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分级与分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土地分级与分类

第一节土地概念与特征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各项生产实践活动使人们对土地的认识和理解在逐步加深、扩大。

例如,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人们发现,种植农作物不仅与土壤打交道,还应考虑地貌部位,当地的水热条件,地下水深度和排水状况等其他要素对作物生长的影响,即必须考虑当地综合自然特点。从事建筑活动的人们发现,工程建筑不只限于考察地貌、地质基础和地基承载力,还要综合考虑小气候条件、排水状况、地表和地下水文特征及影响绿化的生态条件等因素构成的整体特征。从事旅游地规划设计的人们发现,旅游地并不是简单的由山(地貌)和水(水文)构成的,而是一种由地质、地貌、植被、动物和人文景观等共同组成的统一整体。

人们从实践中概括出土地是一个自然地理综合体概念。

关于土地的概念,各国学者都曾做过不同的解释:

土地——1972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在荷兰瓦格宁根召开了土地评价专家会议,会议文件《土地与景观的概念及定义》中指出:“土地包括地球特定地域表面及其以上和以下的大气、土壤、基础地质、水文和植物,还包含这一地域范围内过去和当前人类活动的种种结果,以及动物就它们对目前和未来人类利用土地所施加的重要影响。”赵松乔等认为,“土地是一个综合自然地理的概念,它是地表某一地段包括地貌、岩石、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多种自然因素在内的自然综合体,还包括过去和现在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作用在内”(1980)。

概括土地概念的含义

1、含义:⑴土地是一个自然综合体概念;⑵土地具有一定的空间范围(水平范围和垂直厚度);⑶土地是一个自然历史产物,有其发生发展的过程,具有不断变化的动态特征;⑷土地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和资产,人类生产劳动的对象,人类生产活动离不开土地。

2.归纳概念

概念——反映事物的一般、本质的特征。

土地——是一个自然地理综合体——本质概括。

非概念的理由:土地空间范围已隐含在自然地理综合体中,三度空间可略去;历史产物—是形成过程,不属于事物本身一般的本质的特征;

是资源—多用途也不属于事物本质的特征;属非概念部分。

3. 易混的几个概念

土地与土壤:土壤——地球陆地表面具有肥力、能长植物的疏松表层。是土地的一个成员,土地含义广。土地——包括土壤等全部自然要素在内的自然综合体。土地的性质取决于全部组成要素的综合特征,而不从属于其中任何一个单独的要素。

土地与国土:国土——国家主权管辖内的版图,包括领土、领海、领空,比土地范围广。有人认为土地=国土,土地面积说成国土面积。

二、土地系统的特征

土地是陆地表面客观存在的物质能量系统,其基本特征如下:

(1)从土地的构成上看,它是由土壤、生物、岩石、水分、空气等要素按照一定顺序组合而成,各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建立起土地系统的整体结构,并不断地进行物质交换、能量转化、信息交流而完成一定的整体功能,从而使土地系统具有整体特征。(2)从系统与外界环境的联系看,土地系统具有开放性特征,它同外界有物质的、能量的交换,有相应的输出和输入过程,随着负熵流的不断输入,系统从原来的稳定状态而进入一个新的稳定状态,表现出动态特征,这种动态性导致土地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分化向复杂化、多层次化方向发展。(3)由于土地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能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稳定状态,并对内部和外部的干扰有一负反馈机制,使得干扰不致破坏系统的稳定性。但是,这种干扰超过所能忍受的阈值时,系统就崩溃瓦解。一般来说,系统的稳定性与系统的等级层次、结构有关,越是高级的土地系统,其结构越复杂,系统对外界环境干扰的抵抗能力也就越强,其稳定性就越好。

三、土地科学相关研究内容

1.土地类型研究。研究自然综合体发生、发展以及组合的地域差异,并据差异进行类型划分。

目的:摸清土地的数量、空间结构及分布规律性,为合理利用、保护和改造土地提供科学依据—自然属性方面。

2.土地质量评价(土地资源评价、土地分等)评价土地质量优劣,不同利用目的,评价内容不同。

土地适宜性评价:从农林牧业生产对土地要求出发评价土地对农、林、牧业利用的适宜程度,分等划级。

土地潜力评价:光、热、水、土搭配——评价潜在生产能力。

土地经济评价:从土地“投入”与“产出”经济效益角度评定土地质量等级。

3.土地利用研究。土地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土地合理利用的建议,为制定土地政策、用地调整、指导农业生产,科学管理服务。

第二节土地分级

地球表层系统是由一系列大小不等、复杂程度有差别、等级有高低、彼此交错重叠的自然综合体所组成的多级镶嵌系统。要深刻揭示这个系统的规律,需要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逐级研究其特点和组合关系。

一、土地分级概念

土地分级是根据土地特性划分大小不同等级,但由于各级综合体特性划分大小不同等级是相对的。在理论上,划分是无止境的;但在实际上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因此,等级的划分也是受一定的应用目的、特定的制图比例尺限制的。

20世纪40年代来,国内外研究名称、等级不一,但较多人认为三级。我国1:100万土地类型图-----土地纲、土地类、土地型。前苏联:在景观下划分----- 地方、限区、相澳大利亚:------ 土地系统、土地单元、立地

二、土地分级的基本单位

1、相——相当于一个地貌面,具有同一的地貌部位,同一的小气候,同一的植被群丛,同一的土壤变种。相是自然综合体的最小单位。例如,河流阶地的一个阶面或一个阶坡,如果它们各自的自然条件都是一致,就是两个相,即阶面相和阶坡相。相是最低级的土地单位,在同一个地貌面内,具有相同的岩性、土质、地下水和排水条件,同一种小气候、土壤变种和植物群丛,是自然特征最一致的土地地段。

并具有以下4个特征:(1)它是最简单的自然综合体,是土地分级的下限单位,是最小的自然地理单元,相以下不能再作形态单位的划分,如果再细分下去,那将是对自然地理综合体的个别组成成分的划分,如小草丘、树丛、岩石碎屑等。(2)相内部各自然地理组成成分自身具有最一致的性质,即相当于各成分的最小基本单位,如地貌面、岩性、土质、小气候、土壤变种、植物群丛等。(3)相是自然条件均一的土地地段,在其范围内,土地利用具有相同的适宜性和适宜程度,相同的限制性和限制强度,因而具有相同的土地利用方向,在生产上可采取相同的措施。(4)与其它土地分级单位相比,相存在的历史最短,抵御外部影响(特别是人类活动影响)的能力最弱。

在野外划分相时,首先要划分地貌面,然后考虑同一地貌面的其他组成成分的一致性。因此划分地貌面是划分土地相的最基础工作。2.限区——由一系列的相有规律组合而成,相当于一个初级地貌形态。限区内水体运动、固体物质组成和化学元素的迁移方向一致。是中级土地单位,相当于一个初级地貌形态,是外貌最清楚的自然综合体。如丘陵限区是由一个丘顶相、两个丘坡相和两个坡麓相有规律地组合而成;冲沟限区是由一个沟底相、两个沟坡相组成;一个阶地限区是由阶面相和阶坡相等相互联系的相组成。

根据上述定义,可把限区(土地单元)的基本特征概括如下:(1)限区是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相有规律地组合而成的自然综合体,其级别比相高,内部结构比相复杂。(2)限区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保持着密切的相互联系,所表现的整体综合自然特征是相对一致的。它具有一个初级地貌形态、一个小气候组合、一个相同的潜水条件。一个土壤变种组合、一个植被群丛组合等。(3)在其范围内,水的运动、固体物质的搬运和化学元素的迁移等具有共同的方向。(4)每一个限区都有清晰的外部形态,如一个阶地、一个冲沟,一个丘陵等,这种初级地貌形态是野外划分限区的主要标志。

3.地方——由多个限区有规律组合而成。相当于复杂的中地貌形态。如一个山地地方是由若干连续分布的山谷地、山麓地、山坡地和岭脊地限区组合而成。可以概括为以下特征:

(1)地方是土地分级中级别最高的土地个体单位,是由一定地域联系的各种限区有规律地组合而成,是复杂程度最大的土地单元。

(2)地方是一复杂而有序的结构,具有复区(复域)特点。在地方内部可以观察到:不同的限区间具有地域联系,而同一类型限区组合又在一个地域范围内重复出现。如一个低山地方内,河川沟谷限区、阶地限区、坡麓限区、斜坡限区、低山顶部限区连续分布,并有规律地重复分布,这种复域性是与前两个低级土地单位的重要差别。(3)在地方范围内,存在复杂的物质能量结构,其水体的运动,固体物质的搬运和化学元素的迁移过程,无共同的方向,这是与限区的重要区别。

表7.2 土地分级单位比较(据陈传康)

(4)相当于一个中等地貌形态综合体(几种中等地貌形态重复出现或彼此迭置),并与一个地方气候、水文复区、土壤复区、植被复区相联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