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章 地面生产系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地面生产系统

第一节煤质及煤的用途

一、煤质资料简评

本设计所采用煤质资料来源于贵州省煤田地质勘探公司142队1989年11月提交的《贵州省织纳煤田坐拱勘探区(加背斜北东翼南段)详查地质报告》、贵州省煤田地质勘探研究院2003年8月提交的《贵州省纳雍县五轮山井田煤矿勘探地质报告》。以上报告基本查明各煤层的煤质情况,在揭示该区煤的煤质上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和可靠性。

二、煤层煤质特征

本矿可采及局部可采煤层共11层,即3、5-2、5-3、6-3、8、9、14上、16、20、32、33号煤层,设计列入利用储量的为5-2、5-3、6-3、8、9、16、32、33号煤层等共8层。其中8号煤层为矿井设计首采煤层。

1、煤的物理性质

煤的宏观特性:井田内各煤层煤呈黑色-灰黑色,似金属光泽,以半亮半暗形为主。一般为层状结构,局部为块状及粉状,少量为粉粒状,多呈细条带状及线理状结构。煤质坚硬而性脆,内生裂隙较为发育,部分充填有粘土矿物、黄铁矿和方解石。

煤岩特征:煤岩以矿化丝质亮暗型煤为主,丝质暗亮型煤次之。显微煤岩组分由有机显微组分(83.88%)及无机显微组分(16.12%)组成。无机组分中粘土矿物占8.49%,氧化物占4.87%,硫化物以黄铁矿为主占1.96%,碳酸盐以方解石为主。

煤的变质阶段:本矿井原煤属无烟煤Ⅲ,有由上往下随埋藏深度的增加,变质程度增高的趋势。

2、煤的化学性质

本矿井可采煤层钻孔样煤质统计见表8-1-1。

1)灰分(Ad)

原煤干燥基灰分在10.63~39.44%之间,平均为23.84%,主要可采煤层煤的灰分基本为中灰煤。

2)硫分(St,d)

矿井各煤层煤的硫分较高,原煤干燥基硫分为0.26~9.47%,平均2.68%。其中6-3、32号煤层为低硫~中硫煤,其余煤层均为硫分2.01%以上的中高硫煤~高硫分煤。矿井主采煤层3、5-2、5-3、6-3号煤层煤的硫分分别为:3号0.63~9.45%,平均3.77%;5-2号0.26~6.85%,平均2.44%;5-3号0.39~9.47%,平均3.33%;6-3号0.33~2.86%,平均1.05%。

各煤层原煤、精煤形态硫组成见表8-1-2。在1.50密度精煤时,全矿井精煤硫分小1.82%平均为1.11%,降硫率约为49.11%,其中主采3、5-2、5-3、6-3号煤层精煤硫分分别为1.23%、1.08%、1.25%、和0.66%,均小于1.50%。

3)挥发分(Vdaf)

矿井各煤层精煤干燥无灰基挥发分在5.11~11.80%之间,平均为6.81%,体现为典型的无烟煤特征。各煤层的挥发分有随埋藏深度的增加而下降的趋势。

4)发热量(Qgr,ad)

矿井原煤干燥基恒容高位发热量为18.65~29.93MJ/kg,平均25.66MJ/kg,基本上属高热值煤。

5)煤灰成分及灰熔融性

煤灰成分以占含量53.22%的SiO2为主,其次为Al2O3、Fe2O3,其他如CaO、MgO 等含量较少。各煤层灰熔融性(ST)平均为1260℃,其中主采6-3号煤层灰熔融性平均为1348℃,属中等软化温度灰煤。

6、煤的工艺性能

抗碎强度:5-3、8号煤层作的跌落试验表明为高强度煤。

热稳定性:矿井各煤层煤的热稳定性较好,各煤层TS+6平均值为66.20~80.10之间。

化学活性:根据地质报告提供的试验资料表明,本矿井各煤层的CO2反应率较低,化学活性较差,其中主采6-3号煤层1000℃时的CO2反应率分别为27.90%。

结渣性:5-3、8号煤层进行了结渣试验,结渣指数为0.83>0.6,属中等强度结渣。

可磨性:矿井各煤层HGI指数平均值为61.2~88,其中主采3、5-2、5-3、6-3号煤层HGI指数平均值分别为88、76、82和71,均属于中等可磨煤。

视密度:矿井各煤层视密度平均值为1.45~1.59,其中主采3、5-2、5-3、6-3号煤层视密度平均值分别为1.53、1.51、1.47和1.45。

表8-1-1 煤层煤质特征表

8-3 贵州省煤矿设计研究院

续表8-1-1 煤层煤质特征表

8-4 贵州省煤矿设计研究院

续表8-1-1 煤层煤质特征表

8-5 贵州省煤矿设计研究院

表8-1-2 煤层硫分形态表

三、煤的可选性

1、筛分试验

3号煤层筛分试验结果见表8-1-3。

5-3号煤层筛分试验结果见表8-1-4。

8号煤层筛分试验结果见表8-1-5。

表8-1-3 3号煤层筛分试验结果表

表8-1-4 5-3号煤层筛分试验结果表

表8-1-5 8号煤层筛分试验结果表

表8-1-6 简选样煤层筛分试验结果表

煤层简选样筛分试验结果见表8-1-6。

分析煤的筛分试验结果,具有如下的特征:

1)随着筛分粒度级的减小,各粒度级煤的灰分及硫分相应降低,特别是煤的硫分在25~13mm级别上下有显著的变化,三个大样在该粒度级别以上煤的含硫较高,大于原煤硫分;在该粒度级别以下煤的含硫相对较低,一般均小于原煤硫分,且各粒度级的硫分较为相近。

2)原煤筛分除-0.5mm产率较低(2~7%)外,各粒度级煤的产率分布较为均衡,原煤中煤泥含量较少、不易粉碎、主要为颗粒状,+50mm以上粒度级块煤产率一般在25~40%之间,较为适中。

3)+50mm以上粒度级手选矸石、硫化铁、结核数量除3煤层为4.3%外,一般在1~

贵州五轮山煤业有限公司五轮山煤矿初步设计(变更) 第八章地面生产系统

2%之间,产率小,虽然该部分杂物特点为高灰分、高硫分,在完全除去该部分杂物后,并不能显著提高煤的质量,例如5-3煤层可降灰1.85%、降硫1.87%,8煤层可降灰2.96%、降硫10.17%。因此,欲通过手选达到原煤降硫、降灰的目的,效果不理想。

4)煤中矸石的含硫较高,一般在7~25%之间,排除矸石后,有助于明显降低煤的硫分。

5)从25mm以上粒度级别原煤相对高灰、高硫,25mm以下粒度级别原煤灰分及硫分较低,可看出煤中矸石及硫化铁结核主要以粗大颗粒存在于煤中。

对比简易样筛分试验,同样有煤的灰分及硫分随粒度级的降低而减少的趋势,但煤泥产率较大样筛分数据有很大的提高。

2、浮沉试验

3号煤层浮沉试验结果见表8-1-7。

5-3号煤层浮沉试验结果见表8-1-8。

8号煤层浮沉试验结果见表8-1-9。

煤层简选样浮沉试验结果见表8-1-10。

由表8-1-7~10可知各煤层煤的浮沉具有如下的特征:

1)煤主要富集于-1.45、1.45~1.50两密度级中,-1.50密度浮煤累计产率一般在60~70%、灰分在10%左右、硫分在1.0~1.5%之间;

2)在各密度级中,1.8~1.9密度产率最低,一般该密度产率占各粒度级的1~4%,并有随浮沉粒度的减小而降低的趋势,如5-3煤层该密度级随浮沉粒度从100mm 减小到0.5mm产率由4.74%逐渐降至1.10%、3煤层由3.66%逐渐降至0.87%;

3)浮沉煤泥随粒度的减小产率增大、灰分增高,表明细粒级矸石有一定的泥化现象;

4)高密度物的灰分较低,并有随浮沉粒度的减小,灰分增大的趋势,表明大粒级有夹矸煤存在,细粒级矸石较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