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菲女士的形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个审慎的“疯子”
——浅析莎菲的人物形象
丁玲的小说,都突出地显示了她大胆直面生活的勇气和对于艺术独创性的执着追求。特别是对于中国妇女命运的深切关注,对于一种女性自我意识的全力发掘,形成了她的小说最有价值的特色。而《莎菲女士的日记》一文,更是将莎菲追求个性解放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
在“五四”革命潮流的猛烈冲击下,延续了几千年的封建堤坝开始坍塌。一群觉醒的青年男女从封建家庭的罗网中冲了出来,他们走向社会,寻找光明,追求人的解放。莎菲,就是这觉醒了的青年男女中的一个。但古老的社会并没有给这个十九岁的少女安排一个理想的乐园。不过莎菲没有妥协,不断地寻求自我。然而,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下,她不可避免地被催生出了很多时代的病症。
这是一个五四运动后追求个性自由和爱情至上的封建礼教叛逆者形象,是一种在大时代革命潮头波涌面前,失落在个人追求的漩涡里,对生活感到悲观、甚至感到绝望的小资产阶级女性。与迎着革命暴风雨的勇敢的海燕相比,她的思想未免显得空虚、懦弱。然而她尽管在肺病中挣扎,仿佛自暴自弃,却又是一个有着强烈是非观、嫉恨卑俗、渴求得到美好爱情的女性。她的生活天地非常狭小,仿佛与世隔绝,整个心灵都只在病与爱的枯井中徘徊。她的交际对象也就是那么几个朋友。时代的风云、人民的斗争,她并不关心,也从未去想。然而她的悲剧却正是时代的悲剧,她的性格、思想和情感也正深深扎根于特定时代历史生活的土壤中。
应该说,莎菲的性格特征显现出了不少的矛盾之处,具体可以归纳为以下五点:
一、坚忍与怯懦
在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一个十九岁的少女,在外独自漂泊。无论环境多么险恶,路途多么艰难,她仍然采取与现实绝不妥协、绝不合作的态度。她瞧不起周围的庸俗和虚伪,堕落和腐败。
但同时,她的生活总是无聊却又总是心绪不定的。在“感到寂沉沉的可怕”的日子里,莎菲在爱惜自己的同时却又不断的糟蹋自己,失眠,酗酒到吐血,甚至希望用死来结束一切的消极。这是莎菲性格里最脆弱的一面。
二、多情与孤僻
她追求真挚的感情,却又敏感多疑。没有人来理她、看她,她会想念人家,或恼恨人家,但有人来后,她又会给人一些难堪;时常在讨人好,讨人喜欢,却给人怪僻的感觉。即使内心很苦闷,也要笑着对人——这实际上是一种孤僻性格的表现,在对人笑的同时渴望被理解,却又不愿意敞开心灵来接受别人的进入。
三、被动与主动
她对凌吉士一见钟情,为了他而搬家,只为了能离他近一点。明明已经深深地爱上他,却在表面上对他抗拒,欲擒故纵。有意无意地诱惑他却又给他一些严厉一些端庄。她一开始是羞涩被动的,但到后来的主动出击,莎菲是企图来引领自己的爱情的,她不愿意作一个被牵引者,所以她要占有他,要他无条件的献上他的心,跪着求她赐给他的吻。
四、自我与自省
莎菲享受着苇弟追求她、围绕着她转的快乐,可又接受不了他的爱情。在这个被爱的过程中,莎菲是高姿态的,甚至带着嘲弄的心态来对待喜爱自己的人。当苇弟向她表白痛哭流涕时,
她竟然对他报之以恣意的笑。但过后,她又会惭愧,想请求他:“我知道自己的罪过,请不要再爱一个不配承受那真挚的爱的女人了吧!”我们还应注意到,莎菲并没有完全任着自己的性子去做,她常常在痛苦地克制自己,她说:“近来为要磨炼自己,常常话到口边便咽住,怕又在无意中竟刺着了别人的隐处,虽说是开玩笑。因为如此,所以这是可以想象出来的,我是拿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在陪苇弟坐。”她又怀着诚挚的心为苇弟祈祷:“愿有那么一个真诚纯洁的女郎去饱领苇弟的爱,并填实苇弟所感得的空虚。”
五、情感与理智
随着两人的关系的深入,莎菲慢慢发现了凌吉士俊郎的外表下金钱至上的市侩本质,莎菲显然是厌恶和鄙视那浅薄的思想和卑劣的享乐主义,可又无法摆脱对凌的爱恋。她试图选择逃避,却越来越焦烦苦恼得不堪言说,在“死了也活该”的咒怨时又含着一丝希冀,企求“一些同情和慰藉”。她明明看清了她爱慕的一个高贵的美型里,安置着一个如此卑劣的灵魂,但她却无力自拔。她很柔顺地接受了他许多浅薄的情意,听他说那些他津津有味的卑劣享乐——这使她瞧不起他、暗骂他、嘲笑他,然而,她依然爱他。就这样,在灵与肉、爱与憎的矛盾中,她陷入几乎不能自拔的痛苦中。
莎菲的这种对社会上卑劣享乐主义的鄙视和对不虚伪,勇敢的爱情的追求其实不该形成如此矛盾,但是“既不爱他,还嘲笑他,又让他来拥抱”的无意识行为却真的让人抓狂到了近乎“发癜”的地步?“真的,单凭了一种骑士般的风度,就能使我堕落到如此地步吗?”——莎菲不禁对自己问。这样的痛苦反过来翻过去都有刺一般,让人不得安生。每一次的心灵的伤痛又因为爱情心理兴奋起来,从而跌入更深的悲境中去。
以上种种矛盾的心理交织在一起,使得莎菲的性格呈现出变态的病理特征。
她任性、坦率、正直、倔强,内心承受着时代的苦闷因而感到孤独、寂寞并多愁善感,她渴望冲破时代的樊笼,但又找不到正确的道路,因而感到加倍的痛苦,以至于常常有种种变态的行为。
可以说,莎菲的身上有着一个疯子般的审慎。这个心理里面有着深深的道德规范,其中包含着社会对人的长期的教育结果和人自身的反抗、倔强的个性挣扎,最后达到一种近乎病态的自我毁灭。她渴望可以把握自己的命运,但却又似乎欠缺了一些魄力。她甚至没有办法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总是不自主地做出违背自己初衷的行为,常常会心口不一,有着一个疯子般的神经质。
莎菲渴望有一个人可以清清楚楚地明白自己所想,却一直等不到那个人,那么,纵使一个人爱自己至深,又有何用?她可以告谁以她的不屑流泪、而又无力笑出的痴呆心境?她看清了自己在人间的种种不愿舍弃的热望以及每次追求而得到的懊恼,所以连自己也不愿再同情这未能彻悟所引起的伤心。她没有胆量给人看她的蹙紧眉头和听她的叹气。她想要有一个人来让她倒在其怀里哭,然而,没有人可以真正了解并安慰她。
当莎菲可以完全敞开心扉排遣心中的烦闷和苦恼的对象——蕴姊突然去世后,莎菲的心灵骤然失去了晾晒之地。在无法自我调节的忧郁中,她选择了自虐行为——酗酒,内心紧锁。
她曾经孤独地前行,但终究还是选择了逃避,只能发出哀叹来怜惜自己:“悄悄地活下来,悄悄地死去,啊!我可怜你,莎菲!”