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导学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一三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思想品德导学案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明确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了解民族精神对于我们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大作用。

2.体会中国共产党对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

3.在新时代的条件下,学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课前预学〕
1. 民族精神,生生不息
(1)中华文化的精髓:。

民族的根:,民族的魂:。

(2)民族精神的内涵:以为核心的、、
、。

(3)为什么要弘扬民族精神(重要性)
①。

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有昂扬向上的民族精
②伟大的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我们民族、、与困难的。

(4)爱国主义的时代性表现: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和是统一的,它主要表现为爱,拥护,拥护,把个人的理想和事业融汇于的伟大事业中,为实现民族的
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5)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①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了精神、精神、精神。

②新中国成立初期形成的精神,精神,精神。

③改革开放以后形成的精神,精神。

当前以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断发扬光大,使民族精神在保持优秀传统
2. 民族精神我传承
(1)怎样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
①立足发展的伟大实践
②正确对待。

③继承和发扬的优良传统,成为民族精神的,和。

④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为之增添富有生命力的内容。

〔中考链接〕
1.全国军民对灾区的全面火速志愿,给灾区人民带来了希望,激励人们擦干眼泪,奋勇前行。

有了这样的团结奋进与自强不息,任何灾难都不会压垮我们民族。

这告诉我们()
A.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
B. 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
C.民族精神的核心是团结统一
D.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
2.下列在改革开放时期形成的民族精神有()
①延安精神②“两弹一星”精神③载人航天精神④抗震救灾精神
A.①②④
B. 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3. 著名艺术家杨丽萍编导的《云南映象》,以其精湛的原生态舞蹈艺术的形式,向北京、广州等大城市观众展示了云南少数民族的劳动与生活、文化与艺术、智慧与创造等独具特色的民族风貌,赢得了各界人士的广泛赞誉。

这反映出:()
A.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B.教育科学技术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中心环节
C.发展先进文化,吸收一切传统文化,创造新的民族文化
D.发展先进文化,吸收一切传统文化,创造新的民族文化
4. 目前,广大青少年对一些国外节日(如圣诞节、万圣节)津津乐道,并且热烈庆祝。

相反,一些中国的传统节日(如重阳节、端午节)却差不多淡忘了,只有春节还保留着其重大节日的风采。

对此,我们应该:()
A.全盘吸收外来文化
B.通过立法禁止国外的节日
C.大力弘扬中国的优秀文化传统
D.固守中国的习俗
5. 为把开展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引向深入,中宣部、教育部决定从2004年开始,将每年9月确定为“中小学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这是因为:()
①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
②这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
③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④青少年能否继承并弘扬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6.为了满足海外学习者的需求,也为了推广和发展中国文化,我国将陆续在世界各地开办100所中外合作孔子学院。

这体现了( )
①中国文化已经取代世界各国文化②中国文化的发展不能与外界隔绝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面向世界,具有进步性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正以深厚的东方底蕴,鲜明的民族风格展现在世界舞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教育部2011年将在全国学校开展“中华经典诵读行动”试点。

试点学校将在语文、历史、德育等课程中强化经典讲解、诵读内容。

此举()
A.有利于促使中国传统文化成为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
B.有利于继承和发扬传统优秀文化
C.会影响数学、英语等主科的教学
D.有利于吸收我国的一切传统文化
8.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走过的艰辛历程中,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如抗战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

这些在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民族精神()
①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②是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
③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综合国力
④需要青少年继承和发扬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③④
学与教的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