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2课《树林与草原》教案 语文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树林与草原》
诵读积累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唐·孟浩然《宿建德江》)
[赏析]原野空旷辽阔,远方的天空好像低压在树木之上,使心情更觉压抑,惟有倒映在清清江水中的明月似乎主动与人亲近,带来些许的安慰。这两句烘托出了诗人孤寂、愁闷的心情。
目标导航
1.了解作者,整体感知课文,了解文章的写景顺序。(重点)
2.品味优美的语言,学习多角度写景的方法,掌握文章主要内容。(重点、难点)
3.领略夏日里俄罗斯乡间的独特风光,接受美的熏陶。
写作背景
1.题目解说
文题由两个名词构成,也是自然界的两种景观,是本文描写的两个主要对象:“树林”“草原”。但它们不是中国的,而是俄罗斯夏日的树林和草原。
2.作者名片
屠格涅夫(1818-1883),俄国19世纪著名作家。他的小说不仅能反映当时俄国的社会现实,而且善于通过生动的情节和恰当的言语、行动,塑造人物形象。为俄国语言的规范化作出了重要贡献。早期的诗有《帕拉莎》《地主》等。1847年-1852年创作《猎人笔记》。代表作品有《父与子》《前夜》《罗亭》等,他被称为“小说家中的小说家”。
3.背景资料
本文节选自《屠格涅夫文集·猎人笔记》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丰子恺译)。略有改动。《猎人笔记》是屠格涅夫的成名作,也是他的第一部现实主义力作。在这部书中,作者除了为读者描绘了贯串全书各篇的猎人形象外,还为我们描绘了俄罗斯的大自然景色。作者特别擅长描写自然风景。自然界中的山色湖光、原野树林、野草香花、禽兽虫鱼,在他神奇的画笔之下,无不显得诗趣盎然,情味无穷。作家托尔斯泰曾这样赞叹他的风景描写:“两三笔一句,大自然就发出芬芳的气息。”
《树林和草原》是《猎人笔记》的最后一篇,在本文中,作者以极富表现力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俄罗斯树林和草原独特的夏日风光。
总结探究
1.文章主旨
本文按时间顺序,有层次地描写了从清晨到夜晚树林和草原的各种景物及其变化;从视
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五个角度展示了一幅夏日里俄罗斯乡间的自然风景画,令人向往、陶醉。
2.板书设计
3.写作特色
(1)语言朴实,饱含浓郁的诗意。
当夕阳西下,晚霞如火,“树木、丛林和高高的干草垛,都投下长长的影子”“一颗星在落日的火海里发出颤抖的闪光来”,猎人带着疲倦快步回到有蜡烛、饭菜的农舍。这里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意境优美的黄昏图,充满生活的喜悦、蓬勃的活力,散发出来的是那种浓浓的乡土气息和人与自然相契合的诗意。
(2)“五觉”并用,描绘细致。
文章在写景时能够调动人的各种感觉即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来进行生动细致的描绘,很有感染力,使人仿佛身临其境,这点很值得借鉴。
4.问题探究
本文是如何有层次地描写草原的?
文章按时间顺序有层次地写出各种景物从早晨到夜晚的变化。如写草原,在早晨是“白露沾湿”,当“太阳越升越高”时就“立刻干了”,而在乌云涌来时青草又“全部发黑了”,雷雨过后又“愉快地闪耀着亮光”。这样有层次地写出草原随天象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准确而生动地勾画出了俄罗斯夏日草原的独有风光。
读后感悟
感悟1:作者擅长描写自然风景。大自然中的一切在他神奇的笔下无不显得诗趣盎然,情味无穷。难怪托尔斯泰会这样称赞他:“两三笔一句,大自然就发出芬芳的气息。”
感悟2:作者在陶醉于夏日草原的美景的同时,也在向我们传达一个理念:人与自然的和谐亲近是多么美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