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论路遥的乡土情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也论路遥的乡土情结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艺术长廊中闪耀着一颗璀璨的明珠,那就是充满人情味和泥土芬芳的乡土文学。路遥就是乡土文学的骄子之一,他以精湛深邃的思想,燃烧的激情和飞扬的文采,创作了一部部著名的乡土文学作品,大大丰富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艺术宝库。

路遥的成功之处在于淋漓尽致地挖掘表现了构成我们民族心理结构的要素——乡土情结和传统。乡恋、乡情、乡思等多种乡土情结作为人类所共有的一种天性,在有文学以来的历史上就反复出现和衍变。当然,不管人们怎样赞美歌颂土地,都不过分,因为人总是“地之子”嘛。自有人类以来,土地便成了满负人类历史文化的载体。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人类文明进程的每一步履中,都凝结饱含着土地的哀与乐。在文学作品中,爱情主题是永恒的,而土地主题则远远胜过于它而成为文学的母题。

一、中国农业文化的厚重积淀

人类历史在经历了无数血与火的劫难和痛苦之后,将自己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地分割成大大小小的区域,人们有了自己的具体生存空间,有了对某一地域,一重生存环境的确认。这意味着有了一种所有权。这种权力是神圣的,不能让与、窃取和抢夺的,于是自然就产生了国家、乡土、爱国和民族的意识。随着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人们的精神世界也不断被历史冲刷着。现代文明的发展就给人类带来了空前的精神危机,人们的平衡心理倾斜了。文明得进步与人类精神的惶恐间的巨大反差,使人类深深感到生命的痛楚和

人性的压抑,人是多么渴望有一片精深安宁又使灵魂得到安慰的乐土啊!历史进入20世纪以来,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挑战与机遇并存,世界文化自然也就处在竞争、融合的格局之中了,继承和发扬本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在历史的深井中去寻找发展民族的荣光,以加快自己发展的进程已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二、永不忘记的童年生活

他曾经说过:“作为一个农民的儿子,我对中国农村的状况和农民命运的关注尤为深切。不用说,这是一种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关注。”(《早晨从中午开始》)中国的农民是最重土地的,靠种地谋生的人才真正明白土地的可贵。城里人可以用土地来藐视乡下人,但乡下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这命根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生活境况的改变也发生了变化,土地的神圣情感商品经济的严重冲击。人们走出乡村,告别土地,过一种新的生活,也成为可能;土地失去了脉脉温情,却成了人们生活的桎梏,他们被束缚在那里,苦苦地挣扎着。路遥的“关注”,不是爱与恨的交织,怨与哀的诅咒,而是以赤子之心的依恋,把自己融入了生于斯养于斯的那片黄土地。童年的路遥也经历了饥饿和抑郁的生活,但当马建强(《在困难的日子里》)带着父老乡亲们的一片厚爱,背着“百家姓粮”进城上学的时侯,作家笔下的主人公首先想到的是:

我的亲爱的父老乡亲们,不管他们有时候对事情的看法有着怎样令人遗憾的局限性,但他们所有的人都是极其淳朴和慷慨的。当听说我父亲答应我上学后,全村人尽管都饿得浮肿了,但仍然把自

己那点救命的粮食分出一升半碗来,纷纷端到我家里,那几个白胡子爷爷竟然把儿孙们孝敬他们的几个玉米馍馍也颤巍巍的塞到我

的衣袋里,叫我在路上饿了吃。他们分别用枯瘦的手摸了我的头,千安顿,万嘱咐,叫我好好“求功名”去。我忍不住在乡亲们面前放声哭了——自从妈妈死后,我还从来没有这样哭过。我猛然间深切的懂得:真是靠着这种伟大的友爱,生活在如此贫瘠的土地上的人们,才一代一代延绵到了现在……

三、农民似的独特观念

路遥的乡土观念是一种农民似的独特观念。当他从农民似的乡土之梦醒来的时候,对土地有了一种更深刻的思考与理解,并流露出具有前列乡土意识的价值判断。

在短篇小说《姐姐》中,路遥叙述了这样一个令人心酸的故事:温柔善良而又美丽的姐姐爱上了从省城来的插队知青高应民,他爱得很真挚。然而可悲的是,时代发生了巨大变化,由于高应民的父亲平了反,他考上了北京的一所大学,姐姐期盼等待的结果是一封“忏悔式”的绝交信:“你是个农民,我们将来无法生活在一起。……再说从长远看,咱们若要结合,不光相隔两地,就是工作和职业,商品粮和农村粮之间存在的显示差别,也会给我们之间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困难……”。作品明确的告诉我们:人可以嫌弃人,但这“土地是不会嫌弃我们的!”“我们将在这亲爱的土地上,用劳动的汗水创造我们自己的幸福。”作者最终为姐姐的出路做出了永远立足土地上的唯一的人生道路的选择。在这里,路遥乡土情结的深层流露

出一种对城市文明的拒斥和排它心理,对于土地则带有一种固执的农民似的观念。

四、人生的哲理思考

路遥对乡土人生的富有哲理的思考也是其乡土情结的重要特点。中国的农民祖祖辈辈离不开土地,形成了对土地无法动摇的情感,长期作茧自缚,安土立命的封闭心态,发展成维护旧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和道德伦理的顽固保守惰性,在进入21世纪的今天,显然是与时代精神格格不入的,是必须抛弃的。

《人生》是路遥不可多得的精品。这部小说触及到中国农民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精神构成中最重要的元素——乡土,更重要的是带来浓厚的哲理色彩于普遍的人生意识。主人公高加林走过的人生道路是一个圆圈:他离开了乡土,最终又回到了乡土。他本来就是土地的儿子,但进城上学后,身上的泥土味渐渐少了,与土地的联系也少了,感情自然也淡薄了。他不愿意向他父辈那样生于黄土,刨挖于黄土,终老于黄土。他对父亲和德顺爷说:“你们有你们的生活法,我有我的活法,我不想再像你们那样,在咱高家村的土地里刨挖一生。”作品清楚的告诉我们:高加林不满足农村落后的生产和平静闭塞的生活方式,这无疑是进步的,但遗憾的是,他缺乏扎根土地,在家乡土地上实现自己理想的信念和决心。作者给读者展现了这样一个镜头:高加林扑倒在德顺爷脚下,两手抓着两把黄土,沉痛地呻吟着,喊叫了一声:“我的亲人那……”。在这里,“只有扎根乡土才能活人”的观念有一次引起我们思想上无法抗拒的心

理。我们知道文学作品是作家受自己感情驱使的结晶,创作灵感的闸门一旦打开,那就一泻千里,往往不受理性的支使了。

总之,处在21世纪的今天,对路遥的乡土情结全面、冷静、客观地剖析才是我们明智的做法。随着新的科技革命的兴起,人们的生活不断被改变着,那种温情脉脉的乡恋、乡思必将会成为生活的动力,促使人们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或许也就是作者极力张扬乡土情结的初衷和理想期盼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