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态度研究概述.pptx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5-25
谢谢阅读
30
• 1959年,美国心理学家赫尔曼(Herman Eiffel)出版了《死亡的意 义》一书,运用文化人类学、艺术、文学、医学、哲学、生理学、精 神分析和精神医学、宗教学等的理论和方法,系统全面地探讨了死亡 问题,该书是世界上第一本系统研究和论述死亡学的权威著作,该书 一经出版后即引起了世界范围内学术界和社会公众对死亡问题研究的 兴趣,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 一、与“临终”和“濒死”有关的民俗
• “死亡”和“临终”在民间多被视为禁忌, 但是在我国的民俗中也不乏接纳死亡的例 子。例如,我国很多地区都有为老人“做 寿衣”的习俗。不同地区的具体做法有所 不同。
2020-5-25
谢谢阅读
28
二、与丧葬和“居丧照护”有关的民俗
• 丧葬礼仪作为“治丧”的具体内容和形式, 为生者表达对死者的尊重和内心的哀痛提 供了机会,因此对居丧者有一定的心理和 精神安慰作用。奴隶和封建社会的丧葬礼 仪,主要是用于贵族统治阶级,其中有些 内容被逐渐演变成民间的习俗。
2020-5-25
谢谢阅读
9
二、不同人群对死亡的不同反应
• (一)个人对死亡的反应 • ⒈不同年龄阶段的死亡态度 • ⑴儿童对死亡的观念及态度 • 1984年,Maria Nagy做一个非常有名且具有影响力的研究。她发现
儿童死亡观的发展有三个阶段,每个阶段有不同的特征,并且与特定 的生物发展阶段有关连。 • 第一阶段(3岁-5岁):这个阶段的儿童认为死亡是暂时的,是一种 旅行或者睡眠,且可以取消。对他们而言,死亡只是活动的变更。 • 第二阶段(5岁-9岁):此时的儿童开始了解死亡就是终结,并将死 亡拟人化,视死亡为“恶魔来把人抓走”,死亡只能发生在年纪大的 老人身上,他们仍然试图逃避死亡。 • 最后阶段(9岁-10岁):儿童在此阶段了解死亡是人类共同性的、 不可避免和终结性的事情,他们对死亡的概念已经趋向真实,而且他 们对世界的一般印象也趋向真实。
2020-5-25
谢谢阅读
11
• ⑶成人和老年人对死亡及濒死的态度
• 1)成年人
• 成年初期,人们不能再否认自己及所爱的人终将 会死亡的事实,并也体认到死亡可能发生在任何 时间和任何人的身上。因此成人有逃避或漠视死 亡事件的倾向。刚成年的人会思考生命的真实意 义及目的,也了解死亡是不可避免的;他们也无 法接受英年早逝的事件。刚成年的人似乎有较少 的原因去深思死亡,因为死对他们的威胁似乎还 很遥远。
• 第四种是“乐观者”,他们以愉快的心情等待生命的结束。 • 第五种则为“恐惧者”,他们害怕听到“死亡”这两个字。
2020-5-25
谢谢阅读
16
• ⒊死别对生者的伤害
• 对于面临亲朋即将死亡的孩子来说,他们存在着 巨大的适应上的困难:一旦当孩子知道人都会死 亡的事实之后,死亡的恐惧就开始笼罩他们。孩 子如何面对死亡,他们会产生何种反应,往往深 受父母的影响。对于缺乏爱与温暖的孩子来说, 死亡较易造成他们心灵上的创伤。甚至有些孩子 会产生一种自责的恐惧感,认为完全是因为自己 不乖,所以,才会害得自己最喜欢的人死亡。
2020-5-25
谢谢阅读
8
• ⒉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死亡观 • ⑴阿拉斯加印地安人的死亡观 • ⑵犹太人的死亡观 • 1)濒死者 • ①是否告知真相 • ②临终忏悔 • ③聚集家人 • ④不作为 • ⑤拜访濒死者 • 2)未亡人 • ①临终看护 • ②个人忏悔 • ③安排葬礼 • ④宣泄哀伤 • ⑤居丧期
2020-5-25
谢谢阅读
5
• ⒌中国古代关于死亡的定义:
• 在说文解字一书中,对“死”的注解是:“死, 澌也,人所离也。”澌,各字书都有解释为 “尽”,也就是水流完的意思,而其他字书尚有 分、离之解。
• 说文解字中也说:“人归为鬼”;列子天瑞篇册 说:“死者,人之终也。”庄子说:“人之生, 气之聚,聚则为生,散则为死”,在礼记·祭法中, 说:“大凡生于天地之间者皆曰命。其万物死皆 曰折。人死曰鬼。”所以在中国古代有强烈的鬼 魂崇拜及祖先崇拜的观念。
趣及满足。 • ⑷减少病人在临终前不必要的痛苦与烦恼。 • ⑸让病人保有健全的自我概念,在尊严的气氛下
离开人世。
2020-5-25
谢谢阅读
19
• ⒉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对死亡的反应 • ⑴医生 • ⑵护士 • ⑶其它专业人员
2020-5-25
谢谢阅读
20
三、丧葬仪式及其功能
• (一)不同民族与宗教丧葬仪式概述 • ⒈古埃及人的木乃伊及金字塔 • ⒉西藏的“天葬” • ⒊基督教丧仪 • ⒋天主教葬仪 • ⒌佛教葬仪 • ⒍伊斯兰教葬仪
• ⑴潜在地个人身份的结束——自我的失去,即个人无法再 听、闻、尝,没有希望、快乐、悲伤等一切活生生的感觉 和碰触;
• ⑵关系的结束,即与社会中的人、事物等一切关系的断绝。
2020-5-25
谢谢阅读
7
(二)死亡观
• ⒈宗教对死亡的诠释 • ⑴天主教的死亡观 • ⑵基督教的死亡观 • ⑶佛教的死亡观 • ⑷道教的死亡观 • ⑸伊斯兰教的死亡观
2020-5-25
谢谢阅读
3
• ⒊社会学关于死亡的定义:
• Kastenbaum认为:死亡也是一个社会性 的过程,即当一个人没有思想、没有感觉 时,可称之为社会性死亡。
2020-5-25
谢谢阅读
4Hale Waihona Puke Baidu
• ⒋法律上的死亡定义:
• 医学的死亡是宣告人为尸体,借由“死亡 的诊断书”来宣告,这在社会及法律上也 能产生实际效果。也就是说,法律上的死 亡必须有医院开设的死亡诊断证明书,才 能确立。
2020-5-25
谢谢阅读
12
• 在成年阶段的生活,因以希望、抱负、挑 战及追求成功为生活重心,故这也隐含着
处理濒死或死亡时,可能会产生愤怒、失 望、挫败和绝望。成年中期阶段(大约40 岁到50岁)仍然会承继先前发展的经验所 型塑的生活方式。Katy在研究中发现,成 年中期的人要比成年初期及成年后期的人 更怕死亡。
2020-5-25
谢谢阅读
23
第二节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临终关怀 思想
• 一、儒家的“孝悌”观念与临终关怀思想
• “孝悌”思想表现在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例如 传统的“多子多福”和“养儿防老”的生育观, 就是把生育同对子女的“孝悌”期望紧密联系在 一起。“多福”既包括老人健在时与子女共同生 活、享受天伦之乐的“福”,也包括临终时享受 子女提供的临终照顾之“福”。所谓“防老”, 更指预防临终时没有子女在身边照顾和死后无子 女治丧之忧。
2020-5-25
谢谢阅读
6
• ⒍西方学者关于死亡的定义:
• 荣格(Jung,1969)认为,生命是一个能量过程,不可 回转,却直向终极目标——死亡走去;魏斯曼 (Weisman,1972)认为:死亡是一个普遍全然地否定, 包含了分离、寂寞、痛苦、伤害、失败、挫折与耻辱。
• Schaie(1982)认为:死亡是:
2020-5-25
谢谢阅读
18
(二)机构对于死亡的反应
• ⒈医疗机构对死亡的反应 • Schoenberg列出医疗人员在处理晚期病人的死
亡问题时所当努力的五个工作目标。
• ⑴让病人在垂死前尽量地享受最温暖的家庭与社 会关系。
• ⑵尽量为他们争取福利并鼓励与医疗人员合作。 • ⑶帮助他们在既有的环境下,获得最后的人生乐
2020-5-25
谢谢阅读
21
(二)丧葬仪式的功能
• ⒈丧葬过程可以加强伦理关系 • ⒉丧葬仪式协助家属尽快度过哀悼失落期 • ⒊丧葬礼俗可以使丧亲者得到心理满足
2020-5-25
谢谢阅读
22
(三)不知死,焉知生?
• ⒈死亡是一笔人人都必须要偿还的债务 • ⒉死亡是生命的王冠 • ⒊根据别人的意志去死,等于死两次
2020-5-25
谢谢阅读
15
• ⑵抗衡模式 • Shneidman以五位死于癌症的病人为例,来说明一般人
对死亡所采取的抗衡模式:
• 第一种是“拖延者”,他们不愿意死,所以有很强的求生 意志,希望借此而能延长生命。
• 第二种是“认命者”,他们完完全全地向命运低头,授受 死亡。
• 第三种是“不屑一顾者”,他们抱着轻蔑的态度,不相信 死亡迫在眉睫。
2020-5-25
谢谢阅读
17
• 对于失去妻子的鳏夫来说,在这方面的调适变得 更加困难。
• 由于守寡而产生的内心焦虑及压力,很可能会引 发身体或心理上的疾病。对45岁以上的男性来说, 鳏夫的死亡率比一般有家室的男性要高出两倍, 而45岁以下的自杀率也以鳏夫为最高。
• 事实上,不论男女,由其配偶或亲人死亡所造成 的死别,其本身都可以被视为是一种心理上的病 症,这种层层交错的心灵痛苦,有时候甚至会恶 化而威胁生者的生活及健康,更严重的说,它可 能会侵害到生者的生命。
第九章 死亡教育
XX
2020-5-25
谢谢阅读
1
第一节 死亡态度研究概述
• 一、死亡与死亡观 • (一)死亡的定义 • ⒈临床医学对死亡的定义 • “临床死亡”的解释是:“人的身体系统,
如心脏、血管、呼吸系统等停止工作。”
2020-5-25
谢谢阅读
2
• ⒉联合国人口统计部关于死亡的定义:
• 联合国人口统计部的定义是:“所谓死亡, 即是生命的一切征兆永久消失。”实际上, 根据人类长期的经验,心脏若停止跳动超 过五分钟以上,就可以确定为死亡。
2020-5-25
谢谢阅读
26
三、佛教的“往生西方”和“临终 助念”与临终关怀
• 佛教的临终关怀思想颇为丰富,其中的 “生死轮回”观、临终“往生西方”和 “临终助念”,引导人们相信死后的“西 方极乐世界”。以超脱对死亡的恐惧,最 具佛教临终关怀思想之特色。
2020-5-25
谢谢阅读
27
第三节 中国民俗与传统临终关怀 思想和实践
2020-5-25
谢谢阅读
13
• 2)老年人
• 老年时期通常面临四方面的变迁:①为经 济来源与所得方面;②为社会角色与人际 关系方面;③心理与精神状态方面;④身 体健康方面。这些变迁,使老年人面临极 大的困境。人们通常以为老人比年轻人更 害怕死亡。
2020-5-25
谢谢阅读
14
• ⒉濒死者在面对死亡时所产生反应 • ⑴五种典型反应 • 1)依赖 • 2)愤怒 • 3)自尊的丧失 • 4)罪恶感 • 5)丧失人生乐趣
2020-5-25
谢谢阅读
29
第四节 死亡教育的内容与方法
• 一、死亡教育概述 • 死亡教育是从《死亡学(Thanatology)》的兴
起而发展起来的。 • “死亡学”一词是由俄国科学家艾列梅奇尼可夫
于1903年提出的。艾列梅奇尼可夫在《人类的本 质》一书中指出,以科学的精神及方法研究“死 亡学”及“老人学”,可以减少人类承受痛苦的 过程,并可改善人类生活的本质。 • 1912年,美国医学家罗威·帕克(Roswell Park) 在美国医学会的刊物上撰文,认为“死亡学”主 要研究“死亡的本质及原因”。
• 道家的生死观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具有广泛的死亡教育 作用和忧伤辅导功能,因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临终关 怀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0-5-25
谢谢阅读
25
(二)道教的生死观与死亡教育
• 道教在生死观方面,与道家不同。道教相 信肉身不死,追求长生,抗拒死亡。有明 显的“恶死悦生”的生存本能意向,与老 庄的”恶生悦死”观完全不同。《西升经》 曰:“我命在我不在天,还丹成金亿万年” 道教所倡导的是“得道成仙”、“长生不 老”的观点,实际上是对死亡的回避,是 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死亡教育方式之一。
2020-5-25
谢谢阅读
10
• ⑵青少年的死亡及濒死的态度
• 青春期的青少年,有极大潜在的不稳定性 和分裂的情绪,容易带来较大的死亡焦虑 感。青少年时期对死亡及濒死的态度,会 影响个人处理往后生活的问题及个人行为。 因为青少年的旺盛生命力,他们不会想到 死亡,况且死亡对他们而言是遥不可及的。 因此,青少年很少思索死亡。
2020-5-25
谢谢阅读
24
二、道家和道教的生死观与死亡教育
• (一)道家的生死观与死亡教育
• 道家视生死为自然规律,生死之间如环状相接,周而复始, 具有永恒绝对的本体意义。老子曰:“出生入死。”庄子 曰:”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孰知其纪?”“自 本观之,生者噫气物也,虽有夭寿,相去几何?须臾之说 也。天下莫大於秋毫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於殇子,而 彭祖为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老了和庄 子对生死之所以淡然处之,是由于他们是站在“道”的立 场上认识人的生死,把生死看作是自然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