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绪论习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资料推荐------------------------------------------------------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绪论习题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绪论习题第一章绪论 1、1908 年美国人比尔斯的自传( D )引起了当时关于精神病患者合
法权益的一场运动。
A.飞越疯人院 B.梦的解析 C.登天的感觉 D.一颗
找回自我的心 2、( C )年美国康涅狄格州成立了世界上第一
个心理卫生协会。
A.1876 B.1900 C.1908 D.1940 3、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每年的( B )为世界精神卫生日。
A.9 月 10 日 B.10 月 10 日 C.11 月 10 日D.12 月 10日 4、中国心理卫生研究和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
作起步于 20 世纪( C )。
A.60 年代 B.70 年代 C.80 年代 D.90
年代 1、世界卫生组织把健康定义为:
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还包括(A.B.D)方面的完满状况。
A.生理 B.心理 C.经济 D.社会 E.政
治 2、心理发展是指个体自出生到终老一生中(A.B.C.D)等心
理功能随年龄增长而改变的历程。
A.认知 B.情绪 C.情感 D.行为 E.身
体 3、心理成熟是指心理发展到 20 岁之后(A.C.E)的一种完
满状况。
1 / 4
A.心智发展 B.身体健康 C.情绪控制 D.社会地位 E.社会交往 4、2019 年,颁布了(B.C),标志着中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已经进入新一轮的建设阶段。
A.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B.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C.普通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D.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 E.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 5、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和内容包括:
(A.B.C.D.E) A.心理健康课堂教育与宣传 B.心理测量与评估 C.心理辅导或心理咨询 D.心理危机干预E.心理自助、互助与素质训练 1、健康:
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还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完满状况。
2、心理健康:
通常指个体人格、心理状况与现实生活适应良好的一种完好状况。
3、心理发展:
是指个体自出生到终老一生中认知、情绪情感和行为等心理功能随年龄增长而改变的历程。
1 4、心理成熟:
是指心理发展到 20 岁之后的心智发展、情绪控制和社会交往的一种完满状况。
5、心理环境:
---------------------------------------------------------------最新资料推荐------------------------------------------------------ 是指个体在生活中通过知觉所认知和体验到的外在文化与人际环境。
6、心理健康教育:
泛指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和技术,经由教育性的措施,增进个体的心理健康发展,培养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和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避免出现心理失常,直至达到心理成熟的水平。
五、论述题 1、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答:
(1)深化大学生素质教育,与德育相辅相成(2)促进志意、个性、气质等非智能结构的发展(3)有助于心理障碍的早发现、早预警和早防治(4)增进社会适应、面对挫折和参与竞争的能力 2、探索由中国特色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含义答:(1)根据中国的具体国情和民情对西方心理学在中国高校的应用做本土化的改造。
(2)对中国本土传统的德育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等理论和内观技术进行继承、发扬和综合应用。
(3)各地区和各类学校应根据区域文化和本校的办学定位及专业特点开展具有校本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3、中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特点答:
(1)心理健康教育与传统中国德育文化教育相结合(2)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管理工作相结合(3)个体咨询与团体辅导相结合(4)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5)学习榜样与校
3 / 4
园文化建设相结合 4、道德观的转换具有双向的身心效应答:
道德观与认知及归因模式、态度、情绪等心理因素一样,对人的身体功能和生理状况都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因为道德转换实际上意味着一种深层的心理分析和自行的发现,或类似于一种精神上的清算,意味着一种对曾经有过的恶念、恶行等一切罪过的忏悔,有助于当事人避免道德的自责,从而能够在自然、轻松和信任的氛围中认识自我,领悟人生,发觉自己上进的潜能。
道德观的转换还可能因带来新的人生意义的发现而具有开释心结的作用。
因此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道德观转化的实质就是构建了一种新的人生信仰或新的认知模式,也即意味着一种重建心理治疗。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