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市双牌县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第10课《短文二篇》同步练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永州市双牌县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第10课《短文二篇》同步练习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题;共2分)
1. (2分)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一个人之所以变坏的原因,除了受到坏的影响外,更主要的是他自己没有把握住自己。(把“的原因”去掉)
B . 我们要下决心,花大力气,争取在本世纪把我国的教育事业达到先进水平。(将“把”改为“使”)
C . 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党的领导干部,想问题办事情,都要从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把“从”改为“以)
D . 这本杂志的对象,主要是面向中学语文教师及其他语文工作者。(把“及其他语文工作者”去掉)
二、字词书写 (共1题;共4分)
2. (4分) (2016七上·龙湖期末)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jué bié________。
②我确实找到了一个泉眼,可惜已经gān hé________了。
③水藻真绿,把终年zhù xù________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④等它克服了这种心理障碍后,它马上变得活泼而shén cǎi yì yì________起来。
三、文言文阅读 (共4题;共84分)
3. (22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课下注释的重点字词。
①舜发于畎亩之中发:________ 畎亩:________
②管夷吾举于士士:________
③百里奚举于市举:________ 市:________
④空乏其身空乏:________
⑤行拂乱其所为拂:________ 乱:________
⑥曾益其所不能曾:________
⑦人恒过恒过:________
⑧衡于虑衡:________
⑨而后作作:________
⑩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征:________ 发:________ 喻:________
⑪入则无法家拂士入:________ 法家:________ 拂:________ 拂士:________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出:________ 敌国:________ 敌:________
4. (25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未寝,相与步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① 晓雾将歇()② 能与其奇者()
③ 念无与为乐者()④ 但少闲人()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②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答谢中书书》中总领全文的句子是,。
(4)写一句有关“月”的古诗文:,。
(5)如何理解《记承天寺夜游》中“闲人”的意思?“闲人”真“闲”吗?
5. (17分)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本文以“月光”为线索,通过“念月”、“赏月”、“议月”结构全篇,书写了作者独特的心境。下列苏轼咏月的名句中,最贴近本文心境的一句是()
A .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B . 孤村一犬吠,残月几人行。
C .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D .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此句描写的对象是,藻荇泛指水草,在此是指。
(3)全文没有一处直接写友情,但可以从字里行间看出来。请找出能表现苏轼与张怀民友情的句子,说说你
选择它的理由。
能表现友情的句子:
理
由:
(4)阅读文章要“知人论世”,也就是说要了解作者及所处的背景。此文是苏轼在遭遇文字狱被贬到黄州做团练副使后写的。被贬黄州,近于流放。请你认真品读上文,说说作者在文中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6. (20分) (2016八上·平凉期中) 阅读下面的两段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陶潜,字元亮,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尝著《五柳先生传》曰:“环堵①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②也。”其自述如此,时人谓之实录。(尝)曰:“令吾常醉于酒足矣。”其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③融然④。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性不解音,而畜⑤素琴一张,弦徽⑥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节选自《晋书》)
【注释】①环堵:四壁。多用以形容居室简陋。②晏如:安然自若的样子。③适:满足。④融然:和悦快乐的样子。⑤畜:同“蓄”。⑥弦徽:琴弦与琴徽,琴徽即琴弦音位的标志。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横线的词。
①渔人甚异之
②落英缤纷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②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3)请从【乙】文中摘录出与“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所表现的理想生活形成强烈反差的句子。
(4)从【乙】文看,陶渊明的琴没有琴弦,他本人也不会抚琴,但与朋友相聚,他却“抚而和之”。他真的是在抚琴吗?结合全文看,这反映了他怎样的性格?
四、情景默写 (共1题;共10分)
7. (10分) (2017八上·江都月考) 默写。
(1) ________,乌蒙磅礴走泥丸。(毛泽东《七律长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