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学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式细胞仪工作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理
酶免疫测定 (Enzyme Immunoassay, EIA)
用酶(常用辣根过氧化物酶,即HRP或碱 性磷酸酶,即ALP) 标记的抗体与相应抗原 反应。通过酶作用于底物后显色来判定结 果。
常用的方法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酶免疫 组化法,前者测定可溶性抗原或抗体, 后 者测定组织中或细胞表面的抗原。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是将已知的抗原或抗体吸附在固相载体 (聚苯乙烯微量反应板)表面,使抗原 抗体反应在固相表面进行。用洗涤法将 液相中游离成分洗除。主要有双抗体夹 心法、间接法等。
ELISA 检测抗体
放射免疫测定法 (Radioimmunoassay, RIA)
抗原抗体的检测方法
凝集反应 沉淀反应 中和反应 用标记抗体或抗原进行的抗原抗体反应
凝集反应 (Agglutination)
细菌、红细胞等颗粒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结 合、凝集的现象。
1、直接凝集:将细菌或红细胞与相应的抗 体直接反应,出现细菌凝集或红细胞凝集 现象。又分为玻片法(定性试验)和试管 法(半定量试验)。
(1)抗凝 静脉血
(2)加等 量NS
(3) 混匀后,缓 慢加于分离液上
(4)密度梯度离心
血浆
PBMC 分离液 PMN RBC
T细胞功能测定
体外法:T细胞增殖试验 形态学检查 3H-TdR掺入法 MTT法
体内法:用生物抗原或化学抗原作皮内试验。 OT-PPD皮试
淋巴细胞增殖试验(3H-TdR掺入法)示意图
间接荧光法:用一抗与标本中的抗原结 合,再用荧光素标记的二抗染色。优点 :敏感性比直接法高,制备一种荧光素 标记的二抗可用于多种抗原的检测。
补体结合免疫荧光法:在间接法的第一 步抗原-抗体反应时加入补体,使之与抗 原-抗体复合物结合;再用荧光素标记的 抗C3抗体进行示踪。
间接免疫荧光法示意图
特点:需时较短,用于快速沉淀标本中 抗原含量的测定。
火箭电泳示意图
免疫标记技术
用荧光素、同位素或酶等示踪物质 标 记抗体(或抗原)进行抗原-抗体反应。 能极大地提高了反应的灵敏度,可以对 微量物质进行定量、定性或定位检测。
三种基本类型:免疫荧光技术、免疫酶 技术和同位素标记技术。
免疫荧光显微技术 (Immunofluorescence
Technique)
将荧光素(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藻红 蛋白,PE) 与抗体连接成荧光抗体,再与 待测标本的抗原反应,置荧光显微镜下观 察,抗原抗体复合物散发出荧光,对标本 中抗原的鉴定和定位。
包括直接荧光法、间接荧光法和补体法。
直接荧光法:将荧光素直接标记抗体作 标本染色。优点:是特异性强。缺点: 每检测一种抗原必须制备相应的荧光抗 体。
用放射性核素标记抗原进行的免疫学检 测技术。放射性核素显示的高灵敏性, 使检测的敏感性达pg水平。
常用于标记的放射性核素有I125和I131。 常用于胰岛素、生长激素、药物等微量
物质的测定。
免疫印迹法(Immunoblotting)
将凝胶电泳与固相免疫测定结合,先把电 泳分区的蛋白质转移到固相载体,再用酶 免疫、放射免疫等技术测定。
培养液
PHA
3H-TdR
淋巴细胞 离心
过滤
测量放射性 全血
分层液
细胞毒试验(51Cr释放法)示意图: (Na51CrO4标记靶细胞)
靶细胞
51Cr
洗涤
去除游离 的51Cr
效应细胞
测量上清液中 释放的51Cr
细胞毒试验(乳酸脱氢酶释放法)
正常情况下,乳酸脱氢酶(LDH)存在于 细胞内,细胞损伤时,细胞膜通透性增加, LDH释放,酶促显色反应。
特异性结合阶段;
可见的反应阶段。 是否呈现可见的反应现象,与抗原和抗体 两者的分子浓度和比例密切相关。
抗原抗体比例对反应现象的影响
抗原-抗体反应的影响因素
1.电解质:抗原-抗体反应通常应用 0.85%的氯化钠(适当浓度的电解质) 作为稀释液。
2.温度:反应常在37℃水浴或孵育箱中 进行。
3.酸碱度:抗原-抗体反应适应的酸碱度 为PH6-8。
酶联免疫斑点法 (Enzyme-Linked Immunospot,
ELISPOT) 在ELISA的基础上建立的检测抗体
生成细胞及细胞因子产生细胞的方法
。
加入淋巴细胞
抗原包被的反应板 加入酶标记二抗
加入底物
T细胞产生CK的检测
加入淋巴细胞 CK
CK抗体包被的反应板 加入酶标的CK抗体
加入底物
检测抗原特异性B细胞
免疫学检测技术的基本 原理及其应用
2020年4月25日星期六
提要
免疫学检测技术主要应用: 对多种免疫性疾病的诊断、疗效评估、发
病机制探讨; 对抗原性物质、免疫细胞、细胞因子、粘
附分子或细胞受体等的定性、定量检测。
第一节 抗原或抗体的检测
抗原-抗体反应包括: 沉淀反应、凝集反应、溶解反应、补体结
凝集反应 (Agglutination)
2、间接凝集:将可溶性抗原包被在红细胞 或乳胶颗粒表面,形成致敏颗粒,与相应 抗体反应出现的颗粒凝集现象。
血球凝集
沉淀反应 (Precipitation)
• 血清蛋白质、细胞裂解液或组织浸液等可 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后出现沉淀物,称 为沉淀反应。
沉淀反应 (Precipitation)
• 常用于抗原或抗体的定性 、组成和两种抗原相关性 分析的检测。
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 功的路
免疫电泳 (Immunoelectrophoresis)
• 将待测血清标本作琼脂 凝胶电泳,不同分子量 蛋白组分开,然后与电 泳方向平行挖一小槽, 加入相应的抗血清,与 不同区带的蛋白抗原作 双向免疫扩散,在各区 带相应的位置形成沉淀 弧。
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 功的路
• 常用于测定血清IgG、
IgM、IgA 和 C 3等的含 量。
双向免疫扩散 (Double Immunodiffusion)
• 将抗原与抗体分别加入琼 脂凝胶的小孔中,二者自 由扩散并相遇,在比例合 适处形成沉淀线。
• 含两种以上的抗原抗体系 统,可出现两条以上的沉 淀线。
MTT(四甲基偶氮唑盐)法
原理: 在细胞培养终止前数小时加入MTT,活
细胞内线粒体琥珀酸脱氢酶分解MTT产生 紫褐色甲攒(Formazan)沉积于细胞内或 细胞周围,形成甲攒的量与细胞增殖程度成 正相关。
能分离分子大小不同的蛋白质并确定其分 子量。常用于检测多种病毒(如HIV) 的 抗体或抗原。
免疫印迹法示意图
第三节 免疫细胞的检测
检测各种淋巴细胞的数量与功能是观察 机体免疫状态的重要手段。
外周血是病人主要的检测标本,但仅代 表再循环的淋巴细胞。
实验动物还可取胸腺、脾、淋巴结等作 为标本进行检查。
合反应、中和反应等。 抗原-抗体反应可用已知的特异性抗体检测
未知的抗原;也可用已知的抗原检测未知的 抗体。
第一节 抗原或抗体的检测
免疫标记技术包括: 免疫酶技术、免疫荧光技术、同位素标
记技术、化学发光免疫技术、免疫胶体金 技术等。
抗原-抗体反应的特点:P226
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结合。 抗原抗体分子表面的非共价键结合。 反应的两个阶段:
• 常用于血清蛋白种类分 析。
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 功的路
火箭电泳 (Rocket Electrophoresis)
也称免疫扩散,是把单向免疫扩散同电 泳结合在一起的方法。抗原在含有定量抗体 的琼脂中泳动,两者比例适宜时,在较短时 间内生成锥形的沉淀峰。在一定浓度范围内 ,沉淀峰的高度与抗原含量成正比。
• 沉淀反应可在液体中进行,如絮状沉淀 。
• 大多数沉淀反应是用半固体琼脂凝胶为 介质,进行琼脂扩散故也称免疫扩散。
单向免疫扩散 (Single Immunodiffusion)
• 将一定量已知抗体混于琼 含抗体的凝胶 脂凝胶中制琼脂板;打孔 ,将抗原加入孔中扩散。
沉淀环
• 抗原与抗体相遇,形成沉 淀环,环的直径与抗原含 量成正比。
免疫荧光显微技术
流式细胞术
(Flow Cytometry, FCM)
FCM是将免疫荧光技术应用于流式细胞 仪,对单个细胞的表面标志(抗原或受体) 进行快速、精确的分析和自动检测,并将不 同类型的细胞分选收集。
FCM还可对同一细胞的多种参数(如 DNA、RNA、蛋白质和细胞体积等)进行多 信息分析。
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形态学示意图)
原理: T细胞表面有PHA或ConA受体,T细胞在体外
受PHA或ConA的刺激后能转化为体积较大、代 谢旺盛、且能进行分裂的淋巴细胞,以此测定T细 胞的功能。
PHA刺激
48~72小时
淋巴细胞增殖—3H-TdR掺入法
原理: 将单个核细胞中加入PHA共同培养,在
终止培养前8-15小时加入氚标记的胸腺嘧 啶核苷(3H-TdR), 经β-液体闪烁仪检测淋 巴细胞DNA的3H-TdR掺入量,推测淋巴 细胞增殖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