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功能对等看《老友记》中的幽默翻译
美国情景喜剧《老友记》中幽默的语用分析
![美国情景喜剧《老友记》中幽默的语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cc1c01e76c66137ee061946.png)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1 设计中国际主义风格与民族主义风格的平衡2 A Comparative Study of Refusal in Chinese and American Cultures3 外教口语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4 主位推进模式在语篇翻译中的应用5 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角色扮演6 从男性角色解读《简爱》中的女性反抗意识7 英国哥特小说故事情节中的怪诞表现8 “狗”在中西文化中的对比研究9 《傲慢与偏见》中的三种不同婚姻的分析10 论莎士比亚《尤利乌斯凯撒》墓地演说中的人际意义的实现手段11 论《白鲸》主角的悲剧实质12 从女性意识的角度解读《荆棘鸟》中的女性形象13 论《序曲》反映的威廉华兹华斯的辩证想象观14 浅析英语歧义句的成因及消除15 On Women’s Status in the Early th Century Seen in The Sound and the Fury16 对《呼啸山庄》中女主角的女性哥特情结分析17 从女性主义角度分析《嘉莉妹妹》中嘉莉的新女性形象18 文档所公布均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
原创Q 175 567 12 4819 礼貌原则之于商务信函的翻译20 笛福《鲁宾逊漂流记》中鲁宾逊形象解析21 透过电影《假结婚》看中美传统婚姻习俗差异22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23 The Gothic Love in Wuthering Heights24 《推销员之死》中男主人公悲剧命运分析25 国际商务英语信函写作中的礼貌策略26 英语委婉语的语用分析27 论流行网络词汇的汉英翻译28 论《佛罗斯河上的磨坊》中的象征意象以及悲剧结局29 论《喜福会》中中美文化的冲突与融合30 思维差异在英汉语言中的体现31 探究《蝇王》中的人性32 欧亨利小说中的批判现实主义33 从功能对等角度分析英文电影片名汉译34 The Application of Corpus in Teaching English Writing35 对《雾季的末日》主题的解读36 麦当劳成功之道37 中西跨文化交际中的礼貌问题之比较分析38 《呼啸山庄》中女主人公人物分析39 中西饮食文化差异40 从意象看《喜福会》的主题41 目的论与外国汽车商标的汉译42 浅析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及消除语言歧视的策略43 成语翻译中的文化缺省与翻译补偿44 D.H 劳伦斯《盲人》中的人文主义研究45 从目的论角度比较研究《彼得潘》两个中文译本46 从《七个尖角阁的房子》看霍桑的罪恶观47 从《傲慢与偏见》浅析现代经济对婚姻爱情观的影响以及奥斯汀眼中的完美婚姻48 汉语喜剧小品中的模因现象研究49 文化因素对英汉互译的影响50 英语外来词和它的翻译51 《还乡》中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52 网络环境下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研究53 解析威廉布莱克《老虎》中的修辞运用及其对英语写作的启示54 从归化异化角度浅析《三字经》两个英译版本55 华兹华斯诗歌的精神生态研究—以《丁登寺》为例56 The Application of Cohesive Devices in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of Chinese Literary Works57 中英颜色词的比较58 试析美国女性政治家希拉里克林顿的成功因素59 从跨文化交际看中西方时间观差异60 《玻璃动物园》中的逃避主义解读6162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Used in Different English Teaching Stages63 浅析英汉语言中颜色词的运用64 图式理论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65 爱默生的超验主义艺术观在《论自然》中的体现66 英语幽默语言的会话含义分析—以《老友记》为例67 宋词英译中的模因传播分析68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英语言语幽默的翻译—以《老友记》为例69 中西方礼貌用语对比分析70 《苔丝》中的圣经和神话典故71 是受害者还是恶棍——重新解读夏洛克72 英语谐音双关的语义特点及其不可译性73 当女人成为男人--试析《紫色》中西莉的性向转变74 从功能对等的角度浅析汉语成语中数字的翻译75 言语行为理论视角下的商务索赔信函话语分析76 中外青年婚姻观念差异——从《柳堡的故事》和《傲慢与偏见》中进行对比77 对比研究《珊瑚岛》和《蝇王》主题的冲突性78 本我,自我,超我--《名利场》中利蓓加的形象分析79 论国际商务谈判中的跨文化交际的障碍分析--基于语用角度80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苍蝇》反映的人性创伤分析81 中国和英国传统婚俗差异研究82 文化意识与语言教学83 浅析跨文化交际中的体态语84 中国英语与中式英语的对比研究——从英汉民族思维差异的角度85 中美乡土文学中人性美的文化差异分析86 从文化视角考察中英语言的称谓语差异87 分析内战对《飘》中斯佳丽的影响88 基于中西文化差异的翻译策略研究89 对鲁滨逊性格特征的分析90 浅析《黛西米勒》中男女主人公矛盾情感背后的文化冲突91 交际教学法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92 性别差异在日常英语词汇和句法中的体现93 中美文化交际中的礼仪文化差异研究94 汉英动物词文化内涵的对比95 中英女性爱情观比较——以林黛玉与简爱为例96 国际贸易中商务英语的翻译策略97 愤怒的尊严——浅析《愤怒的葡萄》中失土农民的抗争历程98 英语商务合同的文体特点及其汉译99 析《瑞普凡温克尔》三个译本的翻译策略100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101 A Study of Mark Twain’s Rhetorical Devices: Irony and Humor in 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102 奥斯卡王尔德《认真的重要性》中似非而是的隽语对现实世界的重塑103 Sister Carrie:a Girl with Ascending but Unfulfilled Desires104 论《傲骨贤妻》字幕翻译中的归化和异化策略105 《玻璃动物园》中的逃避主义解读106 《他们眼望上苍》中的女性主义107 达尔文主义视角下的《卡斯特桥市长》108 从叔本华的哲学思想角度简析《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的悲剧109 中美企业招聘广告文化对比分析110 英语习语的翻译方法111 The Study of the Positive Effects of Native Language on Junior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112 浪漫主义天性和实用主义个性之间的冲突——评《呼啸山庄》中凯瑟琳人性的矛盾113 浅析霍桑罪恶观在《拉帕西尼的女儿》中的体现114 从里奇的礼貌原则角度分析《老友记》中的言语幽默115 论中国的归化异化116 合作学习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117 Teleology, Religion and Contexts118 A Pragmatic Analysis of Oxymoron in Advertising119 《麦田守望者》成长主题解析120 从违反合作原则研究《生活大爆炸》121 苔丝悲剧原因探究122 浅析英语教学中的情感因素123 从女性主义批评看《金色笔记》中的人物描写124 《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观125 试论爱伦坡的作品在当时遭受非议的必然性126 艺术与现实之间的冲突--解读毛姆的《月亮和六便士》127 英汉语言与文化差异对广告翻译的影响128 理想与现实的距离——《麦田里的守望者》中主人公霍尔顿的求索之路129 英语外贸电子邮件的语篇分析130 中西方婚俗文化及差异131 从语用学视角初步分析英语骂詈语132 英汉基本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对比研究133 新闻英语标题的特点和翻译134 从功能对等的角度浅谈商标翻译135 从生态批评视角解读海明威作品136 文化视角下的商标语翻译策略137 时政新词翻译探析138 性格、学习策略和英语学习成绩的关系研究139 浅析托妮·莫里森《宠儿》中人物的身份建构140 解析《喧哗与骚动》中凯蒂悲剧的必然性141 语篇分析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142 浅析英式英语与美式英语之词汇差异143 从功能对等理论角度浅析有关“狗”的汉语四字格成语的英译及方法144 浅析肯德基在中国的本土化策略145 会话含义理论在英文广告中的应用146 非限制性定语从句的汉译147 爱伦坡《泄密的心》的恐怖效果148 A Study of C-E Translation of Tourist Material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ross-culture 149 中英社交礼仪差异的比较与分析150 论英语被动语态的语篇功能及其翻译策略—以《高级英语》第二册为例151 易卜生戏剧《培尔金特》中培尔金特的宗教救赎之路152 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的重要性153 浅析简奥斯丁在《傲慢与偏见》中的女性主义154 英汉思维差异与翻译策略155 “一只陷入囹圄的小鸟”——苔丝的悲剧命运分析156 分析戴珍珠耳环的少女157 英国历险小说《所罗门王的宝藏》158 《玻璃动物园》中的逃避主义解读159 从美国新闻理念的发展看例外主义的嬗变160 意象美,声响美,节奏美--评济慈《希腊古瓮颂》161 电影名称的翻译特点162 The Postmodern Story In the Victorian Age--The French Lieutenant's Woman 163 从女性主义角度看斯嘉丽与命运的抗争164 从意象看《喜福会》的主题165 A Probe into the Spiritual Worlds of The Old Man and the Sea166 从文化差异的角度看中文颜色词的英译167 《玻璃动物园》中的逃避主义解读168 由中国的圣诞节“热”来看中美文化的冲突及融合169 The Gothic Elements in Edgar Allan Poe’s Works170 高中英语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研究171 Cultural Differences and Translation Strategies172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173 基于概念隐喻的英语习语研究174 Cultural Difference between Chinese and American Advertisement 175 奥斯卡.王尔德的美学观点及其在《道连格雷的画像》中的体现176 撒旦和孙悟空的形象和文化内涵对比177 英汉习语文化差异浅析178 影响二语习得的因素--案例研究179 《榆树下的欲望》卡博特的悲剧分析180 《紫颜色》对女性主义概念的延伸及新阐述181 浅析托妮莫里森《恩惠》中的母爱182 On Application of TBLT to Junior High School Oral English Teaching 183 詹姆斯乔伊斯的《阿拉比》与腐朽的宗教184 麦都思眼中的中国宗教形象185 浅谈中学英语教学中交际任务型教学活动的设计186 论中学英语教学中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187 《呼啸山庄》中窗的意象188 从文化角度探析中英基本颜色词的比较和翻译189 从目的论看汽车广告的翻译策略190 从《傲慢与偏见》两个汉译本看翻译策略的选择191 An Analysis of Translation of Road and Traffic Public Signs192 简奥斯汀《诺桑觉寺》中人物对爱情和婚姻的不同态度193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的词性转换翻译研究194 爱伦坡的《乌鸦》中的浪漫主义分析195 《夜莺与玫瑰》和《快乐王子》中奥斯卡王尔德的唯美主义196 The Application of TBLT Approach in Reading Instruction197 英汉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及其翻译198 从中英文动物隐喻看中国与英语国家的文化差异199 Terror of the Soul-Analysis of Features in Poe’s Gothic Fictions200 《辛德勒名单》主人公性格分析。
对奈达“功能对等”理论的再认识
![对奈达“功能对等”理论的再认识](https://img.taocdn.com/s3/m/fa449a58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f8.png)
对奈达“功能对等”理论的再认识重新审视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挑战与机遇在翻译领域中,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具有深远影响。
该理论强调翻译过程中,应追求原文与译文在功能上的对等,而非简单的字面对应。
本文将重新审视这一理论,以期深入理解其在当今翻译界的角色,并探讨其未来发展方向。
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起源于他的《翻译科学:理论与实践》一书,他提出:“翻译就是用接受语言复制出与原语信息最接近、最自然的对应语言。
”这个定义强调了翻译不仅是语言间的转换,更是文化间的交流。
因此,成功的翻译应追求原文与译文在功能上的对等,而非简单的字面对应。
“功能对等”理论在翻译实践中具有广泛应用。
在语言翻译领域,这一理论为译者在处理文化差异、语言结构差异等问题时提供了有力的指导。
同时,该理论也在计算机语言学习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为机器翻译技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然而,在实践中,“功能对等”理论也面临一些挑战。
对于“功能对等”的界定,不同译者可能有不同的理解和操作方式,这可能导致译文的多样性。
在某些情况下,“功能对等”可能难以实现,例如,原文中的文化典故、语言风格等信息在译文中可能无法完全还原。
为了克服这些挑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功能对等”理论进行优化:增强文化意识:译者应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充分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习惯和价值观,以便在翻译过程中实现更准确的功能对等。
提高语言能力:译者应不断加强语言学习和实践,以确保在翻译过程中能够准确传达原文的信息和风格。
引入新技术: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利用这些技术来提高翻译的准确性和效率,例如,通过数据分析和对比,提高译文的质量。
展望未来:奈达“功能对等”理论的机遇与发展尽管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在实践中面临挑战,但其仍然是翻译界的重要指导原则。
未来,随着语言学、计算机科学技术以及跨文化交流的不断发展,“功能对等”理论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浅析“老友记”幽默字幕翻译分析
![浅析“老友记”幽默字幕翻译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018675ebb68a98270fefa3c.png)
浅析“老友记”幽默字幕翻译分析作者:王崇来源:《校园英语·下旬》2015年第04期【摘要】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发展,中国与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
国外电影和电视节目大量涌入中国。
因此,翻译学者和译员开始关注字幕翻译这一领域。
本文以目的论和文化翻译观为理论基础看美国情景喜剧老友记的幽默字幕翻译。
然后通过对不同翻译版本的对比分析,检验两理论应用于字幕翻译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关键词】字幕目的论文化翻译观基于前人研究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文以弗米尔的目的论和苏珊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观为理论框架,采取个案研究及对比分析的研究方法,对美国情景喜剧老友记的字幕翻译进行研究。
通过对其不同译本的比较分析,旨在发现目的论和文化翻译观应用于幽默字幕翻译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一、汉斯弗米尔的目的论弗米尔将目的原则阐述为两条规则:(1)原文和译文的互动由翻译的目的来决定。
(2)翻译的目的根据接受者不同而变化。
译者应用最适当的翻译策略来达到目的语文本意欲达到的目的。
他的理论包括三个基本原则,分别是: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
在这三原则中,目的原则居核心地位,其他二原则必须服从于它。
二、苏珊巴斯内特的文化翻译观苏珊·巴斯内特,当代英国最有影响的文化翻译论者。
她的文化翻译观要求在传递信息过程中移植文化,尽量保留差异,以文化交流为中心,倾向源语的原汁原味,不主张为了追求译文的“可懂性”而牺牲原文风貌。
三、“老友记”幽默字幕翻译分析文化幽默要依靠一定文化背景知识才能理解和欣赏。
老友记中使用了大量的文化幽默,这些幽默依靠一定的背景知识和文化意识才能取得幽默效果。
然而,在这些文化幽默中存在大量的文化缺省现象,只能为意向观众所理解。
而面对那些不了解西方文化的中国观众来说,要将这些文化幽默信息翻译出来无疑是对译者的巨大挑战。
Monica:(on phone) Okay,great! Bye.(Hangs up as Chandler enters.)So guess who’s coming to Thanksgiving dinner?Chandler: Sydney Poitier? Hehheh.莫妮卡:那好,太棒了!再见。
功能对等翻译理论下《老友记》的幽默语言翻译
![功能对等翻译理论下《老友记》的幽默语言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50daf6eb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00.png)
《老友记》的言语幽默主要来源于剧中六位主角之间的互动和社会现象的调侃。 在翻译这类幽默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1、理解幽默语境:准确理解原文中的幽默语境是翻译幽默的关键,这要求翻 译者对美国文化和社会背景有深入的了解。
2、传递文化内涵:《老友记》中的幽默常常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元素,如流行 语、俚语、典故等。在翻译过程中,需要适当地处理这些文化元素,确保译文 对于目标语观众来说具有可理解性和可接受性。
《老友记》幽默语言翻译策略
在翻译《老友记》中的幽默语言时,译者需要采取以下策略:
1、语言转换:为了保持原剧的幽默风格,译者需要进行语言转换,即将原剧 中的美式幽默转换为符合目标语观众的语言习惯和文化背景的幽默。
2、笑话编译:有时为了保持原剧的完整性和连贯性,译者需要对原剧中的笑 话进行编译,即将原剧中的笑点进行改编和重组,使其更符合目标语观众的口 味。
综上所述,功能对等理论对于《老友记》幽默对白字幕翻译具有重要的指导作 用。通过保持原意、尊重原文、考虑文化差异等方式,可以使非母语观众更好 地理解和欣赏《老友记》的幽默成分。然而,对于不同的文化和语言背景,完 全的对等可能是难以实现的。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还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实践, 以提高翻译的质量和效果。
一、功能对等理论
功能对等理论是著名翻译理论家奈达提出的,他认为翻译的目的是使译文在接 收者中产生与原文在源语读者中所产生的相同的效果。功能对等强调的是意义 和形式的对等,而非简单的词汇和语法的对等。这意味着,在翻译过程中,需 要充分理解原文的意义和风格,然后以目标语言重新表达,以实现与原文相同 的交际效果。
3、考虑文化差异,增强可接受 度
由于《老友记》是基于美国的文化和社会背景创作的,其中的很多幽默成分对 于非母语观众来说可能难以理解。因此,在翻译过程中,需要考虑文化的差异, 以增强字幕的可接受度。例如,在某一集中,瑞秋说“I don’t do laundry. It’s a chore I’m not responsible for.”其中“chore”在美国文化中 通常指“繁重的家务活”。在中文中没有完全对应的词汇,但通过“繁重的家 务活”这一翻译,中国观众可以理解瑞秋的意思。
功能对等理论分析《老友记》字幕翻译
![功能对等理论分析《老友记》字幕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ff4d515a76c66137ef061916.png)
功能对等理论分析《老友记》字幕翻译作者:王啸陈颖颖来源:《青年文学家》2017年第20期摘要:本文以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以美国情景喜剧《老友记》中的对话字幕翻译为研究对象,将字幕翻译的翻译属性和字幕特征融合在一起,讨论字幕翻译问题中的一般性与特殊性。
在研究传递等值效果的字幕翻译策略中,以求使译入语观众能够在观赏影片时能够更好地理解异国文化。
关键词:字幕翻译;功能对等;老友记[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0--01一、字幕翻译的特征Henrik Gottlieb教授提出的目前为止占比重最大且最重要的字母翻译特征为:书面性、添加性、同步性、短暂瞬时性以及多符号性。
二、功能对等理论分析《老友记》字幕翻译实例《老友记》是美国NBC电视台从1994年开播,并连续播放了10年的一部幽默情景喜剧,讲述6位年轻人在美国纽约的生活、爱情和事业中的故事。
其受欢迎程度不仅在美国,甚至被译为各种语言出口到全世界,深受人们喜爱,剧中各种金句经典自然也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而字幕翻译在这其中起到了不容置喙的关键作用。
例1:Joey: No, no, no, don't you dare bail on me. The only reason she's goin' out with me is because I said I could bring a friend for her friend.Chandler: Yes, I know, but her friend sounds like such a……Joey: Pathetic mess?—乔伊:你不能抛下我。
她答应跟我约会就是因为我答应给她朋友带一位男伴。
—钱德勒:我知道,但是她朋友好像是个十足的。
—乔伊:可怜虫?这个场景是情人节前夕,几个朋友聚在咖啡馆讨论每个人的计划时,乔伊和钱德勒的对话。
浅谈《老友记》的幽默语言及其翻译
![浅谈《老友记》的幽默语言及其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42d68446aa00b52acfc7ca9f.png)
浅谈《老友记》的幽默语言及其翻译作者:徐娟邵韫天来源:《世界家苑·学术》2019年第08期摘要:随着电视娱乐文化不断深入发展和电视节目不断更新换代,越来越多的外国优秀电视作品开始进入中国人的视野中,《老友记》这部美剧在中国观众心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与影响力。
这不仅仅是因为剧中的俊男靓女,更重要的是因为其精彩接地气的剧情以及幽默犀利的语言风格。
作为一部经典美剧,其经典和到位的翻译手法也是很多人喜欢《老友记》的关键原因之一。
本文介绍了剧中主要的几种翻译手段,并对其中的翻译方法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老友记;美国文化;美国语言;恰当翻译1 幽默语言翻译的功能对等理论1.1 幽默的定义幽默分为情景幽默和言语幽默,言语幽默是幽默发挥作用的主要方式,是所有语言中非常生动、鲜活的部分。
幽默也是喜剧电视节目的首要特征,是交际双方动作或说话的行为。
但即便说话人精心组织了非常幽默的语言,由于语言环境、文化差异等原因听者不能理解,那么幽默效果将会大打折扣。
幽默必须是理性而不是感性的,必须有一系列观众所熟悉的社会规范,且情境及组成部分必须与周围的环境不相适应。
最后,必须对涉及的人不造成伤害。
当满足以上条件时,人们就会发笑。
缺少任何一个因素都会失去幽默效果。
美国人创造幽默的方法有文字游戏、自我贬低、重复、反谚语、夸小、黑色幽默等。
对于《老友记》来说,其中的幽默元素应用得非常到位,比如说它的语言特色和一些经典台词的应用,就处处可以彰显出这部幽默情景剧的精彩特色。
1.2 功能对等翻译理论功能对等理论由美国人尤金·A·奈达(Eugene Nida)提出,所谓“功能对等”,就是说翻译时不求文字表面的死板对应,而要在两种语言间达成功能上的对等。
奈达提出,翻译需要坚持内容第一,形式第二。
在无法同时实现形式与内容对等的情况下需要选择内容对等,尽可能地实现形式对等。
奈达提出:读者在欣赏翻译文本时出现的反应要与原文读者在欣赏原文本时出现的反应基本相同。
美国情景喜剧《老友记》中幽默对白的会话含义分析
![美国情景喜剧《老友记》中幽默对白的会话含义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892c7400029bd64793e2c27.png)
美国情景喜剧《老友记》中幽默对白的会话含义分析幽默作为一种言语的艺术,它的产生一方面离不开语言本身的内在规律,另一方面也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语言在语境中的使用情况。
幽默的理解从根本上说是一个语用问题。
本文拟从Grice的“会话含义”学说出发,对《老友记》中的一些精彩对白作一语用分析。
标签:幽默;会话含义;合作原则;违反引言人们在生活中渴望笑声,需要幽默,尤其是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幽默给紧张工作或生活的人们带来身心的松弛。
从广义上说,幽默是人类交际过程中能引人发笑的话语、动作和表情等等,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但由于人们的交际活动主要是依赖话语完成的,所以幽默多产生于话语当中(李悦娥:205)。
幽默作为一种言语的艺术,它的产生一方面离不开语言本身的内在规律,另一方面也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语言在语境中的使用情况。
语用学的任务就是研究把特定的话语放在特定的语境中使用所产生的交际功能,探究在不同的交际环境下如何运用语言的规律(吕光旦)。
幽默的理解从根本上说是一个语用问题,因为幽默的实现特别依赖语境,依赖于言语的蕴涵意义。
情景喜剧没有恢弘的主题,庞大的制作,而主要是靠滑稽的情节和幽默的、贴近生活的对白来吸引观众。
对于语用学研究,情景喜剧的台词可以提供丰富的语料。
而《老友记》凭借六位主角精湛的演技、精彩绝伦的台词,再加以独具人物特色的语言风格,成为一部极其成功的情景喜剧。
本文拟从Grice的“会话含义”学说出发,对《老友记》中的一些精彩对白作一语用分析。
一、Grice 的会话含义理论根据何兆熊主编的《新编语用学概要》一书,Grice的会话含义理论包括会话含义和会话的合作原则。
他认为在人际交往当中,说话人所要表达的意思并不仅限于话语的字面意义,还会在字里行间含蓄地传达出另一种意义。
因此听话人要完全明白说话人的意思,就必须理解说话人的话语字面意义,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语境和双方共有的背景知识,作出合理的推断,从而得出说话人的含蓄意义。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英语言语幽默的翻译—以《老友记》为例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英语言语幽默的翻译—以《老友记》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f90ab7d3eff9aef8951e0617.png)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王尔德童话中的毁灭与拯救英文电影片名的汉译研究旅游翻译中的跨文化语用失误An alysis of Cross Cultural Busin ess Communi cati on Failure语结与英语长句的翻译反复在格特鲁德?斯泰因的作品《三个女人》中的运用《乱世佳人》中的清教主义思想解析英语广播新闻与报纸新闻的文体比较学习动机对大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模糊语用交际策略在政治语言中的运用分析中美餐桌文化差异比较研究A Study of Transl ation of Chinese Idioms with Numeral “ San”A Study of Neo-Classicism浅析广告英语的修辞特点归化与异化在文学翻译中的融合应用——评《红楼梦》两英译本中的习语汉英翻译中的中国式英语产生的原因及对策《海狼》主人公汉弗莱?韦登成长新论Dicke ns ' Huma nitaria nism in The Two Cities从卡明斯的L(a看视觉诗的可译潜势影响英语专业学生阅读理解因素的分析及对策探讨Analysis on Paul Mo rel ' s Life Passag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awrenee ' s Unconscious 商务英语信函中礼貌策略初探The Study of the Positive Effects of Native Lan guage on Junior School En glish Teach ingA Brief Analysis of Willy Loman ' s Tragedy in Death of a Salesman论英语俚语的汉译一以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从文化角度简要分析词语的意义Why is Valentine ' s Day More Popular than Qi XCultural Analysis of Traditional Festivals一位绝望的主妇——从女性主义角度诠释《林中之死》英语体育新闻标题的特点及其翻译礼貌策略的英汉对比研究一以《傲慢与偏见》及其译本为例An alysis of Gone with the wi n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emi nism英语委婉语之初探从消费文化角度看《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美国梦的破灭文化差异对商务谈判的影响及策略《威尼斯商人》中的关键社会元素一一莎士比亚心中的乌托邦社会透过中西谚语的对比分析中西文化异同The Lon ely and Desperate Moder n Man: A Close Readi ng of The Hairy Ape from the Perspectiveof Expressi onism《爱玛》的婚姻观分析狄更斯的人道主义思想在《双城记》中的体现《红字》中的基督教因素初探A Comparative Study of America n and Chin ese Spatial Lan guage in Busin ess Negotiati onThe Postmoder n Story In the Victoria n Age ---- The French Lieute nan t's Woma n《汤姆•索亚历险记》中所反映的社会问题外语学习焦虑与口语成绩的相关性研究批评与重新解读《日瓦戈医生》论远大前程中皮普的道德观论《紫色》的社会意义中美时间观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The Comparis on of Diet Culture betwee n Chi na and AmericaStopping by Woods on a Snowy Evening的三中译本------- 各译作对原作忠实度的对比评析Con trariety of William Blake ------- I mage An alysis of Songs of Innocence and of Experie neeA Comparative Study of Drago n Images in Chin ese & Western Literary Classics《哈利?波特》系列里恐怖美的研究文化差异对跨国公司在华本土化战略的影响从社会习俗角度分析中西方文化差异和谐与冲突:弗罗斯特和陶渊明田园诗的比较研究新课标下初中英语教师角色转变的研究On Paul ' s Sdlivelopment in Sons and LoversWomen s Image in Pygmalion《苔丝》中的女性与自然《双城记》中的人道主义文化差异对国际商务谈判的影响《愤怒的葡萄》中的圣经原型年世博会吉祥物所体现的中国元素中译英口译活动中母语负迁移现象的实证研究英文中"and”的用法及译法探析大学生英语听力两种辅助活动实证研究论《龙年》中呈现的中国文化《红楼梦》中的颜色词及其翻译中国文学作品中的歇后语的英译-以红楼梦为例中西方悲剧爱情故事折射出的文化差异一《穆斯林的葬礼》与《荆棘鸟》之比较Comparis on of models of Huma n Resource Man ageme nt betwee n East and West从《嘉莉妹妹》看德莱塞的女性观网络环境下英语专业学生学习策略研究《可以吃的女人》的女性主义解读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任务型活动设计隐喻视角下的政治新闻语篇分析当爱遇见不爱——浅析《马可百万》中的三对情爱关系On Con tradict ion Betwee n Comprehe nsion and Expressi on in Tran slati on论中西教育观的差异跨文化交际中的禁忌习俗任务教学法在初中英语阅读中的应用试论英语中的歧义与翻译从功能派翻译理论的角度研究中国菜单翻译试比较《汤姆索亚历险记》与《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中主人公性格异同点解析《红字》中的红与黑游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作用论《爱玛》中的新女性形象任务型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现状分析--以XX学校初一学生为例浅析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英汉颜色词语义对比研究解析女性主义在DH劳伦斯《马贩子的女儿》人物塑造中的体现Purita nism in The Scarlet Letter中国文化元素在功夫熊猫中的体现及其翻译《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艺术特色分析试论库珀的种族观以《最后一个莫西干人》为例语用学理论在经贸英语口译中的应用论《金色笔记》的多元主题英汉颜色词在文化背景下的不对应性对《魂断蓝桥》女主角悲惨性命运原因的分析In flue nee of Cross-Cultural Differences on the Tran slati on of Chin ese and En glish Idioms 艾米丽的心理性格分析西方饮食文化对中国饮食的影响宗教枷锁下的人性挣扎一一《红字》中丁梅斯代尔形象解读从生态批评视域解读《热爱生命》A Study on Effective Multimedia-assisted SEFC Teach ingIn flue nee of Wester n Food Culture upon Chin ese People人格、环境与命运--- 以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分析《还乡》中的主要人物命运中西方婚姻观的差异《蝇王》中象征意义浅析浅谈来自《圣经》的英语习语英汉鸟类词汇文化内涵比较英汉味觉词“酸甜苦辣”的比较分析《呼啸山庄》中窗的意象中国菜名翻译的技巧与准则An An alysis of Middlemarc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thicsOn the Cultural Signification and Translation of Animal Idioms功能对等视角下记者招待会古诗词翻译策略研究电影名称的翻译特点Non verbal Communi cati on Used in Differe nt En glish Teach ing StagesA CP-based An alysis of Humor in Frie ndsOn Tran slati on of Culture-Loaded Words in Subtitle of Ashes of Time Redux论《天路历程》的批判精神战争、归乡、爱情一《冷山》的多元主题研究形合与意合对比研究及翻译策略论接受理论对儿童文学作品的影响一一以《快乐王子》中译本为例电影片名的翻译研究En glish to Chin ese Tran slati on Methods 从餐桌礼仪看中西文化差异浅议提高英语阅读速度的方法《觉醒》与《欢乐之家》中的女性形象和女权思想之比较从体育舞蹈看中西方社会的审美文化差异《雾都孤儿》中的善与恶运用超验主义解读《小妇人》中的女性形象《飞屋环游记》的人物设置特色分析《乞力马扎罗的雪》中概念隐喻分析Gen der Differe nee in Daily En glish Con versati on挣脱枷锁,走向自由——从《人性的枷锁》看毛姆的人生观试论霍桑小说《胎记》中的象征主义A Con trastive Study on Meanings of Ani mal Words in En glish and Chin ese英语教学中合作学习策略的初步研究拒绝话语跨空间映射的认知解读一以商务洽商为例迪斯尼动画《木兰》中的中美文化融合分析中西校园流行语的文化对比“爵士时代”的女性一一对比分析《伟大的盖茨比》和《太阳照常升起中》的女性角色埃德加•爱伦•坡幽默小说研究《紫色》中黑人男性形象研究浅析欧洲中世纪骑士和中国侠士精神的差异一西欧中世纪初期骑士和中国秦汉游侠从《傲慢与偏见》两个汉译本看翻译策略的选择《麦琪的礼物》的叙事技巧分析语用移情及其在英语学习中的运用盖茨比美国梦的幻灭——透视现实生活中的爱情比较研究王维与华兹华斯的自然观Childhood PTSD in Anne of Green Gables中美两国家庭文化差异s Nana The Comparison of the Two Main Characters in Daniel Defoe ' s Roxana and Emily Zola跨文化视野下的中国形象一一以好莱坞电影为例论《简爱》中的女性意识On the Ways to Develop Ju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 Autonomous AbilityCulture Teach ing in College En glish Liste ning Classrooms《道连•格雷的画像》中意识与潜意识的对抗与结合从《悲悼三部曲》看尤金?奥尼尔对古希腊悲剧的继承性超越从《喧哗与骚动》中看复合式意识流手法广告英语中语言的性别差异Tragedy of a Margin alized Man ------ An An alysis of Shylock in The Mercha nt of Venice英语网络语言特点研究Risk Compari ng of Docume ntary Collectio n and Letters of Credit从跨文化角度浅析化妆品商标翻译论《双城记》中卡登形象的塑造及其意义英语外贸信函的特点及翻译从语用等效角度透析旅游景点名称英译《蝴蝶梦》中的女性成长主题研究浅析小组合作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浅谈象征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运用从《爱玛》看简?奥斯丁的女性主义意识试析《推销员之死》中威利?洛曼的美国梦从精神分析和人格面具理论看“我”和吕蓓卡的对立统一消除不良商标翻译的策略《白鲸》主人公埃哈伯人物形象分析从《打鱼人和他的灵魂》看王尔德的唯美主义《愤怒的葡萄》中圣经的象征和隐喻Study of Tran slati ng Skills of Busin ess Corresp ondence《觉醒》女主人公-艾德娜追求自我的过程从电影《暮光之城》浅析吸血鬼文化的改变隐喻在英语政治演讲辞中的认知功能一以奥巴马的竞选演讲辞为例中美婚姻价值观对比跨文化视角下研究英汉民俗词语的不等值翻译从《西风颂》初析雪莱的反传统人格特征论《第二十二条军规》的写作手法试析与地理环境有关的英语成语及其文化内涵论罗伯特?佩恩?沃伦《国王的人马》中对真理与自我认知的追求中西方聚会文化差异比较研究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下的《奥兰多》试析《傲慢与偏见》中的书信“美国梦”的幻灭一一论《人与鼠》的社会悲剧中西方文学作品中复仇的异同——《基督山伯爵》和《连城诀》比较研究A Comparative Study of Chin ese and En glish Polite Lan guages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英语言语幽默的翻译一以《老友记》为例《呼唤》中倒装句汉译策略研究。
从《老友记》看跨文化语境下的英语幽默语言-精选文档
![从《老友记》看跨文化语境下的英语幽默语言-精选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c9300d2c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e3.png)
从《老友记》看跨文化语境下的英语幽默语言-精选文档从《老友记》看跨文化语境下的英语幽默语言幽默的语言手段分为三种类型:语音类、语义类和语用类。
幽默语言的魅力既基于表达者独特的语言技巧,同时也有赖于交际双方在共知语境的前提下领悟幽默语言的潜信息,也就是语言所反映的文化。
语言幽默是英语语言一个十分明显的特点。
但要使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准确理解欣赏英语中的幽默并非易事。
除了丰富的语言知识外,要熟悉英语文化背景知识,还要有一定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老友记》是NBC从1994年开始播出的一部历时10年的美国电视情景喜剧。
整套喜剧围绕六个人的友谊、爱情和事业进行,他们生动有趣的性格令《老友记》在全世界广受欢迎,成为美国新一代的人必看的肥皂剧,而且自上演以来不断打破收视率,多次获得艾美奖提名,并数次获奖。
其诙谐幽默的人物对白是该剧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老友记》中会话幽默种类繁多,且利用了各种语言或非语言的手段制造幽默。
笔者将以《老友记》中的幽默对话作为实例,对幽默进行跨文化角度的分析。
一、曲解与误解跨文化交际的中的曲解(misconception)和误解(misunderstandings)大都是由语言所称载的文化因素引起。
“Culture is a process that both includes a nd excludes,always entails the exercise of power and control.”同一文化群体中的个人总以“局内人”(Insider)自居;与之相对的是“局外人”(Outsider),文化将他们分开。
任何语言都不能把全部信息在现场作完全性的表达,被省略信息的补偿方式就是该社会所积淀的一系列现成的文化心理。
这种复杂前提的最大的特征是“心照不宣”。
幽默语言更为如此,它特殊的体裁要求篇幅短小,回味悠长。
信息交流过程简化成为必然,这就形成了所谓的“文化空间”。
空间之内的人共享文化心理的前提是能体会其中逸趣。
《老友记》汉语字幕幽默翻译之分析基于功能主义的研究
![《老友记》汉语字幕幽默翻译之分析基于功能主义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3741747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8a.png)
《老友记》汉语字幕幽默翻译之分析基于功能主义的研究一、本文概述《老友记》作为一部经典的美国情景喜剧,凭借其幽默诙谐的剧情、鲜明的人物形象和地道的口语表达,赢得了全球观众的喜爱。
作为该剧的重要传播方式之一,汉语字幕翻译在确保观众理解剧情的也通过独特的语言风格和幽默表达,为观众带来了更多的观赏乐趣。
本文旨在从功能主义的角度出发,对《老友记》汉语字幕的幽默翻译进行深入分析,探究其翻译策略、技巧及效果,以期为中国情景喜剧的字幕翻译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强调翻译的目的和效果,认为翻译应以实现特定功能为导向,注重译文的接受度和可读性。
在《老友记》的汉语字幕翻译中,译者需要在保留原剧幽默风格的考虑到中文观众的审美习惯和语言习惯,运用恰当的翻译策略和技巧,使字幕翻译既忠实于原剧,又符合中文语境下的表达习惯,实现信息传递和文化交流的双重功能。
本文首先对《老友记》汉语字幕翻译的背景和意义进行简要介绍,明确研究的重要性和价值。
接着,通过对功能主义翻译理论的基本观点进行梳理,为后续分析提供理论支撑。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选取《老友记》中的典型幽默场景,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深入探讨汉语字幕翻译中如何实现幽默元素的传递和再现,以及译者在处理文化差异和语言转换时所采用的策略和技巧。
本文将对《老友记》汉语字幕幽默翻译的效果进行评估,总结其成功经验与不足,并为中国情景喜剧的字幕翻译提供建议与展望。
二、理论框架: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功能主义翻译理论,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德国,主张翻译应服务于特定的目的和功能,而非简单地追求原文与译文的字面对等。
这一理论强调,翻译活动是一种跨文化、跨语言的交际行为,其目标是实现原文在目标语言文化环境中的预期功能。
在功能主义翻译理论中,翻译被看作是一种有目的的、结果导向的行为,其核心在于“目的法则”(Skopos Rule),即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过程。
这一法则突破了传统翻译理论中对等或忠实的束缚,为翻译活动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和更多的可能性。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英语言语幽默的翻译—以《老友记》为例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英语言语幽默的翻译—以《老友记》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daee3708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94.png)
透过《格列佛游记》看斯威夫特的讽刺艺术论委婉语与国际商务谈判简•奥斯丁的婚姻观在《傲慢与偏见》中的体现《老人与海》中的系列意象探究从最佳关联原则看口译中的“归化”和“异化”论中美广告中所反映的文化价值观差异英汉化妆品说明书对比及汉译策略Growing Pains: An Analysis of the Hero in Catcher in the Rye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Comparison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Euphemism from Perspective of Communicative Functions从精神分析法解读《追风筝的人》的主题剖析简•爱性格的弱点寂静的声音——《送菜升降机》中的沉默英汉社交称谓语的对比研究元认知策略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从合作原则角度简要分析《老友记》中乔伊的性格特征苔丝悲剧原因探究从《唐老鸭》看赵健秀的男性主义《哈姆雷特》中奥菲利亚的悲剧——悲剧分析及造成悲剧命运的原因《红字》中替罪羊形象的分析论英语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呼啸山庄》中哥特式风格的表现中国特色词汇及其翻译《了不起的盖茨比》中黛西的女性主义分析A Comparative Study Between the Novel To Kill A Mockingbird and Its Film Adaptation《紫颜色》中爱丽斯沃克妇女主义解读《劝导》中安妮•艾略特的道德判断论惠特曼的战争诗歌A Comparative Study Between the Novel To Kill A Mockingbird and Its Film Adaptation英汉谚语特征对比分析英汉双语词典中的语用信息解读《欲望号街车》中的女主人公布兰琪凝视与对抗:《屋顶丽人》中的两性战争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的沉默之语用分析浅谈古希腊罗马神话对《哈利•波特》系列小说(前四部)的影响美国影视剧中的俚语翻译培养元认知策略,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从目的论角度看公司网页误译语境视角下的“吃”字翻译研究On the Female Initiation Theme in Little Women法国大革命对《西风颂》创作的影响功能翻译理论关照下的新闻英语标题翻译希望失落的机械天堂——析《加算器》中的人性失落主题形合与意合对比研究及翻译策略商务交际中you-attitude的语用功能探讨中美商务谈判中恭维语的分析《苏菲的选择》中的人性分析礼貌原则在商贸信函中的应用中西节日的对比研究Tragedy of a Woman and Society—Comment on Far from the Madding Crowd对《红字》中丁梅斯代尔的心理分析汉民族节日名称英译中的文化价值取向研究聊天室中网络英语缩略词浅析交际教学法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飘》中生态女性意识的研究论《呼啸山庄》中的象征主义运用Who Was to Blame:The Influence of Community on Pecola分析《简爱》和《名利场》中的女性主义公共标识翻译的跨文化语用学研究对罗伯特•弗罗斯特自然诗的尝试性研究主位推进模式在语篇翻译中的应用顺应论视角下的电影片名翻译(开题报告+论)自然与自由之子--新女性戴茜米勒Dickens’ Humanitarianism in The Two CitiesA Research on Unive rsity Students’ L Learning Motivation从缓解语言石化角度分析背诵式语言输入对英语写作的影响小说《蓝色城堡》中的意象和象征主义专有名词普通化国际商务谈判技巧与策略初探Analyzing Translation of Word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rom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PerspectivesForeign Publicity Translation论杰伊·盖茨比的悲剧中式英语成因之分析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中国领导人讲话中中国特色词汇的汉英翻译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Celebration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Festivals字幕中的幽默翻译—以《老友记》为例浅论《儿子与情人》中劳伦斯的心里分析技巧论小学英语教学中学习动机促进法英汉白色词的文化象征意义及翻译跨文化交际中的障碍浅析及其解决方法海明威《雨中猫》的文体分析电影《功夫熊猫》中美文化融合现象分析礼貌策略在国际商务谈判中的运用论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中英文求职信中言语行为对比分析情景教学法在大学新生英语口语教学课堂中的实施A Tentative Probe into the“Three Beauties” Principle in Classical Chinese Poetry Translation生态哲人约翰•斯坦贝克高中英语任务型语法教学初探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Proverbs and Their Translation Strategies中美文化视野中对个人主义的认同差异A Study of Cultural Presupposition in Idioms英语写作中的母语迁移作用及教学启示寂静的声音——《送菜升降机》中的沉默朗读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关于农村初中生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注意力的调查研究边缘人的挣扎——浅析《断背山》之恩尼斯论叶芝的写作风格浅析英语委婉语的应用领域论《喜福会》中中美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从认知语境的角度解读《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的隐含意义中美两国家庭文化差异一个女性的悲剧—从人性角度浅析苔丝的悲剧Using Maslow’s Hierarchy Needs Theory to Analyze Sister Carrie’s Destiny浅析英语广播新闻的语言特色On Elizabeth’s Rebellious Spirit in Pride and Prejudice《紫色》后殖民语境中耐蒂的觉醒对《红字》中完美人性的求索--浅析海斯特与丁梅斯代尔的自我思想较量与精神升华元认知策略指导下的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听力学习中美广告创意的文化差异性研究小说《黑猫》中双重人格东西方文化中团队意识的差别《弗兰肯斯坦》的悲剧性论西尔维娅•普拉斯诗歌中的死亡意象游戏在小学英语词汇学习中的运用On the Translating Strategies of Children’s Literature Seen from the Translation of E.B.White’s Charlotte’s Web世界经济危机影响下东莞企业的现状从《阿甘正传》看个人主义对美国文化的影响解析《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的性格特征及其成因《欲望号街车》中布兰奇的悲剧成因分析A Script-based Study of the Female Theme in Scent of a Woman比较《西游记》与《哈利•波特》中的英雄形象论《围城》中的语码转换英文电影欣赏与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xx学院案例论中西文化中家庭观念的差异语结与英语长句的翻译英语国家姓氏文化研究从《纯真年代》的女性角色看旧纽约的女性地位从许渊冲的“三美论”看唐诗中的典故翻译王尔德戏剧作品中的道德观控制学对英语家教影响的实证分析从好莱坞电影看美国的文化霸权《汤姆·索亚历险记》中所反映的社会问题从中英语言中的幽默表达看中西方思维差异艾米丽·勃朗特《呼啸山庄》中男主人公希斯克利夫的形象分析剖析托尼•莫里森笔下的黑人世界商务英语交流中委婉语的语用功能研究儿童本位主义在儿童文学翻译中的应用—《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两种译本的对比分析试论国际商务谈判中的跨文化问题及对策中美企业并购中的文化整合分析反思《夜访吸血鬼》中的同性恋现象从中西思维差异角度看汉英翻译中的中式英语现象《愤怒的葡萄》中的圣经原型国际商务中的跨文化沟通爱默生的自然观--生态批评视域下的《论自然》(开题报告+论)论《小妇人》的叙事技巧英国文化中的非语言交际的研究从《金银岛》看英国人的冒险精神海明威《太阳照样升起》中的象征主义Humor and Violation of the Cooperative Principle中英称谓语的文化差异及其翻译苔丝悲剧的原因与托马斯哈代悲剧意识的分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女性形象分析称呼语的语用分析—个案分析:以《傲慢与偏见》中的称呼语为例顺应理论视角下《红楼梦》中社交指示语的英译研究海明威的女性主义思想浅析《格列佛游记》讽刺手法的运用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从跨文化交际的发展看西方饮食文化对中国饮食文化的影响An Analysis of Syntactical Features and Rhetoric in English Speech论《儿子与情人》中保罗的爱情悲剧探析《愤怒的葡萄》中人性的力量模糊语在国际商务谈判中的语用功能研究浅谈《欲望号街车》所阐述的欲望从《达罗卫夫人》看弗吉妮娅伍尔夫的个性《小妇人》中四姐妹的命运目的论视角下《瓦尔登湖》两个中文译本的分析从文化角度看林语堂的《吾国与吾民》英语词汇学习策略探析网络资源在听力自主学习中的作用研究英语广告中双关语的运用及其翻译研究论人性自私在《呼啸山庄》中的体现《紫色》的妇女主义解读汉英语序对比浅析《老人与海》和《白鲸》的生态意识对比透过七夕和情人节看中西文化差异老纽约下的女性悲剧——对《纯真年代》中两位女性的分析论《宠儿》中社区与逃离的关系《印度之行》的象征主义分析论合作语言学习在英语精读课上的应用对大学课程中“旅游英语”的教材分析《老人与海》中马洛林形象的不可或缺性弥尔顿《失乐园》中撒旦的悲剧英雄形象《林湖重游》中的静态美分析英汉职业委婉语中“礼貌原则”之对比分析论《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中的二重世界浅析《汤姆索亚历险记》的艺术特色An Analysis of Y outh Subculture through the Movie--Trainspotting《傲慢与偏见》折射出的奥斯汀的婚姻观“红”、“黄”汉英联想意义对比研究高中学生英语课堂口语交际活动的错误分析中英爱情隐喻的对比研究浅析《小王子》的象征与哲学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英语言语幽默的翻译—以《老友记》为例Study on Characteristics of American Black English from Social PerspectivesThe Elementary Stage Translation Teaching Design for Undergraduate English Majors 从三美原则看中国古诗词中酒意象的英译论《海的女儿》的女性自我价值主题中西商务谈判风格差异的文化渊源。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老友记》幽默语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老友记》幽默语](https://img.taocdn.com/s3/m/4fbe4e898762caaedd33d443.png)
•
• • • •
艾米莉:我,艾米莉…
Minister:Take the Ross… 牧师:将把罗斯… Emily:Take the Ross• • • • • • • • • •
Minister: As my lawfully wedded husband, in sickness and in health, till death parts us.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老友记》幽默 语的字幕翻译
The Subtitle Translation of Humors in Friends Under the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姓名:吴子钊 学科:英语 导师:王静 日期:2015.5
Introduction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Eugene A Nida was born in November 11, 1944 . He is a distinguished linguist, and has been to 96 countries, having more than 100 lectures in the university.
Acknowledgements
• First of all, I would like to extend my sincere gratitude to my instructor, Wang Jing, for her instructive advice and useful suggestions on my paper. I am deeply grateful of her help during my paper. • • Secondly, I would like to express my gratitude to my classmates who offered me references and information on time. • • Last but not the least, I would like to express my lofty respect to teachers and working stuff in the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Under their instruction, I have a wonderful time during university.
Friends-老友记中的一些笑点和解释(转载)
![Friends-老友记中的一些笑点和解释(转载)](https://img.taocdn.com/s3/m/69070c87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b7.png)
Friends-老友记中的一些笑点和解释(转载)Friends-老友记中的一些笑点和解释(转载)来源:林志忠的日志1 Pitt出现那集,Mon说他瘦了好多,Pitt说,是啊,我就像是subway里广告里的那个人。
笑点:subway,中文名字赛百味,号称是健康快餐,越吃越瘦。
那时候刚好是jared fogle,一个经常去吃subway 的顾客,原来是大概400斤的超重者,因为吃subway 而减了200斤的人被subway 发现后拿来大做广告。
刚好是2000到2001时候的事,两年内全美国的subway 销售额每年增加了20%。
直到今天那哥们在美国都差不多家喻户晓。
brad pitt 跟他的经历差不多,那集是第八季,正好是2001年,刚好赶上这广告最红的年头,所以才被作者们特意写进去了, 所以brad pitt 才说“我可以给subway 做广告了”--------------------------------------------------------------↓2↓--------------------------------------------------------2 菲比冒充Ben的妈妈,跑到斯汀家要门票,斯汀老婆说,你再不走我就叫警察了,菲比却很兴奋地拿出照相机要合影。
ross问:“你凭啥认为我就能替你弄到门票。
”(似乎是这么说来着)然后菲比大声说:“因为Ross can。
”笑点:Ross can其实取了police很红的一首歌‘roxanne’的谐音--------------------------------------------------------------↓3↓--------------------------------------------------------3 钱钱睡不着,要看mon的一本很无聊的书用来催眠,结果越看越兴奋,于是他说:Damn you,Oprah.笑点:Oprah,奥普拉,黑人女主持,她的节目上经常会推荐好书,很明显这本书又是oprah club的推荐书。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的《老友记》言语幽默翻译研究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的《老友记》言语幽默翻译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fc83b74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9c.png)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的《老友记》言语幽默翻译研究一、简述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影视作品作为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其翻译质量对于跨文化交流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老友记》作为一部广受欢迎的美剧,其言语幽默不仅是剧情发展的关键,也是吸引观众的重要因素。
如何准确、生动地翻译这些言语幽默,使之在目标语言中保持原有的韵味和效果,成为了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功能对等理论由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奈达提出,强调翻译应以实现源语和目标语之间的功能对等为目标。
这一理论在翻译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尤其在言语幽默翻译方面。
通过对《老友记》言语幽默的翻译进行研究,我们可以深入探讨功能对等理论在幽默翻译中的具体应用,分析翻译策略的选择对幽默效果的影响,进而提出有效的翻译方法和建议。
本研究将结合《老友记》的具体台词和翻译实例,从词汇、句式、文化等多个层面分析言语幽默的翻译策略。
通过对比不同版本的翻译,评估其在功能对等方面的实现程度,并探讨造成翻译差异的原因。
本研究还将关注观众对翻译版本的接受度和反馈,以进一步验证功能对等理论在幽默翻译中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本研究旨在通过功能对等理论视角,深入探讨《老友记》言语幽默的翻译问题,为提高影视作品的翻译质量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1. 介绍《老友记》的背景与影响《老友记》是一部深入人心的美国情景喜剧,以其独特的幽默风格和细腻的人物刻画,赢得了全球观众的喜爱。
该剧以其六位主角——摩妮卡、罗斯、瑞秋、钱德勒、乔伊和菲比的生活和友情为主线,展现了一系列生动而真实的纽约都市故事。
在这些故事中,无论是关于爱情、职业还是家庭的挑战,都充满了趣味和启示,使观众在欢笑中感受到生活的真谛。
自1994年首播以来,《老友记》以其独特的魅力,跨越了文化和语言的障碍,成为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和讨论的影视作品。
其成功不仅在于其深入人心的故事和生动的人物形象,更在于其独特的幽默语言。
这种幽默语言不仅富有创意和新颖性,而且能够准确传达人物的情感和态度,使观众在欣赏剧情的也能够深入理解和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的《老友记》言语幽默翻译研究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的《老友记》言语幽默翻译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368fe47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e1.png)
3、原文神韵的保持:在翻译过程中,要尽量保持原剧的语言风格和幽默神 韵,使译文同样具有吸引力和趣味性。这要求翻译者具备敏锐的语感和良好的语 言功底。
结论
通过对《老友记》言语幽默翻译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功能对等 理论在言语幽默翻译中具有指导作用,为翻译者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框架和实践依 据。在实际翻译过程中,翻译者需灵活运用各种翻译策略,处理好文化元素,确 保双语转换的准确性,同时保持原剧的幽默神韵,以便更好地满足目标语观众的 审美需求。
然而,言语幽默翻译并非易事,需要在精准传达原意的同时,兼顾语言的美 感和观众的接受程度。因此,功能对等理论在言语幽默翻译领域仍有待进一步探 讨和研究。
感谢观看
功能对等理论概述
功能对等理论是由美国语言学家尤金·奈达(Eugene A. Nida)提出的一种 翻译理论,该理论强调在翻译过程中,应注重原文与译文在语义、文化、语用等 方面的对等,而非简单的字面对应。功能对等理论在言语幽默翻译中具有指导性 作用,为翻译者提供了理解和传递原语幽默的框架。
《老友记》言语幽默翻译的特点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的《老友 记》言语幽默翻译研究
01 引言
目录
02 功能对等理论概述
03
《老友记》言语幽默 翻译的特点
04
《老友记》言语幽默 翻译的规律
05 结论
引言
《老友记》作为一部全球默作为其核心元素,对于整部剧的成功起着至关 重要的作用。将《老友记》的原语幽默翻译成目的语,并保持其原有的幽默效果, 成为了很多字幕翻译者的挑战。本次演示将从功能对等理论的角度出发,探讨 《老友记》言语幽默翻译的特点和规律。
《老友记》的言语幽默主要来源于剧中六位主角之间的互动和社会现象的调 侃。在翻译这类幽默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的《老友记》幽默对白字幕翻译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的《老友记》幽默对白字幕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0aa6dfa26529647d272852d0.png)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的《老友记》幽默对白字幕翻译作者:王明月来源:《电影评介》2013年第15期【作者简介】电视剧《老友记》剧照在跨文化交际中,幽默语言的翻译受到了众多学者的重视。
幽默翻译在操作起来虽然困难重重,但幽默具有可译性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只要采取适当的翻译策略,幽默制造的欢乐就能跨越国界。
(《幽默与言语幽默》,谭达人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本文以美国情景喜剧《老友记》为蓝本,从功能对等理论视角对剧中幽默对白的字幕翻译进行分析,并以具体实例论证了它的可操作性。
《老友记》是在美国收视率最高的情景喜剧之一。
剧中幽默的对白吸引了众多的国内外观众。
关于《老友记》的幽默对白,许多研究者都是以语言学理论为基础,涉及关联理论、合作原则等。
谈及剧中对白翻译的文章也多停留在归化、异化、直译或意译等翻译策略层面上。
选取《老友记》作为研究对象是因为至今《老友记》在情景喜剧中不可替代的地位以及剧中经典的幽默对白。
《老友记》连续5年获得全美最受欢迎喜剧,这部情景喜剧极具代表性,剧中极具美式幽默的经典对白以及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无不反映了美国的文化、社会生活、思维方式以及民族习惯。
一、字幕翻译在传达幽默效果过程中的重要性对于中国观众而言,听懂对白的意思并不意味着完全理解了其中的幽默,而对于那些对英语并不熟悉的中国观众,字幕成为他们理解剧情的最关键的辅助手段。
可见,优秀的字幕翻译可以帮助译语观众准确理解原语涵义并受到原语幽默的感染,从而与原语观众达成近似或一致的感受。
(陆艳云:《从情景喜剧看本土意识》,载《百色学院学报》2007年1期,109页)这也是功能对等理论的体现。
近几年来,在全球化趋势的引领下,中国引进了大量的外国电影与电视剧。
大多数人以美剧作为学习英语的材料,对其内容、情节、人物以及汉语字幕都有着很高的要求,于是字幕翻译就被摆到了一个极为重要的位置上,而借助字幕观看美剧已经成为中国观众的首选方式。
从功能对等看情景喜剧《老友记》的字幕翻译
![从功能对等看情景喜剧《老友记》的字幕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856515ac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3b.png)
结论:
通过对《老友记》汉语字幕幽默翻译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功能对等理论在其 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翻译者通过理解原剧的幽默元素、人物性格和对话情境, 采用自然、简洁、口语化的语言风格,尽可能地传达出原剧的语境和人物关系。
然而,功能对等理论在某些情况下也存在着局限性,比如对于一些具有特殊文 化背景或语言习惯的元素,可能难以在目标语中找到完全对应的表达。因此, 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进一步探讨如何在保持幽默效果的更好地处理这些难点 和挑战。
再比如,“You are so responsible, always such a big help”这句台词 的汉语字幕翻译是“你真是太负责任了,总是帮了大忙”。在这个翻译中,翻 译者考虑到英语中的形容词短语在汉语中可能无法找到完全对应的表达,因此 采用了意译的方式,将“responsible”译为“负责任”,将“such a big help”译为“帮了大忙”,这样的翻译既简洁又准确地传达了原句的意思。
从功能对等看情景喜剧《老友记》的字 幕翻译
目录
01 一、粉丝经济的定义 与背景
02
二、粉丝经济的发展 现状
03
三、粉丝经济的发展 问题与挑战
04
四、粉丝经济的发展 策略与建议
05 参考内容
一、粉丝经济的定义与背景
粉丝经济是指通过粉丝群体对明星、品牌或产品的热情和投入,转化为实质的 消费行为,从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经济现象。在这个时代,粉丝群体越来越庞 大,他们对明星、品牌或产品的热情和投入也日益增加,这使得粉丝经济逐渐 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力量。
二、情景喜剧字幕翻译
情景喜剧是一种常见的电视剧类型,以其幽默、轻松的氛围和贴近生活的情节 受到观众的喜爱。《老友记》是一部广受欢迎的情景喜剧,讲述了六个好友之 间的故事。其幽默的台词和生动的情节吸引了大量观众。由于其特殊的文化背 景和语言风格,情景喜剧的字幕翻译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幽默翻译的目的论分析——以《老友记》为例
![幽默翻译的目的论分析——以《老友记》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c427f787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418d071.png)
幽默翻译的目的论分析——以《老友记》为例幽默翻译的目的论分析——以《老友记》为例引言:幽默翻译作为跨文化交际中一项重要的翻译形式,因其在文化传播中的独特作用而备受关注。
本文以美剧《老友记》为例,通过分析其中的幽默翻译手法,探讨幽默翻译的目的论,以及其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性。
第一章幽默翻译的定义和背景1.1 幽默翻译的概念幽默翻译是指在翻译过程中,保留并传达原文中的幽默效果,让目标语言读者能够理解并感受到原文中的幽默。
它是一种翻译艺术,要求翻译者具备良好的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意识。
1.2 幽默翻译的背景跨文化交际的增加与发展,使得幽默翻译在文化传播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人们对于跨文化交际的需求越来越大,而幽默翻译正是为了满足这种需求而诞生和发展起来的。
第二章幽默翻译的目的论2.1 幽默翻译的目的幽默翻译的目的是传递笑点或者娱乐效果,使目标语言读者能够理解和感受到原文中的幽默。
通过保留和再现原文的趣味性,可以提升读者的阅读体验,增加其对原文的理解和接受度。
2.2 幽默翻译的实现方式幽默翻译的实现方式主要有“直译”,“意译”,以及“局部替换法”。
直译是指将原文的幽默元素直接翻译到目标语言中,尽量保留原文的表达方式和幽默效果;意译则是根据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和读者的理解习惯,重新表达原文中的幽默效果;局部替换法则是通过将原文中的某些表达进行替换,使目标语言读者能够理解和感受到原文中的幽默。
2.3 幽默翻译的目标语言读者认知幽默翻译的目标语言读者认知是指目标语言读者对幽默的理解和接受程度。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读者对于幽默的理解和接受度存在差异,因此翻译人员需要根据目标语言读者的认知水平来进行幽默翻译的处理。
第三章《老友记》中的幽默翻译3.1 《老友记》简介《老友记》是一部美国情景喜剧,以六个年轻人的生活故事为主线,描绘了他们在纽约城市中的生活和友情。
该剧在美国以及世界范围内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因其幽默的对白和生动的人物形象而备受喜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伊用一个玩具大手指着菲比,有了以下对话:
1) Joey: We figured we could be late because you'd be on
time.
乔伊:我们本以为你们不会迟到的。
Pheobe: Don't point that thing at me, Tribbiani.
则,对其字幕翻译进行赏析。
1 “功能对等”原则
翻译理论和实践的中心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便是传播的有
效性问题[3]。尤金·奈达是当代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在其一系
列理论中,“对等理论”是其最重要的贡献。功能对等的基本点
是: 将原语文本的读者的理解和欣赏方式与译文文本的接受
者的理解和欣赏方式加以比较, 也就是指译文接受者对译文
Tel:+86-551-5690811 5690812
153
Overseas English 海外英语
翻译研究本栏目责任编辑:梁书
2010 年7 月
定谁先进门时,乔伊耍赖创造了一个新的手势来表示“火”。
2)Monica:Why don't you just call her? You obviously want
莱丝丽的电话。这时Monica 劝她直接给莱丝丽打电话,便有
了上述对话。
原语中的“why don't you…”虽为问句形式,却通常用来表
示委婉的建议方式。译文中处理成陈述句,符合中国人的思维
方式。若按原语的句式结构翻译为“你为何不直接跟她打电话
呢? ”似乎疑问的成分更强一些,这显然不是原语影片的真正
学院学报,2006(2).
[3] 秦洪武.论读者反映在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中的意义[J].外
国语,1999(1):48.
[4] 张婷.英若诚戏剧翻译思想评述[A].连真然.译苑新坛[C].成
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9:85
[5] 郝中秀,张龙宽.试论形式对等在英语格律诗汉译过程中的
重要性[J].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6(8).
笔者认为应该将上文中的“do”的强调作用显示出来,且“so”可
以处理成“那么”或“那”,整个句子试翻译为“那我还是了解
你”更好得体现出莫妮卡的“较真”,而这也恰恰符合剧中人物
角色莫妮卡的性格特点。在剧中,菲比说话往往出人意料,不
合逻辑正是她的特色。所以下文又有了“That's what I said”,翻
Key words: "functional equivalence"; audio-visual translation; Friends
ISSN 1009-5039
Overseas English 海外英语
zwwh@
了“老崔”这个词,告诉了观众菲比喊了Joey 的“姓氏”以表达
自己的不满,这是很好的。可是,不足之处在于在中国,“老+姓
氏”往往表达的是对此人的尊重,这显然违背了剧中菲比的本
意。
再看下面一个场景,在四人决定用“剪刀、石头、布”来决
收稿日期:2010-04-25 修回日期:2010-05-20
作者简介:霍永会(1986-),硕士,研究方向为英汉语对比与翻译。
《老友记》字幕翻译中的“功能对等”
霍永会
(曲阜师范大学日照校区翻译学院,山东日照276826)
摘要:“功能对等”是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提出的一个重要翻译指导原则。《老友记》作为一部美国情景喜剧,是一种特殊
的“文本类型”。现截取《老友记》的片段,试用“功能对等”原则对其字幕翻译进行赏析。
在菲比说了“You think you know me so well”这句话后,按
正常逻辑,人们会觉得菲比并不想打电话,于是就有了莫妮卡
的反问”Well, don't you wanna”, 译文省略了’well’ 一词的翻
译,在此,笔者认为可以试将其翻译成“那”这样一方面,可以
使菲比和莫妮卡的对话之间有一个过渡缓冲,不至于太生硬。
从功能对等看《老友记》中的幽默翻译
影视作品作为一种社会文明的产物, 强调群众的预期接
受效果是否能够顺利实现。
我国杰出翻译家英若诚强调“作为戏剧翻译,我们的努力
方向还是应该尽量使我们的观众能够像阅读和聆见, 影视翻译中需把握的原则
是: 保证译入语观众对译入语影片的理解和原语观众对原语
译成了“我就是这么说的”,可以体现出菲比的另一面———“投
机取巧”。
3 结束语
奈达,作为国际翻译界一位享有盛誉的翻译理论家,对翻
译的基本问题进行了描写性的探讨和研究,并创立了“对等理
论”,为翻译理论做出了巨大贡献。“功能对等”追求的并不是
译文与原文的完全对应,奈达提出的“功能对等”层次论使翻
[6] 李欣欣.影视翻译与功能对等原则[A].连真然.译苑新坛[C].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9:92.
莫妮卡:所以我是很了解你
Pheobe: That's what I said.
菲比:我就是这么说的
此段对话摘自《老友记》第三季第14 集,当时菲比的曾经
的唱歌伙伴莱丝丽(Lesile)回来找到菲比后想跟菲比重新开始
一起唱歌, 可菲比无法原谅莱丝丽曾经的背叛回绝了她的请
求。后来菲比心里原谅了莱丝丽,可不愿主动开口,就一直等
译入语观众传达大致相同的剧情信息, 实现原语影片创作者
的创作意图,从而实现译入语影片和原语影片的“功能对等之
效”,从而达到休闲娱乐放松的目的。[6]现举例如下,进行分析。
在老友记第十季第八集,当Monica(莫妮卡)和Chandler
(钱德)辛苦准备了丰盛的感恩节晚餐而Ross(罗斯), Joey(乔
(School of Interpretation and Translation, Rizhao Campus of Qufu Normal University, Rizhao 276826, China)
Abstract: "Functional equivalence" is an important guiding principle for translation, put forward by Eugene Nida, America's well-known
菲比:别用这个指着我,老崔!
在美国,熟悉或要好的朋友之间往往只叫其first name,而
忽略其last name。同样,在中国,亲密朋友之间也是省略姓氏。
在上述情景下,显然乔伊的行为让Pheobe 有些恼火,这很容
易理解,因为用手指别人,不论在美国还是中国都是无法让人
接受的。于是,菲比就对乔伊用了其姓氏Tribbiani.译文中选用
的反应要基本等同于原文接受者对原文的反应[4]。其核心内容
是找出译入语的各种有效手段以最接近最自然的方式表达出
原文的对等信段[5]。功能对等概念的提出使翻译不只是停留在
词汇意义,语法层次及修辞手段的对应,而是以译文读者为主
要研究对象的反应。
2 功能对等在《老友记》字幕翻译中的运用
《老友记》的字幕翻译,是一种特殊的类型文本。译者要为
译有了可行性,也使翻译批评得以进行。以上译例利用“功能
对等”原则对影视剧《老友记》中字幕翻译进行了赏析,证实了
“功能对等”原则在影视剧中的有效运用。
参考文献:
[1] 张婷.英若诚戏剧翻译思想评述[A].连真然.译苑新坛[C].成
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9:85
[2] 何树林,梅忠波,熊宜春.论等效翻译的理论基础[J].华东理工
to.
莫妮卡:你干脆打电话给她吧,看你就知道你很想打
Pheobe: You think you know me so well.
菲比:你自以为很了解我
Monica: Well, don't you wanna?
莫妮卡:你不想打吗?
Pheobe: Yeah!
菲比:想
Monica: So I do know you.
辑。奈达的对等理论对这种情况进行了说明,即如果用形式翻
译会使译文读者产生误解,则译文必须进行灵活处理,此处笔
者按照中国人的思维习惯和言语习惯,翻译成了“想”,消除了
误解,从而能够达到功能上的对等。
菲比的这一不合逻辑的表达,也让莫妮卡开始较真“So I
do know you”,字幕翻译中给出的是“所以我是很理解你的”。
目的。
下面菲比说了一句“You think you know me so well”,其中
重读了“so well”,且结合当时她的神态,笔者认为有必要将其
中的语气表达出来。字幕翻译中用了“自以为”来表达这种情
绪,不失为一个好办法,但笔者认为此处没有必要进行“语义
补偿”,不妨翻译成“你以为你有多了解我! ”
关键词:“功能对等”;影视翻译;老友记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39(2010)07-0153-02
The Principle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 in the Translation of Friends
HUO Yong-hui
影片的理解实现功能上的对等性。《老友记》作为一部美国情
景喜剧, 其字幕翻译同样遵循这一原则。著名翻译理论家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