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品加工业的行业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中国水产品加工业的行业分析
水产品加工业是渔业捕捞和水产养殖的延伸, 共同构成了水产业的三大支柱。水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对于渔业的发展起着桥梁纽带的作用, 不仅是我国当前加快发展现代渔业的重要内容, 而且是优化渔业结构、实现产业增值增效的有效途径。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渔业产业化的长足发展, 水产加工业显示了空前的活力和巨大发展潜力, 已发展成为包括冷藏、冰鲜、干腌制、熏制、罐制、调味熟制、鱼糜加工、生鱼片加工、模拟水产制品、药物与保健品、鱼粉与饲料、海藻化工等10 几个专业门类的庞大行业,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水产加工体系。但加工和综合利用方面与世界水平相比差距还十分明显: 水产加工业行业集中度低, 经营者和劳动者的素质还有待提高, 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还比较弱; 技改投入不足, 产品结构趋同, 行业整体技术创新能力不强; 行业自律性较差, 部分企业内部管理还有待加强。上述问题随着金融危机的蔓延,势必会对渔业产业产生相关波动, 进而对我国渔业经济发展、渔民收入提高及渔区社会稳定带来了严重的影响。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 如何促进水产品加工业从容应对国际金融危机, 在逆境中求得生存并且为其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内生力量, 已成为时下亟待解决的重要议题。
1国际金融危机直接影响水产品加工业的产业环境
1.1加工技术落后的缺陷在金融危机格局下进一步降低企业利润水平与市场竞争力
水产品本质上含水量高达70%~ 80%, 且蛋白质含量明显低于禽畜产品, 同禽畜产品加工相比( 尤其是精深加工) , 明显存在加工后干物质太少, 不易保存, 易变质等缺陷, 且去头、去皮、去内脏的损耗较大。我国水产加工业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 但目前除部分大型企业外, 大部分中小企业加工设备简单、老化, 仍以手工操作为主, 加工技术落后, 大多数水产品加工仍然以冷冻、冰鲜等初级加工为主, 加工转化和增值率低, 加工品附加值偏低, 影响了第二产业产值的正常增长。同时, 加工过程中的鱼头、内脏、鱼鳞、鱼骨、虾头、蟹壳及腐烂水产品等废弃物, 主要用来生产饲料鱼粉, 对其中很有价值的成分尚未充分提取和利用, 这些都使得水产品难以通过加工带来较高的利润回报。如中水集团在非洲东岸的毛里塔尼亚近海捕捞软体鱼类, 并就近以原材料形式转口销往欧洲, 山东渔民将在黄海捕获的海产品就近送到韩国近岸, 直接向韩国渔商交货, 自己不能深加工。加工技术落后, 短期来看企业附加值提升有限, 长期来看影响到水产加工业规模经营与产业竞争力的提升。这一行业缺陷在遭遇金融危机时的劣势就更加明显, 在成本上升、出口量下降的局势下, 冷冻水产品及一些淡水鱼类加工制成品普遍滞销、贱销, 冷冻、加工企业的利润空间进一步变薄, 直接影响投资者经营积极性, 生产进一步萎缩, 严重的甚至停产、倒闭。
1.2 水产品加工业行业集中度低降低了产业抵御市场风险能力
( 1) 加工量比例较低, 中国水产品加工比例不到总产量的1/ 3, 精深加工类产品所占比例更少。尤其是我国淡水水产品约占全国总产量的50%左右, 而其加工品产量仅占全国水产加工品总量的5% 左右, 而日本、加拿大、美国和秘鲁等国家的水产品加工产量达60% ~90%。FAO 的研究报告显示, 2004 年, 世界水产品产量的61%用于一些类型的加工, 59%的加工产品用于供人类直接消费的冷冻、盐渍和罐装产品, 剩余的为非食用目的。中国超过77%的水产品为人类直接消费, 其中大部分为新鲜类型, 余下的量被用来生产鱼粉和其他非食用目的, 包括直接用于水产养殖饵料。
( 2) 加工出口企业总体水平不高, 龙头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带动作用尚未有效发挥。除鳗鱼、对虾加工已形成一定规模外, 高附加值的养殖鱼类加工出口尚未形成拳头产品和规模优势。即使形成规模生产的罗非鱼现在也仅仅局限于加工成原条鱼、鱼片等, 附加值很低。
(3) 培育、开发名牌产品意识不强, 不具备较强定价能力。虽然, 我国不少水产加工企业已通过ISO 质量认证及HACCP 认证, 但是具备较高认证水平的企业还不多。其中, 同时获得
美国FDA 认证和欧盟认证的企业仅有几百家, 导致在国际竞争中没有话语权, 在出口产品
议价过程中总处于被动地位。水产品加工业在国际市场上仅仅依靠劳动力低廉的优势获取国际分工下的微薄利润, 造成附加值低且竞争激烈。虽然国务院在2008 年10月上调了部分出口退税率, 但最终将产生外部效应,溢出到国外, 最终利好于这些公司的下游客户。国外客
户会针对我国出口退税率上调的事宜迅速压低产品报价,进而压缩国内企业的盈利空间, 因此实际影响将远小于理论上的测算, 这对本来就萎缩的利润空间造成更为深入的影响。( 4) 行业组织化程度低, 行业内管理协调机制不健全。如一些鳗鱼出口企业为争夺日本市场竞相压价, 相互残杀, 导致我国鳗鱼加工业利润下滑, 增产不增收等。市场分布过于集中的贸易格局不利于抵御国际市场风险, 就像此次金融危机, 一旦这些发达地区国家经济受挫, 进口需求锐减, 就会严重影响我国的水产品出口。
1.3 产品结构单一、趋同导致的加工品滞销亟待行业整体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不可否认, 国内水产品消费市场的发展尚不完全,当前市场主要仍以鲜活、冷冻品消费为主, 内陆省份消费也仅以淡水水产品为主, 适合国内消费者口味的水产加工品还比较少。在此局面下, 受金融危机影响, 品种结构单一趋同的冷冻水产品及一些水产加工制成品在遭遇金融危机时处于普遍滞销、贱销的格局。导致这一局面的症结在于落后的水产品加工技术。长期以来, 我国水产品加工工艺的发展滞后于渔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更滞后于世界水产品市场需求的发展要求。国内这方面的基础理论研究也十分薄弱, 科研基础设施陈旧、老化,导致诸多加工技术未能取得重大突破。在这种大背景下,加之水产品加工缺乏专业技术人才, 对现有先进技术引进不够, 吸收速度慢, 从业人员素质低下等等, 致使到目前为止, 市场畅销、质量稳定、能够叫得响的特色产品和知名品牌比较少, 使得加工的水产品销路不畅, 经营后劲不足, 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也就相对比较脆弱。
1.4 面对危机企业缺乏防范意识与政策扶持这是各地普遍存在的一个共性问题。由于认识上缺乏危机意识, 认为当前水产品销售不会存在大困难, 一些领导在思想上存在重生产轻加工, 重产品销售轻转化增值的倾向, 没有真正为产业长远发展考虑。也有的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对水产品加工企业的服务力度小, 不仅没有优惠、扶持政策, 而且还要企业承担各种数额不低的税费, 甚至有些与企业相关的部门也到企业收取各种名目的摊派费、集资款, 这无疑又加重了企业的负担,甚至危及企业的正常运转, 在金融危机下显得更加不堪一击, 这已成为制约水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又一重要因素。此外, 国内水产品市场的相关制度都还处于初创阶段。对于水产加工品、企业资质、从业人员资质缺乏统一的规定, 造成水产品市场鱼龙混杂、良莠不齐, 不仅不利于管理和良性市场竞争, 也会削弱整个行业的抗风险能
力。
2 水产品加工业化危为机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对策
当前, 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仍不断加深, 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全面衰退, 实体经济增速大幅下滑, 全球经济形势变化对我国国内水产品消费市场的影响将进一步显现。在此背景下, 水产品加工业化危为机的应对之策, 具体包括:
2. 1 以现代渔业科技提高水产品加工技术与综合利用率水产品深加工具有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市场占有率、高出口创汇率的∀四高# 特点, 并且能带动一批相关行业如加工机械、包装材料和调味品等的发展,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水产品进行深加工,也是充分利用资源、实现加工增值、缓解水产品市场供需关系矛盾的需要。在我国水产品深加工的过程中, 技术是一个瓶颈因素。因此要紧紧依靠现代渔业科学技术,促进水产品加工业产业升级。
(1) 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原理与手段, 建立水产生物产物资源研究和技术开发体系, 开展水产品精深加工、综合利用和高值化技术研究, 建立大宗、优势养殖水产品精深加工技术体系, 开发水产品深加工系列化产品和加工装备, 配套完善加工生产线, 全面提高我国水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