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六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版六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了解物体的明暗产生原因与规律。学生能运用简单明暗表现方
法去观察、分析、描绘物体的立体感觉。
2. 通过观察、分析、比较,使学生了解规律,通过练习初步掌握简单的明暗
表现方法技巧。
3.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现象能力与兴趣,感受明暗调子的美感。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比较物体在光照射下的明暗变化的原理和规律。
教学难点;初步学会运用明暗法来表现出物体的立体感。
教具准备;球体、六面体等膏模型,聚光灯,多媒体课件,范画,绘画工具
材料。
学具;素描纸,2B\4B\6B铅笔(或B\3B\5B铅笔),橡皮等绘画用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⑴欣赏美术教室墙壁上张贴的素描。⑵欣赏多媒体课件展示的素描作
品。⑶欣赏一两张线描作品。
比较明暗调子作品与线描作品,说说明暗调子素描的艺术特点。
师生共同总结,明暗调子素描作品能够画出物体的体积。和线描相比更具真实感,空间感和质感。再欣赏优秀明暗调子素描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掌握了明
暗调子规律,我们可以轻易画出物体的体积感。同学们想不想试一试?
今天我们共同学习新课《明暗与立体》。教师板书课题——《明暗与立
体》
二、明暗的产生
我们首先来研究研究明暗怎样产生的。1、平整的我们把它放在灯光下,同学
们来观察一下2、能不能让这张纸产生明暗变化?学生说,教师演示。
先把它卷曲一下,来观察一下在光的照射下发生了什么变化?
总结;有了从明到暗的逐渐过渡的变化。
下面来再把纸折了一下,我们把它放到灯光下,有了什么变化?
总结;明和暗有了一条明显的分界线,对比非常强烈。
最后把纸揉皱了,看看它在灯光下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总结;纸上出现了丰富的明暗变化。
通过刚才的观察,你能总结出明暗是怎样产生的吗?
总结;有体积的物体在光线的照射下,会呈现出一定的明暗变化。物体表面转
折也更明显,明暗对比
三、三大面五调子
1.观察;当光线照射在石膏球体上时,你看到石膏球体的明暗调子呈现出什么
变化?
出示石膏球实物或多媒体图片,学生思考回答。总结;光照后,球体表面出
现了明、暗半球。仔细观察,球体的亮部有没有明暗变化?暗部呢?总结;
球体的明暗变化比较复杂,而且是逐渐转变的,可概括为;亮面,灰面,暗面,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黑白灰三大面。
暗面又可以分为明暗交界线、反光、投影,加上受光的亮面、灰面,又称为五
调子
四、老师演示石膏立方体明暗调子画法1、观察比较。
找出六面体三大面亮面、灰面、暗面即黑白灰三大面。分清三大面的明暗层次。然后再找出暗面的变化——明暗交界线、反光和投影。2、简单用线造型。
注意竖线垂直,斜线延长能相交于视平线上一点。(近大远小的视觉规律)先
把暗面加重至合适明暗程度,再画出灰面,灰面的层次要介于暗面与亮面之间,注意不断比较,画出合理的明暗层次。
4、丰富暗部,画出投影。从明暗交界线开始,不断加深明暗交界线,然后由
重到轻逐步过渡到反光部分,注意过渡均匀。画出投影,注意近实远虚,明暗
层次过度均匀。
5、适当添加背景作为衬托。调整统一。
五、学生练习,教师辅导。
尝试按照范图画出六面体三大面五调子,尝试画出六面体的体积感。六、作业
展示评价
自评互评,然后教师点评。优秀作品的作者谈谈心得体会,介绍自己的经验。
教师小结。
第2课寻找美的踪迹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从身边的事物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初步认识色彩,明暗,肌理,疏密,对称与均衡,变化与统一等美的形式法则,从生活中寻找美、感受
美。
2、通过欣赏佳作,老师讲授,观察生活,动手练习拍摄照片进行练习,提高学
生感受力、表现力,完成教学任务。
3、培养学生用心感受生活美,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合理构图,认识色彩,明暗,肌理,疏密,对称均衡,变化统一等
美的形式法则
教学难点小中见大,从平常的生活中的事物局部发现美感,表现美。
教具准备;教具准备;数码相机,有拍照功能的手机、
学具准备;数码相机或手机
教学过程
一;欣赏佳作。
1、欣赏图片。浏览老师拍摄的照片《小可爱多黄瓜》《苔藓》《碎石
路》《晚霞》《云朵》
《俯视家乡》,引导学生欣赏,感受生活中美无处不在。
引出课题《寻找美的踪迹》。(板书课题)
2;请学生欣赏太行绝壁的远观和近看的图片。学生谈谈对事物的观察角度不同,会有什么不同感受。
教师小结;远看绵延起伏,气势雄伟;近看壁立千仞,惊险奇绝。教师启发学生;古代诗人杜甫有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也是来形容从
不同角度观察事物的美。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发现远近的不同可以表现出不同的美。
3;请学生欣赏《元阳梯田》、《长河落日》的照片。
提问学生;从这些自然的景色中,还隐藏着哪些美的踪迹呢?色彩,韵律,肌理,线条,疏密……
请学生欣赏唐槐、汉柏的远观和近看的图片小结;这些景色都是我们平时注
意到的美。成林的大树很美,片片的树叶也美丽。无限的沙漠很美,颗颗的沙
粒也很美丽。事物大到宇宙空间,小到微观世界,无论巨细,都有美的法则存在,只要我们用心体会,都能感受到其强烈的美感。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发现宏观和微观,整体和局部都可以表现出不同的美。
4;再次欣赏《碎石路》《小可爱多黄瓜》《苔藓》《树皮纹理》
不必是名山大川,不必是天涯海角,就在我们的身边,美无处不在,行色匆匆
的你注意到了吗?放慢脚步,留心身边的平凡事物,哪怕是一花一草,一虫一石,也有它动人的一面,关注一下它吧,一定会给你惊喜。
5;请学生欣赏课本P2图片。说说它们各自美在哪里?
构图?疏密?肌理?色彩?线条?各抒己见。5;请学生欣赏课本P2图
片。说说它们各自美在哪里?
构图?疏密?肌理?色彩?线条?各抒己见。
二;作业设计
学生作业要求,可以用数码相机或手机直接拍摄风景或者事物的局部的照
片。
教师鼓励学生用多种工具相结合的方法个人或小组合作完成作业,教师进行指导,并要求给作品起名字。
三、作品展示;
作业完成后,学生相互欣赏,通过师生互评对作业进行评价。
第3课记录色彩
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