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舒的人性论与教化思想探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董仲舒的人性之说认为,“仁气”为善端,而 “贪 气”为恶端,人性具有向善或向恶的潜在可能性,但二 者在不同个体上的呈现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即不同群 体的人性表现也不同。这种论说改造了先秦至汉初 人性同一———人非善即恶的观点,开创性地提出了人 性品级说,将“性”列为三级:斗筲之性、中民之性和圣 人之性。“贪气”主导的人性,难以通过自我制约转而 为善,故“斗筲之性不可以名性”[1]177;“仁气”主导的 人性,生而向善,即便不经外部的干预或约束也能自 而成其善,故 “圣 人 之 性 不 可 以 名 性 ”[1]177。 因 此,董 仲舒的人性论所指的“人性”是以贪、仁之气同存,在 现实中占大多数的“中人之性”为立论始基:“名性者, 中民 之 性,…… 性 待 渐 于 教 训 而 后 能 为 善”[1]177,即 “中民”同时具备善与恶的倾向性,只有通过教育、化 之王教,才可引中民之性为善,这也正是教育存在的 可能性与必要性。董仲舒这种对人性分三品的认识 打破了人 性 同 一 的 认 知 界 域,开 人 性 品 级 学 说 的 先 河,对后世王充、韩愈等人性论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 响。需要指出 的 是,孔 子 也 曾 就 人 性 有 所 阐 释,其 人 性论由两部分 组 成。[2]其 一,孔 子 主 张 “性 相 近 也,习
第 35卷 第 8期 Vol.35 No.8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OFLANZHOUINSTITUTEOFEDUCATION
2019年 8月 Aug.2019
董仲舒的人性论与教化思想探析
李朦
(聊城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山东 聊城 252000)
[摘 要]董仲舒作为西汉儒学改造与发展的关键性人物,统合融通了先秦时期的人性同一说,并开创性地提出了人性 品级说,对之后各家对人性的论说产生了重要影响。董仲舒“教化思想”以其人性论为理论依据,以儒家伦理道德为体 系核心,继承和发扬了传统儒学的伦理道德思想,迎合了汉初统治者安定民心、巩固政权的需要,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董仲舒;人性论;教化思想 [中图分类号]G5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5823(2019)08008502 [收稿日期]2019-05-11
一、性“未善”而分“三品” 在儒学的发展与演变历程中,孟子与荀子就人性 的论题提出了两 种 最 具 代 表 性 的 对 立 观 点,即 “性 善 论”和“性恶论”。孟子认为,人具有与生俱来的“仁、 义、礼、智”四种“善端”,所谓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 让之心、是非之心。而荀子认为人天生就有各种“欲” 和“情”,不加引导便滋生暴乱,所以人的本性是恶的。 董仲舒作为西汉硕儒,对先秦儒学的传承和改造起着 关键性的作用,其人性论也是对先行的人性说进行了 一定程度的承袭和融通。 就人性的主旨内涵来说,董仲舒有言:“今世?于 性,言之者不同。胡不反试性之名?性之名,非生与? 如其生之自然之资,谓之性。性者,质也”[1],“性者, 天质之朴也”“性者宜知名矣,无所待而起,生而所自 有也”[1]177,“性者生之质也”[1]306。也就是说,人性是 指人生而有之的天然之资,是人天生的本质,不具任 何指向性,在范围上具有广泛的普遍适用性。究其善 恶,董仲舒提出“仁气”与“贪气”的概念,即“人之诚, 有贪有仁,仁 贪 之 气 两 在 于 身”[1]172,所 谓 “仁 气 ”,是 指人天生而有的那些向善的本质,而“贪气”则是有悖 于或者不利 于 封 建 社 会 道 德、恶 性 的 本 质。 由 此,董 仲舒便把善、恶两种倾向同时赋予了人性。之所以说 是“倾向”,是因为董仲舒还对“性”与“善”进行了严 格的区分,也就是说,“仁气”与“贪气”并不是人性发 展的最终结果,而是人性之始,是人性发展的不同可
中国古代教育家在论说和阐释自己的教育思想 时都离不开谈“人性”,有关人性之说便形成了“人性 论”。尽管不同的教育家人性之说各异,但大体上都 是对人的本质属性所做的界说,其中一部分包含着对 人的品性能力的判断,另一部分则带有对人的道德属 性的认知,而这两者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主体对教育 对象与教育目的等内容的认识,形成了各具特点的教 育观。
[作者中国教育史研究。
86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第 35卷
相远也”[3],认为人的天生素质大同小异,是后天的环 境与教育使然;其 二,孔 子 也 分 人 性 为 三 等:上 智 “生 而 知 之 者 ”,中 人 “学 而 知 之 者 ”,下 愚 “困 而 不 学”[3]161。教育只能 对 “中 人 ”的 发 展 发 挥 重 大 作 用, 这与董仲舒的性三品说有很大的相似性,只是孔氏的 认识侧重于对人的品性能力的判断,而董仲舒的人性 论强调对人的道德属性的认知。
能性。就性与善的关系而言,“性者,天质之朴也。善 者,王教之化 也。 无 其 质,则 王 教 不 能 化;无 其 王 教, 则质朴不能善”[1]177,性是善的始基,为善的实现提供 了可能性,善 是 “仁 气 ”在 一 定 条 件 下 发 展 而 成 的 结 果。所以,性 非 善 或 “性 未 善”,对 此,董 仲 舒 以 “禾 米”为喻,来进一步说明性与善的关系:“善如米,性如 禾,禾虽出米,而禾未可谓米也。性虽出善,而性未可 谓善也”[1]176,“故性比于禾,善比于米。米出禾中,而 禾未可全为 米 也;善 出 性 中,而 性 未 可 全 为 善 也。 善 与米,人之所 继 天 而 成 于 外,非 在 天 所 为 之 内 也。 天 之所为,有所 至 而 止。 止 之 内,谓 之 天 性;止 之 外,谓 之人事”[1]172。正是对人性未善的界说,才使得“王教 之化”得以存其必要和可能。
二、以“教化”为中心的为政思想 儒家素有通过道德教化实现社会康乐、德治政施 的思想传统。《论语》有言:“道之以政,齐之以礼,有 耻 且 格 ”[3]8,孟 子 也 说:“民 为 贵,社 稷 次 之,君 为 轻”[4]250。董仲舒 结 合 其 人 性 论,对 儒 家 传 统 进 行 了 继承和发扬:“圣人之道,不能独以威势成政”[1]183,认 为国家的治理不能仅靠威慑或刑罚,要依靠教化,以 刑罚辅之。 (一)“教化”的人性论依据 董仲舒的人性 论 对 “性 ”与 “善 ”做 出 了 区 分,指 出“性虽出善,而性未可谓善也”“善出性中,而性未可 全为善 也 ”“性 者,天 质 之 朴 也。 善 者,王 教 之 化 也。 无其质,则 王 教 不 能 化;无 其 王 教,则 质 朴 不 能 善 ”。 也就是说,性有善端但并不是善,这种善端具备一种 发展成善的趋向,即存在可以通过教育引人性转而为 善的空间,这就为教化的实现提供了可能性。 “端具有转而为善的趋向”说明了教化得以实现 的可能性,而教化何以必要?董仲舒的性三品 说 指 明,斗筲之性与圣人之性皆不可以名性,斗筲之性主 以“贪气”,是 至 恶 之 性;圣 人 之 性 主 以 “仁 气 ”,是 至 善之性,但无论至善还是至恶,这两种人性即便通过 外界干预都是难以改变的。此外,这两种人性的呈现 主体是现实中的 极 少 数,而 绝 大 多 数 是 具 有 “中 民 之 性”的“中民”。与前两者相较而言,中民之性既不是 至善,也不是 至 恶,仁、贪 二 气 兼 而 有 之,并 且 其 性 可 以通过教化 发 展 为 善。 反 之,这 种 善 端 倘 不 经 教 育, 也难以达成。所谓“性如茧如卵。卵待覆 (孵)而成 雏,茧待缫而 为 丝,性 待 教 而 为 善 ”[1]173,即 性 不 教 难 为善。综合来看,“中民”在社会中占绝大多数,且“中 民之性”不加教化是难以转而为善的,由此,教育便有 其存在的必要性。 (二)“教化”的现实意义 “教化”思想,之所以在董仲舒的道德教育思想中 占据重要地位,一方面有其人性论的理论依据,另一 方面也迎合了汉初统治阶级休养生息以稳定政权的 需要,显现出极强的现实意义。 秦王朝的建立与覆灭使汉初统治者们认识到了 武力对于政权的夺取与建设所具有的不同意义,秦王 朝通过强有力的武力征讨统一六国,政权建立后,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