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药敏试验简介

真菌药敏试验简介
真菌药敏试验简介

真菌体外药物敏感试验简介

刘根焰,赵旺胜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学检验科/南京医科大学检验系, 南京 210029 随着移植、肿瘤和免疫缺陷患者的增多,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s ,IFI)病例也明显增加;随着临床真菌耐药性的出现,经验性抗真菌治疗越来越困难;随着新的抗真菌药物不断投入临床,传统的抗真菌药物敏感试验标准已难以覆盖。诸多因素都要求临床微生物室真菌药物敏感试验能够与时俱进。然而,当前国内临床微生物室真菌药物敏感试验开展的情况却不容乐观,首先表现在开展这项临床服务的实验室少,多局限于少数教学医院;其次,各个实验室采用的方法参差不齐,相互之间的结果可比性差。为此,本文将介绍临床真菌药物敏感试验的标准参考方法和市场上关于真菌药物敏感试验的仪器和试剂,希望有助于各级医院临床真菌药物敏感试验的规范化开展。1.真菌体外药物敏感试验的基本概念

1.1 常见抗真菌药物介绍

开展真菌药物敏感试验前提是了解抗真菌药物的基本知识,包括分类、作用机制及抗真菌特性,见表1[1]。对于不能从上述特性中推断出药物敏感性结果的部分进行体外药物敏感试验。

表1 常见抗真菌药物简介

分类代表药物作用机制抗真菌作用

多烯类两性霉素B 直接和细胞膜上的麦角固

醇结合,导致细胞膜对单

价和二价阳离子的通透性

增加而导致细胞死亡。对念珠菌、隐球菌、球孢子菌、孢子丝菌、芽生菌、毛霉菌和大部分曲霉敏感,对土曲霉、构巢曲霉、Aspergillus fumigateaffinis 和Aspergillus lentulus天然耐药。

三唑类酮康唑

氟康唑

伊曲康唑

伏立康唑通过抑制真菌细胞色素

P450 依赖的-羊毛甾醇14α

-去甲基化酶作用,导致麦

角固醇合成受阻

氟康唑抗菌谱窄,对大多数念珠

菌、隐球菌有效,对曲霉无抑制

活性,对克柔念珠菌天然耐药;伊

曲康唑较氟康唑抗菌谱宽,并对曲

1

泊沙康唑舍他康唑霉有抑制作用;伏立康唑较氟康唑抗菌谱宽,并对曲霉、镰刀菌和其它透明丝孢霉有抑制作用;泊沙康唑抗菌谱最宽,对念珠菌,曲霉、镰刀菌、接合菌和其它透明丝孢有效;舍他康唑主要对皮肤癣菌和念珠菌抗菌活性较强

烯丙胺类特比萘芬

萘替芬抑制角鲨烯环氧化酶而干

扰麦角固醇的生物合成。

对皮肤癣菌如发癣菌(红色发癣

菌、须疮癣菌、断发癣菌、堇色

发癣菌)、犬小孢子菌和絮状表

皮癣菌有杀菌活性,对念珠菌有

抑菌活性。

氟胞嘧啶5-氟胞嘧啶通过真菌细胞的渗透酶系

统进入细胞内,转换为氟

尿嘧啶,替代尿嘧啶进入

真菌的脱氧核糖核酸中,

从而阻断核酸的合成。抗真菌谱窄,仅对酵母菌(新型隐球菌)和酵母样菌(念珠菌属)有较高的活性。

棘白菌素卡泊芬净

米卡芬净

安尼芬净抑制真菌细胞壁β-(1,3)-

D-葡聚糖的合成而干扰细

胞壁合成

棘白菌素类抗真菌药对于念珠

菌,曲霉等均有良好的抑制活

性,对于一些双相真菌如组织胞

浆菌、粗球孢子菌、皮炎芽生菌

等也有抑制作用,但是对于新生

隐球菌、镰刀菌、接合菌和白吉

利毛孢子菌等无抑制活性。

1.2 MIC: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是指按照标准操作规程进行真菌药物敏感试验时,在特定培养时间内,能完全或显著抑制真菌生长的最低药物浓度。真菌药敏试验的MIC不同于细菌之处在于与无药对照组比较,有些药物MIC要求完全抑制,有部分药物只要求部分抑制即可。如CLSI M27-A3中规定酵母菌稀释法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判读时,唑类药物MIC值判读标准为宏量法达到80%生长抑制,微量法达到50%抑制的最低药物浓度,而对于两性霉素B,则要求达到100%生长抑制。

1.3 MFC: 最低杀真菌浓度(minimum fungicidal concentration,MFC) 是指与无药对照组比较,抗真菌药物能杀死99%到99.5% 受试菌量的最低药物浓度;MFC测定通常以培养72小时后,从微量试验孔和无药对照孔中各吸取20 μl 菌悬液,倾注沙保罗葡萄糖琼脂平

2

板,培养48h 后进行活菌计数,小于 3 CFU的最低药物浓度即MFC。更多研究认为,MFC相比较MIC更能准确反映抗真菌药物的体内疗效。

1.4 MEC: 最低有效浓度(minimum effective concentration,MEC) 是指曲霉菌在含系列浓度的棘白菌素类抗真菌药物的培养基中培养时,显微镜下开始观察到菌丝变短、变粗和高度分叉改变的最低药物浓度。现有研究认为由于拖尾生长现象,曲霉菌对棘白菌素类药物MIC值波动很大,MEC比MIC更能反映药物的体内疗效,建议体外药物敏感试验以MEC取代MIC,CLSI M38-A2文件首次定义了MEC的基本概念并附有棘白菌素类药物MIC和MEC结果判读的比较和指控菌株的MEC范围[2]。

1.4 S-DD:剂量依赖性敏感(Susceptible-Dose Dependent ,S-DD)是指提高给药剂量后,血液及组织中的药物浓度仍可高于MIC浓度,即体内敏感;S-DD反映药物剂量和生物利用度的最大化对治疗成功至关重要。其次,S-DD也是一个浓度缓冲区间,尤其是对于毒副作用大的药物,可以避免因实验误差导致的小的乃至失控性的损伤。

1.5 拖尾现象:拖尾现象(trailing endpoints phenomenon)是指氟胞嘧啶和唑类药物对酵母菌体外药物敏感试验时,因为部分生长受抑制现象,使得该类药物(尤其是氟康唑)48 h判读MIC结果受到影响,即24 h无拖尾现象时MIC低,而48 h因为拖尾生长,MIC值显著升高[3]。这种拖尾生长导致的MIC升高经体内研究证实其实际仍属敏感,探讨拖尾现象的原因及影响因素的研究也不断出现,包括培养基pH值、葡萄糖含量、微孔板底的形状及培养基中添加美兰等均可改变拖尾现象[4-5]。

2 真菌体外药物敏感试验标准化溯源

自上世纪80年代NCCLS成立真菌药敏试验专业委员会,到1997年,NCCLS发布第一个真菌药物敏感试验的标准化文件M27-A,真菌药物敏感试验开始朝专业化、标准化发展,目前,国内外广泛认可的真菌药物敏感试验标准化方法主要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CLSI)发布的最新方法和欧洲抗生素

3

药物敏感试验委员会(The European Committee on 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Testing,EUCAST)发布的最新真菌药物敏感试验方法(见表2)[6-9]。

表2 真菌药物敏感试验的标准化文件溯源

时间简称中文全名

CLSI有关真菌药物敏感试验的标准化文件:

2008 M27-A3酵母菌稀释法药物敏感试验的参考方法-第三版

2008 M27-S3酵母菌稀释法药物敏感试验的参考方法-第三版信息补充

2009 M44-A2 酵母菌纸片扩散法药物敏感试验-第二版

2009 M44-S3 酵母菌纸片扩散法药物敏感试验判读标准和质量控制-信息补充

2008 M38-A2 丝状真菌稀释法药物敏感试验的参考方法-第二版

2010 M51-A 非皮肤来源的丝状真菌纸片扩散法药物敏感试验方法

2010 M51-S1 丝状真菌纸片扩散法药物敏感试验判读标准和质量控制-信息补充EUCAST有关真菌药物敏感试验的标准化文件:

2008 E.DEF.7.1糖发酵型酵母菌稀释法MIC检测参考方法

2008 E.DEF.9.1 丝状真菌稀释法药物敏感试验的参考方法

3 真菌体外药物敏感试验方法

真菌体外药物敏感试验方法主要有稀释法、琼脂扩散法和这些参考方法衍生出来的真菌药物敏感试验的仪器和相应试剂。

3.1 稀释法

稀释法分为酵母菌稀释法和丝状真菌稀释法药物敏感试验,酵母菌稀释法药物敏感试验的基本步骤和参数见表3,主要溯源于CLSI M27-A3和CLSI M27-S3文件。

表 3 酵母菌稀释法药物敏感试验

主要参数详细内容

培养基培养基:含谷氨酰胺和酸碱指示剂的RPMI-1640溶液。

缓冲液:0.164 M (34.53 g/l)浓度的丙磺酸吗啉缓冲液

(morpholinepropanesulfouic acid, MOPS)。

pH值范围:6.9–7.1。

4

配制方法:10.4g RPMI-1640+18g葡萄糖+34.53g MOPS 溶解于

900ml无菌水,定容到1000ml,然后用0.22μm的滤膜过滤,

4 ℃贮存备用。

适应症念珠菌属和隐球菌属

药物贮存液一般用无菌水或相应溶剂将原料药配成100倍初始应用浓度的溶液。

稀释方案用RPMI 1640培养基进行2倍系列稀释,水溶性药物采用1:5稀释到初始浓度,非水溶性药物采用1:50稀释到初始应用浓度。氟康

唑和氟胞嘧啶的浓度范围: 64–0.06 μg/ml;两性霉素B、安尼

芬净、卡泊芬净、米卡芬净、伊曲康唑、泊沙康唑、伏立康

唑、雷夫康唑和酮康唑的浓度范围: 16–0.03 μg/ml。

加药方案宏量稀释法采用12×75 mm的试管,每管加0.1ml;微量法采用U 型底的96孔培养板,每孔加0.1ml,加好药的试管或培养板-

80℃可保存6个月,-20℃可保存2个月。

培养物准备取新鲜培养的沙氏培养基上的酵母菌(培养24h)或新生隐球菌(培养48h)的菌落3-5个,无菌生理盐水调节菌悬液浊度为0.5

麦氏浊度。

受试菌浓度0.5 麦氏浊度相当于1×106 到 5×106 CFU/ml的数量。宏量稀释法用RPMI-1640培养基将菌悬液进行1:2000倍稀释,微量稀释法用

RPMI-1640培养基将菌悬液进行1:1000倍稀释。宏量法每管加0.9

ml菌液(最终体积为1ml),微量法每孔加0.1 ml菌液(最终体

积为0.2ml),相当于受试菌终浓度为0.5×103到2.5×103 CFU/ml

之间;如果是新生隐球菌,受试菌终浓度应调节为1×104

CFU/ml。

孵育温度35℃普通培养

孵育时间念珠菌属对棘白菌素类药物培养24h,其他药物培养48h

新生隐球菌对于唑类、氟胞嘧啶和两性霉素B均培养72h

结果判读唑类和5-氟胞嘧啶,MIC值判读采用和培养48h后的无药对照管(孔)比较,宏量法达到80%生长抑制,微量法达到50%抑制的

最低药物浓度;对于两性霉素B,培养48h后,要求达到100%

生长抑制,即肉眼澄清的标准;对于棘白菌素类药物,培养24h

后至少达到50%生长抑制。

敏感折点(mg ? L)氟康唑: S ≤ 8, SDD = 16–32; R ≥ 64

伊曲康唑: S ≤ 0.125, SDD = 0.25–0.5; R ≥ 1 (只适用于粘膜感染) 伏立康唑: S ≤ 1, S DD = 2; R ≥ 4

氟胞嘧啶: S ≤ 4; I = 8–16; R ≥ 32

棘白菌素类: S ≤ 2 (只有敏感折点)

质控菌株克柔念珠菌(Candida krusei ATCC 6258)

近平滑念珠菌(Candida parapsilosis ATCC 22019)

质控范围ATCC 6258 ATCC 22019

5

(mg ? L) 两性霉素B 0.12–1.0 0.12–1.0

氟胞嘧啶 1.0–4.0 0.12–0.5

氟康唑16.0–64.0 0.5–2.0

伊曲康唑0.03–0.12 0.03–0.12

伏立康唑0.03–0.25 0.015–0.06

泊沙康唑0.015–0.06 0.015–0.06

欧洲抗生素药物敏感试验委员会真菌专业委员会(EUCAST-AFST)文件EUCAST-EDEF7.1所描述的酵母菌稀释法药物敏感试验的主要操作步骤和CLSI的M27-A3文件相同,略有不同之处见表4。

表4 CLSI M27-A3和 EUCAST-EDEF.7.1不同点参数CLSI M27-A3EUCAST-E. EDEF7.1

适应症

接种菌培养基微孔板孵育温度孵育时间判读方法判读标准念珠菌属,隐球菌属

0.5-2.5×103 CFU/ml

RPMI 1640添加 0.2%葡萄糖

U型底

35℃

24-48h

肉眼判读

两性霉素B:100%抑制;唑类对

念珠菌:50%抑制

发酵糖的酵母菌,不适用于隐球菌

属和双向性真菌

0.5-2.5×105 CFU/ml

RPMI 1640添加 2%葡萄糖

平底

35-37℃

24h

分光光度计测量

5氟胞嘧啶和唑类对念珠菌:50%

抑制;两性霉素B:90%抑制

丝状真菌稀释法药物敏感试验基本步骤和酵母菌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接种物的浓度、培养的时间和结果判读的标准。目前,标准参考方法主要溯源于CLSI M38-A2和EUCAST E.DEF 9.1两个文件,详细步骤和参数见表5[10]。

表5 丝状真菌稀释法药物敏感试验

参数CLSI M38-A2 EUCAST E.DEF 9.1

适应症产孢子丝状真菌曲霉菌和毛霉菌

接种物0.4 ~5 × 104 CFU/ml 2 ~ 5 × 105 CFU/ml

接种物计数分光光度计血细胞计数器

培养基RPMI 1640 RPMI 1640添加2% 葡萄糖

缓冲液MOPS, pH 7.0 ± 0.1 MOPS, pH 7.0 ± 0.1

6

微孔板U 型底平底

模式微量稀释法微量稀释法

孵育温度35°C 35 ± 2°C

孵育时间48 h 48 h

终点判读直视法无生长直视法无生长

3.2纸片扩散法真菌药物敏感试验

真菌稀释法药物敏感试验费时费力,难以在临床实验室广泛开展。为此,CLSI 推出了纸片扩散法药敏试验,包括M44-A2规定的酵母菌纸片扩散法和M51-A非皮肤来源丝状真菌纸片扩散法药物敏感试验标准。纸片扩散法具有方便、经济和快速的优点,适合在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广泛开展。结果准确性而言,酵母菌优于丝状真菌,丝状真菌纸片扩散法结果和标准MIC检测结果变异较大,还有许多有待进一步优化。有关纸片扩散法的具体操作及要求见表6和表7。

表6 酵母菌纸片扩散法药物敏感试验

主要参数详细内容

培养基MH琼脂添加2%葡萄糖和0.5 mg/L的美兰(MH+GMB),葡萄

糖有利于真菌生长,美兰增加抑菌圈的清晰度。

pH 值7.2 ~7.4

适用范围目前只用于念珠菌属

接种物准备经血琼脂或沙保罗琼脂次代培养的新鲜菌落,采用直接菌落悬液

法,挑取1mm大小菌落5个左右,于5ml生理盐水中调节菌液浊

度为0.5麦氏浊度,约1~5 × 106 CFU/ml

涂布平板调好浊度的菌悬液要求15min内均匀涂布MH+GMB平板

贴药敏纸片平板涂好菌液后,放置3~5min,不超过15min,无菌镊子贴相应

的真菌药敏纸片,保持纸片间间距大于24mm。

孵育温度35 °C (± 2 °C)

孵育时间20~24 h, 但光滑念珠菌、克柔念珠菌和近平滑念珠菌常需要培养

48 h。

结果判读(mm) S S-DD R

氟康唑(25μg)≥19 15 - 18 ≤14

伏立康唑(1 μg)≥17 14 - 16 ≤13

卡泊芬净(5μg)≥11(只有敏感标准)

注:结果判读时抑菌圈内允许有薄层真菌生长和零星菌落存在。

7

质控菌株Candida albicans ATCC 90028;Candida parapsilosis ATCC

22019;Candida tropicalis ATCC 750;Candida krusei ATCC 6258

质控范围(mm)

ATCC 90028 ATCC 22019 ATCC 750 ATCC 6258 氟康唑(25 μg) 28 – 39 22 - 33 26 - 37 —

伏立康唑(1 μg) 31 - 42 28 – 37 — 16 - 25 表7 丝状真菌纸片扩散法药物敏感试验

主要参数详细内容

培养基普通MH琼脂

pH 7.2–7.4

接种物准备马铃薯葡萄糖琼脂上生长7天的菌落,洗脱孢子,调节孢子浓度为

0.09~0.30吸光度(λ=530 nm),相当于0.4–5.5 × 106 CFU/ml

孵育温度和时间烟曲霉、黄曲霉和黑曲霉35°C培养 24 h;接合菌培养16–24 h;其他霉菌培养 24–72 h不等。

可选药物两性霉素B 10 μg ;卡泊芬净 5 μg;伊曲康唑 10 μg;泊沙康唑 5 μg;

伏立康唑 1 μg

抑菌圈测量达到80%抑制时的抑菌圈直径,对于卡泊芬净,应该忽略抑菌圈内微小克隆生长;对于三唑类药物,允许一定的拖尾现象存在。

折点范围唑类和卡泊芬净: R ≤ 13 mm (MIC或MEC ≥ 4 mg/L); I = 14–16 mm

(MIC 或 MEC = 2 mg/L); S ≥ 17 mm (MIC 或MEC ≤ 1 mg/L)

两性霉素B: R ≤ 12 mm; I = 13–14 mm; S ≥ 15 m m

质控菌株宛氏拟青霉ATCC MYA-3630, 克柔念珠菌 ATCC MYA-6258

质控范围药敏纸片ATCC MYA-3630 ATCC 6258

伊曲康唑10 μg 25–31 21–30

伏立康唑 1 μg 40–53 29–38

泊沙康唑 5 μg 35–46 31–43

卡泊芬净 (BBL) 5 μg 23–29 14–24

两性霉素B 10 μg 13–22 19–27

3.3真菌药物敏感试验相关仪器及产品介绍

基于UECAST和CLSI文件的真菌药物敏感试验参考方法相对准确、有利于实验室之间的结果比较和和合作研究,但是上述方法费钱费力,很难在常规临床实验室开展。因此,目前市场陆续推出了一些用于真菌药敏试验的仪器和试剂,如AB BIODISK公司

8

的E-test纸条、梅里埃公司的ATB? Fungus 3、ROSCO公司的Neo-Sensitabs TM药敏片、美国Trek公司的Yeast One等等,这些仪器或试剂能否满足临床需要,关键要看其是否准确、经济和方便,表8列出了目前国内外真菌药物敏感试验有关的商业化仪器和试剂[11]。

表8 用于真菌药物敏感试验的仪器和试剂

Sensititre? YeastOne?比色法真菌药敏板

生产商Trek Diagnostics,美国

原理属肉汤稀释法的改良,产品利用Alamar Blue指示剂,侦测培养基中真菌生长引起的氧化还原电势的改变,表现为指示剂的颜色从红色到蓝紫色的改

变,从粉红色变为蓝紫色的孔中的药物浓度即判读为MIC值。

适用范围酵母菌、隐球菌和曲霉菌

检测药物包括两性霉素B、氟康唑、伊曲康唑、酮康唑、5-氟胞嘧啶和新上市的伏立康唑、泊沙康唑、卡泊芬净、米卡芬净和安尼芬净。

评价该方法可选择的药物多,每种药物均含多个梯度浓度,且操作方便,大部分结果和M27-A3参考方法一致性高于90%,氟康唑(82%)和伏立康唑

(85%)一致性略差;从病原角度看,光滑和热带念珠菌的结果和标准方

法比较,一致性较差,但24h判读结果优于48h。

ATB Fungus 真菌药敏试条

生产商bioMe′rieux,法国

原理属微量稀释法的改良产品,多个梯度浓度的抗真菌药物定量固定在培养孔中,然后加入一定浓度和一定量的菌液,过夜培养(隐球菌要求培养

48h),判读结果。

适用范围酵母菌(念珠菌和隐球菌)

检测药物包含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氟康唑、伊曲康唑和伏立康唑

评价操作方便,可机器判读结果,也可人工判读,该方法结果和CLSI标准方法比较准确率为97.5%,和EUCAST方法比较准确率为94.3%,结果重复性

99%。;缺点是只适用于酵母菌,可选择的药物品种少,唑类药物的结果

判读困难,结果变异性大。

E-test真菌药敏试条

生产商AB BIODISK,瑞典

原理属琼脂扩散法的改良,培养基采用RPMI 1640加2%的葡萄糖和1.5%的琼脂糖,用MOPs调节pH到7.0。药敏纸片采用包被梯度浓度抗真菌药物的试

纸条。

适用范围念珠菌、隐球菌和丝状真菌

检测药物包括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氟康唑、伊曲康唑和酮康唑

评价该方法的优点是方便、准确,可同时用于酵母菌、隐球菌和丝状真菌的体外药敏试验,而且研究认为其大部分结果和CLSI标准方法一致性好[12];该

9

方法的缺点是价格昂贵,对光滑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结果不够准确,对曲

霉菌的结果不容易判读,也不够稳定。

Neo-Sensitabs? 抗真菌药敏片

生产商Rosco,丹麦

原理与纸片琼脂扩散法原理相同,不同的是以9mm的抗真菌药物的药片取代6mm的药敏纸片;培养基选用MH琼脂+ 2% 葡萄糖+0.5 μg/ml美兰;接种

菌量为0.5麦氏浊度;35 °C ±1°C培养20~24h;抑菌圈及结果判读采用产

品推荐的经验性标准。

适用范围酵母菌(包括念珠菌和隐球菌)

检测药物两性霉素 B,环己吡酮乙醇胺,克霉唑,益康唑,氟康唑,5-氟胞嘧啶,异康唑,伊曲康唑,酮康唑,咪康唑,游霉素,制霉菌素,特比萘芬,伏

立康唑,卡泊芬净,泊沙康唑

评价适用范围广,操作方便,价格经济,可选药物品种全,药片相比纸片更稳定,可室温保存;缺点是部分药物抑菌圈小,难以鉴别敏感和耐药,和标

准稀释法结果比较,变异系数大,因此,耐药结果应该用标准方法确认。

4. 小结

真菌药物敏感试验仍在不断发展和完善过程中,现有的标准化方法费时费力、对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要求高,各种商业化的仪器和产品是真菌药敏试验的有益补充,更适合在临床开展和应用。当前,真菌药物敏感试验的合理开展,关键是要求专业人员严格执行标准化操作,熟悉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必要时和标准参考方法进行结果比对。最后值得注意的是,体外药敏试验结果和临床治疗有效性之间的关系,既往经验认为,体外敏感的药物90%体内有效,体外不敏感的药物,60%体内仍然有效。因此,体外药物敏感试验真正有效指导临床抗真菌治疗,还必须有机结合患者的免疫状态、药物的体内代谢情况和病原性真菌敏感与耐药的监测数据。

10

参考文献

1. Van Der Linden JW, Warris A, Verweij PE. Aspergillus species intrinsically resistant to antifungal agents[J]. Med Mycol.2011,49 Suppl 1:S82-89.

2. Pfaller MA, Boyken L, Hollis RJ, et al. In Vitro Susceptibility of Clinical Isolates of Aspergillus spp. to Anidulafungin, Caspofungin, and Micafungin: a Head-to-Head Comparison Using the CLSI M38-A2 Broth Microdilution Method[J]. J Clin Microbiol.2009,47(10):3323-3325.

3. Revankar SG, Kirkpatrick WR, McAtee RK, et al. Interpretation of trailing endpoints in antifungal susceptibility testing by the National Committee for Clinical Laboratory Standards method[J]. J Clin Microbiol.1998,36(1):153-156.

4. Coenye T, De Vos M, Vandenbosch D, Nelis H.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trailing endpoint observed in Candida albicans susceptibility testing using the CLSI procedure[J]. Clin Microbiol Infect.2008,14(5):495-497.

5. Ostrosky-Zeichner L, Rex JH, Pfaller MA, et al. Rationale for reading fluconazole MICs at 24 hours rather than 48 hours when testing Candida spp. by the CLSI M27-A2 standard method[J]. 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2008,52(11):4175-4177.

6. 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 Method for Antifungal Disk Diffusion Susceptibility Testing of Yeasts; Approved Guideline-Second Edition. CLSI document M44-A2.[J]. 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 Wayne, PA, USA 2009.

7. 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 Reference Method for Broth Dilution Antifungal Susceptibility Testing of Filamentous Fungi; Approved Standard. CLSI Document M38-A2.[J]. 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 Wayne, PA, USA 2008.

11

8. 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 Reference Method for Broth Dilution Antifungal Susceptibility Testing of Yeasts, Approved Standard CLSI Document M27-A3[J]. 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 Wayne, PA, USA 2008.

9. EUCAST definitive document EDef 7.1: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broth dilution MICs of antifungal agents for fermentative yeasts[J]. Clin Microbiol Infect.2008,14(4):398-405.

10. Lass-Florl C, Perkhofer S, Mayr A. In vitro susceptibility testing in fungi: a global perspective on a variety of methods[J]. Mycoses.2010,53(1):1-11.

11. Canton E, Espinel-Ingroff A, Peman J. Trends in antifungal susceptibility testing using CLSI reference and commercial methods[J]. Expert review of anti-infective therapy.2009,7(1):107-119.

12. Metin DY, Hilmioglu-Polat S, Samlioglu P, Doganay-Oflazoglu B, Inci R, Tumbay E. Evaluation of antifungal susceptibility testing with microdilution and etest methods of Candida blood isolates[J]. Mycopathologia.2011,172(3):187-199.

12

CLSIMS药敏试验解读

表1A.美国临床微生物学实验室在非苛养菌常规试验和报告中应考虑的具有FDA临床适应证的抗菌药物建议分组总注释: A.对四环素敏感的菌株被认为对多西环素和米诺环素也敏感。然而,某些对四环素中介或耐药的 菌株可能对多西环素、米诺环素或二者敏感。 B.利福平不能单独用于抗菌治疗。 C.分离于泌尿道菌株不被常规报告。 D.头孢噻吩仅被用于预报口服药物结果,包括头孢氨苄、头孢泊肟、头孢氨苄和氯碳头孢。以前 关于头孢噻吩结果可预报其他头孢菌素敏感性建议仍然正确,但近年来还没有数据证实此建议。 E.当测试粪便中分离的沙门菌和志贺菌株时,只有氨苄西林、一种氟喹诺酮类和复方新诺明可用 于常规报告。另外,对肠道外感染沙门菌粉分离株,应测试并报告一种三代头孢菌素,假如需要,也可测试和报告氯霉素。分离于肠道内和肠道外伤寒样沙门菌(伤寒沙门菌和副伤寒沙门菌A-C)需进行药敏试验。分离于肠道内非伤寒样沙门菌不需进行常规药敏试验。 F.从CSF中分离菌株,试验和报告头孢噻肟和头孢曲松,以取代头孢唑林。 G.其他非肠杆菌科细菌包括假单胞菌和其他非苛养、非发酵葡萄球菌的革兰阴性杆菌,但不包括 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因为对这些菌种的建议试验和报告药物表格已分开。 鼻疽伯克霍尔德菌和假鼻疽伯克霍尔德菌试验和报告药物建议请参阅CLSIM45文件。 H.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I.青霉素敏感的葡萄球菌对葡萄球菌感染具有临床疗效的其他β-内酰胺类药物也敏感。青霉素耐 药葡萄球菌对青霉素酶不稳定青霉素类耐药。除具有抗-MRSA活性新的头孢菌素外,苯唑西林耐药葡萄球菌对当前所有使用的β-内酰胺类药物均耐药。因此,仅测试青霉素和头孢西丁或苯唑西林二者中任一种,则可推测对各种β-内酰胺类药物的敏感或耐药性。除具有抗-MRSA 活性药物外,不建议常规测试其他β-内酰胺类药物。 J.分离于呼吸道菌株不报告达托霉素结果。 K.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或MIC试验结果可用于预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路登葡萄球菌分离株是否存在mecA介导的苯唑西林耐药。对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除路登葡萄球菌外),检测mecA介

药敏试验方法

药敏试验方法: 默认分类 2009-05-06 22:37 阅读285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K-B法: 1 从孵育了16-24小时的琼脂平板上(血平板),挑出单个菌落,直接用生理盐水制成0.5麦氏单 位。 2 在15分钟内,用无菌棉拭子蘸取调好的菌液,在液面上方管壁处旋转并用力挤压几次,以从中挤 出过多的菌液。 3 用棉拭子在无菌的M-H培养基表面化线接种,再重复操作两次,每次将平板转动60度,每次接 种都应保证接种物均匀分布,最后用棉拭子涂抹平板的边缘。 4 将确定好的药敏纸片分贴到平板表面。每个纸片都应压一下,以保证与平板表面完全接触。每个 纸片中心间距24mm。纸片一旦与平板接触,不应再移动。 5 贴完纸片后,应在15分钟内放入35度孵箱。嗜血杆菌属,链球菌属放入3%-5%的CO2烛缸。 6 孵育24小时以后,测量各药敏纸片抑菌圈直径,与NCCLS手册比较,作出结果判断。 说明:细菌药敏结果的判断以NCCLS为标准,所以药敏试验的每一步都应严格按照NCCLS操作,否则将失去意义。链球菌、奈瑟菌属、流感嗜血杆菌、除铜绿假单孢菌和不动杆菌外的假单孢菌属不用K- B法. 肺炎链球菌胶乳凝集测定法 1 在一干净玻片上分别滴两滴生理盐水。 2 从冰箱取出鉴定试剂(Slidex pneumo-kit)于室温。 ·3 在其中一滴生理盐水上滴加R1试剂,在另外一滴上滴加R2试剂,用搅拌棒混匀。 4 轻轻晃动玻片2分钟,观察结果。 5 2分钟内,如R1出现凝集为阳性;如R1和R2均未出现凝集为阴性。 注:R3为阳性对照。 药敏纸片的选择 1、革兰阴性杆菌(肠杆菌科)

头孢噻肟(CTX)头孢唑林(CZ)头孢他定(CAZ) 氨苄西林(AM)哌拉西林(PIP)阿米卡星(AN) 头孢噻吩(CF)环丙沙星(CIP)头孢呋辛(CXM) 庆大霉素(GM)头孢噻肟/棒酸(CTX/CA) 头孢他定/克拉维酸(CAZ/CA)羧苄青霉素(CB) 奥格门丁(AMX/CA)哌拉西林/三唑巴坦(PIP/TZ)亚安培南头孢匹肟(FEP)头孢克罗(CEC) 2、铜绿假单孢菌/不动杆菌 妥布霉素(TM)阿米卡星(AN)安曲南(AZT) 头孢哌酮(CFP)哌拉西林(PIP)头孢匹肟 头孢噻肟(CTX)环丙沙星(CIP)头孢他定(CAZ) 左旋氧氟沙星(OFL)亚安培南哌拉西林/三唑巴坦 3、金黄色葡萄球菌 苯唑西林(OX)青霉素G(P)头孢唑林(CZ)阿米卡星(AN)红霉素(E)头孢噻肟(CTX)环丙沙星(CIP) 万古霉素奥格门丁(AMX/CA)哌拉西林/三唑巴坦 头孢噻吩(CF) 4 、肠球菌 氨苄西林(AM)万古霉素环丙沙星(CIP) 庆大霉素(GM)红霉素(E)氧氟沙星(OFL) 5、除肺炎链球菌外链球菌 氨苄西林(AM)头孢噻肟(CTX)万古霉素 红霉素(E)氧氟沙星(OFL)克林霉素(CM) 肺炎克雷伯菌产酸克雷伯菌和大肠杆菌ESBLs的检测

常用抗真菌药物简介

常用抗真菌药物简介 自发现第一个抗真菌抗生素灰黄霉素以来,抗真菌药物领域已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已有各种抗真菌药物相继应用于临床,它们有着不同的作用机制和治疗效果,这些药物对真菌病的防治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疗效、安全性、耐药性等问题的出现,现有的抗真菌药物仍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因此,仍需新的高效安全抗真菌药物问世。从目前来看,较有前途的抑制真菌细胞膜麦角固醇合成与干扰真菌细胞壁合成的两大类药物。此外,像两性霉素B等抗菌活性强但不良反应严重的老药也在不断得到改进。分类目前常用的抗真菌药物根据不同的作用机制可分为:①作用于真菌细胞膜,干扰真菌细胞膜麦角固醇的合成(如唑类、丙烯胺类和吗啉类)以及损害细胞膜脂质结构及其功能的药物(如多烯类);②影响真菌细胞壁合成的药物(如卡泊芬净);③干扰真菌核酸合成的药物(如5-氟胞嘧啶,灰黄霉素);④作用机制尚未明确的药物(如碘化钾等)。 按抗真菌药物的结构类型的不同分为:①唑类(包括三唑类和咪唑类,氟康唑、酮康唑、伊曲康唑、益康唑、咪康唑等);②丙烯胺类(特比萘芬、萘替芬等);③吗啉类(阿莫罗芬等); ④多烯类(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等);⑤其他类(灰黄霉素、5-氟胞嘧啶、碘化钾、环吡酮胺、卡泊芬净等)。 唑类药物(azoles) 这类药物有共同的N-碳置换的咪唑或三唑环,包括三唑类和咪唑类两大类。唑类药物是近20年来发展较快的一类抗真菌药物,在近年来防治真菌感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唑类药物的作用部位在真菌的细胞膜。这类药物通过抑制细胞色素P450依赖酶,使麦角固醇合成受阻从而破坏了真菌细胞的完整性;同时使甲基化的固醇堆积,这样则改变了真菌细胞膜的化学成分,使其通透性发生变化,从而阻止了真菌细胞的生长繁殖。有些唑类药物在高浓度时可直接破坏真菌细胞膜,导致细胞内容物外露,发挥杀菌作用这类药物可外用治疗皮肤癣菌病、皮肤粘膜念珠菌病等。系统用药治疗严重的浅部真菌病和深部真菌病等。唑类药物中供外用的有:克霉唑、益康唑、咪康唑、联苯苄唑、酮康唑等。供系统 使用的包括:酮康唑、咪康唑、伊曲康唑、氟康唑、伏立康唑等。 酮康唑ketokonazole 酮康唑是第一个可口服使用的咪唑类广谱抗真菌药物。抗菌谱酮康唑具有广谱抗真菌作用。对皮肤癣菌、糠秕孢子菌、念珠菌属、酵母菌、皮炎芽生菌、粗球孢子菌、荚膜组织胞浆菌、巴西副球孢子菌有抗菌作用。对曲霉、毛霉无抗菌作用。 药代动力学特点该药在胃肠道容易吸收,口服400mg 2小时后,血药浓度达5~6mg/l,但是个体差异较大。胃酸可促进药物吸收,当胃酸分泌减少或与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同时服用时药物吸收减少。口服酮康唑后,药物可分布在皮脂,尿液、乳汁中;但在脑脊液中含量甚微。 临床应用在伊曲康唑与氟康唑问世之前,口服酮康唑是治疗慢性皮肤粘膜念珠菌病的首选药物,但由于其长期服药引起的肝毒性以及停药后复发的问题,临床上限制了对它的使用。现临床可用于念珠菌病、花斑癣、皮肤癣菌病、球孢子菌病、副球孢子菌病、组织胞浆菌病等的治疗。对孢子丝菌病、着色芽生菌病一般无效,对曲霉病、毛霉病以及足菌肿无效。不良反应10%的患者服常规剂量的酮康唑后出现厌食、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当口服剂量大于800mg/d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高达50%。与食物同时服用或在夜间服药有助于提高对药物的耐受性。肝功能异常、药物性肝炎是酮康唑较重的不良反应。表现为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升高,可持续数周;肝活检程肝炎样损害。用药期间应注意检查肝功能(2次/月),尤其要注意碱性磷酸酶的变化。大剂量(大于800mg/d)服用酮康唑能抑制肾上腺与睾丸类固醇激素的合成,引起脱发、性欲减退及男性

常见抗真菌药物比较

常见抗真菌药物比较 表1,常见抗真菌药物抗菌谱比较 1、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棘白菌素、多烯类抗菌谱摘自于第39版桑福德抗微生物治疗指南,咪康唑、丙烯胺类抗菌谱搞自于产品说明 2、-无活性;±可能有活性;+有活性,三线治疗(至少临床有效);++有活性,二线用药(临床作用稍差);+++有活性,一线用药(临床常常

有效); 3、棘白菌素类、伏立康唑、多烯类尿中浓度很低;

胃肠道反应: 特比奈芬>咪康唑>两性霉素B >两性霉素B脂质体>伊曲康唑>伏立康唑、氟康唑>米卡芬净、卡泊芬净肝功能不良反应: 两性霉素B >两性霉素B脂质体>卡泊芬净、米卡芬净>伊曲康唑>伏立康唑>氟康唑 米卡芬净说明书中黑框警告:有严重肝损害的报道,有导致肝脏肿瘤的潜在风险。 肾功能不良反应: 两性霉素B >两性霉素B脂质体>伊曲康唑>伏立康唑>氟康唑>卡泊芬净、米卡芬净

与细菌感染性比较,侵袭性真菌感染发病隐匿、不易诊断,抗真菌治疗目标性差,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已经成为临床严峻的挑战。临床医师需要加强对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关注,掌握不同类别抗真菌药物特点,合理使用。 临床可供使用的治疗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药物有如下几类,各自特点不同,需要注意选择。 两性霉素B及其脂类制剂 两性霉素B是最早应用于临床的治疗侵袭性新型真菌感染药物,其普通制剂为去氧胆酸盐,不良反应明显。近年来开发的两性霉素B脂制剂安全性明显提高,成为临床重要的侵袭性真菌感染治疗药物。这些制剂包括两性霉素B脂质复合体、两性霉素B胶质分散体、两性霉素B脂质体。 该类制剂特点为:①药物易分布于网状内皮组织,肝、脾和肺组织中,减少肾组织浓度,低血钾少见,肾毒性均低于普通制剂。②临床可应用较高剂量,一般3~6mg/(kg.d),滴速相对快。③长程用于艾滋病病人,对曲霉菌、隐球菌、念珠菌的耐受性好。④脂类制剂的剂量为常规制剂的3~5倍时,治疗念珠菌菌血症和隐球菌脑膜炎的疗效与常规制剂相仿。 三唑类抗真菌药物 此类药物包括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泊沙康唑等,氟康唑已在临床应用多年,主要对酵母样菌具有抗菌活性,对曲霉缺乏抗菌作用。由于长期应用,部分真菌已产生耐药性,临床必须加以关注。 伊曲康唑对深部真菌与浅表真菌都有抗菌作用,对皮肤癣菌、酵母菌、曲霉菌属、组织胞浆菌属、巴西副球孢子菌、申克孢子丝菌、着色真菌属、枝孢霉属、皮炎芽生菌以及各种其他的酵母菌和真菌感染有效。目前已有胶囊、口服液和静脉注射三种剂型。胶囊吸收较差,以羟丙基环糊精为助溶剂的口服液,生物利用度可达55%。伊曲康唑脂溶性强,在肺、肾脏、肝脏、骨骼、胃、脾脏和肌肉中的药物浓度比血浆浓度高2~3倍。主要在肝脏中代谢,主要代谢产物为有活性的羟基伊曲康唑,平均终末半衰期为33h。口服液与注射液可应用于侵袭性真菌感染,如曲霉病、芽生菌病、组织胞浆菌病、球孢子菌病,亦用于AIDS患者隐球菌病的长程治疗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者真菌感染的预防与治疗。常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不适,如厌食、恶心、腹痛和便秘。较少见的副作用包括头痛、可逆性肝酶升高、月经紊乱、头晕和过敏反应。 伏立康唑是从氟康唑衍生的三唑类抗真菌药,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对念珠菌属、新型隐球菌和毛孢子菌均有良好的抑制活性;对一些霉菌,以及荚膜组织胞浆菌等都有抑制作用,对足放线病菌属、镰刀菌属也具有抗菌活性。本品口服后迅速吸收,血浆达峰时间为1~2h,生物利用度高达96%,蛋白结合率58%,食物可影响本品的吸收,因此应在进食后1~2h服用。给予负荷剂量后,24h内其血药浓度接近稳态浓度。在组

药敏试验方法1

药敏试验方法: K-B法: 1 从孵育了16-24小时的琼脂平板上(血平板),挑出单个菌落,直接用生理盐水制成0.5麦氏单位。 2 在15分钟内,用无菌棉拭子蘸取调好的菌液,在液面上方管壁处旋转并用力挤压几次,以从中挤出过多的菌液。 3 用棉拭子在无菌的M-H培养基表面化线接种,再重复操作两次,每次将平板转动60度,每次接种都应保证接种物均匀分布,最后用棉拭子涂抹平板的边缘。 4 将确定好的药敏纸片分贴到平板表面。每个纸片都应压一下,以保证与平板表面完全接触。每个纸片中心间距24mm。纸片一旦与平板接触,不应再移动。 5 贴完纸片后,应在15分钟内放入35度孵箱。嗜血杆菌属,链球菌属放入3%-5%的CO2烛缸。 6 孵育24小时以后,测量各药敏纸片抑菌圈直径,与NCCLS手册比较,作出结果判断。 说明:细菌药敏结果的判断以NCCLS为标准,所以药敏试验的每一步都应严格按照NCCLS操作,否则将失去意义。链球菌、奈瑟菌属、流感嗜血杆菌、除铜绿假单孢菌和不动杆菌外的假单孢菌属不用K-B法. 肺炎链球菌胶乳凝集测定法 1 在一干净玻片上分别滴两滴生理盐水。 2 从冰箱取出鉴定试剂(Slidexpneumo-kit)于室温。 3 在其中一滴生理盐水上滴加R1试剂,在另外一滴上滴加R2试剂,用搅拌棒混匀。 4 轻轻晃动玻片2分钟,观察结果。 5 2分钟内,如R1出现凝集为阳性;如R1和R2均未出现凝集为阴性。 注:R3为阳性对照。 药敏纸片的选择 1、革兰阴性杆菌(肠杆菌科) 头孢噻肟(CTX)头孢唑林(CZ)头孢他定(CAZ) 氨苄西林(AM)哌拉西林(PIP)阿米卡星(AN) 头孢噻吩(CF)环丙沙星(CIP)头孢呋辛(CXM) 庆大霉素(GM)头孢噻肟/棒酸(CTX/CA) 头孢他定/克拉维酸(CAZ/CA)羧苄青霉素(CB) 奥格门丁(AMX/CA)哌拉西林/三唑巴坦(PIP/TZ) 亚安培南头孢匹肟(FEP)头孢克罗(CEC) 2、铜绿假单孢菌/不动杆菌 妥布霉素(TM)阿米卡星(AN)安曲南(AZT) 头孢哌酮(CFP)哌拉西林(PIP)头孢匹肟 头孢噻肟(CTX)环丙沙星(CIP)头孢他定(CAZ) 左旋氧氟沙星(OFL)亚安培南哌拉西林/三唑巴坦 3、金黄色葡萄球菌 苯唑西林(OX)青霉素G(P)头孢唑林(CZ)阿米卡星(AN) 红霉素(E)头孢噻肟(CTX)环丙沙星(CIP) 万古霉素奥格门丁(AMX/CA)哌拉西林/三唑巴坦 头孢噻吩(CF) 4 、肠球菌 氨苄西林(AM)万古霉素环丙沙星(CIP) 庆大霉素(GM)红霉素(E)氧氟沙星(OFL) 5、除肺炎链球菌外链球菌 氨苄西林(AM)头孢噻肟(CTX)万古霉素

特殊细菌药敏试验规范化操作

特殊细菌药敏试验的规范化操作 一、目前我国细菌药敏试验现状 20年以来,我国在卫生部和各地临床检验中心和检验学会的共同努力下引进CLSI药敏系列标准,使全国微生物实验室能在同一标准下进行质量控制活动。当前,微生物实验室对常见临床分离细菌的药物敏感试验的水平已有了显著的提高,但对特殊细菌的药敏试验的各个环节的规范操作还不能得到普及,对目前还无折点的细菌能否做药敏试验,以及如何判断细菌的药物敏感和耐药,仍然概念模糊,有待进一步规范和普及。 目前常见错误做法: (一)铜绿假单孢菌的药敏判断标准用于其他非发酵细菌;嗜血杆菌的标准用于卡他莫拉菌等的错误做法时有发生。 (二)借用同属细菌敏感标准 (三)借用同类抗生素的敏感标准 二、各菌属的药物敏感性报告及试验方法的CLSI药敏标准 (一)“嗜麦芽”菌属药敏报告标准 1.CLSI对“嗜麦芽”纸片药敏判断标准 2.CLSI对“嗜麦芽”稀释法判断标准 (二)无折点细菌的药物敏感试验报告 1. 其他药物的敏感性报告: CLSI推荐的药物可以报告MIC值和敏感度(S、I、R),临床需要的其他药物的药敏试验报告可以直接报告MIC值但不报告S、I、R。 2. 不要用认为相近细菌的折点代替报告S、I、R,这会误导医生用药。

(三)洋葱伯克霍德菌的药物敏感试验 1.CLSI 洋葱伯克霍德菌纸片法折点: 2. CLSI洋葱伯克霍德菌稀释法折点: (1)氯霉素不常规报告结果,只有在尿路感染时分离的细菌才报告结果。 (2)在纸片法药敏中只允许报告表中4个药物的敏感性,对其他药物可用于临床治疗但还没有足够的研究建立纸片扩散的折点。 (四)莫拉菌属的药物敏感试验报告 莫拉菌属至今尚无由CLSI颁布的标准操作方法和敏感性折点,该菌属是人体皮肤、黏膜、呼吸道正常细菌,很少会致病,有过报道的病例有该菌属引起的眼结膜炎、气管炎、肺炎、脑膜炎、脑脓肿、心包炎和心内膜炎。实验室药敏报告只能报告MIC 值但不能报告敏感性。文献报告的资料是推断性。 (五)金黄杆菌属的药敏试验报告 脑膜败血性黄杆菌是最常见于临床标本,是条件致病菌,有文献报道的病例有新生儿脑膜炎,对成人很少致病,感染与插管有关。CLSI未颁布标准操作方法和敏感折点,药敏试验可报告MIC值。该菌属耐药特点:对氨基糖甙类、β-内酰胺类、四环素类、氯霉素类天然耐药;对治疗革兰阳性细菌药物利福平、红霉素、克林霉素、司帕沙星、复方新诺明和万古霉素敏感。 (六)丛毛菌属和食酸菌属的药敏试验 推荐用肉汤稀释方法或E-test方法,报告MIC值,不适合用纸片药敏方法。 (七)产碱杆菌属、无色杆菌属和苍白杆菌属的药敏试验

皮肤真菌感染的药物治疗及常用药物介绍

皮肤真菌感染的药物治疗及常用药物介绍皮肤真菌感染可分为浅部及深部二大类。浅部真菌病主要包括皮肤癣菌病如手癣、足癣、体癣、股癣、甲癣及头癣等,还有念珠菌病和花斑糠疹等,临床很常见。深部真菌病主要是皮下真菌病如孢子丝菌病、着色芽生菌病等,较为少见。 绝大多数限局性浅表的真菌感染都可使用外用抗真菌制剂治疗。这类外用药物较多,常用的有咪唑类药物如咪康唑、联苯苄唑、益康唑、酮康唑和克霉唑等。丙烯胺类药物如特比萘芬、萘替芬等,还有吗啉类阿莫罗芬和环吡酮胺等。水杨酸、苯甲酸、十一烯酸、冰醋酸等兼有角质溶解和抑真菌作用,也常用于治疗。剂型有乳膏、软膏、散剂、凝胶剂、溶液剂等(关于制型的选择)。 为了防止复发,治疗在感染症状消失后需再维持1~2周。为了减轻炎症反应,抗真菌外用制剂可与糖皮质激素配合成复合制剂,如益康唑曲安奈德软膏,复方酮康唑软膏等,由于并用的是中效至强效激素,因此此类复方制剂不能用于皮肤薄嫩处,更不能长期使用,以免产生皮肤萎缩等不良反应。对于顽固、泛发或有免疫功能缺陷的病例,可选用系统抗真菌药物治疗。如伊曲康唑一日100mg,连续15日,或100~200mg/次,一日2次,连续7天。也可用特比萘芬250mg/日,1~2周。 头癣及其药物治疗 头癣(tinea capitis)是由皮肤癣菌感染头皮及毛发所致的疾病。根据致病菌种类和宿主反应性不同可分为黄癣、白癣、黑点癣以及脓癣。头癣应采取综合治疗,即口服药物,外用药物以及剃发消毒联合应用。各项措施需配合进行,不可偏废,以免造成治疗失败。 口服药物灰黄霉素为首选药,儿童一日15~20mg/kg口服,成人0.6~0.8g/日,分3次口服,连续服药3~4周。若对灰黄霉素过敏或治疗失败的病例,可采用伊曲康唑、特比萘芬或氟康唑口服。伊曲康唑成人一日100~200 mg,儿童一日3~5 mg/kg,,餐后立即服用,疗程4~6周。特比萘芬成人一日250mg,儿童体重小于20kg者,一日62.5mg,体重20~40kg,一日125mg,疗程4~6周。脓癣治疗除内服抗真菌药物外,急性期可短期口服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如有细菌感染需加用抗菌药,注意切忌切开引流。服药结束后进行真菌镜检,如病发真菌镜检仍阳性,需延长疗程。以后每10~14天复查1次,连续3次阴性后方可认为治愈。外用5%~10%硫磺软膏或其他抗真菌外用制剂,搽遍整个头皮,一日2次,连续2 个月。

药敏试验结果解读及临床应用

药敏试验结果解读及临床应用 一、药敏试验的目的 药敏试验是使用体外试验的方法检测细菌的耐药性,预测抗菌药物的临床治疗效果,在药物种类的选择上为临床医生提供帮助,以实施个体化治疗。 当前,“对症下药”已经变得难以奏效。首先,致病菌的种类发生了改变,一种疾病可以由多种病原菌所引起,包括致病菌和条件致病菌;其次,感染人群发生变化,从健康人群到老年人、长期使用激素、免疫抑制剂及放疗、化疗的人群,临床症状常常不典型;最后,早期不规使用抗生素,也会导致临床症状不典型。 与此同时,“对菌下药”又难以获得满意效果。耐药菌尤其是多重耐药菌的出现,使临床医师按照抗生素的作用机制选择1~2种抗菌药物不能覆盖常见的病原菌。因此,药敏试验成为临床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 二、哪些细菌需要做药敏试验? 对任何分离的可疑病原菌,若不能从该菌的种属特征可靠地推知其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就需要进行药敏试验。以下情况不必进行药敏试验:正常定植菌与感染的关系不明确时;污染菌;已知细菌对某种抗生素天然耐药;已知细菌对某种抗生素全部敏感。检验地带网三、药敏试验中药物的选择 主要根据细菌种类和抗生素作用机制选药。选择试验的药物应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试验药物的体外试验结果可以接受,并且试验药物具有代表性。 目前我国临床实验室采用美国国家标准化委员会(NCCLS)/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 , CLSI)药敏试验执行标准选药。NCCLS抗生素选择分组为: A组:为首选药物,作常规试验和报告。 B组:为首选药物,可与A组药物平行作药敏试验,但只在以下情况下进行选择性报告:细菌对A组抗生素耐药,病人对A组抗生素过敏,严重感染或多部位、多种细菌混合感染,要获得耐药性监测资料。 C组:为备选药物,作为替代或补充,在下列情况下使用:对一个或多个首选药耐药的地区流行株感染,对不常见菌感染的治疗,控制传染病的流行,获得耐药性监测资料。 U组:为备选药物,仅用于尿路感染的治疗。 四、药敏试验所采用的方法 常用的试验方法包括纸片扩散法、稀释法、自动化仪器法、E-TEST(浓度梯度法)。 五、细菌的主要耐药机制 1、产生水解酶,如β-酰胺酶、钝化酶。 2、细菌上与抗生素的结合靶位改变,如青霉素结合蛋白2a。 3、细菌表面通道蛋白改变,可以使其渗透性发生改变。 4、细菌产生泵出机制。 5、其他机制,如病原菌产生生物被膜、休眠状态等。 六、临床常见病原菌的归属和分类 临床常见病原菌主要包括以下四大类: 1、革兰阳性球菌:如葡萄球菌属、肠球菌属。 2、革兰阴性杆菌:如肠杆菌科细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肠杆菌属、枸橼酸杆菌属)和非发酵菌(铜绿假单孢菌、不动杆菌)。

酵母样真菌药敏试验

一、目的: 指导实验人员准确完成酵母样真菌药敏试验(微量稀释法)。 二、适用范围: 怀疑酵母样真菌感染患者 三、检验原理: ATB FUNGUS 3试条包括16对杯状凹cupules。第一对不含任何抗真菌剂。用作阳性生长对照。另外的15对包含不同稀释度的5种抗真菌剂。用于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或)区分临床敏感性。 将准备好的待测酵母样真菌的悬浮液转移到培养基中,并接种到试条上。孵育后,我们可以通过肉眼判读,或者应用A TB仪器或miniAPI判读杯状凹中液体的生长情况。获得MIC(两性霉素B[AMB]),氟康唑[FCA],伊曲康唑[ITR],伏立康唑[VRC],5-氟胞嘧啶[5FC]),将菌株分为敏感、中介或耐药。 四、职责:生物梅里埃 实验人员准确完成酵母样真菌药敏试验(微量稀释法) 试剂厂家: 规格:25测试/盒 内含物:-25个独立包装的A TB FUNGUS 3 试条,包括干燥剂 -25个孵育盖 -25安瓿A TB F2培养基 -25张结果记录单 -一份说明书 五、储存条件及有效期: 在包装盒上指示的有效期前,试条和培养基应在2-8℃下存放。 有效期为12个月。 六、工作程序: (一)试验的准备: 1、从包装中取出试条 2、在试条延长翼上记录下被测酵母菌株的编号 (二)接种物的准备: 1、打开一个API?0.85%氯化钠培养基安瓿(或API培养悬液) 2、采集不超过4天的菌落,制备成浊度相当于2 McFarland的悬浮液 3、用McFarland试剂盒的标准浊度管比较,或使用ATB比浊仪DENSIMAT 4、此菌悬液必须在准备后立即使用 5、使用一移液管转移20ul此悬浮液到一A TB F2培养基的安瓿中 (三)试验条的接种: 手工接种: 1、用ATB电子移液管混匀A TB F2培养基,避免产生气泡 2、使用ATB电子移液管在每个杯状凹中加入135ul的ATB F2 培养基(大约3*104酵母菌/毫升或4*103酵母菌/杯状凹)

CLSI M100- S26 药敏试验解读(参考仅供)

表1A. 美国临床微生物学实验室在非苛养菌常规试验和报告中应考虑的具有 FDA 临床适应证的抗菌药物建议分组

总注释: A.对四环素敏感的菌株被认为对多西环素和米诺环素也敏感。然而,某些对四 环素中介或耐药的菌株可能对多西环素、米诺环素或二者敏感。 B.利福平不能单独用于抗菌治疗。 C.分离于泌尿道菌株不被常规报告。 肠杆菌科: D.头孢噻吩仅被用于预报口服药物结果,包括头孢氨苄、头孢泊肟、头孢氨苄 和氯碳头孢。以前关于头孢噻吩结果可预报其他头孢菌素敏感性建议仍然正确,但近年来还没有数据证实此建议。 E.当测试粪便中分离的沙门菌和志贺菌株时,只有氨苄西林、一种氟喹诺酮类 和复方新诺明可用于常规报告。另外,对肠道外感染沙门菌粉分离株,应测试并报告一种三代头孢菌素,假如需要,也可测试和报告氯霉素。分离于肠道内和肠道外伤寒样沙门菌(伤寒沙门菌和副伤寒沙门菌A-C)需进行药敏试验。分离于肠道内非伤寒样沙门菌不需进行常规药敏试验。 F.从CSF中分离菌株,试验和报告头孢噻肟和头孢曲松,以取代头孢唑林。其他非肠杆菌科: G.其他非肠杆菌科细菌包括假单胞菌和其他非苛养、非发酵葡萄球菌的革兰阴 性杆菌,但不包括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因为对这些菌种的建议试验和报告药物表格已分开。 鼻疽伯克霍尔德菌和假鼻疽伯克霍尔德菌试验和报告药物建议请参阅CLSIM45文件。 葡萄球菌属: H.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I.青霉素敏感的葡萄球菌对葡萄球菌感染具有临床疗效的其他β-内酰胺类药 物也敏感。青霉素耐药葡萄球菌对青霉素酶不稳定青霉素类耐药。除具有抗-MRSA活性新的头孢菌素外,苯唑西林耐药葡萄球菌对当前所有使用的β-内酰胺类药物均耐药。因此,仅测试青霉素和头孢西丁或苯唑西林二者中任一种,则可推测对各种β-内酰胺类药物的敏感或耐药性。除具有抗-MRSA 活性药物外,不建议常规测试其他β-内酰胺类药物。 J.分离于呼吸道菌株不报告达托霉素结果。 K.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或MIC 试验结果可用于预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路登葡萄球菌分离株是否存在mecA介导的苯唑西林耐药。对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除路登葡萄球菌外),检测mecA 介导的苯唑西林耐药,首选方法是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头孢西丁可被用于检测苯唑西林耐药替代品;根据头孢西丁结果来报告苯唑西林敏感或耐药。假如测试青霉素酶稳定青霉素,首选是苯唑西林,其结果适用于其他青霉素酶稳定青霉素类,如氯唑西林、双氯西林和氟氯西林。 L.对试验敏感的葡萄球菌,可使用氨基糖苷类与试验敏感的具有活性的其他药物一起进行联合。 肠球菌属: M.警告: 在体外,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除了筛选高水平耐药)、克林霉素和复方新诺明可表现对肠球菌有活性,但临床上无效,因此,不能报告分离菌对这些药物敏感。 N.对青霉素敏感非产β-内酰胺酶的肠球菌,可预报其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 然而,对氨苄西林敏感肠球菌不能推测其对青霉素敏感。假如需要青霉素结果,必须对青霉素进行测试。严重肠球菌感染,如心内膜炎,除非证明其对庆大霉素和链霉素高水平耐药外,可用氨苄西林、青霉素或万古霉素(敏感株)加一种氨基糖苷类进行联合治疗;上述药物联合对肠球菌可起到协同杀菌效果。

常见抗真菌药物比较最新版本

常见抗真菌药物比较 编辑版word

表1,常见抗真菌药物抗菌谱比较 1、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棘白菌素、多烯类抗菌谱摘自于第39版桑福德抗微生物治疗指南,咪康唑、丙烯胺类抗菌谱搞自于产品说明书; 2、-无活性;±可能有活性;+有活性,三线治疗(至少临床有效);++有活性,二线用药(临床作用稍差);+++有活性,一线用药(临床常常有效); 3、棘白菌素类、伏立康唑、多烯类尿中浓度很低; 表2,真菌药物不良反应比较 编辑版word

抗真菌药物严重不良反应汇总(不良反应分系统排序) 胃肠道反应: 特比奈芬>咪康唑>两性霉素B >两性霉素B脂质体>伊曲康唑>伏立康唑、氟康唑>米卡芬净、卡泊芬净肝功能不良反应: 两性霉素B >两性霉素B脂质体>卡泊芬净、米卡芬净>伊曲康唑>伏立康唑>氟康唑 编辑版word

米卡芬净说明书中黑框警告:有严重肝损害的报道,有导致肝脏肿瘤的潜在风险。肾功能不良反应: 两性霉素B >两性霉素B脂质体>伊曲康唑>伏立康唑>氟康唑>卡泊芬净、米卡芬净表3,真菌药代动力学比较 编辑版word

编辑版word

备注:该表格数据来源于各产品说明书 与细菌感染性比较,侵袭性真菌感染发病隐匿、不易诊断,抗真菌治疗目标性差,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已经成为临床严峻的挑战。临床医师需要加强对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关注,掌握不同类别抗真菌药物特点,合理使用。 临床可供使用的治疗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药物有如下几类,各自特点不同,需要注意选择。 两性霉素B及其脂类制剂 两性霉素B是最早应用于临床的治疗侵袭性新型真菌感染药物,其普通制剂为去氧胆酸盐,不良反应明显。近年来开发的两性霉素B脂制剂安全性明显提高,成为临床重要的侵袭性真菌感染治疗药物。这些制剂包括两性霉素B脂质复合体、两性霉素B胶质分散体、两性霉素B脂质体。 编辑版word

常见抗真菌药物比较完整版

常见抗真菌药物比较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常见抗真菌药物比较 表1,常见抗真菌药物抗菌谱比较 1、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棘白菌素、多烯类抗菌谱摘自于第39版桑福德抗微生物治疗指南,咪康唑、丙烯胺类抗菌谱搞自于产品说明 2、-无活性;±可能有活性;+有活性,三线治疗(至少临床有效);++有活性,二线用药(临床作用稍差);+++有活性,一线用药(临床常常有效);

3、棘白菌素类、伏立康唑、多烯类尿中浓度很低;

胃肠道反应: 特比奈芬>咪康唑>两性霉素B >两性霉素B脂质体>伊曲康唑>伏立康唑、氟康唑>米卡芬净、卡泊芬净肝功能不良反应: 两性霉素B >两性霉素B脂质体>卡泊芬净、米卡芬净>伊曲康唑>伏立康唑>氟康唑 米卡芬净说明书中黑框警告:有严重肝损害的报道,有导致肝脏肿瘤的潜在风险。 肾功能不良反应: 两性霉素B >两性霉素B脂质体>伊曲康唑>伏立康唑>氟康唑>卡泊芬净、米卡芬净

与细菌感染性比较,侵袭性真菌感染发病隐匿、不易诊断,抗真菌治疗目标性差,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已经成为临床严峻的挑战。临床医师需要加强对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关注,掌握不同类别抗真菌药物特点,合理使用。 临床可供使用的治疗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药物有如下几类,各自特点不同,需要注意选择。 两性霉素B及其脂类制剂 两性霉素B是最早应用于临床的治疗侵袭性新型真菌感染药物,其普通制剂为去氧胆酸盐,不良反应明显。近年来开发的两性霉素B脂制剂安全性明显提高,成为临床重要的侵袭性真菌感染治疗药物。这些制剂包括两性霉素B脂质复合体、两性霉素B胶质分散体、两性霉素B脂质体。 该类制剂特点为:①药物易分布于网状内皮组织,肝、脾和肺组织中,减少肾组织浓度,低血钾少见,肾毒性均低于普通制剂。②临床可应用较高剂量,一般3~6mg/,滴速相对快。③长程用于艾滋病病人,对曲霉菌、隐球菌、念珠菌的耐受性好。④脂类制剂的剂量为常规制剂的3~5倍时,治疗念珠菌菌血症和隐球菌脑膜炎的疗效与常规制剂相仿。 三唑类抗真菌药物 此类药物包括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泊沙康唑等,氟康唑已在临床应用多年,主要对酵母样菌具有抗菌活性,对曲霉缺乏抗菌作用。由于长期应用,部分真菌已产生耐药性,临床必须加以关注。 伊曲康唑对深部真菌与浅表真菌都有抗菌作用,对皮肤癣菌、酵母菌、曲霉菌属、组织胞浆菌属、巴西副球孢子菌、申克孢子丝菌、着色真菌属、枝孢霉属、皮炎芽生菌以及各种其他的酵母菌和真菌感染有效。目前已有胶囊、口服液和静脉注射三种剂型。胶囊吸收较差,以羟丙基环糊精为助溶剂的口服液,生物利用度可达55%。伊曲康唑脂溶性强,在肺、肾脏、肝脏、骨骼、胃、脾脏和肌肉中的药物浓度比血浆浓度高2~3倍。主要在肝脏中代谢,主要代谢产物为有活性的羟基伊曲康唑,平均终末半衰期为33h。口服液与注射液可应用于侵袭性真菌感染,如曲霉病、芽生菌病、组织胞浆菌病、球孢子菌病,亦用于AIDS患者隐球菌病的长程治疗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者真菌感染的预防与治疗。常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不适,如厌食、恶心、腹痛和便秘。较少见的副作用包括头痛、可逆性肝酶升高、月经紊乱、头晕和过敏反应。 伏立康唑是从氟康唑衍生的三唑类抗真菌药,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对念珠菌属、新型隐球菌和毛孢子菌均有良好的抑制活性;对一些霉菌,以及荚膜组织胞浆菌等都有抑制作用,对足放线病菌属、镰刀菌属也具有抗菌活性。本品口服后迅速吸收,血浆达峰时间为1~2h,生物利用度高达96%,蛋白结合率58%,食物可影响本品的吸收,因此应在进食后1~2h服用。给予负荷剂量后,24h内其血药浓度接近稳态浓度。在组织内分布广泛,组织内药物浓度高于血浓度,可通过血脑屏障分布到中枢神经系统。本品消除半衰期为6h,可在肝脏内广泛代谢,80%~90%的

常见抗真菌药物比较

常见抗真菌药物比较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常见抗真菌药物比较 表1,常见抗真菌药物抗菌谱比较 1、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棘白菌素、多烯类抗菌谱摘自于第39版桑福德抗微生物治疗指南,咪康唑、丙烯胺类抗菌谱搞自于产品说明书; 2、-无活性;±可能有活性;+有活性,三线治疗(至少临床有效);++有活性,二线用药(临床作用稍差);+++有活性,一线用药(临床常常有效); 3、棘白菌素类、伏立康唑、多烯类尿中浓度很低; 表2,真菌药物不良反应比较

抗真菌药物严重不良反应汇总(不良反应分系统排序) 胃肠道反应: 特比奈芬>咪康唑>两性霉素B >两性霉素B脂质体>伊曲康唑>伏立康唑、氟康唑>米卡芬净、卡泊芬净 肝功能不良反应: 两性霉素B >两性霉素B脂质体>卡泊芬净、米卡芬净>伊曲康唑>伏立康唑>氟康唑 米卡芬净说明书中黑框警告:有严重肝损害的报道,有导致肝脏肿瘤的潜在风险。 肾功能不良反应:

两性霉素B >两性霉素B脂质体>伊曲康唑>伏立康唑>氟康唑>卡泊芬净、米卡芬净表3,真菌药代动力学比较

备注:该表格数据来源于各产品说明书 与细菌感染性比较,侵袭性真菌感染发病隐匿、不易诊断,抗真菌治疗目标性差,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已经成为临床严峻的挑战。临床医师需要加强对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关注,掌握不同类别抗真菌药物特点,合理使用。 临床可供使用的治疗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药物有如下几类,各自特点不同,需要注意选择。 两性霉素B及其脂类制剂 两性霉素B是最早应用于临床的治疗侵袭性新型真菌感染药物,其普通制剂为去氧胆酸盐,不良反应明显。近年来开发的两性霉素B脂制剂安全性明显提高,成为临床重要的侵袭性真菌感染治疗药物。这些制剂包括两性霉素B脂质复合体、两性霉素B胶质分散体、两性霉素B脂质体。 该类制剂特点为:①药物易分布于网状内皮组织,肝、脾和肺组织中,减少肾组织浓度,低血钾少见,肾毒性均低于普通制剂。②临床可应用较高剂量,一般3~6mg/,滴速相对快。③长程用于艾滋病病人,对曲霉菌、隐球菌、念珠菌的耐受性好。④脂类制剂的剂量为常规制剂的3~5倍时,治疗念珠菌菌血症和隐球菌脑膜炎的疗效与常规制剂相仿。 三唑类抗真菌药物

真菌药敏试验简介

真菌体外药物敏感试验简介 刘根焰,赵旺胜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学检验科/南京医科大学检验系, 南京 210029 随着移植、肿瘤和免疫缺陷患者的增多,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s ,IFI)病例也明显增加;随着临床真菌耐药性的出现,经验性抗真菌治疗越来越困难;随着新的抗真菌药物不断投入临床,传统的抗真菌药物敏感试验标准已难以覆盖。诸多因素都要求临床微生物室真菌药物敏感试验能够与时俱进。然而,当前国内临床微生物室真菌药物敏感试验开展的情况却不容乐观,首先表现在开展这项临床服务的实验室少,多局限于少数教学医院;其次,各个实验室采用的方法参差不齐,相互之间的结果可比性差。为此,本文将介绍临床真菌药物敏感试验的标准参考方法和市场上关于真菌药物敏感试验的仪器和试剂,希望有助于各级医院临床真菌药物敏感试验的规范化开展。1.真菌体外药物敏感试验的基本概念 1.1 常见抗真菌药物介绍 开展真菌药物敏感试验前提是了解抗真菌药物的基本知识,包括分类、作用机制及抗真菌特性,见表1[1]。对于不能从上述特性中推断出药物敏感性结果的部分进行体外药物敏感试验。 表1 常见抗真菌药物简介 分类代表药物作用机制抗真菌作用 多烯类两性霉素B 直接和细胞膜上的麦角固 醇结合,导致细胞膜对单 价和二价阳离子的通透性 增加而导致细胞死亡。对念珠菌、隐球菌、球孢子菌、孢子丝菌、芽生菌、毛霉菌和大部分曲霉敏感,对土曲霉、构巢曲霉、Aspergillus fumigateaffinis 和Aspergillus lentulus天然耐药。 三唑类酮康唑 氟康唑 伊曲康唑 伏立康唑通过抑制真菌细胞色素 P450 依赖的-羊毛甾醇14α -去甲基化酶作用,导致麦 角固醇合成受阻 氟康唑抗菌谱窄,对大多数念珠 菌、隐球菌有效,对曲霉无抑制 活性,对克柔念珠菌天然耐药;伊 曲康唑较氟康唑抗菌谱宽,并对曲 1

快速学会做药敏试验

快速学会做药敏试验 一、药敏实验在临床诊断中应用意义: 1、在畜牧产业中,各种细菌性疾病很容易给养殖业造成经 济损失,使用抗生素防治细菌性疾病成为经常性工作。但在养殖过程中不科学的、盲目的滥用抗生素,造成细菌产生耐药性问题正变得越来越突出,使抗菌药的疗效降低,疗程延长,还使死亡率升高和治疗费用增加,给养殖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2、耐药菌株还可能将耐药性基因由动物转移给人类,对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威胁。如何避免滥用抗生素,药敏试验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就显得重要了。3、药敏实验可以 相对快速有效地检测病原菌对各种抗菌药的敏感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灵活选药。可以在本地区容易买到的药品中选出最敏感的药物,既能缩短病程,又能避免盲目用药,减少费用。4、因为药敏实验在动物体外进行,操作相对简单, 成本相对较低,既经济又快速有效,可以对流行病学调查进行监控,控制和预防耐药菌株的流行,在生产中具有非常重要现实意义。二、药敏试验的步骤:1、琼脂平板制备按照 营养琼脂干粉说明来进行稀释,稀释后琼脂放在微波炉里进行加热,加热后琼脂移至超净工作台中,静置待温度降至50℃(手指能接受的最高温度)左右时,开始倒平板,内径225px 平皿每个平皿倒入约10ml琼脂液,倒入后迅速混匀铺满平

皿底部。 2、药液制备:按药品使用说明书上的配料或饮水浓度配置按1g需加多少毫升水或配多少毫克饲料,就相当于配制药液所加蒸馏水的毫升数。如10g药物可配50kg饲料,其换算方法为:1g本品加5000ml蒸馏水。此溶液液即为用于做药敏试验的药液。 3、药敏纸片制备:要用质量较好的定性滤纸,用普通的打孔器打成直径6mm的圆形小纸片。取圆纸片50片放入清洁干燥的小瓶或小平皿中,以单层牛皮纸扎口或包扎。经15磅15-20分钟高压灭菌后,置于37℃温箱或烘箱中一天,使完全干燥。按每张纸片饱和吸水量为0.01ml计,在上述含有50片纸片的小瓶内加入药液0.5ml,不时翻动,使滤纸片将药液均匀吸净,一般浸泡30分钟即可。同时在记录药物名称,于37℃温箱过夜。在温箱或烘箱中的时间不宜过长,以免某些抗生素失效。青霉素、金霉素宜在低温下真空干燥。干燥后即密封。切勿受潮,置阴暗干燥处或家用冰箱中保存,有效期4-6个月。 4、病料接种取新鲜病料组织于超净工作台中或酒精灯旁,剪取新鲜组织断面无菌涂抹到营养琼脂板上,涂布整个琼脂平板表面,反复涂布几次,保证涂布均匀。 5、贴药敏纸片用无菌镊子将纸片放于固体培养基表面并轻压,使纸片与培养基表面完全接触。为了能准确观察结果,要求药敏纸片均匀分布于培养基上,位置安排适中,防止出现抑制圈重叠。

药敏试验方法及药敏试纸的选择

(信息来源:https://www.360docs.net/doc/b716935004.html,/)药敏试验方法及药敏试纸的选择 关键字: 青霉素葡萄球菌头孢噻肟球菌内酰胺酶链球菌耐药肺炎链球菌肠杆菌科内酰 胺类 摘要:头孢他定/克拉维酸(CAZ/CA)羧苄青霉素(CB)奥格门丁(AMX/CA)哌拉 西林/三唑巴坦(PIP/TZ)亚安培南头孢匹肟(FEP)头孢克罗(CEC)2、铜绿假单 孢菌/不动杆菌妥布霉素(TM)阿米卡星(AN)安曲南(AZT)头孢哌酮(CFP)哌 拉西林(PIP)头孢匹肟头孢噻肟(CTX)环丙沙星(CIP)头孢他定(CAZ)左旋氧 氟沙星(OFL)亚安培南哌拉西林/三唑巴坦3、金黄色葡萄球菌苯唑西林(OX)青 霉素G(P)头孢唑林( K-B法: 1 从孵育了16-24小时的琼脂平板上(血平板),挑出单个菌落,直接用生理盐水制成0.5麦氏单位。 2 在15分钟内,用无菌棉拭子蘸取调好的菌液,在液面上方管壁处旋转并用力挤压几次,以从中挤出过多的菌液。 3 用棉拭子在无菌的M-H培养基表面化线接种,再重复操作两次,每次将平板转动60度,每次接种都应保证接种物均匀分布,最后用棉拭子涂抹平板的边缘。 4 将确定好的药敏纸片分贴到平板表面。每个纸片都应压一下,以保证与平板表面完全接触。每个纸片中心间距24mm。纸片一旦与平板接触,不应再移动。 5 贴完纸片后,应在15分钟内放入35度孵箱。嗜血杆菌属,链球菌属放入3%-5%的CO2烛缸。 6 孵育24小时以后,测量各药敏纸片抑菌圈直径,与NCCLS手册比较,作出结果判断。 说明:细菌药敏结果的判断以NCCLS为标准,所以药敏试验的每一步都应严格按照N CCLS操作,否则将失去意义。链球菌、奈瑟菌属、流感嗜血杆菌、除铜绿假单孢菌和不动杆菌外的假单孢菌属不用K-B法. 肺炎链球菌胶乳凝集测定法 1 在一干净玻片上分别滴两滴生理盐水。 2 从冰箱取出鉴定试剂(Slidex pneumo-kit)于室温。 3 在其中一滴生理盐水上滴加R1试剂,在另外一滴上滴加R2试剂,用搅拌棒混匀。 4 轻轻晃动玻片2分钟,观察结果。 5 2分钟内,如R1出现凝集为阳性;如R1和R2均未出现凝集为阴性。 注:R3为阳性对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