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育基础课程 东南大学
电子信息专业指导规范

二、“规范”制定过程的回顾 2007年5月,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在扬 州大学组织了专题研讨会。确立了“电 子信息工程与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做 一个规范”的思想。 扬州会议对重要的知识单元做了讨 论,确定了专业史、知识单元描述的 分工编写的任务。 2007年7月教育部“高等学校理工科 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研制要求”,明确 要求制定“专业教育知识体系 ”。
电子工程、应用电子技术、信息工程、电磁场与微波 技术、广播电视工程、电子信息工程、无线电技术与 信息技术、电子与信息技术、 摄影测量与遥感(部 分)、公共安全图像技术
三、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历史和现状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则主要由 属于理学门类的物理学类的无线电 物理、无线电电子学和工学门类的 通信与信息系统、电路与系统等专 业演变而来 。
① 专业规范的新要求 分类指导、规范办专业、规范教学; 为制订专业评估或专业认证标准提供基础; 提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 ② 专业规范的定位 是指导性的文件; 仅仅属于基本要求; 规范专业教学内容。(特别是核心知识单元的知识点)
一、专业规范研制背景和指导思想 1.4 专业规范研制的新认识
《专业规范》能反映专业本质; 《专业规范》不应具有某学校的影子; 是《专业规范》,而不是培养计划; 《专业规范》具有规范教学的功能; 《专业规范》能起到分类指导作用。
五、进一步说明 给出了核心知识单元的知识点的 同时,给出部分可选知识点; 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教育部教 发[2004]2号文)规定,对师资 情况、实验室条件要求、实习基 地建设、教材建设、教学经费投 入情况提出基本要求。
五、进一步说明
专业规范的主要参考指标
学制与学位 : 总学分及其分配:总学分180学分,其中 理论教育约占70%左右,实践教育约占 30%左右。 通常,1学分=16学时(理论)=1周( 集中实践)。
东南大学2015级能源与动力工程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东南大学 2015级能源与动力工程本科专业培养方案门类:工学专业代码: 080501 授予学位:工学学制: 4 制定日期: 2015一.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学生掌握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以及能源高效转化与洁净利用、能源动力装置与系统、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从事能源与动力工程领域相关的工程设计、运行管理、技术开发、科学研究及教学等工作,富有社会责任感,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综合型高级技术人才。
具体目标如下:1.熟练地掌握能源转化与洁净利用的基本理论与技术,能够设计能源与动力运行系统,能够根据工程需要提出能源利用系统解决方案及改进措施;2.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在团队中独立负责与承担某一项专业领域的工作;3.有良好的修养和道德水准,具有高尚职业道德;4.在能源与动力领域具有就业竞争力,或有能力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5.具备较强学习能力,能不断通过继续教育或其它学习途径拓展自己的知识和能力;6.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热心服务地区,国家和社会。
二. 毕业生应具有的知识、能力、素质本专业要求学生掌握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及专业知识,通过实践环节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注重人文科学素质修养,知识、能力、素质综合发展。
本专业所培养的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设有十二项。
(1)掌握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所需的自然科学、经济管理等基础理论以及力学、机械、材料、电气、控制、计算机方面与能源与动力工程相关的专业知识,掌握能源与动力应用方面的专业实践技能。
(2)善于发现与能源与动力相关的实际工程中存在的复杂问题,能够利用所学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分析工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得出有效结论。
(3)针对能源高效利用与环境保护工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能够根据所学知识提出合理可行的解决方案,并能够完成技术方案在工程上的具体实施。
(4)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最新科学技术信息的方法,熟练掌握专业相关的绘图、设计、模拟计算等软件。
通识教育核心课程

通识教育核心课程选课手册(2009-2010-1)教务处2009年9月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目录目录 0说明 (3)一.通识教育与通识教育核心课程 (3)二.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分类 (3)三.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学分 (4)四.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选课 (5)课程介绍 (8)环境变化与中华文明 (9)文学与人生 (10)数学与文化 (11)科学技术史 (12)哲学智慧与创新思维 (13)逻辑与思维训练 (14)交响音乐鉴赏 (15)中西乐理及其应用 (16)美国的文化与历史 (17)天文学史 (18)中外文化 (19)大学语文 (20)民主的智慧 (21)财富与美德 (22)法律与社会 (23)当代传媒文化研究 (24)文化的魅力 (25)跨文化交流 (26)英语写作 (27)历史视野下的美国文化 (28)建筑赏析 (29)Core Curriculum for General Education工程经济与管理 (30)创新思维与现代设计 (31)脑与机器人 (32)形象思维与工程语言 (33)自然界中的混沌与分岔 (34)人与环境 (35)在实验中探究化学 (36)工程实践与科技创新I (37)工程技术探究 (38)生命科学发展史 (39)大学化学 (40)程序设计思想与方法 (41)生命科学导论 (42)药物发展——延续生命的奥秘 (43)中医药与中华传统文化 (44)上海交通大学关于设置本科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意见 (45)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上课安排表(2009-2010-1) ......... Ⅰ-Ⅷ通识教育核心课程说明一.通识教育与通识教育核心课程通识教育是指面向不同学科背景学生开展的,着力于教育对象精神成长、能力提高和知识结构优化的非专业教育,其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和谐发展的人。
我校将本科教育定位为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
多年来,为摆脱狭窄的专业教育,培养更多全面发展的人才,开展了一系列的通识教育探索,并从2009级开始,推出通识教育核心课程。
吴健雄学院概况

吴健雄学院概况吴健雄学院是东南大学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基地、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基地和管理改革的示范基地。
学院以世界杰出物理学家、东南大学校友吴健雄先生的名字命名。
世界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丁肇中先生受聘为学院名誉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校长张广军教授兼任学院院长。
学院始终以“汇聚优质资源,培养精英人才”为宗旨,秉持“卓越化、个性化、国际化”育人理念,致力于培养志向远大、国际视野宽阔的未来战略科学家、工程科技领军人才和业界高端引领人才。
学院始于1985年9月创立的少年班,1990年发展成为强化班,2004年正式成立吴健雄学院,相继设立“电子信息类、机械动力类学科大类强化班”,涉及我校信息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等9个学院相关专业,实施按学科大类的“2+2”培养模式。
2007年秋学院设立“高等理工实验班”,探索实施本研打通、具有跨学科交叉能力的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
从2011年起,高等理工实验班涉及我校13个工科院系,包括机械工程、能源与环境工程、信息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电子科学与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化学化工、交通、仪器科学与工程等,覆盖所有相关专业。
2016年9月,在继承三十年拔尖人才培养改革成果的基础上,学院推出开放式、个性化拔尖人才培养的“工科试验班(吴健雄班)”(简称“吴健雄班”),进一步优化“厚基础、宽口径、强交叉、重个性”的人才培养方案,推进“三制五化”的人才培养理念,即“书院制、导师制、完全学分制,小班化、个性化、国际化、卓越化、本研一体化”,构建荣誉教育体系和开放性荣誉激励制度,进一步与国际荣誉教育模式接轨。
自此,两类强化班和实验班被全新的工科试验班取代。
学校为吴健雄学院的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和环境,拥有教学名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杰出学者在内的国内外高水平师资和专业导师团队,建设有包含国家级精品课、国家级双语示范课、人文艺术特色课、项目型基础实验课、国外教授全英文系列研讨课在内的精品课程体系,提供广阔的国际化合作平台和交流渠道,实施优秀教师担任驻院导师的书院制管理,为优秀学生创造更优的成长和发展空间。
通识教育核心课程(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课程表

2 第3周至第14周 周一14:00-16:00 SD107 周世范
教授
√
8 0012114 红楼梦学会 中国古典小说巅峰—四大 3 第4周至第15周 名著鉴赏
学生自定
自定 蔡义江团队 副会长
√
9 0012115 南开大学 中华诗词之美
1 第4周至第15周
学生自定
自定 叶嘉莹
教授
√
网络课程 网络课程
10 0012117 西安交通大学 中国哲学概论
西北历史研究
11 0012118
中国历史地理概述
所
12 0012119 旅游学院 陕西特色旅游资源
2 第4周至第15周
学生自定
自定 陆建猷
2 第3周至第14周 周一14:00-16:00 SA106 张健
2 第3周至第14周 周四16:00-18:00 SD410 成英文
SA306 景新强
教授、博士 √
博士
√
博士
√
5 0012108 西北大学 儒家经典与中华文明
2 第3周至第14周 周一19:00-21:00 SA306 景新强
博士
√
6 0012112 英文学院 戏曲史话
1 第3周至第8周 周三14:00-16:00 SD410 陈 栩 讲师、硕士 √
7 0012113 思政部 国学经典导读
第1页
序 号
课程号
院系
课程名称
学 分
上课周次
上课时间
上课 地点
主讲人
课程所属模块
职称或学 位(资
中国 传统 文化
东西 方文
自然 科学
人文
自我
质)
明碰
与社 与人
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培养方案

技术、干燥技术、洁净煤燃烧技术、能源经济与管理、核动力装置与设备、太阳能技术、电厂化学及水处理、数
值计算与建模、火电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燃烧及其污染防止、供热工程、制冷技术发展前沿、新能源及新发电技
术等
十. 毕业学分要求及学士学位学分绩点要求
参照东南大学学分制管理办法及学士学位授予条例,修满本专业最低计划学分要求150学分,即
门类:
东南大学2012级 环境工程 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工学
专业代码:
081001
授予学位:
学制: 四年
制定日期: 2012年6月
工学学士
一.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具备城市和村镇水、气、固体废
弃物等污染防治和给排水工程等方面的知识,能在政府部门、规划部门、经济管理部门、环保部门、设计单位、 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学校等从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教育和研究开发方面工作的环境工程学科高级工程 技术人才。 二. 基本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工程热物理、核工程、核技术的基础理论,受到核工程、核技术方面的实践 训练,具有从事核工程、核技术的实验研究、设计建造、运行管理的基本能力。 三. 毕业生应具有的知识、能力、素质 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2.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工程力学、电工与电子学、机械学、工程热物 理、流体力学、核技术与核工程等基础知识; 3.获得核技术、核工程方面的实践训练,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 4.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5. 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查阅相关专业的国内外科技文献资料;了解化学学科的理论前沿,以及新技术与新设备 的发展动态; 6. 具有敬业与开拓进取精神、良好的文化素养、健康的身体和心理素质,以及创新意识和独立获取新知识的能 力,能在各方面协调发展 四. 主干学科与相近专业
东南大学2015年度级数学与应用数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东南大学2015级信息与计算科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Undergraduate Program for Specialty in Information and Computing Sciences(Southeast University, 2015)门类:理学专业代码:070102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Major:Science Discipline Code:070102 Degree Conferred:Science学制:四年制定日期:2015年5月Duration:Four Years Time:04/10/2015一. 培养目标本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和数学思维能力、较宽的知识面,掌握信息或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能,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同时,培养学生具有开阔的视野,将信息及计算科学在金融、计算机及工程等领域进行实际应用的能力。
cational ObjectivesThis program aims to nurture cross-disciplinary talents who have solid mathematical knowledge, strong ability to analyze data, and broad knowledge in related disciplines, and obtain basic theories, methods, and techniqu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puting Sciences. Further, benefiting from the program, they will broaden their view of specialty field and be able to use information and computing science solving realistic problems in finance, computer and other engineering fields.二. 毕业生应具有的知识、能力、素质1. 具有坚实的数学和自然科学基础、系统的专业知识,受到严格的科学思维训练,掌握信息科学与计算科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2. 具有主动学习、概括总结和获取信息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3. 具备熟练使用计算机(包括常用语言、工具及数学软件)的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数学建模能力、算法设计与优化能力、编程能力、程序调试和分析能力,能运用所学的理论、方法和技能解决信息科学、数学科学以及科学与工程计算领域中的某些实际数学问题;4. 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了解应用数学与计算科学的理论、技术与应用的新发展,具有较强的知识更新、技术跟踪与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5. 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
东南大学级化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东南大学级化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门类:理学专业代码:授予学位:理学学制:制定日期:一. 培养目标本专业致力于培养具备扎实的化学专业基础知识和应用实践能力,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安全环保意识和国际化视野,能在化学及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等工作的应用型、研究型人才。
本专业毕业生的预期目标:、能够作为成员或领导,在一个团队中独立承担某一专业领域的工作;、可胜任化学及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教育及管理工作;、在化学及相关领域具有就业竞争力,或有能力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能够通过继续教育或其它学习途径,实现自我知识拓展及能力提升;、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有意愿并有能力服务社会。
二. 毕业生应具有的知识、能力、素质本专业要求学生掌握自然科学、化学基础及专业知识,通过实践环节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注重人文科学素质修养,知识、能力、素质综合发展。
本专业所培养的学生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设有六项。
、知识要求:握化学专业所需的数学、自然科学、经济管理等基础知识以及化学学科领域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掌握化学应用方面的专业实践技能,并可灵活、综合应用这些知识和技能。
、问题研究和分析能力:善于发现化学及相关领域中存在的复杂问题,能够利用所学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分析遇到的问题以得出有效结论。
、设计与开发解决方案能力要求:具备进行化学化工产品的应用开发能力,针对化学及相关领域中遇到的复杂问题,能够根据所学知识提出合理可行的解决方案,并能够完成技术方案的具体实施,并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
、项目管理能力:理解并掌握化学原理和经济决策方法,在复杂应用环境中能够实现各方面的科学管理。
、团队合作与社会沟通能力: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能够就复杂化学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东南大学级自动化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东南大学级自动化本科专业培养方案门类:工学专业代码:授予学位:工学学制:制定日期:一. 培养目标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面向各类自动化系统的工程设计与开发,培养兼具软件和硬件设计能力、弱电和强电知识、控制基础理论和自动化工程应用能力,同时在控制科学、控制工程、智能机器人、智能信息处理等专业方向领域之一具有(知识和实践动手能力的)显著专业特长的综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毕业生在毕业五年左右的预期目标:、有良好的修养和道德水准;、能够作为成员或领导,在一个团队中独立承担某一专业领域的工作;、可胜任流程工业、机器人、智能信息处理、自动化仪表、现代制造等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教育及管理工作;、在自动化及相关领域具有就业竞争力,或有能力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能够通过其它学习途径拓展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有意愿、有能力服务社会。
二. 毕业生应具有的知识、能力、素质、工程知识:具有从事自动化工程所需的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并可灵活、综合应用这些知识。
、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具体的复杂自动化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针对具体的自动化工程问题,设计解决方案。
所设计的方案可满足特定的工程需求,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研究:能够基于相关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具体自动化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具体自动化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具体的工程实践和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具体的自动化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整理中国古代建筑史_615建筑学基础考试内容范围

中国古JUNE 2021代建筑史整理人尼克知识改变命运615建筑学基础考试内容范围一、公共建筑设计原理部分1.公共建筑设计与建筑构图的基本原理2.公共建筑的空间构成与组合基本原理3.公共建筑技术设计的基本概念与原理4.场地设计的基本概念及其一般规定5.建筑设计内容的图解表达二、建筑史部分一)中国建筑史:1.了解中国古代建筑各历史时期的时代背景与主要成就,熟悉中国古代建筑类型、特征与发展概况。
2.熟悉中国古代城市的形成与发展演变规律,掌握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重点城市建设的实例,针对现存历史城市形态,具备一定的认识和分析批判能力。
3.熟悉聚落的基本概念,掌握传统住宅型制演变及构筑类型的不同特点。
4.熟悉宫殿、坛庙和陵墓建筑的形成与发展历程,掌握各类空间形制的基本特征及其价值意义,具备一定的认知和分析批判能力。
5熟悉宗教建筑的风格特征和技艺成就,掌握不同类型及其代表性建筑的型态特征,具备一定的认知和分析批判能力。
6.熟悉中国古典园林与风景建设的历史价值及其现代意义,掌握不同类型园林的空间特征及其主题性表达的设计方法,具备一定的认知和分析批判能力。
7.熟悉古代木构建筑的基本特征,掌握古代建筑若干习见的局部形制与构造及其演绎变化情况。
8.熟悉中国古代建筑设计的思维过程及其意匠性表达方法,对传统建筑设计具备一定的认知和评价能力。
二)外国建筑史:外国建筑史包含:1)《外国古代建筑(十九世纪末叶以前)》,2)《外国近现代建筑》两部分1.了解外国建筑历史中,各个阶段占主导地位的建筑类型、相应的建筑型制与风格,熟悉相关历史演变进程及其建筑文化与时代的特征,掌握历史建筑的本质和系统结构,及其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主要社会功能和流变规律。
2、了解建筑与时代的社会、政治、经济与思想文化的辩证关系,熟悉材料、结构技术对建筑型制、风格与城市的选址、规模和布局的相关演变规律,对典型性案例具备一定的认知和分析批判能力。
3.熟悉西方近现代建筑理论与思潮的演变历程、建筑成就及思想内容,掌握建筑设计的一般性原则和基本方法,对代表性建筑师及其建筑创作,具备一定的认知和分析批判能力。
东大信息学院通信原理教学大纲

(7)带通数据传输:掌握2ASK、2FSK、2PSK和2DPSK数字调制的基本原理、调制和解调框图及系统的抗噪声性能并进行比较;理解多种改进型数字调制方式;掌握在高斯白噪声条件下对上述调制信号的相干检测和非相干检测;了解数字信号通过公众电话交换网发送和接收的调制解调器;理解多信道调制和离散多音;掌握同步技术。
东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通信原理(上)教学大纲
(总学分:3 总上课时数:48)
1.课程的性质与目的
本课程是为通信与信息学科专业学生开设的第一门通信专业基础课程。它既是通信专业知识的入门课又是重要的通信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讲课和练习,使学生掌握通信原理的基础知识,掌握通信系统一般问题的解决方法。
(4)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当前现代通信技术的最新进展,使学生能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创新能力。
4.能力培养的要求
(1)教材每章都附有习题和思考题,学生要独立、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基本题目,加深理解课堂讲授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计算能力。
(2)一些扩展性的内容作为课后阅读布置作为熟悉和了解的要求,培养学生的自学能 力。
(3)教学内容尽量与信号与系统、电子线路、数字电路、概率论、随机过程、线性代数、数字图像处理、移动通信等课程衔接,使学生能不断充实和完善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地建立较为合理的整体知识体系;
东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通信原理(下)教学大纲
(总学分:3 总上课时数:32)
东南大学2015级法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东南大学 2015级法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门类:法学专业代码: 030101K 授予学位:法学学制: 4 制定日期: 2015一.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现代法治理念和国际视野的高境界、高人品、高素质的复合型和研究型卓越法律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法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接受法学思维和法律实务的基本训练,培养运用法学理论和方法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为立法、司法与行政机关、律师界、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输送“卓越化、国际化、研究型”的法律职业人才,并为研究生教育提供优质生源。
二. 毕业生应具有的知识、能力、素质本专业学生应具有崇高的法律信仰,缜密的法律思维,深厚的人文素养,扎实的理论功底,系统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创新研究和实践能力,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具有在相应领域服务社会的良好素质和进一步研究深造的潜力。
具体而言:1、具有崇高的法律信仰、深厚的人文素养、远大的法治理想、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法律职业道德;2、具有扎实的法学理论功底,系统掌握法学基础知识;熟悉国内外法律规范,了解国内外法学理论发展状况和法学理论前沿问题;3、具有运用法学知识和法律规范,分析解决法律理论与实务问题,从事法律事务操作的能力;4、具备从事法学教育和法学研究工作的素质与潜力;5、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文字写作能力和法律文书写作能力;6、具有熟练阅读外文法学相关专业资料,初步运用外语从事法学研究事务的能力;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8、具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在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9、具有适应发展的能力以及对终身学习的正确认识和学习能力;10、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的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三. 主干学科与相近专业主干学科:法学;相近专业:政治学、社会学。
四. 主要课程法理学、宪法学、中国法制史、刑法学、民法学、行政法学、商法学、经济法学、知识产权法学、国际公法学、国际私法学、国际经济法学、刑事诉讼法学、民事诉讼法学、行政诉讼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工程法原理。
东南大学宣讲介绍PPT课件

-
3
学校概况
地理位置
A 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区) 地址: 东南大学路2号 B 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 地址: 四牌楼2号
但C地是东址南:!大南学京地(市丁铁鼓家楼桥三区校湖号区南) 线路丁 即家将桥87开号 通,到时可 以D地尽东址南:情大南学京地(市浦浪浦口口校了区区泰) 山新村
东大路6号
。。。离市中心 - 不是一般的远 4
学校概况
四 牌 楼 校 区
-
丁 家 桥 校 区
九 龙 湖 校 区
5
住宿条件
空调、独卫、风扇、内有校园-无线网覆盖、永不断电。。。
6
学校概况
师资队伍
❖ 1300多正、副教授
❖ 450多博士生导师
❖ 9名两院院士
❖ 1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
❖ 9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
-
2
Welcome to Southeast University
东大百团大战,在每年军训结束 前后 开始。 各个社团现场表演精彩纷呈,各 个社团在台下也摆开阵势,竞绽 风采,从国学、书画、汉服等传 统文化形式到航模、花艺等现代 人文景观;从微软技术、新闻社 到创业、职业发展,从体育、艺 术、cos play花车到支教、爱心、 红十字会……文化汇聚
学校概况
办学特色
❖ 注重学科专业建设,优质教学资源丰富 ❖ 注重教学改革,培养模式先进 ❖ 实行灵活的学分制和弹性学制,给学生更多
的选择权和选择空间(转系转专业政策、延 长学制政策等) ❖ 重视优秀学生的培养(吴健雄学院、杨廷宝 班)
-
12
Welcome to Southeast University
2018级计算机(人工智能)培养方案

学分 比例 40.78% 43.37% 15.86% 100%
通识教育基础课 (1)思政类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B15M003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B15M004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B15M0070 形势与政策(1)
B15M0080 形势与政策(2)
B15M001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B15M0090 B15M0020 B15M0100
东南大学在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创新应用以及支撑体系方面具备全面而深厚的研究基础, 具备相应的理论、技术、基础设施和人才储备等条件。人工智能相关院系集中了计算机科学与 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等多个双一流学科相关学院的优势科研团队和科研资 源。东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将在学科地位、科研水平、教学质量、人才培养等方面建 成国内具有明显特色和较高学术水平的人工智能专业。
五. 主要实践环节 硬件实验,机器学习方法课程设计,计算机视觉课程设计,深度学习课程设计,课外研学实践,生产实习,毕业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容简介:本课程涉及了量子力学、统计物理、固体物理方面的基础 知识。内容包括: (1) 薛定谔方程的近似求解;(2)三个统计分布;(3)晶体结构; (4)晶体中电子运动的状态(能带论);(5)晶格振动,引出声子 概念。 课程说明:中文授课 先修课要求:大学物理 教材:《电子工程物理基础》唐洁影等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教学参考书:方俊鑫,陆 栋:《固体物理学》上海科技出版社 顾秉林,王喜坤:《固体物理学》清华大学出版社
教师队伍:雷威、朱卓娅
内容简介: 电磁场理论是电子工程系同学的必修课程。该课程在普通物理电 磁学的基础上、重点分析和讨论Maxwell方程电磁场边界条件等。 学习电磁波的传输、反射、透射的性质,掌握一定的分析电磁现象 的能力。 课程说明: 先修课要求:大学物理、数学物理方法
教材:《电磁场与波》D.郑均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先修课要求:固体物理基础
教材: Robert F. Pierret,Advanced Semiconductor Fundamentals 教学参考书: 刘恩科,朱秉升:半导体物理学,国防工业出版社
专业主干课程:应选学分16学分 ▲
课程编号:0602302 课程名称:信息电子技术中的场与波 Fields and Waves in Technique of Information and Electronics
VLSI设计基础
3
四上
选修
05级计划
实验系列课程:应选学分6.5学分
课程名称 电路与数字逻辑设计 实践 电子线路实践 微机实验 综合电子设计 学分 开课学期 课程类型 1.5 1 1 3 已修 已修 已修 三下 必修 必修 必修 必修
05级计划
跨学科选修课程:应选学分6学分
课程名称 自动控制原理
教师队伍:吴旭峰、张彤
内容简介: 本课程主要讲述气体、固体及半导体中的自发发射、受激发射及受激吸收 的概念;激光振荡的产生过程,阈值条件、增益系数与谱线加宽机制;光学 谐振腔理论与激光模式;激光束输出特性与高斯光束传输特性;并初步介绍 光纤传输基础理论和传输特性,集成光学的基础理论。该课程为电子科学与 技术、光学工程及光信息科学与技术本科生开设,是从事光电子技术学习和 研究的基础。
先修课要求:电磁场理论、数学物理方法、 电路基础
教材:自编讲义或直接采用美国原版教材 教学参考书:若干中外文专著或教材
▲专业主干课程:应选学分16学分
课程编号:0602303课程名称:光电子物理基础 Fundamental of Optoelectronical Physics
课程类别:专业主干 学分:2 总学时: 开课学期: 32 三(3) 开课单位:电子学 院 考核方式:考试
先修课要求:计算机结构与逻辑设计、电子电路基础 教材:自编讲义 教学参考书:何小艇,电子学院统设计, 周常森,电子电路计算机仿真技术
实验系列课程:应选学分6.5学分▲
课程编号:0604301课程名称:通信原理 Principle of Communication
课程类别:跨学 学分: 3 科选修 教师队伍:肖金标 刘旭 内容简介: 1.概论 2.数学基础I:频谱分析 3.模拟线性调制 4.模拟角调制 5.脉冲编码调制 6.增量调制 7.时分复用 8.数学基础II:概率论与随机过程 9.连续调制系统与脉冲调制系统的性能 课程说明: 先修课要求: 教材:《现代通信原理》曹志刚、钱亚生 清华大学出版社 教学参考书:
先修课要求:电磁场理论
教材:《Introduction to modern optics》(2rd Ed.) Grant R.Fowles. 教学参考书:
▲专业主干课程:应选学分16学分
课程编号:0602400课程名称:VLSI设计基础 Foundation of VLSI Design
课程类别:专业 学分: 3 主干 总学时:48 开课学期: 四(2) 开课单位:电 子学院 考核方式:考 试
四上
四上 四上 四上 四上 四上 四上 四上 四上
05级计划
选修课程:应选学分8学分
课程名称 B组(8门) 学分 开课学期 课程类型
微电子机械系统概论
图像处理技术基础
2
2
四上
四上
选修
选修
高频集成电路
薄膜技术
2
2
四上
四上
选修
选修
半导体集成电路(上)
半导体集成电路(下) 集成电路制造基础 信息存储技术
▲专业主干课程:应选学分16学分
课程编号:0602305课程名称:现代光学基础 Fundamental of Modern Optics
课程类别:专业 主干 学分: 总学时:48 开课学期: 3 三(2) 开课单位:电 子学院 考核方式:考 试
教师队伍:崔一平、许一波、胡国华 内容简介: 1.绪论 2.光的干涉与光的相干性 3.光的衍射 4.光在介质中的传播 5.光的吸收、散射和色散 6.信息光学基础 7.视觉光学基础 8.光的量子性 课程说明:
教师队伍:李伟华 时龙兴 杨军 吴建辉
内容简介:主要教学内容:集成电路设计技术概述,MOS器件与工艺 基础,晶体管规则阵列设计技术,单元库设计技术,微处理器及可测试 性设计,硬件描述语言。本课程以基本概念和设计方法介绍为主,重点 对器件与电路的对应关系、Verilog HDL设计方法作深入介绍。 课程说明:
内容简介:全面介绍模拟电路及系统,数字电路及系统,以及MCS51单 片机构成应用系统的设计方法,包括单片机性能特点、使用方法、各种 接口电路及系统抗干扰设计,并介绍当今流行的EDA软件对电路系统的 仿真分析,增强学生综合电子技术知识能力,并着重培养学生工程设计 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课程说明:理论联系实际,着重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
2 2 2
四上
四上 三下 四上
选修
选修 选修 选修
选修课选课说明
1.在A、B二组选修课中应选8个学分; 2.A、B二组至少要跨选一门; 3.半导体集成电路(上)、(下)必 须同时选。
谢谢同学们!
课程编号:0601301 课程名称:电磁场理论 Theory of Electromagnetic Field 课程类别:大 类学科基础 学分: 总学时: 3 48 开课学期: 三(2) 开课单位:电 子学院 考核方式:考 试
教学参考书:《电磁场与电磁波理论基础》东南大学出版社
▲大类学科基础课程
课程编号:0602300课程名称:固体物理基础 Elementary Solid State Physics 课程类别:专 业主干 学分: 总学时:48 开课学期: 3 三(2) 开课单位:电 子学院 考核方式:考 试
教师队伍:唐洁影 黄庆安 雷双瑛
课程编号:0602304 课程名称:电子器件 Electron Devices
课程类别:专业主干 学分: 总学时:开课学期: 3 48 三(3) 开课单位:电子 学院
教师队伍:黄庆安 于虹
考核方式:考试
内容简介:本课程主要学习超大规模集成系统中的核心电子器件的工作 原理,包括: 1.场效应器件(含JFET、MESFET、MOSFET) 2.双极器件(含BJT、HBT) 3.光电子器件(含太阳能电池、光电探测器、LED) 微波器件(含隧道二极管、IMPATT、Gunn二极管) 课程说明:英文教材,中文授课 先修课要求:半导体物理基础,光电子物理基础 教材:B. G. Streetman,Solid State Electronic Device,2000,DriweHall 教学参考书:
课程类别:专业主 学分:3 干 总学时: 40+16 开课学期: 三(3) 开课单位:电子学院
教师队伍:孙小菡 丁德胜 沈长圣
考核方式:考试
内容简介: 本课程为电子科学与技术本科高年级学生开设。其宗旨在于,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获得较广 泛及全面的电磁理论及应用知识,便于今后较顺利地阅读有关学术文献、从事相关的研究课题。 本课程将电磁场与波看作为可以应用在或出现于多种不同的技术领域的统一的媒介,对它们的形 态、特征、分析方法应用作一定的论述,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较广泛的基础。 第一章主要介绍电磁理论基础,包括静电场和静磁场、时变电磁场和Maxwell方程组、平面电 磁波与传输等。第二章主要讨论静电磁场及其电子运动,包括旋转对称静电场和静磁场及其中带 电粒子的运动、电子透镜、轴对称系统的象差、扫描偏转系统等。第三章讨论微波传输线与谐振 腔,包括矩形和圆柱波导、带状线与微带线、矩形和圆形谐振腔、激励与耦合。第四章讨论光波 导和传输线,包括介质平面光波导、圆波导、光纤传输特性、特种光纤等。第五章重点讨论周期 结构与模式耦合问题,包括耦合模理论基础、周期分布反馈结构以及光纤光栅等。第六章简要讨 论波导器件的等效网络分析与元件。第七章介绍波导及器件的数值分析,包括电子光学系统计算 机辅助设计、微波及光波导器件的数值模拟。 课程说明: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保证课内外学时比例为1:2。
05级计划
通识教育基础课程
课程名称 学分 3 1 0.5 0.5 开课学期 三上 三上 三上 三下 课程类型 必修 必修 必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形势与政策 体育 经济管理基础类课程 财经概论 现代经济学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导论 现代生命科学导论 军事理论
2
三下
三选一
2 1
四上 三上
二选一 必修
05级计划
大类学科基础课程
课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名称 电磁场理论 学分 开课学期 课程类型 3 三上 必修
05级计划
专业主干课程:应选学分16学分
课程名称
固体物理基础
学分 开课学期 课程类型
3 三上 选修
半导体物理
现代光学基础 信息电子技术中 的场与波 光电子物理基础 电子器件
2
3 3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