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分析气相色谱法

合集下载

仪器分析学习 第6章 色谱法导论-气相色谱

仪器分析学习 第6章 色谱法导论-气相色谱
精选ppt
* 用时间表示 单位: s或cm
(1)保留时间 tR
试样从进样开始到柱后出现峰极大点
时所经历的时间(O´B)
(2)死时间
t 0
不被固定相吸附或溶解的气体(如:空
* 用体积表示 单位:mL
(1)保留体积 VR
从进样开始到出现峰极大所通过的
载气体积。 VR=tRF0 F0:柱出口处载气流速 mL/min
精选ppt
2)评价柱效的参数
理论塔板数(n)
n5.5(4tR )21(6tR)2
W 1/2
W
理论塔板高度(H) 有效理论塔板数
H L n
n有效 5.54 (W tR '1
)2
16 (tR ' )2 W
2
有效理论塔板高度
注意事项:
L H 有效 n有效
(1)n大,柱效高,分离好,前提是两组分分配系数K应有差
H A B /u C gu C luA B /u Cu
由此可知:流动相线速u一定时,仅在A、B、C较小时,塔板高 度H才能较小,柱效才较高;反之柱效较低,色谱 峰将展宽。
这一方程对选择色谱分离条件具有实际指导意义,它指出 了色谱柱填充的均匀程度,填料颗粒的大小,流动相的种 类及流速,固定相的液膜厚度等对柱效的影响。
3) 塔板之间无分子扩散(忽略试样 的纵相扩散)
4) 组分在所有塔板上的分配精选系ppt 数保 持常数
精馏塔示意图
精选ppt
2、塔板理论之推导结论
1) 当组分进入色谱柱后,在每块塔板上进行两相间的分配, 塔板数越多,组分在柱内两相间达到分配平衡的次数也越 多,柱效越高,分离就越好。
n L H
n50 流出曲线呈基本对称的峰形; 当 n 达 103-106 流出曲线趋近于正态分布;

仪器分析高职黄一石主编第五章气相色谱法ppt课件

仪器分析高职黄一石主编第五章气相色谱法ppt课件
2、气相色谱仪
(4)电子捕获检测器(ECD)
电子捕获检测器是利用电负性物质捕获电了的能力,通 过测定电子流进行检测的。ECD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的特 点。它是一种专属型检测器,是目前分析痕量电负性有机化合 物最有效的检测器,元素的电负性越强,检测器灵敏度越高, 对含卤素、硫、氧、羧基、氨基等的化合物有很高的响应。电 子捕获检测器已广泛应用于有机氯和有机磷农药残留量、金属 配合物、金属有机多卤或多硫化合物等的分析测定。它可用氮 气或氢气作载气,最常用的是高纯氮。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2、气相色谱仪
气相色谱的组成
载气系统
载气系统包括气源、气体净化器、气路控制系统。载气是气 相色谱过程的流动相,原则上说只要没有腐蚀性,且不干扰样 品分析的气体都可以作载气。
第五章
气相色谱法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第五章
气相色谱法
气相色谱法(GC)是从1952年后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分离分 析方法。其原理是:基于不同物质物化性质的差异,在固定相 (色谱柱)和流动相(载气)构成的两相体系中具有不同的分配 系数(或吸附性能),当两相作相对运动时,这些物质随流动相 一起迁移,并在两相问进行反复多次的分配(吸附——脱附或溶 解——析出),使得那些分配系数只有微小差别的物质,在迁移 速度上产生了很大的差别,经过一段时问后,各组分之问达到了 彼此的分离。被分离的物质依次通过检测装置,给出每个物质的 信息,一般是一个色谱峰。通过出峰的时间和峰面积,可以对被 分离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仪器分析(第四版)第二章

仪器分析(第四版)第二章
一个板体积 3.试样开始都加在0号板上,且试样沿色谱方向的扩 散(纵向扩散)忽略不计 4.分配系数在各塔板上是常数


3
塔板高度
H
2 1 A 0
L
L H n
P12例
n>50,对称的峰形曲线 气相色谱中,n约为103-106,呈趋于正态分布曲线
理论塔板数(n)可根据色谱图上所测得的保留
时间(tR)和峰底宽(Y)或半峰宽( Y1/2 )按下
4)k与保留时间的关系
若流动相在柱内线速度为u(一定时间内载气在柱内
流动的距离,若固定相对组分有保留作用,组分在
柱内的线速度us小于u,两者比值为滞留因子
R S uS / u
也可用质量分数表示:
mM RS w mS m M
1 1 mS 1 k 1 mM

推导:
组分和流动相通过长度为L的色谱柱,所需时间为:

理论上可以推导出:
VS 1 kK K VM
相比,: VM / VS, 反映各种色谱柱柱型及其结构特征 填充柱(Packing column): 6~35 毛细管柱(Capillary column): 50~1500

结论:
分在两相中质量比,均与组分及固定相的热力学性
1)分配系数是组分在两相中的浓度之比,分配比是组
试样中各组分经色谱柱分离后,按先后次序经过检测 器时,检测器就将流动相中各组分浓度变化转变为相 应的电信号,由记录仪所记录下的信号——时间曲线 或信号——流动相体积曲线,称为色谱流出曲线,
常用术语:
基线: 在操作条件下,仅有纯流动相进入检 测器时的流出曲线。 稳定的基线为一直线
基线漂移:基线随时间定向缓慢变化

仪器分析笔记《气相色谱分析》

仪器分析笔记《气相色谱分析》
A、气固色谱分填充柱和毛细管柱两种:
填充柱(Packing column):常用不锈钢制成,内径2~4 mm,柱长1~3m。填充吸附剂或覆盖
在载体上均匀固定液膜。
毛细管柱(Capillary column):常用石英制成,内径0.1~0.5mm,柱长可达数十米。固定液直
接涂在毛细管内壁表面。
B、气相色谱固定相可分为:
1.2.2色谱分离的基本理论
柱效率可用理论塔板数(n)或理论塔板高度(H)表示。柱效率的高低能反映组分在柱内两相间的分配情况和组分通过色谱柱后峰加宽的程度,它与组分在气相中的扩散及在液相中的传质阻力有关。
1、塔板理论
塔板理论是将色谱柱比作蒸馏塔,柱内有若干“想象”的塔板。每两块塔板之间的距离称为板高,各组分就在这些塔板间隔的气液两相间进行分配,经过多次分配平衡后,分配系数小的组分先离开色谱柱,分配系数大的组分,后离开色谱柱。
C、按分离的原理分类
①吸附色谱:利用组分在固定相上的吸附能力强弱不同分离。
②分配色谱:利用组分在固定液中溶解度不同分离。
③凝胶(排阻)色谱:利用大小不同的分子在多孔固定相中的选择渗透分离
④离子交换色谱法:利用组分在离子交换剂上的亲和力大小不同分离
3、气相色谱仪组成
Ⅰ载气系统:气源、气体净化器、供气控制阀门和仪表;
(1)分配系数
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间达到分配平衡时的浓度比,称为分配系数。
式中—— :组分在固定相中的浓度; :组分在流动相中的浓度。
该组分与固定液分子间作用力 ;
空气在固定液中不溶解,其 ,故空气在柱子内的滞留时间最短,最先从色谱柱中馏出,因此,将空气的保留时间称之为死时间;
被测组分的 相差越大,越容易分离;

仪器分析之气相色谱法试题及答案

仪器分析之气相色谱法试题及答案

:选择题1 .在气相色谱分析中,用于定性分析的参数是(A ) A 保留值 B 峰面积 C 分离度 D 半峰宽2 .在气相色谱分析中,用于定量分析的参数是(D )A 保留时间B 保留体积C 半峰宽D 峰面积3 .良好的气-液色谱固定液为 (D ) A 蒸气压低、稳定性好 B 化学性质稳定C 溶解度大,对相邻两组分有一定的分离能力D A 、B 和 C6 .色谱体系的最小检测量是指恰能产生与噪声相鉴别的信号时(B ) A 进入单独一个检测器的最小物质量B 进入色谱柱的最小物质量C 组分在气相中的最小物质量D 组分在液相中的最小物质量 7 .在气-液色谱分析中,良好的载体为(D ) A 粒度适宜、均匀,表面积大 B表面没有吸附中心和催化中心 C 化学惰性、热稳定性好,有一定的机械强度D A 、B 和C8 .热导池检测器是一种(A ) A 浓度型检测器 B 质量型检测器 C 只对含碳、氢的有机化合物有响应的检测器D 只对含硫、磷化合物有响应的检测器 10.下列因素中,对色谱分离效率最有影响的是(A ) A 柱温 B 载气的种类C 柱压D 固定液膜厚度三:计算题 1 .热导池检测器的灵敏度测定:进纯苯1mL 苯的色谱峰高为4 mV,半峰宽为1 min,柱出 口载气流速为20mL/min,求该检测器的灵敏度(苯的比重为0.88g/mL )。

若仪器噪声为0.02 mV 计算其检测限。

S _ —G# 哥 尿】时F _ 4x1x20 二 go §解: ,, . mV- ml-- mg 1& =9= ^^=44x10-4 'J : 一:mg. mL 1 2 . 一根2 m 长的填充柱的操作条件及流出曲线的数据如下:流量 20 mL/min ( 50 C)柱前压力:133.32 kpa空气保留时间0.50 min 正己烷保留时间3.50 min气相色谱法练习柱温50 C 柱后压力101.32kPa正庚烷保留时间4.10 min①计算正己烷,正庚烷的校正保留体积;②若正庚烷的半峰宽为0.25 min ,用正庚烷计算色谱柱的理论塔板数和理论塔板高度;③求正己烷和正庚烷的分配比k1和k2。

仪器分析:气相色谱分析的特点及应用范围

仪器分析:气相色谱分析的特点及应用范围
色谱分析的分离原理是:使混合物中各组分在两相间进行分配,其中一相是 不动的,称为固定相,另一相是携带混合物流经过此固定相的流体,称为流动相。 当流动相中所含混合物经过固定相时,就会与固定相发生作用。各组分的性质、 结构上的差异会使得自身与固定相发生作用的大小、强弱也有差异,在同一推动 力作用下,不同组分在固定相中的直流时间有长短之分,从而按先后次序从固定 相中流出。
仪器分析
气相色谱分析的特点及应用范围
借在两相间分配远离而使混合物中各组分分法是采用气体作为流动相的一种色谱法。其中,载气(不与被测物 作用,用来载送试样的惰性气体,如氢气、氮气、氦气等)载着需分离的试样通 过色谱柱中的固定相,使试样中各组分分离,然后分别检测。
气相色谱法的分离效果高,选择性好,操作简单,分析快速。 可以应用于气体试样的分析,也可以分析易挥发或可转化为易挥发物质的液 体和固体,不仅可以分析有机物,也可以分析部分无机物。
仪器分析
气相色谱分析的特点及应用范围
气相色谱法能检测出超纯气体、高分子单体和高纯试剂中的质量分数为10-6甚 至10-10数量级的杂质;在环境监测上可用来直接检测(试样不需要实现浓缩)大气 中质量分数为10-6-10-9数量级的污染物;农药残留量的分析中可检测出农副产品、 食品、水质中质量分数为10-6-10-9数量级卤素、硫、磷化物等等。
感谢观看
仪器分析
气相色谱分析的特点及应用范围


Contents
1 2 3
气相色谱分析的特点 气相色谱分析的应用范围 注意事项
仪器分析
气相色谱分析的特点及应用范围
色谱法是一种分离技术,这种分离技术应用于分析化学中,就是色谱分析。 它以其具有高分离效能、高检测性能、分析快速而成为现代仪器分析方法中应用 最广泛的一种方法。

仪器分析气相色谱分析

仪器分析气相色谱分析

甲醇淋洗、烘干
酸。一些拖尾,可加 H3PO4 或 KOH 添加剂解决。
碱洗
5-10%NaOH 甲醇液回流, 水、甲醇淋洗、烘干
除 Al2O3 酸性作用点。用于胺类等碱性物质。
硅烷化 釉化
加入 DMCS 或 HMDS 等硅 烷化试剂,使与-SiOH 反应 2%Na2CO3 浸泡担体,过滤 得滤液再水稀 3 倍,用稀滤 液淋洗担体,烘干后再高温 处理
气固色谱:利用不同物质在固体吸附剂上的物理 吸附——脱吸能力不同实现物质的分离。只适于 较低分子量和低沸点气体组分的分离分析。
气液色谱:利用待测物在气体流动相和固定在惰 性固体表面的液体固定相之间的分配原理实现分 离。
第一节 气相色谱仪
102G型气相色谱仪
102型气相色谱仪 常用于学生实验
GC-7890气相色谱仪
350~550oC 活化
永久气体�
不同极性 170oC
除水、通气活化
水+气体氧 +CH4+低级醇


二 气液色谱固定相——载体+固定液 由载体和固定液构成; 载体为固定液提供大的惰性表面,以承担固定
液,使其形成薄而匀的液膜。 1. 载体 也称担体
惰性的,多孔性固体颗粒。 对载体的要求:稳、匀、大。 载体类型:分为硅藻土型和非硅藻土型,后硅藻土型
第3章 气相色谱分析
3.1、气相色谱仪 3.2、气相色谱流动相与固定相 3.3、气相色谱检测器 3.4、 气相色谱分离分析条件 3.5、气相色谱定性方法 3.6、气相色谱定量方法 3.7、 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简介 3.8、气相色谱的应用
气相色谱过程:待测物样品被被蒸发为气体 并注入到色谱分离柱柱顶,以惰性气体 指不与 待测物反应的气体,只起运载蒸汽样品的作用, 也称载气 将待测物样品蒸汽带入柱内分离。 其分离原理是基于待测物在气相和固定相之 间的吸附——脱附 气固色谱 和分配 气液色 谱 来实现的。因此可将气相色谱分为气固色 谱和气液色谱。

现代仪器分析方法

现代仪器分析方法

现代仪器分析方法
现代仪器分析方法包括:
1. 液相色谱法(HPLC):用于分离和测定液体和溶液中的化学成分。

2. 气相色谱法(GC):用于分离和测定气体和挥发性液体中的化学成分。

3. 质谱法(MS):用于确定化合物的分子式、结构和质量。

可以与色谱法结合使用,例如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

4. 原子吸收光谱法(AAS):用于测定金属元素的含量和浓度。

5. 荧光光谱法:测量物质在吸收紫外或可见光后放射出的荧光。

6. 红外光谱法(IR):用于确定物质中的官能团和分子结构。

7. 核磁共振光谱法(NMR):用于确定物质的分子结构和官能团。

8. X射线衍射法(XRD):用于确定物质的结晶结构。

9. 表面分析技术(如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用于观察和分析材料的表面形貌和结构。

10. 热分析技术(如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热重分析(TGA)):用于测量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热稳定性和热性质。

这些现代仪器分析方法在科学研究、环境监测、食品安全、制药和化工等领域广泛应用。

仪器分析气相色谱法

仪器分析气相色谱法

仪器分析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Gas Chromatography,GC)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技术,在化学、生物、环境等领域中广泛应用。

该技术通过样品在气相色谱柱中的分离和检测,可以对复杂的混合物进行分析和定量。

本文将介绍气相色谱法的基本原理、仪器分析方法以及应用领域。

一、气相色谱法的基本原理气相色谱法是一种层析技术,原理是通过样品在一个固定相(色谱柱内涂层的液体或固体)和一个惰性气体流动的气相之间的分配来进行分离。

在气相色谱仪中,样品通过进样口被注入到气相色谱柱中,柱温控制使得样品能够在柱内发生分离。

分离后的组分通过检测器检测,得到相应的信号图谱。

气相色谱法的分离机理有吸附、分配、离子交换、凝聚相分离等方式。

其中最常用的是吸附分离,即通过固定相对不同组分的吸附性能进行选择性分离。

二、气相色谱仪的基本组成及原理气相色谱仪主要由进样系统、色谱柱、载气系统、检测器和数据处理系统等部分组成。

进样系统用于将样品引入到气相色谱柱中,色谱柱进行分离,载气系统用于将惰性气体送入色谱柱以推动样品的迁移,检测器用于检测组分的信号,数据处理系统则用于对检测信号进行分析和处理。

在气相色谱仪中,进样系统的关键部分是进样口、进样器和进样针。

色谱柱是气相色谱法中的核心装置,决定了样品的分离效果。

检测器根据不同的检测原理可以分为不同种类,如火焰光度检测器(FID)、电子捕获检测器(ECD)、氮磷检测器(NPD)等。

三、气相色谱法的应用领域气相色谱法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环境等领域。

在化学领域,气相色谱法可用于研究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分析有机物、无机物等;在生物领域,可以用于检测生物样品中的氨基酸、脂肪酸、激素等;在环境领域,可用于监测空气、水、土壤中的有机物、农药、挥发性物质等。

总之,气相色谱法是一种重要的分析技术,具有高分析效率、分辨率高、样品消耗少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通过不断改进仪器设备和方法,气相色谱法将在未来的研究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仪器分析-气相色谱法

仪器分析-气相色谱法

性质相近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就越大,分配系数大, 组分的保留时间长,有利于分离
➢被测组分为非极性:选用角鲨烷、阿皮松等非极性固定液, 出峰顺序为组分的沸点高低,低的先流出
➢分离强极性物质: 选用强极性固定液, 组分按极性从 小到大的顺序先后流出色谱柱
➢能形成氢键的试样,如醇、酚、胺和水等: 选用氢键型 固定液,如聚乙二醇—2000
1、柱长的选择
增加柱长可使理论塔板数增大,但同时使峰宽加 大,分析时间延长。柱长选择以使组分能完全分离, 分离度达到所期望的值为准。
2、载气及其流速的选择
曲线的最低点,塔板高度H最小,柱效最高,其相应 的流速是最佳流速。
3、柱温的选择
提高柱温可使气相、液相传质速率加快,有利于 降低塔板高度,改善柱效。
AC-1毛细管柱
色谱柱炉 气化室 检测器 温度控制方式:恒温 程序升温: 在一个分析周期内柱温随时间由低温向高温作
线性或非线性变化。
色谱柱分离后的组分按时间及其浓度或质量的变化, 转化成易于测量的电信号, 得到该混合样品的色谱流 出曲线及定性和定量信息。
菊酯类气雾杀虫剂色谱图
一、两组分的分配系数差异要大,填充柱γ2,1≥1.15 才能分开 二、稳定性好、沸点高、挥发性小,不气液色谱固定相
填充柱
2、毛细管柱——空心柱
涂壁空心柱是将固定液均匀地涂在内径0.l~0.5mm的 毛细管内壁而成,毛细管材料可以是不锈钢,玻璃或石英。
毛细管色谱柱渗透性好,传质阻力小,而柱子可以做 到长几十米。与填充往相比,其分离效率高(理论塔板数 可达106)、分析速度快、样品用量小,但柱容量低、要求 检测器的灵敏度高,并且制备较难。
含碳有机物在氢气和空气火焰中燃烧产生离子,在 外加的电场作用下,使离子形成离子流,产生电信号。

7.仪器分析 气相色谱法

7.仪器分析 气相色谱法

2013-8-12
气固色谱固定相
(3)分子筛
碱及碱土金属的硅铝酸盐(沸石),多孔性。如3A、4A、
5A分子筛等(孔径:埃)。常用5A(常温下分离O2与N2)。
(4)高分子多孔微球(GDX系列) 新型的有机合成固定相(苯乙烯与二乙烯苯共聚)。 型号:GDX-01、-02、-03等。适用于水、气体及低级醇的 分析。
2013-8-12
三、电子捕获检测器
electron capture detector,ECD 高选择性检测器, 仅对含有卤素、磷、硫、氧 等电负性元素的化合物有很高的灵敏度,对大多数 烃类没有响应,检测下限10-14 g /mL。
较多应用于农副产品、食品及环境中农药残留量的测定。
2013-8-12
对含氮、磷化合物有高的选择性和灵敏度。
2013-8-12
六、检测器分类 classification of detector
浓度型检测器:测量的是载气中通过检测器组分
浓度瞬间的变化,检测信号值与组分的浓度成正
比。比如热导检测器,电子捕获检测器;
质量型检测器:测量的是载气中某组分进入检测 器的速度变化,即检测信号值与单位时间内进入 检测器组分的质量成正比。比如氢火焰离子化检 测器,火焰光度检测器。
2013-8-12
第八章 气相色谱法
gas chromatography (GC)
一、热导检测器
thermal conductivity detector,TCD
二、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flame ionization detector, FID 三、电子捕获检测器 electron capture detector, ECD 四、火焰光度检测器 flame photometric dector,FPD 五、氮磷检测器 Nitrogen-Phosphorus dector,NPD 六、检测器分类 Classification of detector

仪器分析-气相色谱分析

仪器分析-气相色谱分析

• 3、保留值:是试样各组分在
色谱柱中保留行为的量度,它 反映组分与固定相间作用力大 小,通常用保留时间和保留体 积表示。 死时间tM:不被固定相吸附或 溶解的组分(如空气、甲烷) 从进样到出现其色谱蜂最大值 所需的时间,图中O'A'所示。 保留时间tR :指某组分通过 色谱柱所需时间,即试样从进 样到出现峰极大值时的时间, 图中O‘B所示。 调整保留时间tR’ 死时间后的 保留时间,它是组分在固定相 中的滞留时间。图中A’B所示, 即 tR’ = tR - tM
通常以有效塔板数neff 和有效塔板高度Heff 表示:
neff H eff
t t 2 5.5 4( ) 1 6( )2 W1 / 2 Wb L neff
' R
' R
2-2-3 速率理论
• 塔板理论存在的假定有缺陷,不能解释塔板高度H
受那些因素影响. 1956年,荷兰化学工程师van Deemter提出了色谱过程动力学速率理论。 • van Deemter方程:H=A+B/u+C*u u 为流动相线速度; A,B,C 为常数. 其中: A — 涡流扩散系数; B — 分子扩散系数; C — 传质阻力系数(包括液相和固相传质阻力系 数)
• 1、气路系统
• 载气:H2,N2,He,Ar等 • 净化器:提高载气纯度 • 稳压恒流装置,气体流速控制和测量。
• 2、进样系统
• 进样器: 微量注射器、六通阀 • 气化室:瞬间气化,死体积尽可能小
• 3、分离系统
• 色谱柱有填充柱和毛细管柱两大类
2-1-3 组成
• • • • •
4、温控系统 色谱柱、气化室、检测室三处温度控制 气化室温度应使试样瞬间气化但又不分解; 检测器除氢火焰外都对温度敏感; 柱温的变化影响柱的选择性和柱效,因此柱室的 温度控制要求精确,温控反复根据需要可以恒温, 也可以程序升温。

仪器分析高职黄一石主编气相色谱法模板

仪器分析高职黄一石主编气相色谱法模板

流出曲线 (色谱图) :电信号强度随
时间变化曲线
色谱峰:流出
曲线上突起部分
1、方法原理
2.保留值
表示试样中各组分在色谱柱中的滞留时间的数值。
(1)时间表示的保留值 保留时间( t R):组分从进样到柱后出现浓度
极大值时所需的时间;
死时间(t M):不与固定相作用的气体(如空 气)的保留时间;
调整保留时间( t ' R) t ' R= t R-t M (2-1)
相对保留值只与柱 温和固定相性质有关 ,与其他色谱操作条 件无关,它表示了固 定相对这两种组分的 选择性。
1、方法原理
4. 区域宽度
用来衡量色谱峰宽度的参数,有三 种表示方法:
(1)标准偏差 (? ):即0.607倍
峰高处色谱峰宽度的一半。
(2)半峰宽 (Y1/2 ):色谱峰高
一半处的宽度 Y1/2 =2.35 ?
2、气相色谱仪
? 进样系统
进样系统包括进样器和汽化室,它的功能是引入试样,并使 试样瞬间汽化。
2、气相色谱仪
气体进样器(六通阀): 推拉式和旋转式两种。 试 样首先充满定量管,切入后,载气携带定量管中的试样气 体进入分离柱;
2、气相色谱仪
? 分离系统
分离系统主要由色谱柱组成,是 气相色谱仪的心脏 ,它的功能 是使试样在柱内运行的同时得到分离。
1、方法原理
? 气相色谱介析的介类
? 按固定相的物态,分为气—固色谱法 (GSC) 及气—
液色谱法 (PLC) 两类。
? 按柱的粗细和填充情况,分为填充柱色谱法及毛细
管柱色谱法两种。
? 按分离机制,可分为吸附及分配色谱法两类。 ? 气—液色谱法属于分配色谱法。在气 —固色谱法中,

气相色谱分析法—气相色谱定性与定量分析(食品仪器分析课件)

气相色谱分析法—气相色谱定性与定量分析(食品仪器分析课件)

据处理机或化学工作站自动计算。峰面积的大小不易受操作条件如
柱温、流动相的流速、进样速度等的影响,比峰高更适于定量的依
据。
二、定量校正因子
(1)绝对校正因子 指某组分i通过检测器的量与检测器对该组分的响应
信号之比,亦即单位峰面积所代表的物质的量。
fi
mi Ai
mi的单位用g、mol或体积表示时,相应的校正
R(x)
t'
R ( Z 1)
则被测物质的保留指数Ix可按下式计算:
I
x=100(
lg tR (x) lg tR (Z) lg tR (Z1) lg tR (Z)
Z)
三、与其他方法结合定性
性。常用的联用方法有:GC-MS、GCFTIR、LC-MS等。 使用范围:复杂样品的定性。 优点:不需要标准物,定性结果可信度高,操作方便。 缺点:需要特殊仪器或设备。
因子分别称为质量校正因子(fm),摩尔校正因子
(fM)和体积校正因子(fv)。
(2)相对校正因子 在定量测定时,由于精确测定绝对进样量比
较困难,因此要精确求出fi往往是较难,故其应用受到限制。在实
际定量分析中,一般常采用相对校正因子:
fi'
fi fs
Asmi Aims
(3)定量校正因子的测定 如果某些物质的校正因子查不到,则 需进行测定。其测定方法是,准确称取被测组分的纯物质和标准
二、利用保留指数定性 保留指数又称柯瓦(Kovats)指数,是将正构烷烃作为基
准物质,规定其保留指数为分子中碳数乘以100,例如正己烷 的保留指数为600。选择两个相邻的正构烷烃作为标准物,其 碳数分别为Z和Z+1。被测物质X的调整保留值应介于相邻两 个正构烷烃的调整保留值之间,即

仪器分析教程 气相色谱法

仪器分析教程  气相色谱法
9、三氟丙基甲基 聚硅氧烷
10、 氰丙基(25%) 苯基(25%) 甲基聚硅氧烷
11、聚乙二醇
OV-3 OV-7 OV-17 OV-22 DNP OV-210 OV-225
PEG20M
350 350 300 350 130 250 250
9.1.2 色谱法分类
(一)按流动相(mobile phase)和 固定相(stationary phase)的状态分类
气相色谱(GC):流动相为气体的色谱法。 若固定相为固体,又叫气固色谱(GSC); 若固定相为液体,则叫气液色谱(GLC)。 液相色谱(LC):流动相为液体的色谱法。 若固定相为固体,又叫液固色谱(LSC); 若固定相为液体,则叫液液色谱(LLC)。
白色担体: 颗粒疏松,孔径较大,机械强度较差,表面积
较小,活性吸附中心较少,适宜分离极性组分的试 样。
若固定液用量少,则必须对硅藻土类担体进行 预处理:
酸洗、碱洗、硅烷化、釉化等。
(2)非硅藻土类担体
种类较多,包括: 玻璃微球、石英微球、素瓷、氟担体、高分 子多孔微球等。 特点:大多比表面较小,耐腐蚀,常用于特 殊分析。
固定液 名称
1、 角鲨烷 (异三十烷)
2、阿皮松 L
商品牌号 SQ
使用温度 (最高)

150
溶剂 乙醚
AP L
300

3、硅油
OV-101
350
丙酮
4、 苯基 10% 甲基聚硅氧烷
5、 苯基(20%) 甲基聚硅氧烷
6、 苯基(50%) 甲基 聚硅氧烷
7、苯基(60%)甲基 聚硅氧烷
8、邻苯二甲酸 二壬酯
K 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组分和固定相的性质,以及 柱温、柱压等条件。

仪器分析-气相色谱法

仪器分析-气相色谱法

组分通过时不在此冷凝
12
Instrumental Analysis
Gas Chromatography
4. 温度控制系统
• 程序升温:在一个分析周期内
柱温随时间由低温向高温作线 性或非线性变化,从而用最短
时间获得最佳分离
沸点范围很宽的混合物
程序升温方式
13
恒温色谱(a)与程序升温色谱(b)分离直链烷烃比较
6
Agilent 7890A
Instrumental Analysis
Gas Chromatography
气路系统
进样系统
色谱柱
检测系统
信号记录系统
温控系统
7
Instrumental Analysis
Gas Chromatography
气相色谱仪主要组成
1. 气路系统
载气、载气净化器、稳压恒流装置
394 nm
HPO*
526 nm
*
/nm
Air + O2
sample
H2
质量型检测器
26
Instrumental Analysis
Gas Chromatography
( )1. 气相色谱分析中,混合物能否完全分离取决于色谱柱, 分离后的组分能否检测出来取决于检测器。 ( A )2. 气相色谱分析中,载气种类的选择主要取决于 A. 检测器的种类 C. 被测物的种类 B. 被测物质的状态 D. 固定相的类型
专属型检测器:对特定物质有高灵敏响应,e.g., 电子捕获检测器
16
Instrumental Analysis
Gas Chromatography
2. 检测器性能评价指标
(1)灵敏度 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g 310.0 - lg 174.0 IX = 100[ 7+1 lg 373.4 - lg 174.0 ] = 775.6
• 说明乙酸正丁酯在Apiezon L柱上的保留行为 相当于7.756个碳原子的正构烷烃的保留行为。
可编辑版
10.02.2021 9
4. 色谱峰区域宽度
是色谱柱柱效参数
• 标准差
可编辑版
10.02.2021 3
3. 方法特点
1、高分辨效能 同系物 顺反异构体
2、选择性好
3、灵敏度高 检出限可达10-11~10-13g
4、分析速度快 几至十几分钟
5、应用范围广
6、样品应易于气化
可编辑版
10.02.2021 4
4. 应用和发展
• 药物分析中:有关物质检查、原料药和制剂的含量 测定、中草药成分分析、药物的纯化、制备的一种 手段。
可编辑版
k1 k2
10.02.2021 13
二、等温线(isotherm)
• 在一定温度下,某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 间分配达到平衡时,该组分在两相中浓度 的关系称为等温线。 Cs
K = Cs Cm
可编辑版
Cm
10.02.2021 14
三、塔板理论
(一)基本假设
• height equivalent to a theoretical plate HEPT or H
对称峰 fs: 0.95~1.05 前延峰 fs: <0.95 拖尾峰 fs: >1.05
可编辑版
10.02.2021 6
2. 基线 噪音随时间变化
3. 保留值
tR retention time t0 dead time tR'adjust retention time
tR' = tR – t0
0.667 0.333 0.222 0.222 0.445 0.111
可编辑版
1 AB
0.333 0.667 0.111 0.445 0.222 0.222
载气
固定液
载气
固定液
载气
固定液
10.02.2021 16
进气N次后,在各塔板内溶质含量的分布符 合二项式的展开式,故称为二项式分布:
•二项式分布
例如:N=3,r=0(0号塔板)的含量
3! 3X0 = 0!(3-0)! 0.6673-00.3330=0.297
N=3,r=3(3号塔板)的含量
3! 3X3 = 3!(3-3)!
0.6673-3 0.3333 = 0.037
可编辑版
10.02.2021 20
二项式分布曲线
X
可编辑版
N
10.02.2021 21
h
• 半峰宽W1/2
1 2
h
• 峰宽W
W 1/2
可编辑版
10.02.2021 10
(1)标准差
1 (X) =
2
e - X2 2
• X = 0 (X) = 0.3989 = h(峰高) • X = 1 (X) = 0.2420 = 0.607 h
(2)半峰宽 (3)峰宽
W1/2 = 0.355 W = 4 = 1.699 W1/2
]
IX 为待测组分的保留指数,z 为正构烷烃的 碳原子数。可为1、2…,通常为1。人为规 定正己烷、正庚烷及正辛烷等的保留指数分
别为600、700及800,其它类推。多数同系
物每增加一个CH2,保留指数约增加100。
可编辑版
10.02.2021 8
• 例 在Apiezon L柱上,柱温1000C,用正庚 烷及正辛烷为参考物质对,测定乙酸正丁酯 的保留指数。测定结果:t0=30.0” tR=204.0” 乙酸正丁酯的tR=403.0”
• 载气间歇式通过色谱柱 • 样品和新鲜载气都加在0号板上,纵向扩散可略 • 分配系数K在各塔板上是常数
可编辑版
10.02.2021 15
(二)二项式分布
分配色谱过程模型
KA = 2
KB = 0.5
塔板号 组分
进气次数
N=0
进样
分配平衡
进气 N=1
分配平衡
0 AB 1.000 1.000 0.333 0.667 0.667 0.333
可编辑版
10.02.2021 11
5. 相平衡参数
t0(
1+K
VS Vm
) =tR
tR - t0 =
t0
K VS Vm
VS
tR'=
t0
K
—— Vm可编辑版源自10.02.2021 12
相平衡参数
VS

tR'=
t0
K
—— Vm
• tR'K • 容量因子 • 分离条件
K VS Vm
tR' = k t0
tR' = t0(k1-k2)
(p+q)N = p3 + 3p2q + 3pq2 + q3
=(0.667+0.333)3
=0.297+0.444+0.222+0.037=1
塔板号 0
123
可编辑版
10.02.2021 18
进气后第r号塔板中的含量NXr
• 可由下述通式求出:
N!
NXr=
pN-1qr r!(N-r)!
可编辑版
10.02.2021 19
(p+q)N=1
p K=
q
•进气四次后,分配系数大的A组分的浓度最高峰在 1号塔板(0.132+0.263)分配系数小的B组分的浓 度最高峰在3号塔板(0.132 + 0.263 )。说明分配 系数小的组分迁移速度快。
可编辑版
10.02.2021 17
例:用二项式定理计算进气三次后各塔板内 的溶质含量:
VR retention volume V0 dead volume VR' adjust retention
volume
VR' = VR-V0 = FctR'
可编辑版
10.02.2021 7
保留指数(I)
IX = 100[ Z+n
lg tR(x) - lg tR(z) lg tR(z+n) - lg tR(z)
气相色谱法
Gas chromatography
可编辑版
yyq
10.02.2021 1
第一节 概 述
1. 分类
• 按固定相的物态 • 按柱的情况
GSC GLC 填充柱 毛细管柱
• 按分离机制
吸附色谱法 分配色谱法
可编辑版
10.02.2021 2
2. GC的一般流程
气路系统 进样系统
色谱柱 检测器
显示系统
• 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学、化工、有机合成、医药、生 物化学、食品分析和环境监测等
• 发展
两谱联用仪
–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 – 气相色谱—傅立叶红外(GC-FTIR)
可编辑版
10.02.2021 5
第二节 基本理论
一、基本概念 1. 色谱峰
对称因子fs (symmetry factor) fs = W0.05 / 2A = (A+B)/ 2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