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上第一单元:表内乘法(一)教材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内乘法(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情境,经历把几个相同数的连加表示成乘法算式的学习过程,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乘法算式。
2.经历编1~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知道乘法口诀的来源,熟识1~5的乘法口诀并能熟练地口算1~5的乘法。
3.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感知乘加、乘减式题的运算顺序,会计算乘加、乘减式题。
4.在编乘法口诀的过程中,初步培养抽象、概括以及发现简单规律的能力,增加自主学习的意识,感受学习成功的乐趣。
5.结合情景图,在学习中受到热爱自然、热爱科学、保护环境等方面的教育,在情感、态度方面健康发展。
1.乘法口诀编排上与传统相比:
(1)1~6的乘法口诀,7~9的乘法口诀→1~9的乘法口诀整体编排。
(2)口诀由1句、2句……9句→9句、8句……1句。
(3)书写时不考虑因数位置,无“乘”与“乘以”之分。
(4)利于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在探索新知中迁移旧知。
(5)节省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2.本单元教材编排特点:
(1)利用情景图为学生编乘法口诀提供素材。
(P8例1图表P13例1图表P21例1图表P25例1图表P37例1图P42例1图表)
(2)编乘法口诀和用乘法口诀求积穿插编排。
(P9例2开始,每学完几的乘法口诀,就紧接着用口诀求出两个乘法算式的积)(3)将乘法口诀的学习与解决实际问题有机联系,让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价值。
无论是乘法意义的教学,还是乘法口诀的教学,都以“解决实际问题”作为学生探究新知的动机。如第2页例1,第18页例3,第24页第5题等。把“解决问题”既看作是学习的出发点,又作为学习的归宿。
(三)教学提示
1.重视“乘法初步认识”的教学,为乘法口诀的教学奠定基础。
(1)体会相同的数相加用乘法算简便。
(2)知道乘法算式的读写方法。
4×6=24 读作:四乘六等于二十四口诀:四六二十四。
2.充分发挥教材插图的作用,在操作、观察活动中感受规律,发现规律。
3.教给学生迁移方法,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4.注意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各节教材内容分析和教学建议
1.乘法的初步认识(3课时)
单元主题图:提供看、数、说的素材,激发新的学习需求和学习兴趣
例1:提供列出同数连加算式的素材,初步体会由几个几相加还可以用别的算法来计算。告诉学生怎样由几个几连加写出乘法算式,由加法的结果得出乘法的结果。
4个8相加→4×8,8个4相加→8×4
读作4乘8或8乘4,4和8都叫因数或乘数。
例2:在例1基础上,体现一个同数连加算式直接写出两个乘法算式,教学重点仍在通过同数连加来理解乘法意义,进一步熟悉乘法算式。
课堂活动的第1题检验学生是否会读乘法算式;第2题自摆自说,图式结合理解乘法意义,注意一个算式摆出两个图;第3题我摆你说(你摆我说)理解乘法意义,注意看图说出两个算式。
练习一第1题借助实物图列加法算式,再写乘法算式;第2题脱离图借助连加写乘法式子;第3题根据对乘法算式的理解写乘法算式;第4、5题是脱离加法直接写乘法算式;第6题是一道开放题,注意添几个几与算式对应;第7题直观理解有一个因数是0的乘法算式的含义;第8题通过不同形式,沟通加法和乘法的关系;第9题选取单元主题图中的部分情境,让学生利用对乘法的理解来解决问题。
介绍“×”的产生(P53)
2.1,2的乘法口诀(3课时)
例1 编2的乘法口诀,图、表,由加法→乘法→口诀为一体。编2的口诀以扶为主。
例 2 用口诀,根据口诀求积,一句口诀可以求出两个乘法算式的积。第一次用口诀求积。
例3 教学1的乘法口诀(与过去不同)边摆边数(1个1,2个1……)“1乘几,积就是几”。
所有乘法口诀要突出编、用、记(引导学生用各种方法记)。
课堂活动旨在引导一种活动方式或方向,教学了例1、例3后都可以用这两个课堂活动。练习二的第1、2题巩固2的乘法口诀,帮助学生熟记乘法口诀。第3题用1、2的乘法口诀求积;第4题除巩固2的乘法口诀外,还让学生初步感受到2乘几得到的积都是双数;第6题对比练习,让学生对加法和乘法的定义及其计算方法加以区别;第7题综合练习,要列出乘法算式又要根据口诀求出积;思考题可以达到巩固2的口诀的目的。
3.3的乘法口诀(4课时)
例1 编3的乘法口诀,已经历了编1,2的乘法口诀,省去了由加法算式过渡到乘法算式。编口诀突出师生共同编,明确提出怎样记口诀。
例2 用3的乘法口诀求积(方法同前),有意识安排了一道前一个因数比后一个因数大的式题。
例 3 乘加、乘减,不是学习混合运算,而是借助直观巩固乘法口诀、解决问题。它仍然是一种口算题。
第14页课堂活动第1题用小棒摆三角形、说算式、说口诀,巩固1,2,3的乘法口诀。第2~3题巩固3的乘法口诀(题型已见过)。
第15页练习三第6题第一次出现根据一句口诀写两个乘法算式;第8题数表不仅可以直观地看出4个3是12,2个6是12(即3×4=12,6×2=12),还可以看出12可以分成2个6、4个3,为学生学习表内除法作了一定的孕伏;第11题解决问题。思考题除培养学生
观察、分析力外,也可以巩固3的乘法口诀。
第18页课堂活动让学生通过操作感受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
练习四第1题借助直观巩固乘加、乘减。第2题是通过计算、对比,强化对乘法口诀的记忆。第3、4题仿例题,第3题可以看成2个或4个一组。
4.4的乘法口诀(2课时)
例1 编4的乘法口诀(与3的乘法口诀编排相同)。
教师指导学生编1,2的乘法口诀——我们一起来编3的乘法口诀——我能编出4的乘法口诀。
例2 用4的乘法口诀求积。
课堂活动第1题通过操作巩固乘法意义和4的乘法口诀;第2题游戏1“对口令”,可以说算式拿卡片,也可以出卡片说算式;游戏2不仅复习4的乘法口诀,还对1~3的乘法口诀进行了复习,不仅可以课内做,还可以课外做。
练习五第1题既让学生巩固4的乘法口诀,也让学生初步感知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变大(小),积就变大(小)这一规律;第2题改变了前面主要补充口诀中的积的练习形式;第3题形式有趣实质巩固2~4的乘法口诀;第5题是借助学生熟悉的实物——写字台,解决求4张写台抽屉、门及腿的问题,其目的巩固4的乘法口诀;第6题除了巩固3和4乘法口诀外,还让学生感受交换因数位置的两个乘法算式可用一句口诀计算以及孕伏了两个数的公倍数;第7题意图同第17页练习三第11题。思考题是利用数形结合,一方面巩固对长方形的初步认识,同时巩固用4的乘法口诀求积。
5.5的乘法口诀(2课时)
例1编口诀,情景图下的表格中“数量”不再从“1”开始,而是从“5”开始,不再提示“相邻两句口诀之间有什么联系?或“怎样记住这些口诀?”等要求。
例2用口诀,有意识安排4道表面看与5的口诀无关的练习。
课堂活动第2题既巩固1~5的乘法口诀,又找到5乘1~9的积的规律有助于熟练记忆5的乘法口诀并口算有关5的乘法。
练习六第1~4题的形式在前面出现过。第5题在○里填上“+”、“-”、“×”,检测学生对20以内的加、减法及1~5的乘法口诀的熟练程度;第6题题材好,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还巩固5的乘法口诀;第7题信息丰富,开放度大,可以提出多个乘法解决的问题。
6.整理与复习(2课时)
整理与复习第1题,用1~5的乘法算式卡片合作排列乘法表,完善1~5的乘法口诀表,读1~5的乘法口诀,横背、竖背1~5的乘法口诀,特别提示:通过各种办法让学生把1~5的乘法口诀背得滚瓜烂熟,才利于后面的学习;第2题对乘法意义及用1~5的乘法口诀求积进行复习。
练习七1~3题以口算为主,有乘法口算,有乘加、乘减的口算,还有100以内数加、减法的口算;4~6题可以视为对1~5乘法口诀的运用,特别是第6题是典型的解决问题;第7题是逆向思维题,让学生通过填算式并思考算式中因数与积的关系,初步感受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以及两个不同的因数相乘,可能得到相同的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