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研究文献综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研究文献综述

[摘要]文章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国内外有关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的研究文献进行了提炼和总结,以供相关研究者参考。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人职匹配理论职业压力职业满意度

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学说起始于20世纪60年代,并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从欧美国家传入中国,它是西方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西方各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一个重要方法,在企业界引起广泛的重视和应用,受到企业和员工的普遍欢迎。在学科领域,有关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和实践模式正如雨后春笋般呈现出来。笔者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对国内外相关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的研究文献做出了提炼和总结,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于职业—人匹配理论的研究

职业—人匹配理论是用于职业选择、职业指导的经典性理论。最早由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帕金森提出。1909年,帕金森在其《选择一个职业》著述中,明确阐明职业选择的三大要素或条件:(1)应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态度、能力、兴趣、智谋、局限和其他特征;(2)应清楚地了解职业选择成功的条件,所需知识,在不同职业工作岗位上所占有的优势、不利和补偿、机会和前途。(3)上述两个条件的平衡。帕金森的理论内涵即是在清楚认识、了解个人的主观条件和社会职业岗位需求条件基础上,将主客观条件与社会职业岗位(对自己有一定可能性的)相对照、相匹配,最后选择一个与个人匹配相当的职业。

职业—人匹配,分为两种类型:(1)因素匹配。例如,所需专门技术和专业知识的职业与掌握该种特殊技能和专业知识的择业者相匹配;或者脏、累、苦劳动条件很差的职业,需要吃苦耐劳、体格健壮的劳动者与之匹配。(2)特性匹配。例如,具有敏感、易动感情、不守常规、个性强、理想主义等人格特性的人,宜于从事审美性、自我情感表达的艺术创作类职业。

二、关于“职业锚”的研究

“职业锚”是由美国著名的职业指导专家埃德加·H·施恩教授提出的。他认为,职业生涯发展实际上是一个持续不断的探索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每个人都在根据自己的天资、能力、动机、需要、态度和价值观等慢慢形成较为明晰的与职业有关的自我概念。职业锚是指当一个人不得不做出选择的时候,他无论如何都不会放弃职业中的那种至关重要的东西或价值观。正如“职业锚”这一名词中“锚”的含义一样,职业锚实际上就是人们选择和发展自己的职业时所围绕的中心。对于这一概念的理解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职业锚不是根据各种测试出来的能力、才干或者动机、价值观所做的预测,而是新雇员在工作实践中,依据自身和已被证明的才干、动机、需要、价值观,现实地选择和准确定位职业。(2)职业锚是雇员自我实现的动机、需要、价值观、能力相互作用和逐步整合的结果。(3)雇员个人及其职业不是固定不变的,虽然职业锚是个人稳定的职业贡献区和成长区,但是,这不意味着个人将停止变化和发展。雇员以其职业作为其稳定源,可以获得该职业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在西方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经过30年的发展,职业锚已经成为职业发展、职业生涯规划的必选工具。国外许多大公司均将职业锚作为员工职业发展、职业生涯规划的主要参考点。传统的职业锚理论一般将职业锚分为几种类型:技术或功能能力型、管理能力型、安全稳定型、自主独立型和创造型。

三、关于职业倦怠的研究

1974年,美国临床心理学家Freudenberger首次将职业倦怠(burnout)作为一个术语,用来专指助人行业中的个体在面对过度工作需求时,所产生的身体和情绪的极度疲劳状态。他和Maslach成为这方面研究的开创者。他们指出,职业倦怠现象不是少数异常者的反应,而是助人行业中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此后,有关职业倦怠的研究逐渐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职业倦怠是内部不公平和外部不公平相互作用的结果。

研究者在各自的研究中对其定义进行了界定,从他们所强调的职业倦怠产生的主要成因来看,职业倦怠定义大致可分为三类:(1)情感冲突观。持这种观点的研究者都强调职业倦怠是个体因无法获得预期的重要目标而产生的情感冲突所致。(2)情感损耗观。Maslach(1976)在其首篇关于职业倦怠的文章中谈到,在长期的情感压力下,助人职业者会产生职业倦怠感,他们对服务对象丧失所有的情感和关注,并逐渐疏远服务对象,甚至会以一种非人性的方式来对待他们。如Schaufeli等人(1993,1996)认为职业倦怠是一系列消极的心理体验,产生于人际关系和组织水平上的社会交换中互惠关系的丧失。他们用亚当斯的社会公平理论来理解职业倦怠,当个体觉得自己在社会交往中处于不平等地位,即他们对工作的付出和他们从服务对象与组织处所获得的回报不相匹配时,职业倦怠感就会产生。Leiter(1992)则认为职业倦怠是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出现危机所

致。职业倦怠通常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身体和情绪的耗竭;(2)社会失调行为尤其是对工作对象的疏离;(3)心理损害特别是指向自我的强烈消极情绪;(4)组织无效能感。

职业倦怠的研究只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但是相关研究却大量涌现。一般认为,对其研究的发展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临床取向研究阶段。研究者们在初期阶段更多的是从实际应用的角度来对职业倦怠现象进行研究的。(2)发展取向研究阶段。20世纪80年代,职业倦怠的研究工作进入了一个较为集中的实证性阶段,许多研究者就这一现象的工作模式、干预策略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实证资料(如调查数据、问卷资料、访谈反应、临床个案研究等),开发了职业倦怠的标准化测量工具,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了较为精确的操作定义和方法论上的指导。特别是“Maslach职业倦怠问卷”(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MBI,1981,1986)的开发和其他研究者对它的广泛认同,使职业倦怠研究进入了一个系统化的学术研究阶段。(3)整合取向研究阶段。

国内曾玲娟、伍新春(2003)对教师职业倦怠进行研究,认为教师职业倦怠是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的一种极端反应,是教师伴随于长期高水平的压力体验下而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其典型症状是工作满意度低、工作热情和兴趣的丧失及情感的疏离和冷漠。研究表明,某些人所具有的人格特征很容易受到倦怠的伤害。这些特点是:不现实的理想和期望、较低的自我价值与判断、自信心低、对自己缺乏准确认识和客观评价等。教师通常具有利他精神,能真诚地关注他人,富有理想主义。他们自尊心很强,往往将目标设置得过高或不现实,于是最终导致目标的丧失而陷入倦怠。

四、关于职业压力的研究

作为脑力劳动者的教师和科研人员,职业压力表现出其独特的情形。潘欣、权正良、钱玉燕(2003)对大学教师职业压力与心理健康关系进行研究,指出大学教师职业是一个高知识密度、高压力的职业,承受着较高的社会期望,承担着为国家培养专业人才的重任。许多研究表明,教师的职业压力使教师长期处在一种紧张的情绪状态中,不仅可以影响教师的身心健康,更主要的是直接关系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职业压力对大学教师心理健康的影响应该引起学校、社会各界的深入思考和高度重视。教师是职业压力的承受者,教师的自我调节固然很重要,但压力的客观存在,仅靠教师的调节是不够的。

刘荣(2004)也对教师职业压力与健康状况进行了研究,认为在教师职业压力和健康状况关系的研究中,存在着两种看法:一种认为它们之间存在正相关,称之为支持性研究。在这种研究中,教师职业压力被看做是教师健康状况下降的原因;另一种认为,它们之间存在负相关,并称之为非支持性研究。显然关于教师压力和健康状况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两者之间可能蕴含着其他因素,教师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