徙。

部分鸟类在季节交替时,会飞往不同地方寻找适宜的栖息地和食物。

四、龙飞甘泉涌这是唐代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的一句诗。

形容了龙在喷泉中飞腾的景象。

这反映了古人对于蛟龙的想象和观察。

蛟龙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生物,常被描绘成巨大的龙形生物,在水中游动。

五、川上鸣明月这是南朝宋代曜的《秋夜月》中的一句诗。

描绘了秋夜中明亮的月光。

这种景象反映了物种繁衍的一种生物学现象——觅食。

在夜间,许多动物会借助月光觅食,而月光则提供了它们找到食物的光线。

六、扬州慢这是宋代杨 Wanli的《扬州慢》中的一篇七律。

该诗中通过描绘柳树依依、花开花落的景象,反映了植物的生物学现象——季节变化。

春季柳树翠绿挺拔,夏季花朵盛开绚丽,秋季柳树飘落黄叶,冬季植物进入休眠状态。

七、泪到岸成河这是唐代白居易的《长恨歌》中的一句诗。

描述了女主人公杨贵妃流下的泪水如潮水般汇聚成河。

反映了古人对于水的涌动与流动的观察。

水是生物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环境的变化也会使水体的运动发生相应的变化。

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七年级生物试卷(R)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5分)1.观察法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科学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B.观察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C.科学观察有时需要较长的时间,要有计划、有耐心D.科学观察不可以直接用肉眼,必须借助观察工具2.下列都是生物的是()A.机器人、蜻蜓、钟乳石 B.蘑菇、珊瑚虫、松鼠C.珊瑚、菊花、水草 D.枯枝、鱼、树3在气候温暖的季节,水质洁净的池塘、水沟会发现运动着的小白点,小白点就是草履虫。

下面选项中哪一项不能作为我们判断草履虫是生物的依据()A.草履虫会运动 B.草履虫的身体由一个细胞构成C.草履虫能趋向有利刺激逃避有害刺激 D.草履虫主要以吞噬细菌和藻类为食4.下列生物不是由细胞构成的是()A.酵母菌 B.菠菜 C.艾滋病病毒 D.蝗虫5.使用显微镜观察标本前,旋转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需从侧面看着物镜的目的是()A.使物镜降到能看清物像 B.使物镜对准光源C.防止物镜碰到玻片造成损伤 D.防止污染镜头6.下列关于使用显微镜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对光完成的标志是要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B.观察时,用一只眼看着目镜,另一只眼睁开的目的是便于画图C.用显微镜观察英文字母“P”,看到的物像是“b”D.当光线较暗时,用反光镜的凹面来对光7.下列关于标本的制作,说法不正确的是()A.被观察的材料一定要薄而透明B.玻片标本可以做成临时的或永久的C.洋葱内表皮细胞的玻片标本属于装片D.制作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染色时滴加的是生理盐水8.为了观察细胞的结构,通常需要制作玻片标本。

制作下列临时玻片标本时,需要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的是()A.人血细胞涂片 B.蚕豆叶表皮临时装片C.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D.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9.延庆区昼夜温差较大,出产的苹果糖分较高。

这些糖分主要存在于苹果果肉细胞的()A.叶绿体中 B.染色体中 C.线粒体中 D.液泡中10.李清照《如梦令》词: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2021-2022学年湖南省邵阳市新邵县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附答案详解)

2021-2022学年湖南省邵阳市新邵县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附答案详解)

2021-2022学年湖南省邵阳市新邵县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1.中华古诗词浩如烟海。

下列古诗词中除哪项外,都描述了生命现象()A.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B.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C.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D.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2.一叶落知天下秋。

植物的落叶现象体现了生物的哪些特征()①生长发育②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③适应环境④繁殖后代⑤遗传和变异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④⑤3.李时珍是我国16世纪卓越的医学家、药学家,他为了探究穿山甲的主要食物是否为白蚁,特地跑到山里,对穿山甲的生活习性进行较长一段时间的实地察看和记录。

他主要采用下列哪种方法进行研究()A. 实验法B. 观察法C. 文献法D. 比较法4.一块正在被农民耕种的田地里,生产者是()A. 耕地的老农B. 田地里的庄稼C. 耕地的牛D. 田地里的所有植物5.南极科考队员工作完成后返回时必须将使用过的塑料、金属等物品带离南极,还要把人的尿液、粪便带离南极,因为南极()A. 分解者很少B. 没有消费者C. 治污设施少D. 没有分解者6.生物实验室的水族箱里生活着水生的植物和动物以及其它小生物。

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的原因是()A. 动物会释放二氧化碳B. 植物能为动物和其他生物提供食物C. 其它小生物会分解动物和植物D. 具有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和一定的调节能力7.学习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后,老师设计如图概念图来表示动、植物细胞结构之间的关系,图中共有部分的内容是()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细胞质④细胞核⑤叶绿体⑥线粒体⑦液泡A. ①⑤⑥⑦B. ②③④⑥C. ③④⑤⑥D. ②③④⑤8.使用显微镜时,可参照如图快速判断“污物”的位置,图中①②分别为()A. 装片、目镜B. 装片、装片C. 目镜、目镜D. 目镜、装片9.如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动植物细胞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④控制细胞内物质的运输B. 西瓜的汁液主要来自于⑤C. ⑦可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D. ②是细胞的控制中心10.从生物体结构层次的角度看,图中与其它三者不同的是()A. B. C. D.11.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中央首先滴加的液体应该是()A. 清水B. 酒精C. 碘液D. 生理盐水12.洋葱被称为“蔬菜皇后”,对癌症、心血管等疾病有预防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古诗词命生物学试题
万州区江南中学眭庆华
(联系电话:58911772)
1“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唐]白居易
试题:(1)为什么野火烧不尽小草?(2)“春风吹又生”,是指小草利用什么器官繁殖?这种繁殖方式是有性生殖还是无性生殖?
说明:适用于北师大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的第19章第3节。

答案:(1)野火可以烧掉小草的茎叶,但根深埋在土壤中,野火是烧不着的。

(2)小草是利用根繁殖的,这种繁殖方式是无性生殖。

2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唐]李商隐
试题: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春蚕到死丝方尽”这一说法科学吗?为什么?从生物的生活史角度分析,你认为应怎样改才科学?
说明:适用于北师大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的第19章第2节。

答案:这种说法不科学,根据家蚕的生活史: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可知,春蚕(家蚕的幼虫)吐完丝后,并不是死了,而是变成了蛹,蛹再变成蚕蛾(家虫的成虫),雌蛾与雄蛾交尾、产卵后,才死亡。

应改为“春蚕化蛹丝方尽”才科学。

3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试题:“稻花香”、“丰年”、“蛙声一片”它们有什么关系?说明了什么问题?
说明:适用于北师大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的第17章第1节。

答案:根据稻田中的食物链:水稻→害虫→青蛙可知当稻田中的青蛙数量较多(蛙声一片)时,害虫的数量就会减少,这样水稻才会正常地生长,才会出现稻花香,给人们带来又一个丰年。

这说明生物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

4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唐]孟浩然
试题:为什么春眠不觉晓?
说明:适用于北师大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的第9章。

答案:在严寒的冬天,由于人体的适应性调节,体表微血管大多是收缩的,所以体表的血流量自然就减少了,而脑组织的血流量相对增加了,这样,既能因体表血流量减少而有效地控制热量的向外散发,有利御寒,又能使人体因脑组织获得充足的血液供应而感到精神好,头脑清爽。

冬去春来,外界气温回升很快,敏感的皮肤就会因受到刺激而产生兴奋,通过反射性调节,使肌肉松驰,皮肤微血管大量开放,从而产生了血液的重新分配,造成体表血流量的大量增加,而脑组织的血流量相对减少。

同时,春天人体代谢加强,需氧量增加,这就使脑组织的供氧量因血流量减少而显得更加不足了。

5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试题:茱萸是一种小灌木,味道极香,结合上下文古诗可知,茱萸可用繁殖。

说明:适用于北师大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的第19章第3节。

答案:扦插(无性)
6 己亥杂诗
[清]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试题:落红是植物的,它为什么能化作春泥?
说明:适用于北师大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的第18章第1节答案:花花凋落后,被土壤中的腐生性微生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将无机物归还到非生物环境,以供绿色植物再利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