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董仲舒对儒学的改造与发展
魏晋南北朝儒学的发展新特点
魏晋南北朝儒学的发展新特点自西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治国方略以后,儒学成为当时的官学,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成为读书人得以被举荐进入仕途的法宝。
但是随着王朝的更替,权力的转移,统治阶级构成在变化,东汉政府不得不依靠大地主和地方豪强势力来支持和维护自己的统治,河北袁绍一门四世三公,世家大族开始逐渐通过手中已经掌握的权力来控制国家人才的选举,举孝廉的标准也在逐渐的变化,门第的高低成为了主要的标准,这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门阀政治打下了基础。
但是随着儒学与政治直接挂钩,导致了人们读书就是为了步入仕途,然而许多权力的拥有者则通过一些不正当的手段来垄断仕途之路。
国家政府的组成人员非富及贵,广大的读书人,对仕途的迷茫,对学习儒家经典失去了信心,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出世,远离当时混乱的社会。
魏晋时期的读书人注重内在的精神寄托,豪放不加掩饰的为人品格与思辨学风,还给史学带来了:“言则玄远冷隽,行则高简魂奇”的风尚。
魏晋名士经历了曹魏代汉,刘氏宗室遭殃,司马氏篡魏,曹姓皇室被诛,刘裕夺晋,司马宗亲覆灭,原先朕即国家,富有四海的天子成为了阶下之囚,刀头之鬼。
他们尚且不保,何况臣下。
政局险恶,最高统治者的凶残成性,名士成批的被杀,加深了内部分裂,富贵利禄又有何用,生死难卜。
魏晋名士面对福祸无常,安危难测的人生磨难发现生之不易,死之可期。
便由两汉时的对外在功名操守的追求转入对内在实体和人生真谛。
由此魏晋玄学变成为了社会的主流。
在社会的大背景下儒学的发展变产生了很多新的特点。
第一、两汉经学虽然受到玄学的冲击但是仍然有较大发展。
魏晋时期的儒学玄学化倾向终于导致了经学的沉沦。
然而这样说也并不意味儒家经学在魏晋时期毫无成就。
事实上,在今存《十三经注疏》中,除了汉代学者的七部经注、唐代学者的1部经注外,其余五部均为魏晋学者所作。
如王弼的《易注》、何晏的《论语集解》、杜预的《春秋经传集解》、范宁的《春秋觳梁传集解》、郭璞的《尔雅注》、韩康伯的《系辞注》,以及梅赜所献孔安国所传《古文尚书》等,都颇负盛名,在经学史上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高考历史考点:董仲舒与汉代新儒学
高考历史考点:董仲舒与汉代新儒学【考点】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一、背景1.国力的恢复和强盛:汉武帝时期,经济实力逐渐恢复和增强,人民生活安定,社会繁荣,国力日盛。
2.潜伏的危机:诸侯国的势力膨胀,土地兼并剧烈,匈奴为患,威胁着西汉的稳定。
3.黄老之学的过时:汉初“无为而治”的思想已不能适应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4.董仲舒对儒学的改造:董仲舒把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适应了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二、标志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
三、董仲舒新儒学1.内容2.特点(1)从思想内涵看,融儒家、阴阳五行家、黄老之学和法家思想为一体。
(2)主张在政治思想方面实行“大一统”,强调君主权威,赋予君权以神权色彩。
(3)在宣扬“君权神授”的又继承和发扬了儒家的民本思想和“仁政”思想。
(4)以维护皇权的绝对性为目的,受到统治者重视,迅速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
(5)具有神学色彩,其哲学思想的本质是唯心主义。
(6)承认现实政治秩序的合理性(如皇权专制),即维护现实统治。
3.儒学政治化(1)政治:起用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儒家学说成为政府选拔人才、任官授爵的标准。
(2)教育:儒家经典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儒家垄断教育,在长安兴办太学,在全国各郡县设立学校,儒学取得民间独尊的地位。
4.影响【考点】汉代儒学-董仲舒的治国思想1.治理权力的“合法来源”:“王权天授”。
董仲舒把源于阴阳五行的学说与儒家的天命、天道结合起来,以“天人感应”说确立了“王权天授”“君权神授”观,为王权的合法性进行了哲学及神学上的论证。
2.制约机制的设计:“伸君,伸天”。
强调“屈民而伸君”,民要服从于君,即民受制于君。
君主是民众的治理者。
但君权要受天的制约,即“屈君而伸天”,君主必须秉承天意,依上天的原则办事,必须对君权进行约束和规范。
3.意识形态的专制统治:“独尊儒术”。
统治者治理国家,要有统一的法度,必须实现意识形态上的统一,人民才能有统一的行为准则,才能去遵守这个法度。
儒学的经学化过程研究
内容提要:汉朝儒学在汉武帝、董仲舒的弘扬、改造下,以经学化的表现形式,成为汉代文化思潮的主流。
“经”由最初的“六经”不断发展,大兴于汉武帝后。
今文经与古文经在诸多方面有重大分歧,二者的发展是一个互为消长的过程。
关键词:经学今文经古文经互为消长董仲舒的“三人天策”,独尊儒术,满足了汉武帝在先辈六七十年休养生息所奠定的雄厚经济基础之上,变垂拱无为的寡欲政治为扩张皇权的多欲政治,变约法省禁为王霸双管齐下,变轻徭薄赋为“赋敛繁多,律外而取”的理论需求,正中武帝下怀,因此得以迅速推行。
汉武帝、董仲舒对儒学进行一系列精心的鼓吹、改造,使得儒学取得了“定于一尊”的显赫地位,成为汉代文化思潮的主流。
其表现形式,是儒学的经学化。
“经”的本义,乃“编丝缀属之称……以简帛为书,亦编丝缀属也”。
[1]盖经之义,取象治丝。
纵丝为经;引伸之则为组织之……后世以降,以六经为先王之旧典也,乃训经为“法”,又以六经为尽人所共习也,乃训经为“常”。
[2]春秋战国时代,文字记载于竹木简上,典籍以牛皮绳贯穿竹简而成,如同织物之经,于是一些权威的开创学派的诸子文献便分别被其后学统称为“经”。
除“儒经”以外,墨有《墨经》,道有《道经》,法有《法经》,医有《医经》,天文有《星经》。
武帝以后,儒学独尊,地位高于众学,儒家典籍“五经”成为治国之“法”、人伦之“常”,“经”变从此成为儒家典籍的特称。
最开始,经的内容仅限于孔子删定的“六经”,即《诗》《书》《礼》《易》《乐》《春秋》。
到东汉后又增加《孝经》、《论语》,合称“七经”。
隋唐时,“三礼”并列(《周礼》、《仪礼》、《礼记》),春秋“三传”析出(《左传》、《公羊》、《谷梁》),再加上古时的训诂词典《尔雅》,合称“十二经”;唐代以后,《孟子》升格,形成了传、注、说、记、疏、笺、证、正义等一整套阐释儒经的学术体例,以及一些列相应严密的学术规范,可以说能与西方文化中的《圣经》学术史匹敌。
经学,便是历代讯解和阐发儒家经书之学。
董仲舒是如何改造儒家
董仲舒是如何改造儒家
2019-07-13 董仲舒结合阴阳五行学说,提出天人感应学说,政治上君权神授,伦理上三纲五常,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使儒学符合当时统治者的统治需要。 董仲舒在具体的政策上将道家,阴阳家和儒家中有利于君王统治的部分加以发展,行成了新儒 术,作为独尊儒术的基础学说。 在汉朝的儒家思想普及过程中,很多社会问题得到解决。儒家思想倾向于施用仁政管理国家, 政治家们以此为根据,限制土地过分集中,建立完善的道德体系。
董仲舒的贡献之儒家思想的发展
论董仲舒的贡献之儒家思想的发展内容摘要:董仲舒是儒家思想发展历程中非常关键的人物,可以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代表人物。
他在秦朝“焚书坑儒”使儒学一度遭受重创成为打击对象之后,直至汉朝面对西汉大一统的政治要求,建立了以儒家人道义理架构为基础,吸收各家思想,前所未有、兼容并包的新儒学体系,对儒学的理论建构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同时也顺应了历史的潮流,促进和巩固了汉朝的政治和思想的统一,使儒家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取得了长达两千多年的统治地位,影响中国政治文明两千年。
关键字:董仲舒新儒学贡献影响评价一、为什么说董仲舒是儒家思想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代表人物呢?因为董仲舒对于新儒学的理论建立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春秋战国时期,虽然儒墨并称为两大显学,但是儒家的理论思想一直受到诸子百家的挑战。
春秋战国的统治者虽然对儒生礼遇有加,但是一直不曾真正采纳过儒家的理论,诸侯多数是为了招纳人才而做出礼贤下士的姿态而已。
即在政治实践上,春秋战国诸侯大都是法家学说的信徒,而秦最终统一六国,依靠的也不是儒家,而是法家。
儒家思想在秦统一之后更一度遭受重创,坑儒使儒家的理论学说现实的成为打击的对象。
好在秦朝的统治不久,汉朝迅速取而代之。
至汉武帝时,在董仲舒的努力之下,儒家才真正的击败了道家和法家,在意识形态领域取得长达两千多年的统治地位。
董仲舒在这个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至为关键,开创了一个儒学的新时代。
董仲舒面对西汉社会大一统的政治要求,以儒家人道义理架构为基础,义春秋公羊学为依据,发挥其微言大义,吸收法家、道家、阴阳家等思想,将宗教天道观和阴阳、五行学说结合起来,建立起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兼容百家的新儒学体系。
同时也形成了适应汉初政治经济文化发展需要,极具包容性,独具时代魅力的董子政治儒学,对当时社会所面临的一系列政治、社会问题,给予了较为系统的有效性应对和对治行回答,成为汉代的官方意识形态,讲政治儒家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历史水平。
也正是这些突出的贡献使董仲舒成为儒学发展史中的一位里程碑的人物,他的新儒学的理论建构与贡献可概括为:一个基础、一个实质、四项精要、四大特点。
董仲舒的贡献之儒家思想的发展
论董仲舒的贡献之儒家思想的发展内容摘要:董仲舒是儒家思想发展历程中非常关键的人物,可以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代表人物。
他在秦朝“焚书坑儒”使儒学一度遭受重创成为打击对象之后,直至汉朝面对西汉大一统的政治要求,建立了以儒家人道义理架构为基础,吸收各家思想,前所未有、兼容并包的新儒学体系,对儒学的理论建构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同时也顺应了历史的潮流,促进和巩固了汉朝的政治和思想的统一,使儒家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取得了长达两千多年的统治地位,影响中国政治文明两千年。
关键字:董仲舒新儒学贡献影响评价一、为什么说董仲舒是儒家思想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代表人物呢?因为董仲舒对于新儒学的理论建立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春秋战国时期,虽然儒墨并称为两大显学,但是儒家的理论思想一直受到诸子百家的挑战。
春秋战国的统治者虽然对儒生礼遇有加,但是一直不曾真正采纳过儒家的理论,诸侯多数是为了招纳人才而做出礼贤下士的姿态而已。
即在政治实践上,春秋战国诸侯大都是法家学说的信徒,而秦最终统一六国,依靠的也不是儒家,而是法家。
儒家思想在秦统一之后更一度遭受重创,坑儒使儒家的理论学说现实的成为打击的对象。
好在秦朝的统治不久,汉朝迅速取而代之。
至汉武帝时,在董仲舒的努力之下,儒家才真正的击败了道家和法家,在意识形态领域取得长达两千多年的统治地位。
董仲舒在这个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至为关键,开创了一个儒学的新时代。
董仲舒面对西汉社会大一统的政治要求,以儒家人道义理架构为基础,义春秋公羊学为依据,发挥其微言大义,吸收法家、道家、阴阳家等思想,将宗教天道观和阴阳、五行学说结合起来,建立起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兼容百家的新儒学体系。
同时也形成了适应汉初政治经济文化发展需要,极具包容性,独具时代魅力的董子政治儒学,对当时社会所面临的一系列政治、社会问题,给予了较为系统的有效性应对和对治行回答,成为汉代的官方意识形态,讲政治儒家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历史水平。
也正是这些突出的贡献使董仲舒成为儒学发展史中的一位里程碑的人物,他的新儒学的理论建构与贡献可概括为:一个基础、一个实质、四项精要、四大特点。
浅议董仲舒思想及影响
浅议董仲舒思想及影响摘要:董仲舒儒是汉代家的代表人物,他提出的思想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都产生深远的影响,他用“天人三策”的思想,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并以“天人感应”作为理论依据,这样使儒学融合了阴阳、五行及道家思想,从而锻造了儒学的兼容性和应变能力,使得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主导地位。
他的思想也对儒学的影响是巨大的,同时也肯定了他在西汉思想史上的意义。
关键词: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罢黜百家,董仲舒董仲舒是历史上有名的思想家,他的儒学思想和独尊儒术的建议,对儒学的历史性转变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从古至今,人们对董仲舒的评价不一,到底他是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我们不能从单方面来评价,要用辩证的方法。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他的功与过。
一、罢黜百家和独尊儒术针对中央集权的需要,董仲舒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主张清静无为的黄老思想已不能满足上述政治需要,更与汉武帝的好大喜功相抵触;而儒家的春秋大一统思想,仁义思想和君臣伦理观念显然与武帝时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相适应。
在众多对策中,董仲舒的的对策很受汉武帝的欣赏,这就是汉学史上著名的“天人三策”。
董仲舒在对策中说“至周之末世,大为亡道,以失天下。
秦继后,独不能改,又益甚之,重禁文学,不得挟书,弃捐礼谊而恶闻之,其心欲禁灭先王之道,而颛为自恣苟简之治,故立为天子十四而国破亡矣”。
又说“汉得天下以来,常欲善治而至今不可善治者,失之于当更化而不更化也”。
董仲舒建议武帝要实行“更化”,就是肯定“有为”.否定“无为”,同时也就是改变主导思想路线,改变治国主张。
在最后一次“对策”中明确建议实行“大一统”的政策。
董仲舒的这些建议都被汉武帝采纳了,班固评述此问题时说“自武帝初立,魏其、武安侯为相而隆儒矣。
及仲舒对册,推明孔氏,抑黜百家”。
这可以说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是接受董伸舒的“对策”而实行的。
董仲舒的这个建议影响了中国自西汉中期以后思想发展的大方向、大格局。
【史料及解析】董仲舒对儒学的重大贡献
【史料及解析】董仲舒对儒学的重大贡献
董仲舒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复兴了被扼杀达百余年之久的儒家文化,而且在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融会贯通了中国古典文化中各家各派的思想,把它们整合为一个崭新的思想体系。
他的著作后来大都搜集在《春秋繁露》一书中,尽管历史的车轮在前进,但是任何人也无法忘记无法忽略董仲舒对儒学的重大贡献。
(1)形成背景:经过了六七十年的修养生息,到汉武帝时期,西汉国力增强,汉初的“无为”思想已不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了。
土地兼并、王国问题、边境不宁困扰着西汉统治者,强盛的西汉需要有一种新的统治思想来维护封建统治。
于是董仲舒对儒学进行了针对性的改造。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实质上是思想文化专制。
(2)思想核心:“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是新儒学的思想核心。
“天人感应”即天是有意志、有感情的最高主宰者,而皇帝是“天子”,他代表天意君临天下,同时也必须顺从天意。
“君权神授”即“天子受命于天,天下人受命于天子”。
(3)特点:新儒学以儒学为基础,阴阳五行为框架,兼采诸子百家,具有神学色彩,其哲学思想的主流是唯心主义的。
(4)目的:给统治者披上神圣的外衣,以思想上的统一来维护政治上的大一统。
(5)影响:①对当时:对维护西汉中央集权,防止分裂具有进步意义。
②对后世:提出的封建伦理纲常,被后人奉为道德规范。
把儒家思想神学化,使儒学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不仅为封建统治者提供了意识形态上的支持,而且对中国人的伦理观念、文化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董仲舒对儒学的改变
董仲舒对儒学的改变作者:刘映红来源:《速读·中旬》2014年第10期在中国的儒学史上,董仲舒和他的儒学思想对儒学的历史性转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他广泛吸收先秦诸子百家的理论,提出了新的儒学思想体系,锻造了儒学的兼容能力。
同时,董仲舒在对儒学的改变上也产生了一些消极的影响。
一、董仲舒对儒学的积极改变1.促使儒学官学化、经学化董仲舒的建议,在历史上被称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不久便得到了实施。
汉武帝将儒学提升为官学,作为封建社会的最高意识形态,同时正式规定儒家典籍即六艺为经,根据儒家尚存的五经设置了五经博士,为各位博士配置弟子员,又设太学旁听生若干名,并在各地由乡里逐级建校立学。
这样,儒家具有了官方认可的学术权威性。
相应地,儒学及儒家博士的社会职能不再仅限于先秦时“通古今”、立一家之言的学术范围,而是提升到“作经师”的高度,扩展到定大国之法的政治领域。
2.为儒家学派的存在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有利于儒学的传播和发展儒学的官学化、经学化为封建社会找到了合适而有力的理论依据,同时,也将儒学推到了极为显要的位置,最大程度地提高和稳固了儒学的社会地位和学术地位。
也正是从这时开始,儒学长期成为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规范着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民众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等诸多方面。
3.为儒家实现治国安民理想找到了可靠的依托儒学处于显要的位置,这极大地激励儒生们以儒学经典来阐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圣王之道,积极参政议政,为儒生们提供了更多步入仕途、参与国家政治的机会,这正是先秦儒家所孜孜不倦追求的。
4.实现了儒学向制度化思想的转化一般认为儒学包括伦理道德、制度化思想和心性之学三个层面,其中,先秦儒学偏重于伦理道德;汉代儒学偏重于制度化思想,而宋明儒学则偏重于心性之学。
董仲舒对制度化思想的阐述,主要是围绕着军权这一封建社会的政治核心问题来展开的。
他既然认为德、刑等道德教化、法律制度措施体现了“天意”,那么,作为天意之代言人的君王,就必然拥有人世间不可逾越的至上权威。
董仲舒新儒学思想的评价
评述董仲舒思想董仲舒是西汉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中国儒学发展史和中国思想史上继孔子之后又一个里程碑似的人物。
董仲舒经过周密的思考与组织,以儒学为本,综合各家,最终形成一种以公羊学为骨干,以天人感应为基础,整合阴阳、黄老、法、诸家的思想体系,从而完成了汉代新儒学。
从董仲舒所处时代入手,以当时社会矛盾和任务、自然科学状况、秦汉...相关答案董仲舒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复兴了被扼杀达百余年之久的儒家文化,而且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融会贯通了中国古典文化中各家各派的思想,把它们整合为一个崭新的思想体系。
他的著作后来大都汇集在《春秋繁露》一书中。
董仲舒的哲学基础是“天人感应”学说。
他认为天是至高无上的人格神,不仅创造了万物,也创造了人。
因此,他认为天是有意志的,和人一样“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
人与天是相合的。
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继承了思孟学派和阴阳家邹衍的学说,而且将它发展得十分精致。
董仲舒认为,天生万物是有目的的。
天意要大一统的,汉皇朝的皇帝是受命于天来进行统治的。
各封国的王侯又受命于皇帝,大臣受命于国君。
家庭关系上,儿子受命于父亲,妻子受命于丈夫,这一层层的统治关系,都是按照天的意志办的,董仲舒精心构筑的“天人感应”的神学目的论,正是把一切都秩序化、合理化,正是为汉皇朝统治者巩固其中央集权专制制度服务的。
董仲舒利用阴阳五行学说来体现天的意志,用阴阳的流转,与四时相配合,推论出东南西北中的方位和金木水火土五行的关系。
而且突出土居中央,为五行之主的地位,认为五行是天道的表现,并进而把这种阳尊阴卑的理论用于社会,从此而推论出“三纲五常”的道德哲学。
这里所说的三纲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三纲五常为董仲舒提倡之后,成为我国古代维护历代封建皇朝统治的工具。
他认为“道”是源出于天的,“天不变,道亦不变”。
即是说“三纲五常”、“大一统”等维护统治秩序的“道”是永远不变的。
那么,如何解释皇位的更换和改朝换代呢?为此,他提出了“谴告”与“改制”之说。
董仲舒改造儒学的内容
董仲舒改造儒学的内容董仲舒,这位大名鼎鼎的汉朝思想家,真的是个传奇人物。
他的到来,像是给儒学注入了一剂强心针,让这门学问活灵活现,焕发出新的生机。
大家都知道,儒学本来就是讲究仁义礼智的东西,但董仲舒的改造,让它变得更加深刻,也更贴近现实生活,简直就像是给它加上了翅膀,让它飞得更高、更远。
首先,董仲舒引入了“天人感应”的概念,哇,这个理论一出,瞬间就吸引了不少眼球。
他认为,天和人之间是有一种微妙的关系的,人们的行为会直接影响到自然和社会的运作。
就像打麻将,打得好,牌就会听话;打得不好,那可就惨了。
董仲舒用这种说法告诉人们,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做个有担当的人。
真是一个“有头有脸”的理论啊!再说说他对“君主”的看法。
董仲舒认为,君主不仅仅是个领导者,更是个道德楷模。
就像家里的大哥大,得有威信,还得有责任感。
他强调君主要以德治国,用自己的行为去感召百姓,这样才能建立和谐的社会。
想象一下,如果每个领导都能像董仲舒说的那样,大家可得多幸福啊!接下来,董仲舒的“士”的地位也被提升了。
在他的理论里,士不再是单纯的读书人,而是国家的中流砥柱。
董仲舒说,士不仅要有知识,更要有胸怀,能担当重任。
就好比是球队里的明星球员,既要会进球,还得会带队。
这样一来,士的角色变得更加重要,整个社会也因此更有活力。
另外,董仲舒还特别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
他认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培养出有德行、有才华的人。
简直就是“知识就是力量”的最佳代言人啊!他推动了科举制的建立,为后来的读书人打开了无数扇大门。
想想看,谁不想通过努力学习,考上个好差事,过上好日子呢?还有,董仲舒在推崇儒学的同时,也并没有完全排斥其他思想。
他明白,思想的碰撞才能激发出新的火花。
就像炒菜一样,调料放得刚刚好,才能做出美味的佳肴。
他提倡“兼容并包”,鼓励人们吸收各家之长,形成自己的见解。
这种开放的心态,真是让人佩服。
总之,董仲舒对儒学的改造,像是一次大刀阔斧的革新,让儒学变得更具生命力。
董仲舒的新儒学
董仲舒的新儒学2. 董仲舒的新儒学(1)必记结论──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已经不是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原貌,⽽是掺杂了道家、法家和阴阳五⾏家的⼀些思想,是⼀种与时俱进的新思想。
它维护了封建统治秩序,神化了专制王权,因⽽受到统治者推崇,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化的正统和主流思想。
(2)巧记⽅法(3)警⽰和认识──董仲舒的思想主张,是儒家思想成为我国的传统⽂化的正统思想,统治中国达两千年之久,对中华民族共同⼼理的形成和中国历史的发展产⽣了重⼤影响,但同时也有封建迷信落后的⼀⾯,应当科学的区别对待。
⼆、知识结构三、重难点分析1.从“⽆为”到“有为”(1)汉初的“⽆为⽽治”原因:秦末战⽕频繁,社会经济破坏严重。
汉初为了恢复⽣产和安定⼈⼼,统治者吸取道家“⽆为⽽治”的思想表现:与民休养⽣息措施:①减轻⽥租;②免⾃卖为奴婢者为庶⼈;③让⼤量⼠兵回家,授予⽥宅;④免除⼀定的赋税和徭役。
(2)汉武帝的“有为⽽治”原因:①汉朝经济实⼒的恢复和增强;②社会潜伏着危机:王国问题、⼟地兼并、匈奴为患等⽬的: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的发展趋势2. 董仲舒的新儒学(1)含义:董仲舒把诸⼦百家中的道家、阴阳五⾏家的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形成具有时代特⾊的新儒学体系。
(2)⽬的:给统治者披上神圣的外⾐,政治上主张实现⼤⼀统,以加强君权,维护君主专制;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维护思想上的封建专制。
总之是为了适应统治者的需要,维护统治(3)思想主张针对中央集权需要,提出“春秋⼤⼀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
针对加强君权需要,宣扬“君权神授”提出“天⼈合⼀”和“天⼈感应”学说。
针对为⼈处世标准,提出“三纲五常”。
(4)特点:新儒学以儒学为基础,阴阳五⾏为框架,兼采诸⼦百家,具有神学⾊彩,其哲学思想的主流是唯⼼主义的(5)评价和认识3. 汉武帝尊儒的原因、措施和影响(1)原因汉武帝时期,北⽅和南⽅边境不宁、王国势⼒威胁中央、⼟地兼并、阶级⽭盾激化,这些要求加强中央集权儒学的⾃我调节符合中央集权的要求──吸收⼤⼀统的思想 (根本原因)(2)措施思想⽅⾯:全⾯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
如何全面认识董仲舒的新儒家思想
全面解析董仲舒的新儒家思想山东成武二中历史组盛昌华 274200春秋末期,自孔子创立儒家学说之后,儒家学说一直到西汉初年,都没有受到统治者的重视。
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都是以法家为指导思想;从秦朝“焚书坑儒”事件中可以看出,秦朝统治者崇法抑儒;而西汉初年,是以黄老之学为治国之道。
直到了汉武帝时期,汉武帝才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学说才开始成为封建的统治学说。
下面我们就对董仲舒的儒家思想做一全面的分析。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儒家学说为什么能够代替黄老学说而成为封建统治者的统治思想。
第一、黄老之学使命的完成。
西汉初年,经济残破,百废待兴。
西汉初期的统治者接受秦朝灭亡的教训,需要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黄老思想中的“无为而治”适应了西汉初年休养生息的需要。
它的实施,使西汉社会迅速得以恢复和发展。
到了汉武帝时期,经济发展,政权巩固,国力强盛,黄老之学做为统治思想,其恢复经济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统治者需要一种新的指导思想做为其统治的依据。
第二、黄老之学本身的局限性。
黄老之学虽能对恢复与发展经济、巩固新生政权起了很大的作用,但由于西汉统治者实行的是“君无为而臣有为”的政策,中央的丞相、地方的郡守及诸侯王的权力都很大,使臣下与君主、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日益尖锐,造成“尾大不掉”之势,不同程度地影响了中央集权和至高无上的皇权,构成对最高统治者的严重威胁,在政治上造成声威震主之势。
文帝时的淮南王刘长的骄淫逾制,景帝时的吴楚七国之乱,武帝时的淮南王刘安和衡山王刘赐图谋与中央政权分庭抗礼,从某种意义上就产实行黄老无为政治的消极后果。
另外,西汉初年奉行“无为而治”的另一个表现,就是对北方的匈奴实行“和亲”政策。
“和亲”政策虽能维护双方边境暂时的稳定,有利于双方经济的发展,但它毕竟是一种屈辱的外交,最终致使匈奴的势力越来越猖獗,对中原地区构成严重的威胁。
这也暴露了黄老思想的弊端。
第三、从当时的社会背景上来看,汉武帝时期,虽然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但仍存在以下问题:1、边患问题严重。
董仲舒对儒学的第一次改造
在学术思想上,先秦时的荀子吸纳各派思想,
对儒学进行了总结。到了汉代,尤其是汉武帝时
期,思想上的统一成为历史的必然。董仲舒就是
适应这一时代趋势而对儒学进行改造的思想家。
董仲舒(前179—前104),广川(今河北枣 强)人,曾任博士、江都相和胶西王相,是西汉 时的名儒,中国思想史上影响重大的第一位经学 大师。他刻苦好学,专治儒家经典《春秋公羊 传》,曾“三年不窥园”,完成了巨著《春秋繁 露》,并应诏进献有名的《天人三策》。晚年以 病老辞归,专门从事著述,著作有《举贤良对策》 三篇、《春秋决事》十卷(已佚)。
和“德治”,提出以教化为主、刑罚为辅的“阳 德阴刑”理论。
4、在义利问题上,他主张道义高于功利
“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宣扬
杀身成仁和安贫乐道,以此规范人心和维护统治 阶级整体利益。
综合来看,儒学在汉代经董仲舒改造后,由 先秦时期百家争鸣的一家变为“独尊儒术”,由 民间学说变为官方意识;比起先秦儒学,更加神 学化、政治化、理论化、系统化。 董仲舒是三纲五常理论化的始作俑者,以三 纲五常作为建立法度、化民成俗的根本,为封建 统治提供了理论根据,为以儒为宗的文化模式提 供了蓝本。
“天为君而覆露之,地为臣而持载之;阳为夫
而生之,阴为妇而助之;春为父而生之,夏为子 而养之;秋为事而棺之,冬为痛而丧之。王道之 三纲,可求于天。”(《春秋繁露· 基义》)
3、德教为主,刑罚为辅
天的根本特性是德,以德为本。所以对人也
应以道德教育为本,这是天的意志。
为维护人心和强化统治,他反复强调“仁政”
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董仲舒对儒学的最大贡献,是提出了“罢黜 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 勿使并进。”(班固《汉书· 董仲舒传》) 这个建议的目的是统一思想,而非消灭百家 争鸣,是百家争鸣的必然结果,更主要的是顺应 了封建专制主义和地主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历史要 求。
浅谈汉代的儒学发展
172作者简介:刘信心(1990— ),女,汉族,河北邯郸人。
主要研究方向:中国思想史。
本文结合这一现实问题探讨在迫切需要实现思想上统一的社会背景下,董仲舒的儒学思想发展的新方向。
一、汉初黄老之道思想发展西汉初年,民生凋敝,百废待兴。
前朝秦时重用的法家为稳定社会统治秩序强化中央集权,在社会生活的各方面设置了相应的刑法限制,严密的刑法束缚了西汉初年经济发展的生产动力。
与此同时,严法酷刑所带来的精神高压也不利于社会整体休养生息,因此不论从政治还是经济发展层面上来说,都需要一种宽松和缓顺从自然发展的统治思想来恢复百废待兴的社会建设。
在当时的传说中,黄帝善于养生并最终得道成仙,黄帝之说提倡“养生”;老子之学崇尚无为、倡导因时制宜。
因此,黄老之道包括两个方面,一为治身(养生),一为治国,既尊重自然规律,反对盲目行动,又主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是一种积极无为的哲学观。
适应西汉初休养生息政策的需要,从汉高祖到武帝即位,黄老思想一直是政治上的指导思想,在社会上居于支配地位。
随着社会农工商经济的有序恢复,各地方郡国的经济繁荣发展,《史记》中即指出:“至今上即位数岁,汉兴七十余年之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余货财。
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
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
至腐败不可食。
”在这样经济富裕的社会中,西汉政府同时面临着北方匈奴的侵扰,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发动战争则要动用预算外的大额开支,这就必须加强国家的财政收入,此外战争也要求地方郡国听从中央政府的统一调遣,则必须提高中央政府的权威加强中央集权。
至此,黄老之学已不能适应强化中央集权形势发展的需要。
二、孔孟传统儒学与三纲五常西汉到汉武帝时期,结合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状况,法家与黄老之道都不适宜历史发展,传统的孔孟儒学也需紧密结合社会现状整合出一套为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服务的新的理论体系。
孔子思想的主要范畴是仁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提出“仁者爱人”要实现“爱人”必须遵循忠恕之道,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认为土地、人民、政事是国家的三件宝物,实行仁政统治者必须以仁爱之心对待人民,以德服人,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从德性政治到威权政治(上)——谈董仲舒在儒学转型中的作用
呈现 出新的特点。
关键词 :儒学;德性政治;威权政治;董仲舒
第1 2卷
第 2期
衡水 学院 学 报
J u a f n s u i e st or l n o He g h i Un v ri y
Vo . 2 No 2 11 . . np . 0 0 r2 1
2 1 4月 0 0年
从德 性政 治到威权政 治 ( ) 上
— —
谈董仲舒在儒学转型中的作用
第 2期
杨朝明 ,等
从德性政治到威权政 治 ( 上)
l 9
爱之心 ,从对父母 的 “ 亲亲 ”之爱推而远之 ,实现社 为贵 ,社稷次之 ,君 为轻 。”(《 孟子 ・ 心下》) 尽 不 难理解 ,得 民心者得天下 ,他提醒 为政者要把 民心 向 会上 的 “ 泛爱众 ”。(《 论语 ・ 述而 》) 了达 到这种 为 境界 ,孔 子又 提 出了 “ 为仁 由己”(《 论语 ・ 颜渊 》) 背、是否取 得百姓拥护 当作政治统治的关键。 等修身思想,认为 自己只要努力进行德性修养 ,就可 欲仁,斯仁至矣 。”(《 论语 ・ 述而》)
立,进而 由孔 门弟 子深化发展 的。面对 “ 天下无道 ” 作为孔子思想 中的核心部分 , “ ”与 “ ”是 仁 礼 “ 崩乐坏 ”的局面 ,孔子立足于现实 ,在总结 、继 进行道德修养 的重要一步 。在孔子看来 ,仁是德性的 礼 承 、发展夏 、商、周 3代文 明的成果之后,创 立了儒 基 础 ,也 是 德 性 的最 高 标 准 , “ 者 ,人 也 ” , 仁
从德性政治到威权政治(下)——谈董仲舒在儒学转型中的作用
兴盛 ,其 原因 正在于 此 ,正 像班 固在 《 汉书 ・ 艺文 日 : ‘ 国 者 , 章 善惮 恶 , 以示 民厚 ,则 民情不 有 志 》 所 说 的那 样 : “自武 帝 立 五 经博 士 ,开 弟 子 贰 。’”释读 出后 的郭店楚 简却是 : “ 日: 有 国 子 员 ,……百有余年 ,传业者寝盛,枝 叶繁多 ……盖禄 者 , 章 好章 恶 , 以视 民厚 ,则 民情 不 贰 。 ’” 虽然 两
记载 ,元帝时期 ,京房企 图利用象数 《 易》学的卦气 者不过于苛虐而易被事奉,而在下者则在事奉在上者的 理论 ,劝谏统治者摆脱谗言邪说的蒙蔽和干扰 ,推行 同时还须袒露心 曲,无所隐匿。设若在上者认为在下者 考功课吏法 等改革措施 ,但最终他却 以 “ 诽谤政治 , 归恶天子”的罪名而被杀戮, 由此先秦 时期 臣对上忠
社会 的发 展 ,也变 得 唯 唯 诺诺 ,唯 君 主 是 从 。
未尽事奉之责,或在下者虽尽责但 在上者却认为其不 易知 ’……则刑 罚都将 降于 在下者之身”川。很 明
责任都 归到臣子一人身上 ,这离先秦时期儒 家提倡 的
“ 臣上 下 各 尽 义 务 ” 的思 想 相 去 甚远 。 君
利 之 路然 也 。 ”可 见 传 经 的 目的 已不 仅 仅 在 于 弘 道 ,
者只在个 别文字上有所改动 ,但所透漏出的思想却有
而是将着 眼点放在 了现实政治上面 ,与 当时的政治紧 很大 不 同,郭店 简 中的 “ ”字不 带有任 何感情 色 章
密 结合 起 来 。于 是 , 经 学博 士 们 为 了满 足 统 治 者 的 需 彩,可释为 “ 辨别 、区分 ”, 《 孔子家语 ・曲礼子贡
要 ,甚至不得不改变经文原意 。例如 ,在强调民本 的 问》 中孔子日: “ 氏之 妇可谓 知礼矣 !爱而无私, 季 同时,他们会 自觉不 自觉地抛弃孟子的 “ 君轻 ”论, 上下有章 。”就是其证。这样郭店楚简 中的意思可以 放弃苟子的 “ 从道不从君 ”论 ,而代之 以突 出君权 的 理解为 “ 区别爱憎之情 ,以培养 臣民之敦厚 ”,重在
论述董仲舒对儒家思想的改造
论述董仲舒对儒家思想的改造
董仲舒是中国清朝传统学者,其学术著述被称为“董氏四书”,有力推动和发展了儒家思想,特别是对儒家传统思想的改造。
董仲舒的改造思想已融入当时的实践,在改变和发展既有儒家传统思想的基础上,强调了考察事前而非事后的原则,强调动态和根据时空条件不断调整的处理原则,强调要用人的头脑,及时反应新发展,不断更新,而不是在遵循古老的传统思想,巩固历史现状而拘泥思想,推崇思想立场过于政治实践。
董仲舒重视时空多样性,以全局而非局部视角考虑问题。
他提出运用经验,按照当时的实情调整,不断更新思想的主张,形成了利用自然规律,配合时代发展顺应潮流的思想历史学,易变容纳的思想体系,以促进民主、改革开放和社会繁荣。
此外,董仲舒还强调要重视自然科学,他认为要用科学管理国家,尊重科学,从现实出发,根据把握,坚持有计划的发展,用科学解决问题。
董仲舒儒家思想的改造,以及为当今社会提出的新思想,已经对近代以来的社会、政治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为中国文化的转型提出了有益的建议,促进了社会转型的发展。
韩愈生平及其思想的评价——兼论董仲舒对儒学的改造与沿袭
作者: 王昌猷
出版物刊名: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页码: 112-121页
主题词: 董仲舒;历史人物;封建制国家;地主阶级;演变过程;孟子;中央集权;历史条件;分封制;
史料依据
摘要: <正> “四人帮”利用批儒评法进行反党阴谋活动,对历史人物的褒贬扬抑,不要科学态度,不要史料依据,挦扯割裂,唯“帮”是用,信口雌黄。
在他们的恶劣影响下,一些历史人物
被“神化”,另一些历史人物被“鬼化”。
“鬼化”的主要手法之一是不顾事物的演变过程和历史条件,一提孔孟之道,就指为搞复辟、搞分裂。
在《人民日报》1974年8月19日刊载的《评柳宗元和韩愈的论战》这篇文章里,韩愈就是在这种手法之下被“鬼化”的一个人物。
韩愈“道统”说,是“坚持孔、孟的复辟、倒退之道”①,还是封建制上层建筑演变的一个历史进程?韩愈一生活动,是“制造分裂”,还是维护了唐王朝的统一?这是还韩愈以本来面目需要弄清楚的重要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家思想也是春秋战国以来百家争鸣中的重要学派,它的创立者是春秋末年的老子,道家学派强调道是万物的本原,是中国古代最早探究宇宙本原的学派。另外,道家还强调顺其自然,“无为而治”。老子还认为事物是变化的,正反两面是会相互转化的,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那么董仲舒到底吸收了道家的哪些内涵呢?笔者探究主要有以下一些方面。
其二,强调“贵神”,实现君道无为。
道家认为,最高统治者应当处于神而不可测的地位,所谓“太上,不知有之”,神应处于“虚无”的状态。道家还认为道唯集虚,主张以“虚心”来实现养神的目的,这也是道家的修身之法。董仲舒为了充实儒家修身方面的理论缺失,为了使人君达到“无”的境界,提出了“贵神”的主张。他在《春秋繁露・离合根》中曰:“故人主者法天之行,是故内深藏,所以为神;外博观,所以为明也;任群贤,所以为受成;乃不自劳于事,所以为尊也;泛爱群生,不以喜怒赏罚,所以为仁也。故为人主者,以无为为道,以不私为宝。”他在《春秋繁露・立元神》中曰:“故为人君者,……志如死灰,形如委衣,安神养精,寂寞无为。……为人君者,其要贵神,神者不可得而视也,不可得而听也,是故视而不见其形,听而不闻其声。……所谓不见其形者,非不见其进止之形也,言其所以进止不可得而见也。所谓不闻其声者,非不闻其号令之声也,言其所以号令不可得而闻也。不见不闻是谓冥昏,能冥则明,能昏则彰。能冥能昏,是谓神人。”董仲舒强调:“人臣居阳而为阴,人君居阴而为阳”。他认为人君虽为主宰,却要居于“虚无”之位,内心不能有亲疏好恶,身体礼贤下士,但是无论怎样人臣都要受制于君主的统治。董仲舒通过吸收道家的“贵神”和“虚无”的理论,让君主变成了“虚无”的神,极大地提高了君主的权威,为“君权神授”建立了理论基础。这一思想也非常符合汉武帝统治的需要,从而得到了汉武帝的高度认同。 三、董氏儒学与阴阳五行
其一,利用道家“有”“无”关系的思想,形成自己的本体论。
道家思想源于《周易》中的乾、坤两卦。乾代表万物的本源,坤代表万物,所谓“乾知大始,坤作成物”。老子吸收了这一思想,指出:“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无,即是本体,并不是指空无一物,而是一种绝对纯净的境界,因此用乾卦表示;有,即是万物,在本体显作用时,显现为有,因此用坤卦表示。董仲舒将这一理论充分的吸收并且很好的运用到了政治思想的建设中,建立起以天为本体的儒家本体论。董仲舒在《春秋繁露・天地之行》曰:“是故天执其道为万物主,君执其常为一国主。天不可以不刚,主不可以不坚。天不刚则列星乱其行,主不坚则邪臣乱其官。星乱则亡其天,臣乱则亡其君。”董氏在《春秋繁露・四时之副》曰:“天之道,春暖以生,夏暑以养,秋清以杀,冬寒以藏。暖暑清寒,异气而同功,皆天之所以成岁也”。天为“无”,万物为“有”,董仲舒认为君为“无”,臣为“有”,从而进一步论证了君臣的关系,为君主专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一、董氏儒学与法家思想
法家是中国历史上研究国家治理方式的重要学派,法家强调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强调因时而变,强调以法治国,是诸子百家中的重要一家。其思想源头可上溯到春秋时的管仲、子产。战国时李悝、吴起、商鞅、慎到、申不害等人予以大力发展,遂成为一个学派。战国末韩非对他们的学说加以总结、综合,集法家之大成。
其一,大一统与中央集权。
大一统理论来源于《春秋公羊传》。《春秋公羊传》首创大一统,但大一统理论在《公羊传》中只是一种理想的政治模式,而董仲舒则把大一统视为贯通时空的规律,他说:“《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董仲舒把大一统看作宇宙普遍法则,他还说:“天之常道,相反之物也,不得两起,故谓之一。一而不二者,天之行也。”。董仲舒对一的政治化解释显然是受到先秦法家的影响,后者在为君主专制论证时就是通过对“二”的否定而力倡“一”,最高权力只能“一”不能“二”。董仲舒对大一统的重新解释,落实到现实政治中就是要确证君主的专制权力,从而维护中央政府的权威。《春秋繁露》里曰:“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这就把君主的绝对权威同某种神圣事物联系在一起。
其四,明确强调君主专制。
法家的集大成者韩非子对君臣关系和君主权力的主张是相当明确的,他在《韩非子・忠孝》中写道:“尧、舜、汤、武或反君臣之义,乱后世之教者也。……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顺则天下治,三者逆则天下乱。此天下之常道也。明王贤臣而弗易也,则人主虽不肖,臣不敢侵也。”董仲舒在《春秋繁露・基义》中写道:“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为阴阳之道。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阴道无所独行,其始也不得专起,其终也不得分功,有所兼之义。是故臣兼功于君,子兼功于父,妻兼功于夫,阴兼功于阳,地兼功于天。”这段话明确表达了董仲舒关于君臣关系和君主权力的观点,很明显看出来是充分吸收了韩非子的思想。在历史上,董仲舒第一个提出了三纲之说,他把君臣、父子、夫妇关系与阴阳,与天地化育、四时运转联系起来,从而以神圣的名义,固定了君臣之间、父子之间、夫妇之间的尊卑地位和服从关系。
论董仲舒对儒学的改造与发展
摘要:董仲舒以先秦儒学为基础,以道家的天道观和阴阳家的思想为理论依托,充分吸收法家的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主张,建立了以“天人感应”为核心的神学唯心主义思想体系,成就自己为一代儒学之宗。同时,改造后的新儒学适应了汉武帝时期加强专制集权和大一统的政治需要,让儒学一跃而成为正统思想。
汉初,刘邦等主要领导认为秦不分封子弟是它灭亡的原因之一,刘邦乃大封同姓子弟,以之护卫中央,但日后却成了中央的心腹之患。文帝时有济北王刘兴居、淮南王刘长的谋反,景帝时有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国之乱,武帝时又有淮南王刘安的谋反,可见当时中央政府受到地方诸侯的严重威胁。董仲舒此时吸收法家思想力倡大一统,正是时代的需要。董仲舒对法家思想的吸收,主要有四点。
关键词:董仲舒;儒学;改造;发展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二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教材上对董仲舒怎么改造儒学只有这样一句话“董仲舒吸收法家、道家、阴阳五行家等很多学说,对儒学加以改造。”至于如何吸收如何改造没有更加具体的阐述,令广大师生颇有困惑。笔者作了一些探究和分析,作如下的阐释。
其二,是德主刑辅理论。
董仲舒虽然强调“务德不务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但毕竟不排斥用刑。他以阴阳论刑德,以德为阳,以刑为阴,主张阴为阳之助,刑为德之辅。当然,这也跟黄老之学有关。
其三,强调法制和赏罚分明。
《春秋繁露・保位权》中写道:“务致民令有所好。有所好,然后可得而劝也,故设赏以劝之。有所好,必有所恶。有所恶,然后可得而畏,故设罚以畏之。既有所劝,又有所畏,然后可得而制。”《韩非子・八经》中有一段话:“凡治天下,必因人情。人情者有好恶,故赏罚可用,赏罚可用则禁令可立,而治道具矣。”这两段话所表达的思想观点高度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