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之恒《中国考古通论》(章节题库 夏商周考古)【圣才出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章夏商周考古
一、名词解释
1.偃师商城
答:偃师商城是商代早期城址,在今河南省偃师市。
商城包括大城、小城、宫城,为三重城垣式城址。
大城平面近长方形,城墙四周有5座城门,城内有纵横交错的道路若干条。
在大城的西南部,还有一个平面呈长方形的小城。
大城、小城的建筑方法一样,都是先挖基槽,然后层层夯筑而成。
小城的年代早于大城,大城是在小城的基础上扩建而成。
城内有密集的宫殿建筑群,分布于宫城的中、南部。
该遗址的发现,为探讨夏文化和确认汤都西亳城址具有重要意义。
2.利簋
答:利簋,又称“武王征商簋”,是西周早期的青铜器,为周武王时期青铜器。
1976年出土于陕西临潼县零口镇,其特征为侈口,兽首双耳垂珥,垂腹,圈足下连铸方座。
通高28厘米,口径22厘米,重约7.95千克。
采用上圆下方的形制,是西周初期铜簋的典型造型,同时也是中国古人“天圆地方”这种古老观念的体现。
器身、方座饰饕餮纹,方座平面四角饰蝉纹。
器内底铸铭文4行32字,铭文载武王伐商之事。
因而为西周铜器断代提供了重要标准,而且证实了古文献对武王伐商史事的记载。
利簋是迄今能确知的最早的西周青铜器。
3.盘龙城
答:盘龙城遗址是1954年在湖北黄陂发现,并于1974、1976年进行较大规模发掘的
一处商代古遗址。
绝对年代大约为公元前十八世纪至公元前十四世纪前期,时代为商代前期或称早商时期。
这一遗址的发现对于了解商代文化的分布、城市性质、宫殿的形制和建筑技术等都有重要的意义。
古城位于府河北岸高地偏东南部,平面略呈方形。
遗迹的分布状况表明,城内仅有宫殿,具有宫城形制,城外侧则是居民区和手工业区,表明该古城尚属早期城市的形态。
盘龙城遗址的发现揭示了商文化在长江流域的传播与分布,为研究商代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4.人祭
答:人祭是用活人来祭祀祖先(人鬼)、神灵或自然界万物,主要流行于原始社会末期到奴隶制社会的整个历史时期中。
在中国,人祭约出现在4000多年前的原始社会末期。
河南陕县邯郸涧沟、河南洛阳王湾、陕西沣西客省庄的遗址中,曾发现龙山文化杀祭坑。
到了东周时期,已逐渐衰落,且越来越遭到社会舆论的反对,秦汉及其以后保留了献俘的传统,但不同于商周时期的当场杀祭,而是以俘虏和首级献祭太庙、郊社。
5.空首布
答:空首布是春秋战国时期周、晋、郑、卫等国铸行的一种金属货币,是布币中最早的形式。
它取相农铲,其首中空,所以称空首布。
它主要流行于春秋至战国晚期的中原和三晋地区,流行的时间为春秋至战国晚期。
按形制可大致分为耸肩尖足空首布、平肩弧足空首布、斜肩弧足空首布三种。
后来空首布体型逐渐变小,平首布是从空首布演变而来的。
公元前221年被秦始皇废止。
6.饕餮纹
答:饕餮纹是商周青铜器上常见的兽面纹饰,最早见于长江中小雨地区的良渚文化陶器和玉器上,盛行于商代及西周早期。
兽面纹有的有躯干、兽足,有的仅作兽面。
“饕餮纹”的叫法,最早见于北宋徽宗年间《宣和博古图》。
饕餮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贪食的怪兽,以饕餮纹装饰青铜器,或许具有一定的宗教意义。
商周青铜器上的兽面纹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自然神的崇拜,有着神秘肃穆的气氛,可能是用于表现王权的尊贵和至高无上。
也有学者根据饕餮纹上的双目图案,认为传统意义上的饕餮纹可能并不仅仅是一种兽面纹,可能还作为一种太阳神崇拜。
7.青铜
答:青铜是人类历史上一项伟大的发明,是红铜和锡或铅的合金,因颜色中泛青,被称为青铜。
熔点在700~900ºC之间,具有较高的铸造性能。
公元前四千年初,青铜最早出现于伊朗、土耳其及美索不达米亚地区,中国最早的青铜出现在马家窑文化甘肃东乡林家遗址,时代大约距今5000年左右。
中国的青铜时代延续时间长,精美的艺术品迭出,在世界青铜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8.生铁
答:生铁是含碳量大于2%的铁碳合金,是在1150℃~1300℃的条件下冶炼出来的铁器。
从目前考古出土的铁器看,至迟在春秋后期,我国已发明了生铁冶炼技术。
生铁出炉时呈液态,可以连续生铸,可以浇铸成型,由于含碳量高,质地比较硬,这就使冶炼和成型效率以及产品的产量和质量都大为提高。
所以由块炼铁到生铁,是炼铁技术上的一次飞跃。
9.璧
答:璧是中国古代重要礼器,有“苍璧礼天、黄琮礼地”之说。
璧是一种圆板形、片状、中部有孔的玉器,《说文》“璧”条载:“瑞玉,圆器也”。
《尔雅》释“璧”,“肉倍好,谓之璧”的说法,肉即边,好即孔,边为孔径的两倍便是璧。
璧的形状通常呈扁圆形,中心有一圆孔,但也有出廓璧,即在圆形轮廓外围雕琢龙形态或者其他形状的钮。
玉璧在新石器时代已有,多光素无纹饰,器形比较简单。
商周时代的璧,厚薄不均,形制也不规整,内外大多不够圆。
春秋战国时期,璧则相当规整,并有一定雕饰。
汉代继承前代风格,雕工比较精细,汉以后至宋、元时,玉璧则不多见。
明清又兴盛,出现大量仿古制品,璧上常见精细的浮雕和螺旋状纹饰。
10.卜甲
答:卜甲是占卜用的龟甲。
龙山时代即有龟甲随葬,不知是否为占卜用。
商代大量使用卜甲,在商代墓葬中,尤其是殷墟中有大量发现,所用龟甲以龟腹甲为多,背甲相对较少。
殷墟出土的甲骨已有15万片左右,对甲骨的研究包括释读、卜法文例分析、分期断代研究和社会历史考证等。
两周时期,龟卜依然较盛,秦汉后渐趋衰落。
商周卜甲,多有钻凿及灼烧痕迹,据灼烧所得之兆纹占卜吉凶。
研究甲骨,对中国古代社会史、科技史和古文字学、语言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1.璧瑗环
答:璧瑗环是三类与圆形相关的玉礼器,《尔雅·释器》:“肉倍好,谓之璧;好倍肉,谓之环;肉好若一,谓之瑗。
”好是中间的孔,肉是指边。
边大孔小的叫璧,孔大边小的叫环,孔和边一样大的叫瑗。
三者在孔半径上存在差异,其中璧的孔半径小于整体半径的一半,而瑗的孔半径大于整体半径的一半,环的空半径则正好是整体半径的一半。
12.四坝文化
答:四坝文化是指甘肃山丹县的四坝滩遗址文化,主要分布在河西走廊中西部地区,距今约3800~3500年,相当于夏代中后期到商代前期这一时段。
玉门火烧沟遗址的发现丰富了其文化内涵。
四坝文化有可能是从马家窑文化的马厂类型演变而来,后又受到齐家文化的巨大影响。
其居民过着亦农亦牧,而以牧业为主的生活。
青铜制作在齐家文化基础上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基本上仍停留在生产武器、工具和小件饰物的低级阶段。
墓葬情况显示,已存在贫富分化和人殉现象,并出土过权杖首、玉斧一类标志权力的仪礼器物,表明已处于原始社会的末期。
13.成都金沙遗址
答:成都金沙遗址是发现于成都市西郊苏坡乡金沙村的一处史前文化遗址。
遗址所清理出的珍贵文物多达千余件,包括金器30余件、玉器和铜器各400余件、石器170件、象牙器40余件,出土象牙总重量近一吨,此外还有大量的陶器出土。
从文物时代看,绝大部分约为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少部分为春秋时期。
金沙遗址的性质,目前推测有可能属于祭祀遗迹。
遗址与三星堆有着较为密切的渊源关系。
14.夏商周断代工程
答:夏商周断代工程是我国以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相结合的方法来研究夏、商、周三个历史时期的年代学的科学研究项目。
该项目于1996年5月启动,是“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
该工程设置9个课题44个专题,组织来自历史学、古文字学、历史地理学和测年技术领域的170多位专家联合攻关。
工程目标包括:①西周共和元年(公元前841
年)以前各王,提出比较准确的年代;②商代后期武丁以下各王,提出比较准确的年代;③商代前期,提出比较详细的年代框架;④夏代,提出基本的年代框架。
2000年11月,该工程正式发布《夏商周年表》,但未通过国家验收。
二、简答题
1.东周都城的多样性和原因。
答:(1)东周列国都城遗址概况
东周城址,尤其是列国都城如临淄齐城、新郑古城、江陵郢都等,表现了人口、生产、财富、享乐和需求的集中,规模扩大,成为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列国城址进行过勘察和发掘的主要有:山东临淄齐城遗址、曲阜鲁城遗址、山西侯马晋城遗址,河北邯郸赵城遗址、易县燕下都遗址,河南新郑郑韩故城遗址、洛阳东周城遗址、湖北江陵楚纪南城遗址、陕西凤翔秦雍城遗址、临潼秦栎阳城址和陕西咸阳秦咸阳城址等。
此外山西太原的赵国晋阳城址和夏县的禹王城(魏国安邑)、河南淮阳的楚国陈城遗址、河北平山的中山国都灵寿城址等,也都经过调查。
(2)都城城郭布局类型
列国都城都分为宫城和郭城两大部分。
城郭的布局主要有四种:
①如曲阜鲁故城。
宫城基本包在郭城中心。
郭城四面各有2或3个城门,有道路绕过宫城而互相连通。
这比较符合《周礼·考工记·匠人》所记的“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之制。
②如新田、临淄、郑韩故城、邯郸赵城等。
宫城与郭城分开。
宫城或嵌入郭城一角,如临淄、郑韩故城;或单独成城,如新田、邯郸;有的在城外郊区又有离宫别馆,如临淄。
③如燕下都。
宫城设在郭城以北,宫殿区超出宫城城垣范围,而以河道与居民区隔开。
此外,还在宫城和郭城的旁边加设附郭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