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生的心理疲劳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学生的心理疲劳现象
当代中学生中,存在着许多心理疲劳现象。如:学习中越是想听懂的越是听不懂,越是想记住的越是忘得快;总感到生活单调乏味,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有时,明知道眼下该干什么,可就是不想着手;即使强迫自己集中注意,也是“眼在黑板,心在窗外”;知道自己成绩下降,可还是看到书本就腻烦,打瞌睡;懂得作业该怎么做,可往往做错,还检查不出等等。用中学生自己的话讲,是种“说不出的难受”。我们觉得这类苦恼,既有生理的因素,显示了中学生青春期来临的某些特征,又有心理的因素,他们这是陷入了一种综合性的心理疲劳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个体的多种心理功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失调和紊乱,上述的认知力下降,注意力分散,意志力减弱,手脑协调性降低,情绪异常,对一切事物兴味索然,就是典型症状。
陷入心理疲劳的学生,轻则学习效率降低,成绩退步,自尊心、自信心受到挫伤;重则出现厌学、好激动、拖拉成性、抑郁多疑,甚至逃学、结伙对抗。过度的心理疲劳还会导致身心疾患。
中学生心理疲劳现象的成因是复杂的。原因之一是过度学习的压力。目前大多数中学生仍然处于单调繁重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中,每天要坐上十几个小时,不停地听读背写,其辛苦程度是多数成人所不及的。原因之二是某些理论与现实的反差现象。社会的不良状况和中学生接触社会的肤浅,使他们感觉不出刻苦学习的重要,体会不可遵从教诲的益处,产生了怀疑、厌倦。原因之三是由于现代中学生中众多独生子女的不良心理品质,如依赖性强,耐挫力差,宽以待己,严以责人等等。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在了解分析这一现象的成因之后,除了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以外,还要研究如何满足中学生心理上许多正当的发展需要,以维持中
学生的心理健康。
一、理解肯定学生
善于肯定别人是一种美德,希望别人肯定也是人之常簧。积极的肯定能使他们体验到成功和满足,带来愉快和欣喜,鼓舞着新的行为和新的期待。特别对中差生,肯定得越及时,越具体越能引发内驱力,可是我们在工作中总是批评多于肯定,有意无意地忽视了中学生的点滴努力、细微进步,使他们常常处在失望、孤寂、自责之中。
二、信任学生
中学生在潜意识中希望与父母、老师平等交往,自我的观念、主张、兴趣等能得到赞同,以实现存在的价值。如果我们无视这一点需要,动辄絮絮叨叨,管头管脚,以居高临下之势喝道“谁听谁的”,这是最遭学生反感,最易引起消极、烦躁、逆反心理。优秀的老师和家长总是彩“商量”的方式,体谅他们,信任他们,爱护他们,在自主的实践中认识自我,完善自我。
三、创设良好的环境
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中学生的心理虽在发展,毕竟很不成熟,其承受力远远不及成人。长期的紧张和焦虑必然使其心理功能失调。因此,对学生学习、活动时间的安排应张驰有度,减轻劳乏;教学内容的要求应灵活一些,从每个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让每个学生都相信自己能成功,在分步实施中让每人都取得满意的成绩。
创设一个良好的班集体。人需要集体,在一个良好的集体中,个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会成倍增长,同时,良好的集体行为也会对个人产生巨大的吸引力。有些学生由于暂时的落后而自卑,由自卑而产生孤独,疏远集体,情绪低沉。对这样的学生,我们必须利用集体的力量进行帮助。如采取师生“爱心
联系”、学生之间“一助一”志愿者活动,使这些后进学生感受到集体的关心、集体的温暖,从而树立起学习信心,产生积极向上的态度。
四、做好心理辅导工作
一些学生同集体、家庭、师长亲善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他们便会转而投向心态类似的青少年,向后者认同,使种种心理疾患极快地弥散开来,甚至与社会上的不良青年交往,产生严重后果。因此,我们的思想工作必须透过行为发现问题,因势利导地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必须成为心理辅导的行家,尤其是班主任老师。我们必须明确自己的责任,善于步入受教育者的心田,帮助他们消除心理疲劳,以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
浅谈中学生的心理疲劳现象
鞍山市二十七中学
程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